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土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管式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供给植物矿物营养所需要的人工配制营养液来种植植物(如蔬菜、果蔬等)的无土栽培逐渐普及。
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固定的双层管道立体栽培装置,通过钢架结构固定栽培管道,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由于栽培管道均固定,可移动性较差,一般用于叶菜类蔬菜的农业生产,适用范围较小。
(2)用户不能对相邻两层之间的上下距离进行调节,使用不便,难以满足小批量种植植物的家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管式栽培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多管式栽培装置,包括:多层栽培管道,多层栽培管道自上而下设置,每一层栽培管道,包括:悬挂部,设于栽培管道的外表面,用于配合固定;栽培孔,设于栽培管道的顶部,用于放置植物;注液口,设于栽培管道的外表面,与栽培管道的内部连通;排液口,设于栽培管道的外表面,与栽培管道的内部连通,其中,液体经注液口流入栽培管道的内部,为放置在栽培孔内的植物供液,液体经排液口从栽培管道的内部流出;悬挂件,与栽培管道的悬挂部可拆卸连接,用于将下一层的栽培管道悬挂至相邻的上一层的栽培管道以及将多层栽培管道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以配合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层栽培管道自上而下设置,并通过悬挂件与设于栽培管道的外表面的悬挂部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多层栽培管道的悬挂组装,一方面,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拆卸组装便利性,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适用范围,再一方面,多管式栽培装置可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能够满足小批量种植植物的家用需求,具有一定的观赏装饰效果。
通过设于栽培管道的顶部的栽培孔可以来放置植物,通过设于栽培管道的外表面且与栽培管道的内部连通的注液口,可以向栽培管道的内部注入液体,比如清水或者营养液,为栽培孔内的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通过设于栽培管道的外表面且与栽培管道的内部连通的排液口,可以将栽培管道内部多余的液体排出,实现栽培管道内部液体的流动和更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储液容器,用于储存向栽培孔内的植物供给的液体;注液泵,与储液容器相连或放置于储液容器内,用于将储液容器内的液体输送至栽培管道内;注液管道,注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注液泵相连,注液管道的出液口与注液口相连,其中,注液泵将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吸入,经由注液管道,输送至栽培管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储液容器来储存向栽培孔内的植物供给的液体,通过与储液容器相连或放置于储液容器内的注液泵,可以为液体提供动能,将储液容器内的液体输送至栽培管道内,通过与注液泵以及栽培管道的注液口相连的注液管道,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输送,进一步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回液管道,回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排液口相连,回液管道的出液口与储液容器相连,其中,栽培管道内的液体经由回液管道流回储液容器,以循环利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回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排液口相连,回液管道的出液口与储液容器相连,有利于栽培管道内的多余液体经由回液管道流回储液容器,以循环利用,一方面,使得栽培管道内的液体维持适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节约了资源。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液管道的出液口与最上层的栽培管道的注液口相连,回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最下层的栽培管道的排液口相连,多管式栽培装置,还包括:循环管道,用于连接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的注液口和排液口,其中,液体经注液管道的出液口和最上层的栽培管道的注液口进入最上层的栽培管道内,然后液体由最上层的栽培管道的排液口经循环管道和相邻的下一层的栽培管道的注液口,流入下一层的栽培管道内,直至流入最下层的栽培管道内后,经最下层的栽培管道的排液口和回液管道的进液口流入回液管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注液管道的出液口与最上层的栽培管道的注液口相连,回液管道的进液口与最下层的栽培管道的排液口相连,以及连接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的注液口和排液口的循环管道,使得整个多管式栽培装置内的液体形成循环,液体在多层栽培管道内蛇形流动,在最上层的栽培管道内的液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流向下一层栽培管道,因有重力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注液泵的能耗,同时也有利于节约液体,节约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悬挂部为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悬挂部,使得栽培管道可以配合固定,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根据栽培管道的管径进行选择,个数由栽培管道的长度来确定,一般在栽培管道上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悬挂受力的平衡性,提高多管式栽培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可以焊接固定在栽培管道外表面,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栽培管道外表面。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悬挂件为绳索、直杆、弹簧中任意一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绳索、直杆、弹簧中任意一种作为悬挂件,保障了悬挂的牢靠性,而且悬挂件的长度可以进行调整选择,有利于实现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进一步提高多管式栽培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液口的位置高度不低于排液口的位置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注液口的位置高度不低于排液口的位置高度,一方面,减少了栽培管道内的液体直接从注液口内流出现象的发生,减少了液体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得液体可以依靠重力和压力在栽培管道内流动,减少了额外的供能,再一方面,使得栽培管道内的液体在达到排液口的位置高度时才会向外排出,使得栽培管道内的液体维持适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排液口的位置高度高于栽培管道的底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排液口的位置高度高于栽培管道的底部,有利于维持一定的液位高度,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注液泵为容积式水泵或叶片式水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容积式水泵或叶片式水泵作为注液泵,体积较小,减小了空间的占用,而且启动较快,提高了注液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定时装置,与注液泵相连,用于控制注液泵的启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与注液泵相连的定时装置,可以控制注液泵的启停,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向多层栽培管道内注入液体,减少了因注液泵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下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因注入液体不及时而导致的影响