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871143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7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67174.4

申请日:

20160125

公开号:

CN205547204U

公开日:

2016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福建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步贵,谢乐明,金心怡,李鑫磊,郑远灿

地址:

353600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稻香下山坪一号

优先权:

CN201620067174U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向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包括萎凋房和风道,萎凋房内设有萎凋机,萎凋机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送带,风道包括干风道,干风道一端多口连接有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位于萎凋房的内、外部,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门,出风支道自由端正对萎凋输送带,其还包括由水冷压缩机组、位于干风道上的冷凝器、膨胀阀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上的蒸发器组成的循环系统,该调温排湿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进行恒温恒湿萎凋,在控制茶叶萎凋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包括萎凋房和风道,所述萎凋房内设有萎凋机,萎凋机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干风道,干风道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萎凋房的内、外部,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门,出风支道自由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正对萎凋机的萎凋输送带,所述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还包括水冷压缩机组、位于干风道上的冷凝器、膨胀阀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上的蒸发器,水冷压缩机组的冷媒出口、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水冷压缩机组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依次连接,所述水冷压缩机组还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蒸发器与第一进风支道连接干风道的一端间的第一进风支道上设有预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连接有热水进、出管,热水进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出风支道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出风支道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萎凋机萎凋输送带的数量为若干,若干萎凋输送带纵向排列,单根出风支道出风口的数量与萎凋输送带的数量相同,单根出风支道的若干出风口分别正对若干萎凋输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出风支道出风口连接有与萎凋机萎凋输送带平行的风量分散管,风量分散管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管道阀门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与第二进风支道汇合处的双用风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冷压缩机组、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均设于萎凋房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温排湿系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背景技术

茶叶萎凋作为制茶工艺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将鲜茶叶置于一定的设备及环境下,使鲜茶水分蒸发,叶子变软,进而便于揉捻。现有技术中,茶叶的萎凋,一是将茶叶平摊,自然风干,二是将茶叶平摊于萎凋房内,再将热风炉产生的热气送入萎凋房,以为茶叶提供萎凋环境。以上茶叶萎凋方法中,无论是自然风干还是热风炉提供热气的方法,其萎凋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均不可控,排湿干燥不均匀,导致茶叶萎凋品质差,易出现次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现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包括萎凋房和风道,所述萎凋房内设有萎凋机,萎凋机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送带,所述风道包括干风道,干风道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萎凋房的内、外部,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门,出风支道自由端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正对萎凋机的萎凋输送带,所述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还包括水冷压缩机组、位于干风道上的冷凝器、膨胀阀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上的蒸发器,水冷压缩机组的冷媒出口、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水冷压缩机组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依次连接,所述水冷压缩机组还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蒸发器与第一进风支道连接干风道的一端间的第一进风支道上设有预加热器,所述预加热器连接有热水进、出管,热水进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当空气温度较低,为达到茶叶萎凋条件需升温时,在通过蒸发器除湿后,先经预加热器与热水进水管进入的热水进 行热交换,对通入的空气进行预升温,通过预加热器的预升温,可降低后序水冷压缩机组和冷凝器的工作功率,减少电能的使用,大大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出风支道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出风支道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的两侧。引风机引入的风由萎凋输送带两侧出风支道出风口排出,以对萎凋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萎凋,该设置,可使茶叶的萎凋更均匀。

进一步地,萎凋机萎凋输送带的数量为若干,若干萎凋输送带纵向排列,单根出风支道出风口的数量与萎凋输送带的数量相同,单根出风支道的若干出风口分别正对若干萎凋输送带。该设置,可增大每次萎凋的茶叶量,提高水冷压缩机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的空调系统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出风支道出风口连接有与萎凋机萎凋输送带平行的风量分散管,风量分散管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口。该设置,可使引至萎凋输送带处的风沿萎凋输送带分散开,以对茶进行均匀萎凋。

进一步地,管道阀门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与第二进风支道汇合处的双用风门。管道阀门转向第二进风支道侧时,第二进风支道堵塞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通风;管道阀门转向第一进风支道侧时,第一进风支道堵塞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通风,该种设置,只需使用一个管道阀门即可,其结构更简单。

