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种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需要的芽苗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皮石斛的人工培育栽培过程中,需要将铁皮石斛种子放入带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萌发、培养形成幼苗,带形成大苗后,从培养瓶中取出,洗净根部,晾干以待移植进入穴盆。
在晾干大苗的过程中,现有的做法通常是将大苗平铺在某一平面或支架上上晾干。这种晾晒方式的缺点是容易破坏芽苗的形状,损伤芽苗,还容易造成移植后的倒伏。而一些网面或支架形晾晒装置,譬如授权号为CN201054955Y、CN20102931Y、CN201048539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晾晒装置,或容易造成芽苗遗落,或无法完全克服芽苗损伤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减少芽苗在晾晒过程中损伤的芽苗晾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铁皮石斛芽苗在晾晒过程中产生损伤的芽苗晾晒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芽苗晾晒装置,该芽苗晾晒装置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框架,在框架内设置成对晾晒杆,所述成对晾晒杆包括主杆和副杆,所述主杆和副杆之间的间距可调,且主杆和副杆对合之后形成若干可以卡合芽苗茎部的镂空部;还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主杆和副杆间距的锁紧机构。
通过调节成对晾晒杆的间距,打开镂空部,将铁皮石斛芽苗放入成对晾晒杆之间对应镂空部处,待成对晾晒杆之间的镂空部全部放满芽苗之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成对晾晒杆,从而使芽苗处于立体晾晒装置,不会遗漏,也不会损伤芽苗。且还可以根据芽苗茎部的大小,在适当的主杆和副杆间距处锁紧芽苗,灵活、适应性强。
为了实现均匀锁紧,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锁紧所述主、副杆的两端。
锁紧机构的选择有很多,只要实现所述主杆和所述副杆的间距可调即可。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配合的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固定在所述主杆的两端,且朝向所述副杆,所述副杆的两端相应处固定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且朝向所述主杆。
为了进一步减少对芽苗的损伤,优选地,所述主杆和副杆的内侧表面固定有海绵垫。
为方便固定海绵垫,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海绵垫包裹在所述主杆和副杆的外周。或者为节省材料,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海绵垫粘结在所述主杆和副杆相对的内侧表面。更进步优选的是,所述海绵垫仅设置所述镂空部及其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晾晒杆进行改进,实现对芽苗的立体晾晒,不仅不损伤芽苗,而且不会造成芽苗晾晒过程中遗漏;根据芽苗的大小可以灵活调节晾晒杆的间距,使晾晒杆可以适应不同芽苗的晾晒。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芽苗晾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的芽苗晾晒装置的主、副杆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框架;3、成对晾晒杆;4、锁紧机构;5、镂空部;6、海绵垫;31、主杆;32、副杆;41、螺栓;4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芽苗晾晒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上设置有框架2,在框架2内设置成对晾晒杆3,成对晾晒杆包括主杆31和副杆32,主杆31和副杆32可以在框架2上滑动,其两者之间的间距可调;当主杆31和副杆32打开后可以往主杆31和副杆32之间放入竖直的芽苗;当主杆31和副杆32对合之后可以形成若干恰好可以卡合芽苗茎部的镂空部5;并且在主杆31和副杆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紧机构4、4’,用于锁紧主杆31和副杆32之间的间距。
以锁紧机构4和锁紧机构4’的结构相同。这里仅描述锁紧机构4以简化。如图1所示,锁紧机构4为分别设置在主杆31和副杆32的一端的配合的螺栓41和螺母42。在主杆3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朝向副杆32的螺栓41,在副杆32的两端的相应处也焊接朝向主杆31的螺母42,螺母42恰好与螺栓41相配合,通过调节螺栓41的旋进圈数可以调节主杆31和副杆32之间的间距,并实现锁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改进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主杆31和副杆32的内侧表面粘结有海绵垫6。通过粘结海绵垫6,更进一步减少对芽苗的损伤。由于芽苗只卡合在镂空部6处,因此为节省材料,仅在镂空部6及其附近粘结海绵垫6。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改进的,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杆31和副杆32的外周都包裹有海绵垫6,以进一步减少对芽苗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