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65908.0 (22)申请日 2018.04.20 (73)专利权人 邓启阳 地址 618300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金鱼镇 亭江街东段54号 (72)发明人 邓启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106 代理人 王兴雯 (51)Int.Cl. A01C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 位器, 包括滚筒、 定位插筒、 转轴、 支架和手柄,。
2、 该 滚筒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支架的U形端, 远离该 支架U形端的另一端设置手柄; 该滚筒周向上以 能够拆卸的结构装配有多排定位单元, 每排定位 单元主要由纵向一字排开的多个定位插筒组成, 该滚筒外周面上装配的任意一个定位插筒均与 该定位插筒相邻的其他定位插筒之间的距离相 等。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精确的对种子栽播前进 行定位, 定位精度高, 而且通过更换定位插筒, 能 够实现不同栽播株距的要求, 更便于维护、 替换 定位插筒, 延长整个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的使 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462333 U 2019.02.05 CN 208462333 U 1.一。
3、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包括滚筒、 定位插筒、 转轴、 支架和手柄, 所述滚筒通过 转轴转动装配在支架的U形端, 远离该支架U形端的另一端设置手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 周向上以能够拆卸的结构装配有多排定位单元, 每排定位单元主要由纵向一字排开的多个 定位插筒组成, 所述滚筒外周面上装配的任意一个定位插筒均与该定位插筒相邻的其他定 位插筒之间的距离相等; 其中, 每排定位单元中的每个定位插筒的根部与对应所在的所述 滚筒的外周表面之间以能够拆卸的螺栓连接, 以实现所述滚筒周向上以能够拆卸的结构来 装配多排定位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插筒是。
4、中空结 构, 该定位插筒的筒壁上具有纵向贯通的开口隙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为中空结构, 所 述转轴穿过滚筒的中心, 并通过多根支撑辐条支撑, 每根支撑辐条的一端与滚筒的内壁面 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转轴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周向上通过螺栓 固定连接有多排定位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插筒远离滚筒的 一端设有斜切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62333 U 2 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技术领域 0001 。
5、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 “一种烟草移栽前定位器” (专利号CN201620389311.6 公告日: 2016.09.07 ) ,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草移栽前定位器, 包括圆形的转轮, 所述转 轮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定位插筒, 所述定位插筒远离所述转轮的一端设有第一斜切 面; 所述定位插筒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定位插筒外螺纹旋合有延长管, 所述延长管的 长度小于所述定位插筒的长度, 所述延长管设有与所述第一斜切面倾斜方向一致的第二斜 切面, 所述第一斜切面和所述第二斜切面相对所述定位插筒的轴向的倾角。
6、相同; 还包括至 少一端为U形的支架, 所述转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的U形端, 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有手持 柄。 一种烟草移栽前定位器能够精确的对烤烟移栽进行定位, 且定位精度高, 定位孔结构稳 定无需返工; 可适应不同株距的需求, 使用范围广。 但是, 从结构上看, 不能够更换定位插 筒, 不便于维护、 替换定位插筒, 导致了这种烟草移栽前定位器的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不仅能够精确的对 种子栽播前进行定位, 定位精度高, 而且通过更换定位插筒, 能够实现不同栽播株距的要 求, 更便于维护、 替换定位插筒, 延长整个等株距种子栽。
7、播定位器使用寿命的等株距种子栽 播定位器。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包括滚筒、 定位插 筒、 转轴、 支架和手柄, 所述滚筒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支架的U形端, 远离该支架U形端的另 一端设置手柄; 所述滚筒周向上以能够拆卸的结构装配有多排定位单元, 每排定位单元主 要由纵向一字排开的多个定位插筒组成, 所述滚筒外周面上装配的任意一个定位插筒均与 该定位插筒相邻的其他定位插筒之间的距离相等; 其中, 每排定位单元中的每个定位插筒 的根部与对应所在的所述滚筒的外周表面之间以能够拆卸的螺栓连接, 以实现所述滚筒周 向上以能够拆卸的结构来装配多排定位单元。 0。
