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菇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香菇种植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396374.4 (22)申请日 2015.07.0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9822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0.21 (73)专利权人 翔天农业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72750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华阳中 路164号 (72)发明人 肖俊培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 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赵婧 (51)Int.Cl. A01G 18/00(2018.01) A01G 18/20(。
2、2018.01) 审查员 徐龙龙 (54)发明名称 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 步骤: 配料、 高温灭菌、 降温、 接种、 装袋和发菌, 其中高温灭菌为将拌好的香菇栽培培养基装入 高温搅拌釜, 设置温度为121126, 压力为 0.155-0.160MPa, 反应时间1.52.5小时, 完成灭 菌后的高温搅拌釜, 在12小时内, 冷却至2327 ; 本发明 (1)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先高温灭菌后 装袋可以避免在装袋过程中引入杂菌, 高温灭菌 后, 后续工艺均在无菌环境内进行, 大大降低了 污染率;(2) 高温灭菌时, 设压力为0.1550.160 M。
3、Pa, 使灭菌时间缩短了近十倍;(3) 降温时, 采用 置换无菌空气的方法, 大大缩短了降温时间, 而 且在加速降温过程中, 不引入杂菌。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4982226 B 2019.01.08 CN 104982226 B 1.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配料: 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香菇栽培培养基, 木屑70份、 石膏2份、 麦麸22 份, 蒸馏水的加入量为总原料重量的50%; (2) 高温灭菌: 将经过步骤 (1) 混合均匀的香菇栽培培养基, 装入高温搅拌釜, 高温搅拌 釜的核心为灭菌釜本体(1),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通过。
4、灭菌釜本体(1)上的进料口(2)进入灭 菌釜本体(1), 灭菌釜本体(1)上的蒸汽进气口 ( 3) 与外部蒸汽管道相连通, 为灭菌釜本体 (1)提供热源, 设置温度为121, 压力为0.160MPa, 灭菌釜本体(1)上的温度表(9)和压力表 (10)实时反映出釜内的温度和压力数值,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在灭菌釜本体(1)内通过搅拌 桨(11), 搅拌2.5小时; (3) 降温:完成灭菌后的高温搅拌釜, 通过高温搅拌釜中的快速降温装置在1.3小时内, 冷却至25; 所述快速降温装置包括冷凝器(4)、 真空机组(5)和冷却塔(6), 冷凝器(4)与灭 菌釜本体(1)通过出气管道(7)连通, 真空机组。
5、(5)和冷却塔(6)与冷凝器(4)连通, 灭菌釜本 体(1)上还设置有无菌气体进气口(8), 在灭菌釜本体(1)内完成搅拌后, 真空机组(5)将灭 菌釜本体(1)内部抽为真空, 然后由无菌气体进气口(8)向灭菌釜本体(1)通入无菌空气, 经 过30分钟之后再次将灭菌釜本体(1)内部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气, 每隔30分钟进行一 个循环, 如此循环1次, 不断使用无菌气体将灭菌釜本体(1)内的热空气置换掉, 冷凝器(4) 和冷却塔(6)在外部对灭菌釜本体(1)释放的热气体进行冷却,高温搅拌完成后, 将搅拌后 的混合均匀的香菇栽培培养基通过灭菌釜本体(1)下部的出料口(12)卸出; (4) 接。
6、种: 经过高温灭菌后的香菇栽培培养基内接入固体香菇菌株接种棒, 接种量为步 骤 (1) 中香菇栽培培养基重量的0.2%, 密封后, 搅拌0.3小时, 得到培养料; (5) 装袋: 将经过接种的香菇栽培培养基静养148h, 然后在无菌环境下装袋, 在袋上安 装套环, 放到 2028和5070%的湿度环境下发菌, 经 20 30天培养后, 菌丝体长满袋后 常规培养; 所述步骤 (3) 中, 香菇栽培培养基冷却时, 将灭菌釜本体 (1) 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 气, 经过1030分钟之后再次将灭菌釜本体 (1) 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气, 每隔1030分 钟进行一个循环, 如此循环150次。。