进一步地,水冷压缩机组、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均设于萎凋房内。该设置可大大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同时可充分高效利用压缩机、冷凝器的热量,对委凋室空气升温,节省电能。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在天气晴朗或茶叶萎凋初始,鲜叶含水率和萎凋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水冷压缩机组不工作,调节管道阀门,使第一进风支道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通风,通过引风机将萎凋房外的空气引入萎凋输送带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自然风干,以节约能耗;在春季低温阴雨天气或初步萎凋后茶叶、 萎凋房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调节管道阀门,使第二进风支道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通风,同时启动水冷压缩机组,当空气温度较低时,关闭与水冷压缩机组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引风机将萎凋房内的空气引入,先经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之后空气进入干风道,冷凝器对低温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升温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经出风支道出风口排至萎凋输送带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萎凋,当空气温度较高时,打开与水冷压缩机组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引风机将萎凋房内的空气引入,经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降温排湿处理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依次经干风道和出风支道排至萎凋输送带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萎凋。该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合理设计风道与水冷压缩机组、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的空调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进行恒温恒湿萎凋,在控制茶叶萎凋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不包括萎凋输送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包括萎凋房10和风道2,所述萎凋房10内设有萎凋机1,萎凋机1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送带11,所述风道2包括干风道21,干风道21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22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23,干风道21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24,干风道21内设有引风机3,第一进风支道22和第二进风支道23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221和第二进风口231,所述第一进风口221和第二进风口231分别位于萎凋房10的内、外部,第一进风支道22和第二进风支道23上设有管道 阀门20,出风支道24自由端设有出风口241,出风口241正对萎凋机1的萎凋输送带11,所述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还包括水冷压缩机组4、位于干风道21上的冷凝器5、膨胀阀6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22上的蒸发器7,水冷压缩机组4的冷媒出口、冷凝器5、膨胀阀6、蒸发器7和水冷压缩机组4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40依次连接,所述水冷压缩机组4还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出水管(41,42),冷却水进水管41上设有第一阀门411。

所述蒸发器7与第一进风支道22连接干风道21的一端间的第一进风支道22上设有预加热器8,所述预加热器8连接有热水进、出管(81,82),热水进管81上设有第二阀门811。当空气温度较低,为达到茶叶萎凋条件需升温时,在通过蒸发器7除湿后,先经预加热器8与热水进水管81进入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对通入的空气进行预升温,通过预加热器8的预升温,可降低后序水冷压缩机组4和冷凝器5的工作功率,减少电能的使用,大大降低成本。

所述出风支道24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出风支道24的出风口241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11的两侧。引风机3引入的风由萎凋输送带11两侧出风支道出风口241排出,以对萎凋输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萎凋,该设置,可使茶叶的萎凋更均匀。

所述萎凋机萎凋输送带11的数量为若干,若干萎凋输送带11纵向排列,单根出风支道出风口241的数量与萎凋输送带11的数量相同,单根出风支道的若干出风口241分别正对若干萎凋输送带11。该设置,可增大每次萎凋的茶叶量,提高水冷压缩机组4、冷凝器5、膨胀阀6、蒸发器7组成的空调系统的利用率。

所述出风支道出风口241连接有与萎凋机萎凋输送带11平行的风量分散管25,风量分散管25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口251。该设置,可使引至萎凋输送带11处的风沿萎凋输送带11分散开,以对茶进行均匀萎凋。

所述管道阀门20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22与第二进风支道23汇合处的双用风门。管道阀门20转向第二进风支道23侧时,第二进风支道23堵塞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22通 风;管道阀门20转向第一进风支道22侧时,第一进风支道22堵塞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23通风,该种设置,只需使用一个管道阀门20即可,其结构更简单。