植物生长,进一步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便利性,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多层栽培管道自上而下设置,悬挂件与栽培管道的悬挂部可拆卸连接,将下一层的栽培管道悬挂至相邻的上一层的栽培管道以及将多层栽培管道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实现了悬挂组装,一方面,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适用范围,再一方面,多管式栽培装置可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能够满足小批量种植植物的家用需求,具有一定的观赏装饰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管式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管式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栽培管道,104悬挂部,106悬挂件,108栽培孔,110注液口,112排液口,114储液容器,116注液泵,118注液管道,120回液管道,122循环管道,124定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管式栽培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管式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管式栽培装置,包括:多层栽培管道102,多层栽培管道102自上而下设置,每一层栽培管道102,包括:悬挂部104,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用于配合固定;栽培孔108,设于栽培管道102的顶部,用于放置植物;注液口110,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与栽培管道102的内部连通;排液口112,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与栽培管道102的内部连通,其中,液体经注液口110流入栽培管道102的内部,为放置在栽培孔108内的植物供液,液体经排液口112从栽培管道102的内部流出;悬挂件106,与栽培管道102的悬挂部104可拆卸连接,用于将下一层的栽培管道102悬挂至相邻的上一层的栽培管道102以及将多层栽培管道102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以配合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多层栽培管道102自上而下设置,并通过悬挂件106与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的悬挂部104可拆卸连接,实现了多层栽培管道102的悬挂组装,一方面,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拆卸组装便利性,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10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适用范围,再一方面,多管式栽培装置可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能够满足小批量种植植物的家用需求,具有一定的观赏装饰效果。
通过设于栽培管道102的顶部的栽培孔108可以来放置植物,通过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且与栽培管道102的内部连通的注液口110,可以向栽培管道102的内部注入液体,比如清水或者营养液,为栽培孔108内的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通过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且与栽培管道102的内部连通的排液口112,可以将栽培管道102内部多余的液体排出,实现栽培管道102内部液体的流动和更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悬挂部104为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悬挂部104,使得栽培管道102可以配合固定,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根据栽培管道102的管径进行选择,个数由栽培管道102的长度来确定,一般在栽培管道102上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悬挂受力的平衡性,提高多管式栽培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可以焊接固定在栽培管道102外表面,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栽培管道102外表面。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悬挂件106为绳索、直杆、弹簧中任意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绳索、直杆、弹簧中任意一种作为悬挂件106,保障了悬挂的牢靠性,而且悬挂件106的长度可以进行调整选择,有利于实现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10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进一步提高多管式栽培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注液口110的位置高度不低于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注液口110的位置高度不低于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一方面,减少了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直接从注液口110内流出现象的发生,减少了液体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得液体可以依靠重力和压力在栽培管道102内流动,减少了额外的供能,再一方面,使得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在达到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时才会向外排出,使得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维持适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如图1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高于栽培管道102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高于栽培管道102的底部,有利于维持一定的液位高度,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
具体地,比如每层一个栽培管道,由上到下设三层,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一层是最上层栽培管道,将第一层栽培管道通过绳索穿过管道卡扣,悬挂在房顶上,其中绳索可以为1-2m,绳索的悬挂长度可以调节,然后栽培管道可以为1m,并对称的设2个管道卡扣,这样可以使得受力比较均衡,然后通过绳索穿过第一层栽培管道的管道卡扣和第二层栽培管道的管道卡扣,进行悬挂安装,之后通过绳索穿过第二层栽培管道的管道卡扣和第三层栽培管道的管道卡扣,进行悬挂安装,然后在栽培孔内放置植物,从在栽培管道顶部的注液口手动加入营养液或清水,直至液体水位达到排液口的位置高度,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营养成分。
实施例2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管式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管式栽培装置,包括:多层栽培管道102,多层栽培管道102自上而下设置;悬挂件106,与栽培管道102的悬挂部104可拆卸连接,用于将下一层的栽培管道102悬挂至相邻的上一层的栽培管道102以及将多层栽培管道102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以配合固定,其中,每一层栽培管道102,包括:悬挂部104,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用于配合固定;栽培孔108,设于栽培管道102的顶部,用于放置植物;注液口110,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与栽培管道102的内部连通;排液口112,设于栽培管道102的外表面,与栽培管道102的内部连通。
