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爬杆装置.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876426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13125.3

申请日:

20120626

公开号:

CN102728031B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7/00

主分类号:

A63B27/00

申请人:

国网重庆丰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田勇,廖巨成,刘飞鸿,杨文辉

地址:

408200 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新湾路3号

优先权:

CN201210213125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郭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爬杆装置,主动箱体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与从动轮箱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动箱体上安装有调速电机和左、右主动轮轴,所述左、右主动轮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的两侧,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该蜗杆与固套在蜗轮轴上的蜗轮配合,蜗轮轴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该蜗轮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连接,在左、右主动轮轴上分别固套有左、右主动轮;在从动轮箱体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和工程鞋,在从动轮传动轴上固套有从动轮;所述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该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本发明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结构简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箱体(1)和从动轮箱体(2),所述主动箱体(1)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22)与从动轮箱体(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安装有调速电机(3)和左、右主动轮轴(4、5),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3)的两侧,所述调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6),该蜗杆(6)与固套在蜗轮轴(7)上的蜗轮(8)配合,所述蜗轮轴(7)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该蜗轮轴(7)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连接,在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上分别固套有左、右主动轮(9、10);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11)和工程鞋(12),在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上固套有从动轮(13);所述左、右主动轮(9、10)和从动轮(13)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该左、右主动轮(9、10)和从动轮(13)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 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调节杆(22)为横向布置的U型结构,该U型调节杆(22)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1)和从动轮箱体(2)的横向连接孔(a)内,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门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22a),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爪机构(14),所述棘爪机构(14)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22a)将所述U 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锁紧在所述横向连接孔(a)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机构(14)由棘爪(14a)、压簧(14b)、弹簧盖(14c)以及手柄(14d)构成,其中所述棘爪(14a)的侧平面通过所述U型调节杆(22)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22a)中,在该棘爪(14a)外侧固定所述手柄(14d),所述弹簧盖(14c)固定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所述手柄(14d)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14c),在所述手柄(14d)上套装所述压簧(14b),该压簧(14b)一端压在所述棘爪(14a)的轴肩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盖(14c)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箱体(1)由上箱体(1a)和下箱体(1b)连接而成,所述蜗杆(6)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箱体(1a)和下箱体(1b)上,所述调速电机(3)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1b)上,该调速电机(3)位于所述蜗杆(6)下方,该调速电机(3)的输出轴经联轴器(15)与所述蜗杆(6)连接,所述蜗轮轴(7)通过万向联轴器(16)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固定有水平支撑(17),该水平支撑(17)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箱体(2)的两侧,在所述水平支撑(17)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调节杆(22)上经护栏基座(18)固定有护栏(19),所述护栏(19)由呈“U”字形结构的护杆(19a)、竖向连接杆(19b)以及手握杆(19c)构成,其中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杆(19b)与所述护栏基座(18)固定,在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19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19c)呈“7”字形结构,在该手握杆(19c)上套装有防滑套(20),并在该手握杆(19c)上安装有触摸式控制器(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电线、电缆等的安装以及维修必须要爬到较高的电杆上才能 进行操作,常用的爬杆工具有脚扣和踩板,这两种装置使用都不方便,劳动强 度大,效率低下,易出事故,极不安全;近年来设计人员曾试制出机械爬杆车, 这些装置结构复杂笨重,无法绕越障碍,不宜携带野外作业;发明专利申请号 为88219623.5的便携式机械爬杆车结构复杂,传动环节多,无法绕越障碍,作 业时当重心在杆径方向偏移时易造成下落,安全可靠性差;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88207843.7的登杆机也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用性专 利申请号为90222202.3的轻便式自动爬杆机其结构虽然简单,但是爬升可靠性 差;总之现有的爬杆设备都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爬升可靠性差、爬升安全性难 以保证;二是操作不便,自动性能差;三是通用性差,难以根据杆径的大小进 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安全高效、通用 性强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其要点是:包括主动箱体和 从动轮箱体,所述主动箱体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与从动轮箱体的两端分别连 接,在所述主动箱体上安装有调速电机和左、右主动轮轴,所述左、右主动轮 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的两侧,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该 蜗杆与固套在蜗轮轴上的蜗轮配合,所述蜗轮轴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该蜗 轮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连接,在所述左、右主动轮轴上分别固套 有左、右主动轮;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和工程鞋,在所述 从动轮传动轴上固套有从动轮;所述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面均为曲面结 构,该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采用以上结构,使 用时,将本发明安装在电杆上,由于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 一圆面上,因此左、右主动轮和从动轮能够包裹并贴合在电杆上,需要爬升时, 启动调速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运转,使得蜗轮带动蜗轮轴转动, 在蜗轮轴的带动下左、右主动轮轴转动,最后在左、右主动轮轴的带动下左、 右主动轮运转,在左、右主动轮的作用下从动轮运转,从而使得本发明在电杆 上运动,操作者站在工程鞋上即可进行操作,根据需要上升或者下降调节调节 电机的正反转即可。本发明安全高效,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由于采 用了U型调节杆,从而可以根据电杆的杆径大小调节U型调节杆即可,故而使 得本发明的通用性强。

