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09537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37017.5

申请日:

2012.02.17

公开号:

CN102535673A

公开日:

2012.07.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1/98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

朱宏平; 閤东东; 黄潇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

方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阻尼器设计方法,解决现有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4)阻尼器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本发明方便快捷,仅利用两座相邻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和总质量,便可采用通用解析表达式确定出粘弹性阻尼器最优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能够很方便的帮助工程师们选择阻尼器的参数值,从而再根据此参数值来制作符合要求的阻尼器,对于相邻结构振动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
对于两座相邻建筑结构,在对应楼层相同标高楼板处水平设置粘弹性阻
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两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ωj和总质量
Mj,j=1、2;第一控制目标是使其中一座建筑结构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
则将作为控制目标的一座建筑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转步骤(2);第二
控制目标是使两座建筑结构总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则将其中自振频率
较大的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转步骤(3);
(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
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β=ω21
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μ=M1/M2;其中,ω1、ω2
别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M1、M2分别为
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
当β≤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μ ( 1 - β 2 ) ( 1 + μ ) 2 , ]]> Δ opt = ( 1 - β 2 ) 2 ( 1 + μ ) μ ( 1 + μ ) ( μ + β 2 ) ; ]]>
当β>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0 , Δ opt = β 2 - 1 2 ( 1 + μ ) μ μ + β 2 ; ]]>
转步骤(4);
(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
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β=ω21
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μ=M1/M2
当μ<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0 , Δ opt = 1 - β 2 2 ( 1 + μ ) ( 1 + μ 2 ) ( 1 + μ ) ( μ + β 2 ) ; ]]>
当μ≥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 μ - 1 ) ( 1 - β 2 ) ( 1 + μ ) 2 , ]]> Δ opt = ( 1 - β 2 ) 2 ( 1 + μ ) 2 μ ( 1 + μ ) ( μ + β 2 ) ; ]]>
转步骤(4);
(4)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
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kdopt与阻尼系数cdopt为:
kdopt=βoptω12M1,cdopt=2ΔoptM1ω1
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所
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kdopt/N,阻尼
系数为cdopt/N,其中N为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邻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中,建筑结构的总质量Mj和建筑
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ωj依据下述过程求得:
(1)计算建筑结构的总质量:
Mj=m1+m2+…+mn
(2)计算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
M = m 1 m 2 . . . m n , ]]>
K = k 1 + k 2 - k 2 - k 2 k 2 + k 3 - k 3 - k 3 . . . k n - 1 + k n - k n - k n k n , ]]>
其中,m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质量,k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层间刚度,i=1、
2、…、n,n为建筑结构的层数;
(3)计算自振频率
根据方程|K-ω2M|=0,解出n个自振频率,其中最小的自振频率为第
一阶自振频率ωj

说明书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阻尼器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中人口密集而土地有限,导致相邻建筑结构之间的间距
可能过小。因建筑造型、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要,许多高层建筑物都
设计成由多个子结构组成的主-从结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两相邻
建筑结构之间的间距十分有限,当强震发生时,彼此发生碰撞的可能
性很大。如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在被调查的330栋严重损
伤或倒塌的建筑中,超过40%发生了碰撞,总数的15%发生了倒塌。
在1977年的Romania地震、1994年Northridge地震、1999年Turkey
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均曾观测到相邻结构之间的碰撞。因此,
有效地防止间隔很近的相邻建筑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发生碰撞,对于保
证这些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粘弹性阻尼器可以减小地震或风作用下结构的振动,在实际工程
中应用广泛。采用粘弹性阻尼器来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组成振动控制体
系,利用相邻建筑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耗能,这样既能吸收一部分地震
能量,又可以避免建筑结构间的碰撞。振动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粘弹性阻尼器常采用Kelvin模型来模拟,
有两个重要的参数,即阻尼器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因此,粘弹性
阻尼器的设计中确定合适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又是非常重要的一
个环节。如果选取恰当,就能够起到较好的耗能减震效果;如果选取
不当,如刚度系数或阻尼系数过大,则会改变原结构的动力特性,带
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地震波输入能量加大以及结构的破坏。当阻
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确定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两个参数制作出符
合要求的阻尼器了。现有的相邻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阻尼器的刚度系
数和阻尼系数都是通过繁琐的参数化研究得到的,需要对采取不同阻
尼器参数的相邻结构体系样本进行动力分析,提取控制性能指标和结
构的响应指标,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阻尼器的优化参数值,但是这
种参数化研究过程不具有通用性。

