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差错检测和响应.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81659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02671.6

申请日:

2003.08.05

公开号:

CN1623253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64

主分类号:

H01R13/64

申请人:

D-M-E公司;

发明人:

T·里尼汉; F·斯罗伊德; J·卡拉夫; T·约翰斯顿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优先权:

2002.11.21 US 10/301,228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家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一个电气装置中,可采用耦合连接器来互连电气器件,并且可以通过耦合连接器的配套组件所希望的互连来获得器件所希望的互连,在各个连接器的各个配套组件中的识别部件产生表示配套组件识别的识别信号。解码装置响应该识别信号,产生一个表示连接器元件的互连不同于所希望互连的差错信号,以及响应该差错信号的部件在元件的实际互连不同于元件所希望互连时实现该响应。该响应最好能激励一个差错指示器、禁止将功率施加到受影响的器件,或者采用程序控制系统,显示文字差错信息,便于用户对差错纠正的互动,或者自动重新编程以克服互连的差错。

权利要求书

1.  在一种电气装置中,其中多个器件由多个耦合连接器互连,各个连接器都包括配套组件,且其中需要有与配套组件预定的耦合相关的器件间的互连,其改进包括:
a)各连接器的一个配套组件中的识别元件,用于产生表示所述配套组件的标识的识别信号;
b)响应所述识别信号的解码装置,用于产生一表示连接器元件的互连不同于预定互连的差错信号;
c)响应所述差错信号的装置,用于在组件的实际互连不同于所述组件的预定互连时产生一响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括激励用于指示互连差错的指示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的器件包括电加热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响应包括禁止将电功率施加到至少受到互连差错影响的加热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差错信号的装置包括适用于选择性地将功率导通到加热器的开关器件,从而可响应互连差错的检测而不将功率导通到加热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器件包括电加热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程序控制器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括显示互连差错消息。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括禁止将电功率施加到至少受到互连差错影响的加热器。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括用户干涉的互动机制,以选择性地纠正和克服互连的差错。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括数据的自动重新编程,以根据加热器和控制器的所需互连来实现加热器的操作,而与配套组件的实际互连无关。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编程进一步包括重新指定与连接器识别数据有关的加热器数据,根据配套组件的实际互连使得加热器数据与配套组件连接器识别数据有关。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数据包括在用于控制功率施加到加热器的控制算法的评估中使用的设置点。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种控制算法联系设置点温度和所施加的功率以实现对施加到加热器的功率的控制。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控制算法联系设置点温度、检测温度及所施加的功率以实现对施加到加热器的功率的控制。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区域标识相关,且所述加热器数据的重新指定包括区域标识的重新指定,以根据配套组件的实际互连将区域标识符与连接器识别相关联。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数据包括在用于控制功率施加到加热器的控制算法的评估中使用的设置点,一组设置点数据与各个区域标识相关。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控制算法联系设置点温度与所施加的功率以实现对施加到加热器的功率的控制。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种控制算法将设置点温度检测温度及所施加的功率相联系以实现对施加到加热器的功率的控制。