所述U型调节杆为横向布置的U型结构,该U型调节杆的个数为两个,每 个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和从动轮箱体的横 向连接孔内,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在所 述主动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爪机构,所述棘爪机构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将 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分别锁紧在所述横向杆连接孔中。采用以上 结构,所述U型调节杆的上、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同时由于棘 爪机构的存在,调节从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故而可根据电杆的不 同杆径进行调节,通用性强。

所述棘爪机构由棘爪、压簧、弹簧盖以及手柄构成,其中所述棘爪的侧平 面通过所述U型调节杆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中,在该棘爪外端固定所述手柄, 所述弹簧盖固定在所述主动箱体上,所述手柄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在所述手 柄上套装所述压簧,该压簧一端压在所述棘爪的轴肩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 盖的内壁上。采用以上结构,需要对本发明中从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 离时,将手柄拉出,从而能够将棘爪从棘齿中拉出,此时即可调节从动轮箱体 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调节好后,松开手柄,在压簧的作用下,棘爪卡入棘 齿中,即可锁紧。

所述主动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而成,所述蜗杆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 在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上,所述调速电机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该调速电 机位于所述蜗杆下方,该调速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 轮轴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因主 动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而成,故而能够较好的实现蜗轮蜗杆机构的安装 和拆卸。

所述左、右主动轮轴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 装有轴承闷盖。采用以上结构,使得左、右主动轮轴的安装更可靠。

所述从动轮传动轴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 有轴承闷盖。采用以上结构,使得从动轮传动轴的安装更可靠。

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固定有水平支撑,该水平支撑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 箱体的两侧,在所述水平支撑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采用以上结构,便于 操作者的支撑。

在所述U型调节杆上经护栏基座固定有护栏,所述护栏由呈“U”字形结构 的护杆、竖向连接杆以及手握杆构成,其中所述护杆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 杆与所述护栏基座固定,在所述护杆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采用以上结构, 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操作人员的保护,操作更加安全。

所述手握杆呈“7”字形结构,在该手握杆上套装有防滑套,并在该手握杆 上安装有触摸式控制器。采用以上结构,可靠的实现本发明的操纵。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采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很好的改善操作者 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较强的通用性,适应不同杆径电 杆的爬升;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率等 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自动爬杆装置,包括主动箱体1和从动轮 箱体2,所述主动箱体1两端均通过U型调节杆22与从动轮箱体2的两端分别 连接,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安装有调速电机3和左、右主动轮轴4、5,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4、5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 承闷盖,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3的两侧,所述调 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6,该蜗杆6与固套在蜗轮轴7上的蜗轮8配合, 所述蜗轮轴7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该蜗轮轴7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主 动轮轴4、5连接,在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上分别固套有左、右主动轮9、 10;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11和工程鞋12,即所述从动轮 传动轴11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 在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上固套有从动轮13;所述左、右主动轮9、10和从动轮 13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该左、右主动轮9、10和从动轮13内侧的轮面位于同 一圆面上。

