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鸟巢.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873556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337116.8

申请日:

20180312

公开号:

CN208300676U

公开日:

2019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31/14

主分类号:

A01K31/14

申请人: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发明人:

李建川,土艳丽,魏聪,马超,杨鸿清

地址:

850001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西路19号区科技厅高原生物研究所

优先权:

CN20182033711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莎日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鸟巢,包括巢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巢体的顶部与所述巢体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所述顶盖由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形成,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盖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包括透明的第二盖板,通过第二盖板可以观测巢体内的鸟类的栖息情况,一方面,无需打开整个顶盖即可以对巢体内部的鸟类进行观察,方便了对巢体内的鸟类进行观测和避免了多次打开顶盖观察鸟类栖息情况造成对鸟类的影响,大大减少了弃巢现象,另一方面通过透明的第二盖板,光线可以进入巢体内,改变了某些鸟类的营巢环境,鸟类不会在人工鸟巢内营巢,避免了鸟类营巢后占据了人工鸟巢,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工鸟巢,包括巢体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巢体的顶部与所述巢体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连接构成所述顶盖,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巢体,所述顶盖自所述巢体的背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前面板一侧,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拼接形成所述顶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巢体,所述第一盖板自所述巢体的背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外,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盖板镶嵌于所述第一盖板中部构成所述顶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巢体的背板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塑胶盖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的上设置有柱状巢穴口,所述柱状巢穴口由所述巢体的表面向所述巢体的外部延伸,所述柱状巢穴口连通所述巢体外部和所述栖息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为箱形巢体,所述柱状巢穴口设置于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所述柱状巢穴口背向所述顶盖的一面设置有卸沙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巢体外部延伸的门柱,所述门柱的底部设置有巢穴口,所述巢穴口朝向所述巢体的底部方向设置,所述巢穴口连通所述巢体外部和所述栖息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所述巢体为箱形巢体,所述门柱设置于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人工鸟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巢体上设置有自所述巢体向巢体外部延伸的、水平放置的停歇台,所述停歇台设置有至少一个投食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鸟类招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鸟巢。

背景技术

鸟类在农业和林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某些鸟类是害虫的天敌,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因此需要对鸟类进行有效的保护。

现有技术中,人工鸟巢通常包括巢体,巢体大致为箱形,在巢体的正面设有巢穴口,巢体的顶部覆盖盖板以形成供鸟类栖息的空间。鸟类可通过巢穴口进入巢体内进行栖息,从而达到招引鸟类改善鸟类栖息环境的目的,进一步可以对鸟类起到保护作用。

然而现有人工鸟巢的盖板通常为不透光的,这不利于观测人工鸟巢内鸟类的栖息情况,或者需要打开盖板才能观测人工鸟巢内的栖息情况,再者,盖板不透光,使得人工鸟巢适合某些鸟类的营巢环境,鸟类营巢后占据了人工鸟巢,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鸟巢,以解决目前的人工鸟巢不利于科学观测以及无法阻止鸟类在人工鸟巢内营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鸟巢,包括巢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巢体的顶部与所述巢体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连接构成所述顶盖,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盖板。

优选地,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巢体,所述顶盖自所述巢体的背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前面板一侧,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拼接形成所述顶盖。

优选地,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巢体,所述第一盖板自所述巢体的背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外,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盖板镶嵌于所述第一盖板中部构成所述顶盖。

优选地,所述顶盖与所述巢体的背板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塑胶盖板。

优选地,所述巢体的上设置有柱状巢穴口,所述柱状巢穴口由所述巢体的表面向所述巢体的外部延伸,所述柱状巢穴口连通所述巢体外部和所述栖息空间。

优选地,所述巢体为箱形巢体,所述柱状巢穴口设置于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所述柱状巢穴口背向所述顶盖的一面设置有卸沙槽。

优选地,所述巢体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巢体外部延伸的门柱,所述门柱的底部设置有巢穴口,所述巢穴口朝向所述巢体的底部方向设置,所述巢穴口连通所述巢体外部和所述栖息空间。

