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2526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3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17025.X

申请日:

2013.07.25

公开号:

CN103422439A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1/00申请日:20130725|||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1/00

主分类号:

E01D21/00

申请人:

河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张建辉; 杨洪超; 杨伯军; 于菲; 韩波

地址: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代理人:

李济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架桥机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折叠式下导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3-5节箱梁,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后端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前端通过对接螺栓联接在一起;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运梁车驮运架桥机可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或涵洞,操作简便安全,节省过隧时间,架桥效率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在于该架桥机具有折叠式下导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3-5节箱梁,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后端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前端通过对接螺栓联接在一起;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两个内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凸起或/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形状结构对称互补,在原位时或收拢后可使左、右两片折叠梁镶嵌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能够收纳在架桥机主梁的梁腔内部。

4.
  一种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折叠式下导梁的下导梁架桥机,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1)架桥机架完最后一孔梁,由导梁吊机和辅助支腿及导梁天车配合,将下导梁吊运回架桥机腹内;
(2)运梁车与架桥机对接,驮梁小车开回到下导梁主梁上,在合适位置固定好;
步骤2:
(1)将导梁吊具与下导梁主梁间的联结系拆开;
(2)拆下导梁吊具放置在下导梁主梁上固定;
(3)将架桥机主梁与辅助支腿之间的连接螺栓拆开,并将其放置在下导梁主梁上固定;
步骤3:
(1)利用油缸将架桥机后支腿顶起,使其走行轮箱脱空;
(2)然后利用架桥机后支腿最下方曲臂的支撑设施支撑架桥机后方;
(3)拆下架桥机后支腿的下横梁,将下横梁连接在主梁后方的电动葫芦上;
(4)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后支腿下横梁吊起;
步骤4:
(1)前、后吊梁天车分别起吊下导梁第二吊点、第三吊点,同步移动前、后吊梁天车,使下导梁脱离,并远离前支腿;
(2)前、后吊梁天车同步提升下导梁到合适位置;
(3)先拆除左、右折叠梁前端的连接螺栓,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
(4)启动主梁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的前端外侧的两根钢丝绳,同时放松后端内侧的两根钢丝绳,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主梁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
(5)运梁车开入到架桥机腹内;
(6)将下导梁放置并固定在运梁车上;
步骤5:
(1)安装架桥机前、后支腿上方联系梁上的升降架及其缆风索;
(2)将升降架及缆风索固定在运梁车上,提升升降支架到合适位置,使架桥机前支腿和后支腿脱离地面;
(3)将架桥机后支腿各节连接螺栓拆开,并利用电动葫芦将其向上折叠,并向主梁前方旋转90°;
(4)利用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前支腿收起,并向前方翻转90°后,与主梁连接固定;
步骤6:
(1)前支腿升降架与后支腿升降架同步下落至最低位,此时地面至架桥机最高处高度低于隧道高度;
(2)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体一次性通过隧道;
(3)通过隧道后,架桥机依次复位,准备架设出隧道后第一孔桥。

