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0867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0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4837.X

申请日:

2014.07.15

公开号:

CN104197326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F23D 1/02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D 1/02申请日:20140715|||公开

IPC分类号:

F23D1/02

主分类号:

F23D1/02

申请人: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道洪; 金振全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神牛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代理人:

朱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风道、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和外旋流二次风道中布置有旋流叶片,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形稳燃环和锥形扩口、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在所述的一次风道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在所述的外直流二次风道中布置有点火油枪。本发明采用结构简单的煤粉浓缩装置实现一次风粉气流浓淡分离,采用了三个二次风通道,以保证低挥发分煤的高效稳燃、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同时保证炉膛不结渣和产生高温腐蚀等,从而实现燃用低挥发分煤锅炉机组的高效、低氮、安全运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风道(1)、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第一旋流叶片(11)和第一调节拉杆(13),在所述的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第二旋流叶片(9)和第二调节拉杆(12),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形稳燃环(8)和第一锥形扩口(7),内旋流二次风道(4)出口处布置有第二锥形扩口(6),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布置有第三锥形扩口(5),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10),在所述的外直流二次风道(3)中布置有点火油枪(14);
其特征在于:在一次风道(1)前端靠近出口处设置有楔型体煤粉浓缩器(10),煤粉气流在径向方向被分为两股,内部为浓煤粉气流,外部为淡煤粉气流,实现了浓淡燃烧;在所述的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中拥有三层二次风道,分别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其中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三次风道风量可通过进口挡板进行调节;在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稳燃环(8),形状为三角齿形;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二次风道沿径向方向从内到外分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的旋流叶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点火油枪(14)以一定的向下倾斜角度布置在外直流二次风道(3)上方。

说明书

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径向浓淡式二次风多级分级式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是基础的能源行业,目前燃煤火力发电占到我国总发电量的70%以上。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核能发电以及各种新能源发电技术,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核电站建设周期长、只能带基本负荷及新能源发电成本较高、单机容量小等因素影响,所以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燃煤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发电的主要方式。 
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技术是燃煤火力发电的发展方向,即要燃烧同时实现高效、低氮(NOx)、防结渣、防高温腐蚀、低负荷稳燃能力强、煤种适应性好等功能。为达到这个目的,目前开发出了多种高效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目前提出的高效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共同特征是二次风通道分为内外两个通道,内外二次风可分别进行调节,内外两股二次风可都为旋流气流,也可采用内二次风为旋流气流、外二次风为直流气流的形式;其中除北京巴威公司(BB&W)采用的双调风燃烧器外,其他几种旋流燃烧器都采用了一次风粉气流浓淡分离技术。 
现有的高效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在高效、低氮排放、稳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普遍存在煤种适应性不强(难以适用于低挥发分的无烟煤贫煤)、高温腐蚀和结焦较为严重、NOx减排效率不高、部分燃烧器中心管磨损严重等问题。我国电厂用煤多变,燃用低挥发分煤的电厂日益增加,加上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要求能大幅度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开发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以适应这些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新型高效、低氮、煤种适用范围广、安全运行的旋流煤粉燃烧装置,该装置采 用结构简单的煤粉浓缩装置实现一次风粉气流浓淡分离,采用了三个二次风通道,以保证低挥发分煤的高效稳燃、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同时保证炉膛不结渣和产生高温腐蚀等,从而实现燃用低挥发分煤锅炉机组的高效、低氮、安全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风道(1)、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第一旋流叶片(11)和第一调节拉杆(13),在所述的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第二旋流叶片(9)和第二调节拉杆(12),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形稳燃环(8)和第一锥形扩口(7),内旋流二次风道(4)出口处布置有第二锥形扩口(6),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布置有第三锥形扩口(5),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10),在所述的外直流二次风道(3)中布置有点火油枪(14); 
在一次风道(1)前端靠近出口处设置有楔型体煤粉浓缩器(10),煤粉气流在径向方向被分为两股,内部为浓煤粉气流,外部为淡煤粉气流,实现了浓淡燃烧;在所述的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中拥有三层二次风道,分别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其中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三次风道风量可通过进口挡板进行调节;在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稳燃环(8),形状为三角齿形;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 
进一步的,二次风道沿径向方向从内到外分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 
进一步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的旋流叶片。 
进一步的,点火油枪(14)以一定的向下倾斜角度布置在外直流二次风道(3)上方。 
本发明据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发明在一次风道中采用了楔型体煤粉浓缩器、三角齿形稳燃环和锥形扩口后,实现了煤粉浓淡燃烧,有助于低挥发分煤粉 的高效燃烧和低负荷稳燃。(2)本发明在一次风道中出口处布置了三角齿形稳燃环,从而在燃烧器出口外建立了合适的高温回流区,有利于煤粉,特别是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和稳定燃烧。(3)本发明燃烧器具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和负荷调节性。负荷变化时,首先可以通过调节独立的风箱挡板调节三层二次风道中的风量比;可以调节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中布置的旋流叶片的角度来改变旋流强度;由于采用了直流三次风,可以避免低负荷运行时飞边现象,有利于低负荷稳燃。(4)本发明燃烧器采用了三层二次风道,实现了燃烧器区域深度空气分级燃烧(径向空气分级);同时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采用锥形扩口,可以推迟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粉气流的时间。这些措施形成了还原性的着火和燃烧气氛,有助于大幅度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5)本发明燃烧器采用了三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有助于在贴近水冷壁处形成局部氧化性气氛,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6)本发明燃烧器取消了中心管,避免了中心管磨损严重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清楚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1和附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实施例。 
图1和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一次风道1、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三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3,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旋流叶片11和调节拉杆13,在所述的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旋流叶片9和调节拉杆12,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 形稳燃环8和锥形扩口7、内旋流二次风道4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6、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5,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10,在所述的三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3中布置有点火油枪14。 
其工作原理为: 
(1)在一次风道中采用了楔型体煤粉浓缩器10、三角齿形稳燃环8和锥形扩口7,从而实现了内浓外淡的煤粉径向浓淡燃烧,有助于低挥发分煤粉的高效燃烧和低负荷稳燃。 
(2)在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旋流叶片11和调节拉杆13,在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旋流叶片9和调节拉杆12,可以通过调节拉杆来调节旋流叶片的角度来改变旋流强度,从而改变回流区的大小,达到改变着火点和着火强度的目的。能较好的适应煤种和负荷的变化。 
(3)在一次风道中出口处布置了三角齿形稳燃环8,在齿后形成驻涡,利于着火;在燃烧器出口外建立了合适的高温回流区并加强了浓粉流和高温回流区中烟气的混合,有利于煤粉,特别是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和稳定燃烧;可增加浓粉流周界长度,进一步加强混合,利于煤粉,特别是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和稳定燃烧。 
(4)采用了直流三次风通道3,可以避免低负荷运行时飞边现象,有利于低负荷稳燃;有助于在贴近水冷壁处形成局部氧化性气氛,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 
(5)采用了三层二次风道,从而实现了燃烧器区域沿径向方向多级空气分级燃烧,形成了还原性的着火和燃烧气氛,有助于大幅度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6)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采用锥形扩口6和5,从而推迟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粉气流的时间,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大中型电站煤粉锅炉。本发明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具有燃烧效率高、煤种和负荷适应性强、调节灵活、能深度脱出氮氧化物、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732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7326A21申请号201410334837X22申请日20140715F23D1/0220060171申请人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2200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神牛路18号72发明人吴道洪金振全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代理人朱健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57摘要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风道、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和外旋流二次风道中布置有旋流叶片,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形稳燃环和锥形扩口、内旋流二。