所述水冷压缩机组4、冷凝器5、膨胀阀6和蒸发器7均设于萎凋房10内。该设置可大大减小设备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水冷压缩机组4、冷凝器5、膨胀阀6、和蒸发器7组成空调系统,用于茶叶萎凋。使用时,当关闭与水冷压缩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蒸发器7与水冷压缩机组4间冷媒管40内的常温低压冷媒经水冷压缩机组4的作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后,进入冷凝器5,冷凝器5内高温高压的冷媒可与干风道21内经冷凝器5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经过冷凝器5的空气升温,而冷媒变成常温高压的冷媒后,经膨胀阀6作用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蒸发器7,与第一进风支道22内经蒸发器7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经蒸发器7的空气变成低温低湿的空气,以达到除湿的目的,而冷媒变成常温低压的冷媒进入水冷压缩机组4进行循环;当打开与水冷压缩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蒸发器7与水冷压缩机组4间冷媒管40内的常温低压冷媒经水冷压缩机组4的作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后与由冷却水进水管41进入水冷压缩机组4内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变成高温水由冷却水出水管42排出,而冷媒变成常温高压的冷媒后依次经冷凝器5和膨胀阀6,在经膨胀阀6的作用下,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蒸发器7,与第一进风支道22内经蒸发器7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经蒸发器7的空气变成低温低湿的空气,达到除湿的目的,而冷媒变成常温低压的冷媒进入水冷压缩机组4进行循环。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在天气晴朗或茶叶萎凋初始,鲜叶含水率和萎凋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水冷压缩机组4不工作,调节管道阀门24,使第一进风支道22不通风,而第二进风支道23通风,通过引风机3将萎凋房10外的空气引入萎凋输送带11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自然风干,以节约能耗;在春季低温阴雨天 气或初步萎凋后待茶叶、萎凋房10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调节管道阀门24,使第二进风支道23不通风,而第一进风支道22通风,同时启动水冷压缩机组4,当空气温度较低时,关闭与水冷压缩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引风机3将萎凋房10内的空气引入,先经过蒸发器7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之后空气进入干风道21,冷凝器5对低温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升温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经出风支道出风口241排至萎凋输送带11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萎凋;当空气温度较高时,打开与水冷压缩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引风机3将萎凋房10内的空气引入,经过蒸发器7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降温排湿处理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依次经干风道21和出风支道24排至萎凋输送带11处,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萎凋。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合理设计风道2与水冷压缩机组4、冷凝器5、膨胀阀6、蒸发器7组成的空调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进行恒温恒湿萎凋,在控制茶叶萎凋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管道阀门20可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22与第二进风支道23汇合处的双用风门,也可由分别设于第一进风支道22和第二进风支道23上的常用风门(图未示)组成。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67174.4 (22)申请日 2016.01.25 (73)专利权人 福建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 353600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稻香下 山坪一号 (72)发明人 余步贵 谢乐明 金心怡 李鑫磊 郑远灿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代理人 李向楠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

2、温 排湿系统, 包括萎凋房和风道, 萎凋房内设有萎 凋机, 萎凋机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送带, 风道包括干风道, 干风道一端多口连接有第一进 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 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 风支道, 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 第一进风支道和 第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位于萎凋房的内、 外 部, 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 门, 出风支道自由端正对萎凋输送带, 其还包括 由水冷压缩机组、 位于干风道上的冷凝器、 膨胀 阀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上的蒸发器组成的循 环系统, 该调温排湿系统, 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 进行恒温恒湿萎凋, 在控制茶叶萎凋成本的同 时, 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5547204 U 2016.09.07 CN 205547204 U 1.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包括萎凋房和风道, 所述萎凋房内设有萎凋机, 萎凋机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送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包括干风道, 干风道一端多 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 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风 支道, 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 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 和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萎凋房的内、 外部, 第一进风支道和 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门, 出风支道自由端设有出风。

4、口, 出风口正对萎凋机的萎凋输 送带, 所述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还包括水冷压缩机组、 位于干风道上的冷凝器、 膨 胀阀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上的蒸发器, 水冷压缩机组的冷媒出口、 冷凝器、 膨胀阀、 蒸发 器和水冷压缩机组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依次连接, 所述水冷压缩机组还分别连接有冷却 水进、 出水管, 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蒸发器与第一进 风支道连接干风道的一端间的第一进风支道上设有预加热器, 所述预加热器连接有热水 进、 出管, 热水进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其。