优选地,所述巢体为箱形巢体,所述门柱设置于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

优选地,在所述巢体上设置有自所述巢体向巢体外部延伸的、水平放置的停歇台,所述停歇台设置有至少一个投食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顶盖包括透明的第二盖板,通过第二盖板一方面无需打开整个顶盖即可以对巢体内部的鸟类进行观察,方便了对巢体内的鸟类进行观测和避免了多次打开顶盖观察鸟类栖息情况造成对鸟类的影响,大大减少了弃巢现象,另一方面,通过透明的第二盖板,光线可以进入巢体内,改变了某些鸟类的营巢环境,鸟类不会在人工鸟巢内营巢,避免了鸟类营巢后占据了人工鸟巢,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顶盖相对于水平面是倾斜的,有利于雨水和沙子能够顺利落下,避免了雨水和沙子堆积在顶盖上,有效防止沙尘、雨水进入巢体内,对巢体内的鸟类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顶盖与背板活动连接,可以打开顶盖后方便清理巢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巢体设置有加长的柱状巢穴口或者外延式下开口门柱,避免了风沙进入巢体内的栖息空间,有效避免了栖息空间内的鸟类受风沙的袭扰,使得人工鸟巢可以适用高原环境,同时可以取消巢体内的防风板,避免了视线被防风板阻挡不利于科学观察的问题,既方便科学观察,又简化了巢体的内部结构,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另一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另一示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人工鸟巢的门柱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人工鸟巢,包括巢体8和顶盖,顶盖位于巢体8的顶部与巢体8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顶盖包括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连接构成顶盖,第二盖板4为透明盖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工鸟巢可以是指为了保护鸟类或者引鸟治虫工程人为制作的、可供鸟类栖息的鸟巢,人工鸟巢可以包括竹节式、瓦钵式、捆绑式、木箱式;人工鸟巢主要用来招引麻雀、山雀、椋鸟、啄木鸟、小猫头鹰、八哥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巢体8可以是人工鸟巢的主体部分,其形状大致为箱形,例如可以是具有中空结构的方形箱体,该方形箱体包括前面板10、背板1、两个侧板和底板,箱体的顶部为顶盖,箱体的中空结构即为人工鸟巢的栖息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盖板4可以是透明的塑胶盖板,例如可以是透明PVC盖板,在巢体8外部,透过第二盖板4可以观察到巢体内的鸟类的栖息情况,无需打开整个盖板,避免了多次打开顶盖观察鸟类栖息情况造成对鸟类的影响,大大减少了弃巢现象,并且光线可以透过盖板进入巢体内,对某些营巢鸟类的营巢进行干扰,避免了营巢鸟类在巢体内营巢,占用了人工鸟巢,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的问题。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盖板4还可是其它透明材质,例如玻璃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巢体8为一包括背板1和前面板10的箱形巢体,顶盖在巢体8的背板1向巢体8的前面板10方向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一盖板3位于顶盖靠近背板1一侧,第二盖板4位于顶盖靠近前面板10的一侧,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拼接形成顶盖,第二盖板4的大小以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巢体8内部为准。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盖板4镶嵌于第一盖板3中部构成顶盖,即第一盖板3覆盖整个巢体8的顶部,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盖板4位于第一盖板3中部,以便观察巢体8内部的鸟类栖息情况。

如图2所示,顶盖在巢体8的背板1向巢体8的前面板10方向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即相对于巢体8的底部,前面板10的顶端到巢体8的底部的距离小于背板1固定第一盖板3处到巢体8的底部的距离,当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固定在巢体8的顶端时,顶盖相对于水平面是倾斜的,有利于雨水和沙子能够顺利落下,避免了雨水和沙子堆积在顶盖上,有效防止沙子、雨水进入巢体内,对巢体内的鸟类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所示,顶盖与巢体8的背板1活动连接,即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与巢体8是可以分离的,具体而言,可以在背板1上设置活扣2,通过活扣2可以将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固定于巢体8上和从巢体8上拆卸下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以便于对巢体8内部进行清理。

