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树嫁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桃树嫁接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04245.9 (22)申请日 2018.04.28 (71)申请人 邹政 地址 564307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 族自治县大坪镇官学村陈家坝组 (72)发明人 邹政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蒙捷 (51)Int.Cl. A01G 2/35(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桃树嫁接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桃树 嫁接装置; 包括固定筒和切割机构, 所述固定筒 内周。
2、固定有气囊、 侧壁设有与气囊连通的固定 腔, 所述固定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活塞, 所述固 定腔内还设有固定弹簧;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 筒、 接穗切刀、 转动轴和砧木切刀, 所述固定筒一 端设有定位孔, 所述切割筒上固定有定位杆; 所 述转动轴与切割筒螺纹配合, 且转动轴和切割筒 之间设有滚珠, 所述砧木切刀固定在转动轴靠近 固定筒一侧; 所述转动轴上设有接穗切割槽, 所 述接穗切刀为螺旋状并固定在接穗切割槽内壁 上。 本方案的嫁接装置可以同时对接穗和砧木进 行切割。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575368 A 2018.09.28 CN 108575368 A 1.一种。
3、桃树嫁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筒和切割机构, 所述固定筒内周固定有气 囊、 侧壁设有与气囊连通的固定腔, 所述固定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活塞, 所述固定腔内还设 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腔内壁和固定活塞上的固定弹簧;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筒、 接穗 切刀、 位于切割筒内的转动轴和砧木切刀, 所述固定筒一端设有定位孔, 所述切割筒上固定 有可伸入定位孔内并使固定活塞沿着固定腔滑动的定位杆; 所述转动轴与切割筒螺纹配 合, 且转动轴和切割筒之间设有若干滚珠, 所述砧木切刀固定在转动轴靠近固定筒一侧; 所 述转动轴远离固定筒一侧设有接穗切割槽, 所述接穗切刀为螺旋状并固定在接穗切割槽内 壁上。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树嫁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上的螺纹位于转动轴 中段, 且螺纹段直径小于转动轴两端, 所述切割筒包括外筒和位于外筒内并与外筒固定的 内筒, 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容纳腔, 所述定位杆位于外筒上、 与转动轴配合的螺纹位于 内筒内周, 所述滚珠位于内筒与转动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桃树嫁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靠近砧木切刀一侧的 直径与内筒的外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树嫁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腔和固定活塞均为环 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桃树嫁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弹簧的数量为四根, 四 根固定弹簧均匀分布在转。
5、动轴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桃树嫁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穗切割槽内设有可沿接穗 切割槽滑动的吹气活塞和两端分别固定在接穗切割槽内壁和吹气活塞上的复位弹簧, 所述 转动轴端部设有与接穗切割槽连通的吹气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575368 A 2 一种桃树嫁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嫁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嫁接, 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 嫁接时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 嫁接到另一种植 物的茎或根上, 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嫁接时, 接上去的枝或芽, 叫 做接穗; 被接的植物体, 叫做砧木或。
