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0740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29 CN 203407405 U (21)申请号 201320490491.3 (22)申请日 2013.08.13 A21B 3/18(2006.01) (73)专利权人 新麦机械 (无锡) 有限公司 地址 21419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 友谊北路 312 号 (72)发明人 吕国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2228 代理人 孙力坚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 模装置, 包。
2、括机架, 于所述机架上装置减速电机, 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分别与 履带输送机构、 吐司输送机构及真空循环装置连 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利用风机控 制真空循环装置上的真空杯产生吸力, 使经过各 真空杯的吐司与吐司盒分离, 有效的实现了脱模 过程的自动化, 省时省力,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提高了吐司脱模过程的安全性, 提高了企业 生产效率及卫生条件。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
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07405 U CN 203407405 U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机架 (1) , 于所述机架 (1) 上装置减速电机 (3) , 所述减速电机 (3) 的输出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分别与履带输送机构 (4) 、 吐司输送机构 (5) 及真空循环装置 (6) 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链轮传 动机构包括与减速电机 (3) 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机链轮 (1001) , 所述电机链轮 (1001) 通过链 条 (1002) 顺序连接第一张紧链轮 (1。
4、003) 、 履带传动链轮 (1004) 及吐司输送大链轮 (1005) , 所述吐司输送大链轮 (1005)与吐司输送小链轮 (1006)同轴布置, 所述吐司输送小链轮 (1006) 通过链条 (1002) 顺序连接第二张紧链轮 (1007) 、 真空传动链轮 (1008) 。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履 带输送机构 (4) 包括与履带传动链轮 (1004) 同轴布置的第一主动轮组 (405) , 所述第一主 动轮组 (405) 通过第一履带 (404) 与第一从动轮组 (401) 连接形成转动副。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
5、2 所述的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吐 司输送机构包括与吐司输送小链轮 (1006) 、 吐司输送大链轮 (1005) 同轴布置的第二主动 轮组 (503) , 所述第二主动轮组 (503) 通过输送链条 (505) 与第二从动轮组连接形成转动 副, 互为对称的输送链条 (505) 之间连接多根钢丝 (502) , 形成供吐司置放的吐司输送带。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真 空循环装置包括与真空传动链轮 (1008) 同轴布置的第三主动轮组 (601) , 所述第三主动轮 (601) 组通过第二履带 (。
6、602) 与第三从动轮组 (613) 连接形成转动副, 位于第二履带 (602) 上并排布置多个与真空腔室连接的真空杯 (604) , 互为相邻且并排布置的各真空杯 (604) 呈错位布置 ; 所述真空腔室通过抽风管 (201) 与风机 (2) 连接 ; 所述真空腔室位于第二履带 (602) 围成的密闭空间内。 6.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 主动轮组 (405) 通过第一转动轴 (406) 与第一主动轮安装座 (403) 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轮 组 (401) 通过第二转动轴 (402) 与第一从轮轮安装座 (407) 连接, 所述第一。
7、主动轮安装座 (403) 、 第一从动轮安装座 (407) 均与机架 (1) 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主 动轮组 (503) 通过第三转动轴 (504) 与第二主动轮安装座 (501) 连接。 8.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三 主动轮组 (601) 通过第四转动轴 (603) 与第三主动轮安装座 (614) 连接, 所述第三从动轮 组 (613) 通过第五转动轴 (612) 与第三从动轮安装座 (607) 连接, 所述第三从动轮安装座 (607) 与第二履带 (602) 。