如图1所示,人工鸟巢需要设置可供鸟类进入人工鸟巢内部的巢穴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巢体8的前面板10上设置有柱状巢穴口5该柱状巢穴口5通过前面板10上的固定孔9进行固定,并且连通巢体8外部和栖息空间,柱状巢穴口5沿着固定孔9的轴线方向,由巢体8的前面板10的表面向巢体8的外部延伸,同时柱状巢穴口5背向顶盖3的一面设置有卸沙槽51,卸沙槽51可以是一条宽带为2mm左右的缝隙,也可以是一系列的阵列圆孔,以使得沙子可以通过缝隙或者圆孔从柱状巢穴口5中落下,避免沙子堆积在柱状巢穴口5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柱状巢穴口5为圆柱形,即柱状巢穴口5为一圆筒,该圆筒可以嵌套在前面板10上的固定孔9上,例如通过钉子固定或者胶水粘合等方式,将圆筒固定在前面板10的外表面上以形成柱状巢穴口5,通过该圆筒连通人工鸟巢的外部和内部的栖息空间。优先地,柱状巢穴口5的长度至少为4厘米,直径为5厘米,鸟类可以通过柱状巢穴口5进入到人工鸟巢的栖息空间内,而风沙则由于柱状巢穴口5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当风沙进入柱状巢穴口5时,则会停留在柱状巢穴口5上并且从卸沙巢51中落下,流出柱状巢穴口5外,风沙不会通过固定孔9进入到人工鸟巢内部,避免了现有的人工鸟巢直接在前面板开孔作为巢穴口,风沙直接通过巢穴口进入人工鸟巢内部对鸟类造成袭扰的问题,并且可以取消巢体内部的防风板,避免了视线被防风板阻挡不利于科学观察的问题,既方便科学观察,又简化了巢体结构,使得巢体易于制作,降低了制作成本。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柱状巢穴口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者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柱状巢穴口的直径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也不加以限制。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巢体8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向巢体8外部延伸的门柱11,门柱11的底部设置有巢穴口12,巢穴口12朝向巢体8的底部方向设置,巢穴口12连通巢体8外部和栖息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巢体8的前面板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门柱11,该门柱11固定在前面板10上,该门柱11连通巢体8外部和栖息空间。

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门柱11可以是一楔形块,该楔形块内部挖空,并且与前面板10固定的一面移除,同时前面板10上设置有与门柱11挖空结构适配的通孔,以使得巢体8内部的栖息空间和门柱11的内部挖空结构连通,同时,在门柱11朝向巢体8底部的一面设置有巢穴口12,该巢穴口12连通至门柱11的挖空结构,当门柱11通过钉子或者胶水粘合与前面板10固定后,鸟类可以由巢穴口12进入巢体8内。由于巢体8的内部通过门柱11的挖空结构和向底部方向设置的巢穴口12连通巢体8的外部,避免了巢穴口直接设置在前面板上,风沙直接通过巢穴口进入人工鸟巢内部对鸟类造成袭扰的问题,使得人工鸟巢可以适用于高原环境,无需定期清理巢体内沙石,有利于人工鸟巢的长期使用,并且可以取消巢体内部的防风板,避免了视线被防风板阻挡不利于科学观察的问题,既方便科学观察,又简化了巢体结构,使得巢体易于制作,降低了制作成本。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柱状巢穴口5或者门柱11的一侧的巢体8上设置有自巢体8向巢体8外部延伸的、水平放置的停歇台6,具体而言,停歇台6可以是巢体8的底板向前面板10一侧延伸而成,该停歇台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投食槽7,该投食槽7可以是由停歇台6的表面凹陷而成的圆形或者方形区域。在停歇台设置有投食槽,可以方便喂养鸟类,避免了鸟类在食物紧缺季节因食物紧缺造成死亡,提高了鸟类的生存能力。

