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71331.0 (22)申请日 2015.12.20 A01C 1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傅冰霞 地址 362333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丰州镇桃 源村石墙围 13 号 (72)发明人 傅冰霞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工作面板 ; 工作面板 的左侧一端垂直设置两根支撑板, 两支撑板之间 安装底板, 支撑板与底板问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在 底板上端面安装一轴承, 轴承内安装一转轴, 转轴 的上端面设置一圆形转。
2、盘, 所述圆形转盘的上端 面上开设一通孔, 通孔的底部接一出料管, 所述通 孔的上端面安装一接料管 ; 底座的下端设有行走 装置 ; 在顶板上端面安装有一个以上的集料盒, 本实用新型既可在施肥时方便更换不同的集料 盒, 用于改变不同肥料间的替换使用, 且整体结构 简单, 肥料不易粘连, 呈粉末状洒出, 同时由于对 原有底座进行了改进, 使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 更 加稳定的同时也非常便于行走控制。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266213 U 2016.06.01 CN 205266213 。
3、U 1.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工作面板; 工作面 板的左侧一端垂直设置两根支撑板, 两支撑板之间安装底板, 支撑板与底板问通过销轴活 动连接, 在底板上端面安装一轴承, 轴承内安装一转轴, 转轴的上端面设置一圆形转盘, 所 述圆形转盘的上端面上开设一通孔, 通孔的底部接一出料管, 所述通孔的上端面安装一接 料管, 所述接料管的底部两侧各安装一连接耳, 所述通孔内壁设置两个退让槽, 接料管底部 的连接耳安装于退让槽内, 所述连接耳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 底板的两端各设置一支杆, 支杆的上端面安装一顶板; 底座的下端设有行走装置, 该行走装置包括行进电机、 。
4、第一同步 轮、 同步带、 第一行走轮、 第二同步轮、 驱动轴、 第二行走轮、 第二辅助行走轮、 第一辅助行走 轮、 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 第一同步轮、 第二同步轮并列设置, 行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 一同步轮固定连接, 第一同步轮经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 第二轴承座、 第一轴承座由左 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两侧的底座下端, 第一行走轮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外侧与驱动轴 的一端连接, 驱动轴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 第二同步轮、 第二行走轮, 第二行走轮经第二 轴承座外部与驱动轴的端部连接; 在顶板上端面安装有一个以上的集料盒, 各集料盒间呈 圆形分布, 集料盒的底部设置一出料口, 出料口穿过顶板至。
5、顶板下端, 出料口正对下端的接 料管, 所述出料口处通过一盖子密封, 正对出料管的下端底板上开设一出料通孔; 支杆的一 端连接固定板, 固定板的上端面垂直设置一推杆, 推杆的上端面垂直于推杆设置一把手, 固 定板的下端面设置一第一钩板, 正对第一钩板下端的工作面板上安装有第二钩板, 第一钩 板与第二钩板均呈 “L” 型, 第一钩板与第二钩板的钩部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进电机固装在底 座的底端内部; 所述的第一辅助行走轮和第二辅助行走轮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 走轮并设置在底座底端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移动。
6、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底座底端内部内还设 有一电源装置, 该电源装置与行进电机和一遥控装置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其特征在于, 出料通孔的上端面设置 一喇叭口, 所述出料通孔中间安装一过滤网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66213 U 2 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园林管理机械领域, 具体为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园林施肥时, 由于各苗木之间需要施不同的肥料, 因此往往需要不同肥料间的交 替使用, 使用时, 由于施肥器设计不够合理, 往往需要先施完一种肥料再进行下一次施肥, 。
7、转换不便。 且肥料往往会因为堆积而出现粘连成块的情况, 导致在施肥过程中出现抛洒不 均匀的情况。 0003 为此, 中国专利CN204810948U公开了一种园林用施肥器, 包括一工作面板, 所述工 作面板的左侧一端垂直设置两根支撑板, 两支撑板之间安装底板, 支撑板与底板间通过销 轴活动连接, 所述底板上端面安装一轴承, 轴承内安装一转轴, 所述转轴的上端面设置一圆 形转盘, 所述圆形转盘的上端面上开设一通孔, 所述通孔的底部接一出料管, 所述通孔的上 端面安装一接料管, 所述接料管的底部两侧各安装一连接耳, 所述底板的两端各设置一支 杆, 支杆的上端面安装一顶板, 所述顶板上端面安装有一个。
8、以上的集料盒; 该实用新型可在 施肥时方便更换不同的集料盒, 用于改变不同肥料间的替换使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该实 用新型存在重心不稳、 容易翻倒以及移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工作面板; 工作面板的左侧 一端垂直设置两根支撑板, 两支撑板之间安装底板, 支撑板与底板问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在 底板上端面安装一轴承, 轴承内安装一转轴, 转轴的上端面设置一圆形转盘, 所述圆形转盘 的上端面。
9、上开设一通孔, 通孔的底部接一出料管, 所述通孔的上端面安装一接料管, 所述接 料管的底部两侧各安装一连接耳, 所述通孔内壁设置两个退让槽, 接料管底部的连接耳安 装于退让槽内, 所述连接耳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弹簧, 底板的两端各设置一支杆, 支杆的上端 面安装一顶板; 底座的下端设有行走装置, 该行走装置包括行进电机、 第一同步轮、 同步带、 第一行走轮、 第二同步轮、 驱动轴、 第二行走轮、 第二辅助行走轮、 第一辅助行走轮、 第一轴 承座和第二轴承座; 第一同步轮、 第二同步轮并列设置, 行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固 定连接, 第一同步轮经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 第二轴承座、 第一轴承座。
