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22943.9 (22)申请日 2016.10.29 (71)申请人 龚爱燕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通灌 南路369-36号楼1单元1702室 (72)发明人 龚爱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王彦明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P 25/06(2006.01) A61K 33/2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57)摘要 本发明公。
2、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是由 中草药刺老鸦、 酸枣仁、 含羞草、 小叶薄荷、 沙枣、 朱砂、 红头小仙、 吊白叶、 古山龙、 蚬肉海棠、 沙漏 芦、 兰石草、 橄榄露、 长叶山芝麻、 慈竹花、 绿绒蒿 组成。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 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474370 A 2017.03.08 CN 106474370 A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中药组份为刺老鸦5-15、 酸枣仁10-20、 含羞草 5-15、 小叶薄荷5-15、 沙枣10-20、 朱砂5-15、 红头小仙5-15、 吊白叶5。
3、-15、 古山龙5-15、 蚬肉 海棠10-20、 沙漏芦5-15、 兰石草5-15、 橄榄露2-10、 长叶山芝麻5-15、 慈竹花2-10、 绿绒蒿5- 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 刺老鸦10 g、 酸枣仁15 g、 含羞草8 g、 小叶薄荷10 g、 沙枣15 g、 朱砂10 g、 红头小仙12 g、 吊白叶10 g、 古山龙12 g、 蚬肉海棠15 g、 沙漏芦12 g、 兰石草8 g、 橄榄露5 g、 长叶山芝麻 12 g、 慈竹花5 g、 绿绒蒿8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474370 A 。
4、2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偏头痛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 发作前可伴视觉、 体觉先兆, 发作时常伴呕吐。 约2/3的患者为单侧, 1/3为双侧或两侧交替。 也可表现为全头痛、 单侧或 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枕部头痛等。 头痛常从额部、 颞部及眶后部开始, 向半侧或全头部扩 散。 典型有颞浅动脉明显搏动感, 常伴有恶心、 呕吐、 畏光或畏声、 易激惹、 气味恐怖及疲劳 感等。 患者喜静卧于暗室, 睡眠后减轻。 头痛持续210小时, 少数可达12天, 儿童持续2 8小时。 发作频率可每周、 。
5、每月或数月, 发作次数不等。 发作间歇期多无症状。 0003 发作期的治疗, 轻中度头痛单用NSAIs可有效, 如无效再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 物。 阿片类制剂如哌替啶对确诊偏头痛急性发作亦有效, 因其具有成瘾性, 不推荐常规用 药, 但对于有麦角类制剂或曲普坦类应用禁忌的病例, 如合并有心脏病、 周围血管病或妊娠 期偏头痛, 则可给予哌替啶治疗以终止偏头痛急性发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偏头痛的 中药, 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
6、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 中药, 是由中草药刺老鸦、 酸枣仁、 含羞草、 小叶薄荷、 沙枣、 朱砂、 红头小仙、 吊白叶、 古山 龙、 蚬肉海棠、 沙漏芦、 兰石草、 橄榄露、 长叶山芝麻、 慈竹花、 绿绒蒿组成。 0006 单剂药量为刺老鸦10 g、 酸枣仁15 g、 含羞草8 g、 小叶薄荷10 g、 沙枣15 g、 朱砂 10 g、 红头小仙12 g、 吊白叶10 g、 古山龙12 g、 蚬肉海棠15 g、 沙漏芦12 g、 兰石草8 g、 橄 榄露5 g、 长叶山芝麻12 g、 慈竹花5 g、 绿绒蒿8g。 0007 配制及服用方法: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
7、7 天为一疗程。 0008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刺老鸦: 补气安神、 强精滋肾、 祛风活血, 主治神经衰弱、 风湿性关节炎、 糖尿病以及阳 虚气弱、 肾阳不足等; 酸枣仁: 养肝、 宁心、 安神、 敛汗, 主治虚烦不眠、 惊悸怔忡、 烦渴、 虚汗; 含羞草: 清热、 安神、 消积、 解毒, 主治肠炎、 胃炎、 失眠、 小儿疳积、 目热肿痛、 深部脓肿、 带状 疱疹; 小叶薄荷: 安神补气、 壮阳强骨, 主治失眠、 心慌、 小儿软骨病、 阳痿; 沙枣: 强壮、 镇静、 固精、 健胃、 止泻、 调经、 利尿, 主治胃痛、 腹泻、 身体虚弱、 肺热咳嗽; 朱砂: 安神、 定惊、 明日、 解毒, 主治癫。
8、狂、 惊悸、 心烦、 失眠、 眩晕、 目昏、 肿毒、 疮疡、 疥癣; 红头小仙: 清热、 化痰止咳, 主治风热咳喘、 头痛、 鼻渊、 胸膜炎、 乳腺炎; 吊白叶: 清热凉血、 化湿通络, 主治燥咳、 痢疾、 风湿疼痛、 跌打损伤、 疮疡疥癣; 古山龙: 清热解毒, 主治肠炎、 菌痢、 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 疖 肿、 疟疾、 皮炎、 湿疹、 脓疱疮、 脚癣感染; 蚬肉海棠: 清凉散毒, 主治疮疖; 沙漏芦: 清热解毒、 排脓、 通乳, 主治疮痈肿痛、 乳腺炎、 乳汁不通、 淋巴结结核、 痔漏; 兰石草: 清肺、 祛痰、 解毒,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474370 A 3 主治。
9、肺炎、 肺脓疡、 流感、 痢疾、 咽喉肿痛; 橄榄露: 清肺、 利咽喉、 生津止渴, 主治咽喉肿痛、 咳嗽痰中带血、 泻痢、 烦渴、 酒毒及河豚毒; 长叶山芝麻: 清热解毒、 截疟, 主治恶性疟疾、 感 冒、 高热、 扁桃体炎、 腮腺炎; 慈竹花: 治痨伤吐血: 鲜慈竹花半斤、 鲜黄桷树寄生半斤、 炖黄 牛肉或杀口肉服; 绿绒蒿: 清热利湿、 镇咳平喘, 主治肺炎咳嗽、 肝炎、 胆绞痛、 胃肠炎、 湿热 水肿、 白带、 痛经。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 作用, 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中草药配比: 刺老鸦10 g、 酸枣仁15 g、 含羞草8 g、 小叶薄荷10 g、 沙枣15 g、 朱砂 10 g、 红头小仙12 g、 吊白叶10 g、 古山龙12 g、 蚬肉海棠15 g、 沙漏芦12 g、 兰石草8 g、 橄 榄露5 g、 长叶山芝麻12 g、 慈竹花5 g、 绿绒蒿8g。 0011 配制及服用方法: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天为一疗程。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474370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