优选地,栖息空间的内表面、柱状巢穴口或者门柱的内表面和停歇台的表面为具有预设粗糙面的表面,即上述表面为非光面的,便于鸟类攀爬。

在实际应用中,巢体8外表面和顶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晒层,例如,可以在人工鸟巢的外表面涂覆无色生物漆层,防晒层既可以防晒对巢体内的鸟类进行保护,又可以减缓人工鸟巢的老化,延长了人工鸟巢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可以由具有一定厚度的木板拼接而成,例如通过厚度为2厘米的木板,切割为各种规格后,通过钉子、黏胶或者榫卯等方式进行拼接后,在外表面涂覆生物漆后形成人工鸟巢,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材质还可以是塑胶,例如通过塑胶原料一体成型形成人工鸟巢。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人工鸟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人工鸟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人工鸟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人工鸟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工鸟巢.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337116.8 (22)申请日 2018.03.12 (73)专利权人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 地址 850001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西路 19号区科技厅高原生物研究所 (72)发明人 李建川 土艳丽 魏聪 马超 杨鸿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319 代理人 莎日娜 (51)Int.Cl. A01K 31/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人工鸟巢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鸟巢, 包 括巢。

2、体和顶盖, 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巢体的顶部与 所述巢体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 所述顶盖由第一 盖板和第二盖板连接形成, 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 盖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顶盖包括透明的第 二盖板, 通过第二盖板可以观测巢体内的鸟类的 栖息情况, 一方面, 无需打开整个顶盖即可以对 巢体内部的鸟类进行观察, 方便了对巢体内的鸟 类进行观测和避免了多次打开顶盖观察鸟类栖 息情况造成对鸟类的影响, 大大减少了弃巢现 象, 另一方面通过透明的第二盖板, 光线可以进 入巢体内, 改变了某些鸟类的营巢环境, 鸟类不 会在人工鸟巢内营巢, 避免了鸟类营巢后占据了 人工鸟巢, 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的问题。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8300676 U 2019.01.01 CN 208300676 U 1.一种人工鸟巢, 包括巢体和顶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巢体的顶部与所述 巢体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 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 盖板连接构成所述顶盖, 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 巢体, 所述顶盖自所述巢体的背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所述 第一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背板一侧, 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前面板一 侧, 所述第一盖板。

4、和所述第二盖板拼接形成所述顶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 巢体, 所述第一盖板自所述巢体的背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外, 且 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盖板镶嵌于所述第一盖板中部构成所述顶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与所述巢体的背板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塑胶盖 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体的上设置有柱状巢穴口, 所述 柱状巢穴口由所述巢体的表面向所述巢体的外部延伸, 所述柱状巢穴口。

5、连通所述巢体外部 和所述栖息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体为箱形巢体, 所述柱状巢穴口 设置于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 所述柱状巢穴口背向所述顶盖的一面设置有卸沙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体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巢体 外部延伸的门柱, 所述门柱的底部设置有巢穴口, 所述巢穴口朝向所述巢体的底部方向设 置, 所述巢穴口连通所述巢体外部和所述栖息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巢体为箱形巢体, 所述门柱设置于 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人工鸟巢, 其特征在于,。

6、 在所述巢体上 设置有自所述巢体向巢体外部延伸的、 水平放置的停歇台, 所述停歇台设置有至少一个投 食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00676 U 2 一种人工鸟巢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鸟类招引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鸟巢。 背景技术 0002 鸟类在农业和林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某些鸟类是害虫的天敌, 能够有效控制病 虫害的发生与扩散, 因此需要对鸟类进行有效的保护。 0003 现有技术中, 人工鸟巢通常包括巢体, 巢体大致为箱形, 在巢体的正面设有巢穴 口, 巢体的顶部覆盖盖板以形成供鸟类栖息的空间。 鸟类可通过巢穴口进入巢体内进行栖 息, 从。

