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杀秧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01142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7285.3

申请日:

20140619

公开号:

CN104012232B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23/02,A01D33/06,A01D33/12

主分类号:

A01D23/02,A01D33/06,A01D33/12

申请人: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蒋金琳,周申,龚丽农,吴洪珠,田艳清,岳群,战长龄,李字增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优先权:

CN201410277285A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傅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马铃薯杀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下方,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变速箱通过传动装置和刀辊相连。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行走轮对称布在机架的前端,后行走轮分布在机架的后端。前行走轮上设有垄沟挑秧装置,垄沟挑秧装置包括固定格盘和设置在固定格盘上的挑秧弹齿,所述固定格盘通过驱动轴与前行走轮相连接。挑秧弹齿装置将沟底的秧杆挑起后抛,然后由刀辊在高速旋转下将秧杆破碎并利用双辊高速运转产生的风压及稳定气流将其侧向喷输至杀秧机左侧。本发明的马铃薯杀秧机不但可以有效清理薯类秧秆,而且减少后续收获时的行走阻力。

权利要求书

1.马铃薯杀秧机,包括机架(2)、行走装置、变速箱(3)、传动装置和刀辊,所述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2)的下方,所述变速箱(3)、传动装置和刀辊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机架(2)上,所述变速箱(3)通过传动装置和刀辊相连,所述机架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16)和后行走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轮(16)上设有垄沟挑秧装置,所述垄沟挑秧装置包括固定格盘(18)和设置在固定格盘(18)上的挑秧弹齿(1),所述固定格盘(18)通过驱动轴(17)与前行走轮(16)相连接,所述挑秧弹齿(1)的剪切弹性模量71000-77000MPa,拉伸弹性模量190000-210000MPa;抗拉强度800~1000Mpa,屈服强度500~700Mpa,伸长率14~22.5%;断面收缩率不大于10%;所述垄沟挑秧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刀辊,所述刀辊包括辊轴(24)和双螺旋排列在辊轴(24)上的刀片,所述刀片通过刀座(23)成对安装在辊轴(24)上;所述刀片尖端与挑秧弹齿(1)末端之间的距离为0-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秧机还包括设置在刀辊上方的侧向喷输导流装置,所述侧向喷输导流装置包括侧向导流板(4)和定向喷输板(6),所述侧向导流板(4)为固定设置在机架(2)上的一端开口的盖状结构,所述定向喷输板(6)可转动的设置在侧向导流板(4)的开口端,所述定向喷输板(6)的形状与侧向导流板(4)的开口端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包括垄上弧弯刀(20)、垄坡弧弯刀(21)和垄沟弧弯刀(22),所述垄上弧弯刀(20)、垄坡弧弯刀(21)和垄沟弧弯刀(22)均匀交替排列在刀辊上,所述垄上弧弯刀(20)为长度为12-14cm,所述垄沟弧弯刀(22)的长度与垄沟的深度匹配,所述垄坡弧弯刀(21)长度略短于垄沟弧弯刀(22),所述垄坡弧弯刀(21)的长度为18-20cm,所述垄坡弧弯刀(21)的刀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14)、皮带轮I(7)、皮带A(8)、皮带轮II(9),所述传动轴(14)通过皮带轮I(7)、皮带A(8)与皮带轮II(9)相连,所述皮带轮II(9)与刀辊的辊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刀辊为刀辊I(12)和刀辊II(5);所述刀辊I(12)设置在靠近传动轴(14)的一侧,所述刀辊II(5)设置在靠近后行走轮(1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皮带轮III(11)、皮带B(19)和皮带轮IV(13),所述皮带轮II(9)与刀辊I(12)的辊轴相连,通过刀辊I(12)的辊轴与皮带轮III(11)相连,进而通过皮带B(19)和皮带轮IV(13)与刀辊II(5)的辊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秧弹齿(1)的长度为100-120mm,所述挑秧弹齿(1)的直径为3-5mm,所述挑秧弹齿(1)的材质为含碳量在0.6%-0.9%范围内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秧机,尤其涉及一种清沟侧喷式马铃薯 杀秧机。

