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救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楼逃生救灾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7003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14 CN 202070032 U *CN202070032U* (21)申请号 201120074195.6 (22)申请日 2011.03.21 A62B 1/06(2006.01) (73)专利权人 余荣增 地址 200136 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山路 835 弄 9 号 602 室 (72)发明人 余荣增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31251 代理人 王法男 (54) 实用新型名称 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57) 摘要 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它由可 沿高楼顶部楼面作。
2、水平移动的平移式可伸展支承 系统和固定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 索收放系统组成 ; 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为 一由悬臂式主体机架以及穿套在主机架悬臂内腔 的可伸展式支撑机构组成悬臂式主体机架 ; 所述 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主机架及可伸展式支撑机 构上的绳索收放机构和钢索收放机构组成。本实 用新型主要用于高楼火灾时提供受灾人员自救或 他救及辅助消防人员救援、 灭火。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9 页 CN 202070046 U1/3 页 2 1. 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在于 :。
3、 它由可沿高楼顶部楼面作水平移动的平移式 可伸展支承系统和固定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索收放系统组成 ; 所述平移式 可伸展支承系统为一由悬臂式主体机架以及穿套在主机架悬臂内腔的可伸展式支撑机构 组成悬臂式主体机架 ; 所述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主机架及可伸展式支撑机构上的绳索收 放机构和钢索收放机构组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在于 : A、 所述悬臂式主体机架由一立式框架 (1) 和一端与之固定连接的两中空梁 (2) 组成, 两中空梁 (2) 的的另一端各设有一限位加强箍 (13) , 并在限位加强箍 (13) 的底部设有一连 接两平行中空梁 (2。
4、) 架端部的横连杆 (15) 组成稳固框架结构, 并经一组斜拉杆 (51) 连接构 成稳固的直角三角形立体框架组合体 ; 同时, 所述的立式框架 (1) 和悬臂式中空梁 (2) 框架 的横连杆 (15) 底部分别通过一固定于楼顶水平面铺设的 T 字型轨道 (44) 、 固定在沿建筑外 立面墙体水平面上铺设的 T 字型轨道 (44) , 以及与 T 字型轨道、 立式框架 (1) 配套的导轮组 (43) 构成沿两 T 字型轨道 (44) 位移的平移机构 ; B、 所述的伸展式支撑机构包括一端呈侧开口、 并串套在主机架悬臂式中空梁 (2) 内腔 的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 设在所述可伸展 U。
5、 形框架 (19) 内的呈内外套置式设置的下落式金 字塔型框架组合 (17) 、 以及一套钢丝牵引机构组成 ; 所述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架组合 (17) 由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 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拉杆铰链 (29) 构成, 其中 : 所述的三角形外 支撑架 (18) 的底边为一同时插入左右两边悬臂式中空梁 (2) 和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上的 腰形孔道 (9) 内的外支撑架转动轴 (25), 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通过设置在两斜边 端部的一铰链型转动轴 (27) 与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的三角形顶部的两边串接在一起 ; 同 时, 所述两三角形支撑架的两组对应。