说明书

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开始高速铁路建设至今,大部分地区已被高速铁路所覆盖,唯有西南地区高速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多山、多隧道)所致。而现有的下导梁架桥机由于自身尺寸和隧道净空及隧道口空间尺寸限制,在过隧道时,需要运梁车分别驮运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单独过隧道,且架桥机在隧道出口开始自我复位动作,然后进行桥梁架设困难重重,施工周期很长,成本也很高,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并在出隧口进行自我复位架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架桥机在过隧道时,只需折叠其下导梁,使其收放在架桥机的腹内,就可以使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解决了下导梁架桥机不能整机过隧道的难题,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所述梁架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在于该架桥机具有折叠式下导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3-5节箱梁,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后端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前端通过对接螺栓联接在一起;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
本发明解决所述梁架桥过隧道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具有折叠式下导梁的下导梁架桥机,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1)架桥机架完最后一孔梁,由导梁吊具和辅助支腿及导梁天车配合,将下导梁吊运回架桥机腹内;
(2)运梁车与架桥机对接,驮梁小车开回到下导梁主梁上,在合适位置固定好;
步骤2:
(1)将导梁吊具与下导梁主梁间的联结系拆开;
(2)拆下导梁吊具放置在下导梁主梁上固定;
(3)将架桥机主梁与辅助支腿之间的连接螺栓拆开,并将其放置在下导梁主梁上固定;
步骤3:
(1)利用油缸将架桥机后支腿顶起,使其走行轮箱脱空;
(2)然后利用架桥机后支腿最下方曲臂的支撑设施支撑架桥机的后方;
(3)拆下架桥机后支腿的下横梁,将下横梁连接在主梁后方的电动葫芦上;
(4)用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后支腿下横梁吊起;
步骤4:
(1)前、后吊梁天车分别起吊下导梁第二吊点、第三吊点,同步移动前、后吊梁天车,使下导梁脱离,并远离前支腿;
(2)前、后吊梁天车同步提升下导梁到合适位置;
(3)先拆除左、右折叠梁前端的连接螺栓,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
(4)启动主梁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的前端外侧的两根钢丝绳,同时放松后端内侧的两根钢丝绳,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主梁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
(5)运梁车开入到架桥机腹内;
(6)将下导梁放置并固定在运梁车上;
步骤5:
(1)安装架桥机前、后支腿上方联系梁上的升降架及其缆风索;
(2)将升降架及缆风索固定在运梁车上,提升升降支架到合适位置,使架桥机前支腿和后支腿脱离地面;
(3)将架桥机后支腿各节连接螺栓拆开,并利用电动葫芦将其向上折叠,并向主梁前方旋转90°;
(4)利用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前支腿收起,并向前方翻转90°后,与主梁连接固定;
步骤6:
(1)前支腿升降架与后支腿升降架同步下落至最低位,此时地面至架桥机最高处高度低于隧道高度;
(2)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体一次性通过隧道;
(3)通过隧道后,架桥机依次复位,准备架设出隧道后第一孔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具有折叠式下导梁,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方法在过隧道时,无需其他大型的起重设备,只需两套升降支架,成本低,安全性好,特别是一改常规的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分别过隧道的方法,运梁车驮运架桥机可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或涵洞,操作简便安全,节省过隧时间,架桥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折叠式下导梁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折叠式下导梁左、右折叠梁向两侧折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折叠式下导梁在折叠靠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的方法步骤示意图,其中,图6(a)为步骤1的方法示意图;图6(b)为步骤2的方法示意图;图6(c)为步骤3的方法示意图;图6(d)为步骤4的方法示意图;图6(e)为步骤5的方法示意图;图6(f)为步骤6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
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简称架桥机,参见图1-5)包括架桥机主梁1、架桥机前支腿2、架桥机后支腿3、架桥机辅助支腿4、导梁吊具5、前吊梁天车6、后吊梁天车7、导梁天车8和折叠式下导梁9。架桥机主梁1前部装有架桥机前支腿2,尾部架桥机后支腿3,架桥机辅助支腿4置于架桥机前支腿2前方并和导梁吊具5共同拉动折叠式下导梁9前后移动,前吊梁天车6、后吊梁天车7与导梁天车8置于架桥机主梁1上方并能在其上移动。
所述折叠式下导梁9(简称下导梁,参见图1-4)包括下导梁主梁901、下导梁前支腿902、下导梁后支腿903、折叠铰链904、左折叠梁905、右折叠梁906、连接螺栓907、法兰盘螺栓908、左外侧钢丝绳909、右外侧钢丝绳910、左内侧钢丝绳911、右内侧钢丝绳912、第一节箱梁处第一吊点913、第二节箱梁处第二吊点914和最后一节箱梁处第三吊点915,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9采用拼接箱形结构,分成若干节箱梁,一般为3-5节,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905和906;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即折叠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实施例为三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在下导梁需要折叠时,吊梁天车吊具起吊第二914吊点、第三吊点915,用来折叠左右折叠梁905和906到既定位置或者恢复原位,在下导梁需要过孔时,吊梁天车吊具起吊第一吊点913、第三吊点915;所述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后 端通过折叠铰链904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并利用安装于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使左右折叠梁905和906分别水平向主梁901两侧折叠靠拢;所述的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前端通过连接螺栓907联接在一起,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后端分别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通过法兰盘螺栓908联接。
