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2772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0.17 CN 102727725 A *CN102727725A* (21)申请号 201210242782.0 (22)申请日 2012.07.14 A61K 36/896(2006.01) A61P 17/02(2006.01) (71)申请人 杨献华 地址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创新大厦金迪科技信息服务中心 (72)发明人 苗涛 (54) 发明名称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 组合物, 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该药物组合物由。
2、 如下重量份的活性成分制备而成 : 黄芪 12-16 份、 杜仲 12-16 份、 当归 8-12 份、 黄柏 8-12 份、 葛根 8-12 份、 血竭 8-12 份、 牛膝 15-20 份、 芦荟 15-20 份、 桃仁 15-20 份、 陈皮 15-20 份、 苦参 15-20 份、 苏木15-20份、 金银花 10-15 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 合物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腹腔粘连。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
3、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 成 : 黄芪 12-16 份、 杜仲 12-16 份、 当归 8-12 份、 黄柏 8-12 份、 葛根 8-12 份、 血竭 8-12 份、 牛膝 15-20 份、 芦荟 15-20 份、 桃仁 15-20 份、 陈皮 15-20 份、 苦参 15-20 份、 苏木 15-20 份、 金银花 10-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 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 黄芪 14 份、 杜仲 14 份、 当归 10 份、 黄柏 10 份、 葛根 10 份、 血竭 10 份、 牛膝 18 份、 芦荟。
4、 18 份、 桃仁 18 份、 陈皮 18 份、 苦参 18 份、 苏木 18 份、 金银花 13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药 物组合物为口服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27725 A 2 1/5 页 3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腹腔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大约为 3 16,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感染发生 率降至 3 4。腹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其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的沉积和纤 维蛋白溶。
5、解能力之问的失衡有关。现代西医外科学对手术造成的创伤伤口的处理方法是, 对伤口灭菌、 消毒, 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缝合伤口后用医用纱布包扎的方法。缝合具有闭 合伤口, 促进止血及组织愈合作用, 是现代外科最基本的技术, 因此手工缝合是目前应用最 广泛的方法。另外, 现代外科不在伤口上用药, 伤口的愈合是靠机体自身的组织来修复的。 一般在术后 2-3 天, 患者更换一次敷料, 目的是为观察和清洁伤口。由此可见, 西医对于术 后伤口的愈合完全依靠患者本身的组织修复能力, 伤口愈合缓慢, 且增加了患者增加腹腔 粘连的风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6、 该药物组合物可有 效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腹腔粘连。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 黄芪 12-16 份、 杜仲 12-16 份、 当归 8-12 份、 黄柏 8-12 份、 葛根 8-12 份、 血竭 8-12 份、 牛膝 15-20 份、 芦荟 15-20 份、 桃仁 15-20 份、 陈皮 15-20 份、 苦参 15-20 份、 苏木 15-20 份、 金银花 10-15 份。 0005 优选地, 所述的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 备而成 : 黄芪 14 份、 杜仲 14 份。
7、、 当归 10 份、 黄柏 10 份、 葛根 10 份、 血竭 10 份、 牛膝 18 份、 芦荟 18 份、 桃仁 18 份、 陈皮 18 份、 苦参 18 份、 苏木 18 份、 金银花 13 份。 0006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为口服液。 0007 本发明涉及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 洗净去杂, 晾干, 粉碎成颗粒 ; (2) 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 2cm, 浸泡 1-1.2h, 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总药材 8-12 倍量的水, 煎煮 1.5-2.5h, 取煎液, 滤过,。
8、 第二次加总 药材8-10倍量的水, 煎煮0.5-1.5h, 取两次煎液合并, 滤过, 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10 的浓缩液 ; (3) 将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h, 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 滤过, 滤液再浓 缩至每毫升含 1-1.5g 生药量, 置 0-5低温冷藏 24h, 将冷藏液滤过, 包装即得口服液。 0008 根据中医药史料记载, 上述中药材的药理活性如下 : 黄芪 : 具有益气固表、 敛汗固脱、 托疮生肌、 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 中气 说 明 书 CN 102727725 A 3 2/5 页 4 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虚自汗, 痈疽难溃。