7、而达到招引鸟类改善鸟类栖息环境的目的, 进一步可以对鸟类起到保护作用。 0004 然而现有人工鸟巢的盖板通常为不透光的, 这不利于观测人工鸟巢内鸟类的栖息 情况, 或者需要打开盖板才能观测人工鸟巢内的栖息情况, 再者, 盖板不透光, 使得人工鸟 巢适合某些鸟类的营巢环境, 鸟类营巢后占据了人工鸟巢, 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鸟巢, 以解决目前的人工鸟巢不利于科学观测以 及无法阻止鸟类在人工鸟巢内营巢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鸟巢, 包括巢体和顶盖, 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巢 体的顶部与所述巢体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 所述顶盖包。

8、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 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连接构成所述顶盖, 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盖板。 0007 优选地, 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巢体, 所述顶盖自所述巢体的背 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 背板一侧, 所述第二盖板位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前面板一侧, 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 板拼接形成所述顶盖。 0008 优选地, 所述巢体为一包括背板和前面板的箱形巢体, 所述第一盖板自所述巢体 的背板向所述巢体的前面板方向延伸至所述前面板外, 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所述第 二盖板镶嵌于所述第一盖板中部构成所述顶盖。 0009 优选。

9、地, 所述顶盖与所述巢体的背板活动连接。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二盖板为透明塑胶盖板。 0011 优选地, 所述巢体的上设置有柱状巢穴口, 所述柱状巢穴口由所述巢体的表面向 所述巢体的外部延伸, 所述柱状巢穴口连通所述巢体外部和所述栖息空间。 0012 优选地, 所述巢体为箱形巢体, 所述柱状巢穴口设置于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 所述 柱状巢穴口背向所述顶盖的一面设置有卸沙槽。 0013 优选地, 所述巢体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向所述巢体外部延伸的门柱, 所述门柱的底 部设置有巢穴口, 所述巢穴口朝向所述巢体的底部方向设置, 所述巢穴口连通所述巢体外 部和所述栖息空间。 0014 优选地, 所述巢体。

10、为箱形巢体, 所述门柱设置于所述巢体的前面板上。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8300676 U 3 0015 优选地, 在所述巢体上设置有自所述巢体向巢体外部延伸的、 水平放置的停歇台, 所述停歇台设置有至少一个投食槽。 00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 顶盖包括透明的第二盖板, 通过第二盖板一方面 无需打开整个顶盖即可以对巢体内部的鸟类进行观察, 方便了对巢体内的鸟类进行观测和 避免了多次打开顶盖观察鸟类栖息情况造成对鸟类的影响, 大大减少了弃巢现象, 另一方 面, 通过透明的第二盖板, 光线可以进入巢体内, 改变了某些鸟类的营巢环境, 鸟类不会在 人工鸟巢内营巢, 避免了。

11、鸟类营巢后占据了人工鸟巢, 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的问题。 001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 顶盖相对于水平面是倾斜的, 有利于雨水和沙子 能够顺利落下, 避免了雨水和沙子堆积在顶盖上, 有效防止沙尘、 雨水进入巢体内, 对巢体 内的鸟类起到保护作用。 001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 顶盖与背板活动连接, 可以打开顶盖后方便清理 巢体内部。 00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 巢体设置有加长的柱状巢穴口或者外延式下开口 门柱, 避免了风沙进入巢体内的栖息空间, 有效避免了栖息空间内的鸟类受风沙的袭扰, 使 得人工鸟巢可以适用高原环境, 同时可以取消巢体内的防风板, 避免了视线被。

12、防风板阻挡 不利于科学观察的问题, 既方便科学观察, 又简化了巢体的内部结构, 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另一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实。

13、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另一示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图4中的人工鸟巢的门柱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人工鸟巢, 包括巢体8和顶盖, 顶盖位于巢体 8的顶部与巢体8形成鸟类的栖息空间, 顶盖包括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 。

14、第一盖板3和第二 盖板4连接构成顶盖, 第二盖板4为透明盖板。 00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人工鸟巢可以是指为了保护鸟类或者引鸟治虫工程人为制 作的、 可供鸟类栖息的鸟巢, 人工鸟巢可以包括竹节式、 瓦钵式、 捆绑式、 木箱式; 人工鸟巢 主要用来招引麻雀、 山雀、 椋鸟、 啄木鸟、 小猫头鹰、 八哥等。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8300676 U 4 002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巢体8可以是人工鸟巢的主体部分, 其形状大致为箱形, 例如可以是具有中空结构的方形箱体, 该方形箱体包括前面板10、 背板1、 两个侧板和底板, 箱体的顶部为顶盖, 箱体的中空结构即为人工鸟巢。

