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水式增氧机.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00190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70291.8

申请日:

20110323

公开号:

CN102285724B

公开日:

2013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4,C02F7/00

主分类号:

A01K63/04,C02F7/00

申请人:

吴为国

发明人:

吴为国

地址:

318058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西路288号

优先权:

201010238618.3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增氧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扬水式增氧机,电机装在锥形体和防水罩组成的壳体内,电机由支承座连接壳体,壳体和电机一起安装在浮体上,电机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叶轮轴,叶轮轴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中,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位置,防水罩和电机之间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回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使冷却风扇和散热片热交换后形成的热风不再回流到电机风扇罩内,使电机温度大幅下降。叶轮正转时把水体扬起;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向水中充气增氧;扩散轮在扬水时把叶轮扬起的水向四周扩散,实现白天扬水增氧,增加水中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晚上没有阳光可射流增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扬水式增氧机主要由:浮体、电机、叶轮轴、叶轮、锥形体、防水罩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装在锥形体和防水罩组成的壳体内,电机由支承座连接壳体,壳体和电机一起安装在浮体上,所述的浮体是二只长度大于宽度的浮体通过连杆组合而成,电机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叶轮轴,叶轮轴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中,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位置,电机正转时,叶轮把水扬起;电机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叶轮轴的横槽成为进气口向水中充气增氧;锥形体的下端有水润滑轴承,叶轮轴在水润滑轴承内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支承座连接在锥形体的安装平台上,支承轴内端穿过锥形体和支承座紧固连接,支承轴的外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装在浮体上,支架分为主支架和副支架,副支架有固定副支架或铰接副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主支架180°分布在浮体上,副支架与主支架成90°安装在连杆上,主、副支架都制有调节高度用的排孔,支承轴分为主支承轴和副支承轴,主支承轴外端固定在主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副支承轴外端固定在副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固定副支架下部套在连杆外侧,或铰接副支架通过铰接件装在连杆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由叶片座及连接在叶片座上的叶片组成,叶片座由外筒与内筒在下部连接组成,内筒和外筒之间有加强筋,内筒与叶轮轴配合并用横销插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机还包括叶轮和扩散轮组合使用,扩散轮在叶轮之上,叶轮轴正转时叶轮把水体扬起,扩散轮把叶轮扬起的水向四周扩散;反转时叶轮向下推动水体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射流增氧, 射流角度由副支承轴和铰接副支架孔位配合调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器由轴套及用卡箍卡接在轴套上的软胶管组成,轴套的外端与电机轴连接,软胶管的外端通过卡箍与叶轮轴的上部卡接,与软胶管用卡箍卡接的轴套的结合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或所述连轴器是:叶轮轴上部为内外径均扩径形成的安装位,轴套下部的定位部的外圆与安装位的内圆相配合,软胶管同时套住叶轮轴的安装位和轴套,用一个卡箍卡在软胶管的上端部将轴套与软胶管卡紧,用另一个卡箍卡在叶轮轴末扩径部和扩径部的交界处的末扩径的叶轮轴外侧相对应的软胶管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软胶管两端的卡箍是由钢板拉伸而成的圆筒型卡箍,缩径而卡住软胶管两端。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支承座和电机的下端盖制成一体,或电机和支承座分体组合。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端伸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外有风扇罩,电机壳上有多个散热片,风扇罩及电机壳外设有防水罩,防水罩的上部有进风口、四周下部有出风窗口,防水罩与电机之间设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回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为一隔离板,隔离板的外侧与防水罩的内壁相配合,隔离板的内侧与风扇罩的外壁相配合;所述风扇罩和隔离板为一体式结构,隔离板上与防水罩的结合处设有环形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扬水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有救生和助长的设备,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扬水式增氧机是喷水式增氧机的一种,已有的喷水式增氧机是用浮体将泵浮起,由泵的出水口向空中喷水,使水与空气接触,起到增氧作用如中国专利2005201288864,2007200489884都是叶轮在管道中工作,已有喷水式增氧机存在的缺点有:一是喷水量少功耗大效率低;二是电机在水下工作,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已有喷水式增氧机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不在水下工作,叶轮不在管道中工作,喷水量大、效率高的扬水式增氧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扬水式增氧机主要由:浮体、电机、叶轮轴、叶轮、锥形体、防水罩组成,电机装在锥形体和防水罩组成的壳体内,电机由支承座连接壳体,壳体和电机一起安装在浮体上,电机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叶轮轴,叶轮轴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中,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位置,电机正转时,叶轮把水扬起;锥形体的下端有水润滑轴承,叶轮轴在水润滑轴承内旋转。

