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0894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4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6950.7

申请日:

2011.09.01

公开号:

CN102383592A

公开日:

2012.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1/36申请日:20110901|||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1/36; E04G21/00

主分类号:

E04G11/36

申请人:

吴方伯

发明人:

周绪红; 吴方伯; 黄婷; 黄海林; 陈伟

地址: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湖南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角形搁置件(8)和盖板(9),多个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板(2)或/和连接盖板(3)依次连接拼装,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形成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拆除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顶部浇注好楼板混凝土后,先将角形搁置件(8)拆除,再将盖板(9)拆除,待楼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
角形搁置件(8)和盖板(9),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板(2)
或/和连接盖板(3)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
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端
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的端部都有孔洞(4),所述的角形搁置
件(8)上也有孔洞(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端
头(1)包括中间端头、边端头和角端头,支撑端头(1)的断面形状为槽形,
支撑端头(1)和支撑杆(6)共同组成支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
(2)和连接盖板(3)的形式为平板或槽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9)
为一块整板或由二块以上条形板组成,则角形搁置件(8)为短角形搁置件或长
条形角形搁置件。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多个支撑端头(1)与连接板(2),或/和支撑端头(1)与连接盖板(3),或
/和支撑端头(1)、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之间通过螺栓或插销(5)依次
连接拼装,形成井字形模板;
b、利用螺栓或插销(5)将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支撑端头(1)上或者固定
在连接盖板(3)上或者固定在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上;
c、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填满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形成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
d、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顶部浇注好楼板混凝土后,先将角形搁置件(8)拆除,
再将盖板(9)拆除,待楼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支撑端头(1)、连接板
(2)和连接盖板(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支撑端头(1)
与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连接盖板(3)为槽形并直接罩盖在支
撑端头(1)的端部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支撑端头(1)、
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将连接板(2)插入支撑端
头(1)的翼缘内部,并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支撑端头(1)和连接板(2)
端部的孔洞(4),并在连接板(2)顶部罩上连接盖板(3),用螺栓或插销(5)
穿过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端部的孔洞(4),从而将支撑端头(1)、连
接板(2)与连接盖板(3)连接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支撑端头(1)、
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使连接盖板(3)顶面与支
撑端头(1)顶面相平,连接板(2)位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的外
侧,然后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连接板(2)与支撑端头(1)、连接盖板(3)
上的孔洞(4),将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连接起来。

说明书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专利申请号200420035588.6)采用的技
术是将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构件,纵横排列安置在底层钢筋混凝土上,在纵横
排列的空心预制构件间隙处填以钢筋混凝土成密肋,形成空心楼板。公开号为
CN 1900449A的专利是将多个空心预制构件框安置在模板上,预制构件盖罩盖
在空心构件框上,在纵横排列的预制构件间隙处填以钢筋混凝土成为密肋,形
成现浇密肋空心楼板。这两种空心楼板都存在以下不足:a、钢筋、混凝土耗料
多,自重大,增加了楼板的造价;b、楼板的整体性、抗渗性能不好。

为此,发明了一种整体性好、抗渗性能好、楼板重量轻、造价低的钢筋混
凝土空心楼板,这种建筑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公开号CN101858119A)是这
样施工的,先架设空心楼板底模板,绑扎肋梁钢筋,放置侧模板;将预制底板
放置在侧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拆除侧模板,将
钢筋网、预制底板放置在底部凸块上;现浇密肋、现浇顶板、预制底板形成空
腔,在预制底板下粉刷砂浆,形成整体空心楼板。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58067.9的专利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这种空心楼板的模
板,该模板包括模块、角模、螺栓或插销、预制底板,多块模块竖向拼装好后
在空心楼板模板阳角处通过角模连接,形成整体空心楼板侧模板,这种空心楼
板侧模板由很多块模块拼装而成,模板组装灵活,模块拆除后可以回收利用,
但是,密肋空心楼板施工时采用的底模板有条带模和满模板,在条带模上进行
绑扎肋梁钢筋及放置空心楼板侧模板等施工步骤时,施工安全无法保障,造成
施工及其不便,而将满模板用于申请号为201010558067.9的专利提出的这种密
肋空心楼板施工中时,要将满模板拆除后,才能拆除空心楼板侧模板,因此,
要等到密肋混凝土都达到强度要求后,才能拆除满模板和空心楼板侧模板,这
样,在施工中会耗费很长的时间,施工周期很长,不经济也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这种底模板拆装方便,
灵活性强。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连
接板、连接盖板、角形搁置件和盖板,多个支撑端头或/和连接板或/和连接盖板
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盖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上。

