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肩固定带.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792959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93299.9

申请日:

20160408

公开号:

CN205947902U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00

主分类号:

A61F5/00

申请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发明人:

顾立强,傅国,路庆森,秦本刚,杨建涛,张德春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优先权:

CN201620293299U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义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颈肩固定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由胸背部束缚带、环形围拢头带、手托和四条悬吊连接带组成,四条悬吊连接带缝制于胸背部束缚带背侧部的左右两侧和手托的左右两侧,连接至环形头带,手托自带左右两侧吊带,用于环绕后颈部以承重,共同支撑对象的前胸、后背、头颈部和患侧上肢,使对象的头部和颈部固定于中立位,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肩关节0°位,肘关节90°屈曲位,并使患者前臂处于悬吊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颈肩固定带,轻便、透气,解决石膏存在的压迫、不易固定和松动失效等问题,可方便、有效地用于臂丛手术后臂丛神经固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胸背部束缚带、头带围拢和用于将前臂固定的手托;所述的手托上设有吊带,吊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托的左右两端;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为封闭环形带,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所述带状物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胸背部束缚带通过悬吊连接带连接至头带围拢;或所述胸背部束缚带为带状物,带状物两端通过扣合结构连接;或者所述带状物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通过扣合结构连接带状物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托选自筒、弧形槽、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背部束缚带在后背位置设有所述悬吊连接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背部束缚带在前胸位置也设有所述悬吊连接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带围拢设有下颌束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围拢设有吊环或卡件,所述悬吊连接带穿过所述吊环或卡件,连接到头带围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连接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胸背部束缚带上,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头带围拢上,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吊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左端,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右端,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背景技术

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感觉和运动的神经丛,由C5-T1五条神经根组成,位于颈根部两侧,由锁骨下行向腋窝,继而走行向上肢的内侧。一旦出现损伤,将导致上肢部分或者完全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形成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研究发现,臂丛损伤的机制多是由头、颈、肩三者的相对分离活动引起。目前采用的固定方式为:患者头部偏向患侧,并将患肢肘关节屈曲置于胸前,患侧手部置于对侧搭肩位置,用石膏固定6周。现有的石膏技术能够保证固定的效果,但是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缺陷:

1)石膏本身过于沉重,透气性差,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活动;

2)肘关节同时被固定,6周后多出现关节僵硬,需要进行额外的功能锻炼;

3)肘关节后部被石膏包裹,患者失去感觉无法感知石膏对皮肤的压迫,不少患者出现压疮;

4)患者术后必须马上进行石膏固定,由于患者仍处于麻醉状态,无法配合,给石膏固定带来很大难度;

5)由于石膏的材质问题,有些患者出现外固定的松动失效,需要重新进行石膏固定。

因此,固定方式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良,需要寻找一种轻便、透气,且同样有效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固定方式的设计须最大程度的简化,既方便穿戴,又防止患者术后日常活动时不慎拆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头颈肩固定带,轻便、透气,解决石膏存在的压迫、不易固定和松动失效等问题,可方便、有效地用于臂丛手术后臂丛神经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包括、并优选组成为胸背部束缚带、头带围拢和用于将前臂固定的手托;胸背部束缚带通过悬吊连接带连接至头带围拢。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可以是封闭环形带、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其中,所述带状物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胸背部束缚带为带状物,带状物两端通过扣合结构连接;或者所述带状物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带,用于将带状物两端连接,所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扣合结构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设计有可调节扣件,用于调节胸背部束缚带的松紧度;或者所述扣合结构为可调节胸背部束缚带松紧度的扣件。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头带围拢可以是封闭环形带、帽子、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其中,所述带状物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头带围拢为带状物,带状物两端通过扣合结构连接;或者所述带状物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带,用于将带状物两端连接,所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扣合结构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头带围拢设计有可调节扣件,用于调节头带围拢的松紧度;或者所述扣合结构为可调节头带围拢松紧度的扣件。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头带围拢还可以设有下颌束带以免头带围拢滑脱。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带围拢设有吊环或卡件,所述悬吊连接带穿过所述吊环或卡件,连接到头带围拢。

其中,所述的手托可以是筒(或套)、弧形槽、夹板。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托上设有吊带,吊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托的左右两端。其中,所述吊带可以是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左端,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右端,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吊带可以采用帆布带。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吊带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为可调节吊带长度的扣件。

