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0909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00165.7

申请日:

2011.09.28

公开号:

CN102392448A

公开日:

2012.03.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7/26申请公布日:201203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7/26申请日:20110928|||公开

IPC分类号:

E02D7/26; E02D3/10

主分类号:

E02D7/26

申请人: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毕平均; 刘全林; 宋伟民

地址:

201806 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207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代理人:

陈学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长排水板与短排水板在平面分别上是相互错开、跳档布置,四根长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短排水板;而四根短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施工顺序上,首先铺设排水砂垫层,再插打短排水板,通过短板水板对表层软土预加固之后,表层软土的沉降得以部分消除、强度得到增长,此时再插打长排水板,可以减小长排水板板头的弯曲变形,排水通道始终保持通畅,则可以提高深厚软基的地基加固效果,在满足工后沉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拉大排水板间距、缩短排水固结时间,达到缩短工期、节约造价的目的。长排水板和短

权利要求书

1: 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 包括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 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均 插入软土地基内, 其特征在于, 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相互间隔布置, 短排水板用于浅层软土 预加固, 长排水板用于深层软土预加固 ; 软土地基上方铺设有砂垫层, 砂垫层上方设有真空 预压或堆载预压载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排水 板、 短排水板在水平面内, 成排的相互错开、 跳档布置, 四根长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短排 水板 ; 而四根短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长排水板、 短 排水板之间的间距 0.3 ~ 3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排水 板、 短排水板在纵向截面内均匀间隔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排水板的长度为 5 ~ 30m, 断面厚度 2.5 ~ 5mm, 断面宽度 100 ~ 200mm ; 短排水板的 长度 3 ~ 5m, 断面厚度为 2.5 ~ 5mm, 断面宽度 100 ~ 200mm。
6: 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 首先在软土地基上铺设排水砂垫层, 再插打短排水板, 短排水板打设结束后静置 5 天 以上时间, 表层软土在砂垫层荷载的预压下发生一定的沉降并趋于稳定, 此时表层软土的 沉降得以部分消除, 强度有所增长, 再插打长排水板, 打长排水板结束后, 分级加载堆载料 或进行真空预压, 让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排水固结作用。