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中, 接种后的香菇栽 培培养基继续静养1h后装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982226 B 2 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香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用菌,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目前的香菇 种植方法中, 在拌种之前为先装袋后灭菌, 在装袋过程中会使香菇栽培培养基内夹杂大量 的灰尘等杂质以及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不但会使培养基的质量下降还会对后序灭菌工序 增加了难度, 由此, 传统的工艺灭菌时间长,。
8、 降温慢, 增加了香菇的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采用对香菇栽培培养基先灭菌后接种装 袋的方法, 能够不引进杂菌且灭菌更加充分, 配合使用快速降温工艺, 不仅提高了产出香菇 的质量还缩短了香菇生长时间。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包括以下步骤, 0005 (1) 配料: 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香菇栽培培养基, 木屑7080份、 石膏12 份、 麦麸1525份, 蒸馏水的加入量为总原料重量的50%90%; 0006 (2) 高温灭菌: 将经过步骤 (1) 混合均匀的香菇栽培培养基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灭 菌条件为121126, 0.155-0.16。
9、0MPa, 灭菌时间1.52.5小时; 在12小时内, 冷却至2327 ; 0007 较佳地, 在高温反应釜内实施高温灭菌, 香菇栽培培养基冷却后, 将高温反应釜抽 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气, 经过1030分钟之后再次将高温反应釜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 菌空气, 每隔1030分钟进行一个循环, 如此循环150次; 0008 (4) 接种: 经过高温灭菌后的香菇栽培培养基内接入固体香菇菌株接种棒, 接种量 为步骤 (1) 中香菇栽培培养基重量的0.27%, 密封后, 搅拌0.30.7小时, 得到培养料; 0009 较佳地, 接种后的香菇栽培培养基继续静养148h后装袋; 0010 (5) 装袋。
10、: 在无菌环境下将接种后的香菇栽培培养基装袋并开设透气孔, 置于 20 28、 5070%的湿度环境下发菌, 经 20 30天培养后, 菌丝体长满袋后常规培养。 0011 较佳地, 接种后的香菇栽培培养基装袋后设套环取代透气孔。 0012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 0013 本发明通过配料、 高温灭菌、 降温、 接种、 装袋和发菌, 大大缩短种植时间以及有效 降低污染率, 提高出菇率, 其中 (1)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先高温灭菌后装袋可以避免在装袋 过程中引入杂菌, 高温灭菌后, 后续工艺均在无菌环境内进行, 大大降低了污染率;(2) 高温 灭菌时, 设压力为0.1550.160 MPa, 使灭菌时。
11、间缩短了近十倍;(3) 降温时, 采用置换无菌 空气的方法配合使用灭菌釜本体2外部冷凝, 使原来需要20小时才能降到25, 降低到在1 2小时内, 冷却至2327, 大大缩短了降温时间, 而且在加速降温过程中, 不引入杂菌, 保证 产品质量。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4982226 B 3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中步骤 (2) 和步骤 (3) 中所用高温灭菌和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中, 1灭菌釜本体、 2进料口、 3蒸汽进气口、 4冷凝器、 5真空机组、 6冷却塔、 7出 气管道、 8无菌气体进气口、 9温度表、 10 压力表、 11搅拌桨、 12出料口。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 0017 本发明的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其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0018 实施例1: 0019 (1) 配料: 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香菇栽培培养基, 木屑70份、 石膏2份、 麦 麸22份, 蒸馏水的加入量为总原料重量的50%; 0020 (2) 高温灭菌: 将经过步骤 (1) 混合均匀的香菇栽培培养基, 装入高温搅拌釜, 高温 搅拌釜的核心为灭菌釜本体1, 如图1所示,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通过灭菌釜本体1上的进料口 2进入灭菌釜本体1, 灭菌釜本体1上的蒸汽进气口3与外部蒸汽管道相连通, 为灭菌釜本体1 提供热源。
13、, 设置温度为121, 压力为0.160MPa, 灭菌釜本体1上的温度表9和压力表10可实 时反映出釜内的温度和压力数值,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在灭菌釜本体1内通过搅拌桨11, 搅拌 2.5小时; 0021 (3) 降温: 如图1所示, 完成灭菌后的高温搅拌釜, 通过高温搅拌釜中的快速降温 装置在1.3小时内, 冷却至25; 所述快速降温装置包括冷凝器4、 真空机组5和冷却塔6, 冷 凝器4与灭菌釜本体1通过出气管道7连通, 真空机组5和冷却塔6与冷凝器4连通, 灭菌釜本 体1上还设置有无菌气体进气口8, 在灭菌釜本体1内完成搅拌后, 真空机组5将灭菌釜本体1 内部抽为真空, 然后由无菌气体进气口。