其中,所述的悬吊连接带可以采用帆布带。

其中,所述的悬吊连接带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为可调节吊带长度的扣件。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悬吊连接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胸背部束缚带上,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头带围拢上,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悬吊连接带在胸背部束缚带的后背位置设有一个,或者至少2个。所述至少2个悬吊连接带可以是A)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或者可以是B)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C)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连接到胸背部束缚带和头带围拢的中间位置的同一个连接点。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悬吊连接带在胸背部束缚带的前胸位置设有一个,或者至少2个。所述至少2个悬吊连接带可以是A)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或者可以是B)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C)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连接到胸背部束缚带和头带围拢的中间位置的同一个连接点。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头带围拢和手托可以选用透气性好的布料制作,并优选为毛面莱卡布制作,布面平整,可使固定带的强度得到保障,不会因为对象的过分活动被破坏和拆散。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中的扣件可以是选用金属、塑料制作,并优选为塑料制作,如ABS工程塑料制作,持久耐用,不易折断。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制造方便,轻巧实用,根据对象体型调整,设计为XS、S、M、L、XL等型号。在术前根据对象的身高、臂长、胸廓宽度,胸廓前后长度,以及头围大小即可选用相应尺寸的固定带,术后在手术台上即可立即佩戴,省却制作石膏的繁琐过程,缩短手术麻醉的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胸背部束缚带,2-头带围拢,3-悬吊连接带,4-手托;5-胸背部束缚带,6-头带围拢,7-悬吊连接带,8-下颚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在胸背部束缚带1背侧部的左右两侧和前侧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条悬吊连接带3,连接至头带围拢2,手托4用于将前臂固定,其左右两侧连接吊带41,用于环绕后颈部以承重。头颈肩固定带支撑对象的前胸、后背、头颈部和患侧上肢,使对象的头部和颈部固定于中立位,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肩关节0°位,肘关节90°屈曲位,并使患者前臂处于悬吊状态,以此防止头颈肩相对活动对缝合后的神经造成牵拉,并防止前臂的过度下垂而造成的静脉回流困难。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1是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设计有可调节扣件,在束缚过程中进行松紧度调节,以免患者无意间滑脱。

所述的头带围拢2是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设计有可调节扣件,用于调节松紧度,双颞部缝制下颌束带以免头带围拢2滑脱。

所述的手托4是布套,可以根据对象前臂长度区分大小型号,布套左右两侧连接吊带选用帆布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4左端,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4右端,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吊带可调节吊带长度使前臂于胸前固定,一方面有利于防止患侧上肢因为过度屈曲而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健侧上肢的活动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功能训练。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3采用帆布带,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1、头带围拢2和手托4选用毛面莱卡布制作,透气性好,布面平整,可使固定带的强度得到保障,不会因为对象的过分活动被破坏和拆散。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中的扣件选用ABS工程塑料制作,持久耐用,不易折断。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制造方便,轻巧实用,根据对象体型调整,设计为XS、S、M、L、XL等型号。在术前根据对象的身高、臂长、胸廓宽度,胸廓前后长度,以及头围大小即可选用相应尺寸的固定带,术后在手术台上即可立即佩戴,省却制作石膏的繁琐过程,缩短手术麻醉的时间和费用。患者佩戴方便,不会产生石膏压迫所导致的压疮和疼痛不适。还可根据佩戴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即时调整松紧度,能够完美的贴合每个对象的固定姿势,不会产生因挤压或松散造成的固定失效问题。

实施例2

参考图2,胸背部束缚带5通过悬吊连接带7连接至头带围拢6,手托用于将前臂固定,其左右两侧连接吊带,用于环绕后颈部以承重。头颈肩固定带支撑对象的前胸、后背、头颈部和患侧上肢,使对象的头部和颈部固定于中立位,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肩关节0°位,肘关节90°屈曲位,并使患者前臂处于悬吊状态,以此防止头颈肩相对活动对缝合后的神经造成牵拉,并防止前臂的过度下垂而造成的静脉回流困难。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5是封闭环形带,设计有可调节扣件,在束缚过程中进行松紧度调节,以免患者无意间滑脱。