说明书

连接差错检测和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气器件的互连。尤其是,本发明涉及电气器件互连的差错检测和响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采用具有基本类似耦合连接器的电缆互连器件的电气系统中,很重要的是提供物理锁定元件以防止连接器元件的不适当适配。一般来说,物理锁定元件的有效结构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它们常由于损失或损害而极易失去它们所预定的目的。众所周知,也提供了特殊电气连接元件,它用于在采用电气并联(如同电气总线结构)互连的多个连接器中的器件标识。在计算机器件中,这类结构是大家所了解的,在该结构中,多个器件是在一个通用的电气总线上实现互连。在工业装置中,例如,器件的加热系统,加热器件可以远离它们的控制器并且可以采用高电压和相对较高电流进行工作。在需要经常替换设备的应用中,例如,模压设备中的加工配件,提供插入在加热器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器就非常有利。在这种系统中,与所需的互连相反,类似的连接器有可能互连器件和控制器。因此,就需要提供对电气器件所不需要互连的情况的检测以及实现对该互连差错检测的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检测电气器件所不需要的互连并且提供对其的响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检测电气器件所不需要的互连,其中多数器件是采用多个耦合连接器互连的,各种连接器都包括配套组件,其中配套组件所需的互连可以获得器件所需的互连并且提供对不需要互连检测的响应。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检测电气器件所不需要的互连,其中多数器件是采用多个耦合连接器互连的,各种连接器都包括配套组件,其中配套组件所需的互连可以获得器件所需的互连,以及其中,配套组件包括用于产生识别信号的识别元件,解码装置解码识别信号且诊断部件检测互连差错,以及当器件的实际互连不同于器件所需互连时,响应互连差错的检测并产生报警的装置。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电气器件的互连,其中多个电加热器与多个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插入在加热器和控制器之间的是多个耦合连接器,每个连接器包括配套组件,其中配套组件所需的互连可以获得加热器和控制器所需的互连,以及其中,配套组件包括用于产生识别信号的识别元件,解码装置解码该识别信号且诊断装置检测互连差错,以及当加热器和控制器的实际互连不同于加热器和控制器所需互连时,响应诊断部件的互锁可防止将功率施加到加热器。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电气器件的互连,其中多个电加热器通过多个耦合连接器与多个程序控制的控制器相连接,每个连接器包括配套组件,其中配套组件所需的互连可以获得加热器和控制器所需的互连,且配套组件包括适用于产生识别信号的识别元件,解码装置解码该识别信号,以及响应解码装置改变控制器的编程的装置,以实现根据加热器和控制器所需互连来实现加热器工作的效果,而与配套组件的实际互连无关。
附图以及以下详细讨论将使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来改善电气器件的互连,其中通过耦合连接器的配套组件的期望互连来获得器件所需的互连。在每个连接器地一个配套组件中的识别元件产生表示配套组件的标识的识别信号;解码装置响应识别信号产生一个差错信号,该差错信号表示连接器元件的互连不同于所期望的互连;以及部件响应该差错信号,并且在元件的实际互连不同于元件所期望的互连时实现该响应。响应有利的是一个报警指示器的激励,禁止将功率施加到上述器件,或者,采用程序控制的系统,显示文本差错信息,便于用户对差错校正的干涉,或者自动重新编程以克服互连的差错。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用于模压器件的加热器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图1所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件的加热器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由图2所示装置所执行的工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4a和4b是由图2所示装置所执行的工作流程的流程图。
                        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将参照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这并不是试图将本发明限制于较佳实施例,而本发明是由后附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效所限定的。
                            基本控制器
