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成分仪.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671331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08404.X

申请日:

20090316

公开号:

CN101969844B

公开日:

2013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5,G01G19/50

主分类号:

A61B5/05,G01G19/50

申请人: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藤哲也,北村优美,田中伸哉

地址:

日本国京都府

优先权:

2008-069288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浦柏明;徐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体成分的基准值的单元;输入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体成分比较单元,其对上述基准值和上述测定值进行比较,求出上述测定值相对于上述基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显示单元,其具有多个阶段,显示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阶段判定单元,其具有与上述多个阶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并利用该多个判定宽度来判定上述多个阶段中的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其中,上述多个判定宽度不相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体成分的基准值的单元;输入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体成分比较单元,其对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和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进行比较,求出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相对于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显示单元,其显示内容具有多个阶段,显示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阶段判定单元,其利用与上述多个阶段中的各个阶段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来判定上述多个阶段中的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其中,上述多个判定宽度不相同;上述体成分仪还具有:输入体重的基准值的单元;输入体重的测定值的单元;体重比较单元,其对上述体重的基准值和上述体重的测定值进行比较,求出体重的测定值相对于体重的基准值的体重变化量;其中,上述阶段判定单元基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和上述体重变化量来判定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中的小于规定量的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的上述判定宽度,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窄。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宽度根据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的大小而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宽度根据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的正负而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是已存储的过去的多个体成分的测定值,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按时序显示为图表。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上述体成分是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皮下脂肪量、皮下脂肪率、内脏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等级、骨骼肌量、骨骼肌率中的任意一种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记载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根据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皮下脂肪量、皮下脂肪率、内脏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等级、骨骼肌量、骨骼肌率中的任意多种成分来计算上述体成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生体阻抗(impedance)的测定值来计算体成分值的体成分仪,特别涉及具有判定相对于过去的体成分值的变动程度的判定功能的体成分仪。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体成分仪,例如有专利文献1至3记载的那样的体成分仪。 

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体重或体成分的变化显示为图表这一点。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体成分的变动显示为图表这一点。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将体脂肪等的生体信息按时序显示为图表这一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05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4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047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此种现有的体成分仪中,因为图表显示的显示宽度都是一定的,所以存在以下问题点:在从基准时刻(例如测定开始时刻)开始的初期变动少时,在图表中难以表现出变化,难以提高用户对减轻体重的积极性(motivation)。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成分仪,该体成分仪在阶段性地显示体成分的变化量时,能够根据阶段来改变显示宽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 

即,本发明的体成分仪,其特征在于,具有:输入体成分的基准值的单元;输入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体成分比较单元,其对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和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进行比较,求出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相对于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显示单元,其具有多个阶段,显示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阶段判定单元,其具有与上述多个阶段中的各个阶段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利用该多个判定宽度来判定上述多个阶段中的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其中,上述多个判定宽度不相同;上述体成分仪还具有:输入体重的基准值的单元;输入体重的测定值的单元;体重比较单元,其对上述体重的基准值和上述体重的测定值进行比较,求出体重的测定值相对于体重的基准值的体重变化量;其中,上述阶段判定单元基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和上述体重变化量来判定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这里,不相同的意思,不仅包括所有的判定宽度彼此不同的情况,也包括至少一个阶段的判定宽度与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不同的情况,总之,只要是所有判定宽度并不完全相同的结构即可。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判定宽度不同,能够根据需要将显示单元的显示宽度设定为适当的尺寸。 

若体成分仪具有上述结构,则因为并不是仅仅根据基于生体阻抗而算出的体成分值的变化来判定体成分的变动程度,而是还考虑体重的变化来进行判定,所以能够进行与使用者的体感更一致的评价。 

如果与体成分变化量中的小于规定量的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的判定宽度,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窄,则即使变化量小也能够使显示的阶段发生变化。 

例如,通过将与基准值相近的阶段的判定宽度设定成比其他阶段小,用户能够尽早感受到减轻体重初期的变化或者体重增加初期的变化,由此能够得到提高并维持用户对减轻体重的积极性的效果。 

另外,如果上述判定宽度根据体成分变化量的大小而不同,则能够根据体成分变化量的大小相对地改变显示宽度。例如,能够设定成:在变化量小时能够使显示阶段的变化幅度小,反之在变化量大时能够使显示阶段不怎么变化。 

如果判定宽度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负而不同,则能够根据变化的方向改变显示宽度。例如,可以将向良好的方向的变化幅度设定得小,而将向不良的方向的变化幅度设定得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及维持积极性。 

还具有存储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体成分的基准值是已存储的过去的多个体成分的测定值,所显示的阶段可以按时序显示为图表。 

作为体成分的例子,列举出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皮下脂肪量、皮下脂肪率、内脏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等级、骨骼肌量、骨骼肌率。 

若根据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皮下脂肪量、皮下脂肪率、内脏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等级、骨骼肌量、骨骼肌率中的任意多种成分来计算体成分,则能够得到与用户体感更加一致的评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阶段性地显示体成分的变化量时,能够得到可根据阶段来改变显示宽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到的体成分仪的外观的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体成分仪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了体重及体成分的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的(A)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的变化量的8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图4的(B)部分是示出了判定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的8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5的(A)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的变化量的12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图5的(B)部分是示出了判定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的12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6的(A)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的8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图6的(B)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的12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 

图7的(A)部分是示出了8个阶段的显示部的画面构成例的图;图7的(B)部分是示出了12个阶段的显示部的画面构成例的图。 

图8是示出了显示部的其他的画面构成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 

2保持部 

3电缆 

10L、10R、11L、11R脚用电极 

12体重测定部 

13保持部容纳部 

20L、20R把手 

21显示部 

22操作部 

24L、24R、25L、25R手用电极 

26控制部 

27阻抗测定部 

28存储部 

29电源 

210用户号码 

211当前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212过去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213判定显示栏 

213a判定显示栏(内脏脂肪等级) 

213b判定显示栏(骨骼肌率) 

213c判定显示栏(我的减肥) 

233体成分的判定显示栏 

233a判定显示栏(全身) 

233b判定显示栏(双臂) 

233c判定显示栏(躯干) 

233d判定显示栏(双脚) 

B良好 

G维持 

Y注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体成分仪的结构) 

图1示出了体成分仪整体的概略结构。这里,举例说明与体重计一体构成的体重体成分仪。 

该体成分仪大体由主体1和保持部(显示操作部)2构成。主体1和保持部2通过电缆3相连接,能够收发信号。另外,主体1和保持部2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来连接。不使用时,保持部2和电缆3容纳在主体1的保持部容纳部13中。 

在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脚用电极10L、10R、11L、11R。电极10L、10R是用于向左右脚掌施加电流的电极,电极11L、11R是用于从左右脚掌检测电压的电极。另外,在主体1内置有体重检测部12。 

在保持部2设置有左右把手20L、20R、显示部21、操作部22等。显示部21是显示测定结果、提示(guidance)或者显示后述的运动计划的部分,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操作部22具有用于选择登记号码(用户)、生成/确认运动计划、输入其他信息的用户接口(interface)。优选地,利用触摸屏式的显示器,由共同的硬件构成显示部21和操作部22。 

在把手20L、20R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向手掌施加电流的电极24L、24R和用于从手掌检测电压的电极25L、25R。 

图2是示出了体成分仪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在保持部2内置有控制部26、作为测定出体成分的单元的阻抗测定部27、存储部28、电源29等。 