6、斜边的近底边部位各设有一组拉杆铰链 (29) ; 所述的 钢丝牵引机构由卷扬电机 (6)、 牵引钢丝 (7) 构成, 其中的卷扬电机 (6) 固定在立式框架 (1) 上, 由其引出的牵引钢丝 (7) 通过设置在中空梁 (2) 端部的横连杆 (15) 上设置的分线导轮 组 (16) , 分别连接到串套在中空梁 (2) 内的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的钢丝固定环 (14) 上, 构 成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的拉伸机构 ; C、 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包括逃生绳绞辊 (8) 、 绳索导轮组 (5) 、 逃生绳 (30) , 其中的逃生 绳绞辊 (8) 安置在立式框架 (1) 与中空梁 (2) 。
7、相连接的斜拉杆 (51) 上, 缠绕在逃生绳绞辊 (8) 上的逃生绳 (30) 一端固定在逃生绳绞辊 (8) 上, 另一端拉出后依序穿绕过设置在主式 框架 (1) 上的分上、 下设置的绳索导轮组 (5) 后, 经过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尾部的外支撑架 转动轴 (25) 以及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 (27) 后, 悬挂直至地面 ; D、 所述的钢索收放机构, 包括设于与绳索收放机构逃生绳绞辊 (8) 同一轴杆上的钢丝 绳绞辊 (47) 、 钢丝绳导轮组 (39) 、 钢丝绳 (31) , 所述的钢丝绳 (31) 穿过远离外墙面的钢丝 绳导轮组 (39) 中一只导轮后回上来, 。
8、将钢丝绳 (31) 的两头对接固定成为钢丝绳圈, 再将对 接点经过另一只导轮上方, 穿过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 (27) 上方后悬挂 至地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两中空梁 (2) 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一组止退机构 (12) , 所述止退机构由 L 形止退转臂 (12.2) 和止退锁 (12.1) 组成, 所述止退机构 (12) 设置于中空梁 (2) 的靠近限位加强箍 (13) 部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2/3 页 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楼逃生救灾装。
9、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可伸展U性框架 (19) 穿入中空梁 (2) 的架杆上开有一段腰型孔道 (9) 、 设有滚动滑轮 (11) 、 限位开关 (10) 和钢丝固定环 (14) ; 所述的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的可伸出的框架的横架上还设有固定角 翻转铰链 (23.2)、 翻转铰链 (23) 和固定搁板 (20) ; 所述翻转铰链 (23) 设置于可伸展 U 形 框架 (19) 伸出部横架中部下方, 翻转铰链 (23) 的翻转方向朝向框架主体开口端, 且翻转铰 链 (23) 的内侧上设有牵引桩 (24) , 所述牵引桩 (24) 与三角形内支撑架端部的开孔相配合, 所述固定搁板 (。
10、20) 设置于翻转铰链 (23) 的两端, 并位于可伸展 U 形框架主体的横杆内侧 ; 所述固定角翻转铰链 (23.2) 设置于翻转铰链 (23) 与固定搁板 (20) 之间的间隙处, 固定角 翻转铰链 (23.2) 的铰链轴焊固在固定搁板 (20) 边上, 固定角翻转铰链 (23.2) 一头托住横 杆中部翻转铰链 (23) 的底部, 另一头贴靠在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端部外侧面 ; 同时, 所述 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横杆外侧上还设有警示灯 (22) 和遥控接收器 (21) 。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底部。
11、两端向上一面焊有朝锥部方向弯曲 90 度的直角搁钉 (46) , 直角搁钉 (46) 内套入 限位转臂 (45) 的一端, 限位转臂 (45) 的另一端伸出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的外侧面 15mm, 限位转臂竖轴 (45.1) 就焊在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内侧限位转臂 (45) 中心孔下方。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与相邻的建筑外立面夹角 () 为 60 85, 所述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和三角形内 支撑架 (28) 的夹角 () 为 30 70。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
