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09696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63427.X

申请日:

20160520

公开号:

CN206101053U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10

主分类号:

A01G9/10

申请人:

中国水稻研究所

发明人:

许立,闵捷,张卫星,章林平

地址: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359号

优先权:

CN201620463427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狄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目前还没有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本实用新型包括育秧盘本体,育秧盘本体为长方形结构,该育秧盘本体的上端开口,育秧盘本体的长度为70‑80cm、宽度为30‑40cm和高度为4‑5cm;其特点在于:育秧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排水调节孔为通孔结构,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1.5‑2.0cm;育秧盘本体中设有若干个育苗砵,每个育苗砵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的高度低0.5‑1.0cm。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进行水稻精准育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包括育秧盘本体,所述育秧盘本体为长方形结构,该育秧盘本体的上端开口,所述育秧盘本体的长度为70-80cm、宽度为30-40cm和高度为4-5cm;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所述排水调节孔为通孔结构,所述排水调节孔为圆形结构,该排水调节孔的直径为1.5-2mm,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1.5-2.0cm;所述育秧盘本体中设置有若干个育苗砵,每个育苗砵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所述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的高度低0.5-1.0cm;若干个育苗砵在育秧盘本体中排列成数行;所述排水调节孔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本体为硬质材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精准育秧盘,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属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中的一个机构,专用于对水稻进行精准育秧。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精准栽培通过对育秧、移栽、施肥、灌水、田间管理的精准把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最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资源,是水稻栽培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但在精准育秧环节中,要求在育秧盘上做到精准穴播几粒种子,且要均匀,则有些困难。目前实现精准育秧的方法主要由如下三种:一是人工点播;二是先用机播器稀播后再用人工捡播均匀;三是按每盘用种量和营养基料按比例混合拌均后播营养料带种子的方法。现有的上述三种方法,无论那种方法都费工费时、效率低下,且播种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急需研发一种精准的水稻播种育秧装置,目前还没有用于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进行水稻精准育秧的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包括育秧盘本体,所述育秧盘本体为长方形结构,该育秧盘本体的上端开口,所述育秧盘本体的长度为70-80cm、宽度为30-40cm和高度为4-5cm;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育秧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所述排水调节孔为通孔结构,所述排水调节孔为圆形结构,该排水调节孔的直径为1.5-2mm,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1.5-2.0cm;所述育秧盘本体中设置有若干个育苗砵,每个育苗砵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所述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的高度低0.5-1.0c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若干个育苗砵在育秧盘本体中排列成数行。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调节孔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的底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砵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中。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砵的数量为100的整数倍。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育秧盘本体为硬质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精准且均匀的进行播种和育秧。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1.5-2.0cm,每个育苗砵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排水调节孔用于对育秧盘本体中的土壤进行均衡的排水调节;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的高度低0.5-1.0cm,便于精准播种;育苗砵的数量为100的整数倍,如数量可以为100个、500个等,便于计算水稻种子的粒数、苗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包括育秧盘本体1,育秧盘本体1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的育秧盘本体1为长方形结构,该育秧盘本体1的上端开口,形成盘状结构,育秧盘本体1的四周形成一个长方形的边框5,育秧盘本体1的长度为70-80cm,宽度为30-40cm,以及高度为4-5cm。

本实施例中的育秧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3,排水调节孔3均为通孔结构,排水调节孔3均为圆形结构,该排水调节孔3的直径通常为1.5-2mm,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3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5-2.0cm。

本实施例中的育秧盘本体1中设置有若干个育苗砵2,育苗砵2可以直接通过隔板4在育秧盘本体1中进行分隔而成,每个育苗砵2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3,育苗砵2可以为方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该育苗砵2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1的高度低0.5-1.0cm,便于精准播种。

本实施例中育秧盘本体1的边框5的厚度大于隔板4的厚度。若干个育苗砵2在育秧盘本体1中排列成数行,上下相邻的两行育苗砵2中,相对应的育苗砵2相互对齐。排水调节孔3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1的底部,使得对育秧盘本体1内的土壤的排水效果更均匀,有利于更加精准的进行水稻育秧。

本实施例中的育苗砵2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1中,便于播种。育苗砵2的数量为100的整数倍,如数量可以为100个、200个、300个、400个、500个、600个等,便于计算水稻种子的粒数、以及秧苗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63427.X (22)申请日 2016.05.20 (73)专利权人 中国水稻研究所 地址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 路359号 (72)发明人 许立 闵捷 张卫星 章林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09 代理人 张狄峰 (51)Int.Cl. A01G 9/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 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

2、目前还没有用于水稻精准 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本实用新型包括育 秧盘本体, 育秧盘本体为长方形结构, 该育秧盘 本体的上端开口, 育秧盘本体的长度为70-80cm、 宽度为30-40cm和高度为4-5cm; 其特点在于: 育 秧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 排水调 节孔为通孔结构, 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 距为1.5-2.0cm; 育秧盘本体中设有若干个育苗 砵, 每个育苗砵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 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的高度低0 .5- 1.0cm。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使用 方便, 能够进行水稻精准育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

