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66691.1 (22)申请日 2017.02.23 (73)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号 (72)发明人 彭敏 谭礼强 罗玲 邹瑶 陈盛相 唐茜 李涛 王亚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代理人 谢敏 (51)Int.Cl. A01D 46/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
2、机 械, 包括竖直的主杆、 设置在主杆上的切刀、 与切 刀活动连接的拉杆、 以及设置在主杆杆身上的网 兜; 主杆包括竖直杆和连接在竖直杆顶端的水平 杆; 切刀由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组成, 固定刀片 与活动刀片铰接, 固定刀片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 刀口朝上; 固定刀片与水平杆固定连接, 活动刀 片延伸出刀柄, 刀柄与拉杆顶端转动连接; 拉杆 底端设有手柄; 网兜位于切刀下方。 本实用新型 的有益效果是: 免去了攀爬树干的风险, 保证了 操作者的安全, 操作简单, 易于观察, 剪切准确性 高, 质量轻巧, 携带方便, 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 量, 同时不损伤树干, 安全环保。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3、 附图2页 CN 206461987 U 2017.09.05 CN 206461987 U 1.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其特征在于: 包括竖直的主杆 (1) 、 设置在主杆 (1) 上的切 刀 (2) 、 与切刀 (2) 活动连接的拉杆 (3) 、 以及设置在主杆 (1) 杆身上的网兜 (4) ; 所述主杆 (1) 包括竖直杆 (5) 和连接在竖直杆 (5) 顶端的水平杆 (6) ; 所述切刀 (2) 由固定刀片 (7) 和活动刀片 (8) 组成, 固定刀片 (7) 与活动刀片 (8) 铰接, 固 定刀片 (7) 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 (8) 刀口朝上; 所述固定刀片 (7) 与所述水平杆。
4、 (6) 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刀片 (8) 延伸出刀柄 (9) , 所述 刀柄 (9) 与所述拉杆 (3) 顶端转动连接; 所述拉杆 (3) 底端设有手柄 (10) ; 所述网兜 (4) 位于所述切刀 (2) 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杆 (5) 、 所述 水平杆 (6) 、 所述拉杆 (3) 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电动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杆 (1) 下部设 有竖直放置的观察镜 (11) , 其中, 物镜位于目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
5、机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杆 (1) 下部设 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开口 (12) 和第二开口 (13) ; 所述第一开口 (12) 中设有弹性带 (14) , 所述第二开口 (13) 中设有卡座 (15) ; 所述弹性带 (14) 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开口 (12) 中, 所述弹性带 (14) 另一端设有与所述 卡座 (15) 适配的挂扣 (16)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杆 (5) 内部 中空, 中空部设有竖向放置的升降传送带 (17) , 所述竖直杆 (5) 的杆壁上开有竖向的导向 口, 所述导向口连通所述竖直杆 (5) 的内外部空间; 所述。
6、升降传送带 (17) 的主动轮位于所述升降传送带 (17) 的从动轮上方, 所述升降传送 带 (17) 上的电动机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所述网兜 (4) 与所述升降传送带 (17) 的皮带通过水平的连杆 (18) 连接, 所述连杆 (18) 插入所述导向口; 所述竖直杆 (5) 的中空部设有水平的上限位板 (19) 和下限位板 (20) , 所述上限位板 (19) 与所述升降传送带 (17) 主动轮的中心轴线平齐, 所述下限位板 (20) 与所述升降传送带 (17) 从动轮的中心轴线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平杆 (6) 上, 。
7、所述切刀 (2) 两侧设有旋转刀 (21) , 所述旋转刀 (21) 的电动机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电信 号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61987 U 2 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背景技术 0002 对野生大茶树进行生理生化检测或者分子实验时, 主要以野生大茶树的叶片为研 究对象。 野生大茶树往往生长在较为偏僻的山林中, 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生长, 树冠处于极高 的竖直高度位置, 最高可达十几米。 目前, 对野生茶树的树叶采集主要通过人工采摘的方 式, 需要操作人员爬上十几米的高度,。