8、两侧的纵向横梁 (611) 固接, 所述纵向横梁 (611) 与横向横梁 (606) 固接, 第一调节杆 (605) 及第二调节杆 (608) 贯穿所述横向横梁 (606) 并与机架 (1) 顶部连 接, 所述第一调节杆 (605) 的端部布置第一调节齿轮 (609) ; 所述第二调节杆 (608) 对称布 置, 在第二调节杆 (608) 的端部布置第二调节齿轮 (61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07405 U 2 1/3 页 3 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9、 目前, 国内吐司生产线中吐司与模具的分离均依靠人工方式来进行, 这种人工脱 模的方式费时费力, 同时由于吐司刚出炉时温度较高, 大大提高了人工脱模的不便性, 易造 成烫伤危险, 人工将吐司与模具的分离不干净、 不卫生, 同时还增加了企业的劳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 进行了研究改进,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用 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有效的实现了吐司脱模的自动化, 。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5 一种用于吐司的真空吸取脱模装置, 包括机架, 于所述机架上装置减速电机, 所述 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分别与履带输。
10、送机构、 吐司输送机构及真空循环装置 连接。 0006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 0007 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机链轮, 所述电机链轮通过 链条顺序连接第一张紧链轮、 履带传动链轮及吐司输送大链轮, 所述吐司输送大链轮与吐 司输送小链轮同轴布置, 所述吐司输送小链轮通过链条顺序连接第二张紧链轮、 真空传动 链轮 ; 0008 所述履带输送机构包括与履带传动链轮同轴布置的第一主动轮组, 所述第一主动 轮组通过第一履带与第一从动轮组连接形成转动副 ; 0009 所述吐司输送机构包括与吐司输送小链轮、 吐司输送大链轮同轴布置的第二主动 轮组, 所述第二主动轮组通过输送链条与。
11、第二从动轮组连接形成转动副, 互为对称的输送 链条之间连接多根钢丝, 形成供吐司置放的吐司输送带 ; 0010 所述真空循环装置包括与真空传动链轮同轴布置的第三主动轮组所述第三主动 轮组通过第二履带与第三从动轮组连接形成转动副, 位于第二履带上并排布置多个与真空 腔室连接的真空杯, 互为相邻且并排布置的各真空杯呈错位布置 ; 所述真空腔室通过抽风 管与风机连接。所述真空腔室位于第二履带围成的密闭空间内。 0011 所述第一主动轮组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一主动轮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轮组 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一从轮轮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一主动轮安装座、 第一从动轮安装座均 与机架连接 ; 0012。
12、 第二主动轮组通过第三转动轴与第二主动轮安装座连接 ; 0013 所述第三主动轮组通过第四转动轴与第三主动轮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三从动轮组 通过第五转动轴与第三从动轮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三从动轮安装座与第二履带两侧的纵向 说 明 书 CN 203407405 U 3 2/3 页 4 横梁固接, 所述纵向横梁与横向横梁固接, 第一调节杆及第二调节杆贯穿所述横向横梁并 与机架顶部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布置第一调节齿轮 ; 所述第二调节杆对称布置, 在 第二调节杆的端部布置第二调节齿轮。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利用风机控制真空循环装。
13、置上的真空杯产生吸 力, 使经过各真空杯的吐司与吐司盒分离, 有效的实现了脱模过程的自动化, 省时省力, 降 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提高了吐司脱模过程的安全性, 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及卫生条件。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8 图 3 为图 2 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 1, 于机架 1 上装置减速电机 3, 减速电机 3 的输 出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分别驱动履带输送机构 4、 吐司输送机构 5 及真空循环装置 。