所述的头带围拢6是封闭环形带,设计有可调节扣件,用于调节松紧度,双颞部缝制下颌束带8以免头带围拢6滑脱。

所述的手托是夹板,可以根据对象前臂长度区分大小型号,左右两侧连接吊带选用帆布带,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可调节吊带长度使前臂于胸前固定,一方面有利于防止患侧上肢因为过度屈曲而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健侧上肢的活动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功能训练。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7采用帆布带,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5和头带围拢6选用毛面莱卡布制作,透气性好,布面平整,可使固定带的强度得到保障,不会因为对象的过分活动被破坏和拆散。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中的头带围拢6设有吊环或卡件,悬吊连接带7穿过所述吊环或卡件,连接到头带围拢6,吊环或卡件选用金属制作,持久耐用,不易折断。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制造方便,轻巧实用,根据对象体型调整,设计为XS、S、M、L、XL等型号。在术前根据对象的身高、臂长、胸廓宽度,胸廓前后长度,以及头围大小即可选用相应尺寸的固定带,术后在手术台上即可立即佩戴,省却制作石膏的繁琐过程,缩短手术麻醉的时间和费用。患者佩戴方便,不会产生石膏压迫所导致的压疮和疼痛不适。还可根据佩戴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即时调整松紧度,能够完美的贴合每个对象的固定姿势,不会产生因挤压或松散造成的固定失效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一种头颈肩固定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头颈肩固定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头颈肩固定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头颈肩固定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头颈肩固定带.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93299.9 (22)申请日 2016.04.08 (73)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址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72)发明人 顾立强 傅国 路庆森 秦本刚 杨建涛 张德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11234 代理人 宋义兴 (51)Int.Cl. A61F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本实 用新型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由胸。

2、背部束缚带、 环 形围拢头带、 手托和四条悬吊连接带组成, 四条 悬吊连接带缝制于胸背部束缚带背侧部的左右 两侧和手托的左右两侧, 连接至环形头带, 手托 自带左右两侧吊带, 用于环绕后颈部以承重, 共 同支撑对象的前胸、 后背、 头颈部和患侧上肢, 使 对象的头部和颈部固定于中立位, 将患侧上肢固 定于肩关节0 位, 肘关节90 屈曲位, 并使患者前 臂处于悬吊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颈肩固 定带, 轻便、 透气, 解决石膏存在的压迫、 不易固 定和松动失效等问题, 可方便、 有效地用于臂丛 手术后臂丛神经固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5947902 U 201。

3、7.02.15 CN 205947902 U 1.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胸背部束缚带、 头带围拢和用于将前臂固定 的手托; 所述的手托上设有吊带, 吊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托的左右两端;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为封闭环形带, 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 所述带状物两端通 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胸背部束缚带通过悬吊连接带连接至头带围拢; 或所述胸背部束缚带为带状物, 带状物两端通过扣合结构连接; 或者所述带状物两端 分别设有连接带, 所述连接带通过扣合结构连接带状物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手托选自筒、 弧形槽、 夹 板。 3.根据权利。

4、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胸背部束缚带在后背位置设 有所述悬吊连接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胸背部束缚带在前胸位置也 设有所述悬吊连接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头带围拢设有下颌束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带围拢设有吊环或卡件, 所述悬吊连接带穿过所述吊环或卡件, 连接到头带围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吊连接带包括第一段和第 二段, 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胸背部束缚带上, 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头带围拢上, 第一段和第 二段通过。

5、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其特征在于, 吊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一 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左端, 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右端, 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 连接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47902 U 2 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背景技术 0002 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感觉和运动的神经丛, 由C5-T1五条神经根组成, 位于颈根部 两侧, 由锁骨下行向腋窝, 继而走行向上肢的内侧。 一旦出现损伤, 将导致上肢部分或者完 全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严重影响。

6、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形成残疾,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 担。 研究发现, 臂丛损伤的机制多是由头、 颈、 肩三者的相对分离活动引起。 目前采用的固定 方式为: 患者头部偏向患侧, 并将患肢肘关节屈曲置于胸前, 患侧手部置于对侧搭肩位置, 用石膏固定6周。 现有的石膏技术能够保证固定的效果, 但是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缺 陷: 0003 1)石膏本身过于沉重, 透气性差, 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活动; 0004 2)肘关节同时被固定, 6周后多出现关节僵硬, 需要进行额外的功能锻炼; 0005 3)肘关节后部被石膏包裹, 患者失去感觉无法感知石膏对皮肤的压迫, 不少患者 出现压疮; 0006 4)患。

7、者术后必须马上进行石膏固定, 由于患者仍处于麻醉状态, 无法配合, 给石膏 固定带来很大难度; 0007 5)由于石膏的材质问题, 有些患者出现外固定的松动失效, 需要重新进行石膏固 定。 0008 因此, 固定方式仍有待进一步的改良, 需要寻找一种轻便、 透气, 且同样有效的固 定方式进行固定。 固定方式的设计须最大程度的简化, 既方便穿戴, 又防止患者术后日常活 动时不慎拆除。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头颈肩固定带, 轻便、 透 气, 解决石膏存在的压迫、 不易固定和松动失效等问题, 可方便、 有效地用于臂丛手术后臂 丛神经固定。 00。