12、在于 : 所述的逃生绳 (30) 上配有 称重式缓降器 (32) , 所述称重式缓降器 (32) 包括三足转臂 (32.2) 、 变速机构底板 (32.3) 、 碗形飞轮 (32.4) 、 飞轮轴 (32.5) 、 转臂 (32.6) 、 摩擦片 (32.7) 、 滑轮组件 (32.8) 、 弹簧钢 片 (32.9) 、 连杆 (32.10) 、 连杆轴 (32.11) 、 把手环 (32.12) 、 C 形导绳外壳 (32.13) 、 压绳 轴 (32.14) 、 压绳手柄 (32.15) 、 钢环 (32.16) 、 生绳限位 (32.17) 、 止退扣 (32.19) 、 钢丝 (32.。
13、20) 、 压绳手柄支点轴 (32.21) 、 称重杠杆 (32.22) 、 拉簧 (32.23) 、 转臂轴 (32.24) 、 卡簧 (32.25) 、 逃生绳摩擦轮 (32.26) ; 其中所述的 C 形导绳外壳 (32.13) 上方前后二侧面开口 各焊有一对对称耳环, 前耳环孔内装有固定在飞轮轴 (32.5) 上的逃生绳摩擦轮 (32.26) , 其下方前侧焊有把手环 (32.12) , 其右侧面中间开口用以钩止退扣 (32.19) ; 所述的压绳手 柄 (32.15) 呈三叉型, 头部装有带套管滑轮的压绳轴轮 (32.14) , 其头部伸入 C 形导绳外壳 (32.13) 后方开口内。
14、, 颈部装在 C 形导绳外壳 (32.13) 后方对称耳环里, 套置在与称重杠 杆 (32.22) 共用的压绳手柄支点轴 (32.21) 上 ; 所述的称重杠杆 (32.22) 的上端通过一连 接钢丝 (32.20) 穿入压绳手柄 (32.15) 空腔内, 并与外部钢环 (32.16) 连接, 所述称重杠杆 (32.22) 的下端通过连杆轴 (32.11) 及一连杆 (32.10) 与三足转臂 (32.2) 中的一臂连接, 所述的称重杠杆 (32.22) 的压绳手柄支点轴 (32.21) 与变速机构底板 (32.3) 设置在同一平 面上 ; 所述的变速机构底板 (32.3) 用碰焊焊在 C 形。
15、导绳外壳 (32.13) 的 C 形缺口的反面, 其中心与飞轮轴 (32.5) 同心, 所述的飞轮轴 (32.5) 上套置一三足转臂 (32.2) , 在所述三足 转臂 (32.2) 均匀分隔开的变速机构底板 (32.4) 面上设有均布的三个可绕一转臂轴转动的 转臂 (32.6) ; 所述转臂 (32.6) 的上端转臂轴 (32.24) 设于变速机构底板 (32.4) 近圆心处, 其尾部略长于三足转臂 (32.2) 与弹簧钢片 (32.9) 相接触, 在每组转臂 (32.6) 和三足转臂 (32.2) 外侧的变速机构底板 (32.3) 上设有一呈弧形弯曲的组合摩擦片, 所述的相邻的组合 权 利。
16、 要 求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3/3 页 4 摩擦片之间设有首尾相连的拉簧 (32.23) 。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组合摩擦构件, 其贴 近碗形飞轮 (32.4) 的外层为摩擦片 (32.7) , 其内层为弹簧钢片 (32.9) ; 所述的碗形飞轮 (32.4) 碗边罩在摩擦片 (32.7) 外侧面使其与摩擦片 (32.7) 有 3-5mm 的接触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1/8 页 5 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
17、全设备领域, 具体说是用于高楼火灾时, 提供受灾人员自 救或他救及辅助消防人员救援、 灭火的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火灾, 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数十年来, 科学家都在不 断开发科学灭火的方法和设施, 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尤其是高楼火灾的发生, 并设法减少既 发火灾的危害。 高层建筑灭火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 因为救火云梯车最高能架到九十多米, 常规的云梯高度只有四五十米, 水枪的喷射高度也有限。可见, 高层建筑难以外部灭火, 而 火势太大时建筑内部的消火栓也难以及时使用。目前, 用于高楼逃生救灾的装置还有如下 几种 : 0003 一、 高楼缓降逃生器, 。
18、它由钩子、 绳索、 阻尼器组成, 先将钩子固定在门、 窗外墙面, 需要时挂上阻尼器拉着绳索紧贴外墙缓降至地面实行逃生。此逃生器的局限性 : 1、 单户使 用 ; 2、 钩子固定位置与着火时的风向具有不确定性 ; 3、 紧贴外墙原因可能擦伤或被凸出物 钩住甚至被悬挂半空中造成危险。 0004 二、 电梯式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它是在高楼外墙面装上轨道, 一部电梯在外墙面上 下移动, 其不足之处是覆盖面有限, 造价高, 而且破坏建筑物外观。 0005 三、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00113490.6 的一种高层建筑空中消防救援装置, T 字 型轨道及设于其上能沿 T 字型轨道进行可控运行的一个带可升。
