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19173.0 (22)申请日 2016.07.30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27号 (72)发明人 胡婷玉 王毓 刘锋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李宏伟 (51)Int.Cl. A41D 13/12(2006.01) A41D 27/00(2006.01) A61F 5/3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
2、服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 束病员服, 包括衣服、 袖筒、 拉链、 卡环、 腰带、 第 一锁扣、 子扣、 第一绑带、 第一日字扣、 第二绑带、 第二锁扣、 第三锁扣、 母扣, 该神经外科用多元约 束病员服, 结构巧妙, 功能强大, 操作简单, 通过 使用该装置, 可将患者的双手进行完全定位, 防 止患者抵触治疗而将输液管等治疗仪器从自身 的体内拔出, 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极大的提高 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治疗进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5884744 U 2017.01.18 CN 205884744 U 1.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
3、约束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包括衣服、 袖筒、 拉链、 卡环、 腰带、 第 一锁扣、 子扣、 第一绑带、 第一日字扣、 第二绑带、 第二锁扣、 第三锁扣、 母扣, 所述的袖筒位 于衣服两侧上端, 所述的袖筒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述的拉链位于衣服前端两侧, 所述的拉链 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述的卡环位于衣服中端两侧, 所述的卡环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述的腰带 贯穿于卡环, 所述的腰带与卡环活动相连, 所述的第一锁扣位于腰带中端, 所述的第一锁扣 与腰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子扣位于衣服中端前后两侧, 所述的子扣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述的 第一绑带位于腰带前端两侧, 所述的第一绑带一端与腰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
4、日字扣贯 穿于第一绑带, 所述的第一日字扣与第一绑带活动相连, 所述的第二绑带位于腰带后端两 侧, 所述的第二绑带一端与腰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二锁扣位于第一绑带另一端, 所述的第 二锁扣与第一绑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三锁扣位于第二绑带另一端, 所述的第三锁扣与第 二绑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母扣位于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内部, 所述的母扣分别与第一绑带 和第二绑带缝合相连, 且所述的母扣与子扣卡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袖筒外壁 上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 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袖筒缝合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其。
5、特征在于所述的袖筒内壁 上端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 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袖筒缝合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服上端 两侧还设有肩带, 所述的肩带与衣服缝合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肩带外壁 还贯穿有第二日字扣, 所述的第二日字扣与肩带活动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带外壁 还贯穿有第三日字扣, 所述的第三日字扣与腰带活动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服以及 袖筒内壁还设有保护垫, 所述的保护垫。
6、分别与衣服和袖筒粘贴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84744 U 2 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员服,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背景技术 0002 在临床工作中, 有很多患者因病情危重及术后存在意识障碍, 容易出现躁动、 不能 配合治疗和护理, 患者会将输液管等治疗仪器从自己的体内拔出, 而传统的病员服只能满 足患者的正常穿戴, 未能提供患者双手定位的功能, 此时医护人员还需移至指定区域再拿 取专用的约束带给患者使用, 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还耽误了患者的治疗进度, 鉴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设计一。
7、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来 解决目前传统的病员服结构简单, 功能单一, 无法将患者双手进行定位, 降低了医护人员的 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治疗进度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 服, 包括衣服、 袖筒、 拉链、 卡环、 腰带、 第一锁扣、 子扣、 第一绑带、 第一日字扣、 第二绑带、 第 二锁扣、 第三锁扣、 母扣, 所述的袖筒位于衣服两侧上端, 所述的袖筒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述 的拉链位于衣服前端两侧, 所述的拉链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
