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接收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83115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2234.1

申请日:

2004.07.29

公开号:

CN1638372A

公开日:

2005.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7/26; H04L1/06

主分类号:

H04L27/26; H04L1/06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发明人:

古川刚志; 笠见英男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07.29 JP 202859/2003; 2004.07.28 JP 220699/200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丽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即使多载波信号具有偏移的情况,提供能够从多个天线中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的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装置(100)为解调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11~13);从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个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之中对于多个各个天线部分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的多个载波选择部分(31~33);根据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多个天线部分选择接收用的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部分(40);解调由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分(5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将其解调的无线接收 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 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之中对于上述多个天 线部分的每一个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的多个载波选择部分; 基于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 天线部分中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部分; 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 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选择部分 具有: 在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中计算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 度的平均的运算部分; 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之中,选择所述信号强度的平均为最大的天线部分 的最大强度选择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上述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至少一个导 频载波信号,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基于由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的 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选择接收用的天线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上述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信号强度超 过规定阈值的导频载波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上述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全部的导频 载波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上述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信号强度最 小的导频载波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上述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除信号强度 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以外的导频载波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上述多载波信号中的多个导频载波信 号之中选择信号强度第2小的导频载波信号。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定上述多载波信号的接收强度的接收强度测定部分,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基于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的信 号强度和上述多载波信号的接收强度,从所述多个天线部分选择接收用天线部 分。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选择包含在从上述多载波信号的中心频 率仅仅增减规定频率的范围的频带内的副载波信号,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计算包含在所述频带中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 均,基于该信号强度的平均从多个上述天线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上述多载波信号中的导频载波信号 中,选择包含在具有最大频率的导频载波信号和具有最小频率的导频载波信号 之间的频带中的副载波信号;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计算包含在上述频带中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平 均,基于该信号强度的平均从多个上述天线中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
12: 根据权利要求1、2、11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调装置具有: 测定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所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中多个 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测定部分; 选择上述多个导频载波信号中信号强度超过规定阈值的导频载波信号的 阈值判定部分; 测定由上述阈值判定部分所选择的导频波信号的偏移量的偏移量计算部 分; 基于由上述阈值判定部分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偏移量计算 偏移补正值的运算部分; 基于上述偏移补正值补正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到的 多载波信号的偏移补正部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移量计算部分测定该导频载波信号发送时的相位与接收时的相位 差作为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
14: 根据权利要求1、2、11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调装置具有: 测定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所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中多个 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测定部分; 测定上述多个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的偏移量计算部分; 通过使用上述多个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多个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 每一个的偏移量进行加权来计算偏移补正值的运算部分; 基于上述偏移补正值补正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所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 多载波信号的补正部分。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移量计算部分测定该导频载波信号发送时的相位与接收时的相位 差作为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
16: 根据权利要求1、2、11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调装置具有: 测定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所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中多个 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测定部分; 测定上述多个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的偏移量计算部分; 以向量表示多个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每一个偏移量和信号强度,合成与 多个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每一个对应的多个向量并计算偏移补正值的运算部 分; 基于上述偏移补正值补正由上述天线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到的多载 波信号的偏移补正部分。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偏移量计算部分测定该导频载波信号发送时的相位与接收时的相位 差作为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
18: 一种使用具有多个天线部分的无线接收装置,解调通过多载波调制 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的无线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经由上述多个天线部分接收多载波信号的步骤; 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之中对于上述多个天线 部分的每一个基于频率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的信号选择步骤; 基于在上述信号选择步骤中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 个天线部分选择接收用的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步骤; 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所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 步骤。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解调步骤中,测定在上述天线选择步骤中所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 到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 测定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 基于上述多个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偏移量计算偏移补正值; 基于上述偏移补正值补正在上述天线选择步骤中所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 到的多载波信号。
20: 一种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并将其解调的无线 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 对应上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所设置的、至少选择一个具有与对应的 天线部分所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频率的副载 波信号的多个载波选择部分; 基于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 天线部分中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部分; 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 分。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的每一个从与上述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 多个副载波信号之中选择信号电平最小的副载波信号;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从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分别选择的副载波信号之 中,选择具有最大信号电平的副载波信号的天线部分。
22: 一种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并将其解调的无线 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 从由上述多个天线部分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任意一个的信号 选择部分; 至少选择一个具有与由所述信号选择部分选择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导频载 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频率的副载波信号的载波选择部分; 基于由上述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天 线部分中选择接收用的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部分; 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 分。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选择部 分具有: 存储由上述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存储部分; 从存储在上述信号存储部分中的副载波信号之中,选择具有最大信号强 度的副载波信号的天线部分的信号比较部分。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上述信号选择部分选择的多载波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信号变换 部分, 上述载波选择部分具有对由上述信号变换部分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前的 多载波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FFT部分,基于由上所述FFT部分进行了 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多载波信号进行副载波信号选择。
25: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具有前同步部分和数据部分的分组的数据形式发送多载波信号; 上述载波选择部分基于在上述前同步部分中所包含的多载波信号,进行 副载波信号的选择。
26: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波选择部分对由上述信号选择部分选择的多载波信号中包含的副 载波信号的每一个,运算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频率的相关性的相关 运算部分; 基于上述相关运算部分的运算结果,比较副载波信号之间的接收强度的 接收强度比较部分。
27: 根据权利要求20到23任意一个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波选择部分从在多载波信号中所包含的副载波信号中,从除去信 号强度小于等于规定的阈值的副载波信号之外的副载波信号之中,选择副载波 信号。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从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中,将信号强度超过阈值的 副载波信号的数目为最大的天线部分选择作为接收用的天线部分。
29: 根据权利要求20到23任意一个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波选择部分具有: 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分类为包含位于规定带宽内的副载波信号的第1 副载波群、包含在上述特定带宽外的副载波信号的第2副载波群的副载波分类 部分; 选择属于上述第1副载波群的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属于上述第2副载 波群的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的群选择部分;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基于由上述群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 度,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对属于由上述群选择部分选择的上述第1副载波群的 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属于由上述群选择部分选择的上述第2副载波群的副 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基于进行了各个不同的加权的值,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
31: 根据权利要求20到23任意一个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波选择部分按照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的频率差,加权上述副载 波信号的信号强度; 上述天线选择部分基于加权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接收用天线 部分。
32: 根据权利要求20到23任意一个所述的无线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在上述天线选择部分的选择处理结束后,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 的天线部分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分。

