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555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5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68728.7

申请日:

2012.03.19

公开号:

CN104080613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2/175申请日:20120319|||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175; B41J2/14; B41J2/045

主分类号:

B41J2/175

申请人: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发明人:

I.坎贝尔-布朗; E.卡希尔; W.S.奥斯博恩; A.哈里达桑; I.卡明斯

地址:

美国德克萨斯州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董均华;胡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支撑打印头的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入口塔,液体能通过所述入口塔引导到所述结构中;穿过基底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入口塔附近;以及沿基底的空气通道,将基底中的开口连接到环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支撑打印头的结构,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入口塔,液体能通过所述入口塔引导到所述结构中,所述入口塔从基底的第一侧突出;
穿过基底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入口塔附近,从基底的第一侧到基底的第二侧;以及
沿基底的第二侧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将基底中的开口连接到环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
所述入口塔包括多个入口塔,多种液体能通过所述多个入口塔引导到所述结构中,每个入口塔从基底的第一侧突出;
所述开口包括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在对应入口塔附近穿过基底;以及
所述空气通道将每个开口连接到环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中,空气通道包括将所有开口连接到环境的单个空气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还包括:在开口和空气通道之间沿基底的第二侧的单个压力通风系统,每个开口通向所述压力通风系统,使得空气能从环境沿空气通道传送到压力通风系统且通过开口传送到基底的第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还包括:
环绕入口塔的密封件,以在容器附连到所述结构时将可拆卸液体容器的出口抵靠所述结构密封,所述密封件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在基底的第一侧上环绕入口塔,所述开口通向所述腔室中;以及
密封件和入口塔之间的间隙,用于在容器附连到所述结构时允许空气沿塔逸出所述腔室进入可拆卸液体容器的出口。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间隙通过在塔的外表面中与密封件的接口处的一系列凹部形成。

7.
   一种打印头组件,包括:
用以分配墨的打印头;
多个墨入口,每个墨入口从可拆卸墨容器接收墨;
墨歧管,用于将墨从墨入口分配给打印头;以及
多个通风口,每个与墨入口中的一个相连,以在墨容器附连到墨入口时通过打印头组件将墨容器通风到环境。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中,每个通风口包括通风路径,所述通风路径从一个墨入口延伸到所有通风路径公共的单个压力通风系统,且然后延伸到将压力通风系统连接到环境的空气通道。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中,空气通道包括将压力通风系统连接到环境的单个弯曲空气通道。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头组件,还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其中:
每个墨入口包括从基底的第一侧突出的入口塔;
墨歧管包括沿基底的第二侧的多个墨通道,每个墨通道通过基底中的墨开口连接到对应入口塔;以及
每个通风口包括在对应入口塔附近穿过基底的空气开口和沿基底的第二侧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将空气开口连接到环境。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所有通风口公共的单个空气通道,每个通风口还包括连接在每个空气开口和空气通道之间的单个压力通风系统。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头组件,还包括:
环绕每个入口塔的密封件,以在容器附连到所述打印头组件时将可拆卸墨容器的出口抵靠所述打印头组件密封,每个密封件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在基底的第一侧上环绕对应入口塔,每个空气开口通向所述腔室中;以及
每个密封件和对应入口塔之间的间隙,用于在容器附连到所述打印头组件时允许空气沿塔逸出所述腔室进入可拆卸墨容器的出口。

13.
   一种通风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的液体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通风路径将容器内部从打印头组件通风到环境,所述通风路径从容器内部到墨出口。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打印头组件分配液体,同时通风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的液体容器的内部。