10、由左至右依次设 置在第二同步轮两侧的底座下端, 第一行走轮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外侧与驱动轴的一端连 接, 驱动轴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 第二同步轮、 第二行走轮, 第二行走轮经第二轴承座外 部与驱动轴的端部连接; 在顶板上端面安装有一个以上的集料盒, 各集料盒间呈圆形分布, 集料盒的底部设置一出料口, 出料口穿过顶板至顶板下端, 出料口正对下端的接料管, 所述 出料口处通过一盖子密封, 正对出料管的下端底板上开设一出料通孔; 支杆的一端连接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266213 U 3 定板, 固定板的上端面垂直设置一推杆, 推杆的上端面垂直于推杆设置一把手, 固定板的下 端面设。
11、置一第一钩板, 正对第一钩板下端的工作面板上安装有第二钩板, 第一钩板与第二 钩板均呈 “L” 型, 第一钩板与第二钩板的钩部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行进电机固装在底座的底端内部; 所 述的第一辅助行走轮和第二辅助行走轮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并设置在底 座底端内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底座底端内部内还设有一电源装置, 该 电源装置与行进电机和一遥控装置电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出料通孔的上端面设置一喇叭口, 所述出 料通孔中间安装一过滤网板。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
12、新型既可在施肥时方便更换不同的集料盒, 用于改变不 同肥料间的替换使用, 且整体结构简单, 肥料不易粘连, 呈粉末状洒出, 同时由于对原有底 座进行了改进, 使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 更加稳定的同时也非常便于行走控制。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内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4 请参阅图12, 一种园林移动施肥装置, 包括底座5和固定在底座5上的工作面板 4; 工作面板4的左侧一端垂直设置两根支撑板17, 两支撑板17之间安装底板14。
13、, 支撑板17与 底板14问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在底板14上端面安装一轴承, 轴承内安装一转轴, 转轴的上端 面设置一圆形转盘17, 所述圆形转盘17的上端面上开设一通孔, 通孔的底部接一出料管9, 所述通孔的上端面安装一接料管10, 所述接料管10的底部两侧各安装一连接耳, 所述通孔 内壁设置两个退让槽, 接料管10底部的连接耳安装于退让槽内, 所述连接耳的底部安装有 第一弹簧, 底板14的两端各设置一支杆15, 支杆15的上端面安装一顶板11; 0015 底座5的下端设有行走装置, 该行走装置包括行进电机514、 第一同步轮519、 同步 带521、 第一行走轮511、 第二同步轮513、。
14、 驱动轴515、 第二行走轮517、 第二辅助行走轮518、 第一辅助行走轮520、 第一轴承座512和第二轴承座516; 第一同步轮519、 第二同步轮513并 列设置, 行进电机514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519固定连接, 第一同步轮519经同步带521与 第二同步轮513连接, 第二轴承座516、 第一轴承座512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513 两侧的底座下端, 第一行走轮511设置在第一轴承座512外侧与驱动轴515的一端连接, 驱动 轴515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511、 第二同步轮513、 第二行走轮517, 第二行走轮517经第二 轴承座516外部与驱动轴515的端部连接; 00。
15、16 所述行进电机514固装在底座5的底端内部; 所述的第一辅助行走轮520和第二辅 助行走轮518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511和第二行走轮517并设置在底座5底端内部, 这样使 装置整体在行进时更加稳定;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在底座5底端内部内还设有一电源装置, 该电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266213 U 4 源装置与行进电机514和一遥控装置电连接, 方便远程控制。 0018 在顶板11上端面安装有一个以上的集料盒12, 各集料盒12间呈圆形分布, 集料盒 12的底部设置一出料口13, 出料口13穿过顶板11至顶板11下端, 出料口13正对下端的接。
16、料 管10, 所述出料口13处通过一盖子密封, 正对出料管9的下端底板上开设一出料通孔6, 出料 通孔6的上端面设置一喇叭口8, 所述出料通孔6中间安装一过滤网板7; 0019 所述过滤网板7的上端面为一圆弧凹面, 过滤网板7的中间处凹面最低, 当肥料从 出料管9出料时, 落于过滤网板7上, 再通过过滤网板7的过滤通孔排出, 进而进行施肥。 0020 其中, 支杆15的一端连接固定板1, 固定板1的上端面垂直设置一推杆16, 推杆16的 上端面垂直于推杆设置一把手, 固定板1的下端面设置一第一钩板2, 正对第一钩板2下端的 工作面板4上安装有第二钩板3, 第一钩板2与第二钩板3均呈 “L” 型。
17、, 第一钩板2与第二钩板3 的钩部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 增加第一钩板2与第二钩板3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实际施肥过程 中, 使得整个底板14出现一个晃动, 当肥料落于过滤网板7上时, 通过晃动将粘连在一起的 肥料进行摇散操作, 使得肥料能够细化, 进而再通过过滤通孔排出实现施肥。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既可在施肥时方便更换不同的集料盒, 用于改变不 同肥料间的替换使用, 且整体结构简单, 肥料不易粘连, 呈粉末状洒出, 同时由于对原有底 座进行了改进, 使整个装置的重心降低, 更加稳定的同时也非常便于行走控制。 0022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26621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26621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