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267271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32174.1

申请日:

2015.11.02

公开号:

CN105307435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5/02申请日:20151102|||公开

IPC分类号:

H05K5/02; G09F9/30

主分类号:

H05K5/02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詹黛玲; 丁崇宽; 茅仲宇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行二路1号

优先权:

104132214 2015.09.30 TW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代理人:

梁挥; 黄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包含底板、支撑件以及显示模块。底板具有破口,且破口位于底板的边缘上。支撑件设置于底板上,且包含两底支撑结构、两连接结构以及顶支撑结构。两底支撑结构设置于底板上,并分别位于破口的两相对侧。两连接结构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并相对底板弯折翘起。顶支撑结构位于底板的破口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之间。显示模块包含印刷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位于显示模块的边缘,并分别支撑于底支撑结构上。软性电路板连接于对应的相邻的两印刷电路板之间,并被支撑于顶支撑结构上。

权利要求书

1.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板,具有至少一破口,该破口位于该底板的一边缘上;
至少一支撑件,包含:
两底支撑结构,设置于该底板上,并分别位于该破口的两相对侧;
两连接结构,分别连接该些底支撑结构,并相对该底板弯折翘起;以

一顶支撑结构,位于该底板上方,并连接于该些连接结构之间;以及
一显示模块,包含:
两印刷电路板,位于该显示模块的一边缘,并分别支撑于该些底
支撑结构上;以及
一软性电路板,连接于该些印刷电路板之间,并被支撑于该顶支
撑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顶支撑结构
具有一顶面,且该顶面平行于该底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顶支撑结构
包含多个顶面,该些顶面依序连接于该些连接结构之间,并远离该底板拱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些顶面中任
两相邻者之间具有一转折线,且该些转折线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具有
一曲面,该曲面远离该底板拱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底支
撑结构包含一舌片,该舌片朝向该破口沿平行该些底支撑结构的方向延伸,且
该顶支撑结构在该底板的延伸平面上的一正投影与该些舌片至少部份重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舌片
具有相连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该顶支撑结构在该参考平面上的该正
投影涵盖该第一部份,每一该些连接结构具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在该参考平面
上的一正投影与对应的该舌片的该第二部分完全重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印刷
电路板延伸至对应的该底支撑结构的该舌片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些连接结构
与该顶支撑结构形成一容置槽,当该显示模块支撑组件与另一该显示模块支撑
组件沿一叠构方向层叠时,该底板层叠于另一该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该显示模
块上,且该容置槽用以容置另一该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该些连接结构与该顶支
撑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支
撑组件的该支撑件与另一该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该支撑件之间形成一容置空
间,且另一该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该软性电路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内。
11.一种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两底支撑结构,位于一参考平面上;
两连接结构,分别连接该些底支撑结构,并相对该参考平面弯折翘起;以

一顶支撑结构,位于该参考平面上方,并连接于该些连接结构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顶支撑结构具有一顶
面,且该顶面平行于该参考平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顶支撑结构包含多个
顶面,该些顶面依序连接于该些连接结构之间,并远离该参考平面拱起,其中
该些顶面中任两相邻者之间具有一转折线,且该些转折线相互平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具有一曲面,
该曲面远离该参考平面拱起。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底支撑结构包
含一舌片,该舌片朝向该些底支撑结构之间的一间隙延伸,且该顶支撑结构在
该参考平面上的一正投影与该些舌片至少部份重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舌片具有相连
的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该顶支撑结构在该参考平面上的该正投影涵盖
该第一部份,每一该些连接结构具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在该参考平面上的一正
投影与对应的该舌片的该第二部分完全重合。
17.一支撑基底,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板,具有一破口,该破口位于该底板的一边缘上;以及
一如同前述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件,设置于该底板上,
其中该些底支撑结构分别连接该破口的两相对侧,且该顶支撑结构位于该破口
上方。

说明书

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支撑组件,特别是有关于用以支撑显示模块的支撑组
件。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俨然已成为市场主流的今天,例如显示面板、发光二极管显示面
板等,随着阅听者对显示面板的不同需求,发展出多样化的产品,如大尺寸显
示面板、曲面显示面板等。其中,显示面板显示影像信号时,需依赖控制电路
输入显示信号来控制显示模块的显示,在显示模块外部的控制电路通常可设置
于像是印刷电路板(printablecircuitboard,PCB)上。于部分的显示面板中,为让
位于显示模块外部的印刷电路板彼此互相连接,可设置有软性印刷电路板
(flexibleprintablecircuitboard,FPCB)插接于相邻的印刷电路板之间,并电性连
接对应的相邻的印刷电路板。

