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678538.2 (22)申请日 2016.07.01 (73)专利权人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 401329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重 庆市农业科学院 (72)发明人 孙志强 唐兴隆 宋树民 邓永骊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熊万里 (51)Int.Cl. A01D 4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包括分禾板, 所述分禾板通过支撑架和连。
2、接板安 装在割台上, 该分禾板具有下凹的凹入部, 所述 分禾板前部为前窄后宽的分禾导向部, 该分禾板 的一侧还设置有分禾杆, 所述分禾杆为弧形杆, 所述分禾杆一端固定在分禾板上, 另一端向后延 伸。 本实用新型取消护板结构, 结构简单, 安装方 便, 易于维护。 分禾板的凹形结构, 能够使掉落在 分禾板上的高粱穗头在收割机行进过程中顺利 进入割台, 不致于掉落地上; 纵向直长能使高粱 茎穗均匀连续的进入割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912497 U 2017.02.01 CN 205912497 U 1.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禾板, 所述分禾板。
3、通过支撑架和连接板 安装在割台上, 该分禾板具有下凹的凹入部, 所述分禾板前部为前窄后宽的分禾导向部, 该 分禾板的一侧还设置有分禾杆, 所述分禾杆为弧形杆, 所述分禾杆一端固定在分禾板上, 另 一端向后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杆前端与分禾 板中部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板前端为 前窄后宽的锥形结构, 该分禾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 板倾斜设置, 并与底板形成所述凹入部, 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架上,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 端连接有挡板。 4.根据权利要。
4、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板断面为 波浪形, 其包括一个波峰段和位于波峰两侧的两个波谷段, 所述波谷段形成所述凹入部, 所 述波峰段固定在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为支撑杆, 所述波峰段包覆在支撑杆上部, 并与支撑杆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板两侧连接有 挡板, 所述挡板向内倾斜或竖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板前部两 侧边缘的轮廓由前至后为锥形和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板的长度为 50-8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禾板的宽度为 15-3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12497 U 2 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高粱的作物特性, 联合收割机在收割高粱时, 茎穗因不断落下积累在搅龙和 割台之间的间隙, 由于进入伸缩扒杆作用区的茎穗不连续和不均匀, 高粱茎穗进入伸缩扒 杆时,被扒杆转筒抛向前方并逐渐形成堆积, 不断堆积的茎穗堵塞了割刀,致使高粱喂入不 畅,。
6、 影响机器正常作业。 少数茎穗堆集到割刀部位,会防碍割刀正常切割,形成堵刀,以致刀 前未切割的高粱植株被推倒。 此外, 部分高粱穗头在拨禾轮作用下在未进入割台前便掉落 地上, 增加高粱机械收获的损失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上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避免割刀堵塞, 提 高高粱收成。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包括分禾板, 所述分禾板通过支撑架和连接板安装在割 台上, 该分禾板具有下凹的凹入部, 所述分禾板前部为前窄后宽的分禾导向部, 该分禾板的 一侧还设置有分禾杆, 所述分禾杆为。
7、弧形杆, 所述分禾杆一端固定在分禾板上, 另一端向后 延伸。 0006 采用上述结构, 随着联合收割机前进, 分禾板在接触高粱茎穗后起到分禾和挤禾 作用, 使高粱茎穗能沿着分禾板纵向均匀、 连续得进入割台, 并顺利被搅龙推运; 同时少数 抛向割刀附近的茎穗在分禾器和拨禾轮的作用下,重新进入搅龙得以横向输送, 避免了割 刀堵塞。 此外, 由于分禾板凹形并具有一定长度, 之前在拨禾轮作用下掉落在地上的高粱穗 头将落在分禾板上, 并在纵向进入的茎穗作用力下被推进割台, 分禾器起到了延长割台的 作用, 减少了高粱机收损失。 分禾杆有较好的分流和挤禾作用, 能有效减少高粱茎杆的交叉 缠绕。 0007 进。