参照图1,一个模压配件10包括模压的两半部分12和14,定义了模压的腔体16和18,该腔体沿着模压两半的模缝线。腔体16和18确定了使用模压配件10所模压的产品的形状、尺寸和抛光。模压的实现是分别通过喷嘴20和22将可流动的材料引入腔体16和18,可流动材料的固化,以及模压的两半12和14分离,从而允许取出完成的产品。可流动的材料在进口24引入到模压配件10并且可直接通过通道26和28引导到喷嘴20和22。可流动材料可以是溶化的材料,包含自身粘结固体的可固化浆料,或者当例如通过化学反应来组合产生反应产品是的反应物。溶化材料的实例包括热塑性塑料和金属。结合较佳实施例,可以假设所要模压的材料是热塑性塑料。
继续参考图1,应该理解的是,完全填满腔体16和18基本上就能够产生质量可以接受的产品。因此,就需要能够保持从进口24通过喷嘴20和22进入腔体16和18材料的可流动性。若采用热塑性材料,就必须维持材料所损耗的热量(所谓“融化”),以保持所需的可流动性。因此,提供了加热器30、32、34、36和38,在进口24和在管道26和28将热量传递到融化的材料。进口24、喷嘴16和18、管道26和28,以及加热器30-38包括了所谓的“热循环系统”。该热循环系统试图保持融化材料从进口24到喷嘴20和22所需的可流动性。尽管图1并没有显示,但是众所周知的“热循环系统”可以包括电加热器和热传递流体导管的组合,其中热传递流体导管具有流量控制器,例如,电操作的阀门。
继续参考图1,电加热器30-38将电能转变为热量。施加在加热器30-38的电功率确定了所产生热量。为了调节功率施加,可以由传感器40、42、44、46和48检测加热器附近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热电耦或者远程温度检测器,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加热器和传感器的每个组合定义了适用于施加功率调节的“区域”。每个控制器50、52、54、56和58互连着控制器和传感器的组合,以控制施加到区域的功率。每个控制器50-58控制着来自电源60的电能,并根据该区域所检测到的温度和所需的温度将其施加到贴附的加热器。来自电源60的电能可以是交流电,如图1所示,或者可以是直流电。正如众所周知的,为了控制施加在负载上的功率,控制器50-58可有利地包括固态开关器件,它可以可控地将电源60的电能传递到加热器30-38。
作为一种共同的需求,在模压机器的挤压部分中的模压配件和附加的热循环系统应能易于互换,这样能够有利地提供耦合连接器,以提供在控制器50-58和热循环系统之间的互连。图1所示的各个连接器70-78可适用于5个区域,用于多个区域的导体可以在一个单个连接器上组合。每个连接器70-78包括配套组件,在图1中分别指定为“A”和“B”。该配套组件可以是常规的并可以构成其中一个配套组件提供一个凸出的导电插脚而另一配套组件提供一个接受该插脚的导电插座。每个插脚和插座中止了在配套组件上的导体。元件A和B结合在一起,一个元件的凸出插脚可以插入在另一个提供导体连接的插座中,这样便互连了导体。作为一种常规技术,这种元件可适用于重复中间连接和分离,而不会损失通过连接器所获得电气连接的质量。配套组件的其它结构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
在实现用于热循环系统的本发明中,连接器70-78是近似的模压配件。来自加热器30-38和传感器40-48的导体都中止在连接器70-78的B元件处。来自控制器50-58的导体中止在连接器70-78的A元件处。正如图1所示,所有的连接器70-78在尺寸和结构上是基本类似的,并且允许任何B元件与任何A元件结合在一起。本发明试图在每个A和B元件中包括连接表示特殊连接器的标识信号的元件。该标识可以简单地由大量信号中的单个信号的存在和不存在来表示。例如,对5个连接器来说,每个连接器都包括了5个用于识别信号的元件,在每个连接器处单个元件承载不同于其它4个的信号。识别信号承载元件并不一定要构成任何特殊物理图形或者占据连接器元件中的特殊位置。但是,识别信号承载元件一定是一致地排列在单个系统的所有连接器中,以确保该识别信号能够出现在每个元件的相同元件处。
正如众所周知的,采用接地和诸如低电平直流电压的信号电压的组合可以有利地表示识别信号。因此,为了在连接器元件处产生识别信号的所需组合,识别信号承载元件可以适当地分别连接到接地或信号电压。在连接器元件之间或在附加在连接器元件的导体之间使用最短长度的导体(“跳线”);并通过与识别元件连接的开关;或者通过与识别元件连接的编码开关,影响着接地和信号电压到连接器元件的连接。当连接器70-78的A元件中止来自控制器50-58的导体时,信号电压和接地有利地从源附近的控制器50-58提供给A元件。通过在B元件处的跳线有利于形成在B元件处的识别信号承载元件分别到接地和信号电压的连接。在这种结构中,通过A和B元件的互连所产生的识别信号可通过导体从A元件到远程解码器获得,远程解码器诸如控制器50-58附近的解码器62。
可以理解,对于超过几个连接器来说,以“N之一”表示的单个识别信号的使用并不能有效地使用所识别的连接元件。相反,识别信号的表示,例如,二进制代码,要求使用更少的元件来唯一识别相同数量的连接器。例如,使用二进制代码,多达两个连接器就需要在各自连接器中具有一个信号识别元件;多达四个连接器就需要在各自连接器中具有两个信号识别元件;多达八个连接器就需要在各自连接器中具有三个信号识别元件;以及,多达十六个连接器就需要在各自连接器中具有四个信号识别元件(见表1)。在表1中的实例都能迅速接受任意数量连接器和相关二进制代码的扩展,并且本发明并没有将它的应用仅仅限制于预定数量的连接器。与“N之一”表示方法相比较,二进制代码的使用可显著减小识别信号所需的连接器元件的数量
                                          表1

