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6871299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14547.9

申请日:

20160204

公开号:

CN205492387U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上犹县五指峰忠誉有机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继忠

地址:

341200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五指峰乡黄沙坑黄苗组

优先权:

CN20162011454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史慧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包括启动开关、计时报警器、温控仪和减速箱,所述温控仪与减速箱直接连接,所述减速箱设在电器控制屏的下方,所述电器控制屏的右侧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设在加压滚筒的上方,所述加压滚筒与托轮直接连接,所述托轮通过隔热罩与加热箱相连接,所述加热箱的下方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在散热机构的上方,通过采用自动控温仪、电子计时报警,使炒制工艺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此外,通过使用远红外加热系统,实现了上温快,能耗小,使茶叶受热均匀、水分快速蒸发排放,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风管,达到烘干、保色、提香的效果,且高效、经济、便捷,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包括启动开关(1)、计时报警器(2)、温控仪(3)和减速箱(4),所述启动开关(1)与计时报警器(2)直接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计时报警器(2)的右侧设有温控仪(3),所述温控仪(3)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4)设在电器控制屏(5)的下方,所述电器控制屏(5)的右侧设有通风管(6),所述通风管(6)设在加压滚筒(7)的上方,所述加压滚筒(7)与托轮(8)直接连接,所述托轮(8)通过隔热罩(9)与加热箱(10)相连接,所述加热箱(10)的下方设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设在散热机构(1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12)通过传动机构(13)与机架(1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13),所述传动机构(13)设在加压滚筒(7)的下方,所述加压滚筒(7)与电器控制屏(5)直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15),所述机架(1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的左侧设有电机(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16),所述电机(16)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背景技术

提香是使茶叶内产生理化学变化,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熟化作用、异构化作用、氧化作用巧后熟作用等,使茶叶的品质发生变化,影响着茶叶的外形色泽、叶底汤色、茶叶冲泡长短等品质,目前在生产上的提香方式有烘賠提香、炒制提香、远红外提香等,其中烘烤提香应用较为广泛,且多为热风方式处理,通过热风对茶叶进行加热,使茶叶发生各种理化变化,达到改善茶叶品质的目的,提香处理已经证明能明显改善茶叶的感官品质。

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普遍流行的茶叶提香机,不但提香效果不好,提香效率低,而且结构复杂,尺寸庞大,重量大,安装场地面积大,运输安装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通过采用自动控温仪、电子计时报警,使炒制工艺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此外,通过使用远红外加热系统,实现了上温快,能耗小,使茶叶受热均匀、水分快速蒸发排放,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风管,达到烘干、保色、提香的效果,且高效、经济、便捷,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包括启动开关、计时报警器、温控仪和减速箱,所述启动开关与计时报警器直接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计时报警器的右侧设有温控仪,所述温控仪与减速箱直接连接,所述减速箱设在电器控制屏的下方,所述电器控制屏的右侧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设在加压滚筒的上方,所述加压滚筒与托轮直接连接,所述托轮通过隔热罩与加热箱相连接,所述加热箱的下方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在散热机构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机架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在加压滚筒的下方,所述加压滚筒与电器控制屏直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左侧设有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减速箱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自动控温仪、电子计时报警,使炒制工艺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此外,通过使用远红外加热系统,实现了上温快,能耗小,利用热空气的吹入与散热机构,使茶叶受热均匀、水分快速蒸发排放,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风管,由风机将加热箱产生的热风吹入筒体内,出风口设在筒体两侧,由于进风和出风口的不同口径,使旋转滚筒内产生负压,使旋转的茶叶在热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吸出水分,达到烘干、保色、提香的效果,通过各种制作材料在强度、抗腐蚀性、稳定性、无毒性等方面进行筛选,选用易于控制、卫生的材料和能源,同时对研发设备运动件要采用安全保护装置,确保了加工过程的绝对卫生、节能、安全,且高效、经济、便捷,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计时报警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启动开关;2-计时报警器;3-温控仪;4-减速箱;5-电器控制屏;6-通风管;7-加压滚筒;8-托轮;9-隔热罩;10-加热箱;11-鼓风机;12-散热机构;13-传动机构;14-温度传感器;15-机架;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包括启动开关1、计时报警器2、温控仪3和减速箱4,所述启动开关1与计时报警器2直接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计时报警器2的右侧设有温控仪3,所述温控仪3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所述减速箱4设在电器控制屏5的下方,所述电器控制屏5的右侧设有通风管6,所述通风管6设在加 压滚筒7的上方,所述加压滚筒7与托轮8直接连接,所述托轮8通过隔热罩9与加热箱10相连接,所述加热箱10的下方设有鼓风机11,所述鼓风机11设在散热机构12的上方;通过采用加压滚筒,主要解决茶叶在筒内均匀的滚炒,整条、脱毫等关键技术,滚筒设有出茶门,出风孔,呈圆柱形,筒体内壁采用不等边八角形锅壁,由不锈钢制作而成,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使茶叶在筒体内滚炒、相互磨擦,起到整条脱毫,有效提高茶叶表面的光洁度的作用,外层与不锈钢筒体内壁之间铺设硅藻土并由铁皮焊接封闭,使筒体具有极好的隔热保温的效果,采用计时报警器和温控仪,主要解决设备炒制过程温度、时间控制等关键技术,自动控温装置,采用茶滚筒内侧热电偶和温控仪继电器,使远红外电热管在温控仪设定的温度下,自动地接通或断开电源,根据炒制需要,来控制茶滚筒内的温度,电子计时报警装置:选用电子记时报警器,根据炒制需要进行计时,炒制完成后报警提醒,使设备操作更为简便,保证茶叶炒制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散热机构12通过传动机构13与机架15相连接,机架15能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传动机构12设在加压滚筒7的下方,所述加压滚筒7与电器控制屏5直接连接,电器控制屏5可以实现对电器的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机架1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温度传感器14的左侧设有电机16,温度传感器14能够感受温度的变化。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电机16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减速箱4能够起到减速的作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自动控温仪、电子计时报警,使炒制工艺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此外,通过使用远红外加热系统,实现了上温快,能耗小,利用热空气的吹入与散热机构,使茶叶受热均匀、水分快速蒸发排放,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风管,由风机将加热箱产生的热风吹入筒体内,出风口设在筒体两侧,由于进风和出风口的不同口径,使旋转滚筒内产生负压,使旋转的茶叶在热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吸出水分,达到烘干、保色、提香的效果,通过各种制作材料在强度、抗腐蚀性、稳定性、无毒性等方面进行筛选,选用易于控制、卫生的材料和能源,同时对研发设备运动件要采用安全保护装置,确保了加工过程的绝对卫生、节能、安全,且高效、经济、便捷,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14547.9 (22)申请日 2016.02.04 (73)专利权人 上犹县五指峰忠誉有机茶有限公 司 地址 341200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五指峰 乡黄沙坑黄苗组 (72)发明人 张继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史慧敏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 香机, 包括启动开关、 计时报警器。

