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33965A43申请公布日20120502CN102433965ACN102433965A21申请号201110293168222申请日20110930E04D13/035200601E04B7/16200601E04B7/18200601E04D13/04200601E06B7/084200601E06B7/098200601E06B9/2620060171申请人上海名成建筑遮阳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1601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九干路289号2楼72发明人姚骐胡刚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4代理人何东浩李泰敏54发明名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
2、雨遮阳板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安装有异型弹性密封条的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活动的,可开启、闭合的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当户外防漏雨遮阳板开启时,通过调节叶片的角度,可实现大面积自然采光和通风;当户外防漏雨遮阳板闭合时,晴天可实现完全遮阳,夏季遇到下雨甚至特大暴雨时,雨水能沿着户外防漏雨遮阳板装置内设的泄水槽顺畅排出,叶片间的相互结合处均镶嵌有异型弹性密封条,可有效防止暴雨引起的喷溅渗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433969A1/。
3、1页21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包括框架(1),一组若干片叶片2,传动连杆(3),连杆转轴4,叶片转轴(6),其中,传动连杆(3)设置在叶片(2)的侧边,其特征在于,连杆转轴4套接设置在叶片(2)上端的轴孔(11)内,叶片转轴(6)设置在叶片中心端的轴孔内,叶片(2)的下端镶嵌异型弹性密封条(7),所述异型弹性密封条(7)用于封合相邻叶片2闭合时的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通过叶片转轴(6)架设在框架(1)内,所述框架(1)安装在建筑屋顶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轴(6)的末端架。
4、设在框架(1)上,所述叶片转轴(6)与框架(1)为枢轴方式连接,所述叶片转轴的末端排列形成的直线与传动连杆(3)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3)的中部外接驱动直线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弹性密封条(7)为硅胶弹性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截面为双凹槽形,其中心端高于两侧的凹槽(20),形成一个“W”形结构,所述叶片转轴(6)设置在“W”形叶片(2)中心端的轴孔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
5、的下部设有泄水槽(8),所述泄水槽(8)设置在叶片(2)的下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下端还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有建筑排水管,建筑排水管导出泄水槽(8)的流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叶片(2)内的相邻叶片(2)两两平行。权利要求书CN102433965ACN102433969A1/3页3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尤其涉及到一种安装有异型弹性密封条的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背景技术0002通常的建筑屋顶均以封闭、固。
6、定式为主,因此建筑的整体采光和通风功能仅能通过窗洞口来完成,由于建筑物窗洞所占面积具有一定比例要求(即窗洞比要求),并且无法无限制扩大,因此建筑屋顶仅通过窗洞口进行采光、通风,其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动的,可开启、闭合的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当开启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时,通过调节遮阳板叶片的角度,可实现大面积自然采光和通风;当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闭合时,晴天可实现完全遮阳,夏季下雨甚至遇到特大暴雨时,雨水能沿着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装置内设的泄水槽顺畅排出;叶片闭合时相互结合处均镶嵌有异型弹性密封条,可有效防止雨水引起的喷溅渗漏。
7、。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顶户外防雨遮阳系统,包括框架、一组叶片、传动连杆、连杆转轴;、叶片转轴,其中,传动连杆设置在叶片的侧边,连杆转轴套接设置在叶片的上端的轴孔内,叶片转轴安装在叶片中心端的轴孔内,叶片的下端镶嵌有异型弹性密封条,所述异型弹性密封条用于弥合相邻叶片闭合时的缝隙。0005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述叶片通过叶片转轴架设在框架内,所述框架安装在建筑屋顶的上方。0006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述叶片转轴的末端架设在框架上,所述叶片转轴与框架为枢轴方式连接,所述叶片转轴的末端排列形成的直线与传动连杆平行。0007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
