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喷雾灭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泡沫喷雾灭火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43813.8 (22)申请日 2016.03.28 (73)专利权人 芜湖世纪凯旋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机械工 业开发区纬三路 (72)发明人 司惠平 曹胜 李福敏 肖赞 普乾坤 (74)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07 代理人 张永生 (51)Int.Cl. A62C 31/12(2006.01) A62C 5/02(2006.01) A62C 37/3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
2、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消防设备领域 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的连接管路(2)一端与水雾喷头(1)连接, 连接管 路(2)另一端与泡沫液泵(3)连接, 泡沫液泵(3) 与泡沫液储存部件(4)连接, 泡沫液泵(3)与泡沫 液储存部件(4)之间设置电动蝶阀(5), 电动蝶阀 (5)和泡沫液泵(3)分别与火灾探测器(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结构简单, 能 够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储备容量需求, 又能保 证装置在未工作时不会处于高压状态, 避免安全 隐患, 泡沫液储存部件使用后只需要重新装入泡 。
3、沫液即可再次使用, 泡沫液储存部件采用普通的 储液容器, 成本低、 重量轻、 运输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5516123 U 2016.08.31 CN 205516123 U 1.一种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包括水雾喷头(1)、 连接管路(2)、 泡沫液泵(3), 所述的连接管路(2)一端与水雾喷头(1)连接, 连接管路(2)另 一端与泡沫液泵(3)连接, 泡沫液泵(3)与泡沫液储存部件(4)连接, 泡沫液泵(3)与泡沫液 储存部件(4)之间设置电动蝶阀(5), 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分别与火灾探测器(6)连 接。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路(2)包括连接 主管路(17)、 多个区域连接管路(7)和多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一 端与区域连接管路(7)一端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另一端分别安装水雾喷头(1), 每 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的水雾喷头(1)延伸到的区域内分别设置火灾探测器(6), 每个区域 连接管路(7)另一端与连接主管路(17)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管路(7)和连接主管路(17)之间 设置一个分区阀门(16), 每个分区阀门(16)与火灾探测器(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泡。
5、沫液泵(3)与泡沫 液储存部件(4)之间通过输送管路(9)连接, 泡沫喷雾灭火装置包括多个泡沫液泵(3), 每个 泡沫液泵(3)包括前端出液管路(10)和后端进液管路(11), 每个泡沫液泵(3)的前端出液管 路(10)与连接主管路(17)另一端连接, 每个泡沫液泵(3)的后端进液管路(11)与输送管路 (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泡沫液泵(3)安装在 底座支架(12)上, 每个泡沫液泵(3)的后端进液管路(11)上各安装一个电动蝶阀(5), 每个 电动蝶阀(5)分别与火灾探测器(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
6、于: 所述的泡沫液储存部件(4) 包括普通储液容器(13), 普通储液容器(13)上安装一个能够检测泡沫液的液位高低的浮球 液位控制器(14), 浮球液位控制器(14)分别与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泡沫液储存部件(4)的普通 储液容器(13)上设置连接管口(15), 输送管路(9)设置为能够连接普通储液容器(13)上的 连接管口(15)和后端进液管路(11)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泡沫液泵(3)通过前端出液 管路(10)和后端进液管路(11)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12)上。 8.根据。
7、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 (8)延伸到的区域内分别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6), 与每个区域连接管路(7)连接的分区阀 门(16)为对应管路分区阀门, 每个对应管路分区阀门与和该区域连接管路(7)连接的区域 连接支管路(8)延伸到的区域内的火灾探测器(6)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延伸到的 区域内的多个火灾探测器(6)同时与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16123 U 2 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领域, 更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背。
