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传输接口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传输接口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尤其是指一种适用高清晰度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HDMI)连接器的线材与端子快速焊接,且具有良好的组装效果的方法。
(2)背景技术
液晶荧屏是目前视听产业发展的一大主流,无论是在电脑荧屏或者是电视产品的开发上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由于液晶荧屏是一种使用数字信号来运作的产品,所以在数字信号传输产品的研发上是现在业界的一大趋势,而高清晰度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HDMI)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产生的。
高清晰度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以下简称HDMI)是一种包含了可传输高清晰度画面信号及多声道音频信号的传输接口。HDMI的规格最早是由数家视听产业大厂,如Hitachi,Panasonic,Philips,Sony,Silicon Image及Thomson and Toshiba所共同制定的,其规格是基于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以下简称DVI)而制定的。DVI是现今数字影像传输信号最常被使用的标准规格,其最早的发明用意是为了传送位于个人电脑与液晶荧屏之间地数字画面信号,使得在使用液晶荧屏浏览动态画面上能得到最佳的品质;另外,在使用DVI传输数字影像信号时尚有防盗录的功能,其信号可在负责传送的一端编码,接收的另一端解码,达到防止影像被撷取盗录的效果。但是DVI也不是没有缺点的,DVI固然能使液晶荧屏画面的清晰度及品质提高,但是,对于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却没有顾及到,在目前的产品中,在传输音频信号时如不是另接一条线,则就要使用传统的A/V端子来传送信号,这在个人电脑的使用上或许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是使用在现在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的家庭剧院组合上,则会突显了信号传输之间相容的问题,另外,由于目前数字产品如数字相机与数字摄影机的盛行,在文件的传输上也会显得较为麻烦,使得液晶电视在与数字产品或DVD录放影机和音响设备等连接之间会多了若干的连接线,造成顾客在连接这些组件时会易于混淆,此举也增加了家庭剧院组合配件的数量,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所以HDMI的由来一是针对了家庭剧院而发明的,另外其也克服了上述DVI所拥有的缺点。
高清晰度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HDMI)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因为在其产品的设计上,HDMI除了符合标准DVI规格之外,其也将数字音频信号置入于HDMI连接器的设计内,故其不仅在功能上与DVI可以完全相容,也兼具了传输数字影像信号及数字音频信号的功效,且将所有的数据以未经压缩的方式传输,不易产生失真,除此之外,HDMI尚有下述的优点:在其信号的传输上,HDMI将现在市面上所有使用到的视频影像格式皆包含在其规格之内,故其能连接任何不同厂牌与不同影像传输规格的产品;HDMI支援了全方位数字影像信号的传输,故其能将最好的影像品质一丝不漏的呈现在消费者家中的视听产品内,且在未经压缩的情况下,使用电缆更少,同时连接器更小;另外,HDMI也继承了DVI的防盗录功能,使得电影制造厂商能够安心的输出具有最高品质影像的产品而不怕其作品遭盗录,以造福消费者大众;HDMI连接器提供了对于数字电视与DVD播放机、机顶盒(视频转换器)以及其他数字视听产品的小型连接器之间双向沟通的功能,这项功能的好处在于播放机可以自动决定以哪一种规格来播放接收到的信号以呈现最好的影像品质;而在HDMI连接器的设计上,其大幅度缩小了其连接接口的体积,使得HDMI连接器更为方便的置放于不同的视听产品之内。
由上述的数据可知,高清晰度多媒体数字传输接口(HDMI)将是未来视听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其并将成为未来视听产业里所不可缺乏的一种要件;HDMI将是第一个在整个CE价值链,从内容供应商、系统经营业者到CE制造商都得到广泛支援的声音影像标准。
因此,HDMI的连接器需要具备强固的结构,以符合高数字传输的需求,尤其是HDMI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多达19个,每个都要与单条芯线焊接导通,在早期的组装技术是将单条芯线逐一与端子焊接,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时,同时芯线与端子接合因用人工作业,使产品的品质无法维持一定的水平;后来借助线材承接座等辅助工具,将将芯线预作分列置放,然后再与端子连接,虽较先前的纯人工作业有改善,但仍无法维持相当的良率。
(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HDMI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该方法是将线材先预作分类处理,然后将芯线分别置于两个分线条的预设孔内后,再将芯线作焊接前的处置作业后,将分线条与已和绝缘本体连接的端子承接座相套接,使线材与端子排列对齐后,运用机器自动焊接,使线材与端子达到良好的电讯导通,然后依序将金属壳体与绝缘本体套接,绝缘层与金属壳体套接,以完成整个连接器的组装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传输接口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其利用一分线装置中的导线分线条将芯线预先穿设于导线分线条的预留孔中,使芯线间之间隔先加以固定,然后再将导线分线条与端子承接座接合,使导线与端子在未焊接前已达到预设的定位,增加稳固性,以方便使用机器自动焊接,以提供稳定的电讯导通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依序为:1.将裁剪好的导线的一端外被剥离适当的作业长度;2.将包覆电线的编织往后翻修剪,同时外包铝箔;3.去除外层铝箔,并将导线中的四组对线外包的铝箔切割去除;4.将所有芯线依配线脚位依序穿入分线条的预留孔内,使其形成两组线群;5.