请参见图3:所述U型调节杆22为横向布置的U型结构,该U型调节杆 22的个数为两个,每个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 箱体1和从动轮箱体2的横向连接孔a内,即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横向部位 和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横向连接孔a内,该U型调节杆22的上横向部位和 下横向部位的后部位于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的横向连接孔a中,前部位于所述 主动箱体1上的横向连接孔a中,由于U型调节杆22的个数为两个,且对称分 别在所述主动箱体1和从动轮箱体2的两侧,从而能够将所述主动箱体1和从 动轮箱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 棘齿槽22a,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爪机构14,所述棘爪机构 14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22a将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下横向部位分别锁紧在 所述横向杆连接孔a中,所述棘爪机构14由棘爪14a、压簧14b、弹簧盖14c 以及手柄14d构成,其中所述棘爪14a的侧平面通过所述U型调节杆22卡在所 述调节棘齿槽22a中,在该棘爪14a外端固定所述手柄14d,所述弹簧盖14c固 定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所述手柄14d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14c,在所述手柄 14d上套装所述压簧14b,该压簧14b一端压在所述棘爪14a的轴肩上,另一端 顶在所述弹簧盖14c的内壁上。

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所述主动箱体1由上箱体1a和下箱体1b连接 而成,所述蜗杆6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箱体1a和下箱体1b上,所述 调速电机3通过连接法兰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1b上,该调速电机3位于所述 蜗杆6下方,该调速电机3的输出轴经联轴器15与所述蜗杆6连接,所述蜗轮 轴7均通过万向联轴器16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4、5分别连接。

结合图2和图3还可以看出: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固定有水平支撑17, 该水平支撑17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箱体2的两侧,在所述水平支撑17两端 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12。

请参见图1和图3:在所述U型调节杆2上经护栏基座18固定有护栏19, 所述护栏19由呈“U”字形结构的护杆19a、竖向连接杆19b以及手握杆19c构 成,其中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杆19b与所述护栏基座18固定, 在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19c,所述手握杆19c呈“7”字形结 构,在该手握杆19c上套装有防滑套20,并在该手握杆19c上安装有触摸式控 制器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爬杆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2803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9 CN 102728031 B (21)申请号 201210213125.3 (22)申请日 2012.06.26 A63B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国网重庆丰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 408200 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新湾路 3 号 (72)发明人 田勇 廖巨成 刘飞鸿 杨文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普 通合伙 ) 50211 代理人 郭云 CN 101829421 A,2010.09.15, 全文 . CN 202015456 U,2011.10.2。

2、6, 全文 . CN 202860031 U,2013.04.10, 权利要求 1-9. US 5351783 A,1994.10.04,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主动箱体 两端均通过 U 型调节杆与从动轮箱体的两端分别 连接, 在主动箱体上安装有调速电机和左、 右主动 轮轴, 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 机的两侧, 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 该蜗 杆与固套在蜗轮轴上的蜗轮配合, 蜗轮轴安装在 所述主动箱体上, 该蜗轮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左、 右 主动轮轴连接, 在左、 右主动轮轴上分别固套有 左、 右主动。

3、轮 ; 在从动轮箱体上安装有从动轮传 动轴和工程鞋, 在从动轮传动轴上固套有从动轮 ; 所述左、 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 该左、 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 面上。 本发明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结构简 单, 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胡静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28031 B CN 102728031 B 1/2 页 2 1.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4、主动箱体 (1) 和从动轮箱体 (2), 所述主动箱 体 (1) 两端均通过 U 型调节杆 (22) 与从动轮箱体 (2) 的两端分别连接, 在所述主动箱体 (1) 上安装有调速电机 (3) 和左、 右主动轮轴 (4、 5), 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 (4、 5) 对称设置在 所述调速电机 (3) 的两侧, 所述调速电机 (3) 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 (6), 该蜗杆 (6) 与固 套在蜗轮轴 (7) 上的蜗轮 (8) 配合, 所述蜗轮轴 (7) 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 (1) 上, 该蜗轮轴 (7)两端分别与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4、 5)连接, 在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4、 5)上分别固套有 左。

5、、 右主动轮 (9、 10) ; 在所述从动轮箱体 (2) 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 (11) 和工程鞋 (12), 在所述从动轮传动轴 (11) 上固套有从动轮 (13) ; 所述左、 右主动轮 (9、 10) 和从动轮 (13) 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 该左、 右主动轮 (9、 10) 和从动轮 (13) 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 ; 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4、 5)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 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 有轴承闷盖, 所述从动轮传动轴(11)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2)上, 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 轴承闷盖。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6、 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为横 向布置的 U 型结构, 该 U 型调节杆 (22) 的个数为两个, 每个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的上、 下 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 (1) 和从动轮箱体 (2) 的横向连接孔 (a) 内, 所述 U 型调 节杆(22)的上、 下横向部门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22a), 在所述主动箱体(1)上下两侧分 别装有棘爪机构 (14), 所述棘爪机构 (14) 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 (22a) 将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的上下横向部位锁紧在所述横向连接孔 (a) 中。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棘爪机构 (。