为使下导梁结构紧凑,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所述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两个内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凸起或/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形状结构对称互补,在原位时或收拢后可使左、右两片折叠梁905和906镶嵌在一起。
为了使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顺利折叠到既定的位置并顺利恢复原位,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为4根,分别栓接于左折叠梁的前端外侧A处与后端内侧B处及右折叠梁的前端外侧C处与后端内侧D处(参见图3-4)。前端外侧A与C处两根钢丝绳909、910用于拉动左右折叠梁折叠905、906到既定位置,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912用于拉动左右折叠梁905、906恢复原位。
为了架桥机的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和外形美观,本发明所述架桥机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能够收纳在架桥机主梁的梁腔内部。
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架桥机的下导梁折叠与复位过程说明如下:
1)左右折叠梁的折叠
第一步:架桥机的前后吊梁天车吊具分别起吊下导梁的第二吊点914和第三吊点915,将下导梁置于空中,先拆除下导梁的前支腿902,移动并安装于下导梁主梁901后端的安装铰座处,然后拆除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的连接螺栓907,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908。
第二步:启动下导梁主梁901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外侧A与C处的两根钢丝绳909、910,同时放松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912,使左右折叠梁905、906分别水平向主梁901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
2)左、右折叠梁的复位
第一步:架桥机的前后吊梁天车吊具分别起吊下导梁的第二吊点914和第 三吊点915,将下导梁置于空中,启动下导梁主梁901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905、906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912,同时放松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外侧A与C处的两根钢丝绳909、910,使左右折叠梁905、906分别水平向中央靠拢,直到左右折叠梁905、906恢复原位。
第二步:先装好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的连接螺栓907,再装好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908,下导梁恢复原位,准备架设。
按照现有技术,下导梁架桥机在架设完进隧道最后一孔桥后,架桥机需要拆卸,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需分别通过隧道。采用本发明可解决下导梁架桥机的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不能同时过隧道的难题。
带有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架桥机实现整机一次性过隧道的具体方法(参见图6(a)到6(f)):
步骤1(参见图6(a)):
(1)架桥机架完最后一孔梁,由导梁吊具5和架桥机辅助支腿4及导梁天车8配合,将下导梁吊运回架桥机腹内;为了操作更加安全稳定,所述的架桥机辅助支腿4可以采用对称的两套。
(2)运梁车与架桥机对接,驮梁小车10开回到下导梁9主梁上,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所述合适位置是指安全方便操作的位置。
步骤2(参见图6(b)):
(1)将导梁吊具5与下导梁9主梁间的联结系拆开;
(2)拆下导梁吊具5放置在下导梁主梁901上固定;
(3)将架桥机主梁1与辅助支腿4直接的连接螺栓拆开,并将其放置在下导梁主梁901上固定。
步骤3(参见图6(c)):
(1)利用油缸将架桥机后支腿3顶起,使其走行轮箱脱空;
(2)然后利用架桥机后支腿3最下方曲臂的支撑设施支撑架桥机后方;
(3)拆下架桥机后支腿3的下横梁301,将下横梁301连接在主梁1后方的 电动葫芦上;
(4)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后支腿3的下横梁301吊起。
步骤4(参见图6(d)):
(1)前、后吊梁天车6、7分别起吊下导梁第二吊点914、第三吊点915,同步移动前、后吊梁天车6、7,使下导梁9脱离并远离前支腿2;
(2)前、后吊梁天车6、7同步提升下导梁9到合适位置;
(3)先拆除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的连接螺栓907,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908;
(4)启动下导梁主梁901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外侧A与C处的两根钢丝绳909、910,同时放松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912,使左、右折叠梁905、906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主梁901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
(5)运梁车开入到架桥机腹内;
(6)将下导梁主梁901放置并固定在运梁车上。
步骤5(参见图6(e)):
(1)安装架桥机前支腿2、后支腿3上方联系梁上的升降架11及其缆风索12;
(2)将升降架11及缆风索12固定在运梁车上,上升升降支架11到合适位置,使架桥机前支腿2、后支腿3脱离地面;
(3)将架桥机后支腿3各节连接螺栓拆开,并利用电动葫芦等将其向上折叠并向主梁前方旋转90°;
(4)利用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前支腿2收起向前方翻转90°,与主梁连接固定。
步骤6(参见图6(f)):
(1)前支腿处升降架11与后支腿处升降架11同步下落至最低位,此时地面至架桥机最高处高度低于隧道或涵洞的高度;
(2)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体一次性通过隧道;
(3)通过隧道后,架桥机依次复位,准备架设出隧后第一孔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22439A43申请公布日20131204CN103422439ACN103422439A21申请号201310317025X22申请日20130725E01D21/0020060171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地址300401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西平道5340号72发明人张建辉杨洪超杨伯军于菲韩波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0代理人李济群54发明名称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架桥机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折叠式下导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35节箱梁,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