2、、 温控仪和减速 箱, 所述温控仪与减速箱直接连接, 所述减速箱 设在电器控制屏的下方, 所述电器控制屏的右侧 设有通风管, 所述通风管设在加压滚筒的上方, 所述加压滚筒与托轮直接连接, 所述托轮通过隔 热罩与加热箱相连接, 所述加热箱的下方设有鼓 风机, 所述鼓风机设在散热机构的上方, 通过采 用自动控温仪、 电子计时报警, 使炒制工艺简单, 操作使用方便, 经济实用,此外, 通过使用远红外 加热系统, 实现了上温快, 能耗小, 使茶叶受热均 匀、 水分快速蒸发排放, 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风 管, 达到烘干、 保色、 提香的效果, 且高效、 经济、 便捷, 设计简单, 成本低廉, 可广泛推广使。

3、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492387 U 2016.08.24 CN 205492387 U 1.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包括启动开关(1)、 计时报警器(2)、 温控仪(3)和减速 箱(4), 所述启动开关(1)与计时报警器(2)直接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计时报警器(2)的 右侧设有温控仪(3), 所述温控仪(3)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箱(4)设 在电器控制屏(5)的下方, 所述电器控制屏(5)的右侧设有通风管(6), 所述通风管(6)设在 加压滚筒(7)的上方, 所述加压滚筒(7)与托轮(8)直接连接, 所述托轮(8)通过隔热。

4、罩(9)与 加热箱(10)相连接, 所述加热箱(10)的下方设有鼓风机(11), 所述鼓风机(11)设在散热机 构(1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12) 通过传动机构(13)与机架(1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传动机构 (13), 所述传动机构(13)设在加压滚筒(7)的下方, 所述加压滚筒(7)与电器控制屏(5)直接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机架(15), 所述机架(1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4), 所述温度传感。

5、器(14)的左侧设有电机(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机(16), 所述电机(16)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92387 U 2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背景技术 0002 提香是使茶叶内产生理化学变化, 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熟化作用、 异构化作用、 氧 化作用巧后熟作用等, 使茶叶的品质发生变化, 影响着茶叶的外形色泽、 叶底汤色、 茶叶冲 泡长短等品质, 目前在生产上的提香方式有烘賠提香、 炒制提香、。

6、 远红外提香等, 其中烘烤 提香应用较为广泛, 且多为热风方式处理, 通过热风对茶叶进行加热, 使茶叶发生各种理化 变化, 达到改善茶叶品质的目的, 提香处理已经证明能明显改善茶叶的感官品质。 0003 但是, 目前国内市场上普遍流行的茶叶提香机, 不但提香效果不好, 提香效率低, 而且结构复杂, 尺寸庞大, 重量大, 安装场地面积大, 运输安装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通过采用自动控 温仪、 电子计时报警, 使炒制工艺简单, 操作使用方便, 经济实用,此外, 通过使用远红外加 热系统, 实现了上温快, 能耗小, 使茶叶受热。