2、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在所述的一次风道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在所述的外直流二次风道中布置有点火油枪。本发明采用结构简单的煤粉浓缩装置实现一次风粉气流浓淡分离,采用了三个二次风通道,以保证低挥发分煤的高效稳燃、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同时保证炉膛不结渣和产生高温腐蚀等,从而实现燃用低挥发分煤锅炉机组的高效、低氮、安全运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7326ACN104197326A1/1页21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风道1、内旋流二次风道。

3、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第一旋流叶片11和第一调节拉杆13,在所述的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第二旋流叶片9和第二调节拉杆12,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形稳燃环8和第一锥形扩口7,内旋流二次风道4出口处布置有第二锥形扩口6,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布置有第三锥形扩口5,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10,在所述的外直流二次风道3中布置有点火油枪14;其特征在于在一次风道1前端靠近出口处设置有楔型体煤粉浓缩器10,煤粉气流在径向方向被分为两股,内部为浓煤粉气流,外部为淡煤粉气流,实现了浓淡燃烧;在所述的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中拥有三层。

4、二次风道,分别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其中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三次风道风量可通过进口挡板进行调节;在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稳燃环8,形状为三角齿形;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二次风道沿径向方向从内到外分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的旋流叶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

5、述的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点火油枪14以一定的向下倾斜角度布置在外直流二次风道3上方。权利要求书CN104197326A1/3页3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燃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径向浓淡式二次风多级分级式的旋流煤粉燃烧器。背景技术0002电力行业是基础的能源行业,目前燃煤火力发电占到我国总发电量的70以上。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核能发电以及各种新能源发电技术,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核电站建设周期长、只能带基本负荷及新能源发电成本较高、单机容量小等因素影响,所以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燃煤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发电的主要方式。0003高效低污染。

6、燃煤发电技术是燃煤火力发电的发展方向,即要燃烧同时实现高效、低氮NOX、防结渣、防高温腐蚀、低负荷稳燃能力强、煤种适应性好等功能。为达到这个目的,目前开发出了多种高效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目前提出的高效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共同特征是二次风通道分为内外两个通道,内外二次风可分别进行调节,内外两股二次风可都为旋流气流,也可采用内二次风为旋流气流、外二次风为直流气流的形式;其中除北京巴威公司BBW采用的双调风燃烧器外,其他几种旋流燃烧器都采用了一次风粉气流浓淡分离技术。0004现有的高效低污染旋流煤粉燃烧器在高效、低氮排放、稳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普遍存在煤种适应性不强难以适用于低挥发分的无烟。

