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8215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62143.5

申请日:

2013.06.27

公开号:

CN104116929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8984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84申请日:201306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4; A61P13/00

主分类号:

A61K36/8984

申请人:

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缪家戌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东大街139号1幢3层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15,丹皮8-12,赤芍7-11,山栀8-12,锐蓄9-15,金银花7-11,石斛8-12,瞿麦9-15,木通5-7,生甘草4-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配方针对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15,丹皮8-12,赤芍7-11,山栀8-12,锐蓄9-15,金银花7-11,石斛8-12,瞿麦9-15,木通5-7,生甘草4-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每逢经行或经刚净后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者,称为“经行尿感”。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有时也见于更年期月经未绝者。本病应彻底治疗,如果反复发病,发展为肾盂肾炎,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病属经行前后诸证。现有方剂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药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其针对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15,丹皮8-12,赤芍7-11,山栀8-12,锐蓄9-15,金银花7-11,石斛8-12,瞿麦9-15,木通5-7,生甘草4-6。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本草衍义》:凉血补血,补益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多服恐伤人胃气。
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山栀: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本草经疏》: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
锐蓄:苦,寒。入膀胱经。利尿,清热,杀虫。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金银花: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石斛:微寒、甘;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本草新编》:石斛,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不可用竹斛、木斛,用之无功,石斛却惊定志,益精强阴,尤能健脚膝之力,善起痹病,降阴虚之火,大有殊功。
瞿麦:苦;性寒。归心;肝;小肠;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活血通经。用于小便不通,热淋,血淋,石淋,闭经,目赤肿痛,痈肿疮毒,湿疮瘙痒。《本草正》:瞿麦,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阴火,除五淋,利血脉。
木通:苦、微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中医认为尿道口与阴道口为邻近器官同居下焦,如果经期不注意卫生,病菌可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形成尿路感染。又因经期时脏腑之血下注冲任,脏腑处于暂时缺血状态,抗病能力较弱,病菌外邪容易入侵而致病。肾与膀胱相表里,经行肾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亦易尿感。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是经行、经后失血,湿热外邪侵注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方中之选者,清热利湿通淋。生地、赤芍清热凉血,丹皮清热活血,山栀清热利湿,锐蓄利尿清热,金银花清热解毒,石斛滋阴清热,瞿麦利小便、清湿热,木通清心火、利小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通淋,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湿热下注所致的经行尿感,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使用效果
对40名患者(出生25-35岁)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持续治疗1个疗程(5天),其中17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19例症状缓解;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
实例:
患者1:李某,女性,27岁,经行尿频,尿色黄赤,行经不畅,苔黄腻,脉滑数。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3日,尿频减轻,行经正常,继续用药3日,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
患者2:王某,女性,28岁,经行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尿色黄赤,腰酸,带多色黄秽臭,苔黄腻,脉细滑而数。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2天,尿频、尿急症状好转,尿色变浅,继续用药3天,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至今2个月无复发。
患者3:孙某,女性,33岁,经行尿频,淋沥涩痛,心情烦躁,腰痛,苔黄腻,脉细滑而数。诊断为经行尿感,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3天后,症状好转,尿频消失,行经正常,继续用药3天,痊愈,至今无复发。
患者4:张某,女性,34岁,经期尿急,淋沥涩痛,腰酸酸,经期量多,苔黄腻,脉细。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2天后症状稳定并好转,继续用药3天,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丹皮8,赤芍7,山栀8,锐蓄9,金银花7,石斛8,瞿麦9,木通5,生甘草4。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地9,丹皮8,赤芍7,山栀8,锐蓄9,金银花7,石斛8,瞿麦9,木通5,生甘草4;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5,丹皮12,赤芍11,山栀12,锐蓄15,金银花11,石斛12,瞿麦15,木通7,生甘草6。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地15,丹皮12,赤芍11,山栀12,锐蓄15,金银花11,石斛12,瞿麦15,木通7,生甘草6;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4g/粒胶囊。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92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6929A21申请号201310262143522申请日20130627A61K36/8984200601A61P13/0020060171申请人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东大街139号1幢3层4号72发明人缪家戌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15,丹皮812,赤芍711,山栀812,锐蓄915,金银花711,石斛812,瞿麦915,木通57,生甘草4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