显示部21具有应该显示的多个阶段,显示与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控制部26具有以下功能:将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测定时间一起输入到存储部28的功能;对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求出测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的体成分比较功能;将体重值和测定时间一 起输入到存储部28的功能;对所输入的体重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体重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求出测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重变化量的体重比较功能;利用与多个阶段的各个阶段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基于体成分变化量和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的阶段判定功能;将判定结果输出到显示部21的功能。 

因为控制部26由CPU(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等构成,所以上述各功能是通过CPU执行程序来实现的。但是,控制部26承担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用专用的芯片(chip)实现。 

阻抗测定部27按照控制部26的控制,从脚用电极10L、10R和手用电极24L、24R向生体施加规定的电流,并利用脚用电极11L、11R和手用电极25L、25R来检测电压,以此来测定体内的阻抗。关于控制部26和阻抗测定部27的具体的功能和处理将在后面记述。 

存储部28由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构成。通过控制部26在存储部28中按时序、按用户(按登记号码)存储体重和体成分的测定结果(测定值)等。另外,在存储部28中还存储有各用户的身体特定化信息(性别、年龄、身高)。本实施方式的体成分仪能够登记多个(例如四人)用户,能够通过在操作部22指定登记号码来选择用户。 

(体成分测定功能) 

按照图3的流程图说明在测定体重和体成分时的标准的处理流程。 

在用户接通体成分仪的电源后,控制部26执行体重计的校正处理(步骤S10)。校正结束之后,能够选择用户(登记号码)。如果用户指定了登记号码(步骤S11),则控制部26从存储部28读入与该登记号码关联的数据(步骤S12)。 

如果用户站在主体1上的规定位置,并以测定姿势静止,则体重测定部12测定体重(步骤S13)。另外,阻抗测定部27测定体内阻抗(步骤S14)。这些测定值将输入到控制部26中。 

控制部26基于体重和阻抗的测定值以及从存储部28读入的用户的身体特定化信息来推定体成分(步骤S15)。就体成分而言,例如能够计算出作为脂肪率、脂肪量的体脂肪率、体脂肪量、内脏脂肪率、内脏脂肪量、皮下 脂肪率、皮下脂肪量,以及作为肌肉率、肌肉量的骨骼肌率、骨骼肌量等。这些体成分,不仅能够计算出全身的体成分,也能够按胳膊、躯干、腿等部位计算出体成分。进而,基于这些计算结果,可以生成对基础代谢率、肥胖度、身体年龄等的健康管理或减肥有益的指针信息。推定体成分或计算指针信息用公知的方法即可,因此在此省略具体的说明。 

控制部26在显示部21上显示体重、体成分、指针信息等生体信息(步骤S16)。通过观察这些显示,用户能够确认测定结果。而且,控制部26将这些生体信息和测定时间信息(时间戳:time stamp)一起存储到存储部28中(步骤S17)。由此按时序记录生体信息的值。 

存储部28所存储的各用户的体重、体成分值的数据,通过操作例如设置在操作部22上的未图示的存储键,能够读出1天前、7天前、30天前、90天前以及我的基准日的数据。我的基准日是用户自己设定的基准日。 

在本发明中,在控制部26对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求出测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并且对所输入的体重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体重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求出测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重变化量。然后,利用与多个显示阶段相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基于体成分变化量和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并在显示部21上显示判定结果。将该多个阶段的判定宽度设定为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判定宽度规定为具有组合如下两个坐标轴的二维宽度的区域,上述两个坐标轴是:利用多个阈值对体成分变化量阶段性地进行划分的坐标轴;利用多个阈值对体重变化量阶段性地进行划分的坐标轴。各判定宽度的区域的阈值由体成分变化量的阈值和体重变化量的阈值的二维坐标来确定。例如,即使所划分的体成分变化量的坐标相同,若体重变化量的坐标不同,则也成为不同的判定宽度的区域。 

通过对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过去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求出最新的测定值和过去的测定数据即基准值之差从而求出体成分变化量。另外,同样,通过对体重的测定值和过去的基准值进行比较,求出测定值和过去的基准值之差从而求出体重变化量。然后,使用与上述的多个显示阶段相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基于体成分变化量和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阶段基本上分维持、向好的方向变化和向坏的方向变化这三种。优选地, 将向好的方向变化的阶段设定得更小。 

关于判定宽度,优选地,根据体成分变化量的大小,设定为与体成分变化量中小于规定量的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的判定宽度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窄。 

因为体成分值的测定值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况引起的阻抗测定值的偏差而变化,所以即使仅根据体成分值变化量判定为良好,也存在仅仅是由于阻抗的测定误差而得出好的结果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与体感不一致。与之相对,体重与皮肤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无关,是绝对的值,因此组合体重变化量来判定体成分值变化量的阶段。例如,即使骨骼肌率变化量大,如果体重向正向的变化量大,则可认为由于测定误差而导致骨骼肌率变化量的测定值变大,因此,将要显示的阶段判定为相对低,并显示在显示部21上。 

就这些判定基准而言,对于各体成分值,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设定多个判定基准,并基于用户的个人信息,选择适合的判定基准。判定基准作为评价表存储在存储部28中。 

表1是骨骼肌率的8个阶段的判定表的例子,图4的(A)部分是针对判定表以骨骼肌率的变化量为横轴并且以体重的变化量为纵轴画出的图表。基于该骨骼肌率和体重的变化量,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显示的骨骼肌率的阶段基本上划分为上位良好(◎)、良好(○)、维持(▲)、注意(×)这四个阶段,在图示的例子中,各阶段分别细分化为等级1、等级2,总共划分为8个阶段。 

骨骼肌率是体重当中骨骼肌所占的比例,一般而言,当随着减肥的进展而脂肪减少时,骨骼肌率会增大。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的骨骼肌率的变化量(ΔM)由ΔM=M(骨骼肌率的测定值)-基准值(基准时的骨骼肌率)来求出。 

在变化量减少时(负),阶段为注意,在增大时(正),阶段为良好。 

因为骨骼肌率的测定值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引起的阻抗测定值的偏差而变化,所以即使骨骼肌率增大,也存在仅仅是由于测定误差而得出好的结果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与体感不一致。与之相对,体重与皮肤的干燥情况等环境因素无关,是绝对的值,因此组合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的体重变化量(ΔW)由ΔW=W(体重的测定值)-基准值(基准时的体重)来求出。 

一般而言,不希望体重增加,所以在变动率增大时(正),阶段为注意,在变动率减少时(负),阶段为良好。 

基于该骨骼肌率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骨骼肌率。 

组合骨骼肌率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而观察体重的变动为0的情况,则正向一侧的阈值是0.1%、0.4%这两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维持(等级2(▲2))、良好(等级1(○1))、上位良好(等级1(◎1))这三个阶段。维持阶段(等级2(▲2))的判定宽度是0以上且小于0.1%的宽度,良好阶段(等级1(○1))的判定宽度是0.1%以上且小于0.4%,上位良好(等级1(◎1))的判定宽度是0.4%以上,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一侧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阶段小。 

进一步考虑体重,设定有良好阶段的等级2(○2)、上位良好阶段的等级2(◎2)的阶段。 

另一方面,负向一侧的阈值是-0.2%、-0.4%、-0.7%这三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维持(等级2(▲2))、维持(等级1(▲1))、注意(等级2(×2))、注意(等级1(×1))这四个阶段。 

维持阶段(等级2(▲2))的判定宽度是-0.2%以上且小于0的宽度,维持阶段(等级1(▲1))的判定宽度是-0.4%以上且小于-0.2%,注意阶段(等级2(×2))的判定宽度是-0.7%以上且小于-0.4%,注意阶段(等级1(×1))的判定宽度是小于-0.7%,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的维持(等级2(▲2))、维持(等级1(▲1))的阶段相对于注意阶段(等级2(×2))小。 