19、降吊篮的单臂缆车和控制 电路组成, 其覆盖面积大, 缆车与外墙面距离可调, 弥补了前两种逃生救灾装置的不足, 但 其结构复杂, 占地面积大, 单臂支承缆车不稳固, 且造价高。 0006 因此, 克服现有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结构复杂, 占地面积大, 单臂支承缆车不稳 固, 且造价高的问题, 提供一种结构稳固、 逃生与救灾均操作方便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就成 为该领域迫切期望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目的 : 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固、 逃生与救灾均操作方便的高楼逃生救 灾装置。 0008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9 这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它由可沿高楼顶部楼面作水平移。
20、动的平移式可伸展支承 系统和固定 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索收放系统组成 ; 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 承系统为一由悬臂式主体机架以及穿套在主体机架悬臂内腔的可伸展式支撑机构组成 ; 所 述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主体机架及可伸展式支撑机构上的绳索收放机构和钢索收放机 构组成。 0010 A、 所述悬臂式主体机架由一立式框架和一端与之固定连接的两中空梁组成, 两中 空梁的另一端各设有一限位加强箍, 并在限位加强箍的底部设有一连接两平行中空梁架端 说 明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2/8 页 6 部的横连杆组成稳固框架结构, 并经一组斜拉杆连接构成稳固的直角三角。
21、形立体框架组合 体 ; 同时, 所述的立式框架和悬臂式中空梁框架顶部限位加强箍的底部分别通过一固定于 楼顶水平面铺设的 T 字型轨道、 固定在沿建筑外立面墙体水平面上的 T 字型轨道, 以及与 T 字型轨道、 立式框架配套的导轮组构成沿两 T 字型轨道位移的平移机构。 0011 B、 所述的伸展式支撑机构包括一端呈侧开口、 并串套在主机架悬臂式中空梁内腔 的可伸展 U 形框架、 设在所述可伸展 U 形框架内的呈内外套置式设置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 架组合、 以及一套钢丝牵引机构组成 ; 所述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架组合由三角形外支撑架、 三角形内支撑架、 一组拉杆铰链构成, 其中 : 所述的三角形外支。
22、撑架的底边为一同时插入左 右两边悬臂式中空梁和可伸展 U 形框架上腰形孔道内的外支撑架转动轴, 所述的三角形内 支撑架通过设置在两斜边端部的一铰链型转动轴与三角形外支撑架的三角形顶部的两边 串接在一起 ; 同时, 所述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的两组对应斜边的近底边部位各设有一组拉 杆铰链 ; 所述的钢丝牵引机构由卷扬电机、 牵引钢丝、 分线导轮组构成, 其中的卷扬电机固 定在立式框架上, 由其引出的牵引钢丝通过设置在中空梁端部的横连杆上设置的分线导轮 组, 分别连接到串套在中空梁内的可伸展U形框架的钢丝固定环上, 构成可伸展U形框架的 拉伸机构。 0012 C、 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包括逃生绳绞辊、 。
23、绳索导轮组、 逃生绳, 其中的逃生绳绞辊安 置在立式框架与中空梁相连接的斜拉杆上, 缠绕在逃生绳绞辊上的逃生绳一端固定在逃生 绳绞辊上, 另一端拉出后依序穿绕过设置在立式框架上的分上、 下设置的绳索导轮组后, 经 过三角形外支撑架尾部的外支撑架转动轴以及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 后, 悬挂直至地面。 0013 D、 所述的钢索收放机构, 包括设于与绳索收放机构逃生绳绞辊同一轴杆上的钢丝 绳绞辊、 钢丝绳导轮组、 钢丝绳, 所述的钢丝绳穿过远离外墙面的钢丝绳导轮组中一只导轮 后回上来, 将钢丝绳的两头对接固定成为钢丝绳圈, 再将对接点经过另一只导轮上方, 穿过 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
24、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上方后悬挂至地面。 0014 所述的两中空梁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一组止退机构, 所述止退机构由 L 形止退转 臂 和止退锁组成 ; 所述止退机构设置于中空梁的靠近限位加强箍部位。 0015 所述的可伸展 U 性框架穿入中空梁的架杆上开有一段腰型孔道、 设有滚动滑轮、 限位开关和钢丝固定环 ; 所述的可伸展 U 形框架的可伸出的框架的横架上还设有固定角翻 转铰链、 翻转铰链和固定搁板 ; 所述翻转铰链设置于可伸展 U 形框架伸出部横架中部下方, 翻转铰链的翻转方向朝向框架主体开口端, 且翻转铰链的内侧上设有牵引桩, 所述牵引桩 与三角形内支撑架端部的开孔相配合, 所述固定搁板设置。