说明书


无线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接收装置,特别是涉及对应多载波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无线通信中用来应付因衰减而产生的通信品质恶化的方法,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分集接收。现有的分集接收装置中,经由多个天线借助于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多载波信号。分集接收装置对于这些通过多个接收装置所接收的多路载波信号的每一个求解接收功率,基于该接收功率选择1个天线。进而,分集接收装置通过该被选择地天线解调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

    [专利文件1]特开2000-174726号公报

    [专利文件2]特开2001-268050号公报

    [专利文件3]特开2002-261727号公报

    现有的分集接收装置基于分集信号整体的信号强度选择天线。但是,基于分集信号整体的接收功率选择天线时,在分集信号一部分的副载波信号具有较大偏差的情况下,分集接收装置不能够选择通信品质优良的天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在多路载波信号具有偏差的情况,也能够从多个天线中选择通信品质优良的天线的无线接收装置。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无线接收装置为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并解调该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每一个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之中对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的多个载波选择部分;基于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中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部分;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无线接收方法为使用具有多个天线部分的无线接收装置,解调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的无线接收方法,具有:经由上述多个天线部分接收多载波信号的步骤;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之中对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基于频率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的信号选择步骤;基于在上述信号选择步骤中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选择接收用的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步骤;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所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形态,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并将其解调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对应上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一个所设置的、至少选择一个具有与对应的天线部分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频率的副载波信号的多个载波选择部分;基于上述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中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部分;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为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并将其解调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从由上述多个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任意一个的信号选择部分;至少选择一个具有与由所述信号选择部分选择的多载波信号中的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频率的副载波信号的载波选择部分;基于由上述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上述多个天线部分中选择接收用的天线部分的天线选择部分;解调由上述天线选择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解调部分。

    按照本发明,即使在多载波信号具有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地从多个天线部分中选择通信品质良好的天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相据涉及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装置的模块图。

    图2为具体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载波选择部分和天线选择部分的动作的概略图。

    图3为表示通信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的概略图。

    图5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的概略图。

    图6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的概略图。

    图7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的概略图。

    图8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的概略图。

    图9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的概略图。

    图10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的概略图。

    图11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模块图。

    图12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解调部的模块。

    图13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12和13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解调部的模块图。

    图14为表示涉及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模块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模块图。

    图16为表示图15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处理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模块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模块图。

    图19为表示图18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处理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0为表示分组数据的构成图。

    图21为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模块图。

    图22为表示按照IEEE802.11的分组数据部分16的频率特性的模块图。

    图23为表示作为按照IEEE802.11a的分组前同步部分15的一部分的短前同步的频率特性的模块图。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模块图。

    图25为表示第17实施方式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6为表示第20实施方式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1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28为本发明的第22实施方式的概述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0接收装置  11~13天线部分  21~23信号变换部分    31~33载波选择部分  34域值决定部分  40天线选择部分  42运算部分  44信号强度比较部分  50解调部分  51强度测定部分  52阈值判定部分53偏移量计算部分  54运算部分  55偏移补正部分  61~63接收强度测定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分集无线接收装置,从来自多个天线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中选择副载波信号。无线接收装置基于该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天线,经由该天线进行接收。由此,无线接收装置能够选择通信品质好的天线。该分集无线接收装置能够用作无线LAN等的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方式中选择分集接收装置。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分集无线接收装置(以下,称为接收装置)100的模块图。接收装置100具有:天线部分11~13、信号变换部分21~23、载波选择部分31~33、天线选择部分40和解调部分50。天线部分11~13分别接收由接收装置100的通信对方以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本实施方式具有3个天线部分,也可以具有2个或4个以上的天线部分。

    信号变换部分21~23的每一个包含:放大多载波信号的LNA(Low NoiseAmplifier)、将多载波信号的频率变换为基带的D/C(Down Converter)部分、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部分、对各个多载波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FFF(Fast Fourier Transfer)部分。通过了信号变换部分21~23的多载波信号由相互频率频带不同的多个副载波信号构成。

    载波选择部分31~33与各个信号变换部分21~23相连,具有基于频率从通过了信号变换部分21~23的多载波信号中选择特定副载波信号的构成。

    信号变换部分21~23和载波选择部分31~33具有与天线部分11到13相同的数目。在本实施方式中,信号变换部分21~23和载波选择部分31~33分别设置为3个。

    天线选择部分40与各载波选择部分31~33相连,获得由各个载波选择部分31~33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天线选择部分40具有基于这些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接收用天线部分的构成。