  连接器  的号码  连接器  代码1  连接器  代码2  连接器  代码3  连接器  代码4  连接器  代码5  连接器  代码6  连接器  代码7  连接器  代码8  1-2  0  1  1-4  00  01  10  11  1-8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1-16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连接器  的号码  连接器  代码9  连接器  代码10  连接器  代码11  连接器  代码12  连接器  代码13  连接器  代码14  连接器  代码15  连接器  代码16  1-16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与识别信号的属性无关,需要确定连接器70-78的A和B元件的互连满足需要。这是通过对在B元件上所产生的识别信号的解码以及与表示一个期望或期待识别的信号相比较所实现的。对于几个识别信号之间一个信号是唯一的情况来说,只需要对各个连接器的唯一一个信号进行比较即可。对于表示一个二进制代码的识别信号来说,该比较就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二进制比较电路对多个信号进行。在四位二进制代码的情况中,该比较可以由四位比较器来进行,比较起表示识别代码和所需代码的相等或不同。在这类结构中,相等的不存在或者存在都构成了A和B元件的互连差错的单一的二进制指示器。另外,识别代码可以解码成表示特殊连接器元件的单一信号。例如,四位二进制代码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二进制解码电路解码成四位二进制数字的16种可能组合中的任意一种组合的一个信号。在这种解码之后,只有解码器的单个输出需要与适当的信号相比较,以检测互连的差错。对所有连接器比较的结果可以被逻辑或者是循序地组合,以产生一个表示A和B元件的实际互连是否满足需要的单一的信号。在本文中以及在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解码”应该包括比较以检测相等性以及检测识别信号的大量可能组合(“N之一”)中的一个组合并且应该包括后面有上述比较的解码,以及术语“解码器”或“解码装置”应该表示适用于执行这类“解码”的器件和/或器件组合。此外,“解码”会依次影响多组识别信号,解码装置应该理解成包括存储一个互连差错直至该差错条件得到纠正的部件。
在A和B元件的实际互连不能对应于所期望的互连的情况下,即,在实际互连出现差错的情况下,就需要能够作出反应以避免互连器件进行所不需要的操作。由本发明所期望的响应是促使指示器能够显示器件出现异常的信息。本发明所期望的另一响应是电源至少是不再施加到所需要控制器50-58中的一个控制器没有互连的这些加热器30-38。正如所讨论的,解码装置产生一个表示A和B元件的互连出错的差错信号,在图1中标识为“正常”。通常,该响应是响应于差错信号的部件实现的。当存在着互连差错时,图1中所示的正常信号可方便地表示为假的。作为一个第一企图响应的实例来说,该差错信号可以用于控制音频或视觉指示器或者报警器68,以便于在“正常”表示为假的时,可以激励指示器或报警器。作为一个第二企图响应的实例来说,正常信号可以通过所影响的控制器禁止将功率施加到所影响的加热器。例如,正常信号可以施加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例如,图1所示的线圈64,该电磁继电器具有连接在电源60和控制器50-58之间的通用开路触点66。当正常信号为真时,则激励该继电器,使得触点66闭合,并且电源导通。在这类结构中,直到正常信号激励继电器线圈64,否则电源就不再施加到任何加热器30-38。
                          程序控制系统
参考图2所示的方框图讨论包括程序控制加热控制的热循环系统的应用。对应于图1所示元件的图2所示元件将采用相同的标识数字来显示。可编程控制100包括:存储器104、处理器106、以及输入和输出接口电路,例如,电源接口电路108和解码器62,由诸如传递数据和地址的一个和多个总线来互连上述所有部件。操作终端112可以包括显示器114以及诸如按键116的输入设备。操作终端112允许显示存储器104输出的数据或者使用按键116创建的数据和将数据输入到存储器104。操作终端112可以专用于控制100,或者可以是与控制100相连接的便携式设备且可根据需要实现诸如控制100的启动或保持。处理器106是一个程序控制器件,它可以执行操作系统程序120,以实现连接着控制总线的设备的控制和实现在存储器104中所记录的其它程序的执行的控制。操作系统程序120包括模式控制程序122,它可以控制根据操作者所确定的控制操作模式所有效执行的控制程序的选择;以及工作站程序124,它支持与操作终端112的数据交换。