5、特征在于: 出风支道的数量 为两根, 两根出风支道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萎凋机萎凋输送 带的数量为若干, 若干萎凋输送带纵向排列, 单根出风支道出风口的数量与萎凋输送带的 数量相同, 单根出风支道的若干出风口分别正对若干萎凋输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出风支道出风口 连接有与萎凋机萎凋输送带平行的风量分散管, 风量分散管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 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管道阀门为设于 第一进风支道与第二进风支道汇合。

6、处的双用风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水冷压缩机组、 冷凝 器、 膨胀阀和蒸发器均设于萎凋房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47204 U 2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温排湿系统,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萎凋作为制茶工艺的第一道工序, 通过将鲜茶叶置于一定的设备及环境下, 使鲜茶水分蒸发, 叶子变软, 进而便于揉捻。 现有技术中, 茶叶的萎凋, 一是将茶叶平摊, 自 然风干, 二是将茶叶平摊于萎凋房内, 再将热风炉产生的热气送入萎凋。

7、房, 以为茶叶提供萎 凋环境。 以上茶叶萎凋方法中, 无论是自然风干还是热风炉提供热气的方法, 其萎凋环境的 空气温度、 湿度均不可控, 排湿干燥不均匀, 导致茶叶萎凋品质差, 易出现次品。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0004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现详细说明其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 湿系统, 包括萎凋房和风道, 所述萎凋房内设有萎凋机, 萎凋机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 送带, 所述风道包括干风道, 干风道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和一根以上 的第二进风支道, 干风道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 干风道内设有引风机, 第。

8、一进风支道和第 二进风支道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 别位于萎凋房的内、 外部, 第一进风支道和第二进风支道上设有管道阀门, 出风支道自由端 设有出风口, 出风口正对萎凋机的萎凋输送带, 所述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还包括 水冷压缩机组、 位于干风道上的冷凝器、 膨胀阀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上的蒸发器, 水冷压 缩机组的冷媒出口、 冷凝器、 膨胀阀、 蒸发器和水冷压缩机组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依次连 接, 所述水冷压缩机组还分别连接有冷却水进、 出水管, 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0005 进一步地, 蒸发器与第一进风支道连接干风道的一端间的第一进。

9、风支道上设有预 加热器, 所述预加热器连接有热水进、 出管, 热水进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当空气温度较低, 为 达到茶叶萎凋条件需升温时, 在通过蒸发器除湿后, 先经预加热器与热水进水管进入的热 水进 行热交换, 对通入的空气进行预升温, 通过预加热器的预升温, 可降低后序水冷压缩 机组和冷凝器的工作功率, 减少电能的使用, 大大降低成本。 0006 进一步地, 出风支道的数量为两根, 两根出风支道的出风口分别位于萎凋输送带 的两侧。 引风机引入的风由萎凋输送带两侧出风支道出风口排出, 以对萎凋输送带上的茶 叶进行萎凋, 该设置, 可使茶叶的萎凋更均匀。 0007 进一步地, 萎凋机萎凋输送带的。

10、数量为若干, 若干萎凋输送带纵向排列, 单根出风 支道出风口的数量与萎凋输送带的数量相同, 单根出风支道的若干出风口分别正对若干萎 凋输送带。 该设置, 可增大每次萎凋的茶叶量, 提高水冷压缩机组、 冷凝器、 膨胀阀、 蒸发器 组成的空调系统的利用率。 0008 进一步地, 出风支道出风口连接有与萎凋机萎凋输送带平行的风量分散管, 风量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547204 U 3 分散管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散风口。 该设置, 可使引至萎凋输送带处的风沿萎凋输送带 分散开, 以对茶进行均匀萎凋。 0009 进一步地, 管道阀门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与第二进风支道汇合处的双用风门。 。

11、管 道阀门转向第二进风支道侧时, 第二进风支道堵塞不通风, 而第一进风支道通风; 管道阀门 转向第一进风支道侧时, 第一进风支道堵塞不通风, 而第二进风支道通风, 该种设置, 只需 使用一个管道阀门即可, 其结构更简单。 0010 进一步地, 水冷压缩机组、 冷凝器、 膨胀阀和蒸发器均设于萎凋房内。 该设置可大 大减小设备占地面积, 同时可充分高效利用压缩机、 冷凝器的热量, 对委凋室空气升温, 节 省电能。 0011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在天气晴朗或茶叶萎凋初始, 鲜叶含 水率和萎凋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 水冷压缩机组不工作, 调节管道阀门, 使第一进风 支道不通风,。