8、 采摘过程十分不便, 并且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因此, 设 计一种能够方便地采集野生大茶树树叶的采摘工具,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人工采集野生大茶树树叶攀爬高、 危险性高、 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野生大茶树采摘机械, 包括竖直 的主杆、 设置在主杆上的切刀、 与切刀活动连接的拉杆、 以及设置在主杆杆身上的网兜; 上 述主杆包括竖直杆和连接在竖直杆顶端的水平杆; 上述切刀由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组成, 固定刀片与活动刀片铰接, 固定刀片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刀口朝上; 上。
9、述固定刀片与上述水 平杆固定连接, 上述活动刀片延伸出刀柄, 上述刀柄与上述拉杆顶端转动连接; 上述拉杆底 端设有手柄; 上述网兜位于上述切刀下方。 0005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 上述竖直杆、 上述水平杆、 上述拉杆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电动 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联接。 0006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 上述主杆下部设有竖直放置的观察镜, 其中, 物镜位于目镜上 方。 0007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 上述主杆下部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上述第 一开口中设有弹性带, 上述第二开口中设有卡座; 上述弹性带一端固定在上述第一开口中, 上述弹性带另一端设有与上述卡座适配的挂扣。 0008 本实。
10、用新型优选地, 上述竖直杆内部中空, 中空部设有竖向放置的升降传送带, 上 述竖直杆的杆壁上开有竖向的导向口, 上述导向口连通上述竖直杆的内外部空间; 上述升 降传送带的主动轮位于上述升降传送带的从动轮上方, 上述升降传送带上的电动机与上述 中央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上述网兜与上述升降传送带的皮带通过水平的连杆连接, 上 述连杆插入上述导向口; 上述竖直杆的中空部设有水平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 上述上限 位板与上述升降传送带主动轮的中心轴线平齐, 上述下限位板与上述升降传送带从动轮的 中心轴线平齐。 0009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 在上述水平杆上, 上述切刀两侧设有旋转刀, 上述旋转刀的电 动。
11、机与上述中央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拉杆, 带动切刀对茶树枝叶进行切割, 叶片落入到切刀下方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6461987 U 3 的网兜中, 达到对野生大茶树树冠上的叶片进行采集的目的。 0011 操作者握持拉杆底端的手柄, 拉动拉杆, 拉杆沿竖直方向下降。 由于活动刀片与固 定刀片铰接, 因而拉杆下降时带动活动刀片以铰接点为中心旋转, 活动刀片的刀口与固定 刀片的刀口闭合, 对茶树枝叶产生剪切作用。 0012 在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下, 竖直杆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伸缩, 以调整切刀的竖直高 度, 适应处于不同高度位置上的茶树枝叶; 水平杆能够沿。
12、水平方向做伸缩动作, 以调整切刀 的水平位置, 适应处于不同水平位置上的茶树枝叶; 拉杆能够跟随切刀的高度调整沿竖直 方向上下伸缩, 以便于操作者在地面上握持手柄。 竖直杆、 水平杆、 拉杆采用伸缩结构, 也有 利于对整个采摘机械进行体积压缩, 方便搬运和携带。 0013 主杆下部设置的观察镜有利于操作者在地面向上方观察切刀的剪切动作, 观察切 刀与茶树枝叶的位置关系, 以便调整刀切的空间位置, 提高采集叶片的准确性。 可以调整观 察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 以适应于观察不同高度位置的树冠。 0014 主杆下部设有弹性带, 用于将整个采摘机械固定在树干上, 方便操作者的观察和 采叶操作, 免去。
13、操作者托举采摘机械的劳动量。 需要将采摘机械固定在树干上时, 只需将弹 性带从主杆下部的第一开口从拉出, 使弹性带环绕树干一周后, 将弹性带上的挂扣扣合在 第二开口中的卡座中, 即将弹性带固定牢靠。 弹性带具有弹性, 因此不会损伤茶树的树皮。 0015 升降传送带能够沿竖直方向做传送动作, 所以, 与升降传送带连接的网兜也能够 沿竖直方向上下升降。 需要剪切茶树枝叶时, 利用中央控制器控制升降传送带上的电动机 正向或反向转动, 带动网兜上升至靠近切刀下方并顶靠在上限位板上, 方便网兜接纳剪切 下落的叶片; 采叶中途需要对网兜中的叶片进行收集时, 利用中央控制器控制升降传送带 上的电动机反向或正。
14、向转动, 带动网兜下降至靠近地面并顶靠在下限位板上, 则操作者可 以拿取网兜中的叶片。 0016 水平杆上在切刀两侧设有旋转刀, 当切刀被卡在茶树枝干之间时, 可以通过中央 控制器控制旋转刀转动, 对切刀周围的枝干进行剪切, 方便将切刀移出。 0017 本实用新型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0018 1.方便操作者在地面采集野生大茶树树冠上的叶片, 免去了攀爬树干的风险, 保 证了操作者的安全; 0019 2.操作简单, 易于观察, 剪切准确性高, 叶片采集方便有效; 0020 3.设备体积易于压缩, 质量轻巧, 携带方便; 0021 4.利用弹性带将采摘机械固定在树干上, 减轻了操作者的。