另外,基准值(0)附近的维持阶段(等级2(▲2))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负而不同,向良好方向变化的正向一侧的维持阶段(等级2(▲2))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0.1%,较小,向不好的方向变化的负向一侧的维持阶段(等级2(▲2))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0.2%,较大。 

表3是就根据多个成分计算出的体成分即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表示其测定值与基准值之差的判定表的例子,图6的(A)部分是对于判定 表以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为横轴,以体重的变化率为纵轴画出的图。基于该骨骼肌率和体重的变化率,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所显示的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阶段,基本上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上位良好和下位良好(◎)(○)、维持(▲)、注意(×),在图示的例子中,各阶段分别细分化为等级1、等级2,总共划分为8个阶段。 

一般而言,如果随着减肥的进展而体重减少,则皮下脂肪会减少,所以该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会增大。因此,在变动率减少时(负),阶段为注意,在增大时(正),阶段为良好。 

该比例也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引起的阻抗测定值的偏差而变化,所以即使判断为良好(◎)(○),也存在仅仅是由于阻抗的测定误差而得出好的结果的情况,因此组合体重的变动评价来修正骨骼肌率的变动评价。 

基于该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 

组合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而观察体重的变动为0的情况,则正向一侧的阈值是1%、4%这两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良好阶段(○1)、等级1的上位良好阶段(◎1)这3个阶段。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是0以上且小于1%的宽度,等级1的良好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1%以上且小于4%,等级1的上位良好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4%以上,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的一侧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阶段小。 

进一步考虑体重,设定有等级2的良好阶段(○2)、等级2的上位良好阶段(◎2)的阶段。 

另一方面,负向一侧的阈值是-2%、-4%、-7%这三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维持阶段(▲1)、等级2的注意阶段(×2)、等级1的注意阶段(×1)这四个阶段。 

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是-2%以上且小于0,等级1的维持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4%以上且小于-2%,等级2的注意阶段(×2)的判定宽度是-7%以上且小于-4%,等级1的注意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小于-7%,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的等级2的维 持阶段(▲2)、等级1的维持阶段(▲1)相对于等级2的注意阶段(×2)小。 

另外,基准值(0)附近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负而不同,向良好方向变化的正向一侧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1%,较小,向不好的方向变化的负向一侧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2%,较大。 

表2是内脏脂肪等级的8个阶段的判定表的例子,图4的(B)部分是对于判定表以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为横轴,以体重的变化率为纵轴画出的图。基于该内脏脂肪等级和体重的变化量,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内脏脂肪等级将内脏脂肪的剖面面积作为指标,以0.5的刻度将等级设定为第1级到第30级。 

所显示的内脏脂肪等级的阶段也基本上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上位良好和下位良好(◎)(○)、维持(▲)、注意(×),在图示的例子中,各阶段分别细分化为等级1、等级2,总共划分为8个阶段。 

一般而言,如果随着减肥的进展而体重减少,则内脏脂肪等级会减小,所以在增大时,阶段为注意,在减少时,阶段为良好。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ΔVFA)由ΔVFA=VFA(内脏脂肪等级的测定值)-基准值(基准时的内脏脂肪等级)来求出。 

在变化量减少时(负),阶段为注意,在增大时(正),阶段为良好。 

因为内脏脂肪等级的测定值也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引起的阻抗测定值的偏差而变化,所以即使骨骼肌率增大,也存在仅仅是由于阻抗的测定误差而得出好的结果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与体感不一致。与之相对,体重与皮肤的干燥情况等环境因素无关,是绝对的值,因此组合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体重的变化量(ΔW)由ΔW=W(体重的测定值)-基准值(基准时的体重)来求出。 

一般而言,不希望体重增加,所以在变动率增大时(正),阶段为注意,在变动率减少时(负),阶段为良好。 

基于该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内脏脂肪等级。 

组合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而观察体重的变动为0的情况,则负向一侧的阈值是-1.5、-3.5这两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良好阶段(○1)、等级1的上位良好阶段(◎1)这三个阶段。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是-1.5以上且小于0,等级1的良好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3.5以上且小于-1.5,等级1的上位良好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小于-3.5,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一侧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阶段小。 

进一步考虑体重,设定有等级2的良好阶段(○2)、等级2的上位良好阶段(◎2)。 

另一方面,正向一侧的阈值是1、3、6这三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维持阶段(▲1)、等级2的注意阶段(×2)、等级1的注意阶段(×1)这四个阶段。 

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是0以上且小于1,等级1的维持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1以上且小于3,等级2的注意阶段(×2)的判定宽度是3以上且小于6,等级1的注意阶段(×1)的判定宽度是6以上,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维持阶段(▲1)相对于等级2的注意阶段(×2)小。 

另外,基准值(0)附近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负而不同,向良好方向变化的负向一侧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为-1.5,向不好的方向变化的正向一侧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1,较小,但如果包含等级1的维持阶段(▲1)的范围则被设定为较大。 

上述表1到表3的判定表,例如根据男女的性别差、年龄、身高等而不同,按性别、年龄制作判定表,并存储在存储部28中。而且,根据使用者的登记数据,参照相应的评价表,从而判定体成分的变动。 

表4示出了结合了骨骼肌率的变化和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的综合判定结果、我的减肥(MY减肥)判定结果。这样,通过综合判定内脏脂肪等级和骨骼肌率,能够判定综合性的健康等级。 

这样的综合性判定并不限于本例,也可以对根据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皮下脂肪量、皮下脂肪率、内脏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等级、骨 骼肌量、骨骼肌率中的任意多个成分所计算出的体成分进行判定。 

控制部26输出如上述所判定的各体成分的变动评价结果,并显示在显示部21上。 

首先,参照图7的(A)部分简单地说明显示部21的画面结构。 

显示部21上具有个人号码210、当前的测定数据显示栏211、存储部28所存储的过去的测定数据显示栏212、各体成分的判定显示栏213。 

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判定显示栏213设置有内脏脂肪等级的判定显示栏213a、骨骼肌率的判定显示栏213b、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即我的减肥(MY减肥)的判定显示栏213c这三栏。在该我的减肥的判定显示栏213c可以显示表4所示的骨骼肌率和内脏脂肪等级的综合判定结果。 

各判定显示栏213a、213b、213c具有以下区域:良好B、维持G、注意Y,在良好B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四个显示标记m,在维持G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两个显示标记,在注意Y的区域能够显示两个显示标记。良好B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双圈区域B1和单圈区域B2。 

另外,我的减肥判定显示栏213c中显示有人体图标,也能够显示胳膊、腿、躯干等身体部位。 

下面,简单地说明该显示部21的显示。 

就用户的测定数据而言,最初在测定数据显示栏211显示当前的体重,如果按下未图示的显示切换键,则会切换当前的测定数据显示栏211所显示的体成分的种类。另一方面,如果按下未图示的存储键,则从存储部28读出过去的体成分的测定数据,并显示在过去的测定数据显示栏212。过去的测定数据被切换为1天前、7天前、30天前、90天前、我的基准日的测定数据。我的基准日是自己设定的基准日。也可以是不具有存储键而自动切换的结构。 

然后,计算当前的测定数据与过去的测定数据之差,并且计算体重的测定数据的差,读出存储部所存储的对应的判定表,并将体成分和体重的变动量同判定表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选择相应的判定结果,基于判定结果生成并输出判定信号。基于所输出的判定信号,在显示部21的判定显示栏的对应的评价区域(良好B、维持G或注意Y)对显示标记m进行显示。此时,也可以使背景色发光。 