说明书

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
背景技术
在一些喷墨打印机中,打印头是分立组件的一部分,所述分立组件独立于可拆卸墨容器,其中,墨容纳在泡沫或其它毛细材料块中。这些基于泡沫的墨容器中的墨容纳腔室通过容器顶部中的开口通风到环境。容器通风开口在存储和运输期间被密封以防止墨腔室蒸发。当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时,例如在用户没有移开通风口密封件时,容器通风口有时不能起作用。在有故障的容器通风口的情况下,打印机将不会合适地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带有实施新式容器通风口的一个示例的打印头组件的喷墨打印机的框图。
图2和3是图示实施新式容器通风口的一个示例的打印头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2和3的打印头组件的分解顶侧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2-4的打印头组件的俯视平面图,塔密封件被移开以暴露打印头支撑结构的基底中的通风孔。
图6是图2-5的打印头组件的分解底侧透视图。
图7是图2-6的打印头组件沿打印头支撑结构基底的下侧的仰视平面图,歧管盖被移开以暴露空气压力通风系统和空气通道。
图8是图2-7的打印头组件沿图5的线8-8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从墨容器出口通过打印头组件的通风路径。
图9是图8所示的通风路径的详细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已经开发了通过打印头组件的通风口,作为可拆卸墨容器上的常规通风口的附加或替代。新式通风口允许容器将墨供应给打印头组件,即使墨容器上的通风口发生故障也是如此,例如如果用户不能移开密封通风口的胶带,或者如果在通风口中存在防止空气到达容器内的墨腔室的缺陷。在新式通风口的一个示例中,空气孔在墨入口附近穿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基底形成,从而在容器出口与打印头组件上的墨入口接合时(即,在墨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上时)容器墨出口暴露于空气孔。基底的后侧上的空气通道将空气孔连接到环境,因而在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时通过打印头组件将墨容器通风到环境。
新式通风口的示例参考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容器描述。然而,新式通风口的示例并不限于墨容器、喷墨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新式通风口的示例还可以实施在其它喷墨类型的分配器中。因而,附图所示和下文所述的示例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该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如该文件中使用的,“液体”指的是不主要由气体或多种气体构成的流体;“打印头”指的是喷墨打印机或其它喷墨类型的分配器的一部分,其将液体从一个或多个开口分配,例如作为滴或雾。
图1是图示带有实施新式容器通风口14的一个示例的打印头组件12的喷墨打印机10的框图。图2-9详细地图示了带有通风口14的打印头组件12的一个示例,例如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打印机。首先参考图1,打印机10包括托架16,托架16承载打印头组件12和将墨供应给打印头组件12的可拆卸墨容器18,20,22和24。每个容器18-24的内部墨容纳腔室通过打印头组件12中的通风口14通风到环境。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容器通风口14包括分别通风墨容器18,20和22,24的两个独立通风口14A,14B。通风口14的其它配置是可能的。例如,如下文所述,打印头组件12中的单个通风口14可以用于通风所有墨容器18-24。
打印头组件12包括一个或多个打印头,墨从一个或多个容器18-24通过所述打印头喷出。打印介质传输机构26将纸或其它打印介质28片材前移经过托架16和打印头组件12。控制器30操作性地连接到托架16、打印头组件12和介质传输机构26。控制器30总体上表示控制打印机10的操作性元件所需的程序、处理器和相关存储器、以及电子电路和其它部件。
现在参考图2和3,打印头组件12包括分别用于接收可拆卸墨容器18-24的坞32,34,36和38。在图2和3中,仅仅墨容器18显示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中,以更好地图示打印头组件12的一些特征。打印头组件12包括用于从每个可拆卸墨容器18-24上的对应墨出口42(在图8中示出)接收墨的墨入口40。每个墨入口40配置为由环状密封件44环绕的塔,当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中时,环状密封件44抵靠每个容器出口42的底部密封。在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组件12包括两个打印头46和48。例如,来自于彩色墨容器18-22的墨从打印头46喷出,来自于黑色墨容器24的墨从打印头48喷出。
