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车车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厢式车车厢.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23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1236A21申请号201410318303822申请日20140704B62D33/0420060171申请人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7600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沙岙村机电工业园区72发明人阮卜琴74专利代理机构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33107代理人蔡正保54发明名称一种厢式车车厢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厢式车车厢,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蜂窝板自卸车车厢组装较为繁琐的问题。本厢式车车厢包括厢盖总成、底架总成及后门框总成,厢盖总成下端开口扣合于底架总成上,后门框总成联接于厢盖总成的后端开口。
2、上,底架总成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侧梁、与两侧梁前端相联的前梁和与两侧梁后端相联的后梁,两侧梁之间设置有横梁,该横梁一端与其中一个侧梁固定且该横梁另一端与另一侧梁固定,前梁与两侧梁相联处和后梁与两侧梁相联处均设置有呈杆状的立柱,立柱上端与厢盖总成顶面固定,该立柱的下端与底架总成底面固定,立柱内侧壁分别与箱盖总成中与立柱相邻的两侧壁相抵靠。本厢式车车厢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236ACN104071236A1/1页21一种厢式车车厢,包括厢盖总成。
3、1、底架总成2及后门框总成3,所述的厢盖总成1呈盒状且其下端和后端均具有开口,上述的厢盖总成1下端开口扣合于上述的底架总成2上,所述的后门框总成3联接于上述的厢盖总成1的后端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总成2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侧梁2A、与两侧梁2A前端相联的前梁2B和与两侧梁2A后端相联的后梁2C,所述的两侧梁2A之间设置有横梁2D,该横梁2D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述的侧梁2A固定且该横梁2D另一端与另一侧梁2A固定,所述的前梁2B与两侧梁2A相联处和后梁2C与两侧梁2A相联处均设置有呈杆状的立柱4,所述的立柱4上端与厢盖总成1顶面固定,该立柱4的下端与底架总成2底面固定,所述立柱4内侧壁分别与上。
4、述的箱盖总成1中与立柱4相邻的两侧壁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4上端及下端分别具有向厢盖总成1翻进的包沿4A,位于立柱4上端的包沿4A与厢盖总成1顶面相抵靠,位于立柱4下端的包沿4A与底架总成2底面相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两上述的侧梁2A前端端口处均具有倾斜的接触面一2A2,所述的前梁2B两端端口处均具有与上述接触面一2A2相匹配的接触面二2B1,所述的立柱4内侧具有挡沿4B,该挡沿4B分别与前梁2B顶面和侧梁2A顶面相抵靠使上述的接触面一2A2和接触面二2B1能够紧密接触,上述的前梁2B侧壁与立柱4内壁相抵靠。4根据权利。
5、要求3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两上述的侧梁2A后端端口处均具有倾斜的接触面三2A3,所述的后梁2C两端端口处均具有与上述接触面三2A3相匹配的接触面四2C1,所述的立柱4内侧的挡沿4B分别与后梁2C顶面和侧梁2A顶面相抵靠使上述的接触面三2A3和接触面四2C1能够紧密接触,上述的后梁2C侧壁与立柱4内壁相抵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两上述的侧梁2A及前梁2B上端均具有凸出的挡肩2E,上述的厢盖总成1的内侧壁分别与上述的挡肩2E相抵靠。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两上述的侧梁2A及前梁2B上端均具有凹槽,上述的厢盖总成1的下端位于上述的凹槽内。7根。