接口电路108包括:至少,多个单独的可控设备,以将电源60的功率传递到加热器30-38。由处理器106执行程序,例如,温度控制程序130,所实现的程序控制来实现这些设备的控制。尽管在图2中以单一方框显示,但是处理器106可以是多个处理器的组合,其中一部分处理器主要用于支持在存储器104和操作终端112之间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而另一部分处理器则用于执行接口电路108的设备控制。特别是,处理器106可以包括多个与电源接口电路108有关的独立处理器。同样,存储器104在图2中以单一方框来表示,该存储器104可以是多个存储器件的组合,其中部分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与操作终端112所涉及功能有关的程序和数据,而另一部分器件用于存储与接口电路108的器件控制有关的程序和数据。特别是,存储器104可以包括多个与电源接口电路108有关的独立存储器件。此外,解码器62可以包括多个与多个电源接口电路有关的解码器,每个解码器可有效检测连接器70-78中至少一对A和B元件的正常互连。
加热器30-38的程序控制可由操作者选择操作的“正常”或者“自动”模式来实现。采用这种方式施加在加热器上的功率可以通过执行温度控制程序130来控制。例如,通过用于建立控制区域加热的设置点值的设置程序126和将区域温度保持在预定数值的稳定状态算法程序128的实现来实现热循环系统的控制可执行。电能的源60连接着电源接口电路108。电源接口电路108可以包括多个独立的程序控制器件(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组合),每个都实现对施加到一个加热器30-38上的电能控制,以便将检测到的温度保持在可应用温度设置点的工作容差之内。可以实现等效操作,其中单一程序控制器件(存储器和处理器的组合)评估多个算法并依次产生多个控制信号,各个信号都控制从电源60施加到每个加热器30-38的功率。无论电源接口电路108是否包含多个程序控制处理器,电源接口电路108的每个接口电路有利地包括开关电路,该电路最好是固体开关器件,它可控制地传导从而将电能从源60传递到加热器30-38。
为了能实现程序控制,处理器106执行程序来评估联系诸如设置点值、检测值和控制值的评估控制算法。可以采用多种算法来实现根据诸如热循环系统的可应用条件控制施加到单一加热器上的功率。因此,可以对在任何加热器30-38的“启动”、“稳态”和“空闲”的操作下的控制采用不同的算法。每个程序控制器件至少能够响应于温度设置点来评估控制算法,以控制从源60施加到加热器30-38中的一个的功率。较为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程序控制器件响应于温度设置点和由一个温度传感器40-48所确定的感应温度,以控制施加到一个加热器30-38的功率。根据所使用的控制算法的性质,设置点值可以定义成:(i)用于冷启动、正常和空闲操作的温度;(ii)传递到所连接的加热器的电流的限制;(iii)控制算法参数,诸如增益(比例常数)、积分常数和微分常数;(iv)负载阻抗;(v)负载功率;(vi)热响应滞后时间;以及(vii)平均功率,以便保持温度设置点。控制算法的评估不需要但与区域有关的其它数据,也可以作为设置点来存储,例如区域元件的替代部分的识别数据。设置点值与每个区域有关,每一个区域都具有唯一的识别符,诸如数字。设置点数据最好被存储,以便使用由适当区域识别符所定义的指标来恢复。
图2所示的程序控制系统提供适于支持各种互连差错检测响应的装置。图2所示的程序控制系统可以激励在操作终端112处的报警指示器,以在显示器114上显示互连差错的信息,使得终端112在启动进程中使用以使操作员干涉来纠正互连差错,或者实现自动重新编程以克服互连差错。将参考图3来讨论互连差错诊断的过程,以及参考图4a和4b来分别讨论引导通过启动过程和自动重新编程过程。