图4和5分别是打印头组件12的分解顶侧透视图和平面图。在图5中省去了入口塔密封件44以更好地图示通风口14。图6和7分别是打印头组件12的分解底侧透视图和平面图。在图7中省去了打印头46,48和歧管盖以更好地图示通风口14。图8和9是更详细地示出通风口14的截面图。
参考图4-9,打印头组件12包括支撑结构50,支撑结构50支撑打印头46,48和打印头组件12的其它部分。墨入口塔40从支撑结构50的大致平面基底52突起。虽然预期打印头组件12将通常安装在打印机中,从而在打印操作期间基底52是水平的,如附图所示,但是不需要水平基底52。实际上,在制造、包装、存储、运输和打印期间,单独的或集成到打印头组件12中的基底52可以具有不同取向。墨入口塔40从基底52的第一侧54突起。打印头46,48安装到基底52的与第一侧54相对的第二侧56。每个入口塔40内的基底52中的墨孔58允许墨沿基底52的第二侧56中形成的对应墨通道60通过每个容器出口42流动到打印头46或48。每个入口塔40附近的基底52中的空气孔62通过在基底52的第二侧56中形成的空气通道64将每个容器出口42暴露于环境。
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单个空气通道64将所有四个容器18-24从连接空气孔62的空气压力通风系统66通风到空气通道64。压力通风系统66沿基底第二侧56由包围空气孔62的单个封闭空间68限定,如图7中最佳地可见。空气通道64的一个端部70通向压力通风系统66,另一端部72通向环境。同样,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限定墨通道60、空气通道64和压力通风系统空间68的壁73在基底的第二侧56中形成且由盖74封闭。这就是说,每个封闭空间的三个侧面在基底52中形成且第四个侧面由附连到基底52的盖74形成。盖74有时称为歧管或歧管盖,因为其有助于限定由打印头组件12中的墨通道60形成的墨分配歧管。
每个墨入口塔40由密封件44环绕。具体地参考图8和9,每个容器出口42的底部被压入到对应密封件44中,以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这防止空气和墨在容器出口42和打印头组件入口40之间逸出。密封件44形成环绕入口塔40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腔室76。空气孔62通向所述腔室76中。入口塔40的外表面78在空气孔62的位置处凹进,使得空气能够从腔室76经过密封件44移动到容器出口42。在所示的示例中,多个凹部80沿入口塔42的外表面78形成,以在腔室76和容器出口42之间形成期望空气流。
仍参考图8和9,每个墨容器18-24包括壳体82,壳体82形成内部腔室84,用于容纳墨。为了方便,仅仅图8和9所示的墨容器22在如下描述中调出。腔室84中的墨容纳在泡沫或其它合适毛细材料86中。容器22上的常规通风口88将墨腔室84通风到环境。常规通风口88通常包括容器壳体82中的开口90和由粘合剂标签94覆盖的小弯曲通道92。(标签94在图2中在容器18上以虚线示出)。容器出口42中的墨芯96形成墨容器22和打印头组件12之间的流体接口。
当墨容器22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中时,如图8和9所示,墨芯96与打印头组件12上的对应入口塔40接合,例如通过过滤器98,以在墨容器22和打印头组件12之间建立操作性流体连接。当容器22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中但是未通过通风口88正确地通风时,在打印和起注期间从容器22进入打印头组件12的墨流将在墨腔室84内产生高真空度,使得打印头缺乏墨。通过打印头组件12的额外容器通风口14允许空气绕过和经过墨芯96进入墨腔室84,以保持容器22内的合适压力,即使通风口88发生故障也是如此。
因而,对于每个墨容器18-24,通风口14允许如下路径:从开口72沿空气通道64到压力通风系统66、通过基底52中的空气孔62到密封件44和入口塔40之间的腔室76、在凹部80中经过入口塔40到容器出口42中的墨芯96。在大多数实施方式中,期望打印头组件12中的空气通道64(如容器上的空气通道92那样)将更长和更小(横截面)以有助于最小化通过通风口14的蒸发损失。基底52中的空气孔62和沿入口塔40的凹部80可以定尺寸和定形状以实现期望通风且在合适时利于制造。(打印头支撑结构50通常将是模制塑料部件。)如图5所示,根据需要或期望,可以使用围绕入口塔40的多个较小空气孔62,取代单个较大孔,以保持入口塔40对基底52的刚性。
如该说明书开始所述,附图所示和上文所述的示例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其它示例是可能的。因而,前述说明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