为考量后续的组装制程,部分未组装的显示模块外部的软性印刷电路板会
预留弯折长度,以利后续的组装制程。如此一来,与外框共同组装成显示面板
的前的显示模块中,因预留后续组装空间而于平置状态下会拱起高过于显示模
块其他部分的软性印刷电路板,较容易在仓储或移动过程中,与上方置放的另
一显示模块的平面底板相接触并压磨,可能导致软性印刷电路板长时间受压变
形,且于移动过程所造成的晃动与震荡,易产生软性印刷电路板与上方平面底
板互相碰撞的情况。甚或,晃动与震荡方式的运动可能造成软性印刷电路板插
接部分的毁损,以致让显示模块组装成显示面板时,因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损伤
或毁坏,造成显示模块信号异常,而毁损显示面板显示的情形。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架构,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
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
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属当
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技术态样是有关于一种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其于底板的破口上
设置自底板拱起的支撑件,当显示模块置放于底板上,支撑件与软性印刷电路
板会互相接触,且支撑件沿平行重力的方向提供软性印刷电路板支撑力,避免
或减少软性印刷电路板于移动过程中的晃动与震荡。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软
性印刷电路板可同时被容置于上方另一底板相对应位置的另一支撑件的拱起
空间内,更增强软性印刷电路板所受到的保护。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包含底板、支撑件以及显示模块。底
板具有破口,且破口位于底板的边缘上。支撑件设置于底板上,且包含两底支
撑结构、两连接结构以及顶支撑结构。两底支撑结构设置于底板上,并分别位
于破口的两相对侧。两连接结构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并相对底板弯折翘起。
顶支撑结构位于底板的破口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之间。显示模块包含印
刷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位于显示模块的边缘,并分别支撑于底
支撑结构上。软性电路板连接于对应的相邻的两印刷电路板之间,并被支撑于
顶支撑结构上。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顶支撑结构可具有顶面,且顶面平行于
底板。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顶支撑结构可包含多个顶面,多个顶
面依序连接于两连接结构之间,并远离底板拱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多个顶面中任两相邻者之间具有转折
线,且多个转折线相互平行。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撑件可具有曲面,曲面远离底板拱
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底支撑结构可包含舌片,舌片朝向破口
沿平行底支撑结构的方向延伸,且顶支撑结构在底板的延伸平面上的正投影与
舌片至少部份重叠。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舌片具有相连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
分,顶支撑结构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涵盖第一部份。每一连接结构可具有开
口,且开口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舌片的第二部分完全重合。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印刷电路板可延伸至对应的底支撑结构
的舌片上。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结构与顶支撑结构形成容置槽。当
显示模块支撑组件与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沿叠构方向层叠时,底板层叠于另
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显示模块上,且容置槽用以容置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
的连接结构与顶支撑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支撑件与另一显示
模块支撑组件的支撑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软性电
路板位于容置空间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件,包含两底支撑结构、两连接结构以及顶支撑结构。
底支撑结构位于参考平面上。两连接结构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并相对参考
平面弯折翘起。顶支撑结构位于参考平面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顶支撑结构可具有顶面,且顶面平行于
参考平面。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顶支撑结构可包含多个顶面,多个顶
面依序连接于两连接结构之间,并远离参考平面拱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多个顶面中任两相邻者之间具有转折
线,且多个转折线相互平行。

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支撑件可具有曲面,曲面远离参考平
面拱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底支撑结构可包含舌片,舌片朝向破口
沿平行底支撑结构的方向延伸,且顶支撑结构在参考平面的延伸平面上的正投
影与舌片至少部份重叠。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舌片具有相连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
分,顶支撑结构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涵盖第一部份。每一连接结构可具有开
口,且开口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舌片的第二部分完全重合。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印刷电路板可延伸至对应的底支撑结构
的舌片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基底,包含底板以及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撑件。底板
具有破口,且破口位于底板的边缘上。支撑件设置于底板上,其中两底支撑结
构分别连接破口的两相对侧,且顶支撑结构位于破口上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等角立体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中底板与支撑件的组
合的等角立体图。

图3A至图3C为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支撑件多种不同示例
的等角立体图。

图4A至图4C为依据本发明另外的多个实施方式的支撑件多种不同示例
的等角立体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与另一显示模块支撑
组件叠构时沿图1中线段1-1’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与另一显示模块支
撑组件叠构时沿图1中线段2-2’的侧视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模块支撑组件