8、005 所述定位插筒是中空结构, 该定位插筒的筒壁上具有纵向贯通的开口隙缝。 0006 所述滚筒为中空结构, 所述转轴穿过滚筒的中心, 并通过多根支撑辐条支撑, 每根 支撑辐条的一端与滚筒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转轴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0007 所述滚筒周向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排定位单元。 0008 所述定位插筒远离滚筒的一端设有斜切面。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精确的对种子栽播前进行定位, 定位精度高, 而且通过更 换定位插筒, 能够实现不同栽播株距的要求, 更便于维护、 替换定位插筒, 延长整个等株距 种子栽播定位器的使用寿命。 说 明 。
9、书 1/3 页 3 CN 208462333 U 3 0011 2.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定位插筒的筒壁上具有纵向贯通的开口隙缝, 一方面可以 配合开口隙缝, 辅助清理定位插筒内的残留泥土, 另一方面提高定位插筒携带泥土的能力。 0012 3.本实用新型中, 由于采用了株距相等的定位栽播方式, 替代了传统栽播定位方 式,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面积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6 图中代号含义: 1滚筒; 2定位插筒; 3转轴; 4支架; 5手柄; 6开口隙缝; 7斜切面; 8螺。
10、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参见图1、 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 包括滚筒1、 定位插 筒2、 转轴3、 支架4和手柄5, 所述滚筒1通过转轴3转动装配在支架4的U形端, 该滚筒1为中空 结构, 该转轴3穿过滚筒1的中心, 并通过多根支撑辐条支撑, 每根支撑辐条的一端与滚筒1 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转轴3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远离该支架4的U形端的另一端设置 手柄5。 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的对种子栽播前进行定位, 定位精度高。 0018 所述滚筒1周向上以能够拆卸的结构装配有多排定位单元, 本实施例中, 所述滚筒 1周向上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有多排定位单元, 通过拆。
11、装固定定位单元的螺栓8就能够更换 定位插筒2, 能够实现不同栽播株距的要求, 更便于维护、 方便替换全部或者部分已经损坏 的定位插筒2, 延长整个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的使用寿命。 当然, 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可拆 卸结构方式连接, 例如: 螺纹连接、 卡接等。 每排定位单元主要由纵向一字排开 (即定位插筒 2的长度方向一字排开, 如图2所示) 的多个定位插筒2组成, 所述滚筒1外周面上装配的任意 一个定位插筒2均与该定位插筒2相邻的其他定位插筒2之间的距离相等 (是指同一排定位 单元中, 定位插筒2与该定位插筒2紧邻的定位插筒2之间的距离相等, 或指相邻两排定位单 元中, 一排定位单元中的一个定位。
12、插筒2对应与另一排定位单元中的、 一个紧邻的定位插筒 2之间的距离相等) 。 0019 所述定位插筒2是中空结构。 优选的, 该定位插筒2的筒壁上具有纵向贯通的开口 隙缝6。 一方面可以配合开口隙缝6, 辅助清理定位插筒2内的残留物, 另一方面提高定位插 筒2携带泥土的能力。 0020 另外, 所述定位插筒2远离滚筒1的一端设有斜切面7。 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还能 够装配在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大型栽播机上, 与该大型栽播机配套使用, 实现了定位与 栽播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 0021 田或土预先进行整理, 使田或土翻新且平整, 对田或土实施栽播前的栽播定位时, 将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放在该田或土。
13、上, 由于重力的作用下, 与田或土接触的定位插筒2 插入到田或土内, 实施人员推动等株距种子栽播定位器的手柄5, 滚筒1旋转并前进, 这个过 程中, 滚筒1上的定位单元不断交替、 循环的插入田或土内, 然后又从田或土内带出定位位 置处的泥土, 达到栽播前的定位作用。 其中, 滚筒1周向上有多排定位单元, 每排定位单元主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462333 U 4 要由纵向一字排开的多个定位插筒2组成, 所述滚筒1外周面上装配的任意一个定位插筒2 均与该定位插筒2相邻的其他定位插筒2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以, 栽播前的栽播定位已达到 了种子播种的最佳播种位置; 每排定位单元中的每个定位插筒的根部与对应所在的所述滚 筒的外周表面之间以能够拆卸的螺栓连接, 以实现所述滚筒周向上以能够拆卸的结构来装 配多排定位单元。 0022 以上具体技术方案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上述具体技 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 上述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 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46233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46233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