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74209.7 (22)申请日 2016.01.26 (73)专利权人 洪文辉 地址 36243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 美洋村龙坑129号 (72)发明人 洪文辉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 滚筒式炒青机, 包括炒青机外筒, 所述炒青机外 筒的底部设有底座, 所述炒青机外筒内通过支杆 固定安装有电机, 所述转轴穿通炒青机。
2、内筒的内 腔, 且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炒青机内筒的内壁 上, 所述炒青机内筒的内腔中水平固定有两根连 接轴, 所述连接轴上固定焊接有搅动片。 通过在 炒青机内筒中的连接轴上加入搅动片, 同时在连 接轴内加设加热管, 使得在该炒青机内筒的转动 过程中, 搅拌体能对炒青机内筒内的茶叶进行搅 动, 避免出现茶叶堆积在同一个区域的情况的发 生, 达到加热翻炒均匀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512050 U 2016.08.31 CN 205512050 U 1.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包括炒青机外筒 (1) , 所述炒青机外筒 (1) 的 底部设有底座 (10。
3、) , 所述底座 (10) 的内腔中安装有控制器 (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炒青机外 筒 (1) 的内腔中设置有炒青机内筒 (2) , 且炒青机外筒 (1) 和炒青机内筒 (2) 底部的间隙之间 安装有加热装置 (9) , 且加热装置 (9) 电连接控制器 (3) , 所述炒青机外筒 (1) 内通过支杆固 定安装有电机 (8) , 所述电机 (8) 电连接控制器 (3) , 且电机 (8) 的电动转轴上固定有转轴 (12) , 所述转轴 (12) 穿通炒青机内筒 (2) 的内腔, 且转轴 (12) 的另一端固定于炒青机内筒 (2) 的内壁上, 所述炒青机内筒 (2) 的内腔中水平固定有两根。
4、连接轴 (6) , 所述连接轴 (6) 上 固定焊接有搅动片 (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炒青 机内筒 (2) 的外壁上开有滑槽 (5) , 所述滑槽 (5) 内滑动卡接有滑杆 (4) , 所述滑杆 (4) 的另一 端固定于炒青机外筒 (1) 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动 片 (7) 关于连接轴 (6) 呈轴对称结构排列, 且搅动片 (7) 为内凹型铁片或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 轴 (6) 为中空圆柱。
5、体, 且该连接轴 (6) 的内腔中安装有加热管 (11) , 所述加热管 (11) 电连接 控制器 (3)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 轴 (6) 上开有加热孔 (601) , 所述加热孔 (601) 呈圆环矩阵结构排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12050 U 2 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备设备领域, 具体为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 机。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国, 饮茶对于我们而言既是日常的生活习惯, 更加是一种大 雅文化, 茶叶的制。
6、备需要经过采摘、 制备、 烘干等一系列的步骤, 茶叶的炒青在茶叶的制备 中是个转折工序,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则迅速制止一系列酶促氧化作用, 巩固已形成 的品质特征, 启下是继续散失部分水分, 便于揉烘等整形阶段的操作, 炒青工序对其品质也 有一定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的炒青机械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滚筒翻炒式, 另一种是 炒锅式, 对于滚筒翻炒式, 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振动幅度较大, 且滚 筒内的茶叶容易堆积, 不利于翻炒均匀,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 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7、 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 炒青机, 包括炒青机外筒, 所述炒青机外筒的底部设有底座, 所述底座的内腔中安装有控制 器, 所述炒青机外筒的内腔中设置有炒青机内筒, 且炒青机外筒和炒青机内筒底部的间隙 之间安装有加热装置, 且加热装置电连接控制器, 所述炒青机外筒内通过支杆固定安装有 电机, 所述电机电连接控制器, 且电机的电动转轴上固定有转轴, 所述转轴穿通炒青机内筒 的内腔, 且转轴的另一端固定于炒青机内筒的内壁上, 所述炒青机内筒的内腔中水平固定 有两根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上固定焊接有搅动片。 。
8、0005 优选的, 所述炒青机内筒的外壁上开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滑动卡接有滑杆, 所述滑 杆的另一端固定于炒青机外筒的内壁上。 0006 优选的, 所述搅动片关于连接轴呈轴对称结构排列, 且搅动片为内凹型铁片或钢 片。 0007 优选的, 所述连接轴为中空圆柱体, 且该连接轴的内腔中安装有加热管, 所述加热 管电连接控制器。 0008 优选的, 所述连接轴上开有加热孔, 所述加热孔呈圆环矩阵结构排列。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此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机 结构简单, 通过加入炒青机内筒, 使得在该炒青机工作的时候炒青机外筒不转动, 炒青机内 筒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
9、, 使得整个炒青的过程噪声更小, 其炒青机的振动幅度较小; 通过在 炒青机内筒中的连接轴上加入搅动片, 同时在连接轴内加设加热管, 使得在该炒青机内筒 的转动过程中, 搅拌体能对炒青机内筒内的茶叶进行搅动, 避免出现茶叶堆积在同一个区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12050 U 3 域的情况的发生, 达到加热翻炒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连接轴和搅拌片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炒青机外筒和炒青机内筒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3 图中: 1炒青机外筒、 2炒青机内筒、 3控制器、 4滑杆、 5滑槽、 6连接轴、 601加热孔、。
10、 7 搅动片、 8电机、 9加热装置、 10底座、 11加热管、 1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翻炒更均匀的滚筒式炒青 机, 包括炒青机外筒1, 所述炒青机外筒1的底部设有底座10, 所述底座10的内腔中安装有控 制器3, 。
11、所述炒青机外筒1的内腔中设置有炒青机内筒2, 所述炒青机内筒2的外壁上开有滑 槽5, 所述滑槽5内滑动卡接有滑杆4, 所述滑杆4的另一端固定于炒青机外筒1的内壁上, 当 炒青机内筒2转动时, 滑杆4在炒青机内筒2外壁上的滑槽5内滑动, 且炒青机外筒1和炒青机 内筒2底部的间隙之间安装有加热装置9, 且加热装置9电连接控制器3, 加热装置9给该炒青 机提供主要的热量, 所述炒青机外筒1内通过支杆固定安装有电机8, 所述电机8电连接控制 器3, 且电机8的电动转轴上固定有转轴12, 所述转轴12穿通炒青机内筒2的内腔, 且转轴12 的另一端固定于炒青机内筒2的内壁上, 当控制器3控制电机8工作时,。
12、 炒青机内筒2转动, 所 述炒青机内筒2的内腔中水平固定有两根连接轴6, 所述连接轴6为中空圆柱体, 且该连接轴 6的内腔中安装有加热管11, 所述加热管11电连接控制器3, 所述连接轴6上开有加热孔601, 所述加热孔601呈圆环矩阵结构排列, 所述连接轴6上固定焊接有搅动片7, 所述搅动片7关 于连接轴6呈轴对称结构排列, 且搅动片7为内凹型铁片或钢片, 在炒青机内筒2转动时, 固 定于炒青机内筒2内的连接轴6同时转动, 连接轴6转动的同时使得搅拌片7旋转, 使得堆积 在同一地方的茶叶能被分散到各个角落, 达到能使该炒青机具备均匀加热的功能。 001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12050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51205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