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17105.6 (22)申请日 2014.12.25 A61K 36/758(2006.01) A61P 17/16(2006.01) (71)申请人 夏吉凯 地址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二路 661 号 (72)发明人 夏吉凯 翟峰 王旭 殷志杰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 特别公开了一种 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该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 的中药的, 由白薇, 积雪草, 萝芙木, 白马骨, 北豆 根, 牛耳枫, 月季花, 两面针, 附子, 肉桂, 南山楂,。
2、 乌药, 佛手等中草药为原料, 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 混合配制而成。本发明配制简单, 吸收效果好, 药 效持续时间长,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安全性高, 生 产成本低, 停药后不复发, 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 状。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11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491113 A 1/1 页 2 1.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 其特征为,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 白薇 3-15g, 积雪草 4-16g, 萝芙木 3-15g,。
3、 白马骨 5-17g, 北豆根 3-15g, 牛耳枫 3-15g, 月季花 5-16g, 两 面针 3-16g, 附子 3-15g, 肉桂 4-15g, 南山楂 3-15g, 乌药 3-16g, 佛手 4-15g。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 其特征为,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 中药制成 : 白薇 3g, 积雪草 4g, 萝芙木 3g, 白马骨 5g, 北豆根 3g, 牛耳枫 3g, 月季花 5g, 两面 针 3g, 附子 3g, 肉桂 4g, 南山楂 3g, 乌药 3-g, 佛手 4g。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所。
4、述中药为 汤剂, 将以上诸原料药选好、 混合浸泡后加水煎成汤剂, 每剂 200ml, 每日 2 次, 每次 100ml, 口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1113 A 2 1/3 页 3 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 (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 ( 二 )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放射性皮炎是放疗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是因各种类型的电离辐射均可使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 它 们对生物组织损伤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 即细胞核的 DNA 吸收了辐射能, 导致可逆或不可 。
5、逆的 DNA 合成和细胞分化两方面的影响, 由此引起细胞基因信息的变更。由于这些基本病 变而引起一系列皮肤反应和损伤, 表现为可逆性的毛发脱落、 皮炎、 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皮 肤萎缩, 皮脂腺、 汗腺的毁灭和永久性的毛发缺失, 以致放射性坏死, 继之形成溃疡。 0003 西药治疗治标不治本, 在反复的放射治疗过程中不能起到长期的治疗作用, 在患 者停止放射治疗后需长期用药继续治疗, 西药治疗价格高效果差, 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给 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极大的痛苦。 ( 三 )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 疗效显著的一种治疗放 射性皮炎的中药。 000。
6、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6 一种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 0007 白薇 3-15g, 积雪草 4-16g, 萝芙木 3-15g, 白马骨 5-17g, 北豆根 3-15g, 牛耳枫 3-15g, 月季花 5-16g, 两面针 3-16g, 附子 3-15g, 肉桂 4-15g, 南山楂 3-15g, 乌药 3-16g, 佛 手 4-15g。 0008 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 0009 白薇3g, 积雪草4g, 萝芙木3g, 白马骨5g, 北豆根3g, 牛耳枫3g, 月季花5g, 两面针 3g, 附子 3g, 肉桂 4g, 南山楂 3g。
