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中成 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生活节奏越发紧张,以胃溃疡为主要病症 的胃肠疾病也就越见明显增多,而止痛效果确切,服用方便,无毒 副作用的或副作用少的药物更是人们的需求。胃溃疡的西医治疗, 主要为对症治疗为主,多采用胃肠解痉药物,其效果虽然迅速和确 实,但也常给患者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同时也只能是治 标不能治本。中医中药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不但毒副作用小, 而且可以标本兼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胃溃疡治疗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副 作用小、疗效显著的治疗胃溃疡的纯中药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在制备用于抗消化性溃 疡、抗炎、镇痛、促进胃肠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胃溃疡为主的胃寒疼痛的 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在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 和现代中医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祖国医药宝库中选择了具有温胃 散寒,消食止痛的中药高良姜,采用科学的提取分离技术,最大限度 地提取中药材(高良姜)中的有效部位,制成纯中药制剂,治疗胃溃 疡,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为高良姜提取物,主要是高良姜黄酮提 取物,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以高良姜素为主,另外还含有高良姜素-3 -甲醚、山柰素、山柰酚、槲皮素、槲皮素-3-甲醚、异鼠李素等 成分。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在10~100%之间。
所述高良姜提取物是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高良姜清洗干净;
(2)将高良姜在40~60℃下烘干;
(3)将烘干后的高良姜粉碎至10~60目;
(4)将粉碎后的高良姜用60%~90%的乙醇于60~90℃回流 提取,提取2~3次,每次1~2.5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 醇至含醇量为25%~50%,放置,离心、收集沉淀;溶液进一步浓 缩至溶液相对密度为1~1.3(70℃);合并于之前收集的沉淀;放置, 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干膏。
(5)取干膏,加4~8倍体积60%~95%的乙醇,于50~60℃ 水浴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加水,使乙醇含量降至20%~40%;静 置,离心,取沉淀即为高良提取物。
其中,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中高良姜素的含量在5~90%之间。
上述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高良姜清洗干净;
(2)将高良姜在40~60℃下烘干;
(3)将烘干后的高良姜粉碎至60目细粉;
(4)将粉碎后的高良姜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提取 除去亲脂性成分,经超临界提取后的药渣,用70%~90%的乙醇于 60~90℃回流提取,提取2~3次,每次1.5~2.5小时;合并醇提 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含醇量为25%~50%,放置,离心、收集沉淀; 溶液进一步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1~1.3(70℃),合并于之前收集的 沉淀;放置,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干膏;
(5)取干膏,加4~8倍体积70%~95%的乙醇,于50~60℃ 水浴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加水,使乙醇含量降至30%~40%;静 置,离心,取沉淀得高良姜提取物;
(6)取高良姜提取物,加入辅料,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上述步骤(6)所述辅料为淀粉、羧甲基淀粉纳、硬脂酸镁。
上述百分比的乙醇均为体积百分比乙醇。
上述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在抗消化性溃疡、抗炎、镇痛、促进 胃肠功能的药物中疗效显著;在制备用于抗消化性溃疡、抗炎、镇 痛、促进胃肠功能的药物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制备成任何一种药 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提取药材的有效部位,首先用超临界萃取法除去与功能主治无关的 亲脂性成分,然后提取药渣中的亲水性有效部位,并进一步根据有 效部位的性质采用醇溶水沉法精制。最终得到高度精制的有效部位。 2、本发明的组分少,制备工艺十分简单;3、实验结果显示抗消化 性溃疡、抗炎、镇痛、促进胃肠功能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药物片剂的制备
用清水将12.5kg高良姜清洗干净,将洗净后的高良姜在低温状 态5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高良姜粉碎至60目细粉。粉碎后的高良 姜用85%的乙醇于70℃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醇 提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含醇量为38%,放置,离心、收集沉淀。溶 液进一步浓缩至溶液相对密度为1.1(70℃)。合并于之前收集的沉 淀。放置,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干膏。取高良姜总黄酮干膏, 加90%的乙醇2500mL,于55℃水浴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加水,使 乙醇含量降至30%。静置,离心,取沉淀得高良姜黄色粉末提取物。 取高良姜黄酮提取物375g,加入淀粉100g、羧甲基淀粉纳25g、硬 脂酸镁5g,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2:药物片剂的制备
用清水将12.5kg高良姜清洗干净,将洗净后的高良姜在低温状 态45℃下烘干,将烘干后的高良姜粉碎至60目细粉。粉碎后的高良 姜用80%的乙醇于80℃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2.5小时。合并 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含醇量为50%,放置,离心、收集沉淀。 溶液进一步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3(70℃)。合并于之前收集的沉淀。 放置,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干膏。取高良姜总黄酮干膏,加90 %的乙醇2750mL,于60℃水浴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加水,使乙醇 含量降至35%。静置,离心,取沉淀得高良姜黄色粉末提取物。取 高良姜黄酮提取物375g,加入淀粉100g、羧甲基淀粉纳25g、硬脂 酸镁5g,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3:药物片剂的制备
