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能给写成的文章的汉字附加注音(在汉字旁边注的拼音)的中文文章处理装置。 直到现在,在中文文章处理装置(以下称为中文字处理机)方面,一般表示汉字读音的注音都用英语小字母附注在汉字上面。而汉字的活字是以全身铅空定义的,英语小字母的活字则是以半身铅空定义的。因此,如图14中所示,可在汉字上面标志的字母数只能限制为二个字母。
然而,在上述中文字处理机中,由于汉字与注音的表示位置不一致,使汉字与注音不能对应起来表示,因此,如果将注音连续进行表示,则存在汉字读音很难加以确认的问题。又,假如调整汉字的字距使汉字处于注音的正下方,可使汉字与注音相对应,这种方法有如日本特许公开1984年第10603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文书处理装置附加在汉字旁注假名的方式”。可是,在该方式中汉字的字距不一致,显得不够美观。
本发明考虑到以上的情况,其目的在于取得能对应地给每个汉字附加该汉字注音的中文文章处理装置,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得以削减该装置中所用注音字形存储器地注音字形存储容量的中文文章处理装置。
图1表示与本发明权项1有关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
图2表示与本发明权项2有关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4表示图3中键盘键配置的平面图,
图5表示与权项1有关的实施例的拼音注音代码变换表的结构模式图,
图6表示同一实施例的注音字形的大小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同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程序框图,
图8表示同一实施例的拼音注音代码拼音表的结构模式图,
图9和图10表示同一实施例的注音字形检索表的结构模式图,
图11是说明同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的程序框图,
图12的(a)、(b)、(c)、(d)和(e)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例和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13的(a)和(b)表示与权项2有关的实施例的显示图形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现有技术实施例中注音显示状态的说明图。
图1是表明与本发明权项1有关的中文文章处理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图中1为输入包括拼音读音信息和注音显示指示的各种指示的输入装置,2为暂时存储所输入的拼音读音信息的拼音读音存储装置,3为存储拼音读音与对应注音的注音变换用代码的注音代码存储装置,4为接受注音显示指示时、对前述注音代码存储装置3进行检索、把拼音读音变换成注音代码而输出的注音代码变换装置,5为把汉语每一字的所有拼音字母形成可同时在各全身铅空字横向宽度内容得下那样大小的注音字形并将每个这样的注音字形与注音代码对应地存储起来的注音字形存储装置,6为根据所输出的注音代码从前述注音字形存储装置读出相应的注音字形的注音读出装置,7为输出所读出的注音的输出装置,8为存储所读出注音的文章存储装置。
图2是表明与本发明权项2有关的中文文章处理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图中10为输入包括拼音读音信息和注音显示指示的各种指示的输入装置,11为暂时存储所输入的拼音读音信息的拼音读音存储装置,12为把由变换注音用的注音代码和表示拼音读音的字符数构成的注音结构数据与拼音读音对应起来存储的注音数据存储装置,13为接受注音显示指示时,对前述注音数据存储装置12进行检索,把拼音读音变换成注音数据而进行输出的注音数据变换装置,14为将其大小为构成拼音读音的字符数的倒数的字形码以字符数和字符码对应的方式存储的注音字形存储装置,15为根据所输出的注音数据的字数,特别指定前述注音字形存储装置14中的注音字形的大小并根据注音数据的字符码从该特别指定大小的字形中顺序读出相应的注音字形的注音字符列读出装置,16为输出所读出的注音字符列的输出装置,17为存储所读出的注音字符列的文章存储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输出装置输出的中文文章中,对所要求的汉字指定其注音显示位置,接着进行拼音输入,再执行注音显示的指示,这样,就从注音字形存储装置读出与一个汉字的读音相符合的注音字形,并输出在既定汉字全身铅空字符横向宽度内能容纳得下那样大小的注音字形。