15、劳动量, 同时不损伤树 干, 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网兜与升降传送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名称如下: 0025 主杆1、 切刀2、 拉杆3、 网兜4、 竖直杆5、 水平杆6、 固定刀片7、 活动刀片8、 刀柄9、 手 柄10、 观察镜11、 第一开口12、 第二开口13、 弹性带14、 卡座15、 挂扣16、 升降传送带17、 连杆 18、 上限位板19、 下限位板20、 旋转刀21。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6461987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
16、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竖直的主杆1、 设置在主杆1上的切刀2、 与切刀2 活动连接的拉杆3、 以及设置在主杆1杆身上的网兜4。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和图2所示, 主杆1包括竖直杆5和连接在竖直杆5顶端的水平杆6; 切刀2由固 定刀片7和活动刀片8组成, 固定刀片7与活动刀片8铰接, 固定刀片7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8刀 口朝上; 固定刀片7与水平杆6固定连接, 活动刀片8延伸出刀柄9, 刀柄9与拉杆3顶端转动连 接; 拉杆3底端设有手柄10; 网兜4位于切刀2下方。 0030 实施例2 0031 如图1和图2所示, 主杆1包括竖直杆5和连接。
17、在竖直杆5顶端的水平杆6; 切刀2由固 定刀片7和活动刀片8组成, 固定刀片7与活动刀片8铰接, 固定刀片7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8刀 口朝上; 固定刀片7与水平杆6固定连接, 活动刀片8延伸出刀柄9, 刀柄9与拉杆3顶端转动连 接; 拉杆3底端设有手柄10; 网兜4位于切刀2下方。 0032 竖直杆5、 水平杆6、 拉杆3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电动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联 接。 0033 实施例3 0034 如图1和图2所示, 主杆1包括竖直杆5和连接在竖直杆5顶端的水平杆6; 切刀2由固 定刀片7和活动刀片8组成, 固定刀片7与活动刀片8铰接, 固定刀片7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8刀 口朝上; 。
18、固定刀片7与水平杆6固定连接, 活动刀片8延伸出刀柄9, 刀柄9与拉杆3顶端转动连 接; 拉杆3底端设有手柄10; 网兜4位于切刀2下方。 0035 竖直杆5、 水平杆6、 拉杆3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电动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联 接。 0036 主杆1下部设有竖直放置的观察镜11, 其中, 物镜位于目镜上方。 0037 实施例4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 主杆1包括竖直杆5和连接在竖直杆5顶端的水平杆6; 切刀2由固 定刀片7和活动刀片8组成, 固定刀片7与活动刀片8铰接, 固定刀片7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8刀 口朝上; 固定刀片7与水平杆6固定连接, 活动刀片8延伸出刀柄9, 刀柄9与拉。
19、杆3顶端转动连 接; 拉杆3底端设有手柄10; 网兜4位于切刀2下方。 0039 竖直杆5、 水平杆6、 拉杆3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电动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联 接。 0040 主杆1下部设有竖直放置的观察镜11, 其中, 物镜位于目镜上方。 0041 主杆1下部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 第一开口12中设有弹性带 14, 第二开口13中设有卡座15; 弹性带14一端固定在第一开口12中, 弹性带14另一端设有与 卡座15适配的挂扣16。 0042 实施例5 0043 如图1和图2所示, 主杆1包括竖直杆5和连接在竖直杆5顶端的水平杆6; 切刀2由固 定刀片7和活动刀片8组成。
20、, 固定刀片7与活动刀片8铰接, 固定刀片7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8刀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6461987 U 5 口朝上; 固定刀片7与水平杆6固定连接, 活动刀片8延伸出刀柄9, 刀柄9与拉杆3顶端转动连 接; 拉杆3底端设有手柄10; 网兜4位于切刀2下方。 0044 竖直杆5、 水平杆6、 拉杆3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电动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联 接。 0045 主杆1下部设有竖直放置的观察镜11, 其中, 物镜位于目镜上方。 0046 主杆1下部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 第一开口12中设有弹性带 14, 第二开口13中设有卡座15; 弹性带14一端固。