8、景技术 0002 泡沫喷雾灭火装置采用预混型泡沫液作为灭火剂储存于容器中, 火灾发生时, 启 用动力源将预混型泡沫液输送出去, 通过雾化喷头雾化发泡实施灭火的一种新型泡沫灭火 装置。 泡沫喷雾灭火装置主要适用于扑灭固体火灾、 液体火灾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由于泡 沫喷雾灭火装置所需的灭火剂都已储存于储液罐内, 灭火时不需另外供水供气, 所以在没 有水源供给的场所使用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典型应用场所有: 油浸电力变压器, 燃油锅炉 房, 燃油发电机房, 小型石油库, 小型储油罐, 小型汽车库等。 由于现有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一般是采用减压后的氮气将预混型泡沫液从泡沫储存部件中压出, 通过泡沫喷雾。
9、喷头雾化 发泡实施灭火的。 不同的项目需要泡沫储存部件的数量不同, 每次都要重新设计泡沫储存 部件支架, 增加了设计制造难度, 不便备货; 而作为泡沫储存部件的储液容器一般壁厚较 厚, 比较笨重, 价格较高, 在运输中多有不便。 同时, 现有泡沫喷雾灭火装置由于系统是高压 气体驱动, 存在安全隐患, 年久漏气情况时有发生, 且泡沫储存部件没有备用瓶, 可能导致 装置在火灾发生时不能正常工作, 酿成悲剧; 当系统漏气或是使用过后, 需要重新充入驱动 气体时, 所有的驱动气瓶都要重新拆卸返厂, 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现有技。
10、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组 装简单、 生产进度快, 能够能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储备容量需求, 又能保证灭火装置在未 工作时不会处于高压状态, 避免安全隐患, 泡沫液储存部件使用后只需要重新装入预混型 泡沫液即可再次使用, 同时储液单元中的泡沫液储存部件采用普通的储液容器, 成本低、 重 量轻、 运输方便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0004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包括水雾喷头、 连接管路、 泡沫液泵, 所述的连接管路一端与水雾喷头连接, 连接管路另一端与泡沫液泵连 接, 泡沫液泵与泡沫液储存。
11、部件连接, 泡沫液泵与泡沫液储存部件之间设置电动蝶阀, 电动 蝶阀和泡沫液泵分别与火灾探测器连接。 0006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连接主管路、 多个区域连接管路和多个区域连接支管路, 每个 区域连接支管路一端与区域连接管路一端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另一端分别安装水雾 喷头,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的水雾喷头延伸到的区域内分别设置火灾探测器, 每个区域连 接管路另一端与连接主管路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管路和连接主管路之间设置一个分区阀 门, 每个分区阀门与火灾探测器连接。 0007 所述的泡沫液泵与泡沫液储存部件之间通过输送管路连接, 泡沫喷雾灭火装置包 括多个泡沫液泵, 每个泡沫液泵包括前端出液管路。
12、和后端进液管路, 每个泡沫液泵的前端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516123 U 3 出液管路与连接主管路另一端连接, 每个泡沫液泵的后端进液管路与输送管路连接。 0008 所述的泡沫液泵安装在底座支架上, 每个泡沫液泵的后端进液管路上各安装一个 电动蝶阀, 每个电动蝶阀分别与火灾探测器连接。 0009 所述的泡沫液储存部件包括普通储液容器, 普通储液容器上安装一个能够检测泡 沫液的液位高低的浮球液位控制器, 浮球液位控制器分别与电动蝶阀和泡沫液泵连接。 0010 泡沫液储存部件的普通储液容器上设置连接管口, 输送管路设置为能够连接普通 储液容器上的连接管口和后端进液管路结构。 。
13、0011 所述泡沫液泵通过前端出液管路和后端进液管路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上。 0012 所述的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延伸到的区域内分别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 与每个区 域连接管路连接的分区阀门为对应管路分区阀门, 每个对应管路分区阀门与和该区域连接 管路连接的区域连接支管路延伸到的区域内的火灾探测器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延伸 到的区域内的多个火灾探测器同时与电动蝶阀和泡沫液泵连接。 0013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通过火灾探测器感应火灾发生与否。 当某 一区域火灾发生时, 该区域内布置的多个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并发出信号,。
14、 电动蝶阀、 泡 沫液泵和控制该区域的分区阀门同时接收到火灾信号, 分区阀门、 电动蝶阀打开, 泡沫液泵 延时几秒后打开, 随后泡沫液泵开始抽取泡沫液储存部件中的泡沫液, 通过分区阀门、 连接 管路流向火灾发生的区域, 泡沫液后经雾化喷头雾化发泡, 对发生火灾的区域实施灭火。 这 样的结构设置, 在未发生火灾时, 整个连接管路和泡沫液储存部件不会始终处于高压状态, 因此, 能够避免现有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由于系统是高压气体驱动, 始终处于高压状态而 存在的安全隐患, 而且不会发生灭火装置年久则会出现漏气等情况的发生, 提高了整个灭 火装置的安全性能。 与此同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结构紧凑。
