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代用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杜仲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杜仲叶与杜仲皮具有相同的药效和药理作用,能够补肝肾,强筋骨,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症状。
因而,新鲜的杜仲叶经过传统的加工工艺制备成茶来实现对其有益成分的摄取。由于对于杜仲茶的加工,大都采用传统加工绿茶或红茶的工艺进行,使得加工的杜仲茶口感苦涩,很难被大众接受,且水浸出物中有益成分含量较少,对原料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杜仲茶加工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杜仲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取杜仲的鲜叶去除叶柄后作为茶叶原料;
2)萎凋:包括太阳光萎凋、萎凋槽萎凋,在16:30-18:00进行太阳光萎凋;
3)摇青:萎凋后的茶叶与溶液1按质量比30-35:1混合进行摇青;
4)杀青:摇青叶进行杀青,杀青包括微波杀青和蒸汽杀青;
5)揉捻:杀青叶进行揉捻,揉捻室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87%-90%,压强为700-800Pa;
6)干燥:干燥包括初烘、炒干、初烘温度为110-115℃,茶叶含水量为50-60%,摊凉3-4h后进行炒干,炒干温度为67-75℃,茶叶含水量6.0-6.8%。
7)封装。
进一步,所述的萎凋槽萎凋,其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10-14cm,萎凋槽所吹热风为25-28℃,茶叶含水量为74-78%。
进一步,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白芨20-23份、杨梅9-12份、麦冬5-7份、米醋2-3份。
进一步,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杨梅捣碎与米醋混合,7-10℃放置2-3h,得混合料,加入2倍混合料质量的清水,30-33℃隔绝空气放置4-5天,得料1;
2)白芨和麦冬混合粉碎,加入料1混合,35-38KHz的频率下超声提取2-3h,过滤,得提取液1;
3)提取液1中加入等体积的盐酸溶液,20-23℃、220-240r/min搅拌10-20min,静置40-45min,过滤,得滤液;其中所述的盐酸溶液pH=5.6-6.0;
4)加入1/2滤液体积的乙酸乙酯与滤液混合,取下层液,下层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醇,静置20-25min,过滤,滤液冻干,得固体1;
5)加入2倍固体1质量的乙醇,7-8℃放置3-4h,冻干,得固体2,加入70-75倍固体2质量的温水溶解固体2,既得;其中所述的温水温度为40-47℃。
进一步,所述的摇青,70-75r/min、摇青15-17min,暂停50-60min,30-35r/min、摇青7-8min。
进一步,所述的摇青,是在温度为28-33℃,相对湿度为88-92%的环境下进行。
进一步,所述的微波杀青,微波功率为1700W-1800W,真空度为500-550Pa,杀青时间为2-2.5min。
进一步,所述的蒸汽杀青,所使用的蒸汽温度为210-230℃,杀青1-1.5min。
进一步,所述的揉捻,不加压揉捻7-8min,70-80N压力下揉捻10-15min,250-300N压力下揉捻10-15min,不加压揉捻7-8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制备杜仲茶,在摇青时与特制的溶液1混合,起到抑制茶叶细胞内的酶促反应,从而多酚物质得以较好的保存,而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含有较多的酚羟基,所以,本发明制备的杜仲茶其绿原酸和黄酮含量高于传统的制备工艺;此外,溶液1还可增加细胞通透性,使得可溶性物质更多的浸出。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杜仲茶其中的绿原酸较对照组增加了0.59%,黄酮含量增加了1.47%,水浸出物增加了7.77%,氨基酸含量增加了0.97%,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0.03%,可溶性糖增加了2.93%。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杜仲茶不仅汤色清透、味道醇、鲜,其中的有益成分含量也有所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杜仲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取杜仲的鲜叶去除叶柄后作为茶叶原料;
2)萎凋:包括太阳光萎凋、萎凋槽萎凋,在16:30-18:00进行太阳光萎凋;
3)摇青:萎凋后的茶叶与溶液1按质量比30:1混合进行摇青;
4)杀青:摇青叶进行杀青,杀青包括微波杀青和蒸汽杀青;
5)揉捻:杀青叶进行揉捻,揉捻室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87%,压强为700Pa;
6)干燥:干燥包括初烘、炒干、初烘温度为110℃,茶叶含水量为50%,摊凉3h后进行炒干,炒干温度为67℃,茶叶含水量6.0%。