7、, 乌药 3-g, 佛手 4g。 0010 本发明所述中药为汤剂, 将以上诸原料药选好、 混合浸泡后加水煎成汤剂, 每剂 200ml, 每日 2 次, 每次 100ml, 口服。 0011 其中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 0012 白薇 : 清热, 凉血。治阴虚内热, 风温灼热多眠, 肺热咳血, 温疟, 瘅疟, 产后虚烦血 厥, 热淋, 血淋, 风湿痛, 瘰疬。 0013 积雪草 :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抗菌消炎, 利水和脾, 止血。萝芙木 : 0014 白马骨 : 疏风、 清热、 利湿、 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0015 北豆根 :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
8、解毒药。 0016 牛耳枫 : 清热解毒、 祛风活血、 止痛消肿。种仁含富马酸, 与琥珀酸合用, 在体外有 微弱的抑菌作用。 0017 月季花 : 味甘, 性温 ; 归肝、 肾经。活血调经 ; 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 ; 痛经 ; 闭经 ; 说 明 书 CN 104491113 A 3 2/3 页 4 跌打损伤 ; 瘀血肿痛 ; 瘰疬 ; 痈肿 ; 烫伤。 0018 两面针 : 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 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 风湿痹 痛、 胃痛、 牙痛, 毒蛇咬伤 ; 外治汤火烫伤 ; 药理作用 : 氯化两面针碱是两面针制剂的主要有 效成分, 具有抗炎、 镇痛、 抗肿瘤、 心血管。
9、系统等方面的作用, 抗真菌, 对钙调素的作用, 还有 强心、 降血压等药理作用。 0019 附子 : 味辛, 性大热, 有毒, 通行十二经, 具有强心回阳、 温里散寒、 助阳行水、 补火、 止痛和局麻等功效。而且附子对垂体 - 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 还能兴奋迷走神经而 具强心作用。 0020 肉桂 : 性大热, 味辛、 甘。主治 : 肾阳不足 ; 命门火畏寒肢冷 ; 腰膝酸软 ; 阳痿遗精 ; 小便不利或频数 ; 短气喘促 ; 浮肿尿少诸证 ; 命门火衰 ; 火不归源 ; 戴阳 ; 格阳 ; 及上热下 寒 ; 面赤足冷 ; 头晕耳鸣 ; 口舌糜破 ; 脾肾虚寒 ; 脘腹冷痛 ; 食减便溏。
10、 ; 肾虚腰痛 ; 寒湿痹痛 ; 寒疝疼痛 ; 宫冷不孕 ; 痛经经闭 ; 产后瘀滞腹痛 ; 阴疽流注 ; 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 ; 或溃后 不敛。 0021 南山楂 : 酸、 甘、 微温、 归脾、 胃、 肝经 ; 行气散瘀, 收敛止泻 ; 用于泻痢腹痛, 瘀血经 闭, 产后瘀阻, 心腹刺痛, 疝气疼痛, 高血脂症。 0022 乌药 : 味辛, 性温 ; 归脾、 胃、 肝、 肾、 膀胱经。行气止痛 ; 温肾散寒。主胸胁满闷 ; 脘 腹胀痛 ; 头痛 ; 寒疝疼痛 ; 痛经及产后腹痛 ; 尿频 ; 遗尿。 0023 佛手 : 舒肝理气, 和中止痛, 化痰止咳。 主治肝郁气滞, 胸闷胁痛, 肝胃不和。
11、, 脘腹胀 痛, 嗳气呕吐, 泻痢后重, 咳嗽痰多。 0024 本发明以活血定痛, 健脾开胃, 行气止血, 清热解毒为治则, 多种药材组合协同, 主 要用于养阴生精, 补肝肾, 强筋骨, 活血脉, 消炎镇痛, 健脾开胃, 和中消食, 对治疗放射性皮 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0025 临床观察 : 0026 (1) 临床资料 0027 本发明人于 2010 年至今, 对 274 例患有放射性皮炎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其 中, 男性 205 例, 女性 69 例。 0028 (2) 治疗方法 0029 口服, 口服, 每日 2 次, 每次 100ml, 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 轻。
12、 度患者服用 10 15 天症状消失, 重病患者连服 20 60 天症状消失。 0030 (3) 临床结果 0031 临床治愈 215 例 (78.47 ), 显效 39 例 (14.23 ), 有效 17 例 (6.21 ), 无效 3 例 (1.09 ), 总有效率为 98.91。 0032 本发明配制简单, 吸收效果好, 药效持续时间长, 疗效显著, 无副作用, 安全性高, 生产成本低, 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 四 )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 1 : 0034 取白薇3g, 积雪草4g, 萝芙木3g, 白马骨5g, 北豆根3g, 牛耳枫3g, 月季花5g, 两面 针 3g,。
13、 附子 3g, 肉桂 4g, 南山楂 3g, 乌药 3-g, 佛手 4g, 将以上诸原料药选好、 混合浸泡后加 说 明 书 CN 104491113 A 4 3/3 页 5 水煎成汤剂, 每剂 200ml。 0035 用法用量 : 口服, 每日 2 次, 每次 100ml, 饭后服用。 0036 实施例 2 : 0037 取白薇 15g, 积雪草 6g, 萝芙木 15g, 白马骨 17g, 北豆根 15g, 牛耳枫 15g, 月季花 16g, 两面针 16g, 附子 15g, 肉桂 15g, 南山楂 15g, 乌药 16g, 佛手 15g, 将以上诸原料药选好、 混合浸泡后加水煎成汤剂, 每剂 200ml。 0038 用法用量 : 口服, 每日 2 次, 每次 100ml, 饭后服用。 0039 实施例 3 : 0040 取白薇 9g, 积雪草 9g, 萝芙木 8g, 白马骨 9g, 北豆根 12g, 牛耳枫 11g, 月季花 12g, 两面针 10g, 附子 9g, 肉桂 8g, 南山楂 12g, 乌药 12g, 佛手 11g, 将以上诸原料药选好、 混合浸 泡后加水煎成汤剂, 每剂 200ml。 0041 用法用量 : 口服, 每日 2 次, 每次 100ml, 饭后服用。 说 明 书 CN 104491113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