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灭弧室的触头.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666126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3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8743.5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号:

CN104064398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H 33/664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33/664申请日:20140701|||公开

IPC分类号:

H01H33/664

主分类号:

H01H33/664

申请人:

王永法

发明人:

王永法; 朱维娜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东胜路11号91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代理人:

李迎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二触头连接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的端面的引弧触头,所述引弧触头通过弹簧连接在第一导电杆中,所述第二触头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击穿场强,控制燃弧点,提高真空灭弧室分断能力,成本较低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4)、第二触头(6),所述第一触头(4)连接有第一导电杆(1),所述第二触头(6)连接有第二导电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4)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4)的端面的引弧触头(3),所述引弧触头(3)通过弹簧(2)连接在第一导电杆(1)中,所述第二触头(6)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3)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触头(3)设在第一触头(4)的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辅助触头(5)设在第二触头(6)端面的中心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上开有供引弧触头的(3)端部(3.1)穿过的孔(4.1),所述第一导电杆上设有凹槽(8),所述引弧触头(3)的端部(3.1)穿过孔(4.1),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通过弹簧(2)连接在凹槽(8)内,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的直径大于孔(4.1)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触头(3)、辅助触头(5)采用难燃弧的铜钨合金;所述第一触头(4)和第二触头(6)采用铜铬合金。

说明书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又称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中。
真空灭弧室主要由气密绝缘外壳、屏蔽系统、动静触头、波纹管,导电杆等部分组成,由于真空灭弧室的动静触头是产生电弧、熄灭电弧的部位,因此对触头的材料及结构要求比较高,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是采用铜铬合金等高耐压性及耐电腐蚀性的材料来制作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通过球面或者平面进行面接触,这种触头具有以下不足:第一、在合闸时,静触头和动触头接触,电弧在静触头和动触头接触的任何位置都可能会产生电弧,而在电弧作用下,产生电弧位置的金属很容易蒸发,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的端面容易不平,从而增加动触头和静触头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影响真空灭弧室的分断能力。第二、由于动触头和静触头是面接触,分闸时有效面积大,击穿场强高,容易引起大电弧,造成接触面烧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减少击穿场强,控制燃弧点,提高真空灭弧室分断能力,成本较低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二触头连接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的端面的引弧触头,所述引弧触头通过弹簧连接在第一导电杆中,所述第二触头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本发明利用了用于引发电弧的引弧触头和辅助触头的结构,电弧是在动静触头接触时距离最短的部位产生,因此,电弧会产生在引弧触头和辅助触头起的位置,那么金属的蒸发消耗也就只发生在这两个部件上,而触头其他部分收到的影响较小,同时根据真空中开断2mm以内的情况下触头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击穿场强越低的理论,这种情况下的燃弧更小。因此在长时间使用状态下,分断能力仍然较好。第二、由于电弧产生的位置是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中心位置,因此,动触头和静触头可以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普通铜铬合金材料,而不需要采用成本较高的高耐压性及耐电腐蚀性的材料,如难燃弧的铜钨合金,成本较低。
所述引弧触头、辅助触头采用难燃弧的铜钨合金;所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采用铜铬合金。采用这种结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如:铜铬合金,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触头的关断能力。引弧触头、辅助触头采用耐高压和耐电腐蚀的材料制成,如铜铬钨合金或其它耐高压和耐电腐蚀的材料制成,由于静触头和动触头的除引弧触头、辅助触头的之外的部位受燃弧损坏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可以采用一般的铜铬合金制成,故产品寿命大大增加。
所述引弧触头设在第一触头的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辅助触头设在第二触头端面的中心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发出电弧的位置在触头的中心位置。
所述第一触头上开有供引弧触头的端部穿过的孔,所述第一导电杆上设有凹槽,所述引弧触头的端部穿过孔,所述引弧触头的尾部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引弧触头的尾部的直径大于孔的直径。采用这个结构,将引弧触头限位在第一导电杆上的凹槽内,不会使引弧触头从第一导电杆上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真空灭弧室的触头的合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真空灭弧室的触头的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真空灭弧室的触头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第一导电杆,2、弹簧,3、引弧触头3.1、端部,3.2、尾部4、第一触头,4.1、孔,5、辅助触头,6、第二触头,7、第二导电杆,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4、第二触头6,所述第一触头4连接有第一导电杆1,所述第二触头6连接有第二导电杆7,所述第一触头4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4的端面的引弧触头3,所述引弧触头3通过弹簧2连接在第一导电杆1中,所述第二触头6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3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5。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4和第二触头6的端面均为圆形平板结构,第一触头4为动触头,第二触头6为静触头。由于在合闸的过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引弧触头3和辅助触头5这个位置的距离最短,这样发出电弧的位置也在引弧触头3和辅助触头5处。因此,这两个部件需要用铜钨合金或者其它难燃弧铜合金等耐高压、耐电腐蚀的材料,而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其他部分可采用普通铜铬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图3为实施例之二:图3中第二触头6的端面为内凹的球面,第一触头4的端面为外凸的球面,第二触头6的端面的所在球面的半径与第一触头4端面所在球面的半径相同,即第二触头6能够完全与第一触头4贴合,第二触头6的端面上设有辅助触头5,且辅助触头5设在第二触头6端面的中心位置,第一触头4的端面上设有引弧触头3,且引弧触头3在分闸状态下突出于第一触头4的端面,引弧触头3的位置与辅助触头5相对应,在合闸时,引弧触头3与辅助触头5接触,并且辅助触头5挤压着引弧触头3使引弧触头3与第一触头4的端面平齐,使第二触头6能够和第一触头4完全贴合。由于在合闸的过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引弧触头3和辅助触头5这个位置的距离最短,因此电弧会在这里产生,
所述第一触头上开有供引弧触头的3端部3.1穿过的孔4.1,所述第一导电杆上设有凹槽8,所述引弧触头3的端部3.1穿过孔4.1,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通过弹簧2连接在凹槽8内,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的直径大于孔4.1的直径。采用这个结构,将引弧触头3限位在第一导电柱上的凹槽内,不会使引弧触头3从第一触头触头脱落。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空灭弧室的触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灭弧室的触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439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4398A21申请号201410308743522申请日20140701H01H33/66420060171申请人王永法地址31504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东胜路11号91272发明人王永法朱维娜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代理人李迎春54发明名称真空灭弧室的触头57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二触头连接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的端面的引弧触头,所述引弧触头通过弹簧连接在第一导电。