上述的支承座连接在锥形体的安装平台上,支承轴内端穿过锥形体和支承座紧固连接,支承轴的外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装在浮体上,支架分为主支架和副支架,副支架有固定副支架或铰接副支架。

上述的主支架180°分布在浮体上,副支架与主支架成90°安装在连杆上,主、副支架都制有调节高度用的排孔,支承轴分为主支承轴和副支承轴,主支承轴外端固定在主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副支承轴外端固定在副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固定副支架下部套在连杆外侧,或铰接副支架通过铰接件装在连杆上。

上述的叶轮由叶片座及连接在叶片座上的叶片组成,叶片座由外筒与内筒在下部连接组成,内筒和外筒之间有加强筋,内筒与叶轮轴配合并用横销插接连接。

上述的增氧机还包括叶轮和扩散轮组合使用,扩散轮在叶轮之上,叶轮轴正转时叶轮在把水体扬起,扩散轮把叶轮扬起的水向四周扩散;反转时叶轮向下推动水体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射流增氧, 射流角度由副支承轴和铰接副支架孔位配合调节。

上述的连轴器由轴套及用卡箍卡接在轴套上的软胶管组成,轴套的外端与电机轴连接,软胶管的外端通过卡箍与叶轮轴的上部卡接,与软胶管用卡箍卡接的轴套的结合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或所述连轴器是:叶轮轴上部为内外径均扩径形成的安装位,轴套下部的定位部的外圆与安装位的内圆相配合,软胶管同时套住叶轮轴的安装位和轴套,用一个卡箍卡在软胶管的上端部将轴套与软胶管卡紧,用另一个卡箍卡在叶轮轴末扩径部和扩径部的交界处的末扩径的叶轮轴外侧相对应的软胶管上。

上述的软胶管两端的卡箍是由钢板拉伸而成的圆筒型卡箍,缩径而卡住软胶管两端。

上述的支承座和电机的下端盖制成一体,或电机和支承座分体组合。

上述的电机上端伸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外有风扇罩,电机壳上有多个散热片,风扇罩及电机壳外设有防水罩,防水罩的上部有进风口、四周下部有出风窗口,防水罩与电机之间设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回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

上述的隔离装置为一隔离板,隔离板的外侧与防水罩的内壁相配合,隔离板的内侧与风扇罩的外壁相配合;所述风扇罩和隔离板为一体式结构,隔离板上与防水罩的结合处设有环形板。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1.叶轮扬起的水不受管道限制直接洒向空中,水量大、效率高;

2.电机不在水下工作,不需要机械密封及密封件的润滑油,防止漏油,污染水塘;

3.叶轮轴的横槽使壳体内的水及时排出,电机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叶轮轴的横槽成为进气口,向水中充气增氧,实现白天扬水增氧,增加水中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晚上没有阳光射流增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锥形体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锥形体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直线形锥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曲线形锥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防水罩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叶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电机和支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支承座和电机端盖一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固定副支架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铰接副支架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带射流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风扇罩和隔离板一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风扇罩和隔离板一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隔离板立体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增氧机的电机防止热风回流装置的示意图(风扇罩和隔离板一体);

图20是本发明的增氧机的电机防止热风回流装置的示意图(风扇罩和隔离板分体)。

图中:1—电机;11—电机轴;12—风扇罩;121—环形板;122—加强条;123—固定孔;124—隔离板;13—风扇;