2、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后端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前端通过对接螺栓联接在一起;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运梁车驮运架桥机可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或涵洞,操作简便安全,节省过隧时间,架桥效率明显提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22439ACN。

3、103422439A1/2页21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在于该架桥机具有折叠式下导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35节箱梁,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后端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前端通过对接螺栓联接在一起;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两个内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凸起或/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形状结构对称互补,在原。

4、位时或收拢后可使左、右两片折叠梁镶嵌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能够收纳在架桥机主梁的梁腔内部。4一种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折叠式下导梁的下导梁架桥机,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架桥机架完最后一孔梁,由导梁吊机和辅助支腿及导梁天车配合,将下导梁吊运回架桥机腹内;2运梁车与架桥机对接,驮梁小车开回到下导梁主梁上,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步骤21将导梁吊具与下导梁主梁间的联结系拆开;2拆下导梁吊具放置在下导梁主梁上固定;3将架桥机主梁与辅助支腿之间的连接螺栓拆开,并将其放置在下导梁主梁上固定;步骤31利用油缸将架桥机后支腿顶起,使其。

5、走行轮箱脱空;2然后利用架桥机后支腿最下方曲臂的支撑设施支撑架桥机后方;3拆下架桥机后支腿的下横梁,将下横梁连接在主梁后方的电动葫芦上;4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后支腿下横梁吊起;步骤41前、后吊梁天车分别起吊下导梁第二吊点、第三吊点,同步移动前、后吊梁天车,使下导梁脱离,并远离前支腿;2前、后吊梁天车同步提升下导梁到合适位置;3先拆除左、右折叠梁前端的连接螺栓,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4启动主梁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的前端外侧的两根钢丝绳,同时放松后端内侧的两根钢丝绳,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主梁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5运梁车开入到架桥机腹内;6将下。

6、导梁放置并固定在运梁车上;步骤51安装架桥机前、后支腿上方联系梁上的升降架及其缆风索;权利要求书CN103422439A2/2页32将升降架及缆风索固定在运梁车上,提升升降支架到合适位置,使架桥机前支腿和后支腿脱离地面;3将架桥机后支腿各节连接螺栓拆开,并利用电动葫芦将其向上折叠,并向主梁前方旋转90;4利用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前支腿收起,并向前方翻转90后,与主梁连接固定;步骤61前支腿升降架与后支腿升降架同步下落至最低位,此时地面至架桥机最高处高度低于隧道高度;2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体一次性通过隧道;3通过隧道后,架桥机依次复位,准备架设出隧道后第一孔桥。权利要求书CN103422439A1/5。