这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用于钢筋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的施工中时,由于盖
板可不承受现浇混凝土传递的荷载,只承受一定的施工荷载,故盖板可以采用
胶合板等轻质材料,这样既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及便利,也能减轻底模板的重量。

所述的支撑端头、连接板和连接盖板的端部都有孔洞,角形搁置件上也有
孔洞。支撑端头包括中间端头、边端头和角端头,支撑端头的断面形状为槽形,
支撑端头和支撑杆共同组成支撑构件。连接板和连接盖板的形式为平板或槽形
板。

所述的盖板为一块整板或由二块以上条形板组成,则角形搁置件为短角形
搁置件或长条形角形搁置件。盖板为一整块板时,角形搁置件可设置为短角形
搁置件,盖板为二块以上条形板组成时,角形搁置件可设置为长条形角形搁置
件,盖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

这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多个支撑端头与连接板,或/和支撑端头与连接盖板,或/和支撑端头、
连接板、连接盖板之间通过螺栓或插销依次连接拼装,形成井字形模板;

b、利用螺栓或插销将角形搁置件固定在支撑端头上或者固定在连接盖板
上或者固定在支撑端头和连接盖板上;

c、将盖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上,填满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形成一种建
筑用楼板底模板。

d、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顶部浇注好楼板混凝土后,先将角形搁置件拆除,
再将盖板拆除,待楼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支撑端头、连接板和连接盖
板。

当通过支撑端头与连接盖板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连接盖板为槽形并直接
罩盖在支撑端头1的端部外侧。

当通过支撑端头、连接板与连接盖板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将连接板插入
支撑端头的翼缘内部,并用螺栓或插销穿过支撑端头和连接板端部的孔洞,并
在连接板顶部罩上连接盖板,用螺栓或插销穿过连接板与连接盖板端部的孔洞,
从而将支撑端头、连接板与连接盖板连接起来。

当通过支撑端头、连接板与连接盖板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使连接盖板顶
面与支撑端头顶面相平,连接板位于支撑端头和连接盖板的外侧,然后用螺栓
或插销穿过连接板与支撑端头、连接盖板上的孔洞,将支撑端头、连接板、连
接盖板连接起来。

本发明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既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的施工中,
也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的施工中。在钢筋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施工中,
可以方便拆除密肋空心楼板的侧模板,实现密肋空心楼板的标准化施工,在空
心楼板的密肋间距不同时,也能方便调整。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中,1为支撑端头,2为连接板,3为连接盖板,4为孔洞,5为螺
栓或插销,6为支撑杆,7为垫板,8为角形搁置件,9为盖板。

图1为中间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边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角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端头1、平板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

图5为支撑端头1、槽形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

图6为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

图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9为支撑端头1与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

图10为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

图11为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13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14为连接板2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另一实施例;

图15为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16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

图1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1~17所示,该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1、连接板
2、连接盖板3、角形搁置件8和盖板9,多个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板2或/和连
接盖板3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盖板9搁置在
角形搁置件8上。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的端部都有孔洞4,支撑
端头1包括中间端头、边端头和角端头,支撑端头1的断面形状为槽形,支撑
端头1和支撑杆6共同组成支撑构件。支撑端头1上的孔洞4设置在槽形翼缘
上,连接板2可为平板或槽形板,平板的端部及槽形板的翼缘端部设置了孔洞4。

图1为中间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图2为边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图3
为角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端头1、平板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
装示意图,图5为支撑端头1、槽形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图6为
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

如附图1~6中所示,拼装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先设置支撑构件,将平板
连接板2或槽形连接板2插入支撑构件的槽形支撑端头1的翼缘内部,用螺栓
或插销5穿过支撑端头1和连接板2端部的孔洞4,将支撑端头1与连接板2连
接起来,在连接板2顶部的不平整部分再罩上连接盖板3,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
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端部的孔洞4,将连接盖板3与连接板2连接起来,这样,
就将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连接成整体,多个支撑端头1、连接板
2和连接盖板3以此方法依次拼装,拼装至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四边时端头采用边
端头,拼装至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四角处时要采用角端头,从而最终形成所需尺
寸的井字形模板。

图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结构示意图。角形搁置件8上有孔洞4,将螺
栓或插销5穿过角形搁置件8及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盖板3上的孔洞4将角形
搁置件8固定住,然后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使井字形模板之间的
空隙填满,最终形成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图4中的角形搁置件8为短角形搁置
件,盖板9为一块整板。

图8为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图中的盖板9为多块条形板组成时,
角形搁置件8则设置为长条形角形搁置件,多块条形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填
满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形成建筑用楼板底模板。

图9为支撑端头1与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图10为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
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