背景技术

杀秧是薯类作物收获前重要的步骤。实践证明,杀秧不仅仅能减少过多的薯秧对收获机 造成的阻力,更可以极大提高收获效率,节约成本。收货前的杀秧这一环节,使得收获机的 阻力减小,行驶速度加快,故障率降低,收获机内部的薯秧分离器的阻力也会大大降低,薯 秧分离质量显著提高。现有的马铃薯杀秧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将马铃薯茎秆切断或切 碎后铺洒在地表,这样就导致后期的机械收获环节中作物茎秆缠绕机械零部件、马铃薯块茎 与茎秆分离费工费时的问题;(2)现在的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为起垄,而一般的杀秧机在该 种地块中不能很好的工作。因此,设计一种集杀秧、收秧功能为一体并能够适应不同种植模 式的马铃薯杀秧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薯类种植区多为中小地块,特别是丘陵山地,地块较小,国外成熟大型杀秧机难以 应用。而国内小型杀秧机品种较少,而且全部采用杀秧后抛洒于垄上的方式,因此秧杆仍然 对收获机造成一定的阻力影响。此外,现在的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为起垄,因此垄沟中的秧 杆难以清理,导致垄沟残留秧杆过多不净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马铃薯杀秧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沟侧喷式马铃薯杀秧机。 所述清沟侧喷式马铃薯杀秧机解决了垄沟残留倒伏秧秆以及杀秧后秧秆喷洒于垄上对收获机 收获造成较大阻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杀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行走装 置设置在机架的下方,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变速箱通过传 动装置和刀辊相连,机架的两侧设有侧板。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行走轮和 后行走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前行走轮对称分布在机架的前端,两个后行走轮对称分布在 机架的后端。前行走轮上设有垄沟挑秧装置,垄沟挑秧装置包括固定格盘和设置在固定格盘 上的挑秧弹齿,所述固定格盘通过驱动轴与前行走轮相连接,所述挑秧弹齿的长度为 100-120mm,所述挑秧弹齿的直径为3-5mm,所述挑秧弹齿的材质为含碳量为0.6-0.9%的优 质碳素结构钢,包括65Mn弹簧钢、70Mn弹簧钢和85Mn弹簧钢。所述挑秧弹齿的剪切弹性 模量71000-77000MPa,拉伸弹性模量190000-210000MPa;抗拉强度:800~1000Mpa;屈服 强度:500~700Mpa;伸长率:14~22.5%;断面收缩率:不大于10%;硬度:热轧,≤302HB; 热轧+热处理,≤321HB。

垄沟挑秧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刀辊I和刀辊II;刀辊I设置在靠近传动轴的一侧,所述刀辊 II设置在靠近后行走轮的一侧。所述刀辊包括辊轴和双螺旋排列在辊轴上的刀片,所述刀片 通过刀座成对安装在辊轴上;所述刀片尖端与挑秧弹齿末端之间的距离为0-5cm。刀片采用 双螺旋线排列不仅使刀辊运转更加稳定,且产生的定向稳定气流对碎秧秆的排出也起到重要 作用。所述刀片为弧形开刃刀片,包括垄上弧弯刀、垄坡弧弯刀和垄沟弧弯刀,垄上弧弯刀、 垄坡弧弯刀和垄沟弧弯刀均匀交替排列在刀辊上。垄上弧弯刀为短刀,其长度为12-14cm, 用于处理垄上的秧杆;垄沟弧弯刀的长度与垄沟的深度匹配,其长度为23-25cm,用于处理 垄沟的秧杆;所述垄坡弧弯刀长度略长于垄沟弧弯刀,其长度为18-20cm,所述垄坡弧弯刀 的刀尖倾斜,用于处理垄坡的秧杆。