2—支承座;21—下端盖;22—主支承轴的固定孔;23—通孔;24—轴承室;25—副支承轴的固定孔; 

3—锥形体;31—安装平台;32—安装孔;33—轴承室;34—配合位;35—镂空部;36—圆柱形;37—直线;38—曲线;39—法兰; 

4—防水罩;41—出风窗口;42—流水槽;43—挡水板;44—盖子;45—进风口;

5—连轴器;51—轴套;511—定位部;52—软胶管;53—卡箍;54—防滑槽;

6—浮体;61—主支架;611—排孔;62—固定副支架;621—排孔;63—铰接副支架;631—排孔;64—主支承轴;65—副支承轴;

7—叶轮;71—外筒;72—内筒;73—叶片;74—缺口;75—加强筋;76—扩散轮;

8—叶轮轴;81—横槽;82—扩径部;83—安装位;84—横销;85—水润滑轴承;

9—连杆;91—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15:

扬水式增氧机主要由:浮体6、电机1、叶轮轴8、叶轮7、锥形体3、防水罩4等组成,电机1装在锥形体3和防水罩4组成的壳体内,电机1由支承座2连接壳体,壳体和电机1一起安装在浮体6上,电机轴11通过连轴器5连接叶轮轴8,叶轮轴8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中,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位置,电机正转时,叶轮把水扬起;锥形体3的下端有水润滑轴承85,叶轮轴8在水润滑轴承85内旋转。

上述的支承座2连接在锥形体3的安装平台31上,支承轴内端穿过锥形体3和支承座2紧固连接,支承轴的外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装在浮体6上,支架分为主支架61和副支架,副支架有固定副支架62或铰接副支架63。

上述的主支架180°分布在浮船上,副支架和主支架90°安装在连杆9上,主、副支架都制有调节高度用的排孔,支承轴分为主支承轴64和副支承轴65,主支承轴64外端固定在主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由螺母紧固,副支承轴65外端固定在副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由螺钉紧固,固定副支架62下部套在连杆9外侧,或铰接副支架63通过铰接件91装在连杆9上,铰接副支架63上有排孔,单独调整排孔和副支承轴65的位置可改变叶轮轴8和水平面的夹角。

上述的叶轮主要由叶片73、叶片座等组成,叶片座由外筒71与内筒72在下部连接组成,内筒72中心有和叶轮轴8配合的孔,内筒72和外筒71之间有加强筋75,内筒72有和叶轮轴8横销84配合的缺口74,横销84由外筒71的内圆定位,横销84、缺口74、内筒72和外筒71之间的加强筋75共同传递扭矩;叶轮下部由螺母固定。叶轮一次注塑成型,叶轮的扩张口起导流作用,使水体向锥形体3的四周喷射,如果叶轮的外筒内径大于锥形体的小端,可不要扩张口。

上述的连轴器5是电机轴11配有轴套51,轴套51有定位部511和叶轮轴8插接配合并通过软胶管52连接,所述的软胶管52两端有卡箍53,卡箍53卡在轴套51上有防滑槽54的外侧相对应的软胶管52上;或叶轮轴8上部为内外径均扩径形成的安装位83,定位部511的外圆与安装位83的内圆相配合,所述的卡箍53卡在叶轮轴8末扩径部和扩径部82的交界处的末扩径的叶轮轴8外侧相对应的软胶管52上;叶轮轴8上制有横槽81,使叶轮轴8内外惯通。

上述的软胶管52两端的卡箍53是由钢板拉伸而成的圆筒型卡箍,用专用工具缩径而卡住软胶管52两端,卡箍53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把软胶管52两端和叶轮轴8或轴套51卡牢就行,用铁丝捆扎也行,如果电机轴11的外径和叶轮轴8外径相当可以不用轴套51。

上述的支承座2和电机的下端盖21制成一体,或电机1和支承座2分体组合。

本发明的增氧机还有射流增氧功能:电机1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叶轮轴8的横槽81成为进气口,向水中充气增氧,调整副支承轴65和铰接副支架63的排孔位置,可改变叶轮轴8和水平面的夹角,使射流的同时产生推流效果。(见图14)