7、均匀、 水分快速蒸发排放, 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 风管, 达到烘干、 保色、 提香的效果, 且高效、 经济、 便捷, 设计简单, 成本低廉, 可广泛推广使 用,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 机, 包括启动开关、 计时报警器、 温控仪和减速箱, 所述启动开关与计时报警器直接连接成 一体化结构, 所述计时报警器的右侧设有温控仪, 所述温控仪与减速箱直接连接, 所述减速 箱设在电器控制屏的下方, 所述电器控制屏的右侧设有通风管, 所述通风管设在加压滚筒 的上方, 所述加压滚筒与托轮直接连接, 所述托轮通过隔热罩与。

8、加热箱相连接, 所述加热箱 的下方设有鼓风机, 所述鼓风机设在散热机构的上方。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散热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机架相连 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在加压 滚筒的下方, 所述加压滚筒与电器控制屏直接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还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左侧设有电机。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还包括电机, 所述电机与减速箱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自动控温仪、 电子计时报警, 使炒制工。

9、艺简单, 操作使用方 便, 经济实用,此外, 通过使用远红外加热系统, 实现了上温快, 能耗小, 利用热空气的吹入 与散热机构, 使茶叶受热均匀、 水分快速蒸发排放, 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风管,由风机将加 热箱产生的热风吹入筒体内, 出风口设在筒体两侧, 由于进风和出风口的不同口径, 使旋转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92387 U 3 滚筒内产生负压, 使旋转的茶叶在热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吸出水分, 达到烘干、 保色、 提香的 效果, 通过各种制作材料在强度、 抗腐蚀性、 稳定性、 无毒性等方面进行筛选, 选用易于控 制、 卫生的材料和能源, 同时对研发设备运动件要采用安全保护装置。

10、, 确保了加工过程的绝 对卫生、 节能、 安全, 且高效、 经济、 便捷, 设计简单, 成本低廉, 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计时报警器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标号为: 1-启动开关; 2-计时报警器; 3-温控仪; 4-减速箱; 5-电器控制屏; 6- 通风管; 7-加压滚筒; 8-托轮; 9-隔热罩; 10-加热箱; 11-鼓风机; 12-散热机构; 13-传动机 构; 14-温度传感器; 15-机架; 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11、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 具体实施例: 0016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机, 包括启动开关1、 计时报警器2、 温 控仪3和减速箱4, 所述启动开关1与计时报警器2直接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计时报警器2 的右侧设有温控仪3, 所述温控仪3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 所述减速箱4设在电器控制屏5的下 方, 所述电器控制屏5的右侧设有通风管6, 所述通风管6设在加 压滚筒7的上方, 所述加压 滚筒7与托轮8直接连接, 所述托轮8通过隔热罩9与加热箱10相连接, 所述加热箱。

12、10的下方 设有鼓风机11, 所述鼓风机11设在散热机构12的上方; 通过采用加压滚筒, 主要解决茶叶在 筒内均匀的滚炒, 整条、 脱毫等关键技术, 滚筒设有出茶门, 出风孔, 呈圆柱形, 筒体内壁采 用不等边八角形锅壁, 由不锈钢制作而成, 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使茶叶在筒体内滚炒、 相互磨擦, 起到整条脱毫, 有效提高茶叶表面的光洁度的作用, 外层与不锈钢筒体内壁之间 铺设硅藻土并由铁皮焊接封闭, 使筒体具有极好的隔热保温的效果, 采用计时报警器和温 控仪, 主要解决设备炒制过程温度、 时间控制等关键技术, 自动控温装置, 采用茶滚筒内侧 热电偶和温控仪继电器, 使远红外电热管在温控仪设定。

13、的温度下, 自动地接通或断开电源, 根据炒制需要, 来控制茶滚筒内的温度, 电子计时报警装置:选用电子记时报警器,根据炒 制需要进行计时,炒制完成后报警提醒,使设备操作更为简便, 保证茶叶炒制质量。 0017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 所述散热机构12通过传动机构13与机架15相连接, 机架15 能起到支撑的作用。 0018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 所述传动机构12设在加压滚筒7的下方, 所述加压滚筒7与 电器控制屏5直接连接, 电器控制屏5可以实现对电器的控制。 0019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 所述机架1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4, 所述温度传感器14的左 侧设有电机16, 温度传感器14能够感受温度。

14、的变化。 0020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 所述电机16与减速箱4直接连接, 减速箱4能够起到减速的 作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492387 U 4 0021 基于上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自动控温仪、 电子计时报警, 使炒制工艺简单, 操 作使用方便, 经济实用,此外, 通过使用远红外加热系统, 实现了上温快, 能耗小, 利用热空 气的吹入与散热机构, 使茶叶受热均匀、 水分快速蒸发排放, 设备采用圆型中空送风管,由 风机将加热箱产生的热风吹入筒体内, 出风口设在筒体两侧, 由于进风和出风口的不同口 径, 使旋转滚筒内产生负压, 使旋转的茶叶在热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吸出水分,。

15、 达到烘干、 保 色、 提香的效果, 通过各种制作材料在强度、 抗腐蚀性、 稳定性、 无毒性等方面进行筛选, 选 用易于控制、 卫生的材料和能源, 同时对研发设备运动件要采用安全保护装置, 确保了加工 过程的绝对卫生、 节能、 安全, 且高效、 经济、 便捷, 设计简单, 成本低廉, 可广泛推广使用。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92387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492387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