100’:显示模块支撑组件

120:底板

120’:底板

122:破口

122a:破口

122b:破口

140:支撑件

140’:支撑件

142:支撑件

142’:支撑件

142A:支撑件

142B:支撑件

142C:支撑件

144:底支撑结构

146:连接结构

146’:连接结构

146C:连接结构

148:顶支撑结构

148’:顶支撑结构

148A:顶支撑结构

148B:顶支撑结构

148C:顶支撑结构

1482:顶面

150:支撑件

150’:支撑件

150A:支撑件

150B:支撑件

150C:支撑件

152:底支撑结构

154:连接结构

154’:连接结构

154C:连接结构

1542:开口

156:顶支撑结构

156’:顶支撑结构

156A:顶支撑结构

156B:顶支撑结构

156C:顶支撑结构

158:舌片

158’:舌片

1582:第一部分

1584:第二部分

160:显示模块

160’:显示模块

162:印刷电路板

162’:印刷电路板

164:软性电路板

164’:软性电路板

166:显示面板

168:软性电路板

180:容置槽

190:容置槽

1-1’:线段

2-2’:线段

A:叠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
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的限制。

本发明将提供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用以实现本发明的多个特
征。为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特定例子的组件及配置将于下叙述。应了解到,这
些特定例子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举例来说,当第一特征被描述为形成
在第二特征之上时,可包含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上,且直接接触第二特征
的实施方式,也可包含有其他额外的特征形成于第一及第二特征中间的实施方
式。加之,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可能具有的相同的号码及/或符号,仅为表
示的方便性及明确性,而非意味在本发明不同的实施方式及/或不同的配置中
彼此间有关联性。

更进一步地,相对词汇,如“下方”、“低于”、“更低”、“上方”、
“更上方”以及其他类似的相对词汇,可用来于文中简易描述,在附图中所示
的一元件或一特征与另一元件或另一特征的关系。相对词汇是用来描述装置在
附图中所描述之外的不同方位是可以被理解的。例如,如果一附图中的装置的
定位方向可被转换成其他方向(旋转90度或其他的定位方向),且此处描述所
用的相对词汇可根据新的定位方向做类似的转换。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等角立体
图。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中,底板120与支
撑件140的组合的等角立体图。如图1所示,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包含底板
120、支撑件140以及显示模块160。参照图2,底板120具有破口122,且破
口122位于底板120的边缘上。支撑件140设置于底板120上,举例而言,支
撑件140可以透过胶材(图未示)与底板120黏接。进一步来说,部分的支撑件
140位于底板120的破口122上。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0的材料可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硬式保护膜,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多个实
施方式中,底板120靠近显示模块160的表面可作为支撑件140的参考平面。
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0可为支撑件142A~142C(请参照图3A至图3C
所绘示的支撑件)或支撑件150A~150C(请参照图4A至图4C所绘示的支撑件)
其中之一,支撑件142或支撑件150的结构差异,将如后详述。支撑件140
包含两底支撑结构144、两连接结构146以及顶支撑结构148。两底支撑结构
144设置于底板120上,并分别位于破口122的两相对侧。在多个实施方式中,
至少部分的两底支撑结构144分别位于破口122的两相对侧上。两连接结构
146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144,并相对底板120弯折翘起。顶支撑结构148
位于底板120的破口122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146之间。在多个实施方
式中,顶支撑结构148可为平面、弧形或多个平面相连接等拱形结构。显示模
块160包含印刷电路板162、软性电路板164以及显示面板166。在多个实施
方式中,印刷电路板162可为硬式印刷电路板(printcircuitboard,PCB)。在多
个实施方式中,印刷电路板162的结构可为单面板、双面板或多层板。在多个
实施方式中,软性电路板164可为软式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circuitboard,
FPCB)。在多个实施方式中,软性电路板164的可为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
或纯铜板。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66可为大尺寸显示面板、曲面显示
面板。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66可为液晶显示面板、电浆显示面板、
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面板或其他合适的显示面板。印刷电路板162位于
显示模块160的边缘,并分别支撑于底支撑结构144上。软性电路板164连接
于对应的相邻的两印刷电路板162之间,并被支撑于顶支撑结构148上。亦即,
顶支撑结构148与两连接结构146的组合,需至少与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
并提供软性电路板164支撑力。