7、页4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开始高速铁路建设至今,大部分地区已被高速铁路所覆盖,唯有西南地区高速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是由于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多山、多隧道所致。而现有的下导梁架桥机由于自身尺寸和隧道净空及隧道口空间尺寸限制,在过隧道时,需要运梁车分别驮运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单独过隧道,且架桥机在隧道出口开始自我复位动作,然后进行桥梁架设困难重重,施工周期很长,成本也很高,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并在出隧口进行自我复位架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发明内容00。

8、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及其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架桥机在过隧道时,只需折叠其下导梁,使其收放在架桥机的腹内,就可以使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解决了下导梁架桥机不能整机过隧道的难题,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0004本发明解决所述梁架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下导梁架桥机,其特征在于该架桥机具有折叠式下导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采用箱形拼接结构,分成35节箱梁,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折叠梁;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后端分别铰接。

9、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所述左、右折叠梁的前端通过对接螺栓联接在一起;利用安装于第三节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可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两侧折叠靠拢在一起。0005本发明解决所述梁架桥过隧道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方法,该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具有折叠式下导梁的下导梁架桥机,并包括以下步骤0006步骤100071架桥机架完最后一孔梁,由导梁吊具和辅助支腿及导梁天车配合,将下导梁吊运回架桥机腹内;00082运梁车与架桥机对接,驮梁小车开回到下导梁主梁上,在合适位置固定好;0009步骤200101将导梁吊具与下导梁主梁间的联结系拆开;00112拆下导梁吊具放置在下导梁主梁。

10、上固定;00123将架桥机主梁与辅助支腿之间的连接螺栓拆开,并将其放置在下导梁主梁上固定;0013步骤3说明书CN103422439A2/5页500141利用油缸将架桥机后支腿顶起,使其走行轮箱脱空;00152然后利用架桥机后支腿最下方曲臂的支撑设施支撑架桥机的后方;00163拆下架桥机后支腿的下横梁,将下横梁连接在主梁后方的电动葫芦上;00174用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后支腿下横梁吊起;0018步骤400191前、后吊梁天车分别起吊下导梁第二吊点、第三吊点,同步移动前、后吊梁天车,使下导梁脱离,并远离前支腿;00202前、后吊梁天车同步提升下导梁到合适位置;00213先拆除左、右折叠梁前端的连接螺。

11、栓,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00224启动主梁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的前端外侧的两根钢丝绳,同时放松后端内侧的两根钢丝绳,使左、右折叠梁分别水平向主梁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00235运梁车开入到架桥机腹内;00246将下导梁放置并固定在运梁车上;0025步骤500261安装架桥机前、后支腿上方联系梁上的升降架及其缆风索;00272将升降架及缆风索固定在运梁车上,提升升降支架到合适位置,使架桥机前支腿和后支腿脱离地面;00283将架桥机后支腿各节连接螺栓拆开,并利用电动葫芦将其向上折叠,并向主梁前方旋转90;00294利用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前支腿收。

12、起,并向前方翻转90后,与主梁连接固定;0030步骤600311前支腿升降架与后支腿升降架同步下落至最低位,此时地面至架桥机最高处高度低于隧道高度;00322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体一次性通过隧道;00333通过隧道后,架桥机依次复位,准备架设出隧道后第一孔桥。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具有折叠式下导梁,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方法在过隧道时,无需其他大型的起重设备,只需两套升降支架,成本低,安全性好,特别是一改常规的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分别过隧道的方法,运梁车驮运架桥机可整机一次性通过隧道或涵洞,操作简便安全,节省过隧时间,架桥效率明显提高。附图说明003。