    解调部分50解调经由借助于天线选择部分40所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

    图2为具体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载波选择部分31~33和天线选择部分40的动作的概略图。参考图2,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载波选择部分31~33和天线选择部分40。

    图2中所表示的载波选择部分31内的图表为表示经由天线11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频率和信号强度。多载波信号由相互频率频带不同的多个副载波信号构成。副载波信号在该图表中以虚线表示。载波选择部分31从这些副载波信号之中,选择符合特定的频率f1和f2的副载波信号SC1和SC2。另外,载波选择部分32和33从经由各自天线12和13所接收的、构成多载波信号的副载波信号之中,选择符合频率f1和f2的副载波信号。在载波选择部分31~33中被选择的副载波信号被发送到天线选择部分40。

    天线选择部分40具有运算部分42和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运算部分42分别运算由载波选择部分31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SC1和SC2的平均信号强度AV1、由载波选择部分33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AV2和由载波选择部分33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AV3。

    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比较平均信号强度AV1、AV2和AV3,从天线部分11~13之中选择具有最大平均信号强度的天线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载波选择部分31~33选择2个副载波信号,但选择1个或大于等于3个的副载波信号也是可以的。

    图3为表示通信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天线部分11~13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S10)。接着,信号变换部分21~23的每一个变换来自天线部分11~13的多载波信号。由此,多载波信号变换为具有由相互不同的多个副载波信号构成的信号(S20)。

    载波选择部分31~33基于频率从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特定的副载波信号(S30)。

    天线选择部分40基于由载波选择部分31~33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用来接收多载波信号而使用的天线部分(S40)。

    解调部分50解调借助于由天线选择部分40所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S50)。

    按照本实施方式,基于规定频率频带中的特定副载波信号的强度能够选择天线部分。由此,通信装置100例如选择给予解调最大影响的副载波信号,能够使用这些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为最大的天线进行通信。

    一般地,在多载波信号中具有较大偏移的情况下,多载波信号整体的接收功率较大的天线,但并不一定是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按照本实施方式,在多载波信号之中,由于能够算出给予解调较大影响的副载波信号的平均强度,从而通信装置100能够从天线部分11~13之中确实地选择通信品质最好的天线部分。

    (第2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1。在第1实施方式中,运算部分42运算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AV1、AV2和AV3,通过在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中进行比较,选择通信用天线。但是,按照本实施方式,运算部分42对于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每一个选择信号强度最大的副载波信号MX1~MX3(图中未示)。还有,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比较副载波信号MX1~MX3,从中选择信号强度最大的副载波信号。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接收了信号强度最大的副载波信号的天线。在这点上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本实施方式在多载波信号中,能够从除去了具有偏移的频率频带的副载波信号的副载波信号选择具有最大信号强度的副载波信号。由此,通信装置101能够确实地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

    (第3实施方式)

    图4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载波选择部分31从由天线部分11接收的各多载波信号中选择导频载波信号PC1和PC2。载波选择部分32和33从由各个天线部分12和13接收的各多载波信号中选择导频载波信号。通信装置102的其它构成和动作与在第1或第2实施方式的记载中将副载波信号转换为导频载波信号的情况相同。

    一般地,导频载波信号是作为用来补正偏移的基准的副载波信号。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小,就不能够正确地补正多载波信号整体。

    从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天线部分11~13中,通过选择导频载波信号的最大信号强度或平均信号强度为最大的天线部分,通信装置102能够正确地补正经由该天线接收的多载波信号整体。其结果是通信装置能够进行高品质的通信。另外,本实施方式具有第1和第2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具有2个导频载波信号的情况,但为1个或大于等于3个的情况也是可以的。

    (第4实施方式)

    图5(A)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3的载波选择部31~33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每一个具有设定涉及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阈值Th的阈值决定部分34。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每一个阈值决定部分34决定相同的阈值Th。载波选择部分31在由天线部分11接收的各多载波信号之中,选择超过了该阈值Th的导频载波信号PC1~PC3。载波选择部分32和33在由各个天线部分12和13接收的各多载波信号中,选择超过了阈值Th的导频载波信号。通信装置103的其它构成与图1所示形态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载波信号内的导频载波信号中,选择具有比阈值大的信号强度的导频载波信号。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仅仅选择了超过阈值Th的导频载波信号,在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每一个中所被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的数目具有不同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在载波选择部分31~33中,排除如导频载波信号PC4等信号强度比阈值低的信号。天线选择部分40能够使用导频载波信号中偏移较少的信号强度较大的导频载波信号来选择天线部分。其结果是通信装置103能够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特别地,在解调部分中在补正时仅仅使用信号强度较大的导频载波信号的情况有效。

    例如,在图5(B)和图5(C)中,表示由天线部分11和12的每一个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图表。载波选择部分31从来自天线部分11的多载波信号中选择导频载波信号PC2和PC3。载波选择部分32从来自天线部分12的多载波信号中选择导频载波信号PC5~PC8。导频载波信号PC2和PC3的平均信号强度明显地比导频载波信号PC5~PC8大。从而,按照本实施方式,天线选择部分40确实地选择天线11。

    另一方面,在没有设定阈值的情况,载波选择部分31不仅仅选择导频载波信号PC2和PC3,也选择偏移较大的导频载波信号PC1和PC4。在此情况,导频载波信号PC1~PC4的平均信号强度比导频载波信号PC2和PC3的平均信号强度要小。从而,导频载波信号PC1~PC4的平均信号强度和导频载波信号PC5~PC8的平均信号强度之差比设定了阈值的情况要小。从而,天线选择部分40为了确定地选择天线11,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设置信号强度的阈值是优选的。