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皮带轮I、皮带A、皮带轮II、皮带轮III、皮带B和皮带轮IV。 传动轴通过皮带轮I、皮带A与皮带轮II相连,皮带轮II与刀辊I的辊轴相连。刀辊I的辊 轴与皮带轮III相连,进而通过皮带B和皮带轮IV与刀辊II的辊轴相连。皮带A和皮带B 均为V型带。两个刀辊在皮带轮带动下高速旋转,可以有效切断秧秆。两个刀辊的刀片相互 配合,2次打击更加彻底的对秧秆进行砍切及粉碎,而且双刀辊能够产生更大的风压。

刀辊上方设有侧向喷输导流装置,侧向喷输导流装置包括侧向导流板和定向喷输板,所 述侧向导流板为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一端开口的盖状结构,所述定向喷输板可转动的设置在 侧向导流板的开口端,所述定向喷输板的形状与侧向导流板的开口端匹配。

杀秧机前进时,行走轮转动并通过传动轴带动固定格盘转动,进而带动挑秧弹齿转动。 挑秧弹齿受地面压迫产生弹性形变,在弹齿恢复期对垄沟内的倒伏秧杆挑起后抛,杀秧机刀 辊与之密切配合,刀辊的垄沟弧弯刀将其砍断并卷入杀秧机机体内,从而保持对垄沟的有效 清理。双螺旋刀辊高速旋转带动的弧形仿垄型刀片产生极大的风压,砍切的碎秧秆在风压及 导流板的作用下喷输于杀秧机左侧,再由定向喷输板导向于左侧下方,极高程度减少了垄上 碎秧秆的残留程度,极大减小收获机的阻力,侧向风压输送秧秆技术打破了传统抛撒垄上的 传统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沟底倒伏秧秆的马铃薯杀秧机,挑秧弹齿装 置将沟底的秧杆挑起后抛,然后由刀辊在高速旋转下将秧杆破碎并利用双辊高速运转产生的 风压及稳定气流将其侧向喷输至杀秧机左侧。本发明的马铃薯杀秧机不但可以有效清理薯类 秧秆,而且减少后续收获行走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中挑秧弹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刀辊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挑秧弹齿;2.机架;3.变速箱;4.侧向导流板;5.刀辊II;6.定向喷输板; 7.皮带轮I;8.皮带A;9.皮带轮II;10.后行走轮;11.皮带轮III;12.刀辊I;13.皮带 轮IV;14.传动轴;15.丝杠手柄;16.前行走轮;17.驱动轴;18.固定格盘;19.皮带B; 20.垄上弧弯刀;21.垄坡弧弯刀;22.垄沟弧弯刀;23.刀座;24.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马铃薯杀秧机,包括机架2、行走装置、变速箱3、传动装置和刀辊,行走装置设置在机 架2的下方,所述变速箱3、传动装置和刀辊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机架2上,所述变速箱3 通过传动装置和刀辊相连,所述机架2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16和后 行走轮10,所述前行走轮16上设有垄沟挑秧装置,所述垄沟挑秧装置包括固定格盘18和设 置在固定格盘18上的挑秧弹齿1,所述固定格盘18通过驱动轴17与前行走轮16相连接。 所述挑秧弹齿1的长度为110mm,所述挑秧弹齿1的直径为4mm,所述挑秧弹齿1的材质为 65Mn弹簧钢。所述垄沟挑秧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刀辊I12和刀辊II5,所述刀辊I12设置在靠 近传动轴14的一侧,所述刀辊II5设置在靠近后行走轮10的一侧。

所述刀辊包括辊轴24和双螺旋排列在辊轴24上的刀片,所述刀片通过刀座23成对安装 在辊轴24上;所述刀片尖端与挑秧弹齿1末端之间的距离为2cm。所述刀片包括垄上弧弯 刀20、垄坡弧弯刀21和垄沟弧弯刀22,所述三种弧弯刀顶部均开刃。所述垄上弧弯刀20、 垄坡弧弯刀21和垄沟弧弯刀22均匀交替排列在刀辊上。所述垄上弧弯刀20的长度为13cm, 所述垄沟弧弯刀22的长度与垄沟的深度匹配,垄沟弧弯刀22的长度为24cm。所述垄坡弧弯 刀21长度略短垄沟弧弯刀22,所述垄坡弧弯刀21的长度为19cm,所述垄坡弧弯刀21的刀 尖倾斜。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14、皮带轮I7、皮带A8、皮带轮II9、皮带轮III11、皮带B 19和皮带轮IV13,所述传动轴14通过皮带轮I7、皮带A8与皮带轮II9相连,所述皮带轮 II9与刀辊I12的辊轴相连。刀辊I12的辊轴与皮带轮III11相连,进而通过皮带B19和皮 带轮IV13与刀辊II5的辊轴相连。