9、, 久溃不敛, 血虚萎黄, 内热消渴, 慢性肾炎, 蛋白尿, 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 生用固表托疮。 0009 杜仲 :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治腰脊酸疼, 足膝痿弱, 小便余沥, 阴下湿痒, 胎漏欲 堕, 胎动不安, 高血压。选用杜仲科植物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的干燥树皮。 0010 当归 :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 眩晕心悸、 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虚寒腹痛、 肠燥便秘、 风湿痹痛、 跌扑损伤、 痈疽疮疡。选用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 0011 黄柏。
10、 :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除骨蒸清虚热。 用于湿热泻痢, 黄疸, 带下, 热淋, 脚气, 痿辟, 骨蒸劳热, 盗汗, 遗精, 疮疡肿毒, 湿疹瘙痒。选用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 皮。 0012 葛根 : 解表退热, 生津, 透疹, 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 高血压颈项强痛、 口 渴、 消渴、 麻疹不透、 热痢、 泄泻。选用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的干 燥根, 即野葛。 0013 血竭 : 内服活血散瘀, 定痛, 外用止血生肌, 敛疮。主治 : 淤血经闭、 痛经, 产后瘀 阻。症瘕痞块, 胸腹刺痛。跌打损伤, 淤血肿痛。外伤出血, 溃。
11、疡不敛。选用百合科 剑叶龙血树或柬埔寨龙血树树脂。 0014 牛膝 : 补肝肾、 强筋骨、 活血通经、 引火 (血) 下行、 利尿通淋。主治腰膝酸痛、 下肢 痿软、 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血瘀腹痛、 症瘕、 胞衣不下、 热淋、 血淋、 跌打损伤、 痈肿恶疮、 咽 喉肿痛。选用苋科植物牛膝的根。 0015 芦荟 : 泻下 ; 清肝 ; 杀虫。主热结便秘 ; 肝火头痛 ; 目赤惊风 ; 虫积腹痛 ; 疥癣 ; 痔 瘘 ; 解巴豆毒。选用洋芦荟 ( 巴巴多斯芦荟 )。 0016 桃仁 : 活血祛瘀, 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用于经闭, 痛经, 癓瘕痞块, 跌扑损伤, 肠 燥便秘。选用蔷薇科植物桃 P。
12、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 的干燥成熟种子。 0017 陈皮 : 具有理气健脾, 调中, 燥湿, 化痰的作用。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 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 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选用为芸香科植物橘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0018 苦参 : 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用于热痢, 便血, 黄疸尿闭, 赤白带下, 阴肿阴痒, 湿 疹, 湿疮, 皮肤瘙痒, 疥癣麻风 ; 外治滴虫性阴道炎。选用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 0019 苏木 : 活血祛瘀, 消肿定痛。 主治。
13、妇人血滞经闭, 痛经, 产后瘀阻心腹痛, 产后血晕, 痈肿, 跌打损伤, 破伤风。选用豆科植物苏木的心材。 0020 金银花 : 清热解毒。温病发热 ; 热毒血痢 ; 痈肿疔疮 ; 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选 用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花蕾。 0021 通过动物试验研究发现,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抗生素在切口愈合方面的效果 要优于模型对照组, 子宫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要显著轻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 这 提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腹腔粘连。 尤其是,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 物加抗生素的联合用药组多呈现腹部肌层与皮肤无粘连的状。
14、态, 而阳性对照组腹壁肌层与 皮肤之间均呈现轻度粘连、 易剥离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进一步激化, 形成 不易剥离的粘连。这提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具有降低术后组织粘连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2727725 A 4 3/5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作描述, 但是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 实施例 1 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生药处方 : 黄芪 140g、 杜仲 140g、 当归 100g、 黄柏 100g、 葛根 100g、。
15、 血竭 100g、 牛膝 180g、 芦荟 180g、 桃仁 180g、 陈皮 180g、 苦参 180g、 苏木 180g、 金银花 130g。 0024 口服液制备方法 : (1) 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 洗净去杂, 晾干, 粉碎成颗粒 ; (2) 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 2cm, 浸泡 1-1.2h, 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 煎煮2h, 取煎液, 滤过, 第二次加总药材8倍量 的水, 煎煮 1h, 取两次煎液合并, 滤过, 浓缩至 90时相对密度为 1.10 的浓缩液 ; (3) 将浓缩液置2低温冷藏24h, 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