15、、 组装简单、 生产进度 快, 可以根据需求配备泡沫液泵和泡沫液储存部件的数量, 能够能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 储备容量需求。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性能可 靠, 能够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储备容量需求, 又能保证灭火装置在未工作时不会处于高 压状态, 避免安全隐患, 泡沫液储存部件使用后只需要重新装入预混型泡沫液即可再次使 用, 同时灭火装置的泡沫液储存部件采用普通的储液容器, 成本低、 重量轻、 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 0017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 1、 水雾喷头; 2、 连接管路; 3、 泡沫液泵; 4、 泡沫液储存部件; 5、 电动蝶阀; 6、 火灾探测器; 7、 区域连接管路; 8、 区域连接支管路; 9、 输送管路; 10、 前端出液 管路; 11、 后端进液管路; 12、 底座支架; 13、 普通储液容器; 14、 浮球液位控制器; 15、 连接管 口; 16、 分区阀门; 17、 连接主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对照附图, 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 各构件的形状、 构造、 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 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 说 明 书 2。
17、/4 页 4 CN 205516123 U 4 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 如附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包 括水雾喷头1、 连接管路2、 泡沫液泵3, 所述的连接管路2一端与水雾喷头1连接, 连接管路2 另一端与泡沫液泵3连接, 泡沫液泵3与泡沫液储存部件4连接, 泡沫液泵3与泡沫液储存部 件4之间设置电动蝶阀5, 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分别与火灾探测器6连接。 上述结构设置, 通过火灾探测器感应火灾发生与否。 当某一区域火灾发生时, 相应区域的火灾探测器探测 到火灾并发出信号, 电动蝶阀、 泡沫液泵和控制相应区域的分区阀门同时接收到火灾信号, 分。
18、区阀门和电动蝶阀打开, 泡沫液泵延时几秒后打开, 随后泡沫液泵开始抽取泡沫液储存 部件中的泡沫液, 经连接管路流向火灾发生的区域, 泡沫液后经雾化喷头雾化发泡, 对发生 火灾的区域实施灭火。 这样的结构设置, 在未发生火灾时, 整个连接管路和泡沫液储存部件 不会始终处于高压状态, 因此, 能够避免现有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由于系统是高压气体驱 动, 始终处于高压状态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而且不会发生灭火装置年久则会出现漏气等情 况的发生, 提高了整个灭火装置的安全性能。 与此同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结构紧 凑、 组装简单、 生产进度快, 可以根据需求配备泡沫液泵和泡沫液储存部件的数量, 能够。
19、能 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储备容量需求。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结 构简单, 能够能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储备容量需求, 又能保证灭火装置在未工作时不会 处于高压状态, 避免安全隐患, 泡沫液储存部件使用后只需要重新装入预混型泡沫液即可 再次使用, 与此同时, 储液单元中的泡沫液储存部件采用普通的储液容器, 成本低、 重量轻、 运输方便。 0020 所述连接管路2包括连接主管路17、 多个区域连接管路7和多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一端与区域连接管路7一端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另一端分别 安装水雾喷头1,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的水雾喷头1延伸到的区域。
20、内分别设置火灾探测器 6, 每个区域连接管路7另一端与连接主管路17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管路7和连接主管路17之 间设置一个分区阀门16, 每个分区阀门16与火灾探测器6连接。 这样, 可以通过不同区域连 接管路延伸到不同区域, 从而可以使得灭火装置的覆盖范围延伸到不同区域, 扩大覆盖范 围。 0021 所述的泡沫液泵3与泡沫液储存部件4之间通过输送管路9连接, 所述的泡沫喷雾 灭火装置包括多个泡沫液泵3, 每个泡沫液泵3包括前端出液管路10和后端进液管路11, 每 个泡沫液泵3的前端出液管路10与连接主管路17另一端连接, 每个泡沫液泵3的后端进液管 路11与输送管路9连接。 0022 所述。
21、的泡沫液泵3安装在底座支架12上, 每个泡沫液泵3的后端进液管路11上各安 装一个电动蝶阀5, 每个电动蝶阀5分别与火灾探测器6连接。 0023 所述的泡沫液储存部件4包括一个不需要承受高压抵压的普通储液容器13, 普通 储液容器13上安装一个能够检测泡沫液的液位高低的浮球液位控制器14, 浮球液位控制器 14分别与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连接。 上述结构设置, 泡沫液储存部件4采用普通的储液容 器, 成本低、 重量轻、 运输方便,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作为泡沫储存部件的储液容器一般壁厚 较厚, 比较笨重, 价格较高, 在运输中多有不便的缺陷。 而通过浮球液位控制器14的设置, 泡 沫喷雾灭火装置进。