3、206101053 U 2017.04.19 CN 206101053 U 1.一种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包括育秧盘本体, 所述育秧盘本体 为长方形结构, 该育秧盘本体的上端开口, 所述育秧盘本体的长度为70-80cm、 宽度为30- 40cm和高度为4-5cm; 其特征在于: 所述育秧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 所述排 水调节孔为通孔结构, 所述排水调节孔为圆形结构, 该排水调节孔的直径为1.5-2mm, 相邻 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1.5-2.0cm; 所述育秧盘本体中设置有若干个育苗砵, 每个育 苗砵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 所述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

4、的高度低0.5-1.0cm; 若干个育苗砵在育秧盘本体中排列成数行; 所述排水调节孔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的底 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育秧盘本体为硬质材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01053 U 2 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精准育秧盘,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 置的精准育秧盘, 属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中的一个机构, 专用于对水稻进行精准育秧。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水稻精准栽培通过对育秧、 移栽、 施肥、 灌水、 田间管理的精。

5、准把控, 能最大限 度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最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资源, 是水稻栽培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但在精准育秧环节中, 要求在育秧盘上做到精准穴播几粒种子, 且要均匀, 则有些困难。 目 前实现精准育秧的方法主要由如下三种: 一是人工点播; 二是先用机播器稀播后再用人工 捡播均匀; 三是按每盘用种量和营养基料按比例混合拌均后播营养料带种子的方法。 现有 的上述三种方法, 无论那种方法都费工费时、 效率低下, 且播种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 急 需研发一种精准的水稻播种育秧装置, 目前还没有用于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 育秧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

6、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能够进行水稻精准育秧的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 精准育秧盘, 包括育秧盘本体, 所述育秧盘本体为长方形结构, 该育秧盘本体的上端开口, 所述育秧盘本体的长度为70-80cm、 宽度为30-40cm和高度为4-5cm; 其结构特点在于: 所述 育秧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 所述排水调节孔为通孔结构, 所述排水调节孔 为圆形结构, 该排水调节孔的直径为1.5-2mm, 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1.5- 2.0cm;。

7、 所述育秧盘本体中设置有若干个育苗砵, 每个育苗砵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 孔, 所述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的高度低0.5-1.0cm。 0005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若干个育苗砵在育秧盘本体中排列成数行。 0006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调节孔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的底部。 0007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砵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中。 0008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砵的数量为100的整数倍。 0009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所述育秧盘本体为硬质材质。 00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够精 准且均匀的进行播种和。

8、育秧。 相邻两个排水调节孔之间的间距为1.5-2.0cm, 每个育苗砵的 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 排水调节孔用于对育秧盘本体中的土壤进行均衡的排水调 节; 育苗砵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的高度低0.5-1.0cm, 便于精准播种; 育苗砵的数量为100的 整数倍, 如数量可以为100个、 500个等, 便于计算水稻种子的粒数、 苗数。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01053 U 3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的主视结构 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图1。

9、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是对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 实施例。 0017 参见图1至图4,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的精准育秧盘包括育秧 盘本体1, 育秧盘本体1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0018 本实施例中的育秧盘本体1为长方形结构, 该育秧盘本体1的上端开口, 形成盘状 结构, 育秧盘本体1的四周形成一个长方形的边框5, 育秧盘本体1的长度为70-80cm, 宽度为 30-40cm, 以及高度为4-5cm。 0019 本实施例中的育秧盘本体1。

10、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3, 排水调节孔3均为通 孔结构, 排水调节孔3均为圆形结构, 该排水调节孔3的直径通常为1.5-2mm, 相邻两个排水 调节孔3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1.5-2.0cm。 0020 本实施例中的育秧盘本体1中设置有若干个育苗砵2, 育苗砵2可以直接通过隔板4 在育秧盘本体1中进行分隔而成, 每个育苗砵2的底部至少有一个排水调节孔3, 育苗砵2可 以为方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 该育苗砵2的高度比育秧盘本体1的高度低0.5-1.0cm, 便于精 准播种。 0021 本实施例中育秧盘本体1的边框5的厚度大于隔板4的厚度。 若干个育苗砵2在育秧 盘本体1中排列成数行, 上下相邻的。

11、两行育苗砵2中, 相对应的育苗砵2相互对齐。 排水调节 孔3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1的底部, 使得对育秧盘本体1内的土壤的排水效果更均匀, 有 利于更加精准的进行水稻育秧。 0022 本实施例中的育苗砵2均匀的分布在育秧盘本体1中, 便于播种。 育苗砵2的数量为 100的整数倍, 如数量可以为100个、 200个、 300个、 400个、 500个、 600个等, 便于计算水稻种 子的粒数、 以及秧苗数。 0023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其零、 部件的形状、 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 凡依据本实用。

12、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 均包 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 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01053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6101053 U 5 图2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6101053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610105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