2、杆中,所述第二触头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击穿场强,控制燃弧点,提高真空灭弧室分断能力,成本较低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4398ACN104064398A1/1页21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4、第二触头6,所述第一触头4连接有第一导电杆1,所述第二触头6连接有第二导电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4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4的端面的引弧触头3,所述引弧触头3通过弹簧2连接在第一导电杆。

3、1中,所述第二触头6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3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触头3设在第一触头4的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辅助触头5设在第二触头6端面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头上开有供引弧触头的3端部31穿过的孔41,所述第一导电杆上设有凹槽8,所述引弧触头3的端部31穿过孔41,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通过弹簧2连接在凹槽8内,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的直径大于孔41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触头3、辅助触头5采用难燃弧的铜钨合金;所述第一触头4和第二触。

4、头6采用铜铬合金。权利要求书CN104064398A1/3页3真空灭弧室的触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背景技术0002真空灭弧室又称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中。0003真空灭弧室主要由气密绝缘外壳、屏蔽系统、动静触头、波纹管,导电杆等部分组成,由于真空灭弧室的动静触头是产生电弧、熄灭电弧的部位,因此对触头的材料及结构要求比较高,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是采用铜铬合金等高耐压性及耐电腐蚀性的材料来制作动触头。

5、和静触头,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通过球面或者平面进行面接触,这种触头具有以下不足第一、在合闸时,静触头和动触头接触,电弧在静触头和动触头接触的任何位置都可能会产生电弧,而在电弧作用下,产生电弧位置的金属很容易蒸发,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的端面容易不平,从而增加动触头和静触头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影响真空灭弧室的分断能力。第二、由于动触头和静触头是面接触,分闸时有效面积大,击穿场强高,容易引起大电弧,造成接触面烧损。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减少击穿场强,控制燃弧点,提高真空灭弧室分断能力,成本较低的真空灭弧室的触头。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