6、台木, 嫁接时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接穗和 砧木上的两个创面的形成层贴合, 随着细胞增生, 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 个整体, 所以嫁接后需要将接穗和砧木固定, 以确保接穗成活。 0003 传统的嫁接方式就是先将砧木切开, 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中, 并用薄膜紧紧缠绕 在砧木外周, 使接穗和砧木的创面紧紧贴合。 但是传统的嫁接方法需要先切下接穗, 并将接 穗端部切出较大的创面, 然后再将接穗和砧木贴合, 并缠绕薄膜, 步骤繁多, 都需要工人手 动进行, 工作量大。 其次, 切出接穗的创面时, 因为接穗和砧木是分开切的, 所以接穗和砧木 的创面难以完全贴合, 这样二者的创面难以连。
7、接在一起, 所以传统嫁接方式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对接穗和砧木进行切割的嫁接装置。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桃树嫁接装置, 包括固定筒和切割机 构, 所述固定筒内周固定有气囊、 侧壁设有与气囊连通的固定腔, 所述固定腔内滑动连接有 固定活塞, 所述固定腔内还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腔内壁和固定活塞上的固定弹簧; 所 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筒、 接穗切刀、 位于切割筒内的转动轴和砧木切刀, 所述固定筒一端设 有定位孔, 所述切割筒上固定有可伸入定位孔内并使固定活塞沿着固定腔滑动的定位杆; 所述转动轴与切割筒螺纹配合, 且转动轴。
8、和切割筒之间设有若干滚珠, 所述砧木切刀固定 在转动轴靠近固定筒一侧; 所述转动轴远离固定筒一侧设有接穗切割槽, 所述接穗切刀为 螺旋状并固定在接穗切割槽内壁上。 0006 本方案的原理如下: 0007 由于转动轴和切割筒螺纹配合, 且二者之间设有若干滚珠, 此时转动轴、 切割筒和 滚珠构成滚珠丝杠结构, 所以在转动轴沿着切割筒轴向运动时, 转动轴可以相对于切割筒 转动, 而砧木切刀固定在转动轴上, 所以砧木切刀也可以相对于切割筒转动。 0008 定位杆可以伸入定位孔内, 推动固定活塞沿着固定腔滑动, 固定腔内的气体进入 气囊内, 而气囊固定在固定筒内周, 所以气囊膨胀时固定筒内周的空间直径减。
9、小, 可以对伸 入固定筒内周的砧木起到固定作用, 且定位杆伸入定位孔后, 固定筒无法相对于切割筒转 动, 所以固定在固定筒内的砧木可以相对于砧木切刀转动, 砧木切刀对砧木进行切割。 0009 将接穗伸入接穗切割槽后, 接穗可以与接穗切刀接触, 使接穗相对于接穗切刀转 动时, 接穗切刀对接穗进行切割, 而通过简单的计算和实验即可使接穗切刀切出的创面与 砧木切出的创面贴合。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575368 A 3 0010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 (一)砧木可以伸入固定筒, 接穗可以伸入接穗切割槽, 接穗伸入接穗切割槽后, 向 靠近砧木一侧按压接穗时, 由于接穗对接。
10、穗切刀的压力, 而接穗切刀固定在转动轴上, 所以 此时可以使转动轴向靠近砧木一侧运动。 而定位杆伸入定位孔后即可使固定筒无法相对于 切割筒转动, 而切割筒与转动轴之间构成滚珠丝杠结构, 转动轴运动的同时可以相对于切 割筒、 固定筒和砧木转动, 砧木切刀对砧木进行切割, 所以在接穗不转动的情况下, 转动轴 也相对于接穗转动, 接穗切刀对接穗进行切割, 所以可以同时对砧木和接穗进行切割, 减少 工人的工作量。 0012 (二)定位杆伸入定位孔内后可以推动固定活塞滑动, 使固定腔内的气体进入气囊 内, 对伸入固定筒内的砧木起到固定作用, 从而使砧木可以相对固定筒固定, 从而使转动轴 转动时可以相对于。
11、砧木转动, 从而使砧木切刀对砧木进行切割, 而不需要工人手动的固定 砧木, 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也进一步避免砧木相对于砧木切刀移动产生误差, 保证砧木的创 面可以完全与接穗的创面贴合, 提高嫁接成功率。 0013 (三)砧木是被嫁接的植物, 所以嫁接使砧木种植在土壤中, 而砧木与固定筒固定, 所以在转动轴与切割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 砧木无法转动, 从而使固定筒和切割筒无法 转动, 所以只有转动轴转动, 从而不需要工人手动的固定固定筒, 进一步减少工人的工作 量。 0014 (四)将砧木和接穗放入切割机构后即可进行切割, 而砧木切刀和接穗切刀均固 定, 二者所能切出的砧木和接穗创面的角度也无法。
12、改变, 所以在制造时保证切出的砧木创 面可以与接穗创面能够贴合, 则采用该嫁接装置切出的创面都可以贴合, 不需要工人判断, 所以可以减少判断误差, 保证砧木创面能够与接穗创面贴合。 0015 优选方案一, 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转动轴上的螺纹位于转动轴中段, 且 螺纹段直径小于转动轴两端, 切割筒包括外筒和位于外筒内并与外筒固定的内筒, 内筒和 外筒之间形成容纳腔, 定位杆位于外筒上、 与转动轴配合的螺纹位于内筒内周, 滚珠位于内 筒与转动轴之间。 砧木切刀在砧木端部切出一个凹槽, 在需要切出深度更大的凹槽时, 可以 先进行第一次切割, 然后使切割机构向远离固定筒一侧滑出, 定位杆从定。
13、位孔中伸出, 固定 弹簧使固定活塞复位, 气囊体积减小, 放松砧木。 然后使砧木继续伸入固定筒内, 然后再次 使切割筒靠近固定筒, 此时砧木上的凹槽侧壁可以伸入容纳腔内, 所以在转动轴较短的情 况下仍然可以切出较深的凹槽, 增大创面。 0016 优选方案二, 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 转动轴靠近砧木切刀一侧的直径 与内筒的外径相等。 转动轴靠近砧木切刀一侧的外壁与内筒位于同一平面, 内筒不会对砧 木造成阻挡。 0017 优选方案三, 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固定腔和固定活塞均为环状。 在宽度 相同的情况下, 固定腔的空间增大, 内储有的气体更多, 气体进入气囊后可以使气囊的体积 更。