13、5图1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折叠式下导梁总体结构示意图。0036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0037图3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折叠式下导梁左、右折叠梁向两侧折转的结构示意图。0038图4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折叠式下导梁在折叠靠拢后的结构示说明书CN103422439A3/5页6意图。0039图5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0040图6为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整机过隧道的方法步骤示意图,其中,图6(A)为步骤1的方法示意图;图6(B)为步骤2的方法示意图;图6(C)为步骤3的方法示意图;图6(D)为步骤4的方法示意图;图6(E)为步骤5的方法示。

14、意图;图6(F)为步骤6的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1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0042本发明下导梁架桥机(简称架桥机,参见图15)包括架桥机主梁1、架桥机前支腿2、架桥机后支腿3、架桥机辅助支腿4、导梁吊具5、前吊梁天车6、后吊梁天车7、导梁天车8和折叠式下导梁9。架桥机主梁1前部装有架桥机前支腿2,尾部架桥机后支腿3,架桥机辅助支腿4置于架桥机前支。

15、腿2前方并和导梁吊具5共同拉动折叠式下导梁9前后移动,前吊梁天车6、后吊梁天车7与导梁天车8置于架桥机主梁1上方并能在其上移动。0043所述折叠式下导梁9(简称下导梁,参见图14)包括下导梁主梁901、下导梁前支腿902、下导梁后支腿903、折叠铰链904、左折叠梁905、右折叠梁906、连接螺栓907、法兰盘螺栓908、左外侧钢丝绳909、右外侧钢丝绳910、左内侧钢丝绳911、右内侧钢丝绳912、第一节箱梁处第一吊点913、第二节箱梁处第二吊点914和最后一节箱梁处第三吊点915,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9采用拼接箱形结构,分成若干节箱梁,一般为35节,第一节为折叠节,包括左右两片并列的。

16、折叠梁905和906;所述折叠式下导梁第一节即折叠节、第二节和最后一节(实施例为三节)的顶部各有两个通孔,用于架桥机上吊梁天车吊具起吊下导梁,在下导梁需要折叠时,吊梁天车吊具起吊第二914吊点、第三吊点915,用来折叠左右折叠梁905和906到既定位置或者恢复原位,在下导梁需要过孔时,吊梁天车吊具起吊第一吊点913、第三吊点915;所述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后端通过折叠铰链904分别铰接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并利用安装于箱梁内部的卷扬机拉动,使左右折叠梁905和906分别水平向主梁901两侧折叠靠拢;所述的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前端通过连接螺栓907联接在一起,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

17、后端分别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通过法兰盘螺栓908联接。0044为使下导梁结构紧凑,可靠性好,安全性高,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所述左、右折叠梁905和906的两个内侧分别设有对称的凸起或/和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的形状结构对称互补,在原位时或收拢后可使左、右两片折叠梁905和906镶嵌在一起。0045为了使所述折叠式下导梁顺利折叠到既定的位置并顺利恢复原位,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为4根,分别栓接于左折叠梁的前端外侧A处与后端内侧B处及右折叠梁的前端外侧C处与后端内侧D处(参见图34)。前端外侧A与C处两根钢丝绳909、910用于拉动左右折叠梁折叠905、906到既定位置,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

18、、912用于拉动左右折叠梁905、906恢复原位。0046为了架桥机的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和外形美观,本发明所述架桥机的进一步特征说明书CN103422439A4/5页7在于所述折叠式下导梁能够收纳在架桥机主梁的梁腔内部。0047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架桥机的下导梁折叠与复位过程说明如下00481)左右折叠梁的折叠0049第一步架桥机的前后吊梁天车吊具分别起吊下导梁的第二吊点914和第三吊点915,将下导梁置于空中,先拆除下导梁的前支腿902,移动并安装于下导梁主梁901后端的安装铰座处,然后拆除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的连接螺栓907,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9。