    本实施方式在信号强度较大的良好的导频载波信号和信号强度极端小的导频载波信号混合在多载波信号内的情况中有效。特别地,在解调部分中补正时仅仅使用信号强度较大的导频载波的情况发挥效果。

    (第5实施方式)

    图6(A)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4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概略图。如图6所示,在多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明显地整体较大或较小的情况,阈值决定部分34将阈值Th置零。由此,载波选择部分31~33选择各个多载波信号内的全部的导频载波信号。天线选择部分40能够基于全部的导频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选择天线。例如,在图6(B)和图6(C)中,表示由天线部分11和12的每一个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图表。如图6(B)和图6(C)所示,天线选择部分40算出各个导频载波信号PC1~PC4和导频载波信号PC5~PC8的平均信号强度。基于该结果,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整体信号强度较大的天线11。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特别地,本实施方式在多载波信号内各导频载波信号间的偏移的差比较小的情况有效。即,本实施方式在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整体较大或较小的情况有效。

    (第6实施方式)

    图7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5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概略图。本实施方式中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每一个具有最小值检测部分35。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与图1所示形态相同。

    最小值检测部分35在检测导频载波信号中检测信号强度为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例如,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最小值检测部分35检测导频载波信号PC4。载波选择部分31选择导频载波信号PC4。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多载波信号内的导频载波信号中,选择信号强度为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在载波选择部分32及33中,在多载波信号的导频载波信号中,也选择信号强度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

    天线选择部分40分别比较载波选择部分32和33中所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选择具有最大信号强度的天线部分。由此,本实施方式能够选择信号强度较大的天线部分。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特别地,本实施方式在多载波信号内的各导频载波信号间的偏移的差较小的情况下有效。即,本实施方式在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整体较大或较小的情况下有效。

    例如,在图7(B)和图7(C)中,表示由天线部分11和12的每一个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图表。如图7(B)所示的多载波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为PC4。如图7(C)所示的多载波信号中,信号强度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为PC5。天线选择部分40比较导频载波信号PC4和PC5。进一步,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接收了信号强度比较大的导频载波信号PC4的天线11。

    (第7实施方式)

    图8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6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载波选择部分31~33具有最小值检测部分35和最小导频载波信号除去部分(以下,简单地称为除去部分36)。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与图1所示形态相同。

    最小值检测部分35在检测导频载波信号中检测信号强度为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例如,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最小值检测部分35检测导频载波信号PC4。除去部分36选择除导频载波信号PC4以外的导频载波信号PC1~PC3。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多载波信号内的导频载波信号中,选择信号强度为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以外的信号。即使在多载波选择部分32及33中,也从多载波信号内的导频载波信号中,选择信号强度为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以外的信号。

    在天线选择部分40中,运算部分42算出载波选择部分31~33中所选择的各个导频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AV1、AV2和AV3。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比较AV1、AV2和AV3,选择具有最大平均信号强度的天线部分。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选择信号强度为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以外的导频载波信号,所以通信装置105能够确实地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特别在解调部分中偏移补正时仅使用信号强度较大的导频载波的情况中有效。

    本实施方式在信号强度较大的导频载波信号和信号强度极端小的导频载波信号混杂在多载波信号内的情况中有效。本实施方式在多载波信号内偏移较大的导频载波信号和偏移较小的导频载波信号混杂在多载波信号内的情况中有效。特别在解调部分中偏移补正时仅仅使用信号强度较大的导频载波的情况发挥效果。

    (第8实施方式)

    图9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7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载波选择部分31~33具有最小值检测部分35、除去部分36和最小值检测部分37。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与图1所示形态相同。

    最小值检测部分35和除去部分36分别具有与第7实施方式最小值检测部分35和除去部分36相同的构成。最小值检测部分37从除去部分36中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PC1~PC3中选择信号强度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PC3。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多载波信号内的导频载波信号中,选择在信号强度第2的导频载波信号。在载波选择部分32和33中,在多载波信号内的导频载波信号中,选择在信号强度第2小导频载波信号。

    例如,在图9(B)和图9(C)中,表示由各个天线部分11和12所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图表。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最小值检测部分35检测导频载波信号PC4。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除去部分36选择导频载波信号PC1~PC3。进一步,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最小值检测部分37检测导频载波信号PC1。

    另一方面,在载波选择部分32中,最小值检测部分35检测导频载波信号PC8。在载波选择部分32中,除去部分36选择导频载波信号PC5~PC7。进一步,在载波选择部分32中,最小值检测部分37检测导频载波PC5。

    天线选择部分40比较导频载波信号PC1和PC5。由此,天线选择部分40能够确实地选择天线11。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5在某1个导频载波信号强度极端地小,并且其它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信号强度较大情况下,能够确实地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特别在解调部分中偏移补正时仅使用信号强度较大的导频载波的情况中有效。

    (第9实施方式)

    图10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08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的概略图。载波选择部分31从副载波信号中选择频率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PC1、频率最大的导频载波信号PC4之间的副载波信号SCmid载波选择部分32和33从各个副载波信号之中选择频率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和频率最大导频载波信号之间的副载波信号。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与图1所示形态相同。

    在天线选择部分40中,运算部分42对于各个载波选择部分31~33,算出副载波信号SCmid的平均信号强度AV1~AV3。进一步,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比较平均信号强度AV1~AV3,选择平均信号强度最大的天线部分。