如附图9、10所示,拼装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先设置支撑构件,然后将
槽形连接盖板3直接罩盖在支撑端头1端部,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槽形连接盖
板3翼缘端部及支撑端头1端部的孔洞4,将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在一
起,多个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以此方法依次拼装,拼装好后,在支撑端头1
顶部不平整处都放置垫板7,最终形成所需尺寸的井字形模板。

图11为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结构示意图,角形搁置件8上也设有
孔洞4,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角形搁置件8和槽形连接盖板3上的孔洞4,将角
形搁置件8固定,然后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

图12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图13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
板另一实施例。

图14为连接板2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另一实施例;图15为支
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另一实施例。如附图14、
15所示,拼装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先设置支撑构件,然后放置连接盖板3,
使连接盖板3顶面与支撑端头1顶面相平,然后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连接板2
与支撑端头1、连接盖板3上的孔洞4,使连接板2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
的侧部将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拼装在一起,多个支撑端头1、连
接板2、连接盖板3以此方法依次拼装,形成所需尺寸的井字形模板。

图16、图1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实施例。将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井字
形模板上,然后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使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填
满,最终形成建筑用楼板底模板。

这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可以这样应用,施工时:

(1)按上述步骤将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拼装好,然后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上
绑扎肋梁钢筋,在肋梁钢筋两侧放置拼装好的空心楼板模板;

(2)在纵横交错的空心楼板模板之间的空隙及空心楼板模板顶部浇注混
凝土,空心楼板模板之间空隙处的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密肋,空心楼板模板顶
部的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顶板;

(3)将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角形搁置件8拆除,再拆除盖板9,然后将拆
模平台上升至空心楼板底部,在拆模平台上将空心楼板模板的螺栓、模块、角
模都拆除;

(4)待现浇顶板和现浇密肋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再拆除井字形底模
板,然后将预制底板放置在现浇密肋底部的支撑筋上,在预制底板下粉刷砂浆,
形成整体空心楼板。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83592A43申请公布日20120321CN102383592ACN102383592A21申请号201110256950722申请日20110901E04G11/36200601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吴方伯地址410082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湖南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72发明人周绪红吴方伯黄婷黄海林陈伟54发明名称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角形搁置件8和盖板9,多个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板2或/和连接盖板3依次连接拼装,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

2、8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形成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拆除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顶部浇注好楼板混凝土后,先将角形搁置件8拆除,再将盖板9拆除,待楼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这种底模板既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的施工中,也可用于实心楼板的施工中。在密肋空心楼板施工中采用这种底模板,可方便拆除密肋空心楼板的侧模板,实现密肋空心楼板的标准化施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0页CN102383608A1/1页21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

3、接盖板3、角形搁置件8和盖板9,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板2或/和连接盖板3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的端部都有孔洞4,所述的角形搁置件8上也有孔洞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端头1包括中间端头、边端头和角端头,支撑端头1的断面形状为槽形,支撑端头1和支撑杆6共同组成支撑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的形式为平板或槽形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

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9为一块整板或由二块以上条形板组成,则角形搁置件8为短角形搁置件或长条形角形搁置件。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多个支撑端头1与连接板2,或/和支撑端头1与连接盖板3,或/和支撑端头1、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之间通过螺栓或插销5依次连接拼装,形成井字形模板;B、利用螺栓或插销5将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支撑端头1上或者固定在连接盖板3上或者固定在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上;C、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填满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形成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D、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顶部浇注好楼板混凝土后,先将角形搁置件8拆除,再将盖板9拆除,待楼板。

5、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支撑端头1与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连接盖板3为槽形并直接罩盖在支撑端头1的端部外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支撑端头1、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将连接板2插入支撑端头1的翼缘内部,并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支撑端头1和连接板2端部的孔洞4,并在连接板2顶部罩上连接盖板3,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端部的孔洞4,从而将支撑端头1、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连接起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通过支撑端头1、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

6、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使连接盖板3顶面与支撑端头1顶面相平,连接板2位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的外侧,然后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连接板2与支撑端头1、连接盖板3上的孔洞4,将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连接起来。权利要求书CN102383592ACN102383608A1/4页3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专利申请号2004200355886采用的技术是将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构件,纵横排列安置在底层钢筋混凝土上,在纵横排列的空心预制构件间隙处填以钢筋混凝土成密肋,形成空心。