6、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D顶部还连接有地板,上述的侧梁2A、后梁2C及前梁2B均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上述地板底面相抵靠的连接部2F。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后梁2C上端具有凸出的定位条2C2且定位条2C2的长度与后梁2C相同,所述的定位条2C2两端外侧均具有缺口2C3,且所述的立柱4内侧的挡沿4B部分卡于该缺口2C3内,该定位条2C2的高度等于上述地板的高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横梁2D两端内侧分别连接有木条,紧固件一端连穿过侧梁2A并固定于横梁2D内侧的木条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厢式车车厢,其特。
7、征在于,上述的侧梁2A内侧具有形状与上述横梁2D端部相匹配的卡槽2A1,所述的横梁2D一端卡接于卡槽2A1内,上述的紧固件一端穿过侧梁2A并固定于横梁2D内侧的木条内。权利要求书CN104071236A1/5页3一种厢式车车厢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厢式车,特别是一种厢式车车厢。背景技术0002厢式车又叫厢式货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特殊种类的厢式车还可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它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传统的厢式车的车厢都是采用钢条作为骨架,并以玻璃钢板作为墙板,导致整个车厢质量偏重。0003对于这种情况,人们已经。
8、意识到这种不足,并进行过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一种铝合金蜂窝板自卸车车厢申请号2013100205238;公开号103057453A,其包括底板、前板、侧板、后板和顶板,各厢板材料为铝合金蜂窝板,除后门的连接外,相邻的各厢板连接处边缘内部预埋有铝柱,铝柱上钻有孔,同时相邻的各厢板连接处内侧装有作为铝合金骨架的铝合金角件,铝合金骨架通过螺栓和铝合金蜂窝板内预埋的铝柱连接,后板通过铝制的后门上铰链与侧板上装有的铝合金槽钢连接,与后门上铰链连接的侧板和后板部位的铝合金蜂窝板内也分别预埋有加强铝柱,在加强铝柱上钻有孔,并分别通过螺栓将加强铝柱与侧板和后板连接在一起。0004该铝合金蜂窝板自。
9、卸车车厢通过采用铝合金蜂窝板作为各厢板的材料能够大大降低该车厢的重量。但该车厢的厢板连接时,先通过在各厢板连接处边缘内部预埋有铝柱并在铝柱上钻孔,接着各厢板连接处还设有铝合金角件,最后通过螺栓将铝合金角件和铝柱连接在一起使相邻厢板连接在一起,这一连接过程较为繁琐,比较费时和费力。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组装方便的厢式车车厢。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厢式车车厢,包括厢盖总成、底架总成及后门框总成,所述的厢盖总成呈盒状且其下端和后端均具有开口,上述的厢盖总成下端开口扣合于上述的底架总成上,所述的后门框总成联接于上述的厢盖总成的后端。
10、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总成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侧梁、与两侧梁前端相联的前梁和与两侧梁后端相联的后梁,所述的两侧梁之间设置有横梁,该横梁一端与其中一个上述的侧梁固定且该横梁另一端与另一侧梁固定,所述的前梁与两侧梁相联处和后梁与两侧梁相联处均设置有呈杆状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上端与厢盖总成顶面固定,该立柱的下端与底架总成底面固定,上述的立柱内侧壁分别与上述的箱盖总成中与立柱相邻的两侧壁相抵靠。0007立柱上端与厢盖总成固定且其下端与底架总成固定,限制了厢盖总成的上下移动;立柱内侧壁分别与上述的箱盖总成中与立柱相邻的两侧壁相抵靠,限制了厢盖总成的前后或左右移动,采用以上设置,通过立柱将厢盖总成各方。
11、向进行限位,使厢盖总成稳定地扣合在底架总成上,且厢盖总成并不需要通过紧固件或粘贴剂固定在底架总成上,具有安说明书CN104071236A2/5页4装方便、连接牢靠的优点。0008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所述的立柱上端及下端分别具有向厢盖总成翻进的包沿,位于立柱上端的包沿与厢盖总成顶面相抵靠,位于立柱下端的包沿与底架总成底面相抵靠。0009即立柱通过上下设置的包沿分别与厢盖总成顶面及底架总成底面通过紧配合地方式固定,使立柱能够稳定固定。0010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两上述的侧梁前端端口处均具有倾斜的接触面一,所述的前梁两端端口处均具有与上述接触面一相匹配的接触面二,所述的立柱内侧具有挡沿,该挡沿分。