    比频率最小的导频载波信号PC1频率还小的副载波信号SCmin和比频率最大的导频载波信号PC4频率还大的副载波信号SCmax通常给予解调较大的影响。从而,通信装置108通过选择副载波信号SCmid,能够确实地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另外,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10实施方式)

    图11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10的模块图。通信装置110在进一步具有接收强度测定部分61~63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接收强度测定部分61~63测定由各个天线部分11~13接收的多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接收强度测定部分61~63不仅仅测定导频载波信号,还测定整体信号强度。

    天线选择部分40基于将由载波选择部分31~33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由接收强度测定部分61~63测定的整体的信号强度进行组合,选择天线部分。例如,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由载波选择部分31~33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AVP的常数倍a*AVP与由接收强度测定部分61~63测定的整体信号强度AVS的常数倍b*AVS的和a*AVP+b*AVS为最大的天线部分。即,选择进行一定加权、由此使用导频载波信号强度和整体信号强度双方的天线部分。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不仅仅可以考虑导频载波信号,还可以考虑其它副载波信号来选择天线部分。从而,通信装置110能够进行高品质的通信。

    从第1到第10实施方式中,天线选择部分40基于在载波选择部分31~33中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天线部分。但是,天线选择部分40也可以基于在载波选择部分31~33中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EVM(Error VectorMagnitude)值选择天线部分。在此情况,可以将上述“信号强度”的记载置换为“EVM值”。

    (第11实施方式)

    图12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120的解调部分50的模块。解调部分50在天线选择部分选择天线部分后,解调经由该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本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可以与图1所示的构成相同。并且,在图12和图13中,从信号变换部分向偏移补正部分55的多个箭头表示各副载波信号的流向。

    解调部分50具有强度测定部分51、阈值判定部分52、偏移量算出部分53、运算部分54和偏移补正部分55。解调部分50接收来自信号变换部分的多载波信号。强度测定部分51测定该多载波信号中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阈值判定部分52具有与信号强度相关的阈值,选择具有该阈值以上的信号强度的导频载波信号。

    偏移算出部分53测定由阈值判定部分52选择的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例如,从通信对方发送时的导频载波信号的相位和频率通常对于通信装置120是已知的。从而,偏移量算出部分53能够计算出发信时导频载波信号的相位和接收时的导频载波信号的相位差作为偏移量。

    运算部分54根据从偏移算出部分53所得到的偏移量计算出偏移补正值。例如阈值判定部分52在选择多个导频载波信号的情况下,运算部分54能够将多个偏移量的平均值作为偏移补正值。

    偏移补正部分55根据偏移补正量补正各副载波信号。例如,偏移补正部分55仅将在运算部分54算出的相位差,返回各副载波信号的相位。在补正各副载波信号的偏移后,多载波信号发送到解码部分(图中未示)。

    信号强度较小的导频载波信号具有较大偏移的情况较多。使用这样的导频载波信号进行偏移补正时,解调部分50不能够正确地补正副载波信号。从而,如本实施方式,通过仅仅选择具有某阈值以上信号强度的导频载波信号,解调部分50能够正确地补正副载波信号。其结果是通信装置120能够获得高品质的接收特性。

    本实施方式能够任意地与从第1到第10实施方式组合。由此,本实施方式也得到具有从第1到第10实施方式的效果。特别地,通过本实施方式与第4实施方式的组合,在解调部分50和载波选择部分31~33中能够使用共用的阈值Th。

    (第12实施方式)

    图13为表示根据涉及本发明第12的通信装置121的解调部分50的模块图。本实施方式在运算部分54中使用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偏移量进行加权,由此算出偏移补正值方面与第11实施方式不同。

    运算部分54获得来自强度测定部分51的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获得来自偏移量算出部分53的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例如,相位差)。运算部分54基于信号强度对偏移量进行加权,由此算出偏移补正值。例如,运算部分54将各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比率与该偏移量相乘,并且,将该结果相加算出偏移补正值。

    具体地,导频载波信号PC1、PC2和PC3的信号强度比率为0.5∶0.2∶0.3。各个导频载波信号PC1、PC2和PC3的相位差为10度、20度和30度。在此情况,运算部分54算出(0.5/1)*10+(0.2/1)*20+(0.3/1)*30。其结果运算部分54和偏移补正值为18度。

    一般地,由于信号强度较小的导频载波信号为较大偏移的情况较多,所以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越高,偏移量的信赖度越具有较高的倾向。从而,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对应导频载波信号的信赖度进行加权,故能够正确地补正其它副载波信号的偏移量。其结果是通信装置121能够得到高品质的接收特性。

    (第13实施方式)

    另外,参考图13,说明本发明涉及第13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运算部分54从强度测定部分51获得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偏移算出部分53获得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例如,相位差)。

    通过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其偏移量,能够以各个向量表示导频载波信号。运算部分54将其合成,表示为1个合成向量。另外,运算部分54从该合成向量的角度获得偏移补正值。

    本实施方式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不仅仅能够考虑导频载波信号的偏移量,还考虑信号强度算出偏移补正值。从而,本实施方式具有与第12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并且,第12和第13实施方式与第11实施方式相组合也是可以的。由此,第12和第13实施方式能够获得第11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14实施方式)

