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573660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01744.8

申请日:

20161205

公开号:

CN108142177A

公开日:

2018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3/00

主分类号:

A01G13/00

申请人:

张瑞芹

发明人:

张瑞芹

地址:

266232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人民政府

优先权:

CN20161110174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属于蔬菜疾病防治领域,为解决目前丝瓜炭疽病防治技术的不足,采取无病田种植、轮作、土壤处理、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手段,达到防治丝瓜炭疽病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无病田,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在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携带病菌,常用的方法有:温汤种:用55℃的温汤浸种15分钟,后移入冷水中浸种催芽,药剂浸种:用福尔马林的1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洗净催芽;或用冰醋酸的100倍液浸种半小时,清水洗净后再催芽;轮作: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土壤处理:利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或用药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一般用50%多菌灵或50%炭疽福美,按每平方米8克,与地表土壤混匀,也可用夏季闷棚法,使土壤温度升至50℃以上消灭病菌;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上述措施,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疾病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丝瓜炭疽病在各生长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发病较重。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蔓及果实。叶片病斑近圆形,边缘分界不明晰,黑褐色,具轮纹。叶柄、茎蔓病斑黄褐色,椭圆或近圆形,稍凹陷。果实病斑初呈水渍状,圆形或不定型,凹陷。潮湿时病斑出现粉红色粘稠物,干燥的条件下,病斑逐渐开裂并露出果肉。病害严重时,全株枯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丝瓜炭疽病防治技术的不足,发明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在无病田,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在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携带病菌。常用的方法有: 温汤种:用55℃的温汤浸种15分钟,后移入冷水中浸种催芽。 药剂浸种:用福尔马林的1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洗净催芽;或用冰醋酸的100倍液浸种半小时,清水洗净后再催芽。2、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3、土壤处理: 利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或用药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一般用50%多菌灵或50%炭疽福美,按每平方米8克,与地表土壤混匀。也可用夏季闷棚法,使土壤温度升至50℃以上消灭病菌。4、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上述措施,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没有额外的成本投入,能有效地防治丝瓜炭疽病,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1、在无病田,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菌。在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携带病菌。常用的方法有: 温汤种:用55℃的温汤浸种15分钟,后移入冷水中浸种催芽。 药剂浸种:用福尔马林的1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洗净催芽;或用冰醋酸的100倍液浸种半小时,清水洗净后再催芽。2、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3、土壤处理: 利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或用药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一般用50%多菌灵或50%炭疽福美,按每平方米8克,与地表土壤混匀。也可用夏季闷棚法,使土壤温度升至50℃以上消灭病菌。4、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上述措施,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01744.8 (22)申请日 2016.12.05 (71)申请人 张瑞芹 地址 266232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 人民政府 (72)发明人 张瑞芹 (51)Int.Cl.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 (57)摘要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 属于蔬菜疾病 防治领域, 为解决目前丝瓜炭疽病防治技术的不 足, 采取无病田种植、 轮作、 土壤处理、 栽培管理、 药剂防治等手段, 达到防治丝瓜炭疽病的目的。 。

2、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142177 A 2018.06.12 CN 108142177 A 1.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 其特征在于: 在无病田, 或无病植株上留种, 防止种子 带菌, 在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以消灭携带病菌, 常用的方法有: 温汤种: 用55 的温汤浸种15分钟, 后移入冷水中浸种催芽, 药剂浸种: 用福尔马林的100倍液浸种30分钟, 后洗净催芽; 或用冰醋酸的100倍液浸种半小时, 清水洗净后再催芽; 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 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土壤处理: 利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 或用药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一 般用50多菌灵或50炭疽福美, 。

3、按每平方米8克, 与地表土壤混匀, 也可用夏季闷棚法, 使 土壤温度升至50以上消灭病菌; 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 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栽培, 施足 基肥, 增施磷、 钾肥; 雨季及时排水; 及时清洁田园, 清除病株残体, 深埋或烧毁, 上述措施, 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80 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异菌脲可湿性 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间隔710天喷药1次, 。

4、连续防治45 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142177 A 2 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蔬菜疾病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丝瓜炭疽病在各生长期都可发生, 以生长中、 后期发病较重。 主要为害叶片、 叶柄、 茎蔓及果实。 叶片病斑近圆形, 边缘分界不明晰, 黑褐色, 具轮纹。 叶柄、 茎蔓病斑黄褐色, 椭 圆或近圆形, 稍凹陷。 果实病斑初呈水渍状, 圆形或不定型, 凹陷。 潮湿时病斑出现粉红色粘 稠物, 干燥的条件下, 病斑逐渐开裂并露出果肉。 病害严重时, 全株枯死。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丝瓜炭疽病防治技术的不足。

5、, 发明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 术。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 在无病田, 或无病植株上留种, 防止种子带菌。 在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以 消灭携带病菌。 常用的方法有: 温汤种: 用55的温汤浸种15分钟, 后移入冷水中浸种催 芽。 药剂浸种: 用福尔马林的100倍液浸种30分钟, 后洗净催芽; 或用冰醋酸的100倍液浸种 半小时, 清水洗净后再催芽。 2、 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3、 土壤处理: 利 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 或用药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一般用50多菌灵或50炭疽福美, 按 每平方米8克, 与地表土壤混匀。 也。

6、可用夏季闷棚法, 使土壤温度升至50以上消灭病菌。 4、 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 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栽培。 施足基肥, 增施磷、 钾肥; 雨季及时排 水; 及时清洁田园, 清除病株残体, 深埋或烧毁。 上述措施, 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5、 药剂防 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0800倍液, 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间隔710天喷药1次, 连续防治45次。 技术效果。

7、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可以实现一项丝瓜炭疽病防治的技术, 该 方法操作简单, 效果好, 没有额外的成本投入, 能有效地防治丝瓜炭疽病, 降低病情的发生 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05 1、 在无病田, 或无病植株上留种, 防止种子带菌。 在催芽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 理, 以消灭携带病菌。 常用的方法有: 温汤种: 用55的温汤浸种15分钟, 后移入冷水中浸 种催芽。 药剂浸种: 用福尔马林的100倍液浸种30分钟, 后洗净催芽; 或用冰醋酸的100倍液 浸种半小时, 清水洗净后再催芽。 2、 轮作: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3、 土壤处理: 利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

8、, 或用药剂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一般用50多菌灵或50炭疽福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142177 A 3 按每平方米8克, 与地表土壤混匀。 也可用夏季闷棚法, 使土壤温度升至50以上消灭病菌。 4、 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 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栽培。 施足基肥, 增施磷、 钾肥; 雨季及时排 水; 及时清洁田园, 清除病株残体, 深埋或烧毁。 上述措施, 均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5、 药剂防 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0800倍液, 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间隔710天喷药1次, 连续防治45次。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142177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