在本发明中所谓的“顶支撑结构148可为平面、弧形或多个平面相连接等
拱形结构”,其中多种不同的拱形结构,将如后详述。但可了解到,以上所举
的顶支撑结构148的态样仅为例示,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顶支撑结构148的态样,只要
能让顶支撑结构148与两连接结构146的组合可去接触且支撑软性电路板164
受重力的作用方向,并限制软性电路板164沿平行重力的方向自由地移动即
可。

由于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于底板120的破口122上设置有支撑件140,
支撑件140的顶支撑结构148与两连接结构146的组合,自底板120朝向远离
底板120的方向拱起后,可让顶支撑结构148与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并沿
平行重力的方向提供软性电路板164支撑力。如此一来,在仓储或移动过程中,
支撑件140可减少或避免软性电路板164晃动与震荡的幅度。进而,支撑件
140可于仓储或移动过程中,降低未与外框组装前的显示模块160因软性电路
板164损伤,而出现信号异常或毁损的机率。亦即,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
的支撑件140可提高经运输或仓储过程后的显示面板的合格率,藉此节省原料
成本。此外,支撑件140自底板120朝向远离底板120的方向拱起,可减少或
避免与下方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的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将如后详述。

此外,由于显示模块160可更包含软性电路板168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62
以及显示面板166之间,并电性连接印刷电路板162以及显示面板166。软性
电路板168其上可以设置有显示面板166所需的驱动集成电路(图未示),例如
源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印刷电路板162上可以设置其它的驱动电路,
例如时序控制器,并且上述各电路之间的电性耦接线路,可以透过印刷电路板
162来进行。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当显示模块160进一步制成显示面板时,软
性电路板168需弯折并置入外框中(图未绘示)。故为预留后续组装空间,软性
电路板168的长度较长。因此,更造成印刷电路板162以及软性电路板164
易因软性电路板168的长度,而有更剧烈的摇晃程度。

如此一来,对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来说,在仓储或移动过程中,支撑件
140的重要性更相对提升,支撑件140透过支持以及限制软性电路板164的运
动行程,减少或避免因软性电路板168的长度而加剧的软性电路板164晃动与
震荡的幅度,其中关于限制运动行程的部分,将如后详述。同样地,因为支撑
件140减少或避免软性电路板164的晃动与震荡程度,可降低未与外框组装前
的显示模块160因软性电路板164晃动以及震荡造成损伤,而出现信号异常或
毁损的机率。

图3A至图3C为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绘示的支撑件142多种
不同示例(即支撑件142A、支撑件142B以及支撑件142C)的等角立体图。参
照图3A,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2A包含两底支撑结构144、两连
接结构146以及顶支撑结构148A。底支撑结构144位于参考平面上。两连接
结构146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144,并相对参考平面弯折翘起。顶支撑结构
148A位于参考平面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146之间。在多个实施方式中,
支撑件142A中的顶支撑结构148A具有顶面1482,且顶面1482平行于底支
撑结构144的参考平面。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顶面1482可平行于底板120(如
图2所绘示)。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2A中的顶支撑结构148A,可与
软性电路板164至少相接触于顶支撑结构148A与两连接结构146相连接的两
边缘,以提供软性电路板164支撑力。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藉由调整两底支
撑结构144之间的距离,来控制两连接结构146以及顶支撑结构148A所拱起
的高度,以与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并提供软性电路板164支撑力。

参照图3B,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2B的顶支撑结构148B
可包含多个顶面,多个顶面依序连接于两连接结构146之间,并远离底支撑结
构144的参考平面拱起。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顶支撑结构148B的多个顶面可
远离底板120(如图2所绘示)拱起。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2B中的顶支
撑结构148B可具有两顶面,且与软性电路板164至少相接触于顶支撑结构
148B与两连接结构146相连接的两边缘以及两顶面的交界处,以提供软性电
路板164支撑力。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2B中的顶支撑结构148B可
具有多个顶面,且与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于二或多个线段。在多个实施方式
中,多个顶面中任两相邻者之间可具有转折线,且多个转折线相互平行。在另
外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顶面中任两相邻者之间可具有转折线,且多个转折
线可不互相平行。

参照图3C,在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2C可具有由两连接结构
146C以及顶支撑结构148C共同形成的曲面,支撑件142C的曲面远离底支撑
结构144的参考平面拱起。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顶支撑结构148C可朝向远离
底支撑结构144的参考平面拱起形成曲面。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42C
的曲面远离底板120拱起,且与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