又,在注音字形存储装置是按构成拼音读音字符数倒数的大小来构成时,一执行注音显示的指示,所输入的拼音读音就变换成由字数及字符码组成的注音数据,该注音数据被转送给注音字形存储装置。接着是注音字符列读出装置,它根据被转送来的注音数据的字数特别指定注音字形的大小,根据注音数据的字符码从该特定大小的字形中顺序读出相应的注音,并使输出装置进行输出。据此,能够以较小的存储容量构成注音字形存储装置。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还有需说明的是,并不能据此来限定本发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方框图。图中,20是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它备有输入声母字符及韵母字符的字符输入键和变换键等,这些变换键输入将由声母字符及韵母字符构成的拼音读音变换成汉字而用的指示。另外,图4是表示键盘20上各键的配置图,20a是指示注音显示用的注音键。图3中,21是作为把由键盘20所输入的拼音读音暂时存储起来的拼音读出存储装置的拼音缓冲寄存器。22是判断所输入的拼音读音是否拼音的拼音判断部分。23是由CRT或LCD等所构成的作为输出装置的显示设备,用于显示从键盘20所输入的声母字符、韵母字符,同时又显示从汉字变换词典24所读出的汉字待选字和后面提及的注音等。25是作为注音码存储装置或注音数据存储装置的拼音注音码变换表,把拼音读音变换成注音形码。26是作为注音字形存储装置的注音字形检索表。27是例如由16位的微处理机构成的控制装置,用于执行注音码或注音数据变换装置以及注音读音或注音字符列读出装置的功能。该控制装置27接受从键盘20输入的拼音读音,在按下注音键20a时,即发出注音显示指示时,根据写入程序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注音字形检索表26中读出与拼音读音相对应的注音,在显示装置23上输出。还有,29是作为存储所变换的中文文章及给汉字附加的注音的文章存储装置的文章存储器,例如,可由RAM和软磁盘等外部存储设备构成。又,30是把已完成的文章打印出来的打印机,可以使用热敏式打印机或点阵式打印机等。
图5表示与权项1有关的、将拼音读音变换成注音字形码的拼音注音码变换表的内容。与注音字形码对应的注音字形按图6所示作成与汉字大小相同的字形,而且,要作出410种拼音的字形。
下面,根据图7的程序框图对有关权项1的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在显示设备23的屏幕上显示出输入引导“声母”的情况下,操作键盘20的字符输入键于是就输入字符(步40→41)。如输入确是操作声母键的场合(步42),则保持与输入符合的声母数据(步43),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出声母字符(步44)。声母输入一终止就显示出输入引导的“韵母”(步45),于是就操作字符输入键进行输入(步46-47),用2定义键判断是否分二次进行输入(步48),分二次输入时,根据第一韵母判断拼音标志(步49),接着在有标志的情况下(步50),根据第2韵母判定拼音标志(步51),有标志的情形下(步52)就保持相应的韵母数据(步53),并在显示装置23显示韵母字符(步54)。再者,在步48时如判断的结果为“否”,则根据相应韵母判定拼音标志(步55),并移向步51。
以上各步是注音变换处理前的步骤,即直至所输入的拼音读音被反视显示之前的处理过程。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例的有关特征。在步42中,若按的是注音键(步56),则根据拼音缓冲寄存器中所存储的拼音数据,搜索图5中表示的拼音码拼音表25,寻求出相应的注音码(步57)。在步57中利用检索检验是否存在该拼音数据(步58)。在变换结束时用该判断。接着,如在步58中检验的结果是“是”,则由所检索到的注音码取入注音字形(步59),显示注音(步60)。
下面说明与权项2有关的实施例。图8示出将拼音读音变换成注音构成数据的拼音注音码变换表的内容,该表备有与410种拼音读音相对应的各种拼音数据和注音构成数据。例如,在拼音读音“Zhong”的场合,以“Zhong”的数据检索ADR-Zhong。从而知道拼音读音“Zhong”是用五个字符,而且是由字符“Z”、“h”、“o”、“n”、“g”所构成的。
