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1091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60411.0

申请日:

2012.03.09

公开号:

CN102605748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5/02申请日:20120309|||公开

IPC分类号:

E02B5/02

主分类号:

E02B5/02

申请人:

河海大学

发明人:

佘冬立; 谢升申; 刘营营; 俞双恩; 王君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佛城西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具体是在边坡表层土中随机布置粒径为5~10cm的块石,然后再用草带铺在边坡表面,构成矩形方格网,利用木钉将草带固定于边坡土体。本发明一方面,利用石块覆盖面减少边坡的雨滴溅蚀作用;另一方面,随机分布的块石在坡面形成斑块状水文路径,结合草带格网的拦蓄作用,以此加大边坡径流的就地入渗量,有效地减轻了边坡的径流侵蚀,同时埋于土体的块石和草带网格的布置增强了边坡的整体性和结构性,起到了护坡固坡作用。该方法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适应性强,安全可靠,还具备生态性和景观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包括采用块石、草带、木钉,其特征在于:是先将块石随机布置嵌于边坡表层土中,再用草带铺在边坡表面形成矩形方格网,最后用木钉在方格四角将草带固定于土体,构成草石格网式边坡;所述的块石粒径为5~10cm,块石露出地面1/2粒径,块石覆盖面控制在边坡面积的30%~60%;所述的草带宽度为8cm,厚度为2cm,铺成的格网单元方格边长为60cm。

说明书

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沿海滩涂围垦区水利工程建设坡面的水土流失问题逐步引起广泛重视。尤其是排水沟道边坡,由于滩涂成陆过程中受海水渗杂影响,滩涂围垦区土壤积盐过程先于成土过程,土壤主要为高钠盐粉砂土,抗蚀能力差,加上该区雨量丰沛,沟道坡面土壤侵蚀严重,导致边坡不稳定,易于诱发坡面土体滑动或坍塌,而到目前为止,针对沿海滩涂围垦区土质的边坡防护技术非常有限,基本上处于零处理状态,所以提出适宜沿海滩涂排水沟道边坡坡面侵蚀控制的防护措施是迫切需要的,在沿海滩涂地区具有重要的适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沿海滩涂围垦区边坡土抗蚀能力差,侵蚀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等现象,提出适宜沿海滩涂地区用于排水沟道边坡坡面侵蚀控制的防护措施,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结构性,为解决沿海滩涂围垦区边坡稳定性问题提供有力帮助。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方是指在边坡表层土中随机布置粒径为5~10cm的块石,使石块嵌于土体,嵌入深度约为石块粒径的1/2,块石覆盖面控制在边坡总面积的30%~60%,这样在边坡表层土中人为的构建出斑状土石混合体结构,在坡面形成斑块状水文路径,以此增加径流路径,消减径流冲刷动能,加大边坡径流的就地入渗量,还能利用石块的覆盖面有效地减少边坡所受的雨滴溅蚀破坏作用。此外,用宽度为8cm,厚度为2cm的草带铺在边坡表面,构成边长为60cm的矩形方格网,并用木钉在方格四角将草带固定于土体,格网一方面在坡面形成具有拦蓄径流功能的单元格,同时与埋于土体的块石结构对边坡土体起到加筋加骨的效果,可提高坡面土体的整体性和结构性。30%~60%的块石面积控制则能够保证本方法的生态性,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景观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石块嵌于坡面土体,利用石块的坚硬特质有效的减少了雨滴对边坡的溅蚀破坏,还能增加坡面表层土的结构性。

2、本发明将石块随机布置在边坡土体,在坡面构建出斑状水文路径,既增加了径流路径,又起到了消减径流冲刷能力的作用。 

3、本发明利用草带在坡面组建成连续性格网,既能够起到拦蓄径流,增加径流的就地入渗作用,又强化了坡面土体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4、本发明对石块覆盖面控制在边坡面积的30%~60%范围内,保证了边坡结构的生态功能。 

5、本发明取材方便、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简单、造价低,同时还具备生态性和景观性,在沿海滩地区,甚至在其它地区的边坡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草带,2-边坡土,3-石块,4-木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边坡表层土2中随机布置粒径为5~10cm的块石3,使石块3嵌于土体2,嵌入深度约为块石粒径的1/2,块石3覆盖面控制在边坡总面积的30%~60%,这样在边坡表层土2中人为的构建出斑状土石混合结构,在坡面2形成斑块状水文路径,以此加大边坡径流的就地入渗量,还能利用石块3的覆盖面有效地减少边坡所受雨滴溅蚀破坏作用。此外,用宽度为8cm,厚度为2cm的草带1铺在边坡2表面,构成边长为60cm的矩形方格网,并用木钉在方格四角将草带固定于土体,格网一方面在坡面2形成具有拦蓄径流功能的单元格,同时起到加强坡面土体2整体结构性的功能。30%~60%的块石3面积控制则能够保证本发明方法的生态性,起到了护坡固坡作用,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景观性。

