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687129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583682.9

申请日:

20171123

公开号:

CN208258845U

公开日:

2018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7/00,A01C23/04,A01C3/02,A01C3/06

主分类号:

A01M7/00,A01C23/04,A01C3/02,A01C3/06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杨祥燕,蔡元保,黄强,庞新华,陈涛,李穆,周俊岸,覃旭,曾黎明,黄显雅,彭欣怡,崔明勇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武路22号

优先权:

CN20172158368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玉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包括:发酵池,其设置有一个发酵池投放口;一级过滤池,其与所述发酵池连接;二级过滤池,其与所述一级过滤池连接,该二级过滤池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主管,其前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主管进水管,其一端与所述主管连接,且该主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以及分管,所述主管上于与所述主管进水管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该分管连接;每个该分管与若干个灌溉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植物实现水、肥、药一体化灌溉,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且效率较高,适合于对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经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灌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其设置有一个发酵池投放口;一级过滤池,其与所述发酵池连接;二级过滤池,其与所述一级过滤池连接,该二级过滤池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主管,其前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主管进水管,其一端与所述主管连接,且该主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以及分管,所述主管上于与所述主管进水管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该分管连接;每个该分管与若干个灌溉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置有一进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口与一个雨水收集装置和一个池体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池体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的池体底面均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发酵池通过一个第一U型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上设置有第一U型管阀门,所述第一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发酵池内,且所述第一U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一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一级过滤池内;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二级过滤池通过一个第二U型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二U型管上设置有第二U型管阀门,所述第二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一级过滤池内,且所述第二U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二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二级过滤池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置有排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过滤池内设置有搅拌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前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的后端设置有一主管清理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的前端设置有滤网,且所述主管上于所述主管进水管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于所述过滤器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和水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经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种植时,主要的工作包括对植物进行灌溉、施肥和喷洒农药。灌溉工作是由灌溉系统直接对植物实现喷灌或滴灌,但施肥和喷洒农药的工作则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或人工借助其他的农业机械来进行辅助,灌溉、施肥和喷洒农药这三项工作并没有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对植物进行规模化种植时的人力成本较高,且施肥和喷洒农药的效率较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从而克服现有的对植物进行规模化种植时的人力成本较高且施肥和喷洒农药的效率较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其中,包括:发酵池,其设置有一个发酵池投放口;一级过滤池,其与所述发酵池连接;二级过滤池,其与所述一级过滤池连接,该二级过滤池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主管,其前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主管进水管,其一端与所述主管连接,且该主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以及分管,所述主管上于与所述主管进水管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该分管连接;每个该分管与若干个灌溉管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酵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置有一进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口与一个雨水收集装置和一个池体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池体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酵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的池体底面均为斜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发酵池通过一个第一U型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一U型管上设置有第一U型管阀门,所述第一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发酵池内,且所述第一U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一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一级过滤池内;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二级过滤池通过一个第二U型管进行连接,所述第二U型管上设置有第二U型管阀门,所述第二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一级过滤池内,且所述第二U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二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二级过滤池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酵池、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置有排污阀。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级过滤池内设置有搅拌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前端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的后端设置有一主管清理阀。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的前端设置有滤网,且所述主管上于所述主管进水管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管上于所述过滤器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和水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植物实现水、肥、药一体化灌溉,有机肥和农家肥在发酵池中发酵与沉淀,经一级过滤池化学杀菌处理与自然沉淀后,进入二级过滤池备用,无机化肥或农药也可直接在二级过滤池中配制。主管能够根据需要由二级过滤池和主管进水管提供肥水、农药以及自来水,再由分管把肥水、农药或自来水输送给灌溉管来供给植物,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适用性广且效率较高,从而适合于对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经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灌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发酵池,2-一级过滤池,3-二级过滤池,4-池盖,5-发酵池投放口,6-进水口,7-二级过滤池投放口,8-池体底面,9-1-第一U型管,9-2-第二U型管,10-排污阀,11-搅拌器,12-主管,13-主管控制阀,14-水泵,15-水泵进水阀,16-主管进水管,17-主管进水阀,18-过滤器,19-压力表,20-水表,21-分区控制阀,22-主管清理阀,23-分管,24-分管控制阀,25-灌溉管,26-灌溉管控制阀,27-过滤器清理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发酵池1、一级过滤池2、二级过滤池3、主管12、主管进水管16以及分管23。参考图1,发酵池1设置有池盖4,发酵池1的池盖4上设置有一个发酵池投放口5,从而可以通过发酵池投放口5往发酵池1内投放有机肥和农家肥,发酵池1将投放进来的有机肥和农家肥自然发酵成为成熟的肥料。