6、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第二触头,所述第一触头连接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二触头连接有第二导电杆,所述第一触头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的端面的引弧触头,所述引弧触头通过弹簧连接在第一导电杆中,所述第二触头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本发明利用了用于引发电弧的引弧触头和辅助触头的结构,电弧是在动静触头接触时距离最短的部位产生,因此,电弧会产生在引弧触头和辅助触头起的位置,那么金属的蒸发消耗也就只发生在这两个部件上,而触头其他部分收到的影响较小,同时根据真空中开断2MM以内的情况下触头有效接触面积越小击穿场强越。

7、低的理论,这种情况下的燃弧更小。因此在长时间使用状态下,分断能力仍然较好。第二、由于电弧产生的位置是在动触头和静触头的中心位置,因此,动触头和静触头可以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普通铜铬合金材料,而不需要采用成本较高的高耐压性及耐电腐蚀性的材料,如难燃弧的铜钨合金,成本较低。0007所述引弧触头、辅助触头采用难燃弧的铜钨合金;所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采用铜铬合金。采用这种结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如铜铬合金,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触头的关断能力。引弧触头、辅助触头采用耐高压和耐电腐蚀的材料制成,如铜铬钨合金或其它耐高压和耐电腐蚀的材说明书CN1040。

8、64398A2/3页4料制成,由于静触头和动触头的除引弧触头、辅助触头的之外的部位受燃弧损坏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可以采用一般的铜铬合金制成,故产品寿命大大增加。0008所述引弧触头设在第一触头的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辅助触头设在第二触头端面的中心位置。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发出电弧的位置在触头的中心位置。0009所述第一触头上开有供引弧触头的端部穿过的孔,所述第一导电杆上设有凹槽,所述引弧触头的端部穿过孔,所述引弧触头的尾部通过弹簧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引弧触头的尾部的直径大于孔的直径。采用这个结构,将引弧触头限位在第一导电杆上的凹槽内,不会使引弧触头从第一导电杆上脱落。附图说明0010图1为真空灭弧室的。

9、触头的合闸状态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真空灭弧室的触头的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真空灭弧室的触头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0013如图所示1、第一导电杆,2、弹簧,3、引弧触头31、端部,32、尾部4、第一触头,41、孔,5、辅助触头,6、第二触头,7、第二导电杆,8、凹槽。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5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真空灭弧室的触头,它包括第一触头4、第二触头6,所述第一触头4连接有第一导电杆1,所述第二触头6连接有第二导电杆7,所述第一触头4的端面上设有分闸时突出于第一触头4的端面的引弧触头3,所述引弧触头3通。

10、过弹簧2连接在第一导电杆1中,所述第二触头6的端面上设有用于和引弧触头3配合产生电弧的辅助触头5。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头4和第二触头6的端面均为圆形平板结构,第一触头4为动触头,第二触头6为静触头。由于在合闸的过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引弧触头3和辅助触头5这个位置的距离最短,这样发出电弧的位置也在引弧触头3和辅助触头5处。因此,这两个部件需要用铜钨合金或者其它难燃弧铜合金等耐高压、耐电腐蚀的材料,而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其他部分可采用普通铜铬材料,成本大大降低。0017图3为实施例之二图3中第二触头6的端面为内凹的球面,第一触头4的端面为外凸的球面,第二触头6的端面的所在球面的半径与第。

11、一触头4端面所在球面的半径相同,即第二触头6能够完全与第一触头4贴合,第二触头6的端面上设有辅助触头5,且辅助触头5设在第二触头6端面的中心位置,第一触头4的端面上设有引弧触头3,且引弧触头3在分闸状态下突出于第一触头4的端面,引弧触头3的位置与辅助触头5相对应,在合闸时,引弧触头3与辅助触头5接触,并且辅助触头5挤压着引弧触头3使引弧触头3与第一触头4的端面平齐,使第二触头6能够和第一触头4完全贴合。由于在合闸的过程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引弧触头3和辅助触头5这个位置的距离最短,因此电弧会在这里产生,0018所述第一触头上开有供引弧触头的3端部31穿过的孔41,所述第一导电杆上设有凹槽8,所述引弧触头3的端部31穿过孔41,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通过弹簧2连接在凹槽8内,所述引弧触头3的尾部32的直径大于孔41的直径。采用这个结构,说明书CN104064398A3/3页5将引弧触头3限位在第一导电柱上的凹槽内,不会使引弧触头3从第一触头触头脱落。说明书CN104064398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4398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6439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