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组培感染幼苗栽培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铁皮石斛组培感染幼苗栽培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108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24 CN 103210846 A *CN103210846A* (21)申请号 201310151629.1 (22)申请日 2013.04.27 A01H 4/00(2006.01) A01G 31/00(2006.01) A01G 7/00(2006.01)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凌云县长生仙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 公司 地址 533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 泗城镇新秀社区西秀堡 (72)发明人 杨大志 (54) 发明名称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感染幼苗栽培的方法 (57。
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铁皮石斛组培感染幼苗栽 培的方法。 即一种铁皮石斛感染苗再利用技术, 具 体包括 : 将感染苗瓶放单独的培养室中或对感染 苗进行筛选分类及清洗消毒处理后移栽到不同炼 苗环境中, 严格把控水肥管理、 光照条件及温湿度 控制, 观察感染苗的生长情况, 定期对感染苗的分 蘖数量、 植株高度、 叶片大小、 根系发育程度进行 测量统计, 分析不同的感染菌落对组培苗的影响 情况, 采取清理感染苗、 消毒、 晒苗、 定植、 管理等 技术环节操作, 对感染苗进行有效处理。 经4个月 的栽培管理后, 使每支感染苗发芽率与正常苗完 全一致, 新芽粗壮健康, 无病态。 降低生产成本, 有 。
3、效的对感染幼苗进行重新利用, 杜绝了资源的浪 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10846 A CN 103210846 A *CN103210846A* 1/1 页 2 1.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感染幼苗栽培的方法, 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 (1) 清洗感染苗 : 用摄子将受感染的试管苗取出, 放置到清水中浸泡 5-10min, 轻轻洗 净培养基霉块或其他杂物, 使用剪刀把感染较为严重的根系去除掉 ; (2)消毒 : 将感染植株放入800-10。
4、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10min, 之后取出植株再 另行放入 800-1000 倍的翠筠活力素 1 号溶液中浸泡 5-10min, 取出幼苗 ; (3) 晒苗 : 将消毒好的植株均匀晾晒至遮光度为 60-80、 湿度为 40-80且通风条件 较畅通的场地, 直到水份略微蒸干, 根系刚好发白时为宜 ; (4) 定植 : 将晾晒好的植株取三支苗合为一丛, 以 12cmx15cm 的规格定植到铁皮石斛专 用的栽培基质上, 栽培时需把根系留出栽培面 3-5mm, 以便根部透水透气 ; (5) 管理 : 定植后, 以雾喷方式对植株浇水, 每天 5-8 次, 保持 1 个周, 之后水份管理按 照常规。
5、办法进行 ; 同时, 植株定植一个周后, 开始喷施 600-800 倍的多菌灵及翠筠活力素 1 号溶液, 每周一次, 连续喷施 4-6 次 ; (6) 后期管护 : 根据常规的方法管护两年或两年半, 可与种植正常植株的产量相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10846 A 2 1/2 页 3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感染幼苗栽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铁皮石斛感染苗再利用技术, 具体涉及到一种铁皮石斛组培感 染幼苗栽培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铁 皮 石 斛,拉 丁 学 名 :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 兰 科 (Orc。
6、hidaceae) 石斛属 (Dendrobium Sw.) 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热带、 亚热带 原始森林及相类似的温暖湿润的石灰岩地貌或花岗岩地貌, 生长于高海拔的山地半阴湿的 岩石地区, 常年附附生于蕨类植物上或附生于树杆上、 石灰石或花岗岩石上。 属国家重点二 级保护植物。本组培苗所用的种质是生长于广西的岑王老山原始森林山脉中的铁兰皮石 斛, 经我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所鉴定, 该品种是我国铁皮石斛系列品种中的极品, 并被该所 纳为种质资源品种库收藏。 0003 铁皮石斛是我国历史上常用的的一种名贵中药, 在唐代医学经典 道藏 中, 铁皮 石斛被列为 “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 自。