继续参考图1,一级过滤池2与发酵池1连接,其用于将发酵池1的过滤液进行化学杀菌处理,一级过滤池2也设置有池盖4。二级过滤池3与一级过滤池2连接,二级过滤池3也设置有池盖4,二级过滤池3的池盖4上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7,可以从二级过滤池投放口7往二级过滤池3投放无机化肥或农药。从而使得二级过滤池3可以用于储存一级过滤池2的过滤液,或者用于配制无机化肥或农药。优选地,二级过滤池3内设置有搅拌器11,搅拌器11连接池外的电源,其可对投放的无机化肥或农药进行搅拌溶解,从而避免采用人工搅拌。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发酵池1、一级过滤池2以及二级过滤池3均设置有一进水口6,每个进水口6与一个雨水收集装置和一个池体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池体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源可以为外接自来水管。雨水收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漏水网,雨水收集装置的侧边与池体进水管连接。发酵池1、一级过滤池2和二级过滤池3可以通过各自的进水口6中的雨水收集装置或池体进水管补充水(雨水),或用水冲洗池底堆积的垃圾。进一步优选地,发酵池1、一级过滤池2以及二级过滤池3的池体底面8均为斜面,倾斜角度为10~20°,从而便于清理污物。优选地,发酵池1、一级过滤池2以及二级过滤池3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污阀10,各个排污阀10用于排除对应池体中堆积的垃圾,这些垃圾由排污阀10排出后可再用于田间土壤改良。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一级过滤池2与发酵池1通过一个第一U型管9-1进行连接,第一U型管9-1上设置有第一U型管阀门,第一U型管阀门设置于池外,以在池外控制池内肥水的流量。第一U型管9-1的进水口位于发酵池1内,且第一U型管9-1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第一U型管9-1的出水口位于一级过滤池2内。发酵池1内的肥水通过滤网过滤后由第一U形管9-1进入到一级过滤池2中。一级过滤池2与二级过滤池3通过一个第二U型管9-2进行连接,具体方式与一级过滤池2与发酵池1连接的方式一样。第二U型管9-2上设置有第二U型管阀门,第二U型管9-2的进水口位于一级过滤池2内,且第二U型管9-2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第二U型管9-2的出水口位于二级过滤池3内。一级过滤池2内的肥水通过滤网过滤后由第二U形管9-2进入到二级过滤池3中。

继续参考图1,主管12的前端与二级过滤池3连接,主管12的前端位于二级过滤池3的排污阀10的上方。主管进水管16的一端与主管12连接,且主管进水管16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源可以为外接的自来水管。主管12可以由二级过滤池3提供肥料或农药,主管12也可由主管进水管16提供自来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水泵14,水泵14的一端与二级过滤池3连接,也可以与主管12的前端连接。且水泵14的另一端与主管12的前端连接。水泵14外接电源,从而可对肥水或农药进行加压灌溉。可以在水泵14的一端设置有水泵进水阀15,主管12的前端设置有主管控制阀13,水泵14的另一端与主管12的连接处位于主管控制阀13的后面,以能够根据是否需要水泵14加压来选择是打开主管控制阀13还是水泵进水阀15。主管进水管16上设置有主管进水阀17,以用于控制主管进水管16的开闭。优选地,主管12的后端设置有一主管清理阀22,以可定期对主管12中的沉淀物以及滋生的微生物等杂质进行清除,以免堵塞。