7、14) 由棘爪 (14a)、 压簧 (14b)、 弹簧盖 (14c) 以及手柄 (14d) 构成, 其中所述棘爪 (14a) 的侧平面通过 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 (22a) 中, 在该棘爪 (14a) 外侧固定所述手柄 (14d), 所述弹簧盖 (14c) 固定在所述主动箱体 (1) 上, 所述手柄 (14d) 外端伸出所述弹簧 盖(14c), 在所述手柄(14d)上套装所述压簧(14b), 该压簧(14b)一端压在所述棘爪(14a) 的轴肩上, 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盖 (14c) 的内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动。

8、箱体 (1) 由上箱 体 (1a) 和下箱体 (1b) 连接而成, 所述蜗杆 (6) 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箱体 (1a) 和 下箱体 (1b) 上, 所述调速电机 (3) 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 (1b) 上, 该调速电机 (3) 位于所 述蜗杆 (6) 下方, 该调速电机 (3) 的输出轴经联轴器 (15) 与所述蜗杆 (6) 连接, 所述蜗轮 轴 (7) 通过万向联轴器 (16) 分别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 (4、 5)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从动轮箱体 (2) 上 固定有水平支撑 (17), 该水平支撑 (17) 两端均伸出所述从。

9、动轮箱体 (2) 的两侧, 在所述水 平支撑 (17) 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 (12)。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上 经护栏基座 (18) 固定有护栏 (19), 所述护栏 (19) 由呈 “U” 字形结构的护杆 (19a)、 竖向连 接杆(19b)以及手握杆(19c)构成, 其中所述护杆(19a)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杆(19b) 与所述护栏基座 (18) 固定, 在所述护杆 (19a) 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 (19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手握杆(19c)呈 “7” 。

10、字 形结构, 在该手握杆(19c)上套装有防滑套(20), 并在该手握杆(19c)上安装有触摸式控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28031 B 2 2/2 页 3 器 (2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28031 B 3 1/3 页 4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工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对电线、 电缆等的安装以及维修必须要爬到较高的电杆上才能进行操 作, 常用的爬杆工具有脚扣和踩板, 这两种装置使用都不方便,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下, 易出 事故, 极不安全 ; 近年来设计人员曾试制出机械爬杆车。

11、, 这些装置结构复杂笨重, 无法绕越 障碍, 不宜携带野外作业 ; 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88219623.5 的便携式机械爬杆车结构复杂, 传动环节多, 无法绕越障碍, 作业时当重心在杆径方向偏移时易造成下落, 安全可靠性差 ; 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88207843.7 的登杆机也存在结构复杂, 操作不便, 效率低下等问题 ; 实 用性专利申请号为 90222202.3 的轻便式自动爬杆机其结构虽然简单, 但是爬升可靠性差 ; 总之现有的爬杆设备都存在如下不足 : 一是爬升可靠性差、 爬升安全性难以保证 ; 二是操 作不便, 自动性能差 ; 三是通用性差, 难以根据杆径的大小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

12、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 安全高效、 通用性强的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其要点是 : 包括主动箱体和从动轮 箱体, 所述主动箱体两端均通过 U 型调节杆与从动轮箱体的两端分别连接, 在所述主动箱 体上安装有调速电机和左、 右主动轮轴, 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调速电机的两 侧, 所述调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 该蜗杆与固套在蜗轮轴上的蜗轮配合, 所述蜗轮 轴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 该蜗轮轴两端分别与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连接, 在所述左、 右主 动轮轴上分别固套有左、 右主动轮 ; 在所述从动。

13、轮箱体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和工程鞋, 在 所述从动轮传动轴上固套有从动轮 ; 所述左、 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 该 左、 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采用以上结构, 使用时, 将本发明安装 在电杆上, 由于左、 右主动轮和从动轮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 因此左、 右主动轮和从 动轮能够包裹并贴合在电杆上, 需要爬升时, 启动调速电机, 带动蜗杆转动, 蜗杆带动蜗轮 运转, 使得蜗轮带动蜗轮轴转动, 在蜗轮轴的带动下左、 右主动轮轴转动, 最后在左、 右主动 轮轴的带动下左、 右主动轮运转, 在左、 右主动轮的作用下从动轮运转, 从而使得本发明在 电杆上运动, 操作。