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061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80613A21申请号201280068728722申请日20120319B41J2/175200601B41J2/14200601B41J2/04520060171申请人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地址美国德克萨斯州72发明人I坎贝尔布朗E卡希尔WS奥斯博恩A哈里达桑I卡明斯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董均华胡斌54发明名称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57摘要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支撑打印头的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入口塔,液体能通过所述入口塔引导到所述结构中;穿过。

2、基底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入口塔附近;以及沿基底的空气通道,将基底中的开口连接到环境。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731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2/02960820120319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41836EN20130926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0613ACN104080613A1/2页21一种用于支撑打印头的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入口塔,液体能通过所述入口塔引导到所述结构中,所述入口。

3、塔从基底的第一侧突出;穿过基底的开口,所述开口在入口塔附近,从基底的第一侧到基底的第二侧;以及沿基底的第二侧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将基底中的开口连接到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入口塔包括多个入口塔,多种液体能通过所述多个入口塔引导到所述结构中,每个入口塔从基底的第一侧突出;所述开口包括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在对应入口塔附近穿过基底;以及所述空气通道将每个开口连接到环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中,空气通道包括将所有开口连接到环境的单个空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还包括在开口和空气通道之间沿基底的第二侧的单个压力通风系统,每个开口通向所述压力通风系统,使得空气能从环。

4、境沿空气通道传送到压力通风系统且通过开口传送到基底的第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还包括环绕入口塔的密封件,以在容器附连到所述结构时将可拆卸液体容器的出口抵靠所述结构密封,所述密封件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在基底的第一侧上环绕入口塔,所述开口通向所述腔室中;以及密封件和入口塔之间的间隙,用于在容器附连到所述结构时允许空气沿塔逸出所述腔室进入可拆卸液体容器的出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间隙通过在塔的外表面中与密封件的接口处的一系列凹部形成。7一种打印头组件,包括用以分配墨的打印头;多个墨入口,每个墨入口从可拆卸墨容器接收墨;墨歧管,用于将墨从墨入口分配给打印头;以及多个通风口,每。

5、个与墨入口中的一个相连,以在墨容器附连到墨入口时通过打印头组件将墨容器通风到环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中,每个通风口包括通风路径,所述通风路径从一个墨入口延伸到所有通风路径公共的单个压力通风系统,且然后延伸到将压力通风系统连接到环境的空气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中,空气通道包括将压力通风系统连接到环境的单个弯曲空气通道。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头组件,还包括基底,所述基底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且其中每个墨入口包括从基底的第一侧突出的入口塔;墨歧管包括沿基底的第二侧的多个墨通道,每个墨通道通过基底中的墨开口连接到对权利要求书CN104080613。

6、A2/2页3应入口塔;以及每个通风口包括在对应入口塔附近穿过基底的空气开口和沿基底的第二侧的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将空气开口连接到环境。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头组件,其中,所述空气通道包括所有通风口公共的单个空气通道,每个通风口还包括连接在每个空气开口和空气通道之间的单个压力通风系统。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头组件,还包括环绕每个入口塔的密封件,以在容器附连到所述打印头组件时将可拆卸墨容器的出口抵靠所述打印头组件密封,每个密封件形成腔室,所述腔室在基底的第一侧上环绕对应入口塔,每个空气开口通向所述腔室中;以及每个密封件和对应入口塔之间的间隙,用于在容器附连到所述打印头组件时允许空。

7、气沿塔逸出所述腔室进入可拆卸墨容器的出口。13一种通风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的液体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通风路径将容器内部从打印头组件通风到环境,所述通风路径从容器内部到墨出口。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打印头组件分配液体,同时通风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的液体容器的内部。权利要求书CN104080613A1/3页4通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通风口背景技术0001在一些喷墨打印机中,打印头是分立组件的一部分,所述分立组件独立于可拆卸墨容器,其中,墨容纳在泡沫或其它毛细材料块中。这些基于泡沫的墨容器中的墨容纳腔室通过容器顶部中的开口通风到环境。容器通风开口在存储和运输期间被密封以防止。

8、墨腔室蒸发。当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时,例如在用户没有移开通风口密封件时,容器通风口有时不能起作用。在有故障的容器通风口的情况下,打印机将不会合适地打印。附图说明0002图1是图示带有实施新式容器通风口的一个示例的打印头组件的喷墨打印机的框图。0003图2和3是图示实施新式容器通风口的一个示例的打印头组件的透视图。0004图4是图2和3的打印头组件的分解顶侧透视图。0005图5是示出了图24的打印头组件的俯视平面图,塔密封件被移开以暴露打印头支撑结构的基底中的通风孔。0006图6是图25的打印头组件的分解底侧透视图。0007图7是图26的打印头组件沿打印头支撑结构基底的下侧的仰视平面图,歧管盖。