继续参考图1,主管12上于与主管进水管16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分管23连接,所有的分管23沿着主管自前至后并联分布。每个分管23与若干个灌溉管25连接,每个分管23上的所有灌溉管25并联分布,灌溉管25可以为滴灌管或喷灌管。主管12把水、肥或农药由各个分管23输送给各个灌溉管25后,便可供给植物,以对植物进行灌溉、施肥或施农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灌溉管25,要求按等高线布置管道,每排的灌溉管25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管的长度不宜过长,这样能保证每个出水孔都有相同的水压。针对植物地下部分,可结合地膜覆盖,使用滴灌管(置于地膜下面,可连接黑色软管、滴头和保护套);针对植物地上部分,使用喷灌管(可连接喷杆、喷头),便于田间作业。可以在每个分管23与主管12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分管控制阀24,从而根据是否需要分管23接通主管12来打开或关闭对应的分管控制阀24。还可以在主管12上于每两个分管23之间设置一个分区控制阀21。每个灌溉管25与分管23的连接处还可设置一个灌溉管控制阀26,从而根据是否需要灌溉管25接通分管23来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灌溉管控制阀26,便于实现分区灌溉。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主管12的前端设置有滤网,且主管12上于主管进水管16和第一个分管23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18。过滤器18含有可更换的多重过滤网,有效过滤主管12中的颗粒物及滋生的微生物等杂质,避免过多的杂质进入到灌溉管25。过滤器18设置有一过滤器清理阀27,由一个三通分别连接过滤器18、主管12以及过滤器清理阀27,打开过滤器清理阀27,待主管12中的水放干后即可对过滤器18进行清理。另外,优选地,主管12上于过滤器18和第一个分管23之间设置有压力表19和水表20,压力表19显示主管12中的水压,可为分区灌溉提供水压参考,水表20设置在压力表19的后面,可为分区灌溉提供供水量参考。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植物实现水、肥、药一体化灌溉,有机肥和农家肥在发酵池1中发酵与沉淀,经一级过滤池2化学杀菌处理与自然沉淀后,进入二级过滤3池备用,无机化肥或农药也可直接在二级过滤池3中配制。主管12能够根据需要由二级过滤池3和主管进水管16提供肥水、农药以及自来水,再由分管23把肥水、农药或自来水输送给灌溉管25来供给植物,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适用性广且效率较高,从而适合于对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经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灌溉。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83682.9 (22)申请日 2017.11.23 (73)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 所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武 路22号 (72)发明人 杨祥燕 蔡元保 黄强 庞新华 陈涛 李穆 周俊岸 覃旭 曾黎明 黄显雅 彭欣怡 崔明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黄玉珏 (51)Int.Cl. A01M 7/00(2006.01) A01C 23/04(2006.01) A01C 。

2、3/02(2006.01) A01C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 溉系统, 其包括: 发酵池, 其设置有一个发酵池投 放口; 一级过滤池, 其与所述发酵池连接; 二级过 滤池, 其与所述一级过滤池连接, 该二级过滤池 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 主管, 其前端与 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 主管进水管, 其一端与所 述主管连接, 且该主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 接; 以及分管, 所述主管上于与所述主管进水管 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该分管连接; 每个该分 管与若干个灌溉管连接。 本实用新。

3、型能够对植物 实现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 其结构简单、 成本较 低、 使用方便且效率较高, 适合于对农作物、 蔬 菜、 花卉、 果树、 经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灌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8258845 U 2018.12.21 CN 208258845 U 1.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酵池, 其设置有一个发酵池投放口; 一级过滤池, 其与所述发酵池连接; 二级过滤池, 其与所述一级过滤池连接, 该二级过滤池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 主管, 其前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 主管进水管, 其一端与所述主管连接, 且该主管进水管的。