本发明的增氧机使用高转速电机可在叶轮轴8装扩散轮76和叶轮7组合使用,叶轮7在正转时把水体扬起;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叶轮轴8的横槽81成为进气口,向水中充气增氧;扩散轮76在扬水时把叶轮扬起的水向四周扩散,实现白天扬水增氧,增加水中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晚上没有阳光可射流增氧。(见图15)

本发明的增氧机的防水罩内防止热风回流的装置,主要由电机1、防水罩4、进风口45、出风窗口41组成,电机1垂直安装,电机上端伸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13,冷却风扇外有风扇罩12,电机壳上有多个散热片,风扇罩及电机壳外设有防水罩4,防水罩上有进风口45、防水罩4的四周下部有出风窗口41,防水罩和电机之间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回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使冷却风和散热片热交换后形成的热风不再回流到电机风扇罩内,使电机1温度大幅下降。

所述隔离装置是风扇罩12外侧设置有隔离板124,隔离板124的外侧和防水罩4内壁相配合,隔离板124的内侧和风扇罩12的外壁相配合。风扇罩12和隔离板124可制成一体,用注塑成型或冲压成型,和防水罩的配合面有环形板121,环形板121和风扇罩12的直壁之间有加强条122。风扇罩12和电机1的固定方法可以是螺钉或扣接固定。隔离板124和防水罩4配合使电机的上端部得到壳体支承,增加整体性,有效防止运输损坏。

本发明的浮体6可以是整体的或分体的,形状是三角形、圆形、方形等。叶轮外可装导流管以吸取深层的贫氧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扬水式增氧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扬水式增氧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扬水式增氧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水式增氧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水式增氧机.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28572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03 CN 102285724 B *CN102285724B* (21)申请号 201110070291.8 (22)申请日 2011.03.23 201010238618.3 2010.07.20 CN A01K 63/04(2006.01) C02F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吴为国 地址 318058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环 西路 288 号 (72)发明人 吴为国 (54) 发明名称 扬水式增氧机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增氧机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扬水 式增氧机, 电机装在。

2、锥形体和防水罩组成的壳体 内, 电机由支承座连接壳体, 壳体和电机一起安装 在浮体上, 电机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叶轮轴, 叶轮轴 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中, 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 位置, 防水罩和电机之间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回 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 使冷却风扇和散 热片热交换后形成的热风不再回流到电机风扇罩 内, 使电机温度大幅下降。叶轮正转时把水体扬 起 ; 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 产生负压吸入空气, 向 水中充气增氧 ; 扩散轮在扬水时把叶轮扬起的水 向四周扩散, 实现白天扬水增氧, 增加水中微生物 的光合作用, 晚上没有阳光可射流增氧。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审查员。

3、 沈璐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3 页 1/1 页 2 1. 一种扬水式增氧机主要由 : 浮体、 电机、 叶轮轴、 叶轮、 锥形体、 防水罩组成, 其特征 在于电机装在锥形体和防水罩组成的壳体内, 电机由支承座连接壳体, 壳体和电机一起安 装在浮体上, 所述的浮体是二只长度大于宽度的浮体通过连杆组合而成, 电机轴通过连轴 器连接叶轮轴, 叶轮轴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中, 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位置, 电机正转时, 叶轮把水扬起 ; 电机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 产生负压吸入空气。

4、, 叶轮轴的横槽成为进气口向 水中充气增氧 ; 锥形体的下端有水润滑轴承, 叶轮轴在水润滑轴承内旋转。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支承座连接在锥形体的安装平台 上, 支承轴内端穿过锥形体和支承座紧固连接, 支承轴的外端固定在支架上, 支架装在浮体 上, 支架分为主支架和副支架, 副支架有固定副支架或铰接副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主支架180分布在浮体上, 副支架 与主支架成 90安装在连杆上, 主、 副支架都制有调节高度用的排孔, 支承轴分为主支承轴 和副支承轴, 主支承轴外端固定在主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 副支承轴外端固定在副支架 。