马铃薯杀秧机在进入作业地块前,根据垄的高低通过前行走轮16和后行走轮10的调节 丝杠15调节机架2的高低,以保证在最有效清理秧秆的前提下不会伤薯。工作中,杀秧机通 过牵引前行,机体本身重量集中在前行走轮16和后行走轮10上。前行走轮16的转动通过驱 动轴17带动固定格盘18的转动,进而带动设置在固定格盘18上的挑秧弹齿1转动。挑秧弹 齿1受地面压迫产生弹性形变,在弹齿恢复期对垄沟内的倒伏秧杆挑起后抛。此时,杀秧机 高速旋转的刀辊12上的垄沟弧弯刀22将其击打卷入杀秧机机体内,同时垄上及垄坡的秧秆 均会被刀辊上的垄上弧弯刀20、垄坡弧弯刀21击砍卷入杀秧机机体。该过程在双刀辊系统 下进行2次,刀辊II5和刀辊I12的高速运转也带动三种弧弯刀——垄上弧弯刀20、垄坡弧 弯刀21和垄沟弧弯刀22的回转体运动,从而产生较大的负压及风压。破碎的秧秆在机体内 由于刀辊上刀片的有序排列产生的良好的稳定气流,喷至机体外部。此时待收获的工作垄上 的秧秆极少,收获机随后进一步收货作业,大大降低了行驶阻力。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刀辊I12刀辊II5的上方设有侧向喷输导流装置,所述侧向喷输 导流装置包括侧向导流板4和定向喷输板6。所述侧向导流板4为固定设置在机架2上的一 侧开口的盖状结构,所述定向喷输板6可转动的设置在侧向导流板4的开口端,所述定向喷 输板6的形状与侧向导流板4的开口端匹配。破碎的秧秆将会沿着侧向导流板4向机体一侧 喷输出,较均匀的散步在杀秧机的一侧,定向喷输板6可以防止破碎的秧杆过高喷输。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挑秧弹齿1的长度为10mm,所述挑秧弹齿1的直径为5mm。 所述挑秧弹齿1的材质为70Mn弹簧钢。所述刀片尖端与挑秧弹齿1末端之间的距离为5cm。 所述垄上弧弯刀20的长度为12cm,所述垄沟弧弯刀22的长度与垄沟的深度匹配,垄沟弧弯 刀22的长度为23cm。所述垄坡弧弯刀21长度略短垄沟弧弯刀22,所述垄坡弧弯刀21的长 度为18cm。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挑秧弹齿1的长度为12mm,所述挑秧弹齿(1)的直径为 3mm,所述挑秧弹齿1的材质为85Mn弹簧钢。所述刀片尖端与挑秧弹齿1末端之间的距离 为0cm。所述垄上弧弯刀20的长度为14cm,所述垄沟弧弯刀22的长度与垄沟的深度匹配, 垄沟弧弯刀22的长度为25cm。所述垄坡弧弯刀21长度略短垄沟弧弯刀22,所述垄坡弧弯 刀21的长度为20cm。

马铃薯杀秧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铃薯杀秧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铃薯杀秧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杀秧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杀秧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马铃薯杀秧机,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行走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下方,变速箱、传动装置和刀辊由前到后依次设置在机架上,变速箱通过传动装置和刀辊相连。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行走轮对称布在机架的前端,后行走轮分布在机架的后端。前行走轮上设有垄沟挑秧装置,垄沟挑秧装置包括固定格盘和设置在固定格盘上的挑秧弹齿,所述固定格盘通过驱动轴与前行走轮相连接。挑秧弹齿装置将沟底的秧杆挑起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