    第14实施方式为选择具有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频率的副载波信号。

    图15是表示由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模块图。图15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多个天线部分11~13、多个信号变换部分21~23、多个载波天线选择部分31~33、天线选择部分40、解调部分50。各个天线部分11~13接收图中未示的发送装置发送的多载波信号。

    各个信号变换部分21~23和载波选择部分31~33对应天线部分11~13,设置为与天线部分11~13相同的数目。在图15中,以设置3个天线部分、信号变换部分和载波选择部分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数目。

    各载波选择部分31~33从通过对应信号变换部分的多载波信号中至少选择一个具有与多个导频副载波的每一个相接近的频率的副载波信号。解调部分50解调由天线部分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

    图15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按照图示特性图表选择副载波信号。该图中的图表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信号强度,表示多载波信号的信号波形。如图所示,多载波信号具有相互不同频率频带的副载波信号。在多载波信号中,设置多个具有已知信号的导频载波信号(图表中的频率f1、f2)。

    载波选择部分31~33选择最接近频率f1、f2的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f1-fa、f1+fa、f2-fa、f2+fa这4个副载波信号。由载波选择部分31~33选择的副载波信号被发送到天线选择部分40。

    天线选择部分40具有运算部分42和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运算部分42分别运算:由载波选择部分31选择的副载波信号SC1、SC2、SC3、SC4的平均信号强度AV1、由载波选择部分32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AV2、由载波选择部分33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AV3。

    信号强度比较部分44比较平均信号强度AV1、AV2和AV3,从天线部分11~13中选择平均信号强度为最大的天线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载波选择部分31~33选择4个副载波信号,但选择小于等于3个或大于等于5个的副载波信号也是可以的。即,在上述例子中,各选择一个接近夹着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的两侧的副载波信号,但各选择多个也是可以的、也可以仅选择一侧的副载波信号。而且,在多载波信号中包含的导频载波信号的数目并不限于2个。另外,选择最接近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以外的频率的副载波信号也是可以的。

    图16为表示图15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处理动作的一种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天线部分11~13接收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步骤S60)。接着,各个信号变换部分21~23变换来自天线部分11~13的多载波信号。由此,多载波信号被变换为由相互频率频带不同的多个副载波信号构成的信号(步骤S62)。

    接着,载波选择部分31~33各选择多个与导频载波信号频率最接近的频率的副载波信号(步骤S64)。

    天线选择部分40基于由天线选择部分31~33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用来接收多载波信号用的天线部分(步骤S66)。解调部分50解调借助于由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步骤S68)。

    解调部分50在天线选择部分40进行天线部分的选择之前不进行解调处理。向解调部分50提供来自天线选择部分40的表示天线部分选择结束的信号。在接收该信号后,解调部分50进行解调处理。由此,在减少在解调部分50中的消耗功率同时,没有错误解调通信品质恶劣信号的危险。

    按照第14实施方式,能够基于位于规定的频带的特定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天线部分。特别地,本实施方式选择给予解调很大影响的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为最大的天线,这在因某种情况,在载波选择时导频载波信号没有发送来的情况下是有益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不接收导频载波信号,也选择与导频载波信号相接近的副载波信号。与导频载波信号相接近的副载波信号因为与导频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相关性较高,所以与基于导频载波信号选择天线部分的情况几乎相同,能够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部分。

    (第15实施方式)

    第15实施方式在天线选择部分40的构成与第14实施方式不同。

    图17为表示由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模块图。图17的无线接收装置在天线选择部分40的内部构成上不同,其它与图15的构成相同。图17的天线选择部分40具有:在每个天线部分从具有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最接近的频率的副载波信号中选择接收强度最小的副载波信号的导频载波接近载波提取部分35;从由导频接近载波提取部分35提取的副载波信号中对应接收强度最大的副载波信号选择天线部分的接收电平比较部分36。

    导频接近载波提取部分35选择接收强度最小的副载波信号的理由是因为接收强度越小越容易接收噪声的影响。接收电平比较部分36逐天线部分地被选择,从容易受到噪声影响的副载波信号之中,提取接收强度为最大的副载波信号,选择对应的天线部分。

    这样,因为代替平均化副载波信号的接收强度,第15实施方式选择并比较强度较小的副载波信号,所以更难于接受噪声的影响。

    (第16实施方式)

    第16实施方式为全部的载波选择部分共用信号变换部分和载波选择部分的。

    图18为表示由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模块图。图18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多个天线部分11~13、在各天线部分中被共用的信号变换部分21、载波选择部分31和天线选择部分40、解调部分50。

    信号变换部分21具有:放大多载波信号的LNA(Low Noise Amplifier)24、将多载波信号的频率频率变换为基带的D/C(Down Converter)部分25、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部分26、对应各个多载波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FFT(Fast Fourier Transfer)部分27。通过信号变换部分21的多载波信号由相互频率频带不同的多个副载波信号构成。

    载波选择部分31连接到信号变换部分21内的FFT部分27的输出。载波选择部分31具有导频接近载波提取部分35和接收电平比较部分36。导频接近载波提取部分35从由FFT部分27输入的多载波信号之中至少选择1个具有与多个导频副载波的各频率最接近频率的副载波。接收电平比较部分36从由导频接近载波提取部分35提取的副载波中选择接收强度较小的副载波并向天线选择部分40输出。

    天线选择部分40具有:存储由载波选择部分31选择的副载波信息的存储部分45;基于存储部分45的信息进行比较运算能够决定选择哪个天线的天线间接收电平比较部分46。

    首先,由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天线部分11,将由天线部分11接收的信号在信号变换部分21进行变换,对由信号变换部分21变换的信号,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多个导频副载波的各个频率中最接近的副载波之中,选择接收电平最小的副载波,将该信息存储到天线选择部分40的存储部分45中。

