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19530.X (22)申请日 2018.07.03 (71)申请人 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3000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沙口镇 红丰管理区 (72)发明人 蔡丹群 黄卫荣 王世银 彭军 吴光辉 刘世勇 陈锐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张敏 (51)Int.Cl. A01N 47/04(2006.01) A01N 43/653(2006.01) A01P 3/00(2006.01) (54)。
2、发明名称 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 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活性成分包括灭菌 丹与己唑醇, 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80 80:1, 所述灭菌丹与己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 百分含量为590。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杀菌组 合物可制备成水分散粒剂、 湿拌种剂、 乳油、 可湿 性粉剂、 悬浮剂、 悬浮种衣剂、 水乳剂、 微乳剂, 用 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 特别是水稻纹枯病和小麦 锈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08477192 A 2018.09.04 CN 108477192 A 1.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
3、合物, 其特征在于: 活性成分包括灭菌丹与己 唑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80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50-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30-3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灭菌丹与己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4、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灭菌丹与己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 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组合物能够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剂型包括分散粒剂、 湿拌种剂、 乳油、 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 悬浮种衣剂、 水乳剂、 微乳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 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用途。
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农作物病害为水稻纹枯病和小麦锈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77192 A 2 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高效杀菌组合 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灭菌丹为有机硫杀菌剂, 能通过S-H键结合进而干扰真菌的呼吸作用防控多种谷 类和果蔬作物的叶类疾病, 可防治稻瘟病、 水稻纹枯病、 麦类锈病以及蔬菜霜霉病、 叶斑病 等, 灭菌丹对植物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与内吸保护性杀菌剂混配使用, 能够。
6、延缓内吸性药剂 抗性发展。 0003 己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 对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 疗作用, 具有内吸、 保护和治疗活性。 己唑醇可以有效地防治子囊菌、 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 病害, 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 锈病、 黑星病、 褐斑病、 炭疽病等 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 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 在推荐剂量下使用, 对环境、 作物安 全。 0004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病害发生程度、 发生数量、 病菌的抗性问题日 趋严重, 单剂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 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活性成分进行复配, 是解决以上 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针对农药。
7、品种和防治对象, 进行不同农药品种复配配比筛选, 筛选出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剂与复配比例。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大量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测定 的基础上, 发现将灭菌丹和己唑醇复配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可表现出协 同增效作用, 经过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灭菌丹和己唑醇复配的 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 适用范围广、 生产成本低的杀菌组合物, 所 述杀菌组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灭菌丹与己唑醇。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禾谷类、 果树、 蔬菜作物抗性 植物真菌病害药物上的应用。 0007 本发明的目的。
8、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所述杀菌组合物, 其主要活性成分灭菌丹与己唑醇的重量比为1:8080:1, 优选 为1:50-50:1, 进一步优选为1:30-30:1。 0009 在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 灭菌丹与己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 90, 优选1080。 其中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本发明所 述的 “” 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001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以灭菌丹和己唑醇为主要有效成分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 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所述剂型为水分散粒剂、 湿拌种剂、 乳油、 可湿性粉剂、 悬 浮剂、 悬浮种衣剂、 水乳剂或微乳剂。 说 明。