说明书


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深厚软基或吹填淤泥的地基处理工程背景技术 采用真空预压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对软土进行地基加固时, 一般在地基中打设竖向 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作为地下水的排水通道, 淤泥等软土在堆载料自重荷载或真空荷载预压 下发生排水固结, 孔隙水压力慢慢消散, 有效应力慢慢增长, 地基强度逐渐增长, 地基沉降 在施工期得以消除, 从而完成软土地基加固这一过程。
     塑料排水板作为竖向排水通道, 与砂井相比, 具有施工方便、 插打效率高等优点, 在国内外的大量软基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塑料排水板由刚度较小的软塑料加 工而成, 且断面尺寸较小 ( 一般为 4mm×10mm)、 而长度较大 ( 一般为 5m ~ 30m), 因此排水 板的柔度非常大, 塑料排水板随地基沉降后, 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在地基中多呈 “S” 型 分布 ( 见图 1), 排水断面缩小, 地基加固效果受到影响。 对于地基沉降达 1m 以上的情况, 甚 至有排水板板头断裂的现象发生, 造成排水板失去作用, 竖向排水通道消失, 孔隙水压力无 法得到及时消散, 软土地基得不到有效加固。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做法是多打排水板、 延长地基加固时间等方式。 多打 排水板必然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加 ; 而延长地基加固时间, 一方面耽误了工期, 另一方面, 真 空预压时间的延长, 也将耗费更多的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克服现有真空预压或堆载预压方法中的缺陷, 减小排水板板头的变形, 让排水板保持良好的透水和排水能力, 提高地基加固效果。同时, 适当加大排水板间距、 并缩短真空预压时间, 达到缩短地基处理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 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
     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 包括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 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 均插入软土地基内, 其特征在于, 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相互间隔布置, 短排水板用于浅层软 土预加固, 长排水板用于深层软土预加固 ; 软土地基上方铺设有砂垫层, 砂垫层上方设有真 空预压或堆载预压载荷。
     所述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在水平面内, 成排的相互错开、 跳档布置, 四根长排水板 的中心处是一根短排水板 ; 而四根短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
     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之间的间距 0.3 ~ 3m。
     所述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在纵向截面内均匀间隔布置。
     所述长排水板的长度为 5 ~ 30m, 断面厚度 2.5 ~ 5mm, 断面宽度 100 ~ 200mm ; 短 排水板的长度 3 ~ 5m, 断面厚度为 2.5 ~ 5mm, 断面宽度 100 ~ 200mm。
     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首先在软土地基上铺设排水砂垫层, 再插打短排水板, 短排水板打设结束后静置 5 天以上时间, 表层软土在砂垫层荷载的预压下发生一定的沉降并趋于稳定, 此时表层软土 的沉降得以部分消除, 强度有所增长, 再插打长排水板, 打长排水板结束后, 分级加载堆载 料或进行真空预压, 让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排水固结作用。
     短排水板的作用是对浅层超软土质进行预加固, 提前消除表层软土的部分沉降。 长排水板的作用是加固深层软弱土, 使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的土质得到改善, 从而满足地 面以上的建筑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工后沉降的使用要求。
     深厚软基的地基加固效果主要取决于长排水板功能的发挥, 通过短板水板对表层 软土预加固之后, 长排水板的板头弯曲变形减小, 排水通道始终保持通畅, 则可以提高地基 加固效果。在满足工后沉降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拉大排水板间距、 缩短排水固结时间, 达到 缩短工期、 节约造价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 图 1 为本发明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 2 为相应的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看图 1, 长排水板与短排水板在平面分别上是相互错开、 跳档布置, 四根长排水 板 1 的中心处是一根短排水板 2 ; 而四根短排水板 2 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 1。长排水板 和短排水板呈正方形布置或正三角形布置, 间距 0.8 ~ 1.3m。 所述长排水板、 短排水板在纵 向截面内也均匀间隔布置。
     参看图 2, 短排水板 2 的长度 3 ~ 5m, 可采用人工插板或机械插板 ; 长排水板 1 的 长度 5 ~ 30m, 采用机械插板。
     在施工顺序上, 首先在软土地基 5 上铺设排水砂垫层, 再插打短排水板, 短排水板 打设结束后静置 2 个月时间, 表层软土在砂垫层荷载的预压下发生一定的沉降并趋于稳 定, 此时表层软土的沉降得以部分消除, 强度有所增长, 再插打长排水板, 打长排水板结束 后, 分级加载堆载料或进行真空预压, 让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排水固结作用。
     在打短排水板时, 第一级砂垫层可适当薄一些, 减小人工插打短排水板的阻力。 若 短排水板采用机械插打, 砂垫层可以不分级, 一次铺设完毕。
     长排水板与短排水板相结合有以下三个明显的优点 :
     ①浅层淤泥进行了预处理, 利于后期插长板的大型机械施工。
     ②减小了长板板板的弯曲变形, 对排水固结更加有利。
     ③在确保深层加固效果的基础上, 加强了对浅层淤泥的处理强度, 对提高表层土 承载力, 效果更加理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同物界定。

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92448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8CN102392448ACN102392448A21申请号201110300165722申请日20110928E02D7/26200601E02D3/1020060171申请人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1806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207室72发明人毕平均刘全林宋伟民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代理人陈学雯54发明名称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长排水板与短排水板在平面分别上是相互错开、跳档布置,四根长排水板的中心处。

2、是一根短排水板;而四根短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施工顺序上,首先铺设排水砂垫层,再插打短排水板,通过短板水板对表层软土预加固之后,表层软土的沉降得以部分消除、强度得到增长,此时再插打长排水板,可以减小长排水板板头的弯曲变形,排水通道始终保持通畅,则可以提高深厚软基的地基加固效果,在满足工后沉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拉大排水板间距、缩短排水固结时间,达到缩短工期、节约造价的目的。长排水板和短排水板共同作用下,其地基处理强度得到加强,加固效果更加明显,容易形成一定厚度的硬壳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92456A1。

3、/1页21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包括长排水板、短排水板,长排水板、短排水板均插入软土地基内,其特征在于,长排水板、短排水板相互间隔布置,短排水板用于浅层软土预加固,长排水板用于深层软土预加固;软土地基上方铺设有砂垫层,砂垫层上方设有真空预压或堆载预压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排水板、短排水板在水平面内,成排的相互错开、跳档布置,四根长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短排水板;而四根短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长排水板、短排水板之间的间距033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

4、的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排水板、短排水板在纵向截面内均匀间隔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排水板的长度为530M,断面厚度255MM,断面宽度100200MM;短排水板的长度35M,断面厚度为255MM,断面宽度100200MM。6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为首先在软土地基上铺设排水砂垫层,再插打短排水板,短排水板打设结束后静置5天以上时间,表层软土在砂垫层荷载的预压下发生一定的沉降并趋于稳定,此时表层软土的沉降得以部分消除,强度有所增长,再插打长排水板,打长排水板结束后,分级加载堆载料或进行真空预压,让地基在荷载。