25、于翻转铰链的两端, 并位于可伸 展 U 形框架主体的横杆内侧 ; 所述固定角翻转铰链设置于翻转铰链与固定搁板之间的间隙 处, 固定角翻转铰链的铰链轴焊固在固定搁板边上, 固定角翻转铰链一头托住横杆中部翻 转铰链的底部, 另一头贴靠在三角形内支撑架端部外侧面 ; 同时, 所述可伸展 U 形框架横杆 外侧面上还设有警示灯和遥控接收器。 0016 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底两端向上一面焊有朝锥部方向弯曲 90 度的直角搁钉, 直角搁钉内套入限位转臂的一端, 限位转臂的另一端伸出三角形外支撑架的外侧面 15mm, 限位转臂竖轴就焊在三角形外支撑架内侧限位转臂中心孔下方。 0017 所述三角形内支撑架与相邻。
26、的建筑外立面夹角 () 为 60 85, 所述三角形 说 明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3/8 页 7 外支撑架和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的夹角 () 为 30 70。 0018 所述的逃生绳上配有称重式缓降器, 所述称重式缓降器包括三足转臂、 变速机构 底板、 碗形飞轮、 飞轮轴、 转臂、 摩擦片、 滑轮组件、 弹簧钢片、 连杆、 连杆轴、 把手环、 C 形导绳 外壳、 压绳轴、 压绳手柄、 钢环生绳限位、 止退扣、 钢丝、 压绳手柄支点轴、 称重杠杆、 拉簧、 转 臂轴、 卡簧、 逃生绳摩擦轮、 ; 其中所述的 C 形导绳外壳上方前后二侧面开口各焊有一。
27、对对 称耳环, 前耳环孔内装有固定在飞轮轴上的逃生绳摩擦轮, 其下方前侧焊有把手环, 其右侧 面中间开口用以钩止退扣 ; 所述的压绳手柄呈三叉型, 头部装有带套管滑轮的压绳轴轮, 其 头部伸入C形导绳外壳后方开口内, 颈部装在C形导绳外壳后方对称耳环里, 套置在与称重 杠杆共用的压绳手柄支点轴上 ; 所述的称重杠杆的上端通过一连接钢丝穿入压绳手柄空腔 内, 并与外部钢环连接, 所述称重杠杆的下端通过连杆轴及一连杆与三足转臂中的一臂连 接, 所述的称重杠杆的压绳手柄支点轴与变速机构底板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 所述的变速机 构底板用碰焊焊在C形导绳外壳的C形缺口的反面, 其中心与飞轮轴同心, 所述的。
28、飞轮轴上 套置一三足转臂, 在所述三足转臂均匀分隔开的变速机构底板面上设有均布的三个可绕一 转臂轴转动的转臂, 所述转臂的上端转臂轴设于变速机构底板近圆心处, 其尾部略长于三 足转臂与弹簧钢片相接触, 在每组转臂和三足转臂外侧的变速机构底板上设有一呈弧形弯 曲的组合摩擦片, 所述的相邻的组合摩擦片之间设有首尾相连的拉簧。 0019 所述的组合摩擦片, 其贴近碗形飞轮的外层为摩擦片, 其内层为弹簧钢片 ; 所述的 碗形飞轮碗边罩在摩擦片外侧面使其与摩擦片有 3-5mm 的接触面。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0021 1、 定位正确 ; 既可以由地面人员操控遥控器启动, 也可以在楼顶进。
29、行人工操作。 变 速电机带动支承机构滑动, 能准确定位在着火点上风口, 让逃生者有逃生的位置, 需要时还 能重复定位。 0022 2、 防止逃生者擦伤或被凸出物钩住 ; 地面人员操控遥控器, 在卷扬电机的拉动作 用下, 使三角形外支撑架、 三角形内支撑架和拉杆铰链在围墙外墙面上形成金字塔型框架, 因而使得放下的绳索和钢丝绳圈直至地面后与外墙面保持一定距离, 能防止逃生者擦伤或 被凸出物钩住, 而且, 三角形的框架支撑更稳定, 避免绳索加载重量后产生的摇摆, 结构更 为安全和稳固。 0023 3、 不受楼层高度限制、 覆盖面广 ;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高楼屋顶围墙边缘, 放下的绳 索长度就是高楼的高。
30、度, 有绳索覆盖的地方就能逃生和救灾, 尤其适用于消防云梯车够不 到的超高楼层。 0024 4、 操作方便 ; 通过操控遥控器, 定位、 放绳就能自动到位, 且灭火时间短。 0025 5、 自备电源 ; 利用太阳能为蓄电池充电, 能保证在火灾发生及断电的情况下能正 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构件平面分布图 ; 0028 图 3 图本实用新型上部构件立体分布图 ; 0029 图 4 为图 3 伸展后的构件分布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4/8 页 8 0030 图。