在每组线群的分线条底部上胶,使芯线得以与分线条固定;6.将每组芯线按节距编线后以胶带固定;7.用激光机切割芯线外被,并将切割的芯线外被剥离一适当距离;8.将拨开处的芯线铜丝沾锡后,依所需的规格将多余的部份切除;9.将分线条套合固定于已和绝缘本体连接的端子承接座上,并在芯线与端子间加入锡片;10.利用热压机作整体排焊,使锡片融接于芯线与端子之上;11.再将金属外壳与绝缘层依次组装,即完成整个连接器的组装作业。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分线条将芯线预先分列固定,以利焊接前的预置作业与焊接时的固定,如此可大幅度的缩短作业时间,同时在产品良率的维持上得到满意的效果。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的操作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的操作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的操作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的操作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的操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步骤2的操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步骤3的操作示意图1;
图4是本发明实施步骤3的操作示意图2;
图5是本发明实施步骤3的操作示意图3;
图6是本发明实施步骤4的操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步骤5的操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步骤6的操作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步骤7的操作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步骤8的操作示意图1;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步骤8的操作示意图2;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步骤9的操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0的操作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1的操作示意图1;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1的操作示意图2;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步骤11的操作示意图3。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依序为:
1.将裁剪好的导线的一端外被剥离适当的作业长度;在此步骤,是先量取所需长度的导线加以裁剪,然后将绝缘层套与金属罩壳的后壳体依序套入导线,后将套入端的导线取适当的作业长度剥离外被。(如图1所示)
2.将包覆电线的编织往后翻修剪,同时外包铜箔;在此步骤,是将剥离外被的导线内的包覆编织往后翻修剪整齐,同时包覆铝箔以利下一步作业程序。(如图2所示)
3.去除外层铝箔,并将导线中的四组对线外包的铝箔切割去除;在此步骤,先将包覆于导线上的铝箔去除(如图3所示),然后将导线中包有铝箔的四组对线的铝箔切割(如图4所示),并将铝箔剥离(如图5所示),此切割方式可采用现有的切割技术,在本方法中是运用激光切割机。
4.将所有芯线依配线脚位依序穿入分线条的预留孔内,使其形成两组线群;在此步骤,将已剥离的芯线依所需的配线固定位置逐一穿入分线条的预留孔内(如图6所示),此分线条的结构设计是专为本发明所设计的,分线条相应每边芯线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上下两个构造确有不同的分线条,在上下导线分线条的两侧设有立式贯穿凹孔与端子承接座上的凸柱配合,依所对接的端子数目设有相同的横式贯穿孔,该穿孔是供芯线穿设,因此该穿孔的位置与端子承接座前端子置放部的间隙相对应,为便于供组装人员区别上下导线分线条,两者的结构略有不同,在实际实施例中上导线分线条为9穿孔结构,故两侧的长度较短;下导线分线条为10穿孔结构,故两侧的长度较长,且其两端设有缺角与绝缘本体的挡板配合,同时缺角也供作为辨识下导线分线条与上导线分线条的区别之用。
5.在每组线群的分线条底部上胶,使芯线得以与分线条固定;在此步骤,将已穿设芯线的分线条拉至预定的位置后,在分线条的下方上胶以固定芯线(如图7所示)。
6.将每组芯线按节距编线后以胶带固定;在此步骤,将固定好的芯线按所需的节距编线,待编好线后,用胶带固定,胶带的固定处与分线条相距若干距离,以利下阶段的作业(如图8所示)。
7.用激光机切割芯线外被,并将切割的芯线外被剥离一适当距离;在此步骤,以切割技术(采用激光切割机)将位于分线条与胶带间的芯线的适当位置之外被切割,并将外被剥离一适当距离,使芯线的铜丝裸露(如图9所示)。
8.将拨开处的芯线铜丝沾锡后,依所需的规格将多余的部份切除;在此步骤,将拨开外被的芯线铜丝沾锡,使铜丝结合成单条(如图10所示)后,依所需规格将多余部分切除(如图11所示)。
9.将分线条套合固定于已和绝缘本体连接的端子承接座上,并在芯线与端子间加入锡片;在此步骤,将处理好芯线的分线条与端子承接座固定,并在芯线的下方,即与端子间加入锡片(如图12所示);在此之前先将端子先插置于绝缘本体的前接口端部内的端子容置槽后,再将端子承接座对准前接口端部的后半部的卡扣部套入,此时端子承接座两侧的卡部与绝缘本体的挡板套接,同时端子承接座两侧卡部上的卡点则与挡板上的中空挡槽相卡合,此时绝缘本体的前接口端部与端子承接座两者藉由多重的定位与卡合机构的制动卡合,使两者能稳固的卡合为一组合件,并将端子紧固于其内,且端子也位于端子承接座的置放间隙上,因此当分线条与端子承接座接合时,芯线自然落于端子之上。
10.利用热压机作整体排焊,使锡片融接于芯线与端子之上;在此步骤,当加入锡片后,以热压机热压,使锡片融解后沾黏于芯线的加锡部分与端子的焊接脚上(如图13所示),如此即完成端子与芯线的焊接作业。
11.再将金属外壳与绝缘层依次组装,即完成整个连接器的组装作业。在此步骤,经检查端子与芯线的焊接状况后,将套于导线上的金属后壳体与焊接完成的组装体接合(如图14所示),然后再将绝缘层与前述的组装件套接(如图15所示),当绝缘层也组装完成时,即完成整个连接器的组装(如图16所示)。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发明以分线条将芯线预先分列固定,使在焊接前的预置作业与焊接作业得以采用自动化作业,如此可大幅度的缩短作业时间,同时在产品良率的维持上得到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