    接着,天线选择部分40进行与选择天线部分12相同的处理,天线选择部分40的存储部分45中追加存储该信息。

    接着,天线选择部分40进行与选择天线部分13相同的处理,天线选择部分40的存储部分45中追加存储该信息。

    此后,天线间接收信号电平比较部分46基于存储到存储部分45的信息,选择所选择的副载波接收电平最大的天线部分。

    图19为表示图18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处理动作的一种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在天线选择部分中,选择任意一个天线部分(步骤71)。接着,使用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多载波信号(步骤S72)。接着,由信号变换部分21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变换为包含相互频率不同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步骤S73)。接着,通过载波选择部分31,提取特定的副载波信号,基于提取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选择副载波信号(步骤S74)。接着,将由载波选择部分31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息存储到天线选择部分40内的存储部分45(步骤S75)。

    接着,判定是否进行对于全部天线部分的处理(步骤S76),如果存在还没有进行处理的天线部分,选择任意天线(步骤S77),返复步骤S71~S76的处理。

    在结束对于全部的天线部分的处理的情况时,通过天线间接收电平比较部分46,选择任意天线部分(步骤S78)。从而,将由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的天线部分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传送到解调部分50,进行解调处理(步骤S79)。

    图18的无线接收装置因为仅具有一组信号变换部分21和载波选择部分31,顺序地选择天线部分,进行由信号变换部分21和载波选择部分31的处理,在存储部分45中存储对应各天线部分的副载波信号的信息。在多载波信号以分组的形态发送的情况,在接收分组数据部分之前,在接收分组的前同步部分的阶段优选地进行图19的处理。

    图20为表示分组数据的构成图。如图所示,合分组具有前同步部分15和数据部分16。各前同步部分15和数据部分16因为由多载波信号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前同步部分15进行图19的处理。假定,由数据部分16中进行天线部分选择后,具有在信号变换部分21的增益控制或传送线路特性的补正不能成为适合于天线部分的值的担心。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分组数据部分16之前,使用前同步部分15,来补正天线部分的选择、由该天线部分接收信号的增益控制、和在D/C部分后级的传送线路特性。

    这样,在第16实施方式中,因为全部天线部分共用一组信号变换部分21和载波选择部分31,在每个天线部分用不着设置信号变换部分21和载波选择部分31,能够简化无线接收装置的内部构成,能够小型化和削减消耗功率。而且,因为进行图19的处理选择最佳天线部分,所以能够确实地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部分。另外,因为基于接收分组的前同步部分15进行天线部分的选择,能够完成接收数据的即时处理(实时处理)。

    (第17实施方式)

    第17的实施方式是将载波选择部分31内的处理进行高速化的处理。

    图21为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模块图。图21的无线接收装置除载波选择部分31的内部构成与图18不同之外,其它具有与图18相同的构成。

    图21的无线接收装置内的载波选择部分31除信号变换部分21内的FFT部分27之外,另外具有FFT部分37。在该FFT部分37中,输入信号变换部分21内的A/D部分的输出信号。以下,说明设置FFT部分37的理由。

    图21的无线接收装置也使用分组的前步同部分15,必须补正天线部分的选择、由该天线接收的信号的增益控制、比D/C后级的传送线路特性。由分组的数据部分16进行切换天线和增益控制或传送线路特性的补正。

    图22为表示以IEEE802.11标准化的分组数据部分16的频率特性模块图。以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信号电平。构成分组的多载波信号以除0外的+26到-26的52个副载波构成。-21、-7、+7、+21的副载波为导频载波信号。

    另一方面,图23表示作为以IEEE802.11a标准化的分组前同步部分15的一部分的短前同步的频率特性模块图。以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信号电平。与数据部分16不同,由+24、+20、+16、+12、+8、+4、-4、-8、-12、-16、-20、-24这12个副载波构成,不存在与数据部分16的导频载波相当的频率成分的副载波。

    因此,为了使用前同步部分15选择副载波信号,多个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的每个选择频率最接近的副载波信号。即选择-20、-8、+8、+20的副载波信号。

    如果比较图22和图23得知,前同步部分15的副载波信号配置得比数据部分16的副载波信号长4倍周期。如果利用这样的特征,可以用比通常短的时间进行各副载波的功率测定。

    在如图22所示数据部分16的构成中,通过OFDM的正交性,在副载波数目最接近0的副载波的基本频率fk的倒数Tk=1/fk的时间,必须进行傅立叶变换并测定接收强度。

    另一方面,在图23的构成中,基本频率为4倍的4*fk,另外因为只存在有该常数倍的频率成分,在Tk/4=1/(4*fk)的时间能够进行傅立叶变换并测定接收强度。即,能够在数据部分16的处理时间的1/4倍时间内测定信号强度。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除处理数据部分16的FFT部分37之外其它FFT部分37,用1/4时间进行比FFT部分37快的高速傅立叶变换。

    这样,在第17实施方式中,因为除信号变换部分21内的FFT部分37外,在载波选择部分31内设置FFT部分37,基于分组的前同步部分15进行天线的选择,能够在短时间内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部分。

    (第18实施方式)