31、 5 为图 2 的左视时构件分布示意图 ; 0031 图 6 止退机构结构示意图 ; 0032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字塔框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8 为称重式缓降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9 为图 8 的 A-A 向剖视图 ; 0035 图 10 为称重式缓降器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 0036 图 11 为图 10 的左向侧视图 ; 0037 图 12 为图 11 的左向侧视图 ; 0038 图 13 为图 12 的右向侧视图。 0039 图中 : 0040 1- 立式框架 2- 中空梁 3- 蓄电池 4- 钢丝绳导轮组 5- 绳索导轮组 6- 卷扬电机 7-。
32、牵引钢8-逃生绳绞辊 9-腰型孔道 10-限位开关 11-滚动滑轮 12-止退机构 12.1-止 退锁 12.2-L 形止退转臂 13- 限位加强箍 14- 钢丝固定环 15- 横连杆 16- 分线导轮组 17- 金字塔型框架组合 18- 三角形外支撑架 19- 可伸展 U 型框架 20- 固定搁板 21- 遥 控接收器 22- 警示灯 23.1- 翻转铰链 23.2- 固定角翻转铰链 24- 牵引桩 25- 外支撑架 转动轴 26- 防跳绳压板 27- 铰链型转动轴 28- 三角形内支撑架 29- 拉杆铰链 29.1- 防 垂搁钉 30- 逃生绳 31- 钢丝绳 32- 称重式缓降器 32.。
33、2- 三足转臂 32.3- 变速机构底 板 32.4- 碗形飞轮 32.5- 飞轮轴 32.6- 转臂 32.7- 摩擦片 32.8- 滑轮组件 32.9- 弹簧 钢片 32.10- 连杆 32.11- 连杆轴 32.12- 把手环 32.13-C 形导绳外壳 32.14- 压绳轴轮 32.15- 压绳手柄 32.16- 钢环 32.17- 逃生绳限位 32.19- 止退扣 32.20- 钢丝 32.21- 压 绳手柄支点轴 32.22- 称重杠杆 32.23- 拉簧 32.24- 转臂轴 32.25- 卡簧 32.26- 逃生绳 摩擦轮 33- 夹板组 34- 消防龙头 35- 拉钩 36-。
34、 爬绳器 37- 缓冲弹簧 38- 夹紧箍 39- 竹 节沙袋 40- 拉绳器 41- 遥控器 42- 变速电机 43- 导轮组 43.1- 反扣轮 44-T 字型轨道 45- 限位转臂 45.1- 限位转臂竖轴 46- 直角搁钉 47- 钢丝索绞辊 49- 罩体 50- 太阳能电 池板 51- 斜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 1 图 13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42 这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它由可沿高楼顶部楼面作水平移动的平移式可伸展支承 系统和固定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索收放系统组成 ; 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 系统为一由悬臂式立式框架1以及穿套在。
35、立式框架1悬臂内腔的伸展式支撑机构组成悬臂 式主体机架 ; 所述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立式框架 1 及伸展式支撑机构上的绳索收放机构 和钢索收放机构组成。 0043 所述在主体机架上还设有太阳能独立供电系统 ; 所述高楼逃生救灾装置还设有远 距操控系统。所述的太阳能独立供电系统也可独立于主体机架设置。 0044 所述悬臂式主体机架由一立式框架 1 和一端与之固定连接的两中空梁 2 组成, 两 中空梁 2 的另一端各设有一限位加强箍 13, 并在限位加强箍 13 的底部设有一连接两平行 中空梁 2 架端部的横连杆 15 组成稳固框架结构, 并经一组斜拉杆 51 连接构成稳固的直角 三角形立体框架组。
36、合体 ; 同时, 所述的立式框架 1 和悬臂式中空梁框架的底部分别通过一 说 明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5/8 页 9 固定于楼顶水平面铺设的 T 字型轨道 44、 固定在沿建筑外立面墙体水平面上的 T 字型轨道 44, 以及 与 T 字型轨道 44、 立式框架 1 配套的导轮组 43 构成沿两 T 字型轨道 44 位移的平 移机构。 0045 所述立式框架 1 上的导轮组 43 与变速电机 42 相连, 其下方各有一对反扣轮反扣 在 T 字型轨道 44 的反面。 0046 所述的伸展式支撑机构包括一端呈侧开口、 并串套在主机架悬臂式中空梁 2 内腔 的。
37、可伸展U形框架19, 设在所述可伸展U形框架19内的呈内外套置式设置的下落式金字塔 型框架组合 17、 以及一套钢丝牵引机构组成 ; 所述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架组合 17 由三角形 外支撑架 18、 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拉杆铰链 29、 防垂搁钉 29.1 构成, 其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的底边为一同时插入左右两边悬臂式中空梁 2 和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梁体上腰形孔道 9 内 的外支撑架转动轴 25, 其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通过设置在两斜边顶部的一铰链型转动轴 27 与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的三角形顶部的两边串接在一起, 两三角形支撑架的两组对应斜边 的近底边部位各设有一组拉杆铰链 。