4、另一端与水源连接; 以及分 管, 所述主管上于与所述主管进水管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该分管连接; 每个该分管与 若干个灌溉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池、 所述一 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置有一进水口, 每个所述进水口与一个雨水收集装置和 一个池体进水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池体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池、 所述一 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的池体底面均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 。

5、述发酵池通过一个第一U型管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U型管上设置有第一U型管阀门, 所述第一 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发酵池内, 且所述第一U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 所述第一U型管 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一级过滤池内; 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二级过滤池通过一个第二U型管 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U型管上设置有第二U型管阀门, 所述第二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一级 过滤池内, 且所述第二U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 所述第二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二级 过滤池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池、 所述一 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置有排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过滤池内设 置有搅拌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水泵, 所述 水泵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接, 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前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的后端设置 有一主管清理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的前端设置 有滤网, 且所述主管上于所述主管进水管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7、述主管上于所述 过滤器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有压力表和水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58845 U 2 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农作物、 蔬菜、 花卉、 果树、 经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种植时, 主要的工作包括 对植物进行灌溉、 施肥和喷洒农药。 灌溉工作是由灌溉系统直接对植物实现喷灌或滴灌, 但 施肥和喷洒农药的工作则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或人工借助其他的农业机械来进行辅助, 灌 溉、 施肥和喷洒农药这三项工作并没有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导。

8、致对植物进行规模化 种植时的人力成本较高, 且施肥和喷洒农药的效率较低。 0003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 而 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从而克服现有的对植 物进行规模化种植时的人力成本较高且施肥和喷洒农药的效率较低的缺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 其中, 包括: 发酵池, 其设置有一个发酵池投放口; 一级过滤池, 其与所述发酵池连接; 二级过滤池, 。

9、其与 所述一级过滤池连接, 该二级过滤池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 主管, 其前端与所述二 级过滤池连接; 主管进水管, 其一端与所述主管连接, 且该主管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 接; 以及分管, 所述主管上于与所述主管进水管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该分管连接; 每个 该分管与若干个灌溉管连接。 0006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发酵池、 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 置有一进水口, 每个所述进水口与一个雨水收集装置和一个池体进水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 池体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接。 0007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发酵池、 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的池 体底面均。

10、为斜面。 0008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发酵池通过一个第一U型管进行 连接, 所述第一U型管上设置有第一U型管阀门, 所述第一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发酵池 内, 且所述第一U型管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 所述第一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一级过滤池 内; 所述一级过滤池与所述二级过滤池通过一个第二U型管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U型管上设 置有第二U型管阀门, 所述第二U型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一级过滤池内, 且所述第二U型管的 进水口设置有滤网; 所述第二U型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二级过滤池内。 0009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发酵池、 所述一级过滤池以及所述二级过滤池均设 。

11、置有排污阀。 0010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二级过滤池内设置有搅拌器。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258845 U 3 0011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还包括一水泵, 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过滤池连 接, 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主管的前端连接。 0012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主管的后端设置有一主管清理阀。 0013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主管的前端设置有滤网, 且所述主管上于所述主管 进水管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 0014 优选地,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主管上于所述过滤器和第一个所述分管之间设置 有压力表和水表。 001。

12、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植物实现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 有机肥和农家肥在发酵池中发 酵与沉淀, 经一级过滤池化学杀菌处理与自然沉淀后, 进入二级过滤池备用, 无机化肥或农 药也可直接在二级过滤池中配制。 主管能够根据需要由二级过滤池和主管进水管提供肥 水、 农药以及自来水, 再由分管把肥水、 农药或自来水输送给灌溉管来供给植物, 其结构简 单、 成本较低、 使用方便、 适用性广且效率较高, 从而适合于对农作物、 蔬菜、 花卉、 果树、 经 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灌溉。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的。