因此,需要通用的解析表达式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阻尼器的优化
刚度和阻尼系数,这对于相邻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应用推广非常必
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解
决现有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使得粘弹性阻尼
器的设计方便快捷。

下文中,粘弹性阻尼器水平安装,粘弹性阻尼器两端分别连接一
座建筑结构楼板处,因此两座相邻建筑结构需要具有对应楼层相同标
高的楼板。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包括
下述步骤:

(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

对于两座相邻建筑结构,在对应楼层相同标高楼板处水平设置粘
弹性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两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
率ωj和总质量Mj,j=1、2;第一控制目标是使其中一座建筑结构的
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则将作为控制目标的一座建筑结构作为第一
座建筑结构,转步骤(2);第二控制目标是使两座建筑结构总的平
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则将其中自振频率较大的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
结构,转步骤(3);

(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

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
β=ω21,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
μ=M1/M2;其中,ω1、ω2分别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结
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M1、M2分别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
结构的总质量;

当β≤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μ ( 1 - β 2 ) ( 1 + μ ) 2 , ]]> Δ opt = ( 1 - β 2 ) 2 ( 1 + μ ) μ ( 1 + μ ) ( μ + β 2 ) ; ]]>

当β>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0 , Δ opt = β 2 - 1 2 ( 1 + μ ) μ μ + β 2 ; ]]>

转步骤(4);

(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

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
β=ω21,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
μ=M1/M2

当μ<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0 , Δ opt = 1 - β 2 2 ( 1 + μ ) ( 1 + μ 2 ) ( 1 + μ ) ( μ + β 2 ) ; ]]>

当μ≥1时,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 μ - 1 ) ( 1 - β 2 ) ( 1 + μ ) 2 , ]]> Δ opt = ( 1 - β 2 ) 2 ( 1 + μ ) 2 μ ( 1 + μ ) ( μ + β 2 ) ; ]]>

转步骤(4);

(4)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

粘弹性阻尼器的优化刚度系数kdopt与优化阻尼系数cdopt为:

kdopt=βoptω12M1,cdopt=2ΔoptM1ω1

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
构的所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
kdopt/N,阻尼系数为cdopt/N,其中N为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

所述的用于相邻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中,建筑结构的总质量Mj和建筑
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ωj依据下述过程求得:

(1)计算建筑结构的总质量:

Mj=m1+m2+…+mn

(2)计算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

M = m 1 m 2 . . . m n , ]]>

K = k 1 + k 2 - k 2 - k 2 k 2 + k 3 - k 3 - k 3 . . . k n - 1 + k n - k n - k n k n , ]]>

其中,m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质量,k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层间刚度,
i=1、2、...、n,n为建筑结构的层数;

(3)计算自振频率

根据方程|K-ω2M|=0,解出n个自振频率,其中最小的自振频
率为第一阶自振频率ωj

本发明方便快捷,仅利用两座相邻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和
总质量,便可采用给出的通用解析表达式确定相邻建筑结构振动控制
体系中粘弹性阻尼器最优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解决了现有阻尼器
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能够很方便的帮助工程师们选
择粘弹性阻尼器的参数值,从而再根据此参数值来制作符合要求的阻
尼器,这对于相邻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粘弹性阻尼器连接的相邻建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粘弹性阻尼器C、地震
波D。

具体实施方式

两相邻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均为20层,层高均为3.3m。
A建筑结构每层集中质量为1.29×106kg,剪切刚度为4.0×109N/m;B
建筑结构每层集中质量为1.29×106kg,剪切刚度为2.0×109N/m。采
用瑞利阻尼模型,两结构的第一、二阶阻尼比均为0.02,粘弹性阻尼
器沿20层均匀布置。

实施例1:

(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使其中A建筑结构的平均相对振动能
量最小;

对于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在相同标高楼板处设置粘弹性阻
尼器C,水平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A、B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
频率分别为ω1=4.26rad/s和ω2=3.01rad/s、总质量M1=2.58×107kg和
M2=2.58×107kg;将A建筑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将B建筑结构
作为第二座建筑结构;

(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

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
β=ω21=0.707,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
μ=M1/M2=1.0;

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μ ( 1 - β 2 ) ( 1 + μ ) 2 = 0.125 , ]]> Δ opt = ( 1 - β 2 ) 2 ( 1 + μ ) μ ( 1 + μ ) ( μ + β 2 ) = 0.0722 ; ]]>

(3)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

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kdopt与阻尼系数cdopt为:

kdopt=βoptω12M1=5.87×107N/m,

cdopt=2ΔoptM1ω1=1.59×107N.s/m;