38、29 ; 0047 拉杆铰链29张开时, 三角形内支撑架28与相邻的建筑外立面夹角()为60 85, 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和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顶部的夹角 () 为 30 70, 即构成金 字塔型框架组合17, 合拢时, 拉杆铰链29轴端置于三角形外支撑架18腰部内侧的防垂搁钉 29.1 上即构成内外套置式结构。 0048 此外, 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两端底部各安装一只滑轮, 以防平移式立式框架 1 定位误差时可做少量调整。 0049 此外, 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底部二端向上一面焊有朝锥部方向弯曲 90 度的 直角搁钉 46, 直角搁钉 46 内套入限位转臂 45 的一端,。
39、 限位转臂 45 的另一端伸出三角形外 支撑架 18 的外侧面 15mm, 限位转臂竖轴 45.1 就焊在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内侧限位转臂 45 中心孔下方。 0050 此外, 所述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27中间由隔板将逃生绳30和 钢丝绳 31 隔开, 防跳绳压板 26 安装在铰链型转动轴 27 上方。 0051 所述的两中空梁2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一组止退机构12, 所述止退机构12由L形 止退转臂12.2和止退锁12.1组成 ; 所述止退机构12设置于中空梁2的靠近限位加强箍13 部位。 0052 所述的可伸展 U 性框架 19 的穿入中空梁 2 的架杆内顶部上设有滚动滑。
40、轮 11 ; 所 述的限位开关 10 位于可伸展 U 性框架 19 支脚的内侧钢丝固定环 14 后面。 0053 所述的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端部的可伸出的框架的横架上还设有固定角翻转铰链 23.2、 翻转铰链 23.1 和固定搁板 20 ; 所述翻转铰链 23.1 设置于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伸展横 架中部下方, 翻转铰链23.1的翻转方向朝向框架主体开口端, 且翻转铰链23.1上设有牵引 桩 24 ; 所述牵引桩 24 与三角形内支撑架 19 端部的开孔相配合 ; 所述固定搁板 20 设置于翻 转铰链 23.1 的两端, 并位于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横架内侧 ; 所述固定角翻转。
41、铰链 23.2 设置 于翻转铰链 23.1 与固定搁板 20 之间的间隙处, 固定角翻转铰链 23.2 的铰链轴焊固在固定 搁板 20 边上, 固定角翻转铰链 23.2 一头托住横杆中部翻转铰链 23.1 的底部, 另一头贴靠 在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顶部外侧面 ; 所述三角形内支撑架 28 两个支臂顶部置于翻转铰链 23 上, 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两个支臂顶部置于固定搁板 20 上。 说 明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6/8 页 10 0054 所述的钢丝牵引机构由卷扬电机 6、 牵引钢丝 7、 分线导轮组 16 构成, 其中的卷扬 电机 6 固定在立式。
42、框架 1 上, 由其引出的牵引钢丝 7 通过设置在中空梁 2 端部的横连杆 15 上设置的分线导轮组16, 分别连接到串套在中空梁2内的可伸展U形框架19的钢丝固定环 14 上, 构成可伸展 U 形框架 19 的拉伸机构。 0055 所述绳索收放机构, 包括逃生绳绞辊 8、 绳索导轮组 5、 逃生绳 30, 其中的逃生绳绞 辊 8 安置在立式框架 1 与中空梁 2 相连接的斜拉杆 51 上 ; 所述逃生绳 30 一头套上缓冲弹 簧37固定上夹紧箍38系上竹节沙袋39与三角形内支撑架28顶部一起搁在翻转铰链23.1 上, 三角形内支撑架 19 端部的开孔处套在翻转铰链 23.1 上的牵引桩 24。
43、 上, 逃生绳 30 另一 头经过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27上方后再穿绕过绳索导轮组5固定在逃 生绳绞辊 8 上, 收拢逃生绳 30。 0056 所述的钢索收放机构, 包括设于与绳索收放机构逃生绳绞辊 8 同一轴杆上的钢丝 索绞辊47、 钢丝绳导轮组4、 钢丝绳31 ; 所述的钢丝绳31穿过远离外墙面的钢丝绳导轮组4 中一只导轮后回上来, 将钢丝绳 31 的两头对接固定成为钢丝绳圈, 再将对接点经过另一只 导轮上方, 穿过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 27 上方后用绳索系在竹节沙袋 39 上与三角形内支撑架28顶部一起搁在翻转铰链23.1上 ; 所述的钢丝索绞辊47上。