用清水将12.5kg高良姜清洗干净,将洗净后的高良姜在低温状 态5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高良姜粉碎至60目细粉。粉碎后的高良 姜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提取除去亲脂性成分。经超临 界提取后的药渣,用78%的乙醇于75℃回流提取,提取3次,每次 1.5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含醇量为45%,放置,离 心、收集沉淀。溶液进一步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2(70℃)。合并于 之前收集的沉淀。放置,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干膏。取高良姜 总黄酮干膏,加90%的乙醇3000mL,于55℃水浴溶解,趁热过滤。 滤液加水,使乙醇含量降至35%。静置,离心,取沉淀得高良姜黄 色粉末提取物。取高良姜黄酮提取物375g,加入淀粉100g、羧甲基 淀粉纳25g、硬脂酸镁5g,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4:药物片剂的制备
用清水将12.5kg高良姜清洗干净,将洗净后的高良姜在低温状 态6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高良姜粉碎至60目细粉。粉碎后的高良 姜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提取除去亲脂性成分。经超临 界提取后的药渣,用85%的乙醇于85℃回流提取,提取3次,每次 2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含醇量为35%,放置,离心、 收集沉淀。溶液进一步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1(70℃)。合并于之前 收集的沉淀。放置,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干膏。取高良姜总黄 酮干膏,加85%的乙醇3000mL,于60℃水浴溶解,趁热过滤。滤液 加水,使乙醇含量降至40%。静置,离心,取沉淀得高良姜黄色粉 末。取高良姜黄酮提取物375g,加入淀粉100g、羧甲基淀粉纳25g、 硬脂酸镁5g,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5:药物片剂的制备
用清水将12.5kg高良姜清洗干净,将洗净后的高良姜在低温状 态55℃下烘干,将烘干后的高良姜粉碎至60目细粉。粉碎后的高良 姜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装置提取除去亲脂性成分。经超临 界提取后的药渣,用80%的乙醇于80℃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 1.5小时。合并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含醇量为40%,放置,离 心、收集沉淀。溶液进一步浓缩至溶液密度为1.2(70℃)。合并于 之前收集的沉淀。放置,离心,收集沉淀,干燥得干膏。取高良姜 总黄酮干膏,加80%的乙醇2500mL,于55℃水浴溶解,趁热过滤。 滤液加水,使乙醇含量降至30%。静置,离心,取沉淀得高良姜黄 色粉末提取物。取高良姜黄酮提取物375g,加入淀粉100g、羧甲基 淀粉纳25g、硬脂酸镁5g,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6:高良姜黄酮提取物抗消化性溃疡试验
a对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水浸应激性溃疡模型的影响( x±s) 组别 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溃疡指数 (mm) 抑制率 (%) 空白对照组 胃乃安组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10 10 10 10 10 等容量 1.5 0.125 0.25 0.5 29.55±7.15 10.00±3.83*** 17.85±6.20** 14.55±5.32*** 10.90±4.53*** 66.16 39.59 50.76 63.1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从表1可见:高良姜黄酮提取物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 组,与之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剂量组呈量效关系。
b对幽门结扎法溃疡模型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幽门结扎法溃疡模型的影响( x±s) 组别 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溃疡指数 (mm) 抑制率 (%) 空白对照组 雷尼替丁组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10 10 10 10 10 等容量 0.05 0.125 0.25 0.5 4.10±1.72 1.70±0.64*** 2.60±0.80* 2.20±0.40** 1.80±0.59*** 58.53 36.59 46.34 56.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表2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溃疡指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 组,有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剂量组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组P <0.001,中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P<0.05。
c对乙酸烧灼法溃疡模型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醋酸烧灼法溃疡模型的影响( x±s) 组别 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溃疡指数 (mm) 抑制率 (%) 空白对照组 雷尼替丁组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10 10 10 10 10 等容量 0.05 0.125 0.25 0.5 6.48±0.81 2.08±1.32*** 4.68±1.01 4.20±1.25** 2.25±1.81** 67.90 27.78 35.19 65.28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从表3可见:高良姜黄酮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溃疡指数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P<0.001,中剂量组P <0.01,而低剂量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d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乙醇致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x±s) 组别 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溃疡指数 抑制率 (%) 空白对照组 雷尼替丁组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10 10 10 10 10 等容量 0.05 0.125 0.25 0.5 95.15±29.54 33.43±26.71*** 66.20±16.92* 48.30±17.58*** 40.85±14.57*** 64.87 30.43 49.24 57.07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表4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高、中、低剂量能明显减轻 乙醇所致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P<0.01~0.05),雷尼替丁亦使乙醇 所致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显著减轻(P<0.001)。