在图示的例子中,不仅在骨骼肌率的判定显示栏213b中显示判定结果,而且同时计算内脏脂肪等级和我的减肥的测定数据的变动量并在内脏脂肪等级的判定显示栏213a、我的减肥的判定显示判定栏213c中显示判定结果。当然,也可以不这样总括显示,而仅对所显示的体成分的种类进行显示,就本例来说,仅显示骨骼肌率的判定结果。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按时序将1天前、7天前、30天前、90天前、我的基准日的阶段显示为图表。 

表5至表7是用于将骨骼肌率的变化量、骨骼肌率和皮下脂肪之比的变化量、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划分为12个阶段来显示的判定表的例子,图5的(A)、(B)部分以及图6的(B)部分是示出了这些判定表的内容的图表。 

显示该12个阶段的情况也与8个阶段同样地,划分为上位良好(◎)、良好(○)、维持(▲)、注意(×)这四个阶段,各阶段分别细分化为等级1、等级2、等级3,总共区分为12个阶段。因为基本上与上述的8个阶段的判定相同,所以仅说明不同点。 

首先,对于骨骼肌率,如表5及图5的(A)部分所示,观察体重的变动为0的情况,则正向一侧的阈值是0.1%、0.4%这两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良好阶段(○1)、等级1的上位良好阶段(◎1)这三个阶段,这一点不变。 

在本例中,不同之处在于:将等级2的良好阶段(○2)的区域细分化,从而设定等级3的良好阶段(○3),而且,将等级2的上位良好阶段(◎2)的区域细分化,从而设定等级3的上位良好阶段(◎3)。 

另一方面,在负向一侧,追加了阈值-0.3%、-0.5%,将8个阶段时的等级1和等级2的维持阶段细分为三部分,以设定等级1至等级3的维持阶段(▲1、▲2、▲3),进而,将8个阶段时的等级2的注意阶段(×2)细分化为两部分,设定等级1至等级3的注意阶段(×1、×2、×3)。 

接下来,就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而言,如表6及图6的(B)部分所示,观察体重的变动为0的情况,则正向一侧的阈值是1%、4%这两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良好阶段(○1)、等级1的上位良好阶段(◎1)这三个阶段,这一点不变。 

在本例中,不同之处在于:将等级2的良好阶段(○2)的区域细分化,设定等级3的良好阶段(○3),而且,将等级2的上位良好阶段(◎2)的区域细分化,设定等级3的上位良好阶段(◎3)

另一方面,在负向一侧,追加了阈值-3%、-5%,将8个阶段时的等级1和等级2的维持阶段之间细分化为两部分,设定等级1至等级3的维持阶段(▲1、▲2、▲3),进而,将8个阶段时的等级2的注意阶段(×2)细分化为两部分,设定等级1至等级3的注意阶段(×1、×2、×3)。 

接下来,就内脏脂肪等级而言,如表7及图5的(B)部分所示,观察体重的变动为0的情况,则负向一侧的阈值是-1.5、-3.5这两个点,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等级1的良好阶段(○1)、等级1的上位良好阶段(◎1)这三个阶段,这一点不变。 

在本例中,不同之处在于:8个阶段的等级2的良好阶段(○2)成为等级3的良好阶段(○3),进而,将等级2的上位良好阶段(◎2)的区域细分化,设定等级3的上位良好阶段(◎3)。 

另一方面,在正向一侧,追加了阈值2、4,将8个阶段时的等级1的维持阶段细分化,设定等级1至等级3的维持阶段(▲1、▲2、▲3),进而,将8个阶段时的等级2的注意阶段(×2)细分化为两部分,设定等级1至等级3的注意阶段(×1、×2、×3)。 

就显示部21的画面结构而言,各判定显示栏213a、213b、213c能够在良好B的显示区域显示六个显示标记m,在维持G的显示区域显示三个显示标记,在注意Y的区域显示三个显示标记。良好B的显示区域划分为双圈区域B1和单圈区域B2。 

图8示出了显示部21的其他的画面结构的例子。 

显示部21具有用户的个人号码230、数据显示栏231、体成分的判定显示栏233。 

在图示的例子中,就全身、双臂、躯干、双腿这四个部位设置有判定显示栏233a、233b、233c、233d,并且,显示有人体图标233e。当然,也可以判定其他体成分的变动量。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所判定的体成分的种类,仅示出了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即我的减肥判定。 

各判定显示栏233a、233b、233c、233d在良好B、维持G、注意Y的区域显示矩形的显示标记n。就人体图标233e而言,通过使胳膊、腿、躯干 等身体的各个部位分别点亮或闪烁,以能够区别评价内容的方式进行显示。 

在本例中,作为体成分,根据所测定的阻抗来计算全身、两臂、躯干、双脚各部位的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并将其作为测定数据与测定时间一起存储到存储部28中。 

而且,通过切换未图示的存储键等,将测定数据显示栏231的数据切换为1天前、7天前、30天前、90天前、我的基准日的数据。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数据显示栏231中可以显示体重,也可以显示其他的体成分数据。 

根据此基准日,计算各部位的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当前的数据与过去的数据之间的变动量和体重的变动量,参照从存储部28所读出的判定表来判定显示阶段的阶段。 

在图示的例子中,良好阶段为两个阶段,维持阶段和注意阶段均为1个阶段,共显示4个阶段。当然,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地,显示阶段也可做成8个阶段、12个阶段,该显示阶段的判定虽未特别图示,但设定了如上述的判定表,并且设定成与基准值相近的阶段例如维持阶段的判定宽度相对于良好阶段的判定宽度小。 

根据该判定结果输出显示信号,就我的减肥判定显示栏的各部位,在对应的评价区域显示显示标记。同时,也可以使身体图标的对应部位闪烁。 

这样,由于设定成维持阶段的判定宽度相对于其他的判定宽度小,所以即使是减肥初期的很小的变化,也超过维持阶段而显示等级2的良好阶段,能够维持、增进用户的积极性。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子。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该技术思想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体成分,举例说明了骨骼肌率、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内脏脂肪等级,但也能够选择体脂肪量、体脂肪率、皮下脂肪量、皮下脂肪率、内脏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等级、骨骼肌量、骨骼肌率等各种体成分信息。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处理流程及显示画面只不过是具体例子,只要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或效果,也可以适当地变形。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体成分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体成分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体成分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成分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成分仪.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96984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23 CN 101969844 B *CN101969844B* (21)申请号 200980108404.X (22)申请日 2009.03.16 2008-069288 2008.03.18 JP A61B 5/05(2006.01) G01G 19/50(2006.01) (73)专利权人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国京都府 (72)发明人 佐藤哲也 北村优美 田中伸哉 (74)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72003 代理人 浦柏明 徐恕 EP 1554976 A1,200。

2、5.07.20, 全文 . JP 特开2002-177223 A,2002.06.25,全文. JP 特开 2004-41811 A,2004.02.12, 说明书 第 69-91 段, 附图 15-22. CN 1669523 A,2005.09.21, 摘要, 权利要求 1, 说明书第二页第 2 段, 倒数第 2 段, 第五页第 2 段 , 第六页第 1 段 , 第十页第 3 段 . (54) 发明名称 体成分仪 (57) 摘要 本发明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具有 : 输入 体成分的基准值的单元 ; 输入体成分的测定值的 单元 ; 体成分比较单元, 其对上述基准值和上述 测定值进行比较。

3、, 求出上述测定值相对于上述基 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 ; 显示单元, 其具有多个阶 段, 显示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 阶 段判定单元, 其具有与上述多个阶段分别对应的 多个判定宽度, 并利用该多个判定宽度来判定上 述多个阶段中的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 段。其中, 上述多个判定宽度不相同。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0.09.10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09/055009 2009.03.16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09/116482 JA 2009.09.24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