13、结构示意图。 0018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9 1-发酵池, 2-一级过滤池, 3-二级过滤池, 4-池盖, 5-发酵池投放口, 6-进水口, 7- 二级过滤池投放口, 8-池体底面, 9-1-第一U型管, 9-2-第二U型管, 10-排污阀, 11-搅拌器, 12-主管, 13-主管控制阀, 14-水泵, 15-水泵进水阀, 16-主管进水管, 17-主管进水阀, 18-过 滤器, 19-压力表, 20-水表, 21-分区控制阀, 22-主管清理阀, 23-分管, 24-分管控制阀, 25- 灌溉管, 26-灌溉管控制阀, 27-过滤器清理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 。

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但应当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1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 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 术语 “包括” 或其变 换如 “包含” 或 “包括有” 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 而并未排除其它元 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2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的结构 示意图, 该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发酵池1、 一级过滤池2、 二级过滤池3、 主管12、 主 管进水管16以及分管23。 参考图1, 发酵池1设置有池盖4, 发酵池1的池盖4上设置有一个发 酵池。

15、投放口5, 从而可以通过发酵池投放口5往发酵池1内投放有机肥和农家肥, 发酵池1将 投放进来的有机肥和农家肥自然发酵成为成熟的肥料。 0023 继续参考图1, 一级过滤池2与发酵池1连接, 其用于将发酵池1的过滤液进行化学 杀菌处理, 一级过滤池2也设置有池盖4。 二级过滤池3与一级过滤池2连接, 二级过滤池3也 设置有池盖4, 二级过滤池3的池盖4上设置有一个二级过滤池投放口7, 可以从二级过滤池 投放口7往二级过滤池3投放无机化肥或农药。 从而使得二级过滤池3可以用于储存一级过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258845 U 4 滤池2的过滤液, 或者用于配制无机化肥或农药。 优。

16、选地, 二级过滤池3内设置有搅拌器11, 搅拌器11连接池外的电源, 其可对投放的无机化肥或农药进行搅拌溶解, 从而避免采用人 工搅拌。 0024 继续参考图1, 优选地, 发酵池1、 一级过滤池2以及二级过滤池3均设置有一进水口 6, 每个进水口6与一个雨水收集装置和一个池体进水管的一端连接, 池体进水管的另一端 与水源连接, 水源可以为外接自来水管。 雨水收集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可开关的漏水网, 雨水 收集装置的侧边与池体进水管连接。 发酵池1、 一级过滤池2和二级过滤池3可以通过各自的 进水口6中的雨水收集装置或池体进水管补充水(雨水), 或用水冲洗池底堆积的垃圾。 进一 步优选地, 发酵池。

17、1、 一级过滤池2以及二级过滤池3的池体底面8均为斜面, 倾斜角度为10 20 , 从而便于清理污物。 优选地, 发酵池1、 一级过滤池2以及二级过滤池3的底部均设置有 排污阀10, 各个排污阀10用于排除对应池体中堆积的垃圾, 这些垃圾由排污阀10排出后可 再用于田间土壤改良。 0025 继续参考图1, 优选地, 一级过滤池2与发酵池1通过一个第一U型管9-1进行连接, 第一U型管9-1上设置有第一U型管阀门, 第一U型管阀门设置于池外, 以在池外控制池内肥 水的流量。 第一U型管9-1的进水口位于发酵池1内, 且第一U型管9-1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 第一U型管9-1的出水口位于一级过滤池2。

18、内。 发酵池1内的肥水通过滤网过滤后由第一U形 管9-1进入到一级过滤池2中。 一级过滤池2与二级过滤池3通过一个第二U型管9-2进行连 接, 具体方式与一级过滤池2与发酵池1连接的方式一样。 第二U型管9-2上设置有第二U型管 阀门, 第二U型管9-2的进水口位于一级过滤池2内, 且第二U型管9-2的进水口设置有滤网, 第二U型管9-2的出水口位于二级过滤池3内。 一级过滤池2内的肥水通过滤网过滤后由第二 U形管9-2进入到二级过滤池3中。 0026 继续参考图1, 主管12的前端与二级过滤池3连接, 主管12的前端位于二级过滤池3 的排污阀10的上方。 主管进水管16的一端与主管12连接,。