14、者站在工程鞋上即可进行操作, 根据需要上升或者下降调节调节电机的 正反转即可。本发明安全高效, 大大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由于采用了 U 型调节杆, 从 而可以根据电杆的杆径大小调节 U 型调节杆即可, 故而使得本发明的通用性强。 0005 所述 U 型调节杆为横向布置的 U 型结构, 该 U 型调节杆的个数为两个, 每个所述 U 型调节杆的上、 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和从动轮箱体的横向连接孔内, 所述 U 型调节杆的上、 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槽, 在所述主动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 爪机构, 所述棘爪机构通过所述调节棘齿槽将所述 U 型调节杆的上、 下横向部位分别锁紧 说 。

15、明 书 CN 102728031 B 4 2/3 页 5 在所述横向杆连接孔中。采用以上结构, 所述 U 型调节杆的上、 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 棘齿槽, 同时由于棘爪机构的存在, 调节从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 故而可根据电 杆的不同杆径进行调节, 通用性强。 0006 所述棘爪机构由棘爪、 压簧、 弹簧盖以及手柄构成, 其中所述棘爪的侧平面通过所 述 U 型调节杆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中, 在该棘爪外端固定所述手柄, 所述弹簧盖固定在所 述主动箱体上, 所述手柄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 在所述手柄上套装所述压簧, 该压簧一端压 在所述棘爪的轴肩上, 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盖的内壁上。 采用以上。

16、结构, 需要对本发明中从 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时, 将手柄拉出, 从而能够将棘爪从棘齿中拉出, 此时即可 调节从动轮箱体和主动箱体之间的距离, 调节好后, 松开手柄, 在压簧的作用下, 棘爪卡入 棘齿中, 即可锁紧。 0007 所述主动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而成, 所述蜗杆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 上箱体和下箱体上, 所述调速电机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上, 该调速电机位于所述蜗杆下 方, 该调速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所述蜗杆连接, 所述蜗轮轴通过所述万向联轴器分别 与所述左右主动轮轴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 因主动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连接而成, 故而能 够较好的实现蜗轮蜗杆机构的安装和拆。

17、卸。 0008 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上, 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 承闷盖。采用以上结构, 使得左、 右主动轮轴的安装更可靠。 0009 所述从动轮传动轴经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 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 闷盖。采用以上结构, 使得从动轮传动轴的安装更可靠。 0010 在所述从动轮箱体上固定有水平支撑, 该水平支撑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箱体的 两侧, 在所述水平支撑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鞋。采用以上结构, 便于操作者的支撑。 0011 在所述 U 型调节杆上经护栏基座固定有护栏, 所述护栏由呈 “U” 字形结构的护杆、 竖向连接杆以及手握杆构成, 其中所述护杆两端分别。

18、经所述竖向连接杆与所述护栏基座固 定, 在所述护杆两端分别固定所述手握杆。 采用以上结构, 能够很好的实现对操作人员的保 护, 操作更加安全。 0012 所述手握杆呈 “7” 字形结构, 在该手握杆上套装有防滑套, 并在该手握杆上安装有 触摸式控制器。采用以上结构, 可靠的实现本发明的操纵。 0013 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采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能够很好的改善操作者的工作 环境, 大大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有较强的通用性, 适应不同杆径电杆的爬升 ; 本发明具 有结构简单、 安全可靠、 易于实现、 安全可靠、 高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意图 ; 0015。

19、 图 2 为图 1 的俯视图 ; 0016 图 3 为图 1 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 请参见图 1、 图 2 和图 3 : 一种自动爬杆装置, 包括主动箱体 1 和从动轮箱体 2, 所 说 明 书 CN 102728031 B 5 3/3 页 6 述主动箱体 1 两端均通过 U 型调节杆 22 与从动轮箱体 2 的两端分别连接, 在所述主动箱体 1 上安装有调速电机 3 和左、 右主动轮轴 4、 5, 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 4、 5 均经轴承安装在所述 主动箱体 1 上, 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 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 4、 5。