图3所示的流程图表示了一个是由操作自动模式初始化执行的诊断过程。在判定步骤150,通过检查解码器62的正常输出的值来检测A和B元件所不希望互连的指示。正如以上所讨论的,可以用解码器62产生所有连接器的识别信号同时比较的逻辑结果,或者可以用来存储在依次进行识别信号比较时互连差错检测的状态。只需要采用正常信号来表示互连差错直至所有的互连差错都已得到纠正或克服。在“正常”输出表示不需要的互连的情况下,在处理步骤152,过程就选择一连接器,对于它,所不需要互连被检测为由“C(ID(E))”表示,其中“ID(E)”是检测到互连差错的连接器的识别值。所选择的连接器识别定义了指标“I”用于选择与所选择的连接器有关的数据组,包括:对应于希望连接到所选择连接器的连接器识别的希望(期望)连接器识别值(“IC(I)”)和对应于实际连接到所选择连接器的连接器识别的实际连接的连接器识别值(“AC(I)”)。在处理步骤154,恢复在所选择连接器(“SC(I)”)的B元件上的实际识别信号,以创建实际连接器的识别“AC(I)”。在处理步骤156,所选择的连接器识别(“SC(I)”)和实际连接器识别(“AC(I)”)作为相关一对存储。在判定步骤158,确定指标“I”是否等于表示连接器总数的极限“LIM”。如果不等于,则处理就继续步骤152,在该步骤将指标“I”更新为下一个解码器62已经检测到的互连差错的连接器识别,处理在从步骤152至判定步骤158的环路中继续,直至对所有已经检测到互连差错的所选择的连接器识别和实际连接器识别数据对都已经被存储了为止。之后,在处理步骤160继续执行,以在显示器114上显示已经检测到互连差错的所有连接器的存储连接器识别对。
除了连接器识别对,在显示器114上显示操作者可以选择处理的可选方案。特别是,操作者可以选择自动纠正(Auto Correct),以实现与不需要互连有关数据的自动重新编程,或者启动(Set UP)以实现与不需要互连有关数据的人工编程和/或将连接器元件重新连接成所希望的连接。来自终端112的启动的操作者选择初始化由图4a所示流程图说明的启动流程的执行。自动纠正的操作者选择初始化由图4b所示流程图说明的自动重新编程流程的执行。
启动流程的上述步骤包括激励用户干涉的互动机制,以选择性地纠正和克服互连差错,该流程的上述步骤由图4a的流程图说明。在处理步骤170,显示已经检测到互连差错的所选择连接器的数据,包括:所选择连接器识别(“SC(I)”)和相关区域识别(号码)以及与相关区域号码一起的实际连接B元件(“AC(I)”)的识别。在步骤172,在显示器114上提示数据输入,例如,可以高亮实际连接的连接器的区域号码。为了能便于人工重新编程,操作者可以输入实际连接的连接器的区域号码,以取代与所选择的连接器有关的区域号码。与区域号码相关的设置点数据并不能通过从重新设定区域号码来改变。因此,可适当地保留与实际连接的连接器区域相关的设置点数据。可以采用终端112的“输入”键的操作实现数据输入。判定步骤174检测“输入”键的操作。可以通过“取消(Escape)”键的操作来实现跳过所选择的连接器。判决步骤176检测该“取消”键的操作。
为了克服互连差错,操作者可以如上所述地替代区域号码或者将实际的互连变更成所希望的互连。在进行数据输入的情况下,判定步骤178确定所希望的连接器识别和与所选择连接器相关的实际连接器识别是否相等。为了能够消除互连差错的检测,实际连接器的识别(“AC(I)”)和希望的连接器识别(“IC(I)”)必须一致。因此,直至操作者已经输入的希望连接器识别等于与所选择连接器相关的实际连接器识别,才继续判定步骤178,以便将图4a所示过程的执行重新引导到处理步骤172,以提示数据输入,尽管已经替代了与选择连接器相关的区域号码。
从判决步骤178继续,在判决步骤180,继续图4a所示流程的执行,在该步骤可确定指标“I”是否等于对应于连接器总数的限制数值“LIM”。如果不相等,则在处理步骤170继续执行,在该步骤,可将连接器识别选择为下一个要检测互连差错的连接器。一旦指标“I”已经达到限制值,则完成图4a所示流程图的流程执行,并且在终点182结束执行。应该理解的是,在互连差错的情况下,在实际连接器识别(“AC(I)”)和希望的连接器识别(“IC(I)”)之间差异的检测不会多于两种状态。因此,为了通过重新编程来克服互连差错就必需重新编程对应于一对已经切换配套组件的连接器的选择连接器的区域识别。从判决步骤180至处理步骤170的环路确保提示所需的重新编程。
如果操作者不希望变更对选择连接器的编程,可以通过取消键的操作来选择不同的连接器。在检测到取消键的操作时,在判定步骤180继续执行,正如本文所讨论的,从该步骤起,可以根据指标“I”的数值来继续执行或者结束执行。在启动模式中,最好能禁止接口电路108的输出,包括禁止对加热器30-38的功率施加。因此,可以在对人身或器件没有危险的情况下,重新连接连接器70-78。“取消”的使用允许操作者在试图以人工重新连接来消除至少部分互连差错的环境下控制启动流程的执行。一旦结束了图4a所示的启动流程的执行,操作者可以初始化自动模式的操作,在向加热器30-38施加功率之前,使得诊断例程130能够再次执行。