5、所需高度的排孔内, 固定副支架下部套在连杆外侧, 或铰接副支架通过铰接件装在连杆上。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由叶片座及连接在叶 片座上的叶片组成, 叶片座由外筒与内筒在下部连接组成, 内筒和外筒之间有加强筋, 内筒 与叶轮轴配合并用横销插接连接。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机还包括叶轮和扩散轮 组合使用, 扩散轮在叶轮之上, 叶轮轴正转时叶轮把水体扬起, 扩散轮把叶轮扬起的水向四 周扩散 ; 反转时叶轮向下推动水体产生负压吸入空气射流增氧 , 射流角度由副支承轴和 铰接副支架孔位配合调节。 6. 如权利要求 。

6、1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器由轴套及用卡箍卡接在 轴套上的软胶管组成, 轴套的外端与电机轴连接, 软胶管的外端通过卡箍与叶轮轴的上部 卡接, 与软胶管用卡箍卡接的轴套的结合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 或所述连轴器是 : 叶轮轴 上部为内外径均扩径形成的安装位, 轴套下部的定位部的外圆与安装位的内圆相配合, 软 胶管同时套住叶轮轴的安装位和轴套, 用一个卡箍卡在软胶管的上端部将轴套与软胶管卡 紧, 用另一个卡箍卡在叶轮轴末扩径部和扩径部的交界处的末扩径的叶轮轴外侧相对应的 软胶管上。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软胶管两端的卡箍是由钢板拉伸而 成的圆筒型卡。

7、箍, 缩径而卡住软胶管两端。 8.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支承座和电机的下端盖制成一 体, 或电机和支承座分体组合。 9.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5 或 6 或 7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 端伸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 冷却风扇外有风扇罩, 电机壳上有多个散热片, 风扇罩 及电机壳外设有防水罩, 防水罩的上部有进风口、 四周下部有出风窗口, 防水罩与电机之间 设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回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扬水式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为一隔离板, 隔离板 的外侧与防水罩的内壁相配。

8、合, 隔离板的内侧与风扇罩的外壁相配合 ; 所述风扇罩和隔离 板为一体式结构, 隔离板上与防水罩的结合处设有环形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85724 B 2 1/4 页 3 扬水式增氧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增氧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扬水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0002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有救生和助长的设备, 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水 车式、 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 扬水式增氧机是喷水式增氧机的一种, 已有的喷水式增氧 机是用浮体将泵浮起, 由泵的出水口向空中喷水, 使水与空气接触, 起到增氧作用如中国专 利 2005201288864, 200720048988。

9、4 都是叶轮在管道中工作, 已有喷水式增氧机存在的缺点 有 : 一是喷水量少功耗大效率低 ; 二是电机在水下工作, 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已有喷水式增氧机的不足, 提供一种电机不在水下工作, 叶 轮不在管道中工作, 喷水量大、 效率高的扬水式增氧机。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0005 扬水式增氧机主要由 : 浮体、 电机、 叶轮轴、 叶轮、 锥形体、 防水罩组成, 电机装在锥 形体和防水罩组成的壳体内, 电机由支承座连接壳体, 壳体和电机一起安装在浮体上, 电机 轴通过连轴器连接叶轮轴, 叶轮轴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中, 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位。

10、置, 电 机正转时, 叶轮把水扬起 ; 锥形体的下端有水润滑轴承, 叶轮轴在水润滑轴承内旋转。 0006 上述的支承座连接在锥形体的安装平台上, 支承轴内端穿过锥形体和支承座紧固 连接, 支承轴的外端固定在支架上, 支架装在浮体上, 支架分为主支架和副支架, 副支架有 固定副支架或铰接副支架。 0007 上述的主支架 180分布在浮体上, 副支架与主支架成 90安装在连杆上, 主、 副 支架都制有调节高度用的排孔, 支承轴分为主支承轴和副支承轴, 主支承轴外端固定在主 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 副支承轴外端固定在副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 固定副支架下部 套在连杆外侧, 或铰接副支架通过铰接件装在。

