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18216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0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83852.9

申请日:

2014.05.05

公开号:

CN103953009A

公开日:

2014.07.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7/02申请日:20140505|||公开

IPC分类号:

E02B7/02; E02C1/00

主分类号:

E02B7/02

申请人: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昊雯

地址: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代理人:

韩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在闸室底板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和重力坝;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的闸室底板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1/2;开敞式溢流坝堰面下游通过反弧段与消能设施衔接;在重力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和发电引水管;泄水排沙底孔下游与消能设施衔接,发电引水管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本发明优点体现在充分利用了开敞式溢流坝的超泄能力,同时泄水排沙底孔可满足水库放空、排沙和清水发电要求,从而保证了闸室结构坝体的安全和综合开发任务的实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与布置在所述河床两岸上的土石坝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所述闸室底板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结构,在闸室底板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和重力坝;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的闸室底板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1/2;在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两侧的闸室底板上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有边墩;所述开敞式溢流坝堰面下游通过反弧段与消能设施衔接;在所述重力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和发电引水管;所述泄水排沙底孔下游与消能设施衔接,所述发电引水管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坝体上游分别布置有翼墙和铺盖。

说明书

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尤其是涉及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深厚软基上修建高水头水工建筑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承载力不足和沉降变形过大,从而影响工程安全。因此,深厚软基上筑坝高度超过30m时通常采用土石坝坝型,并在岸边合适位置单独设置溢洪道保证足够的泄洪能力。在目前适宜修建溢洪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在满足深厚软基高水头条件下,能够将挡水、泄水、发电、洪水控制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综合坝型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与布置在所述河床两岸上的土石坝连接;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所述闸室底板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结构,在闸室底板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和重力坝;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的闸室底板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1/2;在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两侧的闸室底板上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有边墩;所述开敞式溢流坝堰面下游通过反弧段与消能设施衔接;在所述重力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和发电引水管;所述泄水排沙底孔下游与消能设施衔接,所述发电引水管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
位于所述坝体上游分别布置有翼墙和铺盖。
本发明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所述闸室结构的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与布置在河床两岸的土石坝连接,不仅保证泄洪时水流顺畅,开挖工程量少,而且充分利用了开敞式溢流坝的超泄能力,同时所述泄水排沙底孔可满足水库放空、排沙和清水发电要求,从而保证了闸室结构坝体的安全和综合开发任务的实现。
2、所述坝体采用水闸结构体型,通过布置在所述闸室底板上的重力坝挡水,充分利用位于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闸室底板上部的水重来满足坝体整体稳定要求,达到大幅度节省混凝土工程量目的。
3、通过调整所述重力坝基本三角形重心位置,达到满足坝体运行期地基承载力和不均匀沉降要求;同时,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在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两侧闸室底板上的边墩可将水流平稳引入闸室,泄水和排沙不受干扰,确保了排沙效果。
4、所述闸室底板在施工期设置后浇带,通过布置在所述闸室底板基础的钻孔灌注桩承担施工期坝体垂直荷载,达到满足坝体施工期地基承载力和不均匀沉降要求;同时大幅度节省钻孔灌注桩工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上游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1与布置在所述河床两岸上的土石坝2连接;所述坝体上游分别布置有翼墙3和铺盖4;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所述闸室底板5基础为钻孔灌注桩6结构,在闸室底板5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7和重力坝8;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7、重力坝8上游侧的闸室底板5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5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水头高度30米)-1/2(水头高度40米);在所述开敞式溢流坝7、重力坝8上游两侧的闸室底板5上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有边墩9;所述开敞式溢流坝7堰面10下游通过反弧段11与消能设施12衔接;在所述重力坝8的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13和发电引水管14;所述泄水排沙底孔13下游与消能设施12衔接,所述发电引水管14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

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53009A43申请公布日20140730CN103953009A21申请号201410183852922申请日20140505E02B7/02200601E02C1/0020060171申请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地址45000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72发明人董昊雯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代理人韩华54发明名称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在闸室底板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和重力坝;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的。