可根据图4b所示流程图说明的流程来实现克服互连差错的自动重新编程。在处理步骤190,将连接器指标“I”设置成等于已经检测到互连差错的连接器的连接器识别。在处理步骤191,所选择的连接器和实际连接器的识别值可以从图3所示的处理步骤156中存储的数据中恢复,用于在处理步骤190中选择的连接器。在处理步骤192,将与实际连接器有关的区域标识(号码)(“AZ(I)”)设置在存储器中,以取代与所选择的连接器(“SZ(I)”)有关的区域标识。在处理步骤194,可采用实际连接器(“AC(I)”)的识别信号来替代与所选择连接器(“SC(I)”)相关的希望(期望)连接器(“IC(I)”)的识别信号。
作为处理步骤194的继续,解码器62不检测所选择连接器(“SC(I)”)所不需要的互连。在步骤194执行之后,图4b所示流程的执行在判定步骤196继续,在该步骤,确定区域指标是否等于限制数值“LIM”,该数值等于连接器的数量。如果不相等,则在处理步骤190开始的环路中继续流程的执行,以重新编程检测到互连差错(″E(ID)″)的所有连接器的区域标识和希望连接器识别。一旦完成所有的重新编程,处理步骤198就将执行的控制返回到操作的自动模式以便开始被控制的加热。如同启动流程,在将功率施加到加热器30-38之前,自动操作的恢复可以采用诊断例程130来开始。
为了说明图4所示流程所实现的重新编程,可参考图2来讨论一个实例。应该理解的是,连接器70-78的所有元件都是相互适配的,且可以有不少于两种不需要的互连。对于某些假定连接器70和78的A和B元件的实际互连产生用于加热器32的所希望的功率接口电路与加热器34互连以及用于加热器34的所希望的功率接口电路与加热器32互连,还假定在设置点被用于评估控制算法以外的所有方面,由适用于加热器34和32的接口电路所实现的控制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作为不需要的互连的结果,解码器62的正常输出将指示互连的差错。受影响的连接器识别的存储可由判决步骤150开始的且继续至处理步骤156的图3所示步骤来完成。存储的所选择连接器识别(“SC(I)”)和实际连接器识别(“AC(I)”)对应于连接器70和78的识别。图4b所示的步骤190至194实现与连接器有关的区域标识的重新编程,使得适用于控制加热器32和34算法的设置点可以结合加热器32和34实际连接的接口电路的控制来使用,而与互连差错无关。此外,控制向加热器32施加电能的控制算法可以作为适用于加热器32来评估,而控制向加热器34施加电能的控制算法可以作为适用于加热器34来评估,尽管试图连接加热器34的控制接口电路实际连接着加热器32,反之亦然。同时,可重新编程适用于连接器70和78所希望的识别信号,以消除在实际互连和希望互连之间的差异。从而,解码器62就不再指示所不需要的互连,使得诊断例程的执行不能产生任何差错响应的初始化。
正如所预期的那样,能够迅速替代参考图3、图4a和图4b所说明和讨论流程的功能等效,以获得相同的效果。本发明并不试图限制这些流程的指标,但是本发明是由后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定义的。

连接差错检测和响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连接差错检测和响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连接差错检测和响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差错检测和响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差错检测和响应.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一个电气装置中,可采用耦合连接器来互连电气器件,并且可以通过耦合连接器的配套组件所希望的互连来获得器件所希望的互连,在各个连接器的各个配套组件中的识别部件产生表示配套组件识别的识别信号。解码装置响应该识别信号,产生一个表示连接器元件的互连不同于所希望互连的差错信号,以及响应该差错信号的部件在元件的实际互连不同于元件所希望互连时实现该响应。该响应最好能激励一个差错指示器、禁止将功率施加到受影响的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