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
构的所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
kdopt/20,阻尼系数为cdopt/20,其中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为
20层。

实施例2:

(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使所述相邻两座建筑结构总的平均相
对振动能量最小;

对于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在相同标高楼板处设置粘弹性阻
尼器C,水平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A、B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
频率分别为4.26rad/s和3.01rad/s、总质量分别为2.58×107kg和
2.58×107kg;将其中自振频率较大的A建筑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
将B建筑结构作为第二座建筑结构;

(2)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

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
β=ω21=0.707,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
μ=M1/M2=1.0;

刚度参数βopt与阻尼参数Δopt为:

β opt = ( μ - 1 ) ( 1 - β 2 ) ( 1 + μ ) 2 = 0 , ]]> Δ opt = ( 1 - β 2 ) 2 ( 1 + μ ) 2 μ ( 1 + μ ) ( μ + β 2 ) = 0.1021 ; ]]>

(3)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

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kdopt与阻尼系数cdopt为:

kdopt=βoptω12M1=0,

cdopt=2ΔoptM1ω1=2.25×107N.s/m;

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
构的所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
kdopt/20,阻尼系数为cdopt/20,其中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为
20层。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35673A43申请公布日20120704CN102535673ACN102535673A21申请号201210037017522申请日20120217E04B1/9820060171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72发明人朱宏平閤东东黄潇74专利代理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代理人方放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57摘要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阻尼器设计方法,解决现有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

2、数计算步骤;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4阻尼器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本发明方便快捷,仅利用两座相邻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和总质量,便可采用通用解析表达式确定出粘弹性阻尼器最优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能够很方便的帮助工程师们选择阻尼器的参数值,从而再根据此参数值来制作符合要求的阻尼器,对于相邻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2页21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对于两座相邻建筑结构,在对应楼层相同标高楼。

3、板处水平设置粘弹性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两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J和总质量MJ,J1、2;第一控制目标是使其中一座建筑结构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则将作为控制目标的一座建筑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转步骤2;第二控制目标是使两座建筑结构总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则将其中自振频率较大的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转步骤3;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2/1,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M1/M2;其中,1、2分别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M1、M2分别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当1时,。

4、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当1时,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转步骤4;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2/1,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M1/M2;当1时,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当1时,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转步骤4;4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KDOPT与阻尼系数CDOPT为KDOPTOPT12M1,CDOPT2OPTM11;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所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KDOPT/N,阻尼系数。

5、为CDOPT/N,其中N为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邻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其特征权利要求书CN102535673A2/2页3在于所述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中,建筑结构的总质量MJ和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J依据下述过程求得1计算建筑结构的总质量MJM1M2MN,2计算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其中,M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质量,K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层间刚度,I1、2、N,N为建筑结构的层数;3计算自振频率根据方程|K2M|0,解出N个自振频率,其中最小的自振频率为第一阶自振频率J。权利要求书CN102535673A1/4页4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

6、器设计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所使用的阻尼器设计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代城市中人口密集而土地有限,导致相邻建筑结构之间的间距可能过小。因建筑造型、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要,许多高层建筑物都设计成由多个子结构组成的主从结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两相邻建筑结构之间的间距十分有限,当强震发生时,彼此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很大。如在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在被调查的330栋严重损伤或倒塌的建筑中,超过40发生了碰撞,总数的15发生了倒塌。在1977年的ROMANIA地震、1994年NORTHRIDGE地震、1999年TURKEY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均曾观测到相邻结构之间的碰撞。因此,有。

7、效地防止间隔很近的相邻建筑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发生碰撞,对于保证这些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0003粘弹性阻尼器可以减小地震或风作用下结构的振动,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采用粘弹性阻尼器来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组成振动控制体系,利用相邻建筑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耗能,这样既能吸收一部分地震能量,又可以避免建筑结构间的碰撞。振动控制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粘弹性阻尼器常采用KELVIN模型来模拟,有两个重要的参数,即阻尼器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因此,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中确定合适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选取恰当,就能够起到较好的耗能减震效果;如果选取不当,如刚度系数。

8、或阻尼系数过大,则会改变原结构的动力特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地震波输入能量加大以及结构的破坏。当阻尼器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确定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两个参数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阻尼器了。现有的相邻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阻尼器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都是通过繁琐的参数化研究得到的,需要对采取不同阻尼器参数的相邻结构体系样本进行动力分析,提取控制性能指标和结构的响应指标,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阻尼器的优化参数值,但是这种参数化研究过程不具有通用性。0004因此,需要通用的解析表达式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阻尼器的优化刚度和阻尼系数,这对于相邻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应用推广非常必要。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相邻建。

