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用重载垫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轨用重载垫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33806A43申请公布日20120502CN102433806ACN102433806A21申请号201110292849722申请日20110930E01B9/6820060171申请人周子雄地址314000浙江省嘉善县大云镇云都花园52幢72发明人周子雄74专利代理机构嘉兴君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代理人沈志良54发明名称铁轨用重载垫板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轨用重载垫板,它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包括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上弹性体设于板体的上侧,下弹性体设于板体的下侧,上弹性体的表面分布有上凹腔。本发明的板体由于使用二种不同的硬度的弹性体,所以板。
2、体有第一刚度值和第二刚度值。此外,本发明的垫板也不容易从铁轨下爬出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5页CN102433810A1/1页21一种铁轨用重载垫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包括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上弹性体设于板体的上侧,下弹性体设于板体的下侧,上弹性体的表面分布有上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下弹性体的表面分布有下凹腔,该下凹腔为半圆形凹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上弹性体背面分布有上嵌入柱,下弹性体背面分布有下嵌入柱;上弹性体的上凹腔内设有上嵌入孔,下弹性体的凹。
3、腔内设有下嵌入孔;上嵌入柱的端部嵌入于下嵌入孔内,下嵌入柱的端部嵌入上嵌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上弹性体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扣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板体表面上侧和下侧分别为平面,板体背面的上侧和下侧有分别有与板体表面上侧和下侧平面对应的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上凹腔为半圆形凹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上弹性体的硬度小于或大于下弹性体的硬度。权利要求书CN102433806ACN102433810A1/2页3铁轨用重载垫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轨用垫板,特别是一种铁轨用重。
4、载垫板。背景技术0002普通铁轨下的垫板,当载荷加到一定值后,将会有对应的刚度值,如继续不继地加载载荷,该垫板的刚度值也会慢慢地曲线上升,不会出现一会陡升(质的转变)。而现有铁轨对垫板的一个特殊技术要求就是当垂向载荷加到一定值后,再增大载荷,其垫板的刚度值需有一个陡升(急剧增大),即刚度值随载荷增加的曲线斜率(上升速率)至少二倍以上,现有的垫板无法满足这一技术要求。此外,现有的垫板随着火车的通过也容易从铁轨爬出。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种铁轨用重载垫板。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铁轨用垫板在其刚度达到一定值无法突然陡升及垫板随着火车的通过容易从铁轨下爬出的问题。0005本发明的。
5、技术方案为它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包括上弹性体和下弹性体,上弹性体设于板体的上侧,下弹性体设于板体的下侧,上弹性体的表面分布有上凹腔。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板体由于使用二种不同的硬度的弹性体,所以当载荷加到一个设定的值后,较软的上弹性体被压扁,铁轨碰到下弹性体且得到一个对应的刚度值即第一刚度值,当载荷继续增加时,所述垫板的下弹性体承载了载荷,但由于下弹性体的硬度较高,所以这时的刚度值就会出现一个转折点,其刚度值会急剧上升,得到对应载荷下的刚度值,即第二刚度值。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板体上设有凹腔,所以铁轨与垫板的接触面积小,垫板受到铁轨的磨擦力小,则垫板在列车通过时就不容易从铁轨下爬出来。另。
6、外,铁轨转弯处用本垫板,能使垫板在保持低刚度的同时承受因铁轨转弯带来的垫板边侧的受力,这是因为本发明的板体上侧和下侧为平面,中间为凹腔,所以对于铁轨转弯处的垫板,列车通过时,载荷主要加在板体的上侧或下侧,而上侧或下侧的平面结构能使保持低刚度的同时承受铁轨转弯带来的受力。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0009图3为本发明上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4为图3的BB剖面示意图。0011图5为本发明下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6为图5的CC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2433806ACN102433810A2/2页40013下面结合附图。
7、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4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板体1,所述的板体1包括上弹性体5和下弹性体4,上弹性体5设于板体1的上侧,下弹性体4设于板体1的下侧,上弹性体5的表面分布有上凹腔6。上凹腔6为半圆形凹腔。0015下弹性体4的表面分布有下凹腔9,该下凹腔9为半圆形凹腔。上弹性体5背面分布有上嵌入柱10,下弹性4体背面分布有下嵌入柱12;上弹性体5的上凹腔6内设有上嵌入孔11,下弹性体4的下凹腔9内设有下嵌入孔13;上嵌入柱10的端部嵌入于下嵌入孔13内,下嵌入柱12的端部嵌入上嵌入孔11内。上弹性体5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扣脚8和扣脚3。0016板体1表面上侧和下侧分别为平面2和平面7,板体背面的上侧和下侧有分别有与板体表面上侧和下侧平面对应的平面。0017上弹性体5的硬度小于或大于下弹性体4的硬度。说明书CN102433806ACN102433810A1/5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433806ACN102433810A2/5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33806ACN102433810A3/5页7图4说明书附图CN102433806ACN102433810A4/5页8图5说明书附图CN102433806ACN102433810A5/5页9图6说明书附图CN1024338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