16、剂硅藻土, 滤过, 滤液再浓缩 至每毫升含 1.5g 生药量, 置 2低温冷藏 24h, 将冷藏液滤过, 包装即得口服液。 0025 实施例 2 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生药处方 : 黄芪 120g、 杜仲 160g、 当归 120g、 黄柏 100g、 葛根 80g、 血竭 80g、 牛膝 150g、 芦荟 200g、 桃仁 200g、 陈皮 180g、 苦参 150g、 苏木 150g、 金银花 150g。 0026 口服液制备方法 : (1) 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 洗净去杂, 晾干, 粉碎成颗粒 ; (2) 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 2cm, 浸泡 1-1.2h, 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
17、中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总药材12倍量的水, 煎煮2h, 取煎液, 滤过, 第二次加总药材8倍量 的水, 煎煮 1h, 取两次煎液合并, 滤过, 浓缩至 90时相对密度为 1.10 的浓缩液 ; (3) 将浓缩液置2低温冷藏24h, 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 滤过, 滤液再浓缩 至每毫升含 1.5g 生药量, 置 2低温冷藏 24h, 将冷藏液滤过, 包装即得口服液。 0027 实施例 3 中药口服液的制备 生药处方 : 黄芪 150g、 杜仲 150g、 当归 80g、 黄柏 80g、 葛根 120g、 血竭 120g、 牛膝 200g、 芦荟 150g、 桃仁 150g、 陈。
18、皮 150g、 苦参 200g、 苏木 200g、 金银花 100g。 0028 口服液制备方法 : (1) 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 洗净去杂, 晾干, 粉碎成颗粒 ; (2) 再将上述颗粒状药材加水漫过药面 2cm, 浸泡 1-1.2h, 捞出药材置多功能提取灌中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总药材10倍量的水, 煎煮2h, 取煎液, 滤过, 第二次加总药材8倍量 的水, 煎煮 1h, 取两次煎液合并, 滤过, 浓缩至 90时相对密度为 1.10 的浓缩液 ; (3) 将浓缩液置2低温冷藏24h, 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 滤过, 滤液再浓缩 至每毫升含 1.5g 生药量, 置 2低温冷。
19、藏 24h, 将冷藏液滤过, 包装即得口服液。 0029 实施例 4 本发明中药口服液对剖腹产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 36 只发情期雌性 SD 大鼠, 随机分为如下 3 组 : 模型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联合用药组, 每组l2只。 全部大鼠受孕后, 于孕2l天在10水合氯醛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消毒后打开腹 说 明 书 CN 102727725 A 5 4/5 页 6 腔, 暴露两侧子宫, 分别在两侧子宫的中段剪 0.5cm 的切口, 用眼科无齿镊将仔鼠及胎盘逐 个取出, 缝合子宫切口, 将子宫还纳腹腔, 分别缝合肌肉层和皮肤, 涂 2碘酊后放入新换垫 料盒中, 垫料加厚, 实验室温度保持 26 。
20、27为大鼠保暖。术后模型对照组按 l0mL/kg 生 理盐水灌胃给药, 阳性对照组按青霉素钠 16 万单位 /kg 腹腔注射给药, 联合用药组按 6ml/ kg 灌胃本发明实施例 1 制备的口服液和青霉素钠 16 万单位 /kg 腹腔注射给药。时间均为 7 天。另组大鼠每天切口涂 2碘酊 1 次。各组大鼠具体按表 1 的方式分组并给予受试物。 0030 表 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考察各组大鼠如下指标 :(1) 腹部切口愈合情况 ;(2) 腹部肌层与皮肤粘连情况 ( 可分 为无粘连、 轻度粘连易剥离、 轻度粘连、 重度粘连 4 级 ) ;(3) 子宫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 ( 可 分为无粘连、 。
21、轻度粘连、 重度粘连 3 级 )。 0031 表 2 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组别n切口愈合良好切口愈合不良切口裂开 模型对照组12 082 阳性对照组12 1020 联合用药组12 1500 表 3 腹部肌层与皮肤粘连情况比较 组别n无粘连轻度粘连易剥离轻度粘连重度粘连 模型对照组12 0138 阳性对照组12 0930 联合用药组12 10200 表 4 子宫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比较 组别n无粘连轻度粘连重度粘连 模型对照组12 039 阳性对照组12 840 联合用药组12 1110 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比较见表 2。切口愈合情况组间比较, 阳性对照组、 联合用药组切口 愈合情况显著优于模型对照。
22、组。 0032 腹部肌层与皮肤粘连情况比较见表3。 腹部肌层与皮肤粘连情况组间比较, 联合用 药组切口的粘连要显著轻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 0033 子宫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比较见表4。 子宫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组间比较, 阳性对 照组、 联合用药组的子宫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 0034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联合抗生素在切口愈合方面的效果要优 于模型对照组, 子宫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要显著轻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 这提示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腹腔粘连。 尤其是,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加 抗生素的联合用药组多呈现腹部肌层与皮肤无粘连的状态, 而阳性对照组腹壁肌层与皮肤 说 明 书 CN 102727725 A 6 5/5 页 7 之间均呈现轻度粘连、 易剥离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进一步激化, 形成不易 剥离的粘连。这提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具有降低术后组织粘连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2727725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