22、行灭火时, 当泡沫液储存部件4内的预混型泡沫液被抽取到枯竭时, 浮球 液位控制器14会发出反馈信号, 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同时接收到浮球液位控制器的反馈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516123 U 5 信号, 泡沫液泵立即停止继续抽取泡沫液, 避免泡沫液泵空载运转对泡沫液泵造成的伤害, 延时几秒后电动蝶阀转入关闭状态, 灭火装置停止工作, 灭国过程结束。 这样, 能够确保泡 沫液泵的安全, 提高使用寿命。 0024 所述的泡沫液储存部件4中的普通储液容器13上设置连接管口15, 输送管路9设置 为能够连接普通储液容器13上的连接管口15和后端进液管路11结构。 0025 所述的。
23、泡沫液泵3通过前端出液管路10和后端进液管路11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12 上,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安装水雾喷头1, 连接管路2上设置多个能够控制不同区域连接管 路7通断的分区阀门16。 这样的结构设置, 当某个区域发生火灾时, 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 信号, 向与延伸到该区域的区域连接支管路8与区域连接管路7之间的分区阀门16反馈信 号, 同时向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反馈信号, 延伸到该区域的区域连接支管路8与区域连接 管路7之间的分区阀门16打开, 电动阀蝶打开, 泡沫液泵开始工作, 对该区域进行灭火。 0026 所述的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延伸到的区域内分别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6, 与每个 区域。
24、连接管路7连接的分区阀门16为对应管路分区阀门, 每个对应管路分区阀门与和该区 域连接管路7连接的区域连接支管路8延伸到的区域内的火灾探测器6连接, 每个区域连接 支管路8延伸到的区域内的多个火灾探测器6同时与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连接。 这样的结 构设置, 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延伸到的区域内的火灾探测器可以对每个区域连接支管路8 延伸到的区域进行监控, 该区域发生火灾后, 火灾探测器向控制该区域管路通断的对应管 路分区阀门、 电动蝶阀5和泡沫液泵3反馈信号, 对应管路分区阀门、 电动阀蝶打开, 泡沫液 泵也开始工作, 从而对该区域方便快捷地实现灭火。 0027 所述的泡沫液泵3通过前端出液管。
25、路10和后端进液管路11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12 上。 这样的结构, 实现了对整个泡沫液泵的固定, 确保其工作可靠。 002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通过火灾探测器感应火灾发生与否。 当某 一区域火灾发生时, 该区域内布置的多个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并发出信号, 电动蝶阀、 泡 沫液泵和控制该区域的分区阀门同时接收到火灾信号, 分区阀门、 电动蝶阀打开, 泡沫液泵 延时几秒后打开, 随后泡沫液泵开始抽取泡沫液储存部件中的泡沫液, 通过分区阀门、 连接 管路流向火灾发生的区域, 泡沫液后经雾化喷头雾化发泡, 对发生火灾的区域实施灭火。 这 样的结构设置, 在未发生火灾时, 整个连接管路。
26、和泡沫液储存部件不会始终处于高压状态, 因此, 能够避免现有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由于系统是高压气体驱动, 始终处于高压状态而 存在的安全隐患, 而且不会发生灭火装置年久则会出现漏气等情况的发生, 提高了整个灭 火装置的安全性能。 与此同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灭火装置结构紧凑、 组装简单、 生产进度 快, 可以根据需求配备泡沫液泵和泡沫液储存部件的数量, 能够能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 储备容量需求。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泡沫喷雾灭火装置, 结构简单, 成本低廉, 性能可 靠, 能够满足实际灭火对泡沫液储备容量需求, 又能保证灭火装置在未工作时不会处于高 压状态, 避免安全隐患, 泡沫液储存部件使用后只需要重新装入预混型泡沫液即可再次使 用, 同时灭火装置的泡沫液储存部件采用普通的储液容器, 成本低、 重量轻、 运输方便。 002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 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 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 或 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 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516123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551612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