7、唐宋以来, 一直被列为皇室贡品。 0004 医学方面, 铁皮石斛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记载的一种极为珍稀名贵的中药 材,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北有人参, 南有枫斗 ( 铁皮石斛嫩茎, 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 晒干, 成型的商品, 名称枫斗 )” 。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 素有 “中华仙草” 、“药中黄金” 之美 称, 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 “药界大熊猫” 。 0005 在药用功能上, 中药铁皮石斛早在东汉末年的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中药 大词典 、药性论 等我国古代多部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铁皮石斛的药用功能。主要有 : 1、 滋养阴津、 2、 增强体质、 3、 补益脾胃、 4、 护肝利胆。
8、、 5、 强筋降脂、 6、 降低血糖、 7、 抑制肿瘤、 8、 明亮眼睛、 9、 滋养肌肤、 10、 延年益寿等十大功效。同时, 铁石斛仅是大家熟悉的 “脉络宁注 射液” 、 数十种中成药及保健品的必要原料。市场上, 铁皮石斛商品价格在每公斤十五万元 左右, 且有价无货, 其产量只有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严重供不应求 ; 铁皮石斛加工的干成品 “铁皮枫斗” , 在美国、 日本、 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区其价格昂贵到每公斤10000美元左右, 经济 效益十分明显。 0006 生长在原始深林里的铁皮石斛, 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繁殖率极 低、 生长慢, 产量低, 人为的过渡开采, 导致铁皮石斛。
9、濒危灭绝, 严重地威胁了我国野生铁皮 石斛种质资源的保护, 开发野生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由于组培育苗涉 及消毒、 杀菌等多工序严格的技术环节操作, 稍有闪失, 就会造成组培幼苗感染, 成形损耗, 出苗率低 ; 同时, 又消耗大量种质资源。 铁皮石斛感染苗再利用技术就是解决组培苗生产栽 培这一实际问题。 0007 现有技术 0008 通过研究铁皮石斛组培感染苗的生理生物学性状, 将感染苗瓶放单独的培养室中 或对感染苗进行筛选分类及清洗消毒处理后移栽到不同炼苗环境中, 严格把控水肥管理、 光照条件及温湿度控制, 观察感染苗的生长情况, 定期对感染苗的分蘖数量、 植株高度、 叶 说 。
10、明 书 CN 103210846 A 3 2/2 页 4 片大小、 根系发育程度进行测量统计, 分析不同的感染菌落对组培苗的影响情况, 找出感染 苗的有效处理的方法, 总结出铁皮石斛组培感染苗再利用技术, 进一步的完善铁皮石斛工 厂化育苗技术体系, 开创感染苗再利用的先例,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0009 发明的目的 0010 铁皮石斛是一种特色名贵中药材, 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 常生于悬崖峭壁或树 上, 自然状态下生长缓慢, 繁殖率低, 加之长期无节制的采挖, 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已濒临绝 种, 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品种。 0011 理论上, 铁皮石斛的果实里包裹着数以万计的种子, 。
11、但是在常规状态下种子萌发 率基本为零。 目前, 大规模培育铁皮石斛种苗的方法都是通过人工在无菌的条件下培育, 要 求技术门槛高, 基础设备先进, 管理过程复杂, 由此造成育苗成本较高。 在育苗过程中, 一旦 植株受菌感染, 常规做法就是将感染植株进行隔离或高温消毒灭菌处理, 由此造成了资源 的大量浪费。所以总结出铁皮石斛组培感染苗再利用技术, 进一步的完善铁皮石斛工厂化 育苗技术体系,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意义深远! 0012 主要的具体实施步骤 0013 本发明完善了整个铁皮石斛工厂化育苗的技术体系, 开创感染苗再利用的先例,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具体内容包括 : 0014 (1) 清洗感。
12、染苗 : 用摄子将受感染的试管苗取出, 放置到清水中浸泡 5-10min, 轻 轻洗净培养基霉块或其他杂物, 使用剪刀把感染较为严重的根系去除掉 ; 0015 (2)消毒 : 将感染植株放入800-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10min, 之后取出植 株再另行放入 800-1000 倍的翠筠活力素 1 号溶液中浸泡 5-10min, 取出幼苗 ; 0016 (3) 晒苗 : 将消毒好的植株均匀晾晒至遮光度为 60-80、 湿度为 40-80且通风 条件较畅通的场地, 直到水份略微蒸干, 根系刚好发白时为宜 ; 0017 (4) 定植 : 将晾晒好的植株取三支苗合为一丛, 以 12cm15c。
13、m 的规格定植到铁皮 石斛专用的栽培基质上, 栽培时需把根系留出栽培面 3-5mm, 以便根部透水透气 ; 0018 (5) 管理 : 定植后, 以雾喷方式对植株浇水, 每天 5-8 次, 保持 1 个周, 之后水份管 理按照常规办法进行 ; 同时, 植株定植一个周后, 开始喷施 600-800 倍的多菌灵及翠筠活力 素 1 号溶液, 每周一次, 连续喷施 4-6 次 ; 0019 (6) 后期管护 : 根据常规的方法管护两年或两年半, 可与种植正常植株的产量相 当。 0020 主要的效果 0021 该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法简单易行, 切实符合生产需要, 降低生产成本, 可有效的 对感染幼苗进行重新利用, 杜绝了资源的浪费。经 4 个月的栽培管理后, 每支苗发芽率与正 常苗完全一致, 新芽粗壮健康, 无病态。 说 明 书 CN 103210846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