水浸应激性胃溃疡 动物模型实验、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动物模型实验、乙酸烧灼型胃溃 疡动物模型实验、口服乙醇胃粘膜损伤动物模型实验,对造模成功 的动物,应用高良姜提取物,结果显示对对四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 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显示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
实施例7:高良姜黄酮提取物抗炎实验
a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后足跖肿胀的影响,结果见表5。
表5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白鼠后足跖肿胀的影响( x±s) 组 别 动物 数 (只) 剂 量 (g/k g) 正常 (ml) 致炎后不同时间(h)的足跖肿胀程度(ml) 1h 2h 3h 4h 5h 空白 对照 阿司 匹林 高良 姜 高良 姜 高良 姜 10 10 10 10 10 0.1 0.12 5 0.25 0.5 1.25±0.09 1.19±0.06 1.17±0.11 1.19±0.14 1.15±0.07 0.33±0.06 0.15±0.07** 0.34±0.11 0.31±0.07 0.32±0.09 0.71±0.11 0.39±0.23** 0.64±0.13 0.58±0.16* 0.56±0.09* 0.76±0.11 0.45±0.16** 0.77±0.08 0.69±0.15 0.66±0.11* 0.73±0.17 0.57±0.19 0.72±0.08 0.66±0.20 0.62±0.12 0.65±0.19 0.56±0.19 0.60±0.13 0.59±0.19 0.55±0.1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
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均有 明显抑制由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
b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痛透性的影响,结果见表6。
表6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小白鼠腹腔毛细血管痛透性的影响( x±s) 组别 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OD值 空白组 阿司匹林组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12 12 12 12 12 - 0.2 0.25 0.5 1.0 0.357±0.067 0.069±0.037*** 0.333±0.096 0.302±0.064* 0.284±0.072*
注: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冰醋酸 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痛透性增高,并呈量效关系。阿司匹林亦 可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痛透性增高(P<0.001)。
c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结果见表7。
表7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x±s) 组别 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耳肿胀度 mg 空白 阿司匹林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10 10 10 10 10 - 0.2 0.25 0.5 1.0 6.34±2.51 2.64±0.60** 5.43±1.18 4.91±0.75* 4.54±1.24*
注: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
表7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能显著减轻二甲 苯致炎小鼠的耳肿胀度(P<0.05),低剂量则作用不显著(P>0.05)。 阿司匹林亦能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二甲苯致小鼠 耳廓肿胀实验、大鼠足跖角叉菜胶致肿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高实验,结果显示高良姜提取物对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 肿胀等急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有抗炎作用。
实施例8:高良姜黄酮提取物镇痛试验
a对小鼠热板法致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8。
表8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的影响( x±s,n=12) 组别 剂量 (g生药/g) 痛觉反应时间(秒) 痛阈提高百分率 (%) 给药前 给药后 空白对照组 阿司匹林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 0.1g 0.25 0.5 1.0 18.4±4.6 18.4±4.6 18.3±3.5 18.0±4.6 18.4±5.3 18.9±3.4 44.0±16.1 19.0±4.8 22.3±5.8 23.1±7.8 5.8±3.2 150.5±109.5** 9.7±7.5 32.6±30.8* 37.4±34.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t检验。
由表8可见,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中、高剂量组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b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9。
表9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作用的的影响( X±SD) 组别 剂量 (g/kg) 动物数 (只) 扭体次数 (15min) 空白对照组 阿司匹林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 0.1g 0.25 0.5 1.0 12 12 12 12 12 31.3±7.9 7.8±6.1** 25.6±5.5 23.9±7.3* 21.1±6.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t检验。