14、大, 方便对直径更小的砧木进行固定。 0018 优选方案四, 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 固定弹簧的数量为四根, 四根固定 弹簧均匀分布在转动轴四周。 四根固定弹簧对固定活塞的弹力更均匀。 0019 优选方案五, 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接穗切割槽内设有可沿接穗切割槽 滑动的吹气活塞和两端分别固定在接穗切割槽内壁和吹气活塞上的复位弹簧, 转动轴端部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575368 A 4 设有与接穗切割槽连通的吹气孔。 接穗先与接穗切刀远离切割筒一端接触, 即接穗先被接 穗切刀远离切割筒一端切割, 并产生木屑, 所以木屑靠近接穗切割槽靠近开口一端, 木屑容 易从。
15、接穗切割槽内掉出, 附着在接穗未伸入接穗切割槽一侧, 对接穗伸入接穗切割槽造成 阻挡。 而接穗逐渐滑入接穗切割槽内, 可以推动吹气活塞, 使接穗切割槽内的气体从吹气孔 吹出, 将附着在接穗上的木屑吹离。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一种桃树嫁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固定筒1、 固定腔11、 固定活塞12、 固定弹簧13、 气 囊14、 外筒2、 内筒21、 定位杆22、 滚珠23、 转动轴3、 砧木切刀31、 接穗切割槽4、 接穗切刀41、 吹气活塞42、 复位弹簧43、 吹气孔44。。
16、 0023 一种桃树嫁接装置, 如图1所示, 包括固定筒1和切割机构, 固定筒1内周胶接有环 状的气囊14、 侧壁内设有环状的固定腔11, 固定腔11与气囊14连通, 固定腔11内的气体可以 进入气囊14内。 固定腔11内设有环状的固定活塞12, 固定活塞12可以沿着固定腔11左右滑 动; 固定腔11内还设有四根固定弹簧13, 固定弹簧13左右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腔11内壁和 固定活塞12上, 固定弹簧13可以使固定活塞12复位。 0024 切割机构包括切割筒、 接穗切刀41、 转动轴3和砧木切刀31, 切割筒、 固定筒1和转 动轴3同轴, 切割筒包括内筒21和位于内筒21外周的外筒2, 内筒2。
17、1与外筒2一体成型, 内筒 21和外筒2之间形成容纳腔。 固定筒1右端设有四个定位孔, 外筒2左端焊接有四根定位杆 22, 定位杆22可以伸入定位孔中, 并向左推动固定活塞12。 0025 转动轴3右端贯穿外筒2, 并可相对于外筒2转动, 四根固定弹簧13均匀分布在转动 轴3四周。 转动轴3包括中部的螺纹段, 内筒21内周设有与螺纹段配合的螺纹, 内筒21与转动 轴3之间设有若干滚珠23, 内筒21、 转动轴3和滚珠23构成滚珠丝杠结构, 转动轴3相对于内 筒21向左滑动时, 转动轴3转动。 0026 转动轴3左端呈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的圆台状, 圆台的右侧直径大于转动轴3的螺纹 段的直径, 且圆。
18、台的右侧等于内筒21外径, 砧木切刀31焊接在转动轴3左端, 砧木切刀31可 以对砧木进行切割, 在砧木上切出开口朝右的凹槽。 转动轴3右端设有接穗切割槽4, 接穗切 刀41为螺旋状并焊接在接穗切割槽4右部的内壁上。 接穗切割槽4左部设有吹气活塞42, 吹 气活塞42可沿接穗切割槽4左右滑动, 接穗切割槽4内设有复位弹簧43, 复位弹簧43左右两 端分别焊接在接穗切割槽4左端和吹气活塞42上。 转动轴3右端设有吹气孔44, 吹气孔44与 接穗切割槽4左部连通, 接穗切割槽4内的气体可以从吹气孔44吹出。 0027 本实施例的嫁接装置的操作过程如下: 0028 将固定筒1和切割筒分离, 然后将砧。
19、木待切割一端伸入固定筒1内, 然后将切割筒 与固定筒1对齐, 并将四根定位杆22分别伸入四个定位孔内, 定位杆22推动固定活塞12向左 滑动, 固定腔11内的气体进入气囊14中, 使气囊14膨胀, 将砧木固定在固定筒1内。 0029 然后将接穗的待切割端伸入接穗切割槽4内, 并向左推动转动轴3, 接穗切刀41受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575368 A 5 到接穗的压力, 同时转动轴3在压力作用下向左运动, 由于切割筒无法相对于固定筒1转动, 而固定筒1与砧木固定, 所以转动轴3相对于砧木转动, 砧木切刀31对砧木进行切割, 形成凹 槽。 转动轴3转动的同时接穗切刀41相对于接。
20、穗转动, 对接穗进行切割, 在接穗伸入接穗切 割槽4的长度增加后, 可以将吹气活塞42向左推动, 使接穗切割槽4左部的气体从吹气孔44 吹出, 将附着在接穗上的木屑吹离。 0030 当需要切出更深的凹槽时, 完成上述切割后, 使切割筒向右运动, 使切割筒与固定 筒1分离, 并使砧木相对于固定筒1向右运动, 然后再次将切割筒与固定筒1对齐, 并将定位 杆22伸入定位孔内, 使气囊14对砧木进行固定, 此时砧木上凹槽的侧壁伸入容纳腔中, 然后 重复上述步骤, 使砧木切刀31对砧木进行切割。 003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 形 状、 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575368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857536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