12、别与前梁顶面和侧梁顶面相抵靠使上述的接触面一和接触面二能够紧密接触,上述的前梁侧壁与立柱内壁相抵靠。0011立柱通过位于立柱下端的包沿和立柱内侧的挡沿来限定前梁的上下移动,且同时可以使立柱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前梁侧壁与立柱内壁相抵靠来限定前梁向左移动;侧梁上的接触面一和前梁上的接触面二紧密接触,来限定前梁的前后及向右移动;采用上述的设计,对前梁各个方向进行限位,使前梁两端稳定地固定在立柱内,且前梁并不需要通过紧固件或粘贴剂固定在立柱上,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牢靠的优点。0012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两上述的侧梁后端端口处均具有倾斜的接触面三,所述的后梁两端端口处均具有与上述接触面三相匹配的接触面四。
13、,所述的立柱内侧的挡沿分别与后梁顶面和侧梁顶面相抵靠使上述的接触面三和接触面四能够紧密接触,上述的后梁侧壁与立柱内壁相抵靠。0013立柱通过位于立柱下端的包沿和立柱内侧的凸起来限定后梁的上下移动,且同时可以使立柱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后梁侧壁与立柱内壁相抵靠来限定后梁向左移动;侧梁上的接触面三和后梁上的接触面四紧密接触,来限定后梁的前后及向右移动;采用上述的设计,对后梁各个方向进行限位,使后梁两端稳定地固定在立柱内,且后梁并不需要通过紧固件或粘贴剂固定在立柱上,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牢靠的优点。0014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两上述的侧梁及前梁上端均具有凸出的挡肩,上述的厢盖总成的内侧壁分别与上述的挡。
14、肩相抵靠。0015本厢式车车厢装配时,先将厢盖总成扣合在底架总成上,然后再安装立柱;由于安装立柱的时候所需的力会比较大,通过设置挡肩,在安装立柱的时候对厢盖总成进行限位,防止厢盖总成移动影响立柱的正常安装。0016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两上述的侧梁及前梁上端均具有凹槽,上述的厢盖总成的下端位于上述的凹槽内。0017安装立柱时,凹槽对厢盖总成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厢盖总成移动影响立柱的正常安装。0018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所述的横梁顶部还连接有地板,上述的侧梁、后梁及前梁均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上述地板底面相抵靠的连接部。采用这样的设计,地板可以通过紧固件之间连接在连接部上或者地板通过粘贴剂之间固定在。
15、连接部上,具有装配地板方便的优点。0019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上述的横梁两端内侧分别连接有木条,紧固件一端穿过侧梁并固定于横梁内侧的木条内。横梁两端内侧分别连接有木条,可以增加紧固件的锁紧说明书CN104071236A3/5页5程度,使横梁与侧梁的连接更加牢靠;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钉等机械紧固零件。0020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上述的侧梁内侧具有形状与上述横梁端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横梁一端卡接于卡槽内,上述的紧固件一端穿过侧梁并固定于横梁内侧的木条内。0021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上述的后梁上端具有凸出的定位条且定位条的长度与后梁相同,所述的定位条两端外侧均具有缺口,所述的立柱内侧的挡沿部。
16、分卡于缺口内,该定位条的高度等于上述地板的高度。0022立柱内侧的挡沿部分位于缺口内,且在挡沿的作用下,接触面三和接触面四紧密接触;采用这样的设计,方便后门框总成的安装;方便货物装入到车厢内;防止地板与连接部脱离时,与后门框总成相撞或直接掉落到车厢外。0023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上述的厢盖总成包括一对平行的侧墙、连接在两侧墙前端的前墙、盖于两侧墙和前墙上端的顶盖及呈U形的骨架,上述的侧墙、前墙及顶盖均包括内板和外板,上述的内板连接在骨架内侧,上述的外板连接在骨架外侧。0024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所述的骨架包括均呈杆状的骨架一、骨架二和骨架三,所述的骨架二位于骨架一和骨架三之间,所述的骨架一。