如图2所示,多管式栽培装置,还包括:储液容器114,用于储存向栽培孔108内的植物供给的液体;注液泵116,与储液容器114相连或放置于储液容器114内,用于将储液容器114内的液体输送至栽培管道102内;注液管道118,注液管道118的进液口与注液泵116相连,注液管道118的出液口与注液口110相连,其中,注液泵116将储液容器114内的液体吸入,经由注液管道118,输送至栽培管道102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储液容器114来储存向栽培孔108内的植物供给的液体,通过与储液容器114相连或放置于储液容器114内的注液泵116,可以为液体提供动能,将储液容器114内的液体输送至栽培管道102内,通过与注液泵116以及栽培管道102的注液口110相连的注液管道118,可以实现对液体的输送,进一步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便利性。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回液管道120,回液管道120的进液口与排液口112相连,回液管道120的出液口与储液容器114相连,其中,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经由回液管道120流回储液容器114,以循环利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回液管道120的进液口与排液口112相连,回液管道120的出液口与储液容器114相连,有利于栽培管道102内的多余液体经由回液管道120流回储液容器114,以循环利用,一方面,使得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维持适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节约了资源。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注液管道118的出液口与最上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注液口110相连,回液管道120的进液口与最下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排液口112相连,多管式栽培装置,还包括:循环管道122,用于连接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102的注液口110和排液口112,其中,液体经注液管道118的出液口和最上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注液口110进入最上层的栽培管道102内,然后液体由最上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排液口112经循环管道122和相邻的下一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注液口110,流入下一层的栽培管道102内,直至流入最下层的栽培管道102内后,经最下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排液口112和回液管道120的进液口流入回液管道12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注液管道118的出液口与最上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注液口110相连,回液管道120的进液口与最下层的栽培管道102的排液口112相连,以及连接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102的注液口110和排液口112的循环管道122,使得整个多管式栽培装置内的液体形成循环,液体在多层栽培管道102内蛇形流动,在最上层的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流向下一层栽培管道102,因有重力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注液泵116的能耗,同时也有利于节约液体,节约资源。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悬挂部104为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悬挂部104,使得栽培管道102可以配合固定,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根据栽培管道102的管径进行选择,个数由栽培管道102的长度来确定,一般在栽培管道102上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悬挂受力的平衡性,提高多管式栽培装置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管道卡扣、管道卡环和管道卡钩可以焊接固定在栽培管道102外表面,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栽培管道102外表面。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悬挂件106为绳索、直杆、弹簧中任意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绳索、直杆、弹簧中任意一种作为悬挂件106,保障了悬挂的牢靠性,而且悬挂件106的长度可以进行调整选择,有利于实现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10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进一步提高多管式栽培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注液口110的位置高度不低于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注液口110的位置高度不低于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一方面,减少了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直接从注液口110内流出现象的发生,减少了液体的浪费,另一方面,使得液体可以依靠重力和压力在栽培管道102内流动,减少了额外的供能,再一方面,使得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在达到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时才会向外排出,使得栽培管道102内的液体维持适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高于栽培管道102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排液口112的位置高度高于栽培管道102的底部,有利于维持一定的液位高度,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注液泵116为容积式水泵或叶片式水泵。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容积式水泵或叶片式水泵作为注液泵116,体积较小,减小了空间的占用,而且启动较快,提高了注液的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定时装置124,与注液泵116相连,用于控制注液泵116的启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与注液泵116相连的定时装置124,可以控制注液泵116的启停,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向多层栽培管道102内注入液体,减少了因注液泵116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下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因注入液体不及时而导致的影响植物生长,进一步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便利性,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
比如,每层一个栽培管道,由绳索通过管道卡扣自上而下连接形成自上而下的悬挂式多层栽培管道,可以悬挂在房顶等地方,形成自上垂下的一条绿植帘幕,整个多管式栽培装置组装完成后,储液容器内加注营养液,连通注液泵及定时装置电源,定时装置设定好注液泵的启停时间,当到达灌溉时间点时,定时装置开启,注液泵启动,通过注水管道向最上层栽培有植物的栽培管道内注入营养液,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营养液从排液口流出,通过循环管道流入下一层的栽培管道,直至经过最下层的栽培管道的排液口,通过回液管道流回储液容器,形成循环,由于栽培管道内会有一定的营养液留存,所以可以根据需求设定灌溉时间,有利于节约能源损耗,其中,营养液也可以替换为清水或者其他液体物质,以为植物提供适量的营养成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管式栽培装置,通过多层栽培管道自上而下设置,悬挂件与栽培管道的悬挂部可拆卸连接,将下一层的栽培管道悬挂至相邻的上一层的栽培管道以及将多层栽培管道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实现了悬挂组装,一方面,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相邻的两层栽培管道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高了多管式栽培装置的适用范围,再一方面,多管式栽培装置可悬挂至外界指定位置,能够满足小批量种植植物的家用需求,具有一定的观赏装饰效果。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