9、 书 1/8 页 3 CN 108477192 A 3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剂型优选为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 微乳剂。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助剂和赋形剂包括溶剂、 乳化剂、 稳定剂、 增稠剂、 消泡剂、 防冻剂、 崩解剂、 增效剂、 防腐剂、 粘结剂、 湿润剂、 分散剂、 填料。 0013 所述助剂和赋形剂选自环己酮、 甲苯、 甲基萘、 油酸甲酯、 乙酸乙酯、 农乳700、 NP系 列、 宁乳31号、 乙氧基蓖麻油、 聚丙烯酸甲酯、 脂肪酸聚乙二醇酯、 十二烷基硫酸钠、 仲烷基 硫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烷基磺酸盐、 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
10、三聚 磷酸钠、 乙二醇、 丙二醇、 聚乙二醇、 山梨醇、 尿素、 黄原胶、 明胶、 阿拉伯胶、 聚乙烯醇、 硫酸 铵、 尿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海藻酸钠、 氯化钙、 聚乙烯醇、 石蜡、 石膏、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聚 丙烯酰胺、 C10-20饱和脂肪酸类、 C8-10脂肪醇类、 间苯二酚、 环氧大豆油、 环氧氯丙烷、 环氧亚 麻油、 增效醚、 有机硅、 增效胺、 碳酸烷基酯、 白炭黑、 高岭土、 膨润土、 轻质碳酸钙、 石膏、 凹 凸棒土、 陶土、 海泡石、 去离子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所述助剂和赋形剂一般而言对作物是安全的, 以上助剂和赋形剂可选择单一成分 使用也可选择多种成分使。
11、用, 其与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不发生化学反应。 0015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禾谷类、 果蔬作物抗性植物真菌病害的药物上的应 用, 特别是在制备防治白粉病、 锈病、 叶斑病、 霜霉病、 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杀菌药物上的应 用, 尤其是在制备防治水稻纹枯病和小麦白粉病的杀菌药物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0016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灭菌丹与己唑醇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复配, 相 比单剂, 能够降低用药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防治效果; 0018 (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互不相同, 合理复配能够增加农药 对靶。
12、标的作用位点, 扩大了防治普, 并且克服或延缓病原菌抗性的发展; 0019 (3)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通过复配比例的筛选, 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农 作物病害的防治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降低了田间残留量, 减轻 了对环境的污染; 0020 (4)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作物安全, 对有益天敌无不良影响, 有利于农药的可持 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 所做的修改、 替换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
13、02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 说明, 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0023 一、 制剂实施例 0024 实施例1: 15灭菌丹己唑醇悬浮剂(2:1)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8477192 A 4 0025 0026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 经高速剪切分散均匀、 砂磨机中砂磨后, 即可制得15灭 菌丹己唑醇悬浮剂。 0027 实施例2: 25灭菌丹己唑醇水分散粒剂(3:2) 0028 0029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 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 捏合造粒、 干燥筛分后, 即可制得 25灭菌丹己唑醇水分散粒剂 0030 实施例3: 4。
14、8灭菌丹己唑醇可湿性粉剂(3:5) 0031 0032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 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 混合均匀后, 即可制得48灭 菌丹己唑醇可湿性粉剂。 0033 实施例4: 65灭菌丹己唑醇微乳剂(8:5)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8477192 A 5 0034 0035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 经高速剪切搅拌均匀后, 即可制得65灭菌丹己唑醇 微乳剂。 0036 实施例5: 33灭菌丹己唑醇微乳剂(4:7) 0037 0038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 经高速剪切搅拌均匀后, 即可制得33灭菌丹己唑醇 微乳剂。 0039 实施例6: 52灭菌丹己唑醇悬浮剂(10:3) 。
15、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8477192 A 6 0040 0041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 经高速剪切分散均匀、 砂磨机中砂磨后, 即可制得52灭 菌丹己唑醇悬浮剂。 0042 二、 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43 1.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0044 采用盆栽苗接菌丝块法测定。 灭菌丹与己唑醇原药, 用适量溶剂溶解, 配制成1mg/ L的母液, 置于4冰箱中备用。 灭菌丹与己唑醇重量配比2:1、 3:2、 3:5、 8:5、 4:7、 10:3、 1: 30、 1:50、 1:80、 1:90以及各单剂共12种药剂处理, 质量浓度梯度设为5个梯度0.02、 。
16、0.04、 0.08、 0.1、 0.5mg/L, 每个质量浓度设3个重复。 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 选择3叶1心、 长势一致 的盆栽稻苗, 喷雾处理后自然晾干, 24h左右进行接种, 在已喷过药的每盆稻苗基部中央夹 接一块纹枯病菌丝块, 菌块不要与盆土及水层接触。 接种后试材移至保湿箱中培养, 温度26 、 湿度8090, 每天观察稻苗生长状况, 5d后等空白对照充分发病时调查结果, 分级 标准采用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 以病情指数计算各个处理防效, 求出毒力回归方程、 EC50 值、 相关系数。 0045 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 复配 制剂。