2、闸室底板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1/2;开敞式溢流坝堰面下游通过反弧段与消能设施衔接;在重力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和发电引水管;泄水排沙底孔下游与消能设施衔接,发电引水管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本发明优点体现在充分利用了开敞式溢流坝的超泄能力,同时泄水排沙底孔可满足水库放空、排沙和清水发电要求,从而保证了闸室结构坝体的安全和综合开发任务的实现。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53009ACN103953009A1/1页21一种深厚软基高水头。

3、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与布置在所述河床两岸上的土石坝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所述闸室底板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结构,在闸室底板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和重力坝;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的闸室底板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1/2;在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两侧的闸室底板上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有边墩;所述开敞式溢流坝堰面下游通过反弧段与消能设施衔接;在所述重力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和发电引水管;所述泄水排沙底孔下游与消能设施衔接,所述发电引水管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坝体上游分别布置有翼墙和铺盖。权利要求书CN103953009A1/2页3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尤其是涉及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背景技术0002在深厚软基上修建高水头水工建筑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承载力不足和沉降变形过大,从而影响工程安全。因此,深厚软基上筑坝高度超过30M时通常采用土石坝坝型,并在岸边合适位置单独设置溢洪道保证足够的泄洪能力。在目前适宜修建溢洪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在满足深厚软基高水头条件下,能够将挡水、泄水、发电、洪水控制等多种功能。

5、集于一体的综合坝型体。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与布置在所述河床两岸上的土石坝连接;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所述闸室底板基础为钻孔灌注桩结构,在闸室底板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和重力坝;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的闸室底板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1/2;在所述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两侧的闸室底板上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有边墩;所述开敞式溢流坝堰面下游通过反弧段与消能设施衔接;在所。

6、述重力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和发电引水管;所述泄水排沙底孔下游与消能设施衔接,所述发电引水管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0005位于所述坝体上游分别布置有翼墙和铺盖。0006本发明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所述闸室结构的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与布置在河床两岸的土石坝连接,不仅保证泄洪时水流顺畅,开挖工程量少,而且充分利用了开敞式溢流坝的超泄能力,同时所述泄水排沙底孔可满足水库放空、排沙和清水发电要求,从而保证了闸室结构坝体的安全和综合开发任务的实现。00072、所述坝体采用水闸结构体型,通过布置在所述闸室底板上的重力坝挡水,充分利用位于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侧闸室底板上部的水重来。

7、满足坝体整体稳定要求,达到大幅度节省混凝土工程量目的。00083、通过调整所述重力坝基本三角形重心位置,达到满足坝体运行期地基承载力和不均匀沉降要求;同时,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在开敞式溢流坝、重力坝上游两侧闸室底板上的边墩可将水流平稳引入闸室,泄水和排沙不受干扰,确保了排沙效果。00094、所述闸室底板在施工期设置后浇带,通过布置在所述闸室底板基础的钻孔灌注桩承担施工期坝体垂直荷载,达到满足坝体施工期地基承载力和不均匀沉降要求;同时大说明书CN103953009A2/2页4幅度节省钻孔灌注桩工程量。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发明的上游立面结构示意图。00。

8、12图3是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0013图4是图1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0014图5是图1的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如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深厚软基高水头多功能坝的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河床上的坝体,所述坝体两侧分别通过岸墙1与布置在所述河床两岸上的土石坝2连接;所述坝体上游分别布置有翼墙3和铺盖4;所述坝体为闸室结构,所述闸室底板5基础为钻孔灌注桩6结构,在闸室底板5上沿垂直水流方向布置有开敞式溢流坝7和重力坝8;位于所述开敞式溢流坝7、重力坝8上游侧的闸室底板5顺水流长度大于闸室底板5顺水流整体长度的2/5(水头高度30米)1/2(水头高度40米);在所述开敞式溢流坝7、重力坝8上游两侧的闸室底板5上沿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有边墩9;所述开敞式溢流坝7堰面10下游通过反弧段11与消能设施12衔接;在所述重力坝8的坝体内自上游侧至下游侧设置有泄水排沙底孔13和发电引水管14;所述泄水排沙底孔13下游与消能设施12衔接,所述发电引水管14下游与坝后水轮机连通。说明书CN103953009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953009A2/3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53009A3/3页7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95300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