7、楼板。公开号为CN1900449A的专利是将多个空心预制构件框安置在模板上,预制构件盖罩盖在空心构件框上,在纵横排列的预制构件间隙处填以钢筋混凝土成为密肋,形成现浇密肋空心楼板。这两种空心楼板都存在以下不足A、钢筋、混凝土耗料多,自重大,增加了楼板的造价;B、楼板的整体性、抗渗性能不好。0003为此,发明了一种整体性好、抗渗性能好、楼板重量轻、造价低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这种建筑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公开号CN101858119A是这样施工的,先架设空心楼板底模板,绑扎肋梁钢筋,放置侧模板;将预制底板放置在侧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拆除侧模板,将钢筋网、预制底板放置在底部凸。

8、块上;现浇密肋、现浇顶板、预制底板形成空腔,在预制底板下粉刷砂浆,形成整体空心楼板。0004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580679的专利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这种空心楼板的模板,该模板包括模块、角模、螺栓或插销、预制底板,多块模块竖向拼装好后在空心楼板模板阳角处通过角模连接,形成整体空心楼板侧模板,这种空心楼板侧模板由很多块模块拼装而成,模板组装灵活,模块拆除后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密肋空心楼板施工时采用的底模板有条带模和满模板,在条带模上进行绑扎肋梁钢筋及放置空心楼板侧模板等施工步骤时,施工安全无法保障,造成施工及其不便,而将满模板用于申请号为2010105580679的专利提出的这种密肋空心楼板施。

9、工中时,要将满模板拆除后,才能拆除空心楼板侧模板,因此,要等到密肋混凝土都达到强度要求后,才能拆除满模板和空心楼板侧模板,这样,在施工中会耗费很长的时间,施工周期很长,不经济也不合理。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这种底模板拆装方便,灵活性强。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施工方法。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该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连接板、连接盖板、角形搁置件和盖板,多个支撑端头或/和连接板或/和连接盖板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盖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上。0007这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用于钢筋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的。

10、施工中时,由于盖板可不承受现浇混凝土传递的荷载,只承受一定的施工荷载,故盖板可以采用胶合板等轻质材料,这样既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及便利,也能减轻底模板的重量。0008所述的支撑端头、连接板和连接盖板的端部都有孔洞,角形搁置件上也有孔洞。支撑端头包括中间端头、边端头和角端头,支撑端头的断面形状为槽形,支撑端头和支撑杆共说明书CN102383592ACN102383608A2/4页4同组成支撑构件。连接板和连接盖板的形式为平板或槽形板。0009所述的盖板为一块整板或由二块以上条形板组成,则角形搁置件为短角形搁置件或长条形角形搁置件。盖板为一整块板时,角形搁置件可设置为短角形搁置件,盖板为二块以上条形板。

11、组成时,角形搁置件可设置为长条形角形搁置件,盖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0010这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1A、多个支撑端头与连接板,或/和支撑端头与连接盖板,或/和支撑端头、连接板、连接盖板之间通过螺栓或插销依次连接拼装,形成井字形模板;0012B、利用螺栓或插销将角形搁置件固定在支撑端头上或者固定在连接盖板上或者固定在支撑端头和连接盖板上;0013C、将盖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上,填满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形成一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0014D、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顶部浇注好楼板混凝土后,先将角形搁置件拆除,再将盖板拆除,待楼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支撑端头、连接板和连接盖板。。

12、0015当通过支撑端头与连接盖板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连接盖板为槽形并直接罩盖在支撑端头1的端部外侧。0016当通过支撑端头、连接板与连接盖板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将连接板插入支撑端头的翼缘内部,并用螺栓或插销穿过支撑端头和连接板端部的孔洞,并在连接板顶部罩上连接盖板,用螺栓或插销穿过连接板与连接盖板端部的孔洞,从而将支撑端头、连接板与连接盖板连接起来。0017当通过支撑端头、连接板与连接盖板拼装成井字形模板时,使连接盖板顶面与支撑端头顶面相平,连接板位于支撑端头和连接盖板的外侧,然后用螺栓或插销穿过连接板与支撑端头、连接盖板上的孔洞,将支撑端头、连接板、连接盖板连接起来。0018本发明的建筑用楼。

13、板底模板既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的施工中,也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的施工中。在钢筋混凝土密肋空心楼板施工中,可以方便拆除密肋空心楼板的侧模板,实现密肋空心楼板的标准化施工,在空心楼板的密肋间距不同时,也能方便调整。附图说明0019以下附图中,1为支撑端头,2为连接板,3为连接盖板,4为孔洞,5为螺栓或插销,6为支撑杆,7为垫板,8为角形搁置件,9为盖板。0020图1为中间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边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角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0023图4为支撑端头1、平板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0024图5为支撑端头1、槽形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示。