44、装有一只 钩环, 将对折后的钢丝绳圈从远离外墙面的钢丝绳导轮组 4 中一只导轮下方拉出钩挂在钢 丝索绞辊 47 的钩环上, 转动钢丝索绞辊 47 收拢钢丝绳圈。 0057 所述可伸展U形框架19上还设有警示灯22和遥控接收器21, 所述警示灯22和遥 控接收器 21 设置于可伸展 U 性框架 19 的横架外侧面上。 0058 所述的太阳能独立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50、 罩体49、 蓄电池3 ; 所述罩体49 罩于平移悬臂式主体机架外面, 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50 ;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50 与蓄电 池 3 相连 ; 所述的蓄电池 3 与遥控接收器 21、 警示灯 22、 变速电机 42。
45、、 卷扬电机 6、 限位开关 10 分别相连。 0059 所述高楼逃生救灾装置还配有远距操控系统 ; 所述遥控器 41 由地面人员操控。 0060 所述的逃生绳 30 上配有称重式缓降器 32, 所述称重式缓降器 32 包括三足转臂 32.2、 变速机构底板 32.3、 碗形飞轮 32.4、 飞轮轴 32.5、 转臂 32.6、 摩擦片 32.7、 滑轮组件 32.8、 弹簧钢片 32.9、 连杆 32.10、 连杆轴 32.11、 逃把手环 32.12、 C 形导绳外壳 32.13、 压 绳轴轮 32.14、 压绳手柄 32.15、 钢环 32.16、 逃生绳限位 32.17、 止退扣 32。
46、.19、 钢丝 32.20、 压绳手柄支点轴 32.21、 称重杠杆 32.22、 拉簧 32.23、 转臂轴 32.24、 卡簧 32.25、 逃生绳摩 擦轮 32.26 ; 其中所述的 C 形导绳外壳 32.13 上方前后二侧面开口各焊有一对对称耳环, 前 耳环孔内装有固定在飞轮轴32.5上的逃生绳摩擦轮32.26, 其下方前侧焊有把手环32.12, 其右侧面中间开口用以钩止退扣 32.19 ; 所述的压绳手柄 32.15 呈三叉型, 头部装有带套管 滑轮的压绳轴轮 32.14, 其头部伸入 C 形导绳外壳 32.13 后方开口内, 颈部装在 C 形导绳外 壳32.13后方对称耳环里, 套。
47、置在与称重杠杆32.22共用的压绳手柄支点轴32.21上 ; 所述 的称重杠杆 32.22 的上端通过一连接钢丝 32.20 穿入压绳手柄 32.15 空腔内, 并与外部钢 环 32.16 连接 ; 所述称重杠杆 32.22 的下端通过连杆轴 32.11 及一连杆 32.10 与三足转臂 32.2 中的一臂连接, 所述的称重杠杆 32.22 的压绳手柄支点轴 32.21 与变速机构底板 32.3 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 所述的变速机构底板 32.3 用碰焊焊在 C 形导绳外壳 32.13 的 C 形缺 口的反面, 其中心与飞轮轴 32.5 同心, 所述的飞轮轴 32.5 上套置一三足转臂 32.。
48、2, 在所述 说 明 书 CN 202070032 U CN 202070046 U7/8 页 11 三足转臂32.2均匀分隔开的变速机构底板32.4面上设有均布的三个可绕一转臂轴转动的 转臂 32.6 ; 所述转臂 32.6 的上端转臂轴设于变速机构底板 32.4 近圆心处, 其尾部略长于 三足转臂与弹簧钢片 32.9 相接触, 在每组转臂 32.6 和三足转臂 32.2 外侧的变速机构底板 32.3 上设有一呈弧形弯曲的组合摩擦片, 所述的相邻的组合摩擦片之间设有首尾相连的拉 簧 32.23。 0061 所述的组合摩擦片, 其贴近碗形飞轮 32.4 的外层为摩擦片 32.7, 其内层为弹簧。
49、钢 片 32.9 ; 所述的碗形飞轮 4 碗边罩在摩擦片 32.7 外侧面使其与摩擦片 32.7 有 3-5mm 的接 触面。 0062 上述逃生救灾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 0063 当火灾发生时, 地面人员操控遥控器 41, 按左、 右行走键, 使悬臂式主体机架在 T 字型轨道 44 上行走, 选择放逃生绳 30 的最佳位置, 当按遥控器 41, 放逃生绳 30 键时, 卷扬 电机 6 拉紧收拢牵引钢丝 7, 通过设置在中空梁 2 顶部的横连杆 15 上设置的分线导轮组 16 和可伸展 U 型框架 19 上的钢丝固定环 14, 使可伸展 U 型框架 19 及相连的翻转铰链 23.1 上 的牵引桩 24 拖着三角形内、 外支撑架在中空梁 2 内向建筑外墙面方向滑出, 当三角形外支 撑架 18 端部的外支架转动轴 25 碰到横卧着的 L 形止退转臂 12.2 并使其竖起, 竖起的 L 形 止退 转臂 12.2 被止退锁 12.1 锁住, 三角形外支撑架 18 端部的外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