8、述传动连杆的中部外接驱动直线电机。0008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述异型弹性密封条为硅胶弹性材料。0009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述叶片截面为双凹槽形,其中心端高于两侧的凹槽,形成一个“W”形结构,所述叶片转轴设置在“W”形叶片中心端的轴孔内。0010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述框架的下部设有泄水槽,所述泄水槽设置在叶片的下方。0011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述框架的下端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建筑排水管,其中排水管导出泄水槽的排水。0012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方案是,所述一组叶片内的相邻叶片两两平行。00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一、当建筑屋顶户外防雨遮阳装置的叶片开启时,将调节建。
9、筑物屋顶的自然采光和通风面积;二、当建筑屋顶户外防雨遮阳装置的叶片闭合时,可达到晴天完全遮阳、雨天完全阻止雨水渗漏。0014本发明相当于一个可调节的建筑屋顶,户外遮阳板叶片可开启(采光通风),亦可说明书CN102433965ACN102433969A2/3页4闭合(遮阳防雨),结构轻巧,安装使用方便。附图说明0015图1本发明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本发明闭合状态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图3本发明开启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本发明开启状态时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图5本发明的叶片镶嵌有异型弹性密封条的示意图;图6本发明的异型弹性密封条所处位置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图中1框架;2叶片;3传动连杆;4连杆转轴;5。
10、支架;6叶片转轴;7异型弹性密封条;8泄水槽;10叶片中心端;11上端轴孔;12下端;20叶片(设计形成的)凹槽。具体实施方式0016参照图1、图5所示,叶片2的上端轴孔11套接有连杆转轴4,下端12镶嵌有异型弹性密封条7,其中心端10位置上套接有叶片转轴6,所述叶片2为双凹槽形,其中心端高于两侧的凹槽20,形成一个“W”形结构,所述叶片转轴6设置在“W”形叶片2中心端的轴孔内。所述叶片2为一组(若干片),所述叶片2两两平行所述叶片2上的连杆转轴4末端与传动连杆3活动连接,所述连杆转轴4末端排列形成的直线平行于连杆3。0017如图1、2所示,当户外遮阳板装置闭合时,相邻的叶片2贴合在一起,叶片。
11、2的中心端设置有叶片转轴6,叶片转轴6的末端设置在框架1内,所述叶片转轴6与框架1为枢轴方式连接,叶片转轴6末端排列形成的直线与连杆转轴4末端排列形成的直线平行。0018叶片转轴6设置在叶片2中心端内设的轴孔内,叶片中心端的两侧形成凹槽20,叶片2收集的雨水汇聚到叶片凹槽20内,在叶片2下侧设置有泄水槽8,叶片聚成的雨水经叶片凹槽汇集到泄水槽8。0019如图1、3所示,所述叶片2通过叶片转轴6设置在框架1内,叶片2围绕转轴6在框架1内转动,框架1安装在建筑屋顶的上方。0020如图1、3、4、5所示,相邻叶片2两两平行,在叶片闭合时呈水平状两两相接,在每片叶片2的下端12都镶嵌有异型弹性密封条7。
12、,异型弹性密封条7弥合了两两相连叶片2连接处的缝隙,从而阻止了雨水渗漏。0021参照图1、图3所示,框架1下部、顺延框架的两侧方向,分别各设置有泄水槽8,框架1的四角端还设有支架5,支架5的作用为对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装置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架5上还设有建筑排水管,建筑排水管与泄水槽8相通,泄水槽8将集中的雨水经建筑排水管排出。0022参照图3所示,该图为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开启时的状态示意图。当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装置需要开启时,传动连杆3在外部电机的推动下作直线运动,带动所有叶片2同时围绕各自的叶片转轴6旋转,户外遮阳板开启。0023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先实施方式是,叶。
13、片2处于图示闭合位置时,叶说明书CN102433965ACN102433969A3/3页5片2设计的形状保证了雨水将会沿着两侧的凹槽顺畅排出。0024参照图5、图6所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是所述异型弹性密封条为硅胶弹性材料。0025本发明保护的是一种建筑屋顶户外防漏雨遮阳板系统。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实施案例,而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均视为等同于本发明的替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433965ACN102433969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33965ACN102433969A2/3页7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33965ACN102433969A3/3页8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3396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