9、被移开以暴露空气压力通风系统和空气通道。0008图8是图27的打印头组件沿图5的线88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从墨容器出口通过打印头组件的通风路径。0009图9是图8所示的通风路径的详细图。0010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0011已经开发了通过打印头组件的通风口,作为可拆卸墨容器上的常规通风口的附加或替代。新式通风口允许容器将墨供应给打印头组件,即使墨容器上的通风口发生故障也是如此,例如如果用户不能移开密封通风口的胶带,或者如果在通风口中存在防止空气到达容器内的墨腔室的缺陷。在新式通风口的一个示例中,空气孔在墨入口附近穿过打印头支撑结构的基底形成,从而在容器出。

10、口与打印头组件上的墨入口接合时(即,在墨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上时)容器墨出口暴露于空气孔。基底的后侧上的空气通道将空气孔连接到环境,因而在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中时通过打印头组件将墨容器通风到环境。0012新式通风口的示例参考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容器描述。然而,新式通风口的示例并不限于墨容器、喷墨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新式通风口的示例还可以实施在其它喷墨类型的分配器中。因而,附图所示和下文所述的示例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该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0013如该文件中使用的,“液体”指的是不主要由气体或多种气体构成的流体;“打印头”指的是喷墨打印机或其它喷墨类型的分配器的一部分,其将液体从一个或多。

11、个开口分说明书CN104080613A2/3页5配,例如作为滴或雾。0014图1是图示带有实施新式容器通风口14的一个示例的打印头组件12的喷墨打印机10的框图。图29详细地图示了带有通风口14的打印头组件12的一个示例,例如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打印机。首先参考图1,打印机10包括托架16,托架16承载打印头组件12和将墨供应给打印头组件12的可拆卸墨容器18,20,22和24。每个容器1824的内部墨容纳腔室通过打印头组件12中的通风口14通风到环境。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容器通风口14包括分别通风墨容器18,20和22,24的两个独立通风口14A,14B。通风口14的其它配置是可能的。例如,如。

12、下文所述,打印头组件12中的单个通风口14可以用于通风所有墨容器1824。0015打印头组件12包括一个或多个打印头,墨从一个或多个容器1824通过所述打印头喷出。打印介质传输机构26将纸或其它打印介质28片材前移经过托架16和打印头组件12。控制器30操作性地连接到托架16、打印头组件12和介质传输机构26。控制器30总体上表示控制打印机10的操作性元件所需的程序、处理器和相关存储器、以及电子电路和其它部件。0016现在参考图2和3,打印头组件12包括分别用于接收可拆卸墨容器1824的坞32,34,36和38。在图2和3中,仅仅墨容器18显示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中,以更好地图示打印头组件12。

13、的一些特征。打印头组件12包括用于从每个可拆卸墨容器1824上的对应墨出口42(在图8中示出)接收墨的墨入口40。每个墨入口40配置为由环状密封件44环绕的塔,当容器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中时,环状密封件44抵靠每个容器出口42的底部密封。在所示的示例中,打印头组件12包括两个打印头46和48。例如,来自于彩色墨容器1822的墨从打印头46喷出,来自于黑色墨容器24的墨从打印头48喷出。0017图4和5分别是打印头组件12的分解顶侧透视图和平面图。在图5中省去了入口塔密封件44以更好地图示通风口14。图6和7分别是打印头组件12的分解底侧透视图和平面图。在图7中省去了打印头46,48和歧管盖以更。