8、一步地, 所述分禾杆前端与分禾板中部焊接。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分禾板前端为前窄后宽的锥形结构, 该分禾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底 板、 以连接在底板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倾斜设置, 并与底板形成所 述凹入部, 所述底板固定在支撑架上,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端连接有挡板。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分禾板断面为波浪形, 其包括一个波峰段和位于波峰两侧的两个 波谷段, 所述波谷段形成所述凹入部, 所述波峰段固定在支撑架上。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架为支撑杆, 所述波峰段包覆在支撑杆上部, 并与支撑杆焊 接。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分禾板两侧连接有挡板, 所述挡板向内。
9、倾斜或竖直。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分禾板前部两侧边缘的轮廓由前至后为锥形和弧形。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912497 U 3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分禾板的长度为50-80cm。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分禾板的宽度为15-30cm。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分禾器没有护板, 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 易于维护。 分 禾板的凹形结构, 能够使掉落在分禾板上的高粱穗头在收割机行进过程中顺利进入割台, 不致于掉落地上; 纵向直长能使高粱茎穗均匀连续的进入割台。 支撑杆和连接板均沿着分 禾板中心位置, 使整个分禾器垂直安装于割台, 不会对高粱茎穗进入割台产生。
10、阻力。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0021 零件标号说明 0022 1 分禾板 0023 11 底板 0024 12 右侧板 0025 13 左侧板 0026 14 波峰段 0027 15 波谷段 0028 2 支撑杆 0029 3 连接板 0030 4 分禾杆 0031 5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
11、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 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 用, 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高粱收割机分禾器, 包括分禾板1, 分禾板1通过支撑架和连 接板3安装在割台上, 支撑架为支撑杆2, 该支撑杆2后端与连接板3相连, 前部水平支撑在分 禾板1下表面, 该分禾板1具有下凹的凹入部, 凹入部用于接住在拨禾轮作用下掉落的高粱 穗头, 分禾板1前部为前窄后宽的分禾导向部, 该分禾板1的一侧还设置有分禾杆4, 分禾杆4 一。
12、端固定在分禾板1上, 另一端向后延伸。 0035 本例中, 分禾杆4前端与分禾板1中部焊接, 分禾杆4为弧形杆, 便于高粱分禾导向。 分禾板1前端在水平面的投影为从前至后组渐变宽的锥形结构, 该分禾板1包括一体成型的 底板11、 左侧板13和右侧板12, 左侧板13和右侧板12位于底板11两侧, 左侧板13和右侧板1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912497 U 4 倾斜设置, 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夹角, 并与底板11形成所述凹入部, 底板11固定在支撑架上, 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 为了使接穗头效果更好, 在左侧板13和右侧板12上端连接有挡 板5。 挡板5与分禾板1一体成型。 。
13、0036 本例中分禾板1前部两侧边缘的轮廓A处为锥形, B处为弧形, 以便于分禾。 为了能 够最大范围的接住在拨禾轮作用下掉落的穗头, 分禾板1的宽度设置为15-30cm, 长度设置 为50-80cm。 0037 实施例2 0038 如图4和图5所示, 本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分禾板1断面为波浪形结构, 其包括一个向上隆起的波峰段14和位于波峰两侧的两个下凹的波谷段15, 波谷段15形成所 述凹入部, 其中, 波峰段14包覆在支撑杆2上部, 并与支撑杆2焊接, 支撑更稳定。 分禾板1波 谷段15的外侧还连接有挡板5, 所述挡板5向分禾板1中央倾斜。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或 类似。 。
14、0039 本实用新型, 随着联合收割机前进, 分禾板1在接触高粱茎穗后起到分禾和挤禾作 用, 使高粱茎穗能沿着分禾板1纵向均匀、 连续得进入割台, 并顺利被搅龙推运; 同时少数抛 向割刀附近的茎穗在分禾器和拨禾轮的作用下,重新进入搅龙得以横向输送, 避免了割刀 堵塞。 此外, 由于分禾板1横向呈波浪形或下凹结构, 且纵向长度较长, 之前在拨禾轮作用下 掉落在地上的高粱穗头将落在分禾板1上, 并在纵向进入的茎穗作用力下被推进割台, 分禾 器起到了延长割台的作用, 减少了高粱机收损失。 0040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 因此, 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 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912497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912497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912497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912497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