图9和图10是表示检索表26一部分结构的模式图,图9的注音字形检索表表示字数为1的字母码、字形地址,图10的那些注音字形检索表则表示字数为6的字母码、字形地址。两图的n表示注音字形所收存的不同的字母字数。又,图中虽未显示出来,但对于拼音的字母数为2、3、4来说,具有n=26的表,字母数为5时,具有n=16的表。
这些n是由中文的拼音规则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全部410种拼音读音可以按字母的个数进行如下的分类。
用一个字符表现的拼音是a、e、m、n、o共五种。
用二个字符表现的拼音是ai、an、ao、ba、-yu、za、ze、zi、zu共81种。
用三个字符表现的拼音是ang、bai、ban-zui、zun、zuo共174种。
用四个字符表现的拼音是bang、beng、blan-zong、zuan共122种。
用五个字符表现的拼音是chang、cheng-zhong、zhuai、zhuan共25种。
用六个字符表现的拼音是chuang、shuang、zhuang、共3种。
因此,1/1的字形可得到a、e、m、n、o5个字。
1/2的字形和1/3的字形以及1/4的字形各种形式中除V以外可得到25个字符,再加上ü共计有26个字。
1/5的字形可得到a、c、e、g、h、i、j、K、l、n、o、q、s、u、x、z共16个字。
1/6的字形则有a、c、g、h、n、s、u、z8个字成为是必要的。由此就可以决定n。
下面,根据图11所示的程序框图对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如下说明。在图中,与图7采用相同符号的步40至步56的处理,由于与图7中(与权项1有关的实施例)进行同样的处理,所以此处予以省略不再加以说明。
在步42中,若按的键是注音键(步56),就从图8中所示的拼音注音码变换表25中寻求出表示拼音读音的字母数和字母码的地址(步61)。用步61中的检索核验是否存在该拼音数据(步62)。在变换结束时用该判断。接着,如在步62中检验的结果是“是”,则从所检索到的地址中找出字母数和字母码。例如,在进行输入时拼音读音为“zhong”时,取入字母数5、字母码“z”、“h”、“o”、“n”、“g”(步63)。接着,校验是否已向为显示该字母数量而用的缓冲器展开了数据(步64)。如已进行展开,则用图9和图10中所示的注音字形检索表26取入注音字形(步65)。例如,在“zhong”的场合,则就从字母数为5的“z”、“h”、“o”、“n”、“g”的字形地址读入数据。所取入的注音字形接着在显示装置23上进行显示(步66)。
图12是表示与权项1和权项2有关的实施例的操作实例的说明图。图12的(a)是在操作光标移动键,指定注音显示位置。图12的(b)是在一边按下字符输入键“V”→“B”→“G”→“O”,一边输入文字“中国”的拼音读音,输入的拼音标志就以反视方式显示在文字“中国”的上面。图12的(C)表示按下注音键20a以后在显示装置23上显示注音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清,注音“zhong”显示在汉字“中”上方的全身铅空的空间内,注音“guo”也显示在汉字“国”上方的全身铅空的空间内。
图12的(d)是根据权项1的注音显示情况的扩大图,图12的(e)是根据权项2的注音显示情况的扩大图。从两图可以清楚看到,在根据权项1的注音显示中,在全身铅空间内,字符“zhong”或“guo”分别作为一个注音整体来进行处理。与此相反,在根据权项2的注音显示中,在全身铅空的空间内,五个注音字符“z”、“h”、“o”、“n”、“g”或三个注音字符“g”、“u”、“o”都是分别独立进行处理的。
图13的(a)和(b)是图12(e)的以点阵显示的注音字形的显示图型的表示图,图13(a)表示把全身铅空字符的横向宽度一分为五而显示的注音“zhong”的实例,图13(b)表示把全身铅空字符的横向宽度一分为三而显示的注音“guo”实例。
又,两实施例的注音字形检索表的ROM容量是照如下所述那样进行计算的:若将一个字符的字形数据量设定为K时,则由前述拼音410种的分类可知,为构成拼音的字符数和表示拼音所使用的字母个数,其计算结果为:
1×5×K+26×1/2×K+26×1/3×K+25×1/4×K+16×1/5×K+8×1/6×K=37.45K。
另一方面,与权项1有关的注音字形检索表ROM容量是410×K,因为权项1用了所有410种音方式的字形。
因此,若将两者的容量进行比较,则可得到:
(37.45×K/410×K)×100=9.2%
从而,有关权项2的实施例的注音字形检索表,可能做到只用有关权项1的实施例的注音字形检索表ROM容量的大约十分之一左右。
根据本发明,在文章中汉字列的配置方面就不会显得参差不齐,每个汉字与读出该汉字的注音能够对应作出标志。另外,由于能使存储注音字形的存储容量大幅度地减少,所以就有可能谋求降低中文文章处理装置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