4、查员 李澍歆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8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8 页 附图 8 页 1/1 页 2 1. 一种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具有 : 输入体成分的基准值的单元 ; 输入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 ; 体成分比较单元, 其对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和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进行比较, 求出上 述体成分的测定值相对于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 ; 显示单元, 其显示内容具有多个阶段, 显示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 阶段判定单元, 其利用与上述多个阶段中的各个阶段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来判定上述 多个阶段。

5、中的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 其中, 上述多个判定宽度不相同 ; 上述体成分仪还具有 : 输入体重的基准值的单元 ; 输入体重的测定值的单元 ; 体重比较单元, 其对上述体重的基准值和上述体重的测定值进行比较, 求出体重的测 定值相对于体重的基准值的体重变化量 ; 其中, 上述阶段判定单元基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和上述体重变化量来判定与上述体成分变 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2. 根据权利要求 1 记载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中的小于规定量的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的上述判定宽度, 相对于 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记载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

6、宽度根据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的大小而不同。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记载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上述判定宽度根据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的正负而不同。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记载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存储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 ; 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是已存储的过去的多个体成分的测定值, 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 对应的阶段按时序显示为图表。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记载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上述体成分是体脂肪量、 体脂肪率、 皮下脂肪量、 皮下脂肪率、 内脏脂肪量、 内脏脂肪面 积、 内脏脂肪等级、 骨骼肌量、 骨骼肌率中的任意一种成分。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中的任一项记。

7、载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根据体脂肪量、 体脂肪率、 皮下脂肪量、 皮下脂肪率、 内脏脂肪量、 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 脂肪等级、 骨骼肌量、 骨骼肌率中的任意多种成分来计算上述体成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69844 B 2 1/18 页 3 体成分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根据生体阻抗 (impedance) 的测定值来计算体成分值的体成分仪, 特 别涉及具有判定相对于过去的体成分值的变动程度的判定功能的体成分仪。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作为体成分仪, 例如有专利文献 1 至 3 记载的那样的体成分仪。 0003 在该专利文献 1 中记载了将体重或体成分的变化。

8、显示为图表这一点。 0004 在专利文献 2 中记载了将体成分的变动显示为图表这一点。 0005 在专利文献 3 中记载了将体脂肪等的生体信息按时序显示为图表这一点。 0006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1-190514 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7-244728 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 2001-20470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 但是, 在此种现有的体成分仪中, 因为图表显示的显示宽度都是一定的, 所以存在 以下问题点 : 在从基准时刻(例如测定开始时刻)开始的初期变动少时, 在图表中难以表现 出变。

9、化, 难以提高用户对减轻体重的积极性 (motivation)。 0011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做出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成分 仪, 该体成分仪在阶段性地显示体成分的变化量时, 能够根据阶段来改变显示宽度。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 0014 即, 本发明的体成分仪, 其特征在于, 具有 : 输入体成分的基准值的单元 ; 输入体 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 ; 体成分比较单元, 其对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和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 进行比较, 求出上述体成分的测定值相对于上述体成分的基准值的体成分变化量 ; 显示单 元, 其具有多个阶段。

10、, 显示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 阶段判定单元, 其具有与上 述多个阶段中的各个阶段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 利用该多个判定宽度来判定上述多个阶段 中的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 其中, 上述多个判定宽度不相同 ; 上述体成分仪 还具有 : 输入体重的基准值的单元 ; 输入体重的测定值的单元 ; 体重比较单元, 其对上述体 重的基准值和上述体重的测定值进行比较, 求出体重的测定值相对于体重的基准值的体重 变化量 ; 其中, 上述阶段判定单元基于上述体成分变化量和上述体重变化量来判定与上述 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0015 这里, 不相同的意思, 不仅包括所有的判定宽度彼此不同。

11、的情况, 也包括至少一个 阶段的判定宽度与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不同的情况, 总之, 只要是所有判定宽度并不完全 相同的结构即可。 0016 根据本发明, 通过使判定宽度不同, 能够根据需要将显示单元的显示宽度设定为 说 明 书 CN 101969844 B 3 2/18 页 4 适当的尺寸。 0017 若体成分仪具有上述结构, 则因为并不是仅仅根据基于生体阻抗而算出的体成分 值的变化来判定体成分的变动程度, 而是还考虑体重的变化来进行判定, 所以能够进行与 使用者的体感更一致的评价。 0018 如果与体成分变化量中的小于规定量的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的判定宽度, 相对于 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窄, 则即。

12、使变化量小也能够使显示的阶段发生变化。 0019 例如, 通过将与基准值相近的阶段的判定宽度设定成比其他阶段小, 用户能够尽 早感受到减轻体重初期的变化或者体重增加初期的变化, 由此能够得到提高并维持用户对 减轻体重的积极性的效果。 0020 另外, 如果上述判定宽度根据体成分变化量的大小而不同, 则能够根据体成分变 化量的大小相对地改变显示宽度。 例如, 能够设定成 : 在变化量小时能够使显示阶段的变化 幅度小, 反之在变化量大时能够使显示阶段不怎么变化。 0021 如果判定宽度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负而不同, 则能够根据变化的方向改 变显示宽度。 例如, 可以将向良好的方向的变化幅度设。

13、定得小, 而将向不良的方向的变化幅 度设定得大, 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及维持积极性。 0022 还具有存储体成分的测定值的单元, 体成分的基准值是已存储的过去的多个体成 分的测定值, 所显示的阶段可以按时序显示为图表。 0023 作为体成分的例子, 列举出体脂肪量、 体脂肪率、 皮下脂肪量、 皮下脂肪率、 内脏脂 肪量、 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脂肪等级、 骨骼肌量、 骨骼肌率。 0024 若根据体脂肪量、 体脂肪率、 皮下脂肪量、 皮下脂肪率、 内脏脂肪量、 内脏脂肪面 积、 内脏脂肪等级、 骨骼肌量、 骨骼肌率中的任意多种成分来计算体成分, 则能够得到与用 户体感更加一致的评价。 0025 发明。

14、的效果 0026 根据本发明, 在阶段性地显示体成分的变化量时, 能够得到可根据阶段来改变显 示宽度的效果。 0027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到的体成分仪的外观的图。 0029 图 2 是示出了图 1 的体成分仪的结构的框图。 0030 图 3 是示出了体重及体成分的测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0031 图 4 的 (A) 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的变化量的 8 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 图 ; 图4的(B)部分是示出了判定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的8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 0032 图 5 的 (A) 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的变化量的 12 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

15、 图 ; 图 5 的 (B) 部分是示出了判定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的 12 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 图。 0033 图 6 的 (A) 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的 8 个阶段判 定表的构成例的图 ; 图 6 的 (B) 部分是示出了判定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的 12 个阶段判定表的构成例的图。 0034 图 7 的 (A) 部分是示出了 8 个阶段的显示部的画面构成例的图 ; 图 7 的 (B) 部分 是示出了 12 个阶段的显示部的画面构成例的图。 说 明 书 CN 101969844 B 4 3/18 页 5 0035 图 8 是示出了显示部的其他的画面构。

16、成例的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 主体 0038 2 保持部 0039 3 电缆 0040 10L、 10R、 11L、 11R 脚用电极 0041 12 体重测定部 0042 13 保持部容纳部 0043 20L、 20R 把手 0044 21 显示部 0045 22 操作部 0046 24L、 24R、 25L、 25R 手用电极 0047 26 控制部 0048 27 阻抗测定部 0049 28 存储部 0050 29 电源 0051 210 用户号码 0052 211 当前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0053 212 过去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0054 213 判定显示栏 0055 。