14、6 工作。 0021 如图3所示, 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与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机链轮1001, 电机链轮 1001 通过链条 1002 顺序连接第一张紧链轮 1003、 履带传动链轮 1004 及吐司输 送大链轮 1005, 吐司输送大链轮 1005 与吐司输送小链轮 1006 同轴布置, 吐司输送小链轮 1006 通过链条 1002 顺序连接第二张紧链轮 1007、 真空传动链轮 1008。 0022 如图1、 图2及图3所示, 履带输送机构4包括与履带传动链轮1004同轴布置的第 一主动轮组 405, 第一主动轮组 405 通过第一履带 404 与第一从动轮组 401 连接形成转动 。
15、副。第一主动轮组 405 通过第一转动轴 406 与第一主动轮安装座 403 连接, 所述第一从动 轮组 401 通过第二转动轴 402 与第一从轮轮安装座 407 连接, 所述第一主动轮安装座 403、 第一从动轮安装座 407 均与机架 1 连接。 0023 如图 1、 图 3 所示, 吐司输送机构包括与吐司输送小链轮 1006、 吐司输送大链轮 1005 同轴布置的第二主动轮组 503, 第二主动轮组 503 通过第三转动轴 504 与第二主动轮 安装座 501 连接。第二主动轮组 503 通过输送链条 505 与第二从动轮组 (因视图关系, 第二 从动轮组未示出) 连接形成转动副, 互。
16、为对称的输送链条 505 之间连接多根钢丝 502, 形成 供吐司置放的吐司输送带。 0024 如图、 图 2 及图 3 所示, 真空循环装置包括与真空传动链轮 1008 同轴布置的第 三主动轮组 601, 第三主动轮 601 组通过第二履带 602 与第三从动轮组 613 连接形成转动 副, 第三主动轮组 601 通过第四转动轴 603 与第三主动轮安装座 614 连接, 第三从动轮组 613 通过第五转动轴 612 与第三从动轮安装座 607 连接, 第三从动轮安装座 607 与第二履 带 602 两侧的纵向横梁 611 固接, 纵向横梁 611 与横向横梁 606 固接, 如图 1 所示。
17、, 第一调 节杆 605 及第二调节杆 608 贯穿所述横向横梁 606 并与机架 1 顶部螺纹连接。如图 1、 图 3 所示, 第一调节杆 605 的端部布置第一调节齿轮 609 ; 第二调节杆 608 对称布置, 在第二调 节杆608的端部布置第二调节齿轮610, 第一调节齿轮609与第二调节齿轮610之间通过调 说 明 书 CN 203407405 U 4 3/3 页 5 节链条连接, 位于第二履带 602 上并排布置多个与真空腔室连接的真空杯 604, 互为相邻且 并排布置的各真空杯 604 呈错位布置 ; 真空腔室通过抽风管 201 与风机 2 连接。真空腔室 位于第二履带 602 。
18、围成的密闭空间内。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 0026 如图 1、 图 2 及图 3 所示, 将装置吐司 7 的吐司盒 8 放入履带输送机构 4 的第一履 带上, 启动减速电机 3, 减速电机 3 的输出端转动, 由此驱动电机链轮 1001 随动, 电机链轮 1001通过链条1002带动第一张紧链轮1003及履带传动链轮1004转动, 由于履带传动链轮 1004 通过第一转动轴 406 与第一主动轮组 405 连接, 使第一转动轴 406 转动并带动第一主 动轮组405随动, 第一履带404开始动作, 使装置吐司7的吐司盒8在第一履带404上移动。 同时由于履带传动链轮 10。
19、01 通过链条 1002 驱动吐司输送大链轮 1005 转动, 并且吐司输送 大链轮 1005 通过第三主动轴 504 与第二主动轮组 503 连接, 由此驱动第二主动轮组 503 转 动, 链条 505 随第二主动轮组 503 转动并驱动第二从动轮组 (因视图关系, 第二从动轮组未 示出) 随动, 同时由于吐司输送小链轮 1006 与吐司输送大链轮 1005 也通过第二转动轴 504 连接, 因此吐司输送大链轮1005的转动也带动吐司输送小链轮1006随动, 并通过链条1002 驱动第二张紧链轮 1007 及真空传动链轮 1008 随动, 由于真空传动链轮 1008 与第四转动 轴 603 。
20、同轴布置, 因此驱动第三主动轮 601 转动, 并带动第二履带 602 及第三从动轮组 613 随动形成移动副。当装置吐司 7 的吐司盒 8 经过真空循环装置时, 风机 2 启动, 通过抽风管 201 对真空腔室进行抽真空, 使与真空腔室连接的各真空杯 604 产生吸力, 吐司 7 受吸力与 吐司盒 8 分离, 并吸附在各真空杯 604 上, 并通过第二履带 602 循环绕转, 在绕转至吐司输 送机构上方时, 部分真空杯 604 不产生真空, 使各吐司 7 掉入由钢丝 502 形成的吐司输送带 上, 并进入另一条生产线。同时, 与吐司 7 分离的吐司盒 8 通过第一履带 404 进入也进入到 。
21、另一条生产线, 有效的实现了吐司 7 与吐司盒 8 的分离。 0027 上述第一调节杆 605 及第二调节杆 608 可调节真空循环装置的倾斜角度, 从而实 现使吐司落入吐司输送机构更为安全、 方便。 0028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 范围参见权利要求, 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 式的修改。 说 明 书 CN 203407405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7405 U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7405 U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07405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