17、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CTC120表现 为相加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 0046 表1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47 供试药剂配比EC50(mg/L)CTC 灭菌丹(A)-13.57- 己唑醇(B)-4.62- A:B2:15.41152.41 A:B3:24.52169.15 A:B3:53.28187.14 A:B8:55.16150.70 A:B4:73.62167.89 A:B10:35.87159.76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8477192 A 7 A:B1:303.31142.61 A:B。
18、1:503.73125.48 A:B1:803.83121.62 A:B1:904.02115.76 0048 以上测定结果表明: 灭菌丹与己唑醇以重量比为1:8080:1复配对水稻纹枯病有 较好的防效, 重量比为2:1、 3:2、 3:5、 8:5、 4:7、 10:3增效作用明显, 尤其重量比为3:5增效作 用最为显著。 0049 2.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对小麦锈病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0050 采用盆栽法: 孢子悬浮液配制, 用加有少量Tween 80的纯净水, 选取发病叶片上 24h内产生的锈菌新鲜夏孢子, 用双层纱布过滤, 制成孢子浓度为1108个孢子/L的悬浮 液, 备用。 0051 按。
19、照灭菌丹与己唑醇重量配比2:1、 3:2、 3:5、 8:5、 4:7、 10:3、 1:30、 1:50、 1:80、 1: 90以及灭菌丹与己唑醇单剂制备12种药剂, 备用。 将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喷施于备用的小麦 叶面至全部润湿, 在药剂处理后24h, 待药液自然风干后将准备好的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 处理的小麦植株上, 另设不加药剂的空白对照。 每处理1盆, 4个重复。 试验设不含药剂的处 理作空白对照。 麦苗接种后黑暗保湿培养12h以上, 保湿阶段要求的最适温度为1520, 然后在1822的温室中培养, 每天光照12h以上。 10d后等空白对照充分发病时调查结果, 分级标准采用田间药效试验。
20、准则进行, 以病情指数计算各个处理防效, 求出毒力回归方程、 EC50值、 相关系数。 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 性。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 80CTC 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2: 0052 表2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对小麦锈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53 供试药剂配比EC50(mg/L)CTC 灭菌丹(A)-10.55- 己唑醇(B)-2.84- A:B2:13.56155.57 A:B3:23.07164.75 A:B3:52.42161.66 A:B8:52.91177.36 A。
21、:B4:71.97196.34 A:B10:34.08158.98 A:B1:301.96148.40 A:B1:502.12135.91 A:B1:802.31124.06 A:B1:902.43117.82 0054 以上测定结果表明: 灭菌丹与己唑醇以重量比为1:8080:1复配对小麦锈病有较 好的防效, 重量比为2:1、 3:2、 3:5、 8:5、 4:7、 10:3增效作用明显, 尤其重量比为4:7增效作用 最为显著。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8477192 A 8 0055 三、 田间药效试验 0056 1.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57 试。
22、验药剂: 处理组药剂为所述实施例1-4的组合制剂, 对照药剂分别是50灭菌丹 悬浮剂和5己唑醇悬浮剂及空白清水试验。 0058 试验处理: 本试验共施药2次, 间隔7d。 另设不施药的空白对照。 试验地点江西南 昌, 小区面积30, 重复3次。 第二次施药前调查一次, 第二次施药后10d调查一次发病情况, 采取5点取样, 每点调查相连5丛, 共调查25丛水稻, 记录总株数、 病株数和发病指数, 计算病 情指数和防效。 病情分级采取0、 1、 3、 5、 7、 9级共6个级别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并利用 SPSS16.0版本软件进行统计分析(DMRT法): 0059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各级。
23、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0060 表3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61 006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 灭菌丹和己唑醇复配后对水稻纹 枯病的防治效果在不同用量下也有所不同, 其中, 实施例1、 2的杀菌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量 为475g.ai/公顷时, 防治效果均在88以上, 明显好于对照单剂的防治效果。 另外, 在用药 范围内未发现本发明实施例和对照例的药剂对水稻作物有药害产生, 表明本发明的农药组 合物对作物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0063 2.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对小麦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64 试验药剂: 处理组药剂为所述实施例。
24、1-4的组合制剂, 对照药剂分别是40灭菌丹 悬浮剂和10己唑醇悬浮剂及空白清水试验。 0065 试验处理: 试验设在湖南省长沙市大桥村, 试验田为黏土类型土质, 土壤肥力一 致, 试验期内未喷其他杀菌剂, 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 于小麦拔节期喷药, 间隔10d, 采用新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8477192 A 9 加坡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用药液600kg/hm2, 均匀喷施于小麦叶片上。 施药前调查发 病基数, 第2次施药10d后调查防治效果, 分级标准执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 农药田间 药效试验准则 , 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0066 表4灭菌丹与己唑醇复配剂对小麦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67 006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灭菌丹和己唑醇复配后对小麦锈病的防治效果因用量不同而 不同, 其中, 实施例1、 2的杀菌组合物在有效成分用量为450g.ai/公顷时, 防治效果均在 90以上, 明显好于对照单剂的防治效果。 试验所有处理对小麦的生长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叶色、 产量等都正常, 安全性较好。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8477192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