17、213a 判定显示栏 ( 内脏脂肪等级 ) 0056 213b 判定显示栏 ( 骨骼肌率 ) 0057 213c 判定显示栏 ( 我的减肥 ) 0058 233 体成分的判定显示栏 0059 233a 判定显示栏 ( 全身 ) 0060 233b 判定显示栏 ( 双臂 ) 0061 233c 判定显示栏 ( 躯干 ) 0062 233d 判定显示栏 ( 双脚 ) 0063 B 良好 0064 G 维持 0065 Y 注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66 下面参照附图, 举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67 ( 体成分仪的结构 ) 0068 图 1 示出了体成分仪整体的概略结构。这里, 举例说明。

18、与体重计一体构成的体重 体成分仪。 0069 该体成分仪大体由主体 1 和保持部 ( 显示操作部 )2 构成。主体 1 和保持部 2 通 过电缆 3 相连接, 能够收发信号。另外, 主体 1 和保持部 2 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来连接。不 说 明 书 CN 101969844 B 5 4/18 页 6 使用时, 保持部 2 和电缆 3 容纳在主体 1 的保持部容纳部 13 中。 0070 在主体 1 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脚用电极 10L、 10R、 11L、 11R。电极 10L、 10R 是用于 向左右脚掌施加电流的电极, 电极 11L、 11R 是用于从左右脚掌检测电压的电极。另外, 在主 体 。

19、1 内置有体重检测部 12。 0071 在保持部 2 设置有左右把手 20L、 20R、 显示部 21、 操作部 22 等。显示部 21 是显示 测定结果、 提示 (guidance) 或者显示后述的运动计划的部分, 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操 作部 22 具有用于选择登记号码 ( 用户 )、 生成 / 确认运动计划、 输入其他信息的用户接口 (interface)。 优选地, 利用触摸屏式的显示器, 由共同的硬件构成显示部21和操作部22。 0072 在把手20L、 20R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向手掌施加电流的电极24L、 24R和用于从手掌 检测电压的电极 25L、 25R。 0073 图 2 是。

20、示出了体成分仪的控制结构的框图。如图 2 所示, 在保持部 2 内置有控制 部 26、 作为测定出体成分的单元的阻抗测定部 27、 存储部 28、 电源 29 等。 0074 显示部 21 具有应该显示的多个阶段, 显示与体成分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 0075 控制部 26 具有以下功能 : 将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测定时间一起输入到存储部 28 的 功能 ; 对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求出测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成分 变化量的体成分比较功能 ; 将体重值和测定时间一 起输入到存储部 28 的功能 ; 对所输入 的体重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体重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求出测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

21、重变化 量的体重比较功能 ; 利用与多个阶段的各个阶段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 基于体成分变化量 和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的阶段判定功能 ; 将判定结果输出到显示部 21 的功 能。 0076 因为控制部 26 由 CPU( 运算处理装置 )、 存储器等构成, 所以上述各功能是通过 CPU 执行程序来实现的。但是, 控制部 26 承担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用专用的芯片 (chip) 实现。 0077 阻抗测定部 27 按照控制部 26 的控制, 从脚用电极 10L、 10R 和手用电极 24L、 24R 向生体施加规定的电流, 并利用脚用电极11L、 11R和手用电极25L、 25R来。

22、检测电压, 以此来 测定体内的阻抗。关于控制部 26 和阻抗测定部 27 的具体的功能和处理将在后面记述。 0078 存储部 28 由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构成。通过控制部 26 在存储部 28 中按 时序、 按用户 ( 按登记号码 ) 存储体重和体成分的测定结果 ( 测定值 ) 等。另外, 在存储部 28 中还存储有各用户的身体特定化信息 ( 性别、 年龄、 身高 )。本实施方式的体成分仪能够 登记多个 ( 例如四人 ) 用户, 能够通过在操作部 22 指定登记号码来选择用户。 0079 ( 体成分测定功能 ) 0080 按照图 3 的流程图说明在测定体重和体成分时的标准的处理流程。 00。

23、81 在用户接通体成分仪的电源后, 控制部26执行体重计的校正处理(步骤S10)。 校 正结束之后, 能够选择用户 ( 登记号码 )。如果用户指定了登记号码 ( 步骤 S11), 则控制部 26 从存储部 28 读入与该登记号码关联的数据 ( 步骤 S12)。 0082 如果用户站在主体 1 上的规定位置, 并以测定姿势静止, 则体重测定部 12 测定体 重 ( 步骤 S13)。另外, 阻抗测定部 27 测定体内阻抗 ( 步骤 S14)。这些测定值将输入到控 制部 26 中。 0083 控制部26基于体重和阻抗的测定值以及从存储部28读入的用户的身体特定化信 说 明 书 CN 10196984。

24、4 B 6 5/18 页 7 息来推定体成分(步骤S15)。 就体成分而言, 例如能够计算出作为脂肪率、 脂肪量的体脂肪 率、 体脂肪量、 内脏脂肪率、 内脏脂肪量、 皮下 脂肪率、 皮下脂肪量, 以及作为肌肉率、 肌肉 量的骨骼肌率、 骨骼肌量等。 这些体成分, 不仅能够计算出全身的体成分, 也能够按胳膊、 躯 干、 腿等部位计算出体成分。进而, 基于这些计算结果, 可以生成对基础代谢率、 肥胖度、 身 体年龄等的健康管理或减肥有益的指针信息。 推定体成分或计算指针信息用公知的方法即 可, 因此在此省略具体的说明。 0084 控制部 26 在显示部 21 上显示体重、 体成分、 指针信息等生。

25、体信息 ( 步骤 S16)。通 过观察这些显示, 用户能够确认测定结果。而且, 控制部 26 将这些生体信息和测定时间信 息 ( 时间戳 : time stamp) 一起存储到存储部 28 中 ( 步骤 S17)。由此按时序记录生体信息 的值。 0085 存储部 28 所存储的各用户的体重、 体成分值的数据, 通过操作例如设置在操作部 22 上的未图示的存储键, 能够读出 1 天前、 7 天前、 30 天前、 90 天前以及我的基准日的数据。 我的基准日是用户自己设定的基准日。 0086 在本发明中, 在控制部 26 对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求出测 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成分。

26、变化量, 并且对所输入的体重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体重的基准 值进行比较, 求出测定值相对于基准值的体重变化量。 然后, 利用与多个显示阶段相对应的 多个判定宽度, 基于体成分变化量和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并在显示部 21 上 显示判定结果。将该多个阶段的判定宽度设定为不相同。 0087 在本实施例中, 判定宽度规定为具有组合如下两个坐标轴的二维宽度的区域, 上 述两个坐标轴是 : 利用多个阈值对体成分变化量阶段性地进行划分的坐标轴 ; 利用多个阈 值对体重变化量阶段性地进行划分的坐标轴。 各判定宽度的区域的阈值由体成分变化量的 阈值和体重变化量的阈值的二维坐标来确定。例如, 即使所划。

27、分的体成分变化量的坐标相 同, 若体重变化量的坐标不同, 则也成为不同的判定宽度的区域。 0088 通过对体成分的测定值和所存储的过去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求出最新的测定值和 过去的测定数据即基准值之差从而求出体成分变化量。 另外, 同样, 通过对体重的测定值和 过去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求出测定值和过去的基准值之差从而求出体重变化量。 然后, 使用 与上述的多个显示阶段相对应的多个判定宽度, 基于体成分变化量和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 该显示的阶段。 0089 阶段基本上分维持、 向好的方向变化和向坏的方向变化这三种。优选地, 将向好 的方向变化的阶段设定得更小。 0090 关于判定宽度, 优选地, 。