11、连杆上。 0008 上述的叶轮由叶片座及连接在叶片座上的叶片组成, 叶片座由外筒与内筒在下部 连接组成, 内筒和外筒之间有加强筋, 内筒与叶轮轴配合并用横销插接连接。 0009 上述的增氧机还包括叶轮和扩散轮组合使用, 扩散轮在叶轮之上, 叶轮轴正转时 叶轮在把水体扬起, 扩散轮把叶轮扬起的水向四周扩散 ; 反转时叶轮向下推动水体产生负 压吸入空气射流增氧 , 射流角度由副支承轴和铰接副支架孔位配合调节。 0010 上述的连轴器由轴套及用卡箍卡接在轴套上的软胶管组成, 轴套的外端与电机轴 连接, 软胶管的外端通过卡箍与叶轮轴的上部卡接, 与软胶管用卡箍卡接的轴套的结合面 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 。

12、或所述连轴器是 : 叶轮轴上部为内外径均扩径形成的安装位, 轴套下 部的定位部的外圆与安装位的内圆相配合, 软胶管同时套住叶轮轴的安装位和轴套, 用一 个卡箍卡在软胶管的上端部将轴套与软胶管卡紧, 用另一个卡箍卡在叶轮轴末扩径部和扩 径部的交界处的末扩径的叶轮轴外侧相对应的软胶管上。 说 明 书 CN 102285724 B 3 2/4 页 4 0011 上述的软胶管两端的卡箍是由钢板拉伸而成的圆筒型卡箍, 缩径而卡住软胶管两 端。 0012 上述的支承座和电机的下端盖制成一体, 或电机和支承座分体组合。 0013 上述的电机上端伸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 冷却风扇外有风扇罩, 电机壳 上。

13、有多个散热片, 风扇罩及电机壳外设有防水罩, 防水罩的上部有进风口、 四周下部有出风 窗口, 防水罩与电机之间设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回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 0014 上述的隔离装置为一隔离板, 隔离板的外侧与防水罩的内壁相配合, 隔离板的内 侧与风扇罩的外壁相配合 ; 所述风扇罩和隔离板为一体式结构, 隔离板上与防水罩的结合 处设有环形板。 0015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 0016 1. 叶轮扬起的水不受管道限制直接洒向空中, 水量大、 效率高 ; 0017 2. 电机不在水下工作, 不需要机械密封及密封件的润滑油, 防止漏油, 污染水塘 ; 0018 3.。

14、 叶轮轴的横槽使壳体内的水及时排出, 电机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 产生负压吸 入空气, 叶轮轴的横槽成为进气口, 向水中充气增氧, 实现白天扬水增氧, 增加水中微生物 的光合作用, 晚上没有阳光射流增氧。 0019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2 是图 1 的放大图 ; 0022 图 3 是本发明的锥形体立体示意图 ; 0023 图 4 是本发明的锥形体立体示意图 ; 0024 图 5 是本发明的直线形锥体示意图 ; 0025 图 6 是本发明的曲线形锥体示意图 ; 0026 图 7 是本发明的防水罩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8 是本发明的。

15、叶轮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9 是本发明的电机和支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10 是本发明的支承座和电机端盖一体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11 是本发明的固定副支架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 0031 图 12 是本发明的铰接副支架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 0032 图 13 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14 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带射流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15 是本发明的扬水式增氧机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 0035 图 16 是本发明的风扇罩和隔离板一体结构示意图 ; 0036 图 17 是本发明的风扇罩和隔离板一体结构示意图 ; 0037 图。

16、 18 是本发明的隔离板立体示意图 ; 0038 图 19 是本发明的增氧机的电机防止热风回流装置的示意图 (风扇罩和隔离板一 体) ; 0039 图 20 是本发明的增氧机的电机防止热风回流装置的示意图 (风扇罩和隔离板分 体) 。 0040 图中 : 1电机 ; 11电机轴 ; 12风扇罩 ; 121环形板 ; 122加强条 ; 123固 说 明 书 CN 102285724 B 4 3/4 页 5 定孔 ; 124隔离板 ; 13风扇 ; 0041 2支承座 ; 21下端盖 ; 22主支承轴的固定孔 ; 23通孔 ; 24轴承室 ; 25副 支承轴的固定孔 ; 0042 3锥形体 ; 3。