20、 对称设置在所述 调速电机 3 的两侧, 所述调速电机 3 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 6, 该蜗杆 6 与固套在蜗轮轴 7 上的蜗轮 8 配合, 所述蜗轮轴 7 安装在所述主动箱体 1 上, 该蜗轮轴 7 两端分别与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 4、 5 连接, 在所述左、 右主动轮轴 4、 5 上分别固套有左、 右主动轮 9、 10 ; 在所述 从动轮箱体 2 上安装有从动轮传动轴 11 和工程鞋 12, 即所述从动轮传动轴 11 经轴承安装 在所述从动轮箱体 2 上, 在所述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闷盖, 在所述从动轮传动轴 11 上固套 有从动轮 13 ; 所述左、 右主动轮 9、 10 和从动轮 13 。

21、的轮面均为曲面结构, 该左、 右主动轮 9、 10 和从动轮 13 内侧的轮面位于同一圆面上。 0019 请参见图 3 : 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为横向布置的 U 型结构, 该 U 型调节杆 22 的个数 为两个, 每个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的上、 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主动箱体 1 和从动轮箱体 2 的横向连接孔 a 内, 即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的上横向部位和下横向部位均穿设在所述横向 连接孔 a 内, 该 U 型调节杆 22 的上横向部位和下横向部位的后部位于所述从动轮箱体 2 上 的横向连接孔 a 中, 前部位于所述主动箱体 1 上的横向连接孔 a 中, 由于 U 型调节杆。

22、 22 的 个数为两个, 且对称分别在所述主动箱体1和从动轮箱体2的两侧, 从而能够将所述主动箱 体1和从动轮箱体2连接在一起, 所述U型调节杆22的上、 下横向部位的前端开有调节棘齿 槽 22a, 在所述主动箱体 1 上下两侧分别装有棘爪机构 14, 所述棘爪机构 14 通过所述调节 棘齿槽 22a 将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的上、 下横向部位分别锁紧在所述横向杆连接孔 a 中, 所 述棘爪机构 14 由棘爪 14a、 压簧 14b、 弹簧盖 14c 以及手柄 14d 构成, 其中所述棘爪 14a 的 侧平面通过所述 U 型调节杆 22 卡在所述调节棘齿槽 22a 中, 在该棘爪 14a 。

23、外端固定所述手 柄 14d, 所述弹簧盖 14c 固定在所述主动箱体 1 上, 所述手柄 14d 外端伸出所述弹簧盖 14c, 在所述手柄 14d 上套装所述压簧 14b, 该压簧 14b 一端压在所述棘爪 14a 的轴肩上, 另一端 顶在所述弹簧盖 14c 的内壁上。 0020 结合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 : 所述主动箱体 1 由上箱体 1a 和下箱体 1b 连接而成, 所 述蜗杆 6 两端经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箱体 1a 和下箱体 1b 上, 所述调速电机 3 通过连接 法兰竖向安装在所述下箱体 1b 上, 该调速电机 3 位于所述蜗杆 6 下方, 该调速电机 3 的输 出轴经联轴器 。

24、15 与所述蜗杆 6 连接, 所述蜗轮轴 7 均通过万向联轴器 16 与所述左、 右主动 轮轴 4、 5 分别连接。 0021 结合图 2 和图 3 还可以看出 : 在所述从动轮箱体 2 上固定有水平支撑 17, 该水平 支撑 17 两端均伸出所述从动轮箱体 2 的两侧, 在所述水平支撑 17 两端部均固定所述工程 鞋 12。 0022 请参见图 1 和图 3 : 在所述 U 型调节杆 2 上经护栏基座 18 固定有护栏 19, 所述护 栏 19 由呈 “U” 字形结构的护杆 19a、 竖向连接杆 19b 以及手握杆 19c 构成, 其中所述护杆 19a 两端分别经所述竖向连接杆 19b 与所。

25、述护栏基座 18 固定, 在所述护杆 19a 两端分别固 定所述手握杆 19c, 所述手握杆 19c 呈 “7” 字形结构, 在该手握杆 19c 上套装有防滑套 20, 并在该手握杆 19c 上安装有触摸式控制器 21。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728031 B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28031 B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28031 B 8 3/3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28031 B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