图4A至图4C为依据本发明另外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绘示的支撑件150
多种不同示例(即支撑件150A、支撑件150B以及支撑件150C)的等角立体图。
参照图4A,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50A包含两底支撑结构152(参
照底支撑结构144)、两连接结构154(参照连接结构146)以及顶支撑结构
156A(参照顶支撑结构148A)。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底支撑结构152位于参考
平面上。两连接结构154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152,并相对参考平面弯折翘
起。顶支撑结构156A位于参考平面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154之间。在
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所谓的参考平面可为底板120(参照图2)。在多个实施
方式中,底支撑结构152可包含舌片158,舌片158朝向连接结构154的破口
沿平行底支撑结构152的方向延伸,且顶支撑结构158A在参考平面(或图2
的底板120)的延伸平面上的正投影与舌片158至少部份重叠。在多个实施方式
中,舌片158可与底支撑结构152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舌片158具有相连的第一部分1582以及第二
部分1584,顶支撑结构158A在参考平面(或图2的底板120)上的正投影涵盖
第一部份1582。支撑件150A的每一连接结构154可具有开口1542,可以选
择采用地,且开口1542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舌片158的第二部分
1584完全重合。在多个实施方式中,舌片158可与底支撑结构152一体成型。
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藉由形成支撑件150的连接结构154上的破口,同时形
成底支撑结构152以及自底支撑结构152延伸的舌片158。在多个实施方式中,
制造支撑件150的方法可藉由刀模冲成。

由于支撑件150除了底支撑结构152,更包含自底支撑结构152所延伸的
舌片158。参照图1,在本发明多个实施方式中,舌片158可提供支撑件150
更强固的支撑,且舌片158可更提供印刷电路板162自底支撑结构152延伸一
部分1622至对应的底支撑结构152的舌片158上。参照图2,底板120具有
破口122a以及122b,破口122a以及122b分别具有不同大小的跨距。当破口
的跨距较小,如破口122a,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可选择使用支撑件142或
支撑件150其中之一,作为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0。但当支撑件
140需置放于跨距较大的破口,如破口122b,使用支撑件142作为支撑件140
可能会较为不稳固,因此,可使用支撑件150作为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
撑件140,以提高支撑件140的稳定性。可了解到,以上所举的显示模块支撑
组件100的支撑件140的态样仅为例示,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
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视实际需要,弹性选择支撑件140的态样,只要
能让支撑件140可去接触且支撑软性电路板164受重力的作用方向,限制软性
电路板164沿平行重力的方向自由地移动,并稳定的设置于破口122上即可。

如图4A所绘示,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50A中的顶支撑结构156A
具有顶面1562,且顶面1562平行于底支撑结构152的参考平面。在多个实施
方式中,顶面1562可平行于底板120(如图2所绘示)。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
撑件150A中的顶支撑结构156A,可与软性电路板164至少相接触于顶支撑
结构156A与两连接结构154相连接的两边缘,以提供软性电路板164支撑力。

参照图4B,在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50B的顶支撑结构156B
可包含多个顶面,多个顶面依序连接于两连接结构154之间,并远离底支撑结
构152的参考平面拱起。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顶支撑结构156B的多个顶面可
远离底板120(如图2所绘示)拱起。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50B中的顶支
撑结构156B可具有两顶面,且与软性电路板164至少相接触于顶支撑结构
156B与两连接结构154相连接的两边缘以及两顶面的交界处,以提供软性电
路板164支撑力。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50B中的顶支撑结构156B可
具有多个顶面,且与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于二或多个线段。在多个实施方式
中,多个顶面中任两相邻者之间可具有转折线,且多个转折线相互平行。在另
外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顶面中任两相邻者之间可具有转折线,且多个转折
线可不互相平行。

参照图4C,在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50C可具有由两连接结构
154C以及顶支撑结构156C共同形成的曲面,支撑件150C的曲面远离底支撑
结构152的参考平面拱起。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顶支撑结构156C可朝向远离
底支撑结构152的参考平面拱起形成曲面。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50C
的曲面远离底板120拱起,且与软性电路板164相接触。

