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踏脚装置.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6873553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6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59836.7

申请日:

20151014

公开号:

CN105213122A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G5/12

主分类号:

A61G5/12

申请人:

四川阿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忠胜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工业园C区金鹏路58号

优先权:

CN201510659836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恩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包括支管、脚踏板(3),所述支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齿轮,脚踏板(3)的侧面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为外齿轮(4),第二齿轮为内齿轮(5),所述外齿轮(4)的圆周面上设有孔(41),孔(41)的孔径大于支管的直径,通过孔(41)用第二螺钉(6)将外齿轮(4)可转动设置于支管的下部,所述内齿轮(5)的齿面设有用于插入内管(2)的缺口(5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椅或康复器械用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当使用者脚部调整不同姿势时,脚踏板也能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使用者舒适度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

1.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包括支管、脚踏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齿轮,脚踏板(3)的侧面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为外齿轮(4),第二齿轮为内齿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4)的圆周面上设有孔(41),孔(41)的孔径大于支管的直径,通过孔(41)用第二螺钉(6)将外齿轮(4)可转动设置于支管的下部;所述内齿轮(5)的齿面设有用于插入支管的缺口(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轮(5)上设有带固定孔的第一固定板(51),脚踏板(3)的侧面设有带固定孔的第二固定板(31),所述的第一固定板(51)与第二固定板(31)通过螺栓(9)固定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带(7),布带(7)的一侧固定于支管的下部,另一侧通过布带固定螺钉(10)固定于脚踏板(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管包括拆腿管(1)和内管(2),拆腿管(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通过定位孔(11)用第一螺钉(12)将内管(2)的上部固定于拆腿管(1)内,内管(2)的下部延伸出拆腿管(1),所述的第一齿轮设置于内管(2)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腿管(1)上设置有拉环(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3)上设有防滑槽(3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脚装置,尤其是一种轮椅或康复器械用的踏脚装置。

背景技术

轮椅或康复器械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目前,现有或曾有的轮椅踏脚装置和病人康复器械踏脚装置,多采用固定式或升降式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为固定式技术方案。通常,使用者在使用时常需更换不同的姿势以保持自身的舒适度,而固定式或升降式的脚踏板不能随脚部姿势做相应的调整,长时间使用难以满足使用者舒适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椅或康复器械用的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当使用者脚部调整不同姿势时,脚踏板也能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使用者舒适度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包括支管、脚踏板,所述支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齿轮,脚踏板的侧面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其中一个为内齿轮,另一个为外齿轮。本发明选择第一齿轮为外齿轮,第二齿轮为内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外齿轮的圆周面上设有孔,孔的孔径大于支管的直径,通过孔用第二螺钉将外齿轮可转动设置于支管的下部,调节第二螺钉使外齿轮与支管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固力,只有在驱动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转动,所述内齿轮的齿面设有用于插入支管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齿轮上设有带固定孔的第一固定板,脚踏板的侧面设有带固定孔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使得脚踏板与内齿轮联动配合。需要调节脚踏板角度时,脚尖向前(或脚掌向后)稍用力踩动脚踏板,使内齿轮随之联动,从而驱动外齿轮在支管上转动,即实现了角度的调节。脚踏板可调角度的限位则是由外齿轮的孔内壁触碰到支管来实现的,因此外齿轮的孔径大小需根据脚踏板的调节角度大小进行设置。因在外齿轮上设置孔不仅方便与支管连接,还能对脚踏板的调节角度进行限位,所以本发明选择设置于支管下部的第一齿轮为外齿轮,第二齿轮为内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踏脚装置还包括布带,布带的一侧固定于支管的下部,另一侧通过布带固定螺钉固定于脚踏板上,布带的作用是便于使用者脚后跟倚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管包括拆腿管和内管,拆腿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通过定位孔用第一螺钉将内管的上部固定于拆腿管内,通过调节不同的定位孔进行定位,即可改变脚踏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形的使用者,内管的下部延伸出拆腿管,所述的第一齿轮设置于内管的下部。上述脚踏板高度可调节的方式也可采用其他结构或方式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的拆腿管上设置有拉环,便于使用者握持。

进一步地,所述的脚踏板上设有防滑槽,以增大使用者脚底与脚踏板间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可伸缩调节的内管,使脚踏板的高度可调节,便于适应不同身形的使用者;(2)通过内外齿的配合使脚踏板的角度可调节,当使用者脚部更换不同姿势时,脚踏板也能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保证了使用者的最佳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固定式踏脚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拆腿管,2-内管,3-脚踏板,4-外齿轮,5-内齿轮,6-第二螺钉,7-布带,8-拉环,9-螺栓,10-布带固定螺钉,11-定位孔,12-第一螺钉,31-第二固定板,32-防滑槽,41-孔,51-第一固定板,5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2、图3所示,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包括支管、脚踏板3和布带7,所述的支管包括拆腿管1和内管2,拆腿管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1,通过定位孔11用第一螺钉12将内管2的上部固定于拆腿管1内,内管2的下部延伸出拆腿管1,内管2的下部设置有外齿轮4,所述脚踏板3的侧面固定有内齿轮5,所述的外齿轮4与内齿轮5相啮合设置。所述外齿轮4的圆周面上设有孔41,孔41的孔径大于内管2的直径,通过孔41用第二螺钉6将外齿轮4可转动设置于内管2的下部,所述内齿轮5的齿面设有用于插入内管2的缺口52。所述的内齿轮5上设有带固定孔的第一固定板51,脚踏板3的侧面设有带固定孔的第二固定板31,所述的第一固定板51与第二固定板31通过螺栓9固定为一体,使脚踏板3与内齿轮5联动配合。所述布带7的一侧固定于支管的下部,另一侧通过布带固定螺钉10固定于脚踏板3上。所述的拆腿管1上设置有便于握持的拉环8,脚踏板3上设有防滑槽32。

使用时,使用者的脚放置于脚踏板3上,切换不同姿势,脚尖向前(或脚掌向后)稍用力踩动脚踏板3,内齿轮5即随脚踏板3联动,从而驱动外齿轮4在内管2上转动,即实现了角度的调节,提高了脚部的舒适度。由于外齿轮4与内管2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固力,只有在驱动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转动,所以脚仅是搁置在脚踏板3上时,脚踏板3是不会转动的。调节不同的定位孔11定位内管2,还可改变脚踏板3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形的使用者。

角度可调踏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角度可调踏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角度可调踏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度可调踏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度可调踏脚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踏脚装置,包括支管、脚踏板(3),所述支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齿轮,脚踏板(3)的侧面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设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为外齿轮(4),第二齿轮为内齿轮(5),所述外齿轮(4)的圆周面上设有孔(41),孔(41)的孔径大于支管的直径,通过孔(41)用第二螺钉(6)将外齿轮(4)可转动设置于支管的下部,所述内齿轮(5)的齿面设有用于插入内管(2)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