7、煤贫煤、高温腐蚀和结焦较为严重、NOX减排效率不高、部分燃烧器中心管磨损严重等问题。我国电厂用煤多变,燃用低挥发分煤的电厂日益增加,加上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要求能大幅度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开发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以适应这些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新型高效、低氮、煤种适用范围广、安全运行的旋流煤粉燃烧装置,该装置采用结构简单的煤粉浓缩装置实现一次风粉气流浓淡分离,采用了三个二次风通道,以保证低挥发分煤的高效稳燃、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同时保证炉膛不结渣和产生高温腐蚀等,从而实现燃用低挥发分煤锅炉机组的高效、低氮、安全运行。

8、。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包括一次风道1、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第一旋流叶片11和第一调节拉杆13,在所述的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第二旋流叶片9和第二调节拉杆12,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形稳燃环8和第一锥形扩口7,内旋流二次风道4出口处布置有第二锥形扩口6,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布置有第三锥形扩口5,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10,在所述的外直流二次风道3中布置有点火油枪14;0007在一次风道1前端靠近出口处设置有楔型体煤粉浓缩器10,煤粉气流在径向说明书C。

9、N104197326A2/3页4方向被分为两股,内部为浓煤粉气流,外部为淡煤粉气流,实现了浓淡燃烧;在所述的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中拥有三层二次风道,分别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其中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三次风道风量可通过进口挡板进行调节;在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稳燃环8,形状为三角齿形;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0008进一步的,二次风道沿径向方向从内到外分为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外直流二次风道3。0009进一步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中2布置的第一。

10、和第二旋流叶片911采用可调式的旋流叶片。0010进一步的,点火油枪14以一定的向下倾斜角度布置在外直流二次风道3上方。0011本发明据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发明在一次风道中采用了楔型体煤粉浓缩器、三角齿形稳燃环和锥形扩口后,实现了煤粉浓淡燃烧,有助于低挥发分煤粉的高效燃烧和低负荷稳燃。2本发明在一次风道中出口处布置了三角齿形稳燃环,从而在燃烧器出口外建立了合适的高温回流区,有利于煤粉,特别是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和稳定燃烧。3本发明燃烧器具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和负荷调节性。负荷变化时,首先可以通过调节独立的风箱挡板调节三层二次风道中的风量比;可以调节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中布置的旋流叶片的角度。

11、来改变旋流强度;由于采用了直流三次风,可以避免低负荷运行时飞边现象,有利于低负荷稳燃。4本发明燃烧器采用了三层二次风道,实现了燃烧器区域深度空气分级燃烧径向空气分级;同时内旋流二次风道、外旋流二次风道的出口处采用锥形扩口,可以推迟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粉气流的时间。这些措施形成了还原性的着火和燃烧气氛,有助于大幅度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5本发明燃烧器采用了三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有助于在贴近水冷壁处形成局部氧化性气氛,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6本发明燃烧器取消了中心管,避免了中心管磨损严重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

12、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为进一步清楚理解本发明,结合附图1和附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实施例。0015图1和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一次风道1、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三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3,在所述的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旋流叶片11和调节拉杆13,在所述的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旋流叶片9和调节拉杆12,在所述的一次风道出口处布置有三角齿形稳燃环8和锥形扩口7、内旋流二次风道4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6、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布置有锥形扩口5,说明书CN104197326A3/3页。

13、5在所述的一次风道1中布置有楔型体浓缩器10,在所述的三次风道外直流二次风道3中布置有点火油枪14。0016其工作原理为00171在一次风道中采用了楔型体煤粉浓缩器10、三角齿形稳燃环8和锥形扩口7,从而实现了内浓外淡的煤粉径向浓淡燃烧,有助于低挥发分煤粉的高效燃烧和低负荷稳燃。00182在内旋流二次风道4中布置有旋流叶片11和调节拉杆13,在外旋流二次风道2中布置有旋流叶片9和调节拉杆12,可以通过调节拉杆来调节旋流叶片的角度来改变旋流强度,从而改变回流区的大小,达到改变着火点和着火强度的目的。能较好的适应煤种和负荷的变化。00193在一次风道中出口处布置了三角齿形稳燃环8,在齿后形成驻涡,。

14、利于着火;在燃烧器出口外建立了合适的高温回流区并加强了浓粉流和高温回流区中烟气的混合,有利于煤粉,特别是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和稳定燃烧;可增加浓粉流周界长度,进一步加强混合,利于煤粉,特别是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和稳定燃烧。00204采用了直流三次风通道3,可以避免低负荷运行时飞边现象,有利于低负荷稳燃;有助于在贴近水冷壁处形成局部氧化性气氛,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水冷壁结渣和高温腐蚀问题,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00215采用了三层二次风道,从而实现了燃烧器区域沿径向方向多级空气分级燃烧,形成了还原性的着火和燃烧气氛,有助于大幅度的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00226内旋流二次风道4、外旋流二次风道2的出口处采用锥形扩口6和5,从而推迟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粉气流的时间,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0023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大中型电站煤粉锅炉。本发明一种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具有燃烧效率高、煤种和负荷适应性强、调节灵活、能深度脱出氮氧化物、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97326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732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