17、和骨架三上端内侧均连接有木条,所述的骨架二两端内侧均连接有木条,紧固件一端贯穿骨架一并固定在骨架二一端内侧的木条上,紧固件一端贯穿骨架三并固定在骨架二另一端内侧的木条上。0025通过设置木条,可以增加紧固件的锁紧程度,使横梁与侧梁的连接更加牢靠。0026在上述的厢式车车厢中,上述的骨架由铝型材制成。铝型材具有质量轻、强度大、不易被氧化等优点;采用铝型材作为骨架,在减轻车厢重量的同时,能够增强车厢的强度。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厢式车车厢具有以下优点00281、通过立柱上端与厢盖总成固定且其下端与底架总成固定,及厢盖总成相邻的两侧面均与立柱内壁相抵靠,对厢盖总成的各方向进行限位,具有安装方便,。
18、连接牢靠的优点。00292、通过立柱下端的包沿、立柱内侧的挡沿、前梁侧壁与立柱内壁相抵靠、接触部一和接触部二紧密接触,对前梁的各方向进行限位,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牢靠的优点。00303、通过立柱下端的包沿、立柱内侧的挡沿、后梁侧壁与立柱内壁相抵靠、接触部一和接触部二紧密接触,对后梁的各方向进行限位,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牢靠的优点。00314、通过侧梁及前梁上端均设置与厢盖总成内侧壁抵靠的挡肩,方便立柱的安装。附图说明0032图1是本厢式车车厢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0033图2是本厢式车车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34图3是骨架的结构示意图;0035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0036图5是底架总成的结构。
19、示意图;0037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0038图7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0039图8是底架总成与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071236A4/5页60040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0041图10是图8中E处的放大图;0042图11是侧梁的结构示意图;0043图12是侧梁的结构示意图;0044图13是后梁的结构示意图;0045图14是前梁的结构示意图;0046图15是立柱的结构示意图。0047图中,1、厢盖总成;1A、侧墙;1B、顶盖;1C、内板;1D、外板;1F、骨架;1F1、骨架一;1F2、骨架二;1F3、骨架三;2、底架总成;2A、侧梁;2A1、卡槽;2A2、接触面一;2A。
20、3、接触面三;2B、前梁;2B1、接触面二;2C、后梁;2C1、接触面四;2C2、定位条;2C3、缺口;2D、横梁;2E、挡肩;2F、连接部;3、后门框总成;3A、铰链;3B、门板;4、立柱;4A、包沿;4B、挡沿;5、木条。具体实施方式0048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0049如图1所示,本厢式车车厢包括厢盖总成1、底架总成2及后门框总成3、立柱4等组成。其中,厢盖总成1呈盒状,且厢盖总成1下端和后端均具有开口,厢盖总成1下端开口扣合于上述的底架总成2上,后门框总成3联接于上述的厢盖总成1的后端开口上。0050具体来说,。
21、如图2和、图3和图4所示,厢盖总成1包括一对平行的侧墙1A、连接在两侧墙1A前端的前墙、盖于两侧墙1A和前墙上端的顶盖1B及U形骨架1F,侧墙1A、前墙及顶盖1B均包括内板1C和外板1D,其中内板1C连接在骨架1F内侧,外板1D连接在骨架1F外侧。骨架1F包括均呈杆状的骨架一1F1、骨架二1F2和骨架三1F3,骨架二1F2位于骨架一1F1和骨架三1F3之间,骨架一1F1和骨架三1F3上端内侧均连接有木条5,骨架二1F2两端内侧均连接有木条5,紧固件一端贯穿骨架一1F1并固定在骨架二1F2一端内侧的木条5上使骨架一1F1和骨架二1F2固定在一起,紧固件一端贯穿骨架三1F3并固定在骨架二1F2另一。
22、端内侧的木条5上使骨架二1F2和骨架三1F3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骨架1F由铝型材制成。0051如图5所示,底架总成2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侧梁2A、联接在两侧梁2A前端的前梁2B、联接在两侧梁2A后端的后梁2C及位于两侧梁2A之间的横梁2D。其中,横梁2D两端分别与两侧梁2A固定。具体来说,侧梁2A内侧具有形状与横梁2D相匹配的卡槽2A1且横梁2D一端卡接在卡槽2A1内。紧固件穿过侧梁2A并位于横梁2D内将横梁2D牢固地固定在两侧之间。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钉等机械紧固零件。在本实施例中,侧梁2A、前梁2B、后梁2C及横梁2D均由钢条制成。0052如图1、图8、图9和图10所示,两侧梁2。