14、好地图示通风口14。图8和9是更详细地示出通风口14的截面图。0018参考图49,打印头组件12包括支撑结构50,支撑结构50支撑打印头46,48和打印头组件12的其它部分。墨入口塔40从支撑结构50的大致平面基底52突起。虽然预期打印头组件12将通常安装在打印机中,从而在打印操作期间基底52是水平的,如附图所示,但是不需要水平基底52。实际上,在制造、包装、存储、运输和打印期间,单独的或集成到打印头组件12中的基底52可以具有不同取向。墨入口塔40从基底52的第一侧54突起。打印头46,48安装到基底52的与第一侧54相对的第二侧56。每个入口塔40内的基底52中的墨孔58允许墨沿基底52的。

15、第二侧56中形成的对应墨通道60通过每个容器出口42流动到打印头46或48。每个入口塔40附近的基底52中的空气孔62通过在基底52的第二侧56中形成的空气通道64将每个容器出口42暴露于环境。0019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单个空气通道64将所有四个容器1824从连接空气孔62的空气压力通风系统66通风到空气通道64。压力通风系统66沿基底第二侧56由包围空气孔62的单个封闭空间68限定,如图7中最佳地可见。空气通道64的一个端部70通向压力通风系统66,另一端部72通向环境。同样,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限定墨通道60、空气通道64和压力通风系统空间68的壁73在基底的第二侧56中形成且由盖74封。

16、闭。这就说明书CN104080613A3/3页6是说,每个封闭空间的三个侧面在基底52中形成且第四个侧面由附连到基底52的盖74形成。盖74有时称为歧管或歧管盖,因为其有助于限定由打印头组件12中的墨通道60形成的墨分配歧管。0020每个墨入口塔40由密封件44环绕。具体地参考图8和9,每个容器出口42的底部被压入到对应密封件44中,以形成不透流体的密封,这防止空气和墨在容器出口42和打印头组件入口40之间逸出。密封件44形成环绕入口塔40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腔室76。空气孔62通向所述腔室76中。入口塔40的外表面78在空气孔62的位置处凹进,使得空气能够从腔室76经过密封件44移动到容器出口。

17、42。在所示的示例中,多个凹部80沿入口塔42的外表面78形成,以在腔室76和容器出口42之间形成期望空气流。0021仍参考图8和9,每个墨容器1824包括壳体82,壳体82形成内部腔室84,用于容纳墨。为了方便,仅仅图8和9所示的墨容器22在如下描述中调出。腔室84中的墨容纳在泡沫或其它合适毛细材料86中。容器22上的常规通风口88将墨腔室84通风到环境。常规通风口88通常包括容器壳体82中的开口90和由粘合剂标签94覆盖的小弯曲通道92。(标签94在图2中在容器18上以虚线示出)。容器出口42中的墨芯96形成墨容器22和打印头组件12之间的流体接口。0022当墨容器22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

18、中时,如图8和9所示,墨芯96与打印头组件12上的对应入口塔40接合,例如通过过滤器98,以在墨容器22和打印头组件12之间建立操作性流体连接。当容器22安装在打印头组件12中但是未通过通风口88正确地通风时,在打印和起注期间从容器22进入打印头组件12的墨流将在墨腔室84内产生高真空度,使得打印头缺乏墨。通过打印头组件12的额外容器通风口14允许空气绕过和经过墨芯96进入墨腔室84,以保持容器22内的合适压力,即使通风口88发生故障也是如此。0023因而,对于每个墨容器1824,通风口14允许如下路径从开口72沿空气通道64到压力通风系统66、通过基底52中的空气孔62到密封件44和入口塔4。

19、0之间的腔室76、在凹部80中经过入口塔40到容器出口42中的墨芯96。在大多数实施方式中,期望打印头组件12中的空气通道64(如容器上的空气通道92那样)将更长和更小(横截面)以有助于最小化通过通风口14的蒸发损失。基底52中的空气孔62和沿入口塔40的凹部80可以定尺寸和定形状以实现期望通风且在合适时利于制造。(打印头支撑结构50通常将是模制塑料部件。)如图5所示,根据需要或期望,可以使用围绕入口塔40的多个较小空气孔62,取代单个较大孔,以保持入口塔40对基底52的刚性。0024如该说明书开始所述,附图所示和上文所述的示例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其它示例是可能的。因而,前述说明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说明书CN104080613A1/9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2/9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3/9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4/9页10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105/9页11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116/9页12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127/9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138/9页14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149/9页15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80613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