8、述的卡环位于衣服中端两侧, 所 述的卡环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述的腰带贯穿于卡环, 所述的腰带与卡环活动相连, 所述的第 一锁扣位于腰带中端, 所述的第一锁扣与腰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子扣位于衣服中端前后两 侧, 所述的子扣与衣服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绑带位于腰带前端两侧, 所述的第一绑带一端 与腰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日字扣贯穿于第一绑带, 所述的第一日字扣与第一绑带活动 相连, 所述的第二绑带位于腰带后端两侧, 所述的第二绑带一端与腰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 二锁扣位于第一绑带另一端, 所述的第二锁扣与第一绑带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三锁扣位于 第二绑带另一端, 所述的第三锁扣与第二绑带缝合相连,。
9、 所述的母扣位于第一绑带和第二 绑带内部, 所述的母扣分别与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缝合相连, 且所述的母扣与子扣卡扣相 连。 0005 进一步, 所述的袖筒外壁上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 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袖筒 缝合相连。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袖筒内壁上端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 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袖筒 缝合相连。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衣服上端两侧还设有肩带, 所述的肩带与衣服缝合相连。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肩带外壁还贯穿有第二日字扣, 所述的第二日字扣与肩带活动相 连。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腰带外壁还贯穿有第三日字扣, 所述的第三日字扣与腰带活动相 连。 说 明 书 1/4。
10、 页 3 CN 205884744 U 3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衣服以及袖筒内壁还设有保护垫, 所述的保护垫分别与衣服和袖 筒粘贴相连。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使用时, 首先医护人员用手解开 第一锁扣, 再将拉链拉开, 使得衣服处于展开的状态, 医护人员再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 贴分离使得袖筒处于展开的状态, 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已展开状态穿戴至患者的上下躯干 以及双臂, 医护人员再用手将拉链拉上, 并扣上第一锁扣, 再将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 互粘贴, 此时该装置将患者的上下躯干以及双臂完全包裹住, 医护人员再将肩带套入患者 的双肩部位, 并通过调节。
11、第二日字扣使得肩带与患者双肩连接稳固, 此时患者已将该装置 穿戴完毕,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 当患者双手需要固定时, 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双手已垂直 的状态放置于患者胯部两侧, 医护人员再将子扣和母扣相互分离即让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 的一端与腰带分离, 医护人员再将衣服左侧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绕过患者手腕, 在第二 锁扣和第三锁扣的作用下, 使得衣服左侧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连接为一体, 同时, 衣服左 侧连为一体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将患者一侧的手臂与该手臂处的胯部位置静距离贴合, 同步, 医护人员再将衣服右侧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绕过患者另一侧手腕, 在第二锁扣和 第三锁扣的作用下, 使得衣服右侧的。
12、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连接为一体, 同时, 衣服右侧的连 为一体的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将患者另一侧的手臂与该手臂处的胯部位置静距离贴合, 医 护人员再使用第一日字扣来调节第一绑带的长度, 其目的是为了缩短连为一体的第一绑带 和第二绑带的长度, 以此来固定患者的双臂, 该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结构巧妙, 功 能强大, 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该装置, 可将患者的双手进行完全定位, 防止患者抵触治疗而 将输液管等治疗仪器从自身的体内拔出, 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 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治疗进度, 同时, 根据患者腰部粗细的不同, 医护人员可使用第三日字 扣来调节腰带的长度, 提高了患。
13、者使用该装置的舒适性, 保护垫是为了让患者与该装置实 行软接触, 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 医护人员可将保护垫与衣服以及袖 筒分离, 并对分离后的保护垫进行清洗, 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清洁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的局部主视图; 0013 图2是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0014 图3是袖筒的内部局部主视图。 0015 衣服 1 袖筒 2 0016 拉链 3 卡环 4 0017 腰带 5 第一锁扣 6 0018 子扣 7 第一绑带 8 0019 第一日字扣 9 第二绑带 10 0020 第二锁扣 11 第三锁扣 12 0021 母。