23、A与前梁2B地联接处及后梁2C与两侧梁2A地联接处均设置有呈杆状的立柱4,即立柱4的数量有4个。如图15所示,立柱4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具有向厢盖总成1翻进的包沿4A,且位于立柱4上端的包沿4A与厢盖总成1顶面相抵靠,位于立柱4下端的包沿4A与底架总成2底面相抵靠,使立柱4牢靠地与厢盖总成1及底架总成2连接。立柱4内侧壁分别与上述的箱盖总成1中与立柱4相邻的两侧说明书CN104071236A5/5页7壁相抵靠。通过立柱4对厢盖总成1的各个方向进行限位,使厢盖总成1稳定地扣合在底架2总成上。0053如图11和图14所示,两侧梁2A前端端口处均具有倾斜的接触面一2A2,前梁2B两端端口处均具有与接触面。
24、一2A2相匹配的接触面二2B1,立柱4内侧具有挡沿4B,该挡沿4B分别与前梁2B顶面和侧梁2A顶面相抵靠使接触面一2A2和接触面二2B1能够紧密接触,且此时,前梁2B侧壁与立柱4内壁相抵靠。0054如图6和图7所示,两侧梁2A及前梁2B上端均具有凸出的挡肩2E,且厢盖总成1的内侧壁分别与挡肩2E相抵靠。挡肩2E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在安装立柱4时,厢盖总成1发生移位。自然,两侧梁2A及前梁2B上端均具有凹槽且厢盖总成1的内侧壁下端位于凹槽内也能够防止在安装立柱4时厢盖总成1发生移位。0055如图7、图12和图13所示,两前梁2A前端端口处均具有倾斜的接触面三2A3,后梁2C两端端口处均具有与接。
25、触面三2A3相匹配的接触面四2C1,立柱4内侧的挡沿分4B别与前梁2B顶面和侧梁2A顶面相抵靠使接触面三2A1和接触面2C1四能够紧密接触,且此时,后梁2C侧壁与立柱4内壁相抵靠。0056横梁2D上铺设有地板,具体来说,侧梁2A、后梁2C及前梁2B均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地板底面相抵靠的连接部2F。装配时,可以通过紧固件将地板固定在连接部2F上或者通过结构胶粘接在连接部2F上。如图7所示,后梁2C上端还具有凸出的定位条2C2,该定位条2C2的长度与后梁2C相同且该定位条2C2的高度等于或高于地板的高度,用来防止地板与连接部2F脱离时,与后门框总成3相撞或直接掉落到车厢外。定位条2C2两端外侧均具有。
26、缺口2C3,立柱4内侧的挡沿4B部分位于缺口2C3内,且在挡沿4B的作用下,接触面三2A3和接触面四2C1紧密接触。0057如图1所示,后门框总成3包括铰链3A和门板3B,在本实施例中,门板3B的数量为2个,两门板3B上分别连接有铰链3A,且铰链3A的另一端固定在相邻的立柱4上。进一步优化,门板3B也由内板、外板及铝型材组成,内板与铝型材内侧相连,外板与铝型材外侧相连。铰链3A一端固定在铝型材上。具体来说,铝型材内侧连接有木条,紧固件一端穿过铰接3A并固定在木条内将铝型材与铰链3A固定。0058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厢式车车厢的强度和美观程度,在两侧梁2A、后梁2C及箱盖总成1顶部均连接有铝型材护边。
27、,且铝型材护边位于相邻两立柱4之间。说明书CN104071236A1/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2/1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3/14页10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04/14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15/14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26/14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37/14页14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48/14页15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59/14页16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610/14页17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711/14页18图12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812/14页19图13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1913/14页20图14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2014/14页21图15说明书附图CN104071236A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