12、 而第二进风支道通风, 通过引风机将萎凋房外的空气引入萎凋输送带处, 对摊 展于萎凋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自然风干, 以节约能耗; 在春季低温阴雨天气或初步萎凋后 茶叶、 萎凋房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 调节管道阀门, 使第二进风支道不通风, 而第一进 风支道通风, 同时启动水冷压缩机组, 当空气温度较低时, 关闭与水冷压缩机组连接的冷却 水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 引风机将萎凋房内的空气引入, 先经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排 湿处理, 之后空气进入干风道, 冷凝器对低温空气进行升温处理, 升温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 与湿度的空气经出风支道出风口排至萎凋输送带处, 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上的茶叶进行萎 凋, 当。

13、空气温度较高时, 打开与水冷压缩机组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上的第一阀门, 引风机将 萎凋房内的空气引入, 经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 降温排湿处理后达到萎凋所 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依次经干风道和出风支道排至萎凋输送带处, 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上 的茶叶进行萎凋。 该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合理设计风道与水冷压缩机组、 冷凝 器、 膨胀阀、 蒸发器组成的空调系统, 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进行恒温恒湿萎凋, 在控制茶叶 萎凋成本的同时, 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不包括萎凋输送带的。

14、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详 细的说明: 0016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包括萎凋房10和风道2, 所 述萎凋房10内设有萎凋机1, 萎凋机1包括用于摊展茶叶的萎凋输送带11, 所述风道2包括干 风道21, 干风道21一端多口连接有一根以上的第一进风支道22和一根以上的第二进风支道 23, 干风道21另一端连接有出风支道24, 干风道21内设有引风机3, 第一进风支道22和第二 进风支道23的自由端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221和。

15、第二进风口231, 所述第一进风口221和第 二进风口231分别位于萎凋房10的内、 外部, 第一进风支道22和第二进风支道23上设有管道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547204 U 4 阀门20, 出风支道24自由端设有出风口241, 出风口241正对萎凋机1的萎凋输送带11, 所述 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还包括水冷压缩机组4、 位于干风道21上的冷凝器5、 膨胀阀6 以及位于第一进风支道22上的蒸发器7, 水冷压缩机组4的冷媒出口、 冷凝器5、 膨胀阀6、 蒸 发器7和水冷压缩机组4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管40依次连接, 所述水冷压缩机组4还分别连 接有冷却水进、 出水管(4。

16、1, 42), 冷却水进水管41上设有第一阀门411。 0017 所述蒸发器7与第一进风支道22连接干风道21的一端间的第一进风支道22上设有 预加热器8, 所述预加热器8连接有热水进、 出管(81, 82), 热水进管81上设有第二阀门811。 当空气温度较低, 为达到茶叶萎凋条件需升温时, 在通过蒸发器7除湿后, 先经预加热器8与 热水进水管81进入的热水进行热交换, 对通入的空气进行预升温, 通过预加热器8的预升 温, 可降低后序水冷压缩机组4和冷凝器5的工作功率, 减少电能的使用, 大大降低成本。 0018 所述出风支道24的数量为两根, 两根出风支道24的出风口241分别位于萎凋输送。

17、 带11的两侧。 引风机3引入的风由萎凋输送带11两侧出风支道出风口241排出, 以对萎凋输 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萎凋, 该设置, 可使茶叶的萎凋更均匀。 0019 所述萎凋机萎凋输送带11的数量为若干, 若干萎凋输送带11纵向排列, 单根出风 支道出风口241的数量与萎凋输送带11的数量相同, 单根出风支道的若干出风口241分别正 对若干萎凋输送带11。 该设置, 可增大每次萎凋的茶叶量, 提高水冷压缩机组4、 冷凝器5、 膨 胀阀6、 蒸发器7组成的空调系统的利用率。 0020 所述出风支道出风口241连接有与萎凋机萎凋输送带11平行的风量分散管25, 风 量分散管25上沿其轴向分布有若干。