17、1安装平台 ; 32安装孔 ; 33轴承室 ; 34配合位 ; 35镂空部 ; 36圆柱形 ; 37直线 ; 38曲线 ; 39法兰 ; 0043 4防水罩 ; 41出风窗口 ; 42流水槽 ; 43挡水板 ; 44盖子 ; 45进风口 ; 0044 5连轴器 ; 51轴套 ; 511定位部 ; 52软胶管 ; 53卡箍 ; 54防滑槽 ; 0045 6浮体 ; 61主支架 ; 611排孔 ; 62固定副支架 ; 621排孔 ; 63铰接副支 架 ; 631排孔 ; 64主支承轴 ; 65副支承轴 ; 0046 7叶轮 ; 71外筒 ; 72内筒 ; 73叶片 ; 74缺口 ; 75加强筋 ;。

18、 76扩散轮 ; 0047 8叶轮轴 ; 81横槽 ; 82扩径部 ; 83安装位 ; 84横销 ; 85水润滑轴承 ; 0048 9连杆 ; 91铰接件。 0049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 1-15 : 0051 扬水式增氧机主要由 : 浮体6、 电机1、 叶轮轴8、 叶轮7、 锥形体3、 防水罩4等组成, 电机 1 装在锥形体 3 和防水罩 4 组成的壳体内, 电机 1 由支承座 2 连接壳体, 壳体和电机 1 一起安装在浮体6上, 电机轴11通过连轴器5连接叶轮轴8, 叶轮轴8垂直向下延伸进入水 中, 电机本体在水平面以上位置, 电机正转时。

19、, 叶轮把水扬起 ; 锥形体 3 的下端有水润滑轴 承 85, 叶轮轴 8 在水润滑轴承 85 内旋转。 0052 上述的支承座 2 连接在锥形体 3 的安装平台 31 上, 支承轴内端穿过锥形体 3 和支 承座 2 紧固连接, 支承轴的外端固定在支架上, 支架装在浮体 6 上, 支架分为主支架 61 和副 支架, 副支架有固定副支架 62 或铰接副支架 63。 0053 上述的主支架 180分布在浮船上, 副支架和主支架 90安装在连杆 9 上, 主、 副 支架都制有调节高度用的排孔, 支承轴分为主支承轴64和副支承轴65, 主支承轴64外端固 定在主支架所需高度的排孔内由螺母紧固, 副支承。

20、轴 65 外端固定在副支架所需高度的排 孔内由螺钉紧固, 固定副支架 62 下部套在连杆 9 外侧, 或铰接副支架 63 通过铰接件 91 装 在连杆 9 上, 铰接副支架 63 上有排孔, 单独调整排孔和副支承轴 65 的位置可改变叶轮轴 8 和水平面的夹角。 0054 上述的叶轮主要由叶片 73、 叶片座等组成, 叶片座由外筒 71 与内筒 72 在下部连 接组成, 内筒 72 中心有和叶轮轴 8 配合的孔, 内筒 72 和外筒 71 之间有加强筋 75, 内筒 72 有和叶轮轴 8 横销 84 配合的缺口 74, 横销 84 由外筒 71 的内圆定位, 横销 84、 缺口 74、 内 筒。

21、 72 和外筒 71 之间的加强筋 75 共同传递扭矩 ; 叶轮下部由螺母固定。叶轮一次注塑成 型, 叶轮的扩张口起导流作用, 使水体向锥形体 3 的四周喷射, 如果叶轮的外筒内径大于锥 形体的小端, 可不要扩张口。 0055 上述的连轴器 5 是电机轴 11 配有轴套 51, 轴套 51 有定位部 511 和叶轮轴 8 插接 配合并通过软胶管52连接, 所述的软胶管52两端有卡箍53, 卡箍53卡在轴套51上有防滑 槽 54 的外侧相对应的软胶管 52 上 ; 或叶轮轴 8 上部为内外径均扩径形成的安装位 83, 定 位部 511 的外圆与安装位 83 的内圆相配合, 所述的卡箍 53 卡在。