15、的栖息空间。 00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第二盖板4可以是透明的塑胶盖板, 例如可以是透明PVC 盖板, 在巢体8外部, 透过第二盖板4可以观察到巢体内的鸟类的栖息情况, 无需打开整个盖 板, 避免了多次打开顶盖观察鸟类栖息情况造成对鸟类的影响, 大大减少了弃巢现象, 并且 光线可以透过盖板进入巢体内, 对某些营巢鸟类的营巢进行干扰, 避免了营巢鸟类在巢体 内营巢, 占用了人工鸟巢, 不利于其它鸟类的栖息的问题。 0031 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 第二盖板4还可是其它透明材质, 例如玻璃等。 0032 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巢体8为一包括背板1和前 面板1。

16、0的箱形巢体, 顶盖在巢体8的背板1向巢体8的前面板10方向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 置, 第一盖板3位于顶盖靠近背板1一侧, 第二盖板4位于顶盖靠近前面板10的一侧, 第一盖 板3和第二盖板4拼接形成顶盖, 第二盖板4的大小以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巢体8内部为准。 0033 如图3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 第二盖板4镶嵌于第一盖板3中部构成 顶盖, 即第一盖板3覆盖整个巢体8的顶部, 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第二盖板4位于第一 盖板3中部, 以便观察巢体8内部的鸟类栖息情况。 0034 如图2所示, 顶盖在巢体8的背板1向巢体8的前面板10方向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 置, 即相对于巢体8的。

17、底部, 前面板10的顶端到巢体8的底部的距离小于背板1固定第一盖板 3处到巢体8的底部的距离, 当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固定在巢体8的顶端时, 顶盖相对于水 平面是倾斜的, 有利于雨水和沙子能够顺利落下, 避免了雨水和沙子堆积在顶盖上, 有效防 止沙子、 雨水进入巢体内, 对巢体内的鸟类起到保护作用。 0035 如图1所示, 顶盖与巢体8的背板1活动连接, 即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与巢体8是 可以分离的, 具体而言, 可以在背板1上设置活扣2, 通过活扣2可以将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 4固定于巢体8上和从巢体8上拆卸下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 以便于对巢体8内部进行清 理。 0036 如图1所示。

18、, 人工鸟巢需要设置可供鸟类进入人工鸟巢内部的巢穴口, 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中, 在巢体8的前面板10上设置有柱状巢穴口5该柱状巢穴口5通过前面板10上的固 定孔9进行固定, 并且连通巢体8外部和栖息空间, 柱状巢穴口5沿着固定孔9的轴线方向, 由 巢体8的前面板10的表面向巢体8的外部延伸, 同时柱状巢穴口5背向顶盖3的一面设置有卸 沙槽51, 卸沙槽51可以是一条宽带为2mm左右的缝隙, 也可以是一系列的阵列圆孔, 以使得 沙子可以通过缝隙或者圆孔从柱状巢穴口5中落下, 避免沙子堆积在柱状巢穴口5内。 0037 如图1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柱状巢穴口5为圆柱形, 即柱状巢。

19、 穴口5为一圆筒, 该圆筒可以嵌套在前面板10上的固定孔9上, 例如通过钉子固定或者胶水 粘合等方式, 将圆筒固定在前面板10的外表面上以形成柱状巢穴口5, 通过该圆筒连通人工 鸟巢的外部和内部的栖息空间。 优先地, 柱状巢穴口5的长度至少为4厘米, 直径为5厘米, 鸟 类可以通过柱状巢穴口5进入到人工鸟巢的栖息空间内, 而风沙则由于柱状巢穴口5具有一 定的长度和直径, 当风沙进入柱状巢穴口5时, 则会停留在柱状巢穴口5上并且从卸沙巢51 中落下, 流出柱状巢穴口5外, 风沙不会通过固定孔9进入到人工鸟巢内部, 避免了现有的人 工鸟巢直接在前面板开孔作为巢穴口, 风沙直接通过巢穴口进入人工鸟巢。