18、散风口251。 该设置, 可使引至萎凋输送带11处的风沿萎 凋输送带11分散开, 以对茶进行均匀萎凋。 0021 所述管道阀门20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22与第二进风支道23汇合处的双用风门。 管 道阀门20转向第二进风支道23侧时, 第二进风支道23堵塞不通风, 而第一进风支道22通 风; 管道阀门20转向第一进风支道22侧时, 第一进风支道22堵塞不通风, 而第二进风支道23 通风, 该种设置, 只需使用一个管道阀门20即可, 其结构更简单。 0022 所述水冷压缩机组4、 冷凝器5、 膨胀阀6和蒸发器7均设于萎凋房10内。 该设置可大 大减小设备占地面积。 0023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

19、调温排湿系统, 水冷压缩机组4、 冷凝器5、 膨胀阀6、 和 蒸发器7组成空调系统, 用于茶叶萎凋。 使用时, 当关闭与水冷压缩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 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 蒸发器7与水冷压缩机组4间冷媒管40内的常温低压冷媒经水冷压 缩机组4的作用, 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后, 进入冷凝器5, 冷凝器5内高温高压的冷媒可与 干风道21内经冷凝器5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经过冷凝器5的空气升温, 而冷媒变成常温高压 的冷媒后, 经膨胀阀6作用后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 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蒸发器7, 与第一进 风支道22内经蒸发器7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使经蒸发器7的空气变成低温低湿的空气, 以达 到。

20、除湿的目的, 而冷媒变成常温低压的冷媒进入水冷压缩机组4进行循环; 当打开与水冷压 缩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 蒸发器7与水冷压缩机组4间冷媒管40内 的常温低压冷媒经水冷压缩机组4的作用, 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后与由冷却水进水管41 进入水冷压缩机组4内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冷却水变成高温水由冷却水出水管42排出, 而冷 媒变成常温高压的冷媒后依次经冷凝器5和膨胀阀6, 在经膨胀阀6的作用下, 变成低温低压 的冷媒, 低温低压的冷媒进入蒸发器7, 与第一进风支道22内经蒸发器7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547204 U 5 使经蒸发器7。

21、的空气变成低温低湿的空气, 达到除湿的目的, 而冷媒变成常温低压的冷媒进 入水冷压缩机组4进行循环。 0024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在天气晴朗或茶叶萎凋初始, 鲜叶含 水率和萎凋室内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 水冷压缩机组4不工作, 调节管道阀门24, 使第一 进风支道22不通风, 而第二进风支道23通风, 通过引风机3将萎凋房10外的空气引入萎凋输 送带11处, 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自然风干, 以节约能耗; 在春季低温阴雨天 气或初步萎凋后待茶叶、 萎凋房10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 调节管道阀门24, 使第二进风支 道23不通风, 而第一进风支道22通风, 同时。

22、启动水冷压缩机组4, 当空气温度较低时, 关闭与 水冷压缩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 引风机3将萎凋房10内的空气引 入, 先经过蒸发器7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 之后空气进入干风道21, 冷凝器5对低温空气 进行升温处理, 升温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经出风支道出风口241排至萎凋输 送带11处, 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萎凋; 当空气温度较高时, 打开与水冷压缩 机组4连接的冷却水进水管41上的第一阀门411, 引风机3将萎凋房10内的空气引入, 经过蒸 发器7对空气进行降温排湿处理, 降温排湿处理后达到萎凋所需温度与湿度的空气依次经 干风道21和出风。

23、支道24排至萎凋输送带11处, 对摊展于萎凋输送带11上的茶叶进行萎凋。 0025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合理设计风道2与水冷压缩机组4、 冷 凝器5、 膨胀阀6、 蒸发器7组成的空调系统, 通过空调系统对茶叶进行恒温恒湿萎凋, 在控制 茶叶萎凋成本的同时, 大大提高茶叶萎凋的品质与工作效率。 0026 本实用新型用于茶叶萎凋的调温排湿系统, 管道阀门20可为设于第一进风支道22 与第二进风支道23汇合处的双用风门, 也可由分别设于第一进风支道22和第二进风支道23 上的常用风门(图未示)组成。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547204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5547204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5547204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