2、明的中药配方针对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929ACN104116929A1/1页21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15,丹皮812,赤芍711,山栀812,锐蓄915,金银花711,石斛812,瞿麦915,木通57,生甘草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

3、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权利要求书CN104116929A1/3页3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背景技术0002每逢经行或经刚净后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者,称为“经行尿感”。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有时也见于更年期月经未绝者。本病应彻。

4、底治疗,如果反复发病,发展为肾盂肾炎,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病属经行前后诸证。现有方剂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药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其针对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15,丹皮812,赤芍711,山栀812,锐蓄915,金银花711,石斛812,瞿麦915,木通57,。

5、生甘草46。0005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本草衍义凉血补血,补益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多服恐伤人胃气。0006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0007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

6、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0008山栀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本草经疏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0009锐蓄苦,寒。入膀胱经。利尿,清热,杀虫。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7、说明书CN104116929A2/3页40010金银花甘;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0011石斛微寒、甘;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本草新编石斛,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不可用竹斛、木斛,用之无功,石斛却惊定志,益精强阴,尤能健脚膝之力,善起痹病,降阴虚之火,大有殊功。0012瞿麦苦;性寒。归心;肝;小肠;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活血通经。用于小便不通,热淋,血淋,石淋,闭经,目赤肿痛,痈肿疮毒,湿疮瘙痒。本草正瞿麦,性滑利,能通小便,。

8、降阴火,除五淋,利血脉。0013木通苦、微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0014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0015中医认为尿道口与阴道口为邻近器官同居下焦,如果经期不注意卫生,病菌可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形成尿路感染。又因经期时脏腑之血下注冲任,脏腑处于暂时缺血状态,抗病能力较弱,病菌外邪容易入侵而致病。肾与膀胱相表里,经行肾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亦易尿感。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是经行、经后失血,湿热外。

9、邪侵注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致。0016方中之选者,清热利湿通淋。生地、赤芍清热凉血,丹皮清热活血,山栀清热利湿,锐蓄利尿清热,金银花清热解毒,石斛滋阴清热,瞿麦利小便、清湿热,木通清心火、利小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通淋,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湿热下注所致的经行尿感,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0017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0018使用效果对40名患者(出生2535岁)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

10、,持续治疗1个疗程(5天),其中17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19例症状缓解;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0019实例患者1李某,女性,27岁,经行尿频,尿色黄赤,行经不畅,苔黄腻,脉滑数。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3日,尿频减轻,行经正常,继续用药3日,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0020患者2王某,女性,28岁,经行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尿色黄赤,腰酸,带多色黄秽臭,苔黄腻,脉细滑而数。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2天,尿频、尿急症状好转,尿色变浅,继续用药3天,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至今2个月无复发。0021患者3孙某,女性,33岁,经行尿频,淋沥涩痛,心情烦躁,腰痛,苔黄腻,脉细滑而数。诊。

11、断为经行尿感,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3天后,症状好转,尿频消失,行经正常,继续用药3天,痊愈,至今无复发。0022患者4张某,女性,34岁,经期尿急,淋沥涩痛,腰酸酸,经期量多,苔黄腻,脉细。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2天后症状稳定并好转,继续用药3天,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无复发。说明书CN104116929A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3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0024实施例1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9,丹皮8,赤芍7,山栀8,锐蓄9,金银花7,石斛8,瞿麦9,木通5,生甘草4。0025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生。

12、地9,丹皮8,赤芍7,山栀8,锐蓄9,金银花7,石斛8,瞿麦9,木通5,生甘草4;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0026实施例2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5,丹皮12,赤芍11,山栀12,锐蓄15,金银花11,石斛12,瞿麦15,木通7,生甘草6。0027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生地15,丹皮12,赤芍11,山栀12,锐蓄15,金银花11,石斛12,瞿麦15,木通7,生甘草6;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

13、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0028实施例3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0029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

14、干燥,分装,即得丸剂。0030实施例4一种治疗湿热下注型经行尿感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0031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生地12,丹皮10,赤芍9,山栀10,锐蓄12,金银花9,石斛10,瞿麦12,木通6,生甘草5;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4G/粒胶囊。说明书CN10411692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