8、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 包括、 并优选组成为胸背部束缚带、 头带围拢和 用于将前臂固定的手托; 胸背部束缚带通过悬吊连接带连接至头带围拢。 0011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可以是封闭环形带、 两端带有连接结 构的带状物, 其中, 所述带状物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0012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胸背部束缚带为带状物, 带状物两端通过扣合结构连 接; 或者所述带状物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带, 用于将带状物两端连接, 所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 扣合结构连接。 0013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设计有可调节扣件, 用于调节胸背部 束缚带的松紧度; 或者所。

9、述扣合结构为可调节胸背部束缚带松紧度的扣件。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947902 U 3 0014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头带围拢可以是封闭环形带、 帽子、 两端带有连接结 构的带状物, 其中, 所述带状物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0015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头带围拢为带状物, 带状物两端通过扣合结构连接; 或者所述带状物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带, 用于将带状物两端连接, 所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扣 合结构连接。 0016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头带围拢设计有可调节扣件, 用于调节头带围拢的 松紧度; 或者所述扣合结构为可调节头带围拢松紧度的扣件。 0017 在。

10、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头带围拢还可以设有下颌束带以免头带围拢滑脱。 0018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头带围拢设有吊环或卡件, 所述悬吊连接带穿过所述 吊环或卡件, 连接到头带围拢。 0019 其中, 所述的手托可以是筒(或套)、 弧形槽、 夹板。 0020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手托上设有吊带, 吊带两端分别连接在手托的左右 两端。 其中, 所述吊带可以是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左端, 第二段 的一端连接在手托右端, 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0021 其中, 所述吊带可以采用帆布带。 0022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吊带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

11、件; 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为 可调节吊带长度的扣件。 0023 其中,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可以采用帆布带。 0024 其中,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 或者所述连接结构为可调节 吊带长度的扣件。 0025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悬吊连接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一段的一端连接 在胸背部束缚带上, 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头带围拢上, 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在一起。 0026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在胸背部束缚带的后背位置设有一个, 或者至少2个。 所述至少2个悬吊连接带可以是A)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在 头带围拢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 或者可以是。

12、B)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在胸背 部束缚带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 C)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在头带围拢上 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连接到胸背部束缚带和头带围拢的中间位置的同一个连接点。 0027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在胸背部束缚带的前胸位置设有一个, 或者至少2个。 所述至少2个悬吊连接带可以是A)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在 头带围拢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 或者可以是B)在头带围拢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在胸背 部束缚带上连接到同一个连接点; C)在胸背部束缚带上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在头带围拢上 连接在不同连接点, 连接到胸背部束缚带和头带围拢的。

13、中间位置的同一个连接点。 0028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 头带围拢和手托可以选用透气性好 的布料制作, 并优选为毛面莱卡布制作, 布面平整, 可使固定带的强度得到保障, 不会因为 对象的过分活动被破坏和拆散。 0029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中的扣件可以是选用金属、 塑料制作, 并优选为塑料制作, 如ABS工程塑料制作, 持久耐用, 不易折断。 0030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制造方便, 轻巧实用, 根据对象体型调整, 设计为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947902 U 4 XS、 S、 M、 L、 XL等型号。 在术前根据对象的身高。

14、、 臂长、 胸廓宽度, 胸廓前后长度, 以及头围大 小即可选用相应尺寸的固定带, 术后在手术台上即可立即佩戴, 省却制作石膏的繁琐过程, 缩短手术麻醉的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描 述中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 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接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后视图; 003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0035。

1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1-胸背部束缚带, 2-头带围拢, 3-悬吊连接带, 4-手托; 5-胸背部束缚带, 6-头带围 拢, 7-悬吊连接带, 8-下颚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实施例1 0038 参考图1, 在胸背部束缚带1背侧部的左右两侧和前侧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条悬 吊连接带3, 连接至头带围拢2, 手托4用于将前臂固定, 其左右两侧连接吊带41, 用于环绕后 颈部以承重。 头颈肩固定带支撑对象的前胸、 后背、 头颈部和患侧上肢, 使对象的头部和颈 部固定于中立位, 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肩关节0 位, 肘关节90 屈曲位, 并使患者前臂处于悬 吊状态, 以此防止头颈肩相对活动对缝。