19、 且主管进水管16的另一端与水源 连接, 水源可以为外接的自来水管。 主管12可以由二级过滤池3提供肥料或农药, 主管12也 可由主管进水管16提供自来水。 优选地,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水泵14, 水泵14的一端与二级 过滤池3连接, 也可以与主管12的前端连接。 且水泵14的另一端与主管12的前端连接。 水泵 14外接电源, 从而可对肥水或农药进行加压灌溉。 可以在水泵14的一端设置有水泵进水阀 15, 主管12的前端设置有主管控制阀13, 水泵14的另一端与主管12的连接处位于主管控制 阀13的后面, 以能够根据是否需要水泵14加压来选择是打开主管控制阀13还是水泵进水阀 15。 主管进水。

20、管16上设置有主管进水阀17, 以用于控制主管进水管16的开闭。 优选地, 主管 12的后端设置有一主管清理阀22, 以可定期对主管12中的沉淀物以及滋生的微生物等杂质 进行清除, 以免堵塞。 0027 继续参考图1, 主管12上于与主管进水管16的连接处的后面与若干个分管23连接, 所有的分管23沿着主管自前至后并联分布。 每个分管23与若干个灌溉管25连接, 每个分管 23上的所有灌溉管25并联分布, 灌溉管25可以为滴灌管或喷灌管。 主管12把水、 肥或农药由 各个分管23输送给各个灌溉管25后, 便可供给植物, 以对植物进行灌溉、 施肥或施农药。 根 据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灌溉管25, 。

21、要求按等高线布置管道, 每排的灌溉管25处于同一水平 线上, 且管的长度不宜过长, 这样能保证每个出水孔都有相同的水压。 针对植物地下部分, 可结合地膜覆盖, 使用滴灌管(置于地膜下面, 可连接黑色软管、 滴头和保护套); 针对植物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258845 U 5 地上部分, 使用喷灌管(可连接喷杆、 喷头), 便于田间作业。 可以在每个分管23与主管12的 连接处设置一个分管控制阀24, 从而根据是否需要分管23接通主管12来打开或关闭对应的 分管控制阀24。 还可以在主管12上于每两个分管23之间设置一个分区控制阀21。 每个灌溉 管25与分管23的连接处还可。

22、设置一个灌溉管控制阀26, 从而根据是否需要灌溉管25接通分 管23来打开或关闭对应的灌溉管控制阀26, 便于实现分区灌溉。 0028 继续参考图1, 优选地, 主管12的前端设置有滤网, 且主管12上于主管进水管16和 第一个分管23之间设置有一过滤器18。 过滤器18含有可更换的多重过滤网, 有效过滤主管 12中的颗粒物及滋生的微生物等杂质, 避免过多的杂质进入到灌溉管25。 过滤器18设置有 一过滤器清理阀27, 由一个三通分别连接过滤器18、 主管12以及过滤器清理阀27, 打开过滤 器清理阀27, 待主管12中的水放干后即可对过滤器18进行清理。 另外, 优选地, 主管12上于 过滤。

23、器18和第一个分管23之间设置有压力表19和水表20, 压力表19显示主管12中的水压, 可为分区灌溉提供水压参考, 水表20设置在压力表19的后面, 可为分区灌溉提供供水量参 考。 0029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植物实现水、 肥、 药一体化灌溉, 有机肥和农家肥在发酵池1中 发酵与沉淀, 经一级过滤池2化学杀菌处理与自然沉淀后, 进入二级过滤3池备用, 无机化肥 或农药也可直接在二级过滤池3中配制。 主管12能够根据需要由二级过滤池3和主管进水管 16提供肥水、 农药以及自来水, 再由分管23把肥水、 农药或自来水输送给灌溉管25来供给植 物, 其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使用方便、 适用性广且效。

24、率较高, 从而适合于对农作物、 蔬菜、 花 卉、 果树、 经济林等植物进行规模化灌溉。 0030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 这些 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并且很显然, 根据上述教导, 可以进行 很多改变和变化。 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及其实际应用, 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 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 式所限定。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258845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8258845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