19、08。0050第二步启动下导梁主梁901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外侧A与C处的两根钢丝绳909、910,同时放松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912,使左右折叠梁905、906分别水平向主梁901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00512)左、右折叠梁的复位0052第一步架桥机的前后吊梁天车吊具分别起吊下导梁的第二吊点914和第三吊点915,将下导梁置于空中,启动下导梁主梁901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905、906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912,同时放松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外侧A与C处的两根钢丝绳909、910,使左右折叠梁905、906分。

20、别水平向中央靠拢,直到左右折叠梁905、906恢复原位。0053第二步先装好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的连接螺栓907,再装好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908,下导梁恢复原位,准备架设。0054按照现有技术,下导梁架桥机在架设完进隧道最后一孔桥后,架桥机需要拆卸,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需分别通过隧道。采用本发明可解决下导梁架桥机的架桥机主梁和下导梁不能同时过隧道的难题。0055带有本发明折叠式下导梁架桥机实现整机一次性过隧道的具体方法(参见图6(A)到6(F)0056步骤1(参见图6(A)00571架桥机架完最后一孔梁,由导梁吊具5和架桥机辅助支腿4及导梁天车8配合,将下。

21、导梁吊运回架桥机腹内;为了操作更加安全稳定,所述的架桥机辅助支腿4可以采用对称的两套。00582运梁车与架桥机对接,驮梁小车10开回到下导梁9主梁上,在合适位置固定好。所述合适位置是指安全方便操作的位置。0059步骤2(参见图6(B)00601将导梁吊具5与下导梁9主梁间的联结系拆开;00612拆下导梁吊具5放置在下导梁主梁901上固定;00623将架桥机主梁1与辅助支腿4直接的连接螺栓拆开,并将其放置在下导梁主梁901上固定。0063步骤3(参见图6(C)00641利用油缸将架桥机后支腿3顶起,使其走行轮箱脱空;00652然后利用架桥机后支腿3最下方曲臂的支撑设施支撑架桥机后方;00663拆。

22、下架桥机后支腿3的下横梁301,将下横梁301连接在主梁1后方的电动葫芦上;说明书CN103422439A5/5页800674电动葫芦将架桥机后支腿3的下横梁301吊起。0068步骤4(参见图6(D)00691前、后吊梁天车6、7分别起吊下导梁第二吊点914、第三吊点915,同步移动前、后吊梁天车6、7,使下导梁9脱离并远离前支腿2;00702前、后吊梁天车6、7同步提升下导梁9到合适位置;00713先拆除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的连接螺栓907,再拆除后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节箱梁的前端连接的法兰盘螺栓908;00724启动下导梁主梁901内部的卷扬机,收紧左右折叠梁905、906的前端。

23、外侧A与C处的两根钢丝绳909、910,同时放松后端内侧B与D处两根钢丝绳911、912,使左、右折叠梁905、906分别水平向下导梁主梁901两侧折叠靠拢,直至到达既定位置;00735运梁车开入到架桥机腹内;00746将下导梁主梁901放置并固定在运梁车上。0075步骤5(参见图6(E)00761安装架桥机前支腿2、后支腿3上方联系梁上的升降架11及其缆风索12;00772将升降架11及缆风索12固定在运梁车上,上升升降支架11到合适位置,使架桥机前支腿2、后支腿3脱离地面;00783将架桥机后支腿3各节连接螺栓拆开,并利用电动葫芦等将其向上折叠并向主梁前方旋转90;00794利用电动葫芦将。

24、架桥机前支腿2收起向前方翻转90,与主梁连接固定。0080步骤6(参见图6(F)00811前支腿处升降架11与后支腿处升降架11同步下落至最低位,此时地面至架桥机最高处高度低于隧道或涵洞的高度;00822运梁车驮运架桥机整体一次性通过隧道;00833通过隧道后,架桥机依次复位,准备架设出隧后第一孔桥。008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0085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说明书CN103422439A1/5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22439A2/5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422439A103/5页11图5图6A图6B说明书附图CN103422439A114/5页12图6C图6D图6E说明书附图CN103422439A125/5页13图6F说明书附图CN103422439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