14、扣 13 肩带 101 0022 第二日字扣 102 保护垫 103 0023 第一魔术贴 201 第二魔术贴 202 0024 第三日字扣 501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884744 U 4 002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下文中, 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 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 彻理解。 然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 在其他情况下, 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7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
15、病员服, 包括衣服1、 袖筒2、 拉链3、 卡环4、 腰带5、 第一锁扣6、 子扣7、 第一绑带8、 第一日字扣9、 第二绑带10、 第二锁扣11、 第三 锁扣12、 母扣13, 所述的袖筒2位于衣服1两侧上端, 所述的袖筒2与衣服1缝合相连, 所述的 拉链3位于衣服1前端两侧, 所述的拉链3与衣服1缝合相连, 所述的卡环4位于衣服1中端两 侧, 所述的卡环4与衣服1缝合相连, 所述的腰带5贯穿于卡环4, 所述的腰带5与卡环4活动相 连, 所述的第一锁扣6位于腰带5中端, 所述的第一锁扣6与腰带5缝合相连, 所述的子扣7位 于衣服1中端前后两侧, 所述的子扣7与衣服1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绑带。
16、8位于腰带5前端两 侧, 所述的第一绑带8一端与腰带5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日字扣9贯穿于第一绑带8, 所述的 第一日字扣9与第一绑带8活动相连, 所述的第二绑带10位于腰带5后端两侧, 所述的第二绑 带10一端与腰带5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二锁扣11位于第一绑带8另一端, 所述的第二锁扣11 与第一绑带8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三锁扣12位于第二绑带10另一端, 所述的第三锁扣12与第 二绑带10缝合相连, 所述的母扣13位于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10内部, 所述的母扣13分别与 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10缝合相连, 且所述的母扣13与子扣7卡扣相连, 所述的袖筒2外壁上 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201。
17、, 所述的第一魔术贴201与袖筒2缝合相连, 所述的袖筒2内壁 上端右侧还设有第二魔术贴202, 所述的第二魔术贴202与袖筒2缝合相连, 所述的衣服1上 端两侧还设有肩带101, 所述的肩带101与衣服1缝合相连, 所述的肩带101外壁还贯穿有第 二日字扣102, 所述的第二日字扣102与肩带101活动相连, 所述的腰带5外壁还贯穿有第三 日字扣501, 所述的第三日字扣501与腰带5活动相连, 所述的衣服1以及袖筒2内壁还设有保 护垫103, 所述的保护垫103分别与衣服1和袖筒2粘贴相连。 0028 该神经外科用多元约束病员服, 使用时, 首先医护人员用手解开第一锁扣6, 再将 拉链3拉。
18、开, 使得衣服1处于展开的状态, 医护人员再将第一魔术贴201和第二魔术贴202分 离使得袖筒2处于展开的状态, 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已展开状态穿戴至患者的上下躯干以 及双臂, 医护人员再用手将拉链3拉上, 并扣上第一锁扣6, 再将第一魔术贴201和第二魔术 贴202相互粘贴, 此时该装置将患者的上下躯干以及双臂完全包裹住, 医护人员再将肩带 101套入患者的双肩部位, 并通过调节第二日字扣102使得肩带101与患者双肩连接稳固, 此 时患者已将该装置穿戴完毕,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 当患者双手需要固定时, 首先医护人员将 患者的双手已垂直的状态放置于患者胯部两侧, 医护人员再将子扣7和母扣13相。
19、互分离即 让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10的一端与腰带分离, 医护人员再将衣服1左侧的第一绑带8和第 二绑带10绕过患者手腕, 在第二锁扣11和第三锁扣12的作用下, 使得衣服1左侧的第一绑带 8和第二绑带10连接为一体, 同时, 衣服1左侧连为一体的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10将患者一 侧的手臂与该手臂处的胯部位置静距离贴合, 同步, 医护人员再将衣服1右侧的第一绑带8 和第二绑带10绕过患者另一侧手腕, 在第二锁扣11和第三锁扣12的作用下, 使得衣服1右侧 的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10连接为一体, 同时, 衣服1右侧的连为一体的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884744。
20、 U 5 带10将患者另一侧的手臂与该手臂处的胯部位置静距离贴合, 医护人员再使用第一日字扣 9来调节第一绑带8的长度, 其目的是为了缩短连为一体的第一绑带8和第二绑带10的长度, 以此来固定患者的双臂, 同时, 根据患者腰部粗细的不同, 医护人员可使用第三日字扣501 来调节腰带5的长度, 提高了患者使用该装置的舒适性, 保护垫103是为了让患者与该装置 实行软接触, 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 医护人员可将保护垫103与衣服1 以及袖筒2分离, 并对分离后的保护垫103进行清洗, 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清洁性。 0029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 发, 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884744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5884744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5884744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588474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