由表9可见,高良姜黄酮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明显抑制由冰醋 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小鼠扭体实验 及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高良姜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百分率, 抑制由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显示有镇痛作用。
实施例9:高良姜黄酮提取物胃肠功能试验
a对正常小鼠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见表10。
表10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胃排空的影响( X±SD) 组别 剂量 (ml/kg) 动物数 (只) 胃内残留率 (%) 空白对照 吗丁啉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 10mg 0.25 0.5 1.0 12 12 12 12 12 43.4±11.1 35.6±10.2** 48.8±5.8 47.3±8.1 45.1±1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从表10可见:吗丁啉能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而高良姜黄酮 提取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 正常小鼠胃排空无明显影响。
b对溴吡斯的明所致小鼠胃排空亢进的影响,结果见表11。
表11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溴吡斯的明所致小鼠胃排空亢进的影响( X±SD) 组别 剂量 (g/kg) 动物数 (只) 胃内残留率 (%) 空白对照 溴吡斯的明 阿托品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 3mg 0.3mg 0.25 0.5 1.0 12 12 12 12 12 12 44.8±11.5 28.3±8.5 47.6±9.3** 34.8±9.1* 37.7±10.9* 39.7±9.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新斯的明组比较:*P<0.05;**P<0.01
从表11可见:溴吡斯的明能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阿托品、高 良姜黄酮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对溴吡斯的明所致小鼠胃排空亢 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呈量效关系。
c对胃液、胃酸、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表12。
表12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X±SD) 组别 动物数 (只) 剂量 (g/kg) 胃液量 (ml) 总酸度 (mmol/L) 总酸排出量 (mmol/L.h) 胃蛋白酶活性 (活性单位/ml) 空白对照 雷尼替丁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10 10 10 10 10 - 0.05 0.5 0.25 0.125 5.48±1.52 4.12±1.58* 3.32±1.15** 3.70±0.68** 4.76±1.72 0.095±0.014 0.064±0.015*** 0.104±0.020 0.092±0.018 9.094±0.009 0.132±0.048 0.066±0.26*** 0.089±0.040* 0.086±0.026* 0.112±0.044 239.0±99.0 311.3±111.9 289.4±161.9 261.4±139.0 318.5±125.6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从表12可见,高良姜黄酮提取物高剂量和中剂量均能有效减少 大鼠胃液量和总酸排出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低 剂量则无明显影响;另外,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各组对胃蛋白酶活性 均无明显的影响。雷尼替丁能显著抑制胃液量,降低胃酸度、总酸 排出量。
d对ACH作用离体大鼠胃条的影响,结果见表13。
表13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大鼠胃底纵行肌条收缩张力的影响(X±SD) 组别 标本数 (只) 终浓度 (mg/ml) 解痉百分率 (%) 空白对照组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阿托品组 10 10 10 10 10 - 0.6 0.15 0.0375 0.067 0.39±0.97 95.51±7.66*** 75.78±9.92*** 70.00±10.26*** 80.38±13.79***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P<0.01,***P<0.001
结果表明:不同剂量高良姜黄酮提取物的解痉百分率均和空白 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呈量效关系。可见在加入Ach使大鼠胃平滑 肌处于强直收缩的状态下,高良姜黄酮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胃平滑肌 张力,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Ach引起的大鼠胃平滑肌痉孪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
e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炭末法),结果见表14。
表14.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X±SD) 组别 剂量 (m/kg) 动物数 (只) 推进百分率 (%) 空白对照组 腹可安 高良姜 高良姜 高良姜 - 1g 0.25 0.5 1.0 12 12 12 12 12 71.3±7.60 61.3±8.30* 68.2±10.1 66.1±7.1 63.7±7.3*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腹可安组比较△△P<0.01;
结果表明:高良姜黄酮提取物高剂量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高良姜黄酮提取物低、中剂量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 运动无明显影响。胃排空试验、胃液分析试验(测定胃液量、胃液 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小肠推进运动试验、胃肠平滑肌解痉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高良姜黄酮提取物对胃酸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 对胃蛋白酶活性无影响,对痉挛状态下大鼠胃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 作用;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无明显影响,但对溴吡斯的明所致小鼠胃 排空亢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一定影响。 显示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