28、根据体成分变化量的大小, 设定为与体成分变化量中小于 规定量的变化量相对应的阶段的判定宽度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判定宽度窄。 0091 因为体成分值的测定值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况引起的阻抗测定值的偏 差而变化, 所以即使仅根据体成分值变化量判定为良好, 也存在仅仅是由于阻抗的测定误 差而得出好的结果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与体感不一致。 与之相对, 体重与皮肤的 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无关, 是绝对的值, 因此组合体重变化量来判定体成分值变化量的阶 段。例如, 即使骨骼肌率变化量大, 如果体重向正向的变化量大, 则可认为由于测定误差而 导致骨骼肌率变化量的测定值变大, 因此, 将要显示的阶段。

29、判定为相对低, 并显示在显示部 21 上。 说 明 书 CN 101969844 B 7 6/18 页 8 0092 就这些判定基准而言, 对于各体成分值, 根据年龄、 性别、 身高、 体重等设定多个判 定基准, 并基于用户的个人信息, 选择适合的判定基准。 判定基准作为评价表存储在存储部 28 中。 0093 表 1 是骨骼肌率的 8 个阶段的判定表的例子, 图 4 的 (A) 部分是针对判定表以骨 骼肌率的变化量为横轴并且以体重的变化量为纵轴画出的图表。 基于该骨骼肌率和体重的 变化量, 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0094 显示的骨骼肌率的阶段基本上划分为上位良好 ( )、 良好 ( )、 维。

30、持 ( )、 注 意 () 这四个阶段, 在图示的例子中, 各阶段分别细分化为等级 1、 等级 2, 总共划分为 8 个 阶段。 0095 骨骼肌率是体重当中骨骼肌所占的比例, 一般而言, 当随着减肥的进展而脂肪减 少时, 骨骼肌率会增大。 0096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的骨骼肌率的变化量 (M) 由 M M( 骨骼肌率 的测定值 )- 基准值 ( 基准时的骨骼肌率 ) 来求出。 0097 在变化量减少时 ( 负 ), 阶段为注意, 在增大时 ( 正 ), 阶段为良好。 0098 因为骨骼肌率的测定值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引起的阻抗测定值的偏 差而变化, 所以即使骨骼肌率增大, 也。

31、存在仅仅是由于测定误差而得出好的结果的情况, 在 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与体感不一致。 与之相对, 体重与皮肤的干燥情况等环境因素无关, 是 绝对的值, 因此组合体重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0099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的体重变化量 (W) 由 W W( 体重的测定 值 )- 基准值 ( 基准时的体重 ) 来求出。 0100 一般而言, 不希望体重增加, 所以在变动率增大时 ( 正 ), 阶段为注意, 在变动率减 少时 ( 负 ), 阶段为良好。 0101 基于该骨骼肌率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骨骼肌率。 0102 组合骨骼肌率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 而观察体重的变动为 0 的情。

32、况, 则正向 一侧的阈值是 0.1、 0.4这两个点, 阶段被划分为维持 ( 等级 2( 2)、 良好 ( 等级 1( 1)、 上位良好 ( 等级 1( 1) 这三个阶段。维持阶段 ( 等级 2( 2) 的判定宽度 是 0 以上且小于 0.1的宽度, 良好阶段 ( 等级 1( 1) 的判定宽度是 0.1以上且小于 0.4, 上位良好 ( 等级 1( 1) 的判定宽度是 0.4以上, 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 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一侧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阶段小。 0103 进一步考虑体重, 设定有良好阶段的等级 2( 2)、 上位良好阶段的等级 2( 2) 的阶段。 0104 另一方面, 负向一侧的。

33、阈值是 -0.2、 -0.4、 -0.7这三个点, 阶段被划分为维 持 ( 等级 2( 2)、 维持 ( 等级 1( 1)、 注意 ( 等级 2(2)、 注意 ( 等级 1(1) 这四 个阶段。 0105 维持阶段 ( 等级 2( 2) 的判定宽度是 -0.2以上且小于 0 的宽度, 维持阶段 ( 等级 1( 1) 的判定宽度是 -0.4以上且小于 -0.2, 注意阶段 ( 等级 2(2) 的判 定宽度是 -0.7以上且小于 -0.4, 注意阶段 ( 等级 1(1) 的判定宽度是小于 -0.7, 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的维持 ( 等级 2( 2)、 维持 ( 等级 1( 。

34、1) 的阶段相对于注意阶段 ( 等级 2(2) 小。 说 明 书 CN 101969844 B 8 7/18 页 9 0106 另外, 基准值 (0) 附近的维持阶段 ( 等级 2( 2) 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 负而不同, 向良好方向变化的正向一侧的维持阶段 ( 等级 2( 2) 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 0.1, 较小, 向不好的方向变化的负向一侧的维持阶段 ( 等级 2( 2) 的判定宽度被设定 为 0.2, 较大。 0107 表 3 是就根据多个成分计算出的体成分即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 表示其测 定值与基准值之差的判定表的例子, 图6的(A)部分是对于判定 表以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 。

35、率之比的变化量为横轴, 以体重的变化率为纵轴画出的图。基于该骨骼肌率和体重的变化 率, 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0108 所显示的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阶段, 基本上划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为上 位良好和下位良好()()、 维持()、 注意(), 在图示的例子中, 各阶段分别细分化 为等级 1、 等级 2, 总共划分为 8 个阶段。 0109 一般而言, 如果随着减肥的进展而体重减少, 则皮下脂肪会减少, 所以该骨骼肌率 与皮下脂肪率之比会增大。因此, 在变动率减少时 ( 负 ), 阶段为注意, 在增大时 ( 正 ), 阶 段为良好。 0110 该比例也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引起的阻抗测。

36、定值的偏差而变化, 所以 即使判断为良好()(), 也存在仅仅是由于阻抗的测定误差而得出好的结果的情况, 因 此组合体重的变动评价来修正骨骼肌率的变动评价。 0111 基于该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骨骼肌率与 皮下脂肪率之比。 0112 组合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 而观察体重的变动为 0的情况, 则正向一侧的阈值是1、 4这两个点, 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 等级 1 的良好阶段 ( 1)、 等级 1 的上位良好阶段 ( 1) 这 3 个阶段。等级 2 的维持阶 段 ( 2) 的判定宽度是 0 以上且小于 1的宽度, 等级 1 。

37、的良好阶段 ( 1) 的判定宽度是 1以上且小于 4, 等级 1 的上位良好阶段 ( 1) 的判定宽度是 4以上, 判定宽度的大 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的一侧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阶段小。 0113 进一步考虑体重, 设定有等级2的良好阶段(2)、 等级2的上位良好阶段(2) 的阶段。 0114 另一方面, 负向一侧的阈值是 -2、 -4、 -7这三个点, 阶段被划分为等级 2 的 维持阶段 ( 2)、 等级 1 的维持阶段 ( 1)、 等级 2 的注意阶段 (2)、 等级 1 的注意阶段 (1) 这四个阶段。 0115 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的判定宽度是 -2以上且小于 0, 。

38、等级 1 的维持阶段 ( 1) 的判定宽度是 -4以上且小于 -2, 等级 2 的注意阶段 (2) 的判定宽度是 -7 以上且小于 -4, 等级 1 的注意阶段 (1) 的判定宽度是小于 -7, 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 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的等级 2 的维 持阶段 ( 2)、 等级 1 的维持阶段 ( 1) 相 对于等级 2 的注意阶段 (2) 小。 0116 另外, 基准值 (0) 附近的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 负而不同, 向良好方向变化的正向一侧的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 1, 较小, 向不好的方向变化的负向一侧的等级 2 的。