22、叶轮轴 8 末扩径部和扩径 部 82 的交界处的末扩径的叶轮轴 8 外侧相对应的软胶管 52 上 ; 叶轮轴 8 上制有横槽 81, 说 明 书 CN 102285724 B 5 4/4 页 6 使叶轮轴 8 内外惯通。 0056 上述的软胶管 52 两端的卡箍 53 是由钢板拉伸而成的圆筒型卡箍, 用专用工具缩 径而卡住软胶管 52 两端, 卡箍 53 的方法多种多样, 只要把软胶管 52 两端和叶轮轴 8 或轴 套 51 卡牢就行, 用铁丝捆扎也行, 如果电机轴 11 的外径和叶轮轴 8 外径相当可以不用轴套 51。 0057 上述的支承座 2 和电机的下端盖 21 制成一体, 或电机 1。

23、 和支承座 2 分体组合。 0058 本发明的增氧机还有射流增氧功能 : 电机 1 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 产生负压吸入 空气, 叶轮轴 8 的横槽 81 成为进气口, 向水中充气增氧, 调整副支承轴 65 和铰接副支架 63 的排孔位置, 可改变叶轮轴 8 和水平面的夹角, 使射流的同时产生推流效果。 (见图 14) 0059 本发明的增氧机使用高转速电机可在叶轮轴 8 装扩散轮 76 和叶轮 7 组合使用, 叶 轮7在正转时把水体扬起 ; 反转时叶轮向下射流, 产生负压吸入空气, 叶轮轴8的横槽81成 为进气口, 向水中充气增氧 ; 扩散轮 76 在扬水时把叶轮扬起的水向四周扩散, 实现白天。

24、扬 水增氧, 增加水中微生物的光合作用, 晚上没有阳光可射流增氧。 (见图 15) 0060 本发明的增氧机的防水罩内防止热风回流的装置, 主要由电机 1、 防水罩 4、 进风 口 45、 出风窗口 41 组成, 电机 1 垂直安装, 电机上端伸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冷却风扇 13, 冷 却风扇外有风扇罩 12, 电机壳上有多个散热片, 风扇罩及电机壳外设有防水罩 4, 防水罩上 有进风口 45、 防水罩 4 的四周下部有出风窗口 41, 防水罩和电机之间有防止电机热风向上 回流进入电机风扇罩的隔离装置, 使冷却风和散热片热交换后形成的热风不再回流到电机 风扇罩内, 使电机 1 温度大幅下降。 0。

25、061 所述隔离装置是风扇罩 12 外侧设置有隔离板 124, 隔离板 124 的外侧和防水罩 4 内壁相配合, 隔离板 124 的内侧和风扇罩 12 的外壁相配合。风扇罩 12 和隔离板 124 可制 成一体, 用注塑成型或冲压成型, 和防水罩的配合面有环形板 121, 环形板 121 和风扇罩 12 的直壁之间有加强条 122。风扇罩 12 和电机 1 的固定方法可以是螺钉或扣接固定。隔离板 124 和防水罩 4 配合使电机的上端部得到壳体支承, 增加整体性, 有效防止运输损坏。 0062 本发明的浮体 6 可以是整体的或分体的, 形状是三角形、 圆形、 方形等。叶轮外可 装导流管以吸取深。

26、层的贫氧水。 0063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 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故 : 凡依本发明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285724 B 6 1/13 页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7 2/13 页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8 3/13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9 4/13 页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0 5/13 页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1。

27、 6/13 页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2 7/13 页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3 8/13 页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4 9/13 页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5 10/13 页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6 11/13 页 1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7 12/13 页 1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8 13/13 页 1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85724 B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