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05748A43申请公布日20120725CN102605748ACN102605748A21申请号201210060411022申请日20120309E02B5/0220060171申请人河海大学地址211100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佛城西路8号72发明人佘冬立谢升申刘营营俞双恩王君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发明名称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具体是在边坡表层土中随机布置粒径为510CM的块石,然后再用草带铺在边坡表面,构成矩形方格网,利用。

2、木钉将草带固定于边坡土体。本发明一方面,利用石块覆盖面减少边坡的雨滴溅蚀作用;另一方面,随机分布的块石在坡面形成斑块状水文路径,结合草带格网的拦蓄作用,以此加大边坡径流的就地入渗量,有效地减轻了边坡的径流侵蚀,同时埋于土体的块石和草带网格的布置增强了边坡的整体性和结构性,起到了护坡固坡作用。该方法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适应性强,安全可靠,还具备生态性和景观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包括采用块石、草带、木钉,其特征在于是先将块石随机布。

3、置嵌于边坡表层土中,再用草带铺在边坡表面形成矩形方格网,最后用木钉在方格四角将草带固定于土体,构成草石格网式边坡;所述的块石粒径为510CM,块石露出地面1/2粒径,块石覆盖面控制在边坡面积的3060;所述的草带宽度为8CM,厚度为2CM,铺成的格网单元方格边长为60CM。权利要求书CN102605748A1/2页3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海围垦区排水沟道边坡草石格网式生态护坡法。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沿海滩涂围垦区水利工程建设坡面的水土流失问题逐步引起广泛重视。尤其是排水沟道边坡,由于滩涂成陆过程中受海水渗杂影。

4、响,滩涂围垦区土壤积盐过程先于成土过程,土壤主要为高钠盐粉砂土,抗蚀能力差,加上该区雨量丰沛,沟道坡面土壤侵蚀严重,导致边坡不稳定,易于诱发坡面土体滑动或坍塌,而到目前为止,针对沿海滩涂围垦区土质的边坡防护技术非常有限,基本上处于零处理状态,所以提出适宜沿海滩涂排水沟道边坡坡面侵蚀控制的防护措施是迫切需要的,在沿海滩涂地区具有重要的适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沿海滩涂围垦区边坡土抗蚀能力差,侵蚀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等现象,提出适宜沿海滩涂地区用于排水沟道边坡坡面侵蚀控制的防护措施,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结构性,为解决沿海滩涂围垦区边坡稳定性问题提供有力。

5、帮助。000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方是指在边坡表层土中随机布置粒径为510CM的块石,使石块嵌于土体,嵌入深度约为石块粒径的1/2,块石覆盖面控制在边坡总面积的3060,这样在边坡表层土中人为的构建出斑状土石混合体结构,在坡面形成斑块状水文路径,以此增加径流路径,消减径流冲刷动能,加大边坡径流的就地入渗量,还能利用石块的覆盖面有效地减少边坡所受的雨滴溅蚀破坏作用。此外,用宽度为8CM,厚度为2CM的草带铺在边坡表面,构成边长为60CM的矩形方格网,并用木钉在方格四角将草带固定于土体,格网一方面在坡面形成具有拦蓄径流功能的单元格,同时与埋于土体的块石结构对边坡土体起到加筋加骨的效果,可提。

6、高坡面土体的整体性和结构性。3060的块石面积控制则能够保证本方法的生态性,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景观性。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将石块嵌于坡面土体,利用石块的坚硬特质有效的减少了雨滴对边坡的溅蚀破坏,还能增加坡面表层土的结构性。00062、本发明将石块随机布置在边坡土体,在坡面构建出斑状水文路径,既增加了径流路径,又起到了消减径流冲刷能力的作用。00073、本发明利用草带在坡面组建成连续性格网,既能够起到拦蓄径流,增加径流的就地入渗作用,又强化了坡面土体的整体性和结构性。00084、本发明对石块覆盖面控制在边坡面积的3060范围内,保证了边坡结构的生态功能。00095、本发明取材方便、。

7、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简单、造价低,同时还具备生态性和景观说明书CN102605748A2/2页4性,在沿海滩地区,甚至在其它地区的边坡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草带,2边坡土,3石块,4木钉。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0012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边坡表层土2中随机布置粒径为510CM的块石3,使石块3嵌于土体2,嵌入深度约为块石粒径的1/2,块石3覆盖面控制在边坡总面积的3060,这样在边坡表层土2中人为的构建出斑状土石混合结构,在坡面2形成斑块状水文路径,以此加大边坡径流的就地入渗量,还能利用石块3的覆盖面有效地减少边坡所受雨滴溅蚀破坏作用。此外,用宽度为8CM,厚度为2CM的草带1铺在边坡2表面,构成边长为60CM的矩形方格网,并用木钉在方格四角将草带固定于土体,格网一方面在坡面2形成具有拦蓄径流功能的单元格,同时起到加强坡面土体2整体结构性的功能。3060的块石3面积控制则能够保证本发明方法的生态性,起到了护坡固坡作用,同时还具备了一定的景观性。说明书CN102605748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0574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