39、维持阶段 ( 2) 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 2, 较大。 说 明 书 CN 101969844 B 9 8/18 页 10 0117 表 2 是内脏脂肪等级的 8 个阶段的判定表的例子, 图 4 的 (B) 部分是对于判定表 以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为横轴, 以体重的变化率为纵轴画出的图。基于该内脏脂肪等级 和体重的变化量, 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0118 内脏脂肪等级将内脏脂肪的剖面面积作为指标, 以 0.5 的刻度将等级设定为第 1 级到第 30 级。 0119 所显示的内脏脂肪等级的阶段也基本上划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为上位良好和下位 良好 ( )( )、 维持 ( )、 注意 (), 在图示的。

40、例子中, 各阶段分别细分化为等级 1、 等 级 2, 总共划分为 8 个阶段。 0120 一般而言, 如果随着减肥的进展而体重减少, 则内脏脂肪等级会减小, 所以在增大 时, 阶段为注意, 在减少时, 阶段为良好。 0121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 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 (VFA) 由 VFA VFA( 内脏脂肪等级的测定值 )- 基准值 ( 基准时的内脏脂肪等级 ) 来求出。 0122 在变化量减少时 ( 负 ), 阶段为注意, 在增大时 ( 正 ), 阶段为良好。 0123 因为内脏脂肪等级的测定值也根据由手的干燥情况或握的状态引起的阻抗测定 值的偏差而变化, 所以即使骨骼肌率增大,。

41、 也存在仅仅是由于阻抗的测定误差而得出好的 结果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会与体感不一致。 与之相对, 体重与皮肤的干燥情况等环 境因素无关, 是绝对的值, 因此组合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应该显示的阶段。 0124 相对于减肥开始时等基准时间, 体重的变化量 (W) 由 W W( 体重的测定 值 )- 基准值 ( 基准时的体重 ) 来求出。 0125 一般而言, 不希望体重增加, 所以在变动率增大时 ( 正 ), 阶段为注意, 在变动率减 少时 ( 负 ), 阶段为良好。 0126 基于该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来判定内脏脂肪等级。 0127 组合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量和体重的变化量, 。

42、而观察体重的变动为 0 的情况, 则 负向一侧的阈值是-1.5、 -3.5这两个点, 阶段被划分为等级2的维持阶段(2)、 等级1的 良好阶段 ( 1)、 等级 1 的上位良好阶段 ( 1) 这三个阶段。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的判定宽度是 -1.5 以上且小于 0, 等级 1 的良好阶段 ( 1) 的判定宽度是 -3.5 以上且小 于 -1.5, 等级 1 的上位良好阶段 ( 1) 的判定宽度是小于 -3.5, 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 与减肥初期的基准值相近一侧的阶段相对于其他阶段小。 0128 进一步考虑体重, 设定有等级 2 的良好阶段 ( 2)、 等级 2 的上位良好阶段 ( 。

43、2)。 0129 另一方面, 正向一侧的阈值是 1、 3、 6 这三个点, 阶段被划分为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等级 1 的维持阶段 ( 1)、 等级 2 的注意阶段 (2)、 等级 1 的注意阶段 (1) 这 四个阶段。 0130 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是0以上且小于1, 等级1的维持阶段(1) 的判定宽度是 1 以上且小于 3, 等级 2 的注意阶段 (2) 的判定宽度是 3 以上且小于 6, 等 级 1 的注意阶段 (1) 的判定宽度是 6 以上, 判定宽度的大小被设定为与减肥初期的基准 值相近的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等级 1 的维持阶段 ( 1) 相对于。

44、等级 2 的注意阶段 (2) 小。 0131 另外, 基准值 (0) 附近的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根据基准值与测定值之差的正 说 明 书 CN 101969844 B 10 9/18 页 11 负而不同, 向良好方向变化的负向一侧的等级 2 的维持阶段 ( 2) 的判定宽度为 -1.5, 向 不好的方向变化的正向一侧的等级2的维持阶段(2)的判定宽度被设定为1, 较小, 但如 果包含等级 1 的维持阶段 ( 1) 的范围则被设定为较大。 0132 上述表 1 到表 3 的判定表, 例如根据男女的性别差、 年龄、 身高等而不同, 按性别、 年龄制作判定表, 并存储在存储部 28 中。而。

45、且, 根据使用者的登记数据, 参照相应的评价 表, 从而判定体成分的变动。 0133 表 4 示出了结合了骨骼肌率的变化和内脏脂肪等级的变化的综合判定结果、 我的 减肥 (MY 减肥 ) 判定结果。这样, 通过综合判定内脏脂肪等级和骨骼肌率, 能够判定综合性 的健康等级。 0134 这样的综合性判定并不限于本例, 也可以对根据体脂肪量、 体脂肪率、 皮下脂肪 量、 皮下脂肪率、 内脏脂肪量、 内脏脂肪面积、 内脏脂肪等级、 骨 骼肌量、 骨骼肌率中的任意 多个成分所计算出的体成分进行判定。 0135 控制部26输出如上述所判定的各体成分的变动评价结果, 并显示在显示部21上。 0136 首先,。

46、 参照图 7 的 (A) 部分简单地说明显示部 21 的画面结构。 0137 显示部 21 上具有个人号码 210、 当前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211、 存储部 28 所存储的 过去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212、 各体成分的判定显示栏 213。 0138 在图示的例子中, 在判定显示栏 213 设置有内脏脂肪等级的判定显示栏 213a、 骨 骼肌率的判定显示栏 213b、 骨骼肌率与皮下脂肪率之比即我的减肥 (MY 减肥 ) 的判定显示 栏 213c 这三栏。在该我的减肥的判定显示栏 213c 可以显示表 4 所示的骨骼肌率和内脏脂 肪等级的综合判定结果。 0139 各判定显示栏 213a、 213b。

47、、 213c 具有以下区域 : 良好 B、 维持 G、 注意 Y, 在良好 B 的 显示区域能够显示四个显示标记 m, 在维持 G 的显示区域能够显示两个显示标记, 在注意 Y 的区域能够显示两个显示标记。良好 B 的显示区域被划分为双圈区域 B1 和单圈区域 B2。 0140 另外, 我的减肥判定显示栏 213c 中显示有人体图标, 也能够显示胳膊、 腿、 躯干等 身体部位。 0141 下面, 简单地说明该显示部 21 的显示。 0142 就用户的测定数据而言, 最初在测定数据显示栏 211 显示当前的体重, 如果按下 未图示的显示切换键, 则会切换当前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211 所显示的体成。

48、分的种类。另一 方面, 如果按下未图示的存储键, 则从存储部 28 读出过去的体成分的测定数据, 并显示在 过去的测定数据显示栏 212。过去的测定数据被切换为 1 天前、 7 天前、 30 天前、 90 天前、 我 的基准日的测定数据。我的基准日是自己设定的基准日。也可以是不具有存储键而自动切 换的结构。 0143 然后, 计算当前的测定数据与过去的测定数据之差, 并且计算体重的测定数据的 差, 读出存储部所存储的对应的判定表, 并将体成分和体重的变动量同判定表的阈值进行 比较, 从而选择相应的判定结果, 基于判定结果生成并输出判定信号。 基于所输出的判定信 号, 在显示部 21 的判定显示栏的对应的评价区域 ( 良好 B、 维持 G 或注意 Y) 对显示标记 m 进行显示。此时, 也可以使背景色发光。 0144 在图示的例子中, 不仅在骨骼肌率的判定显示栏 213b 中显示判定结果, 而且同时 计算内脏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