16、合后的神经造成牵拉, 并防止前臂的过度下垂而造 成的静脉回流困难。 0039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1是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 设计有可调节扣件, 在束缚 过程中进行松紧度调节, 以免患者无意间滑脱。 0040 所述的头带围拢2是两端带有连接结构的带状物, 设计有可调节扣件, 用于调节松 紧度, 双颞部缝制下颌束带以免头带围拢2滑脱。 0041 所述的手托4是布套, 可以根据对象前臂长度区分大小型号, 布套左右两侧连接吊 带选用帆布带, 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 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手托4左端, 第二段的一端连接 在手托4右端, 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 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 吊带可。

17、 调节吊带长度使前臂于胸前固定, 一方面有利于防止患侧上肢因为过度屈曲而造成静脉回 流障碍,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健侧上肢的活动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功能训练。 0042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3采用帆布带, 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 0043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1、 头带围拢2和手托4选用毛面莱卡布制作, 透气性好, 布面 平整, 可使固定带的强度得到保障, 不会因为对象的过分活动被破坏和拆散。 0044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中的扣件选用ABS工程塑料制作, 持久耐用, 不易折断。 0045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制造方便, 轻巧实用, 根据对象体型调整, 设计为 XS、 S、 M、 L、 XL等型号。。

18、 在术前根据对象的身高、 臂长、 胸廓宽度, 胸廓前后长度, 以及头围大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947902 U 5 小即可选用相应尺寸的固定带, 术后在手术台上即可立即佩戴, 省却制作石膏的繁琐过程, 缩短手术麻醉的时间和费用。 患者佩戴方便, 不会产生石膏压迫所导致的压疮和疼痛不适。 还可根据佩戴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即时调整松紧度, 能够完美的贴合每个对象的固定姿 势, 不会产生因挤压或松散造成的固定失效问题。 0046 实施例2 0047 参考图2, 胸背部束缚带5通过悬吊连接带7连接至头带围拢6, 手托用于将前臂固 定, 其左右两侧连接吊带, 用于环绕后颈部以承重。 。

19、头颈肩固定带支撑对象的前胸、 后背、 头 颈部和患侧上肢, 使对象的头部和颈部固定于中立位, 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肩关节0 位, 肘关 节90 屈曲位, 并使患者前臂处于悬吊状态, 以此防止头颈肩相对活动对缝合后的神经造成 牵拉, 并防止前臂的过度下垂而造成的静脉回流困难。 0048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5是封闭环形带, 设计有可调节扣件, 在束缚过程中进行松紧 度调节, 以免患者无意间滑脱。 0049 所述的头带围拢6是封闭环形带, 设计有可调节扣件, 用于调节松紧度, 双颞部缝 制下颌束带8以免头带围拢6滑脱。 0050 所述的手托是夹板, 可以根据对象前臂长度区分大小型号, 左右两侧连接吊带选。

20、 用帆布带, 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 可调节吊带长度使前臂于胸前固定, 一方面有利于防止 患侧上肢因为过度屈曲而造成静脉回流障碍,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健侧上肢的活动带动患侧 上肢进行功能训练。 0051 所述的悬吊连接带7采用帆布带, 设计有可调节长度的扣件。 0052 所述的胸背部束缚带5和头带围拢6选用毛面莱卡布制作, 透气性好, 布面平整, 可 使固定带的强度得到保障, 不会因为对象的过分活动被破坏和拆散。 0053 所述的头颈肩固定带中的头带围拢6设有吊环或卡件, 悬吊连接带7穿过所述吊环 或卡件, 连接到头带围拢6, 吊环或卡件选用金属制作, 持久耐用, 不易折断。 0054 所述的头。

21、颈肩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制造方便, 轻巧实用, 根据对象体型调整, 设计为 XS、 S、 M、 L、 XL等型号。 在术前根据对象的身高、 臂长、 胸廓宽度, 胸廓前后长度, 以及头围大 小即可选用相应尺寸的固定带, 术后在手术台上即可立即佩戴, 省却制作石膏的繁琐过程, 缩短手术麻醉的时间和费用。 患者佩戴方便, 不会产生石膏压迫所导致的压疮和疼痛不适。 还可根据佩戴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即时调整松紧度, 能够完美的贴合每个对象的固定姿 势, 不会产生因挤压或松散造成的固定失效问题。 005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其只作为范例, 本实用新型 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 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 因此,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947902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5947902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5947902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