9、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解决现有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使得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方便快捷。0006下文中,粘弹性阻尼器水平安装,粘弹性阻尼器两端分别连接一座建筑结构楼板处,因此两座相邻建筑结构需要具有对应楼层相同标高的楼板。0007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相邻建筑结构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08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0009对于两座相邻建筑结构,在对应楼层相同标高楼板处水平设置粘弹性阻尼器,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两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J和总质量MJ,J1、2;第一控制说明书CN102535673A2/4页5目标是使其中一座建筑结构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则将作为控。

10、制目标的一座建筑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转步骤2;第二控制目标是使两座建筑结构总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则将其中自振频率较大的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转步骤3;0010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0011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2/1,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M1/M2;其中,1、2分别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M1、M2分别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和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0012当1时,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00130014当1时,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00150016转步骤4;00173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

11、计算步骤0018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2/1,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M1/M2;0019当1时,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00200021当1时,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00220023转步骤4;00244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0025粘弹性阻尼器的优化刚度系数KDOPT与优化阻尼系数CDOPT为0026KDOPTOPT12M1,CDOPT2OPTM11;0027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所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KDOPT/N,阻尼系数为CDOPT/N。

12、,其中N为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0028所述的用于相邻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粘弹性阻尼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中,建筑结构的总质量MJ和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J依据下述过程求得00291计算建筑结构的总质量0030MJM1M2MN,说明书CN102535673A3/4页600312计算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003200330034其中,M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质量,KI为建筑结构第I层的层间刚度,I1、2、N,N为建筑结构的层数;00353计算自振频率0036根据方程|K2M|0,解出N个自振频率,其中最小的自振频率为第一阶自振频率J。0037本发明方便快捷,仅利用两座相邻。

13、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和总质量,便可采用给出的通用解析表达式确定相邻建筑结构振动控制体系中粘弹性阻尼器最优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解决了现有阻尼器设计方法繁琐、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能够很方便的帮助工程师们选择粘弹性阻尼器的参数值,从而再根据此参数值来制作符合要求的阻尼器,这对于相邻结构振动控制体系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0038图1为采用粘弹性阻尼器连接的相邻建筑结构示意图;0039图中标记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粘弹性阻尼器C、地震波D。具体实施方式0040两相邻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均为20层,层高均为33M。A建筑结构每层集中质量为129106KG,剪切刚度为40109N/M。

14、;B建筑结构每层集中质量为129106KG,剪切刚度为20109N/M。采用瑞利阻尼模型,两结构的第一、二阶阻尼比均为002,粘弹性阻尼器沿20层均匀布置。0041实施例10042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使其中A建筑结构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0043对于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在相同标高楼板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C,水平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A、B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分别为1426RAD/S和2301RAD/S、总质量M1258107KG和M2258107KG;将A建筑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将B建筑结构作为第二座建筑结构;00442第一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0045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

15、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2/10707,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M1/M210;说明书CN102535673A4/4页70046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004700483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0049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KDOPT与阻尼系数CDOPT为0050KDOPTOPT12M1587107N/M,0051CDOPT2OPTM11159107NS/M;0052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所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KDOPT/20,阻尼系数为CDOPT/20,其中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

16、为20层。0053实施例200541确定控制目标步骤使所述相邻两座建筑结构总的平均相对振动能量最小;0055对于A建筑结构、B建筑结构,在相同标高楼板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C,水平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确定A、B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分别为426RAD/S和301RAD/S、总质量分别为258107KG和258107KG;将其中自振频率较大的A建筑结构作为第一座建筑结构,将B建筑结构作为第二座建筑结构;00562第二控制目标优化参数计算步骤0057计算第二座建筑结构与第一座建筑结构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比2/10707,第一座建筑结构与第二座建筑结构的总质量比M1/M210;0058刚度参数OPT与阻尼参数OPT为005900603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计算步骤0061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KDOPT与阻尼系数CDOPT为0062KDOPTOPT12M10,0063CDOPT2OPTM11225107NS/M;0064所述优化刚度系数KDOPT和优化阻尼系数CDOPT是指连接相邻建筑结构的所有粘弹性阻尼器的系数和,每一层粘弹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为KDOPT/20,阻尼系数为CDOPT/20,其中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总楼层数为20层。说明书CN102535673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53567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