20、内部对鸟类造成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8300676 U 5 袭扰的问题, 并且可以取消巢体内部的防风板, 避免了视线被防风板阻挡不利于科学观察 的问题, 既方便科学观察, 又简化了巢体结构, 使得巢体易于制作, 降低了制作成本。 0038 当然, 在实际应用中, 柱状巢穴口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者其它形状, 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柱状巢穴口的直径和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对此也不加以限制。 0039 如图4和图5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 巢体8上的外表面设置有向巢体 8外部延伸的门柱11, 门柱11的底部设置有巢穴口12, 巢穴。

21、口12朝向巢体8的底部方向设置, 巢穴口12连通巢体8外部和栖息空间。 00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在巢体8的前面板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门柱11, 该门柱11固 定在前面板10上, 该门柱11连通巢体8外部和栖息空间。 0041 具体而言, 如图4和图5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门柱11可以是一 楔形块, 该楔形块内部挖空, 并且与前面板10固定的一面移除, 同时前面板10上设置有与门 柱11挖空结构适配的通孔, 以使得巢体8内部的栖息空间和门柱11的内部挖空结构连通, 同 时, 在门柱11朝向巢体8底部的一面设置有巢穴口12, 该巢穴口12连通至门柱11的挖空结 构, 当。

22、门柱11通过钉子或者胶水粘合与前面板10固定后, 鸟类可以由巢穴口12进入巢体8 内。 由于巢体8的内部通过门柱11的挖空结构和向底部方向设置的巢穴口12连通巢体8的外 部, 避免了巢穴口直接设置在前面板上, 风沙直接通过巢穴口进入人工鸟巢内部对鸟类造 成袭扰的问题, 使得人工鸟巢可以适用于高原环境, 无需定期清理巢体内沙石, 有利于人工 鸟巢的长期使用, 并且可以取消巢体内部的防风板, 避免了视线被防风板阻挡不利于科学 观察的问题, 既方便科学观察, 又简化了巢体结构, 使得巢体易于制作, 降低了制作成本。 0042 如图1和图4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在柱状巢穴口5或者门柱1。

23、1的一 侧的巢体8上设置有自巢体8向巢体8外部延伸的、 水平放置的停歇台6, 具体而言, 停歇台6 可以是巢体8的底板向前面板10一侧延伸而成, 该停歇台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投食槽7, 该投 食槽7可以是由停歇台6的表面凹陷而成的圆形或者方形区域。 在停歇台设置有投食槽, 可 以方便喂养鸟类, 避免了鸟类在食物紧缺季节因食物紧缺造成死亡, 提高了鸟类的生存能 力。 0043 优选地, 栖息空间的内表面、 柱状巢穴口或者门柱的内表面和停歇台的表面为具 有预设粗糙面的表面, 即上述表面为非光面的, 便于鸟类攀爬。 0044 在实际应用中, 巢体8外表面和顶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晒层, 例如, 可以在人工。

24、鸟 巢的外表面涂覆无色生物漆层, 防晒层既可以防晒对巢体内的鸟类进行保护, 又可以减缓 人工鸟巢的老化, 延长了人工鸟巢的使用寿命。 004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可以由具有一定厚度的木板拼接而成, 例如通过厚 度为2厘米的木板, 切割为各种规格后, 通过钉子、 黏胶或者榫卯等方式进行拼接后, 在外表 面涂覆生物漆后形成人工鸟巢, 当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鸟巢的材质还可以是塑胶, 例如通过塑胶原料一体成型形成人工鸟巢。 0046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 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 了基本创造性概念, 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所以, 所附权利要求。

25、意欲解 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47 最后, 还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8300676 U 6 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 那些要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 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8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8300676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208300676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208300676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208300676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