7)封装。
所述的萎凋槽萎凋,其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10cm,萎凋槽所吹热风为25℃,茶叶含水量为74%。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白芨20kg、杨梅9kg、麦冬5kg、米醋2kg。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杨梅捣碎与米醋混合,7℃放置2h,得混合料,加入2倍混合料质量的清水,30℃隔绝空气放置4天,得料1;
2)白芨和麦冬混合粉碎,加入料1混合,35KHz的频率下超声提取2h,过滤,得提取液1;
3)提取液1中加入等体积的盐酸溶液,20℃、220r/min搅拌10min,静置40min,过滤,得滤液;其中所述的盐酸溶液pH=5.6;
4)加入1/2滤液体积的乙酸乙酯与滤液混合,取下层液,下层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醇,静置20min,过滤,滤液冻干,得固体1;
5)加入2倍固体1质量的乙醇,7℃放置3h,冻干,得固体2,加入70倍固体2质量的温水溶解固体2,既得;其中所述的温水温度为40-47℃。
所述的摇青,70r/min、摇青15min,暂停50min,30r/min、摇青7min。
所述的摇青,是在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88%的环境下进行。
所述的微波杀青,微波功率为1700W,真空度为500Pa,杀青时间为2min。
所述的蒸汽杀青,所使用的蒸汽温度为210℃,杀青1min。
所述的揉捻,不加压揉捻7min,70N压力下揉捻10min,250N压力下揉捻10min,不加压揉捻7min。
实施例2
一种杜仲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取杜仲的鲜叶去除叶柄后作为茶叶原料;
2)萎凋:包括太阳光萎凋、萎凋槽萎凋,在16:30-18:00进行太阳光萎凋;
3)摇青:萎凋后的茶叶与溶液1按质量比30:1混合进行摇青;
4)杀青:摇青叶进行杀青,杀青包括微波杀青和蒸汽杀青;
5)揉捻:杀青叶进行揉捻,揉捻室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87%,压强为700Pa;
6)干燥:干燥包括初烘、炒干、初烘温度为110℃,茶叶含水量为50%,摊凉3h后进行炒干,炒干温度为67℃,茶叶含水量6.0%。
7)封装。
所述的萎凋槽萎凋,其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10cm,萎凋槽所吹热风为25℃,茶叶含水量为74%。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白芨20kg、杨梅9kg、麦冬5kg、米醋2kg。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杨梅捣碎与米醋混合,得混合料,加入2倍混合料质量的清水,30℃隔绝空气放置4天,得料1;
2)白芨和麦冬混合粉碎,加入料1混合,35KHz的频率下超声提取2h,过滤,得滤液;
3)加入1/2滤液体积的乙酸乙酯与滤液混合,取下层液,下层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醇,静置20min,过滤,滤液冻干,得固体1;
4)加入2倍固体1质量的乙醇,7℃放置3h,冻干,得固体2,加入70倍固体2质量的温水溶解固体2,既得;其中所述的温水温度为40-47℃。
所述的摇青,70r/min、摇青15min,暂停50min,30r/min、摇青7min。
所述的摇青,是在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88%的环境下进行。
所述的微波杀青,微波功率为1700W,真空度为500Pa,杀青时间为2min。
所述的蒸汽杀青,所使用的蒸汽温度为210℃,杀青1min。
所述的揉捻,不加压揉捻7min,70N压力下揉捻10min,250N压力下揉捻10min,不加压揉捻7min。
实施例3
一种杜仲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取杜仲的鲜叶去除叶柄后作为茶叶原料;
2)萎凋:包括太阳光萎凋、萎凋槽萎凋,在16:30-18:00进行太阳光萎凋;
3)摇青:萎凋后的茶叶与溶液1按质量比30:1混合进行摇青;
4)杀青:摇青叶进行蒸汽杀青;
5)揉捻:杀青叶进行揉捻,揉捻室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87%,压强为700Pa;
6)干燥:干燥包括初烘、炒干、初烘温度为110℃,茶叶含水量为50%,摊凉3h后进行炒干,炒干温度为67℃,茶叶含水量6.0%。
7)封装。
所述的萎凋槽萎凋,其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10cm,萎凋槽所吹热风为25℃,茶叶含水量为74%。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白芨20kg、杨梅9kg、麦冬5kg、米醋2kg。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杨梅捣碎与米醋混合,7℃放置2h,得混合料,加入2倍混合料质量的清水,30℃隔绝空气放置4天,得料1;
2)白芨和麦冬混合粉碎,加入料1混合,35KHz的频率下超声提取2h,过滤,得提取液1;
3)提取液1中加入等体积的盐酸溶液,20℃、220r/min搅拌10min,静置40min,过滤,得滤液;其中所述的盐酸溶液pH=5.6;