14、8向灭菌釜本体1通入无菌空气, 经过30分钟之后再 次将灭菌釜本体1内部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气, 每隔30分钟进行一个循环, 如此循环1 次, 不断使用无菌气体将灭菌釜本体1内的热空气置换掉, 此外, 冷凝器4和冷却塔6在外部 对灭菌釜本体1释放的热气体进行冷却, 大大提高了降温速度。 高温搅拌完成后, 将搅拌后 的混合均匀的香菇栽培培养基通过灭菌釜本体1下部的出料口12卸出。 0022 (4) 接种: 向冷却后的高温搅拌釜内倒入固体香菇菌株接种棒, 品种为香菇菌株, 加入量为步骤 (1) 中的香菇栽培培养基重量的0.2%, 密封后, 搅拌0.3小时; 0023 (5) 将经过接种的香菇。
15、栽培培养基静养1h, 然后在无菌环境下装袋, 在袋上安装 套环, 放到 2028和5070%的湿度环境下发菌, 经 20 30天培养后, 菌丝体长满栽培袋, 出菇率为95%, 全部出菇时间为3个月零15天。 0024 实施例2 0025 (1) 配料: 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香菇栽培培养基, 木屑80份、 石膏1份、 麦 麸15份, 蒸馏水的加入量为总原料重量的90%; 0026 (2) 高温灭菌: 将拌好的香菇栽培培养基, 装入高温搅拌釜, 设置温度为126, 压 力为0.155MPa, 反应时间1.5小时; 0027 (3) 降温: 完成灭菌后的高温搅拌釜, 在1.4小时内, 冷却至2。
16、5; 在高温反应釜完 成搅拌后, 将高温反应釜内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气, 经过20分钟之后再次将高温反应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4982226 B 4 釜内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气, 每隔20分钟进行一个循环, 如此循环25次。 0028 (4) 接种: 向冷却后的高温搅拌釜内倒入固体香菇菌株接种棒, 品种为香菇菌株, 加入量为步骤 (1) 中香菇栽培培养基重量的7%, 密封后, 搅拌0.7小时; 0029 (5) 将经过接种的香菇栽培培养基静养48h, 然后在无菌环境下装袋, 在袋上均匀 扎通气孔, 将栽培种放到 2028和5070%的湿度环境下发菌, 经 20 3。
17、0天培养后, 菌丝 体长满栽培袋, 出菇率为97%, 全部出菇时间为3个月零10天。 0030 实施例3 0031 (1) 配料: 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香菇栽培培养基, 木屑75份、 石膏1.5份、 麦麸25份, 蒸馏水的加入量为总原料重量的60%; 0032 (2) 高温灭菌: 将拌好的香菇栽培培养基, 装入高温搅拌釜, 设置温度为123, 压 力为0.158MPa, 反应时间2小时; 0033 (3) 降温: 完成灭菌后的高温搅拌釜, 在1小时内, 冷却至25; 在高温反应釜完成 搅拌后, 将高温反应釜内抽为真空, 然后通入无菌空气, 经过10分钟之后再次将高温反应釜 抽为真空, 然。
18、后通入无菌空气, 每隔10分钟进行一个循环, 如此循环50次。 0034 (4) 接种: 向冷却后的高温搅拌釜内倒入固体香菇菌株接种棒, 品种为香菇菌株, 加入量为步骤 (1) 中香菇栽培培养基重量的3%, 密封后, 搅拌0.5小时; 0035 (5) 将经过接种的香菇栽培培养基静养24h, 装袋, 在袋上安装套环, 放到 2028 和5070%的湿度环境下发菌, 经 20 30天培养后, 菌丝体长满栽培袋, 出菇率为94%, 全 部出菇时间为3个月零20天。 0036 对比例1 0037 (1) 配料: 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香菇栽培培养基, 木屑75份、 石膏1.5份、 麦麸25份, 。
19、蒸馏水的加入量为总原料体积的60%; 0038 (2) 装袋: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打入带有透气孔的聚丙烯塑料袋中, 香菇栽培培养基 袋的尺寸为18450.8cm; 0039 (3) 高温灭菌: 将香菇栽培培养基袋在常压下升至125, 保温10h, 自然降温, 21h 之后降至25; 0040 (4) 接种: 将每个香菇栽培培养基袋的表面均匀扎34个坑, 孔径为2cm, 在每个坑 内加入固体香菇菌株接种棒, 品种为香菇菌株, 加入量为步骤 (1) 中香菇栽培培养基重量的 3%; 0041 (5) 将经过步骤 (4) 的香菇栽培培养基放到 2028和5070%的湿度环境下发菌, 全部出菇时间为5个月。
20、零12天, 出菇率为55%。 0042 由上述实验例和对比可以看出, 相比于应用传统种植方法的对比例来说, 本发明 可以大大缩短种植时间以及有效降低污染率, 提高出菇率, 主要原因如下:(1) 将香菇栽培 培养基先高温灭菌后装袋可以避免在装袋过程中引入杂菌, 高温灭菌后, 后续工艺均在无 菌环境内进行, 大大降低了污染率;(2) 高温灭菌时, 设压力为0.1550.160 MPa, 使灭菌时 间缩短了近十倍;(3) 降温时, 采用置换无菌空气的方法, 大大提高了降温速度, 而且在加速 降温过程中, 不引入杂菌, 保证产品质量。 004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982226 B 5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982226 B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4982226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