14、意图;0025图6为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0026图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结构示意图;0027图8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0028图9为支撑端头1与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说明书CN102383592ACN102383608A3/4页50029图10为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0030图11为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结构示意图;0031图12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0032图13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0033图14为连接板2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另一实施例;0034图15为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

15、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另一实施例;0035图16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0036图1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38本发明如附图117所示,该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包括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角形搁置件8和盖板9,多个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板2或/和连接盖板3形成井字形模板,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的端部都有孔洞4,支撑端头1包括中间端头、边端头和角端头,支撑端头1的断面形状为槽形,支撑端头1和支撑杆6共同组成支撑构件。支撑端头1上的孔洞4设置在槽形。

16、翼缘上,连接板2可为平板或槽形板,平板的端部及槽形板的翼缘端部设置了孔洞4。0039图1为中间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图2为边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图3为角支撑端头1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端头1、平板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图5为支撑端头1、槽形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图6为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0040如附图16中所示,拼装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先设置支撑构件,将平板连接板2或槽形连接板2插入支撑构件的槽形支撑端头1的翼缘内部,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支撑端头1和连接板2端部的孔洞4,将支撑端头1与连接板2连接起来,在连接板2顶部的不平整部分再罩上连接。

17、盖板3,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连接板2与连接盖板3端部的孔洞4,将连接盖板3与连接板2连接起来,这样,就将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连接成整体,多个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以此方法依次拼装,拼装至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四边时端头采用边端头,拼装至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四角处时要采用角端头,从而最终形成所需尺寸的井字形模板。0041图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结构示意图。角形搁置件8上有孔洞4,将螺栓或插销5穿过角形搁置件8及支撑端头1或/和连接盖板3上的孔洞4将角形搁置件8固定住,然后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使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填满,最终形成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图4中的角形搁置件8为短角形搁。

18、置件,盖板9为一块整板。0042图8为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图中的盖板9为多块条形板组成时,角形搁置件8则设置为长条形角形搁置件,多块条形板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填满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形成建筑用楼板底模板。0043图9为支撑端头1与连接盖板3拼装示意图,图10为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示意图。说明书CN102383592ACN102383608A4/4页60044如附图9、10所示,拼装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先设置支撑构件,然后将槽形连接盖板3直接罩盖在支撑端头1端部,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槽形连接盖板3翼缘端部及支撑端头1端部的孔洞4,将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在一起,多个。

19、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以此方法依次拼装,拼装好后,在支撑端头1顶部不平整处都放置垫板7,最终形成所需尺寸的井字形模板。0045图11为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结构示意图,角形搁置件8上也设有孔洞4,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角形搁置件8和槽形连接盖板3上的孔洞4,将角形搁置件8固定,然后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0046图12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图13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另一实施例。0047图14为连接板2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拼装另一实施例;图15为支撑端头1、连接板2和连接盖板3拼装成井字形模板另一实施例。如附图14、15所示,拼装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时,先设置支撑构件,然后放。

20、置连接盖板3,使连接盖板3顶面与支撑端头1顶面相平,然后用螺栓或插销5穿过连接板2与支撑端头1、连接盖板3上的孔洞4,使连接板2从支撑端头1和连接盖板3的侧部将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拼装在一起,多个支撑端头1、连接板2、连接盖板3以此方法依次拼装,形成所需尺寸的井字形模板。0048图16、图17为整体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实施例。将角形搁置件8固定在井字形模板上,然后将盖板9搁置在角形搁置件8上,使井字形模板之间的空隙填满,最终形成建筑用楼板底模板。0049这种建筑用楼板底模板可以这样应用,施工时00501按上述步骤将建筑用楼板底模板拼装好,然后在建筑用楼板底模板上绑扎肋梁钢筋,在肋梁钢筋。

21、两侧放置拼装好的空心楼板模板;00512在纵横交错的空心楼板模板之间的空隙及空心楼板模板顶部浇注混凝土,空心楼板模板之间空隙处的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密肋,空心楼板模板顶部的现浇混凝土形成现浇顶板;00523将建筑用楼板底模板的角形搁置件8拆除,再拆除盖板9,然后将拆模平台上升至空心楼板底部,在拆模平台上将空心楼板模板的螺栓、模块、角模都拆除;00534待现浇顶板和现浇密肋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再拆除井字形底模板,然后将预制底板放置在现浇密肋底部的支撑筋上,在预制底板下粉刷砂浆,形成整体空心楼板。说明书CN102383592ACN102383608A1/10页7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8。

22、3592ACN102383608A2/10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3/10页9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4/10页10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5/10页11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6/10页12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7/10页13图12图13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8/10页14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9/10页15图16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CN102383608A10/10页16图17说明书附图CN10238359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