4)加入1/2滤液体积的乙酸乙酯与滤液混合,取下层液,下层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醇,静置20min,过滤,滤液冻干,得固体1;
5)加入2倍固体1质量的乙醇,7℃放置3h,冻干,得固体2,加入70倍固体2质量的温水溶解固体2,既得;其中所述的温水温度为40-47℃。
所述的摇青,70r/min、摇青15min,暂停50min,30r/min、摇青7min。
所述的摇青,是在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88%的环境下进行。
所述的蒸汽杀青,使用蒸汽温度为210℃,杀青3-4min。
所述的揉捻,不加压揉捻7min,70N压力下揉捻10min,250N压力下揉捻10min,不加压揉捻7min。
实施例4
一种杜仲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取杜仲的鲜叶去除叶柄后作为茶叶原料;
2)萎凋:包括太阳光萎凋、萎凋槽萎凋,在16:30-18:00进行太阳光萎凋;
3)摇青:萎凋后的茶叶与溶液1按质量比30:1混合进行摇青;
4)杀青:摇青叶进行微波杀青;
5)揉捻:杀青叶进行揉捻,揉捻室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87%,压强为700Pa;
6)干燥:干燥包括初烘、炒干、初烘温度为110℃,茶叶含水量为50%,摊凉3h后进行炒干,炒干温度为67℃,茶叶含水量6.0%。
7)封装。
所述的萎凋槽萎凋,其中茶叶的摊放厚度为10cm,萎凋槽所吹热风为25℃,茶叶含水量为74%。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白芨20kg、杨梅9kg、麦冬5kg、米醋2kg。
所述的溶液1,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杨梅捣碎与米醋混合,7℃放置2h,得混合料,加入2倍混合料质量的清水,30℃隔绝空气放置4天,得料1;
2)白芨和麦冬混合粉碎,加入料1混合,35KHz的频率下超声提取2h,过滤,得提取液1;
3)提取液1中加入等体积的盐酸溶液,20℃、220r/min搅拌10min,静置40min,过滤,得滤液;其中所述的盐酸溶液pH=5.6;
4)加入1/2滤液体积的乙酸乙酯与滤液混合,取下层液,下层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醇,静置20min,过滤,滤液冻干,得固体1;
5)加入2倍固体1质量的乙醇,7℃放置3h,冻干,得固体2,加入70倍固体2质量的温水溶解固体2,既得;其中所述的温水温度为40-47℃。
所述的摇青,70r/min、摇青15min,暂停50min,30r/min、摇青7min。
所述的摇青,是在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88%的环境下进行。
所述的微波杀青,微波功率为1700W,真空度为500Pa,杀青时间为2.5min。
所述的揉捻,不加压揉捻7min,70N压力下揉捻10min,250N压力下揉捻10min,不加压揉捻7min。
实验例
1、感官审评
按照实施例1-4、申请号CN201510592198.1《半发酵杜仲茶及其生产工艺》(对照组)的方法加工杜仲茶,分别取5组杜仲茶各3g,加入200ml水浸泡5min,随机抽取100名志愿者对上述5个处理组的杜仲茶进行评价。采用评分与评语结合的方法采用两种审评形式。针对各个工序的处理毛茶,采用总满分为100分,汤色占30%,香气占30%,滋味占40%,以加权平均计算总分,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杜仲茶感官审评结果
由表1可知,实施例1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杜仲茶,在摇青时添加特制的溶液1,改变了杜仲叶的苦涩感,同时增加了茶香。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对于溶液1的制备较简单,使得其成分含量较少,改善杜仲茶口感的效果相对较差。
2、杜仲茶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参考文献报道的方法(周继荣,臧中华,倪德江.不同加工工艺对杜仲茶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334-336.),对实施例1-4、申请号CN201510592198.1《半发酵杜仲茶及其生产工艺》(对照组)加工的杜仲茶进行有效成分鉴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杜仲茶化学成分含量(%)
由表2可知,本发明制备杜仲茶,在摇青时与特制的溶液1混合,起到抑制茶叶细胞内的酶促反应,从而多酚物质得以较好的保存,而绿原酸和黄酮类物质含有较多的酚羟基,所以,本发明制备的杜仲茶其绿原酸和黄酮含量高于传统的制备工艺;此外,溶液1还可增加细胞通透性,使得可溶性物质更多的浸出。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杜仲茶其中的绿原酸较对照组增加了0.59%,黄酮含量增加了1.47%,水浸出物增加了7.77%,氨基酸含量增加了0.97%,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0.03%,可溶性糖增加了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