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与另一显示模
块支撑组件100’叠构时的侧视剖面图,其中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为沿图1
中线段1-1’所视的剖面,在图5中绘示的是多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100’
重复交叠的剖面图,然图1中,为了说明方便,仅绘示单一组显示模块支撑组
件100。如同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
支撑件142的连接结构146与顶支撑结构148于远离软性电路板164的一侧共
同形成容置槽180。当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与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
沿底板120与显示模块160的叠构方向A层叠时,底板120层叠于另一显示
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显示模块160’上,且容置槽180用以容置另一显示模块
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2’的连接结构146’与顶支撑结构148’。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20的连接
结构146与顶支撑结构148所共同形成的容置槽180于组装后,与另一显示模
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2’之间可形成容置空间。亦即,当显示模块支撑
组件100’被置放于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底板120远离显示模块160的一侧
时,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2’会自底板120’突起进入支撑件142
的容置槽180内,且与支撑件142的连接结构146与顶支撑结构148间仍保持
可供置放其他组件的空间,像是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软性电路板164’等
组件,故由连接结构146、顶支撑结构148、连接结构146’以及顶支撑结构148’
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当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软性电路板164’位于容
置空间内时,支撑件142’可自重力作用方向的反方向提供软性电路板164’支
撑力,同时,支撑件142与支撑件142’可共同将软性电路板164’限制于容置
空间内,减少软性电路板164’晃动与震荡的行程空间,并避免软性电路板164’
与支撑件142有频繁的直接接触。

图6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与另一显示模块支
撑组件叠构时的侧视剖面图,其中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为沿图1中线段2-2’
所视的剖面,在图6中绘示的是多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100’重复交叠的
剖面图,然图1中,为了说明方便,仅绘示单一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如
同图6所示,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50
的连接结构154与顶支撑结构156于远离软性电路板164的一侧共同形成容置
槽190,其中舌片158自底支撑结构152延伸进入容置槽190。当显示模块支
撑组件100与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沿底板120与显示模块160的叠构方
向A层叠时,底板120层叠于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显示模块160’上,
容置槽190用以容置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连接结构154’以及顶支撑
结构156’,且舌片158未与连接结构154’以及顶支撑结构156’相接触。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50的连接
结构154与顶支撑结构156所共同形成的容置槽190于组装后,与另一显示模
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50’之间可形成容置空间。亦即,当显示模块支撑
组件100’被置放于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底板120远离显示模块160的一侧
时,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50’会自底板120’突起进入支撑件150
的容置槽190内,且避开舌片158与支撑件150的连接结构154、顶支撑结构
156以及舌片158之间仍保持可供置放其他组件的空间,像是显示模块支撑组
件100’的软性电路板164’等组件,故由连接结构154、顶支撑结构156、连接
结构154’与顶支撑结构156’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当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
的软性电路板164’位于容置空间内时,支撑件150’可自重力作用方向的反方
向提供软性电路板164’支撑力,同时,软性电路板164’可避开与舌片158直
接接触,并被支撑件150与支撑件150’共同限制于容置空间内,减少软性电路
板164’晃动与震荡的行程空间,避免软性电路板164’与支撑件150或舌片158
有频繁的直接接触。

由于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0与另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
的支撑件140’共同将软性电路板164’限制于容置空间内,除了可避免软性电
路板164’与上方置放的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0相接触并压磨,同
时,可让软性印刷电路板164’受支撑件140长时间受压变形的机率被降低或避
免。甚或,因软性电路板164’被限制于容置空间内,减少软性电路板164’晃
动与震荡的行程空间,进而,支撑件140以及支撑件140’的组合可于仓储或移
动过程中,降低未与外框组装前的显示模块160’因软性电路板164’损伤,而
出现信号异常或毁损的机率。亦即,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0与另
一显示模块支撑组件100’的支撑件140’可提高经运输或仓储过程后的显示面
板的良率,藉此节省原料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包含底板、支撑件以及显
示模块。底板具有破口。破口位于底板的边缘上。于底板的破口上设置支撑件。
支撑件包含两底支撑结构、两连接结构以及顶支撑结构。两底支撑结构设置于
底板上,并分别位于破口的两相对侧。两连接结构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并
相对底板弯折翘起。顶支撑结构位于底板的破口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之
间。显示模块包含印刷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位于显示模块的边
缘,并分别支撑于底支撑结构上。软性电路板连接于对应的相邻的两印刷电路
板之间。当显示模块置放于底板上,支撑件与软性印刷电路板会互相接触,且
支撑件沿平行重力的方向提供软性印刷电路板支撑力,避免或减少软性印刷电
路板于移动过程中的晃动与震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
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及其支撑件和支撑基底,显示模块支撑组件包含底板、支撑件以及显示模块。底板具有破口,且破口位于底板的边缘上。支撑件设置于底板上,且包含两底支撑结构、两连接结构以及顶支撑结构。两底支撑结构设置于底板上,并分别位于破口的两相对侧。两连接结构分别连接两底支撑结构,并相对底板弯折翘起。顶支撑结构位于底板的破口上方,并连接于两连接结构之间。显示模块包含印刷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