    第18实施方式为第17实施的变形例,在载波选择部分31的内部构成与图21不同。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模块图。图24的无线接收装置内的载波选择部分31具有相关运算部分38、接收电平比较部分36。相关运算部分38运算包含在多载波信号中的副载波信号的频率间的相关度。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因为已知,通过运算与该频率最接近的频率间相关度,能够提取具有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最接近频率的副载波信号。

    这样,按照第18实施方式,在载波选择部分31内并不设置FFT部分或导频接近载波提取部分,因为能够提取具有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最接近频率的副载波信号,所以能够简化载波选择部分31的内部构成,能够谋求小型化和消耗功率削减。

    (第19实施方式)

    在第16和第17实施方式中,以基于分组的前同步部分15进行天线部分的选择为例进行说明。可是,通过信号变换部分21或解调部分50的算法,也存在并不重要的导频载波信号。例如,在IEEE802.11a中,主要地在频率补正和相位补正中使用导频载波信号,但并不限于全部使用4个导频副载波信号。

    因此,认为有导频载波的接收强度比某一阈值小的、信赖性较低的导频载波在频率在补正和相位补正中不使用的算法。即,在该情况下接收强度较小的导频载波在解调中并不重要。

    第19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内部构成因为与图21相同,省略其说明。

    图25为表示第17实施方式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从步骤S81~S83的处理与图19相同。接着,从副载波信号之中,除去接收强度不满阈值的副载波信号,在残留的副载波信号中,选择接收强度最小的副载波信号(步骤S84)。此后,从步骤S85~S87进行与图19的步骤S75~S77相同的处理。

    接着,天线选择部分40在存储到存储部分45中的、在步骤S74中选择的副载波信号之中选择信号强度最大的天线部分(步骤S88)。

    这样,在第19实施方式中,设置预先的阈值,因为进行副载波信号的范围缩小,能够事前除去不要的副载波信号,在载波选择部分31中能够高速化处理。

    (第20实施方式)

    第20实施方式为第1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通过超过阈值的副载波信号的数目,决定是否选择天线部分。

    图26为表示第20实施方式的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步骤S91~S97进行与图25的步骤S81~S87相同的处理。接着,天线选择部分40比较由载波选择部分31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数目,选择超过阈值的副载波信号的数目最多的天线部分(步骤S98)。

    在步骤S98的处理中,在存在多个候补天线部分的情况,在这些后补中,相互比较信号强度最小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在其中选择信号强度为最大的天线部分。

    在该步骤S98中,选择由载波选择部分31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为最大的天线部分。

    这样,第20实施方式中,采用导频载波信号的接收强度比特定的阈值小、信赖性较低的导频载波信号中不使用频率补正和相位补正的算法的情况下,能够在频率补正和相位补正中使用更多的导频载波信号。而且,所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数目在最大的天线部分多个存在的情况下,从这些天线部分之中,基于由载波选择部分31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能够选择信赖性更高的天线部分。由此,能够提高通信品质。

    (第21实施方式)

    第21实施方式为对应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和频率差加权在多载波信号中包含的副载波信号的。

    图2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1实施方式的无线接收装置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步骤S101~S103的处理与图19相同。接着,对于各副载波信号,对应导频载波信号和频率设置加权系数(步骤S104)。也可以预先准备表示频率和加权系数关系的表。加权系数在导频载波信号和频率差减小时,设定为越大的值。

    接着,副载波信号的接收强度与所设定的加权系数相乘,运算加权的接收强度(步骤S105)。接着,从步骤S106~S108进行与图19的步骤S75~S77相同的处理。

    接着,天线选择部分40基于在存储部分45中存储的、在步骤S105中运算的接收强度,选择具有最大接收强度的副载波信号的天线部分(步骤S109)。

    这样,在第21实施方式中,因为将副载波信号对应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和频率差进行加权,所以能够优先地选择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副载波信号。

    (第22实施方式)

    第22实施方式是将多个副载波信号汇集为一个组(群),进行每个群处理的方式。

    图28为本发明的第22实施方式的概述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全部副载波信号分类为与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相接近的第1副载波群55、离导频载波信号的频率较远的第2副载波群56。

    各个载波选择部分31在从第1副载波群55中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同时,从第2副载波群56中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天线选择部分40基于从两群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接收强度选择天线部分。

    例如,载波选择部分31从各个第1和第2副载波群56中选择接收强度最小的副载波。从而,对应选择的2个副载波信号,分别进行不同的加权,求解加权的接收强度。

    天线选择部分40对应加权的接收强度最大的副载波信号选择天线部分。

    或者,载波选择部分31从第1副载波群55选择接收强度为最小的副载波信号,选择全部属于第2副载波群56的副载波信号,对于从第1副载波群55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接收强度、属于第2副载波群56的所有副载波信号的平均信号强度,分别进行不同加权合成也是可以的。在此情况下,天线选择部分40选择具有由载波选择部分31运算的接收强度为最大的副载波信号的天线部分。

    这样,在第22实施方式中,因为将副载波信号分类为多个副载波群,进行在各个群中进行加权补正接收强度,在比进行每个副载波信号加权还短时间内进行天线部分的选择。

无线接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无线接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无线接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接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接收装置.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即使多载波信号具有偏移的情况,提供能够从多个天线中选择通信品质较好的天线的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装置(100)为解调由多载波调制方式调制的多载波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具有:接收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天线部分(1113);从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个接收的多载波信号之中对于多个各个天线部分选择至少一个副载波信号的多个载波选择部分(3133);根据多个载波选择部分选择的副载波信号的信号强度从多个天线部分选择接收用的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