21、定在第一开口12中, 弹性带14另一端设有与 卡座15适配的挂扣16。 0047 竖直杆5内部中空, 中空部设有竖向放置的升降传送带17, 竖直杆5的杆壁上开有 竖向的导向口, 导向口连通竖直杆5的内外部空间; 升降传送带17的主动轮位于升降传送带 17的从动轮上方, 升降传送带17上的电动机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网兜4与升降传 送带17的皮带通过水平的连杆18连接, 连杆18插入导向口; 竖直杆5的中空部设有水平的上 限位板19和下限位板20, 上限位板19与升降传送带17主动轮的中心轴线平齐, 下限位板20 与升降传送带17从动轮的中心轴线平齐。 0048 实施例6 0049 如图。
22、1和图2所示, 主杆1包括竖直杆5和连接在竖直杆5顶端的水平杆6; 切刀2由固 定刀片7和活动刀片8组成, 固定刀片7与活动刀片8铰接, 固定刀片7刀口朝下, 活动刀片8刀 口朝上; 固定刀片7与水平杆6固定连接, 活动刀片8延伸出刀柄9, 刀柄9与拉杆3顶端转动连 接; 拉杆3底端设有手柄10; 网兜4位于切刀2下方。 0050 竖直杆5、 水平杆6、 拉杆3均为电动伸缩杆, 其电动机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信号联 接。 0051 主杆1下部设有竖直放置的观察镜11, 其中, 物镜位于目镜上方。 0052 主杆1下部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 第一开口12中设有弹性带 14, 第二。
23、开口13中设有卡座15; 弹性带14一端固定在第一开口12中, 弹性带14另一端设有与 卡座15适配的挂扣16。 0053 竖直杆5内部中空, 中空部设有竖向放置的升降传送带17, 竖直杆5的杆壁上开有 竖向的导向口, 导向口连通竖直杆5的内外部空间; 升降传送带17的主动轮位于升降传送带 17的从动轮上方, 升降传送带17上的电动机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网兜4与升降传 送带17的皮带通过水平的连杆18连接, 连杆18插入导向口; 竖直杆5的中空部设有水平的上 限位板19和下限位板20, 上限位板19与升降传送带17主动轮的中心轴线平齐, 下限位板20 与升降传送带17从动轮的中心轴线。
24、平齐。 0054 在水平杆6上, 切刀2两侧设有旋转刀21, 旋转刀21的电动机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电 信号连接。 0055 以实施例6为例,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0056 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拉杆3, 带动切刀2对茶树枝叶进行切割, 叶片落入到切刀下 方的网兜4中, 达到对野生大茶树树冠上的叶片进行采集的目的。 0057 操作者握持拉杆3底端的手柄10, 拉动拉杆3, 拉杆3沿竖直方向下降。 由于活动刀 片8与固定刀片7铰接, 因而拉杆3下降时带动活动刀片8以铰接点为中心旋转, 活动刀片8的 刀口与固定刀片7的刀口闭合, 对茶树枝叶产生剪切作用。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6。
25、461987 U 6 0058 在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下, 竖直杆5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伸缩, 以调整切刀2的竖直 高度, 适应处于不同高度位置上的茶树枝叶; 水平杆6能够沿水平方向做伸缩动作, 以调整 切刀2的水平位置, 适应处于不同水平位置上的茶树枝叶; 拉杆3能够跟随切刀2的高度调整 沿竖直方向上下伸缩, 以便于操作者在地面上握持手柄10。 竖直杆5、 水平杆6、 拉杆3采用伸 缩结构, 也有利于对整个采摘机械进行体积压缩, 方便搬运和携带。 0059 主杆1下部设置的观察镜11有利于操作者在地面向上方观察切刀2的剪切动作, 观 察切刀2与茶树枝叶的位置关系, 以便调整切刀2的空间位置, 提高。
26、采集叶片的准确性。 可以 调整观察镜11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 以适应于观察不同高度位置的树冠。 0060 主杆1下部设有弹性带14, 用于将整个采摘机械固定在树干上, 方便操作者的观察 和采叶操作, 免去操作者托举采摘机械的劳动量。 需要将采摘机械固定在树干上时, 只需将 弹性带14从主杆1下部的第一开口12从拉出, 使弹性带14环绕树干一周后, 将弹性带14上的 挂扣16扣合在第二开口13中的卡座15中, 即将弹性带14固定牢靠。 弹性带14具有弹性, 因此 不会损伤茶树的树皮。 0061 升降传送带17能够沿竖直方向做传送动作, 所以, 与升降传送带17连接的网兜4也 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
27、升降。 需要剪切茶树枝叶时, 利用中央控制器控制升降传送带17上的 电动机正向或反向转动, 带动网兜4上升至靠近切刀2下方并顶靠在上限位板19上, 方便网 兜4接纳剪切下落的叶片; 采叶中途需要对网兜4中的叶片进行收集时, 利用中央控制器控 制升降传送带17上的电动机反向或正向转动, 带动网兜4下降至靠近地面并顶靠在下限位 板20上, 则操作者可以拿取网兜4中的叶片。 0062 水平杆6上在切刀2两侧设有旋转刀21, 当切刀2被卡在茶树枝干之间时, 可以通过 中央控制器控制旋转刀21转动, 对切刀2周围的枝干进行剪切, 方便将切刀2移出。 0063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 制,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均应视为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6461987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6461987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646198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