5、作用下发生排水固结作用。权利要求书CN102392448ACN102392456A1/3页3一种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深厚软基或吹填淤泥的地基处理工程背景技术0002采用真空预压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对软土进行地基加固时,一般在地基中打设竖向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作为地下水的排水通道,淤泥等软土在堆载料自重荷载或真空荷载预压下发生排水固结,孔隙水压力慢慢消散,有效应力慢慢增长,地基强度逐渐增长,地基沉降在施工期得以消除,从而完成软土地基加固这一过程。0003塑料排水板作为竖向排水通道,与砂井相比,具有施工方便、插打效率高等优点,在国内外。

6、的大量软基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塑料排水板由刚度较小的软塑料加工而成,且断面尺寸较小一般为4MM10MM、而长度较大一般为5M30M,因此排水板的柔度非常大,塑料排水板随地基沉降后,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在地基中多呈“S”型分布见图1,排水断面缩小,地基加固效果受到影响。对于地基沉降达1M以上的情况,甚至有排水板板头断裂的现象发生,造成排水板失去作用,竖向排水通道消失,孔隙水压力无法得到及时消散,软土地基得不到有效加固。0004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多打排水板、延长地基加固时间等方式。多打排水板必然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加;而延长地基加固时间,一方面耽误了工期,另一方面,真空预压时。

7、间的延长,也将耗费更多的电能。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真空预压或堆载预压方法中的缺陷,减小排水板板头的变形,让排水板保持良好的透水和排水能力,提高地基加固效果。同时,适当加大排水板间距、并缩短真空预压时间,达到缩短地基处理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0007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包括长排水板、短排水板,长排水板、短排水板均插入软土地基内,其特征在于,长排水板、短排水板相互间隔布置,短排水板用于浅层软土预加固,长排水板用于深层软土预加固;软土地基上方铺设有砂垫层,砂垫层上方设有真空预压或堆载预压载荷。0008所述。

8、长排水板、短排水板在水平面内,成排的相互错开、跳档布置,四根长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短排水板;而四根短排水板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0009长排水板、短排水板之间的间距033M。0010所述长排水板、短排水板在纵向截面内均匀间隔布置。0011所述长排水板的长度为530M,断面厚度255MM,断面宽度100200MM;短排水板的长度35M,断面厚度为255MM,断面宽度100200MM。0012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为说明书CN102392448ACN102392456A2/3页40013首先在软土地基上铺设排水砂垫层,再插打短排水板,短排水板打设结束后静置5天以上时间,表层软土在。

9、砂垫层荷载的预压下发生一定的沉降并趋于稳定,此时表层软土的沉降得以部分消除,强度有所增长,再插打长排水板,打长排水板结束后,分级加载堆载料或进行真空预压,让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排水固结作用。0014短排水板的作用是对浅层超软土质进行预加固,提前消除表层软土的部分沉降。长排水板的作用是加固深层软弱土,使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的土质得到改善,从而满足地面以上的建筑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工后沉降的使用要求。0015深厚软基的地基加固效果主要取决于长排水板功能的发挥,通过短板水板对表层软土预加固之后,长排水板的板头弯曲变形减小,排水通道始终保持通畅,则可以提高地基加固效果。在满足工后沉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

10、拉大排水板间距、缩短排水固结时间,达到缩短工期、节约造价的目的。附图说明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0017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长短排水板组合的软基加固结构的平面示意图。0018图2为相应的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20参看图1,长排水板与短排水板在平面分别上是相互错开、跳档布置,四根长排水板1的中心处是一根短排水板2;而四根短排水板2的中心处是一根长排水板1。长排水板和短排水板呈正方形布置或正三角形布置,间距0813M。所述长排水板、短排水板在纵向截面内也均匀。

11、间隔布置。0021参看图2,短排水板2的长度35M,可采用人工插板或机械插板;长排水板1的长度530M,采用机械插板。0022在施工顺序上,首先在软土地基5上铺设排水砂垫层,再插打短排水板,短排水板打设结束后静置2个月时间,表层软土在砂垫层荷载的预压下发生一定的沉降并趋于稳定,此时表层软土的沉降得以部分消除,强度有所增长,再插打长排水板,打长排水板结束后,分级加载堆载料或进行真空预压,让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排水固结作用。0023在打短排水板时,第一级砂垫层可适当薄一些,减小人工插打短排水板的阻力。若短排水板采用机械插打,砂垫层可以不分级,一次铺设完毕。0024长排水板与短排水板相结合有以下三个。

12、明显的优点0025浅层淤泥进行了预处理,利于后期插长板的大型机械施工。0026减小了长板板板的弯曲变形,对排水固结更加有利。0027在确保深层加固效果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浅层淤泥的处理强度,对提高表层土承载力,效果更加理想。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说明书CN102392448ACN102392456A3/3页5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说明书CN102392448ACN102392456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9244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